第一篇: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发展的认识和体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历次党代会党中央都对精神文明作了系统的论述,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现以党代会为界,将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
1、提出形成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六中全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重新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也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作了必要的准备。
在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但是,这一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全党应有的重视,而这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后各方面形势发展的要求又是极不相称的。
在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国民经济讯速得到恢复发展,但是十年内乱把人们的是非善恶美丑标准搞乱了,消除它在精神方面造成的严重后果,比消除它在物质方面造成的后果要艰难的多,不消除精神方面的后果,现代化建设也会受阻碍。重新确立非善恶美丑标准,确立人与人之间新型的社会关系,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共同奋斗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当时我们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根据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人之一的李昌同志的提议,邓小平在198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还专门讲了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并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郑重确认“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把精神文明建设概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个基本点之一。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并专门阐述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其要点是:
一、强调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且鲜明地提出 “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二、阐述了两个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相互关系,“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内容。“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文化建设也应当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思想建设决定着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它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等。概括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
四、要求在全社会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这就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干部群众之间、军民军政之间以至全体人民内部的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关系。”
党的十二大从理论原理、具体内容到方针、方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比较完整的论证和阐述,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人们对精神文明认识上的偏差,比较全面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问题,把全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改革开放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强大活力,极大的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但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力地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防止种种迷失方向的危险,振奋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考验。同时,精神文明建设还在许多方面同改革开放的形势不相适应,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工作中指导方针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面对这种形势,为了引导经社文明建设的健康进行,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我们党做出了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门决议《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在十二大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两个文明的关系,首次提出“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同时,解决了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地位、主要任务和基本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其主要内容是:
一、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全党同志必须从这个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二、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五、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要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要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
六、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使 “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七、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要“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
八、阐明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一是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搞好党风;二是以模范行动和艰苦工作,组织和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该《决议》坚持了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观点,同时在许多方面又有新的发展,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进一步科学化和系统化,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问题,标志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形成。
2、认识阶段(十三大—十三届四中全会)
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精神文明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以后,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我们党在理论上,对建设精神文明的认识不断丰富、不断深化;在实践上,也不断地有所创造,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全党上下、党内党外,都还不太熟悉,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需要有一个统一思想的过程,这是很自然的。从十三大到十三届四中全会这一阶段就是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阶段。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遭受严重挫折。同时由于我们党个别领导同志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的偏差,消极对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方针,严重忽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也导致了国内的“****”,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受了一场严峻考验。关键时刻,邓小平要求全党冷静地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他告诫全党必须认真解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
这一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曾一度出现停滞,直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才有新的突破。
