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粮食安全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我市粮食安全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莫文山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晋城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相对较低,但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科学种田技术,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消除农业四税等措施,使得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为全市粮食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全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粮食消费需求逐渐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全市粮食供需虽保持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自给率逐年持续下降,保障全市粮食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鉴于此,我局组织专人就全市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如何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来之不易的粮食安全成就
我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2009年末,全市土地总面积942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88.2万亩,人均耕地1.29亩。总体来看,目前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基本稳定。(1)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叠加作用下,全市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粮食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2006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03.9万亩,较“十五”末增长2.26%;201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311.3万亩,较“十一五”初增长2.4%。2010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25.3万千瓦,比2006年末增长15.9%;机械耕地面积233.7万亩,机械播种面积182.6万亩,机械收获面积125.1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8.0%、11.6%和22.8%。五年来,全市粮食总产量年均82.3万吨,其中,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达91.5万吨,较上年增产30.7%,较“十五”末增产15.7%,创历史新高。(2)粮食自给率相对较高。通过我们对全市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近四年(2006-2009)数据表明,虽然全市的粮食自给率不足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界定的95%,但相比全省的其它地市,全市的粮食自给率还是相对较高的,年自给率平均达到84.8%。其中,2006-2009年全市粮食自给率分别为98%、82.3%、90.5%、68.4%。(3)粮食人均占有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十一五”期间全市的粮食人均占有量分别为399.6公斤、363.7公斤、401.7公斤、323.3公斤、410公斤,年均人均占有量379.7公斤,接近同期全国人均占有水平。同时,其他食物的供给也日益丰富。2009年末全市肉类产量8.9万吨,比“十五”末增加19.8%;肉类人均占有量39.03公斤,较“十五”末增加15.7% ;水产品人均占有量0.53公斤,较“十五”末增加23.3%。
2、粮食种植结构得到调整。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的粮食种植结构得到了更科学、效益和理性的调整。全市小麦生产受种植区域限制和单产水平较低等生产效益的影响,在品种不断更新的同时,种植面积及其
比重逐年下降,由上世纪末的120多万亩减少到近年来的95万亩左右,减少了20多万亩;而玉米生产在稳定的市场需求与较高的价格影响下,以其高产、多样、优质、高效的优势持续扩增,由上世纪末的70多万亩扩大到近年来的120多万亩,增加近50万亩;杂粮生产在整合资源、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朝着区域化、优势化方向发展,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小麦、玉米与杂粮的种植面积比重由直补政策前2003年的36:27:37调整为2007年的32:40:28,玉米面积的比重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产量比重同比提高了18个百分点。粮食种植结构的更趋合理,成为全市粮食生产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3、粮食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市连续多年粮食生产实现稳产高产,得益于国家为促进粮食生产而采取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007年全市粮食补贴范围扩大到除薯类以外的所有粮食品种,直接补贴和综合补贴两项达6449万元,两项合补为粮食直补政策初年(2004年)1636万元的4倍。2008年,全市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资金达15 858万元,仅此一项全市农民人均受惠90多元。其中小麦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资金达6862.2万元,比上年增长1.1倍。2011年我市又下达粮食补贴资金1.5亿元,补贴标准也由上年的小麦61元/亩提高到65元/亩,其他杂粮40元/亩提高到43元/亩。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从2005年开始,改变了自1998年至2004年连续6年逐年减少的被动局面,出现恢复性增加,连续五年达到300万亩以上。其中,2010年最高,达311.3万亩。
4、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得到加强。1998年以来,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市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场化建设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以后,全市国有粮食企业逐步推向市场,并在粮食收购中继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同时多种市场主体积极发挥多渠道作用,开展粮食购销,代农加工,代农储存,粮食兑换等便民服务。粮食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趋势,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全市粮食企业共收购粮食27亿斤,共销售粮食37亿斤。全市粮油供需基本平衡,市场相对稳定。年均粮食总供给205.6万吨,年均增长3%;总需求205.5万吨,年均增长5%。年均食用油总供给8.1万吨,年均增长2%;总需求8.0万吨,年均增长1%。
5、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更加完善。(1)粮食储备体系更加健全。2010年末,全市市级储备粮和储备食用油按省定规模全部落实到位。储备粮监管体系也更加完善,健全并严格落实了储备粮库存粮情检查制度、定期轮换制度、出入库管理制度等储备粮管理制度,规范了储备粮管理信息档案,加强了储备粮库存和出入库管理,储备粮管理做到了“储得实,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2)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市市县两级全部建立粮食应急保障预案,健全了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确保了紧急状态下的粮食市场供给。“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立应急加工企业9个,日加工能力782吨。建立应急供应企业25个,日供应能力1428吨。同时,全市粮食信息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范围内共建立了55个粮食信息监测直报网点,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市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粮食动态信息的监测和市场预警预报。
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全市粮食生产和供需形势总体较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将不断出现,表现在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刚性制约因素如果不能未雨绸缪加以解决,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1、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粮食由主要食
