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精细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企业要做强,需要有效运用文化精华、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只有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才能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充分运用。它的精髓就在于: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它的精密也在于: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企业在确立了建设“精细管理工程”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性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精细管理工程”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精细”的境界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精细管理工程具有把企业引向成功的功能和可能。
|
一是方案设计精细化。二是质量管理精细化。在工程管理中,狠抓制度建设,明确岗位责任,强化质量监督,将质量管理细化落实到了细枝末节。拟定奖惩办法,精准细严的质量管理措施,有效地确保了该工程顺利进行。三是进度管理精细化。将计划安排细化到天,并落实进度督查,做到“当日事,当日毕”,稳步推进工程进度。同时注重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财务管理职能的强化,细化机械、人力、资金等管理措施,提高施工资源、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目标进度计划顺利实现。四是成本管理精细化。
第二篇: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的五精四细”是精细管理工程的核心内容,其内涵是:
(一)五精:
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创造、输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精华(含企业精神)、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2、精髓:企业管理科学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理论也已成熟,但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为数并不多,要想成为一个成功发展的企业,企业必须拥有那些为数不多的、深谙和运用企业管理精髓的企业家和一批企业管理者,只有这样,企业管理的精髓才能够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得到充分运用忽然发展。
3、精品: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4、精通:市场似江河与海洋,企业和客户的产品、原料等物流是流出和流入江河与海洋的水流,企业需要精致打造畅通于市场的渠道,精致建好畅通于客户的管道。
5、精密: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二)、四细:
1、细分
市场和客户,全面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定位准。
2、细分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企业管理体系健全,责权利明确、到位。
3、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使之落实到人。
4、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精细化管理:要求对于管理工作要作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
民航资源网2011年5月20日消息: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所以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一、精细化管理的含义与基础
对于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我的理解是:企业管理是对企业中“人”和“事”的管理,是如何将“人”与“事”结合。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形式,当然也是对“人”和“事”的管理,只不过是精细化的管理,是对“人”和“事”的精准、精确、细致、细化的管理。
构筑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第一,把企业中的“事”精细化。企业中的“事”包罗万象,有“大事”有“小事”,有“急事”有“缓事”,有重要的“事”有不太重要的“事”,有的“事”一人负责就能完成,有的“事”需要多人才能完成。精细化“事”就是
在对“事”整体考虑的前提下,对“事”进行“原子化”分解和整理。“原子化”分解就是把“事”分解为象原子一样小且相对独立的单位,分解到一个人能够完全完成的地步。第二,培养职业化的“人”。职业化就是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包括工作素养、工作行为、工作技能的职业化。工作素养包括工作的意识和思想等,工作行为包括工作的语言和动作等,工作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和人际处理技能等。当“人”的工作意识、工作思想、工作语言、工作动作、工作技能都达到规范化、专业化程度,按照精细化的制度、流程完成工作,那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有了“人”上的准备。第三,编写精细的管理制度,梳理完善精细化的流程,打造适合的信息系统,做到制度与制度之间、流程与流程之间无缝连接。第四,用制度、流程、信息系统将“人”“事”结合,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完成的情况有人检查,事事完成的步骤、结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原子化”的“事”,职业化的“人”,完善、精细的制度、流程,以及他们之间的匹配与联结,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从而也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细致性,企业管理的细致性,主要是侧重于技术层面和细节,体现在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人员安排、工作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等。通过业务流程的精细化设计,使每个工作流程形成一个个紧密相连的管理闭环,使员工更为明确地认识工作目标,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各项工作标准、考核标准的细化和量化,使各项工作纳入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可操作性就是要求企业的各项工作目标具有可实行性和有效实现性。这就要求在制订各项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上,要注意实现工作目标所具备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客观环境等因素,不可在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盲目提出无法完成任务的“大口号”,以免使企业员工疲劳应战而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一)工作目标清晰化、明确化
清晰的工作目标是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明确管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责任机制,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此外,除了有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外,企业工作目标的制订还必须合理,即要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又要满足客户的要求,否则目标难以实现。
(二)工作方式科学化
泰勒认为,最好的管理就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它建立在明确的法则、规章和原理之上。只有在确立了科学的原则、原理、方法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构建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才可能真正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需求的管理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富有实效地加快企业工作方式科学化的进程。
(三)工作组织系统化
一个科学的组织系统为企业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由于企业各业务部门各自独立地掌握各自部门的状况和管理信息,各业务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职责交叉和信息不畅通的现象。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设计一个开放的、依靠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行动而自行运转的系统化组织,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
(四)管理资源使用最大化