3、丰富发展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根据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对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第一次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回答了两个文明如何摆位的问题;第一次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并再次强调“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并在修改后的《党章》总纲中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把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的理论成果写进了党的章程。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对全党同志的一个严重考验。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如何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我们党委迎接这场考验,开始了新的理论探索。
1996年10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迎来了其发展中的又一座里程碑——十四届六中全会。全会通过了我们党做出的第二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门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根据邓小平理论,正确地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同时还决定成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一、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一项艰巨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要坚持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事业的大局中来考虑,放到整个世界的大局中来考察。”
二、提出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是 “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提出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采、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 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提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五、对各项文化事业,主要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明确要求。
六、充分肯定了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三大创建活动提出明确要求,“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持之以恒,务求实效,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七、要求切实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指出“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
4、继续发展阶段(十五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
从十五大到十五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继续得到发展,这一期间,党中央提出许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观点,进一步细化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更加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各自功能性。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为更好地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抵制腐朽文化。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对精神文明建设作了新的科学阐述,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报告中还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提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五大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为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面对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及所肩负的任务发生的重大变化,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建设在建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这是在世纪之交,千年交替的重要历史时刻,江泽民同志基于对国内外形势、党肩负的历史人物和党的自身建设世纪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从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高度作出的战略性思考,是新时期我们党进一步加强自己、巩固自己、提高自己的强大思想武器,也为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新风尚得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已经确立并逐步完善,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以德治国”已成为可能,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道德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假冒伪劣、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的甚至成为社会公害。正是面对这种情况,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2001年10月党中央制定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所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明确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提出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为“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三、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四、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
5、走向成熟阶段(十六大)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十六大科学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绘制了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幅宏伟蓝图。
江泽民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指出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据以人为本,致力于提高人的素质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必将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成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的精神动力。同时要求“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还第一次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文明、三个建设、三个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中的思想建设已经独立出来,表明了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不断(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加深,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认识的正走向成熟。
纵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不断认识过程。这集中表现为:
一、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有物质文明,而且要有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必须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二、精神文明必须要以人为本,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只有将精神文明与人紧密结合,精神文明才能发生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精神文明必须要有适当的载体,通过活动才能将精神文明与人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才能达到提高人的素质的目的。
第二篇: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体会
过去常一句话概括大学生,“大学生是有学问的人”。再提高一点概括即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热血青年、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现在有人却说:“现在的大学生跟过去不同了,“谈情说爱、打架斗殴、酗酒闹事、懒散成性””。特别是我们在说完还注解----民办大学这样,公办的大学也是这样。当然,这种说法以偏盖全未免是太片面了。即使存在这些问题,也是缺点错误问题,不是本质问题。他们的本质是爱国的,是拥护社会主义的。但缺点错误也要引起重视,人言可畏,别忘了“舌头底下压死人”。
我认为大学生的确是特殊的群体,我们和成人不同,在教室、在饭厅、在会场上都与成年人的表现不尽相同,大部分人谈学习、谈工作和在日常生活中是大方自然的,但也有一部分“男女异常”,各自扎堆的现象,要不就是表现过于亲昵,旁若无人。