用需求更多地转向了除食用之外的饲料和工业需求,使粮食需求日益增长。建市以来,虽然粮食总产不断增长,但人均占有量并没有大的提高。以“十一五”期间全市人均粮食占有量为例,按照国家粮食安全线人均400公斤的标准来衡量,“十一五”期间,全市人均粮食仅有2008年和2010年达到这个标准,其余年份均达不到400公斤线,多数年份甚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370公斤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其中,200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63.68公斤,200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五年中最低,仅为323.32公斤。全市粮食产消缺口也呈逐年加大趋势。全市粮食产量正常年景大致在78万吨左右,消费总量大致在88万吨左右,缺口约10万吨。以全市2009年社会粮食、食用植物油及油料供需平衡情况调查结果为例来看,其中,小麦缺口9.6万吨,较上年增加4.5万吨;稻谷缺口11.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玉米由2008年的富裕9.6万吨变为缺口6.4万吨。食用油消费量为31401吨,缺口达3.04万吨,自给率仅为4%。
2、耕地减少的客观性。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必须要素,播种面积是保障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建市以来,全市人均耕地面积由1.61亩下降到目前不足1.3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十五”期间,全市粮食耕种面积逐年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317.6万亩减少到2005年的297.2万亩,五年间减少了20.4万亩,年均减少4.1万亩。虽然“十一五”以来,全市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了动态平衡,粮食耕种面积恢复和稳定在204.5万亩以上。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势必存在。加之采矿、自然灾害等造成部分耕地废弃以及退耕还林、移民搬迁造成部分撂荒地等因素,耕地减少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加之全市境内耕地总体质量相对较差,2/3耕地是中低产田。全市旱地多、水地少,梯田、坡地多,平川、沟川地少,中低产田多,高产田少,可开发为耕地的后备资源十分有限。
3、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根据晋城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3.05亿m3,(不含过境水3.9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1.3亿m3(不含过境水3.92亿m3),河川径流量为19.6亿m3,地下水资源量8.48亿m3,重复水资源量为6.73亿m3。地表水资源量11.3亿m3中,沁河流域占58.5%,丹河流域占23.6%。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为572 m3,即使是华北地区的相对富水区,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资源型缺水区域。且境内气候十年九旱,并突出表现为年年春旱,降雨分布很不均衡,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水资源缺乏,旱地多,水地少,水浇地面积不足耕地的20%,保浇面积更少。以2009年为例,2009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61.6万亩,仅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9.4%。据有关资料显示,今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将呈加重趋势,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在这样的全球气候背景下,我市的水资源现状势必会对全市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显著的刚性制约。
4、粮食流通体系尚不完善。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多种经营主体入市经营粮食,我市粮食经营者由改革前的100余户发展到现在的600余户,但成规模的粮食经营企业少,70%以上是个体工商户。市场体系发育还处于低级水平和初始阶段,粮食物流配送、散粮运输、信息和技术服务业仅有概念而无实践。目前,全市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粮食批发市场和区域性粮食物流配送中心。现有粮食仓储设施相当一部分年久失修,陈旧落后。由于资金缺乏,维修、改造、更新困难,根本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需要。同时,全市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整体效益较差,形不成规模效益。对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粮食流通信息获取成本高,时间长,给经营决策带来很大困难。
5、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的主要手段就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储备。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规定“要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核实和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粮食供给比较薄弱的产
销平衡区,可比照销区确定地方储备粮规模”的要求,我市应按照6个月的销量核定地方储备粮规模。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粮食企业共销售粮食37亿斤,年均销售粮食7.4亿斤。其中,2010年达到8.3亿斤。若按照“6个月销量”来核定储备粮规模,全市应建立3.7-4亿斤地方储备粮。但按照目前已经建立的储备粮规模,距离这个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6、粮食市场监管亟待加强。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管理,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各级粮食行政部门的职责。国务院国发〔2006〕16号文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需要,核定并落实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统计调查的职责、机构和人员,从2006年起将其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但目前,全市市县两级粮食行政执法队伍虽已组建到位,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执法软硬件跟不上,执法装备配备不到位,再加上缺乏对执法实践的指导,影响了粮食行政执法的顺利开展。在2009年新一轮的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中,全市除个别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还是政府工作部门外,其余各县粮食局全部并入发改或商务局(挂粮食局牌子)。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中,有的县没有明确粮食局的行政职责范围,致使个别县粮食局职能不明。有的县没有把粮食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工作经费没有完全保障,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粮食工作的正常进展。
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工作,进一步落实粮食工作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切实把粮食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落实相关责任。粮食部门做好储备粮收购和管理,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能,构建粮食安全体系,开展行业指导,并协调工商、质监部门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维持粮食流通秩序;财政、农发行为金融后盾,保证各项资金到位;农业部门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确保粮食稳产高产;物价部门加强对粮食价格的监控,必要时采取价格干预措施,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卫生、质检部门加强对粮食质量的检查,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强指导和服务,共同抓好粮食生产和安全工作。
2、严格保护有效耕地面积,确保粮食生产能力。耕地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易于流失的稀缺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农民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社会具有稳定作用。粮食调控主要在于“库”,保障能力主要在于“地”,守住了耕地,就守住了粮食生产能力。一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决不能逾越。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二是要狠抓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力度,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鼓励造地,加大对废弃土地和摞荒地的复垦力度,特别是对近年来关闭“五小”企业废弃了土地以及移民搬迁后造成的耕地撂荒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并有增加,提高耕地的利用率。我市要坚守人均1.3亩耕地不能再减少。三是大力实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发展农田节水灌溉,通过工程措施与技术措施相结合,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四是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户的补贴力度,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工作,鼓励和扶持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五是要完善服务体系。要尽快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粮食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大力培育扶持农村经纪人队伍,为种粮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配套服务,实现粮食在生产、储运、加工、购销以及技术、资金、信息等环节的有效管理和经营,把千家万户的粮食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市场有机联结起来,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