企业为了实现好的效益,需要拥有必需的管理资源,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员工。员工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工作的开展,也对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起到制约作用。二是拥有开展工作所必需的各种信息资源。企业的各项工作必须具有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三是各类经费和资金,如交通、通信器材、办公房屋和办公费用等。由于各种资源在实际中总是有限的,因而如何使各种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就成为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
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任何不适应都是从理念层面或者价值层面开始的,同样,任何变革也都是从理念层面或者价值层面开始。因此,企业的管理理念再也不能一直扎根和禁锢于传统的观念、假设和政策上,必须获取和适应全新的价值理念,打破陈旧的观念,克服官僚习性和僵化的文化,营造积极创新的思维和态度,结合客观实际,努力吸收借鉴成功经验,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实施企业精细管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即创新管理理念。
(二)提高管理意识与能力
所谓管理意识,是指管理者能够自觉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原则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智慧、欲望和冲动。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求企业的员工要更新管理理念,而且还需要具有掌握信息技术条件下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让企业员工从思想上主动接受新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效率。
(三)标准化整合工作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以工作中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实践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其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和规范,以获得最佳效益的工作。企业的标准化整合工作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管理范围内的所有管
理事项,采用标准化原则进行协调、统一处理后制订并形成管理标准体系,把孤立的、分散的管理事项汇集成整体管理模式,形成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的有机整体,使之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一致性。对企业工作的每个环节,各项工作为什么干、如何干都规定得十分清楚和详细,整合的目标是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工作目标。
(四)实现信息、制度和人才的有效保障
企业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信息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劳动方式的同时,也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已获得普遍共识,在这样的社会中,及时抓住信息就能把握主动权,而信息闭塞则势必会失败。信息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有充分的制度保障,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德国学者柯武刚等人认为:制度的关键功能是增进秩序,秩序鼓励着信赖和信任,并减少着合作的成本。进一步说,制度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手段,离开了制度的管理必然是混乱的、高成本的。此外,企业的员工是第一要素,只有企业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落实,才能体现出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四、精细化管理在定检维修过程的方法探索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过程,在定检维修过程中,我们也在积极探索着更加有效的方法,我们相信过程的精细化对大规模的4C、8C检的如期出场及节能增效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维修工作前,我们协同各部门做足准备工作。例如,从工具的准备,单卡与指令的阅读,航材部门提前订购重大改装项目所需的航材,后勤生产车辆的保养,乃至质量部门关于人员资质的授权等等,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我们力求准备工作顾及到定检过程中每一个环节。
维修过程中,我们协调各部位灵活地依据维修时序,严格的保证维修进度。维修过程才是管理的中心环节,我们设立现场项目经理负责制,严格履行班前安全教育会制度,坚持班后工作总结制度,严格监控航材领用退还制度等等,基于此,我们不仅保证了几十次定检维修的定期出场,同时也为继续深化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定检维修工作完成后,我们要求各部位负责人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研究维修过程中各个环节更具体更优化的方法,要求放行人员写业务技能经验交流文稿,着重培养员工的专业素质,追求细节专业化。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粗放的经营管理付出的代价比比皆是,精细化不是新鲜事物,却又是新鲜的事物,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个阶段的重点,更是贯彻全局、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我们相信:精细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三篇:精细化管理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心的态度、精致的过程,落实细节管理,实现学校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新学期伊始,制药工程系围绕学院学生工作会议精神,针对本系学生工作的特点,积极做好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创建优良学风、认真为学生服务、保持学生安全稳定和培养一支优秀学生干部队伍等工作,主要举措如下:
一、加强学习宣传,让精细化管理深入人心。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文化,更是一种管理方法。精、准、细、严是它的基本原则,实行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把简单的工作流程化,把流程的工作定量化,把定量的工作信息化。
1、在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将多次组织全系老师学习精细化管理相关材料,让老师们弄清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逐步出台精细化管理相关方案。
2、在全系范围内开展“学生精细化管理”大讨论,各班辅导员、班干部和学生会全体成员共同参加讨论。讨论针对本系学生工作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献计献策,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二、结合本部门实际,有条不紊地落实学生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所管理事务的繁杂、琐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覆盖到每一个过程,控制到每一个环节,规范到每一个步骤,具体到每一个动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员。具体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规范。严格管理规章和工作程序,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定辅导员管理考核办法、先进班集体考核办法、优秀团支部考核办法、星级宿舍评比办法、团总支学生会章程及考核办法;制定辅导员例会制度、辅导员值班制度、学生会值班制度等,使管理过程有章可循。同时,细化管理制度,实行量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出台制药系《考勤制度》、《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和《制药工程系宿舍长考核制度》等,各班从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品德修养等几个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制定相应的监督、反馈和奖惩条例。奖惩分明、周密细致、切实可行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做到学生管理制度
精细化。
二是科学。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手段,积极探索和掌握学生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