由于不能正确的处理交友、恋爱问题,进校后就谈情说爱,影响校纪。你问他们在哪认识的?他们说:“在车站认识的,”或说:“本来就认识的。”有的认识才两周就交朋友,或在校外租房筑起爱窝,过起家庭生活。这样的结果,个人学业无成,学校为严肃校纪要处理,这样的学生也往往回不了家,父母给他的钱是来学习的,不学习,恐怕父母也不满意。人要对生活负责,担待不起过早的生活负担。由于不能正确的对待交友、恋爱,还有一种现象,他虽然与同居不同,但在校园内也影响着学校的精神文明生活。例如在校园内勾肩搭背、搂抱亲吻,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如同逛公园一样亲昵无间,坐在学校的花园里或湖边情话绵绵,在这样的场合,往往学校成了他们自己的世界。看到他们这种表演,别人都不敢去读书和休息,独霸校园未免太霸道了。校园是学校的公共场所,你的行为不能影响别人,你的行为影响了别人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就应受到制止。但我要制止,因为这种行为影响了大家。“牵手”,电视、电影、唱歌牵手,试想五千人牵手,成什么样?现在社会上竟有人提倡大学生同居同宿,别忘了早就脱离了动物性的绝对自由时期。还有亲情和友情,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把你的感情都给了恋人,哪还有什么亲情和友情。不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同学冷漠无情。更有甚者,恋爱至上,不要生命。失恋吃100片安眠药自杀,这样的学生连生命都不要了,还能学习?综述以上表现为什么会这样?有社会原因,社会上的不正常的男女感情反映到学校这片净土上。再有就是主观上的原因,主观上青年时期性的生理现象自然发展是可以理解,因青少年性意识有三个阶段:即朦胧期----中小(十二、三岁)学阶段,爱慕期----高中阶段,爱慕恋爱期----大学阶段。这三个阶段处理不好就陷入迷途,出现恋爱至上,单相思,幻想,冲动,失去理智。为什么说青年时期自然的生理现象可以理解?他们说:有三个方面:
1、要寻求精神寄托,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要有人爱抚,要从男女间寻求精神寄托。
2、要求扩大社交,了解异性,以便将来在社会上开展人际交往。
3、互相帮助,志趣相投,到找对象的预备期。“但要处理好,处理不好这些问题,该不该来管?谁来管?学校要管。这些现象,处理不当的,领导要正确输导,群众中互相监督,更重要的是自我管理。有人不服管,认为这是个人私生活,是个人隐私问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一个群体里,你妨碍害公共利益就要管。不要沉醉于校园里的爱情,它不会有什么结果,十之八九不成功,因为它太稚嫩,很 脆弱,经不起现实生活的碰撞,大学生趁青春年少时应当多学点知识,多吸收点阳光、水、空气,让青春更加鲜艳美丽。”
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殛待改正,还大学生的本来面。要树立大学生的光辉形象。有人讽刺民办大学生没有自我管理能力说:“民办大学用的是大学的课本,中学的教法,小学的管理”。这是对民办大学的诬蔑,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改变人们的偏见,学会自我管理,全面提高素质。大学生也做到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健康的体魄,做学习的尖兵。过去常一句话概括大学生,“大学生是有学问的人”。再提高一点概括即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热血青年、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现在有人却说:“现在的大学生跟过去不同了,“谈情说爱、打架斗殴、酗酒闹事、懒散成性””。特别是我们在说完还注解----民办大学这样,公办的大学也是这样。当然,这种说法以偏盖全未免是太片面了。即使存在这些问题,也是缺点错误问题,不是本质问题。他们的本质是爱国的,是拥护社会主义的。但缺点错误也要引起重视,人言可畏,别忘了“舌头底下压死人”。
我认为大学生的确是特殊的群体,我们和成人不同,在教室、在饭厅、在会场上都与成年人的表现不尽相同,大部分人谈学习、谈工作和在日常生活中是大方自然的,但也有一部分“男女异常”,各自扎堆的现象,要不就是表现过于亲昵,旁若无人。
由于不能正确的处理交友、恋爱问题,进校后就谈情说爱,影响校纪。你问他们在哪认识的?他们说:“在车站认识的,”或说:“本来就认识的。”有的认识才两周就交朋友,或在校外租房筑起爱窝,过起家庭生活。这样的结果,个人学业无成,学校为严肃校纪要处理,这样的学生也往往回不了家,父母给他的钱是来学习的,不学习,恐怕父母也不满意。人要对生活负责,担待不起过早的生活负担。由于不能正确的对待交友、恋爱,还有一种现象,他虽然与同居不同,但在校园内也影响着学校的精神文明生活。例如在校园内勾肩搭背、搂抱亲吻,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如同逛公园一样亲昵无间,坐在学校的花园里或湖边情话绵绵,在这样的场合,往往学校成了他们自己的世界。看到他们这种表演,别人都不敢去读书和休息,独霸校园未免太霸道了。校园是学校的公共场所,你的行为不能影响别人,你的行为影响了别人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就应受到制止。但我要制止,因为这种行为影响了大家。“牵手”,电视、电影、唱歌牵手,试想五千人牵手,成什么样?现在社会上竟有人提倡大学生同居同宿,别忘了早就脱离了动物性的绝对自由时期。还有亲情和友情,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把你的感情都给了恋人,哪还有什么亲情和友情。不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同学冷漠无情。更有甚者,恋爱至上,不要生命。失恋吃100片安眠药自杀,这样的学生连生命都不要了,还能学习?综述以上表现为什么会这样?有社会原因,社会上的不正常的男女感情反映到学校这片净土上。再有就是主观上的原因,主观上青年时期性的生理现象自然发展是可以理解,因青少年性意识有三个阶段:即朦胧期----中小(十二、三岁)学阶段,爱慕期----高中阶段,爱慕恋爱期----大学阶段。这三个阶段处理不好就陷入迷途,出现恋爱至上,单相思,幻想,冲动,失去理智。为什么说青年时期自然的生理现象可以理解?他们说:有三个方面:
1、要寻求精神寄托,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要有人爱抚,要从男女间寻求精神寄托。
2、要求扩大社交,了解异性,以便将来在社会上开展人际交往。
3、互相帮助,志趣相投,到找对象的预备期。“但要处理好,处理不好这些问题,该不该来管?谁来管?学校要管。这些现象,处理不当的,领导要正确输导,群众中互相监督,更重要的是自我管理。有人不服管,认为这是个人私生活,是个人隐私问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一个群体里,你妨碍害公共利益就要管。不要沉醉于校园里的爱情,它不会有什么结果,十之八九不成功,因为它太稚嫩,很 脆弱,经不起现实生活的碰撞,大学生趁青春年少时应当多学点知识,多吸收点阳光、水、空气,让青春更加鲜艳美丽。”
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殛待改正,还大学生的本来面。要树立大学生的光辉形象。有人讽刺民办大学生没有自我管理能力说:“民办大学用的是大学的课本,中学的教法,小学的管理”。这是对民办大学的诬蔑,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改变人们的偏见,学会自我管理,全面提高素质。大学生也做到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健康的体魄,做学习的尖兵。
第三篇: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突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精髓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可以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发挥二者的优势,并生成新的制度、体制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突破、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过程,主线是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科学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主要体现在邓小平的相关重要论断上。1985年,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同年又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1992年,邓小平又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从这种新的实践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跳出传统思思想的桎梏,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那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就不存在矛盾。因为,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看,市场经济通过调动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来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能够极大限度地释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空间。总书记已经深刻地指出了这一点:“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来看,市场经济通过促进资本积累和投资、激励创新,源源不断地生成新的就业岗位,保障大多数人获取收入的机会;同时通过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构筑公平竞争的起点、校正市场竞争的结果,帮助处于不利地位和面临风险的人。即使是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具有相容性,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一些重要目标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如麦克米兰就指出:“市场并非天生与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对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鲜明的理论特色。开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大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市场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始形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市场的认识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论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又一次质的飞跃。这一论断是对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世界各国在谋求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必将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蕴含的重要原则和观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凝练出许多重要理论原则和观点,主要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学中历久弥新的问题。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还是西方主流经济思想的演变,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政府与市场角色的重新定位。我国改革开放是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出发点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申了这一理论和实践原则,勾画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清晰线索。