辅导员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利用校园网、贴吧、QQ、飞信等现代化手段发布信息,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正确引导。开放“书记信箱”“辅导员信箱”、“学生会信箱”,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声。同时将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在校期间奖惩情况、学生的贷款情况、党建信息、学习成绩、卫生成绩以及各项检查评比结果等建立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使其比纸质档案能够更加方便快速查询、帮助老师随时掌握学生动态。同时组织辅导员研讨班,观摩班级活动、交流学生工作要点、班级工作亮点和学生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积极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
三是到位。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必须考虑到,不忽视微小的管理漏洞。
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就业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特点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和引导方法。比如在新生报到之前,即将新生报到接待、宿舍教室安排、体检、入学教育等环节安排妥当,辅导员和辅导员助理安排到位,在新生入学过程中各步骤有条不紊,整体迎新工作忙而不乱。随即开展针对新生的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使新生一入学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保证了新生能够迅速融入并适应大学生活。再比如,对于毕业生将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管理,狠抓就业动态、就业信息的准确化、主动化。提早着手做好09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组织各班开展就业专题活动;邀请相关人力资源专家为我系09界毕业生开展就业专题讲座;系内购买或租借就业指导光盘,内容涵盖职业生涯规划、简历制作、成功应对面试、必备职业素养等内容,组织全体师生观摩学习,使我系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有新的飞跃。同时做好常规就业工作:认真组织就业面试,及时发布、反馈就业信息和就业状况,要求毕业班辅导员利用网络资源抓好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情况动态管理,并每周向系里汇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生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切实关心毕业生的毕业实习、答辩环节,督促他们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环节,引导他们在此前提下正确择业、顺利就业。对在校生的管理努力从细节抓起,例如不准穿奇装异服;上学、放学必须自行车存放在车棚;不准带早饭去教室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通过一个个小小的要求,推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是明确。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晰化。管理的过程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制定详尽的系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学生干事、辅导员以及学生干部乃至宿舍长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要求,使每个人的责任具体、明确。在管理过程中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保证管理环节层次清晰、环环相扣,上传下达及时有效。同时继续推行辅导员工作的分工负责制,针对辅导员不同的特点和特长,不同的学生会部门工作,由不同的辅导员负责处理。即锻炼了辅导员,又体现了民主参与,调动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同时在系部和班级中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继续开展学生干部培训,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学生骨干队伍,实现学生自主管理,使班级各项工作走上良性循环。
在落实管理责任的同时加强督查,加大学生常规检查力度,及时评比总结,使精细化管理逐步向纵深层次发展。
五是深入。把工作做得具体、做得扎实,追求一种精益求精的境界,使我系的学生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辅导员深入学生课堂、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每位辅导员统一发放工作记录本,将所负责班级学生信息、日常工作重点、走访宿舍情况、学生谈话记录、家访记录、与任课老师交流情况等一一记录在案,并以此作为辅导员工作考核中的一项。各辅导员在深抓学生学习、卫生、纪律、文明礼貌、品德修养等的同时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在新的学年里,制药工程系将大力推进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力求实现人人在管理、管理在人人中的良好局面,使学生教育服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陈国忠
在行政工作部门引进精细化管理,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学习精细化管理知识,推动精细化管理实践,以此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才刚刚开始。近年来,四川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倡导在机关事务干部职工中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举办关于精细化管理愉快而深刻的专题知识讲座,组织关于精细化管理生动而富有成效的主题实践活动,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断改变干部职工的思想,重塑他们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机关事务管理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提升。由此我认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升机关事务工作部门科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选择。机关事务工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引导机关事务干部职工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在服务保障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中,深入推进机关事务工作科学发展。
一、精细化管理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选择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节约型机关,以及当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推动着机关事务工作步入以管理为核心的发展轨道,管理体制和管理内容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转变理念,改进方式,创新手段,实施量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和绩效管理,提升工作效能和保障水平,已成为机关事务工作部门的重要选择。首先,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益,降低运行成本。这是机关事务管理所要达成的重要目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从
制定工作程序、标准和流程入手,把工作要求细化量化为具体的考核标准,并强调要完善各项运行机制,在全过程管理中做到执行有标准、过程有监督、事后有总结。通过这些程序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保障行政机关正常有序运转的机关资源实施精细化管理,使其规划统筹调配更加科学合理,标准制度执行更加规范公正,必将极大地提升机关事务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机关事务工作在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资源节约型机关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其次,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升机关事务服务保障品质,塑造机关事务工作部门的优质品牌形象,增强影响力。再次,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抓好人的量化管理和人文管理,在机关事务工作部门形成懂程序、重规范、求精细的工作氛围。实施精细化管理,将引领机关事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转变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认知事物的观念。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是一个写在纸上容易,说在嘴上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的事,改变已经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痛苦的抉择。
精细化管理要求以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去做好每一项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机关事务干部职工应当首先从思想认识上转变对机关事务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的现代机关事务管理新理念,以此提升机关事务工作科学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机关事务工作部门依托机关服务保障机关,受市场经济冲击较少,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制约着广大干部职工观念的创新,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尚未得到真正重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引导机关事务干部
职工创新观念,摒弃墨守成规的旧观念,把精细化管理的先进方法引入日常管理的工作程序中,自觉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来,用精细化规范行为,用精细化提升素质,以此发挥出应有的管理成效。因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机关事务工作的各项管理工作是通过职能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每一位干部职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只有人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所以,机关事务干部职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是推进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和核心所在。
三、创新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途径 汪中求老师告诉我们: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不断总结,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准方案;细者,入微也,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由此可见,“细”是精细化的必要过程,“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然而,要把精细化纳入机关事务管理过程的实践中并加以推进,观念的创新是必然之途径。因为精细化管理是以持续的自我改进为特征的,要自我改进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并在创新中不断地否定自我,不断地取得进步。观念的转变只能应对当前,观念的创新才能把握未来。
当前,从全国机关事务改革发展形势看,对机关事务工作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是机关事务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这是一个创新的实践探索过程,要实现这个发展目标,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目前现状和成绩,而要从机关事务工作长足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审视目前资源分散管理,一家一户办后勤与实施资源统筹,实施集中统一保障服务的利弊得失,在转变观念的同时积极地创新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对一切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益,有利于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的观念,都要加以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不断鼓励干部职工根据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提出工作思路,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敢于和善于否定,敢于和善于求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促进机关事务科学管理上台阶。
四、关注细节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然措施
细节是折射世界的一粒沙。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做起,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周恩来总理也时常强调“关照小事,成就大事”。他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凡是尽可能地考虑到事情的每个细节,最反感大概、可能、也许的语言和做法。总理总是以他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和国际友人的尊敬。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案例,是说我国在开发大庆油田时,日本人从《中国画报》有王铁人头戴狗皮帽的照片,推断出此地为寒冷的东北地区;又根据运原油的列车上灰层的厚度,测算出油田与北京的距离,认定油田应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尓之间;从《人民中国》刊载的宣传王进喜的文章中,透露出一个“马家窑”的地名,便推出大庆在安达车站附近„„历次关注细节的成功,使日本在后来的中国石油工业进口设备谈判中占据主动,大获全胜,几乎垄断了我国石油设备进口市场。我们从来都不缺勤劳智慧,却最缺做细节的精神,一定要吸取深刻的教训。
机关事务部门管钱管物,统筹机关资源,服务保障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事关机关运行成本,事关经济社会发展。这项工作可谓之为机关事务干部职工所要追求干好的大事。这件大事,是一项复杂的科学的系统工程,由若干专业知识作支撑,由无数细小的专业分类所组成。我们每天所干的大量的是一些琐碎的、单调的、细小的工作的重复,但这就是成就机关事务保障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这个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也许把这些小事做好了,并不见有什么成就;可往往一个细节的疏忽就可能导致整个机关事务工作声誉受到连累和影响。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应根据形势任务发展来不断地检验我们的规划是否科学、程序是否规范、标准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力,改革是否符合实际,发展是否符合规律„„以此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也就干好了大事。由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的理念。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要转变心浮气躁与浅尝辄止的工作作风,关注细节,(下转30页)
将每一件小事做细、做精、做实、做成精品,不断提高为机关服务,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工作效率和保障服务水平。
当前,机关事务改革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机制、实施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以及推进消费制度改革等方面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我们应努力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以精细化管理的方法,真抓实干,长期坚持不懈,把功夫下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提高机关事务科学化管理水平。
第五篇: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精细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企业要做强,需要有效运用文化精华、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只有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才能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充分运用。它的精髓就在于: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它的精密也在于: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企业在确立了建设“精细管理工程”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性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精细管理工程”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精细”的境界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精细管理工程具有把企业引向成功的功能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