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改革初期的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到十二大报告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十四大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发挥政府作用”,我们的认识一直向纵深推进,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科学理解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首先,需要认真领会“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用体现在,绝大多数经济资源,无论是消费品(包括重要消费品)还是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等,都需要经由市场机制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领域和环节上去。市场的优势源自于它能够合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偏好,将它们转化为简单的价格信号,引导企业、消费者等市场主体作出合理的选择;能够有效地传递和利用无数分散而隐匿的知识和信息,使资源的配置动态优化;能够充分利用人们的内在激励驱动资源不停地流动,使整个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能够不断激励创新和创业,成为不断获取新知识、淘汰旧知识的有机体,从而也是创造新经济和开拓新生产力的有机体。总之,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潜藏在千百万人中的智慧和力量,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当然,市场不是万能的,更不能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市场原则无限制地扩大到公共产品领域、社会领域、政治领域和道德领域,“市场设计并不是要么市场、要么政府的问题,而是市场加上政府才能解决的问题”。其次,科学界定政府作用。资源的配置活动基本交给市场,政府就应该从纷繁复杂的资源配置活动中退出来而专注于自己的应尽职能。政府职能内生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制度规定性,可以概括为构建四大框架。一是市场经济制度框架,包括良好的法治秩序、有效的产权制度、公正透明的竞争规则和权威的监管制度。二是总体生产力框架,包括资源、能源、交通、通信、信息、数据、生态等领域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和骨干网络,形成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骨架。三是宏观经济稳定框架,通过营造均衡、平稳的经济运行环境,形成稳定的市场和公众生活预期。四是社会福利框架,通过养老、医疗、教育、失业等制度防范社会风险,保障基本民生。当然,政府在建构这四大框架的过程中,也可以引进和利用市场的力量,促进资源动员和效率提升。
(二)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所有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居于核心地位,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理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核心是对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科学化,并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八大以来,基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新的历史条件,所有制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两样不可侵犯;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等等。2016年3月4日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议时的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原则,澄清了有关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模糊认识,指出“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巩固和发展了已有理论成果。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形成了线条较为清晰的所有制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所有制理论基础。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下降了,但主体地位没有变,仍控制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和优质资产;非公有制经济在产值、投资、就业、税收总量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增加、创新重要性突凸现、消费个性化增强。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推动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所有制基础。第一,科学认识和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第二,科学认识非公有制经济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进一步认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三)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一系列有关收入分配的重要理论原则,涉及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公平与效率关系、共同富裕等诸多重要方面。
确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克服平均主义,强调按劳分配原则,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了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的质的飞跃。在随后的发展中,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逐步明晰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引入按生产要素分配。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十六大报告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使居民的收入渠道多元化了,财产收入等非劳动收入快速增长,为市场机制运转提供了强劲动力。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内在一致性,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的一般原理,即“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它激发了亿万人民创造财富、获取收入和改善自身经济地位的积极性,驱动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不停地流动和重新配置,从而奠定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相契合的分配制度基础。
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003年之前,我们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与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起点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同时经济严重缺乏效率和活力密切相关。2004年开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发生了重要变化,“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等已纳入到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之中。同时,对“公平”的理解也趋于其本质。十八大报告把“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这种“公平”观不仅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相一致,也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相一致,为确立科学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理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时间的分配,生产要素的配置主要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的,个人收入分配也要受到价值规律的重大影响。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必须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进行了论述,为我们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启迪。例如,马克思认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一条“自然规律”,而这一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通过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这与我们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有理论上的内在一致性;马克思强调商品交换中所有权、自由、平等的重要性,他认为,“从交换行为本身出发,个人,每一个人,都自身反映为排他的并占支配地位的(具有决定作用的)交换主体。因而这就确立了个人的完全自由:自愿的交易;任何一方都不使用暴力”,是“处在平等的关系中”,“除了平等的规定以外,还要加上自由的规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运行有许多重要的论述。第一,强调培育完备的市场体系。马克思指出:“市场……采取总体的形态”。只有完备的市场体系才足以支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体系的完备性不仅指各类市场齐全和发育良好,还指它们之间处于有机的联系之中,相互作用而趋向动态一般均衡。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提出要重点培育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期货市场。迄今为止,各类市场业已存在,许多资源都是通过市场来进行配置的。第二,强调市场体系的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向市场主体开放机会,赋予他们自由选择、公平竞争的权利,同时又让他们承担决策的风险,硬化预算约束;市场规则公开透明,商品和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第三,实施有效市场监管。监管是政府最为重要的微观经济职能,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消除垄断,保障食品、药品、环境和生产场所安全等。
(五)对外开放理论
在马克思所构想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无论是“五篇结构计划”还是“六册结构计划”,都包含国际贸易、国际市场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说明经典作家当时已经充分意识到生产力发展国际化、资源配置国际化和利益分配国际化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国际分工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也是资本国际流动的基础。它们反过来又有力推动国际分工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和更高层次发展。在谈到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的作用时,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准备好地盘,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新的世界市场关系也引起产品的精致和多样化”。价值规律同样在国际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调节着生产国际化所生成的利益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其中技术先进、劳动复杂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占据较大利益份额,从而导致“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马克思同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经济国际化的性质,他说:“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来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和我国改革开放实践,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理论观点,认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建立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等;主要政策主张包括,通过开办经济特区和全方位开放、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实施“一带一路”、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等逐步深度融入到全球分工体系之中。
对外开放理论仍需要探讨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一,在新技术条件下国际分工和产业演进的规律,以及如何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利益链条中的位置,实现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第二,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形式,以及如何通过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保证我国在全球利益分配中得到合理的份额;第三,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与国内市场相比,世界市场更不完善,国家扮演重要角色,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低,壁垒众多,资本门槛高,因此,竞争规则和参与规则的制定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上都可以大有作为。
第四篇: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思考认识体会
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思考认识体会
(一)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
总书记反复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以绿色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把生态保护修复与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既落实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又体现我区农牧业优势和高质量发展方向。培育更多绿色发展的生态乡镇苏木、嘎查村,是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二)实现绿色发展关键在知行合一。
X镇发展经济林产业的实践启示我们,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既要牢固树立更要全力践行“两山理论”。发展绿色产业需要较长的过程,要打破粗放经营方式下的既得利益格局,更面临各种困难和风险。要取得绿色发展成绩,必须要把道理和干事紧紧结合,善作善成。既要有想干事的忠诚和激情,又要有干成事的担当和本领;既要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又要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思维新能力;既要有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谋产业”的智本领,更要有坚定不移“抓落实”的硬本事。
(三)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农牧业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要以现代产业理念谋划产业兴旺。X镇发展经济林产业走出了“种得好”第一步。而要实现“卖得好”,实现“绿色银行”的经济效益,更要不断增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本领。不仅要提高以绿色技术防控病虫害等自然风险的能力,更要提高防控行业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要从抓产品向善于抓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转变;要从抓产量向善于抓高质量发展转变,始终牢牢抓住“X锦绣海棠”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全力打造质量标准体系和追溯体系;要从直接抓产业管理向善于优化营商环境转变,以农牧业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第五篇: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报告后的体会
今天很荣幸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建军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报告会。王教授详细地分析了当前教师所面对的压力和当前教师该如何发展自身专业素养。
感受最深的是: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影响着教育事业。现代社会面临的教育难题是: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代社会要求教师投入短少的教育时间却要达到高效的教育效果。联系我校提出的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每节课都要有堂上小测,也就是说在短短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要有课前导入,教学知识的新授和马上检查教学效果的课堂小测。我想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这只是简单的教学模式,但是具体在实际的教学中却面临很多的教学难题,就英语教学来说,如果新授的教学内容是以单词和句型为主,那么检测的形式和可以通过考察学生对单词和句型的掌握程度,但是如果是阅读课、对话课为主的新授内容,检测的形式就要灵活多样了,堂上的检测只能是针对实际教学内容进行编写联系内容了。而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设计一些有效并能反映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练习,达到检测学生掌握新知识目的。这引起我的反思,也需要我回去学校向领导反馈信息。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教师练好基本工,学什么都快!”何以理解?王教授给我们播放了视频片段,让我体会最深。教师的工作不是漂浮不定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离不开教学,一切行为都与教学有关。学习相关的教学模式;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还有什么校本研究,一切都离不开教学。那么教师就需要培养与教学相关的教学技能,不断扎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工,这样才能让自己以主动的自我更新机制去应付外界越来越强的社会期望。
那么,针对我个人的专业发展来,九月份我已经制定了为了四年的教学职业规划,目的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短期的规划。作为一个资力尚浅的年轻教师,目前最需要的是寻找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让这种教学模式成为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特有的教学模式后,然后就去研究具体实际教学中所需要的教学策略,去实践、去探讨、去总结,在实践中得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