3、建立健全粮食调控体系,切实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后,粮食市场的多元化要求必须建立高效灵活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以加强对市场的调控。因此,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是政府调节粮食供求关系、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措施,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一要完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要严格按照省、市政府要求抓好市级储备粮和各级政府调控粮规模的落实到位。要综合考虑未来我市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发展形势,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粮源,合理调整优化储备粮油的布局和品种结构。同时,应结合全市粮食消费情况和财力状况,进一步增加市级粮食储备。并要逐步完善储备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规范运作和储存安全,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可靠,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二要完善市场监测预报体系。要继续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构筑市县两级粮食信息平台,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采集和发布有关信息,指导粮食生产、经营和消费,促进粮食生产流通协调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同时,要按照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全市粮食应急体系建设。适时对“十一五”期间制定的《晋城市粮食应急预案》和《实施细则》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切实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要加强粮食产销衔接,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粮油购销体系。这是促进粮食流通,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粮食市场越开放,市场交易越规范,粮食就越安全。因此,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继续加强对粮食购销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支持多种市场主体参与市场购销,积极搞好粮食产销衔接和余缺调剂、品种调剂,努力实现粮食购销总量平衡和市场繁荣稳定。我市的粮食品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大米全部要从东北、南方等产地购进,小麦(面粉)大部分从河南购进,富余的玉米需外销。因此,要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的原则,积极支持和鼓励产销区双方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格局,发展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降低全市的粮食市场风险。
4、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市储粮安全。粮食仓储设施是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要认真做好全市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规划,合理确定仓容、合理规划建仓布局和仓库网点,合理分配建仓资金。要改进和加强仓型选择、建仓标准、储粮技术和项目规范等工作,从信息化、绿色储粮、完善功能的角度,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仓储设施建设工作。要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强仓储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仓储管理能力和水平。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市粮食仓储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各地和企业自筹资金建仓积极性,多渠道增加建仓投入。鼓励各地以退城进郊方式进行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利用退城进郊和土地置换进行粮库改造升级,扩大仓容,提升仓储功能和水平。积极推广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引导全市农民注重改善粮食收获后的储粮条件,做到科学储粮、安全储粮。
5、积极推进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确保粮食有序流通。要尽快建立集贸易、储存、加工、运输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市级粮食物流中心,逐步形成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相结合的现代粮食流通体系。加快建立交易规范、功能完善的县级和县以下大宗粮食品种的区域性、专业性粮油批发交易市场。通过健全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6、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种粮农民收益。要在全面完成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目标,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利益联结为核心,以品牌开发为重点,以精深加工为突破口,覆盖生产、加工、销售三个领域”的粮食产业化经营体系。要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利用国家财政、金融等政策的支持,大力培育一批粮油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向粮食生产领域和加工领域延伸,积极发展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和粮食精深加工,大力推进粮食产
业化经营。要加快粮油加工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实施“粮油加工产业升级工程”,建设现代化粮油加工基地,推进优势产业的聚集,做强做大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构建协调发展、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的粮油加工业布局,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7、健全完善粮食质量监管体系,确保百姓用粮安全。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数量的安全和质量的安全。保证粮食质量的安全必须强化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必须认真执行《粮食质量监管办法(试行)》和有关的法规,合理规划建设全市粮食质量检化验室,配备先进设备,增加检测手段,扩大检测范围,增强检测能力,提升粮油化学指标、卫生指标检测功能以及饲料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通过对粮食的品质测报,引导农户合理种粮,使国家、农民和企业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同时,要根据粮油检测检验事业发展需要和市场对粮油检验项目发展的需要,充实高素质人才,优化检验人才资源配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粮油质检队伍,以适应粮油检验工作的需要,为全市百姓用粮安全保驾护航。
8、健全完善粮食行政执法体系,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要继续加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的学习和宣传力度,提高粮食行政执法能力和社会认知度。积极开展执法实践培训,通过模拟执法、案例分析、案卷评查、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执法人员理论水平和实际办案能力。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和频率,加大同工商、卫生、质监的联合执法强度,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粮食流通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
(作者系市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第二篇:关于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重于泰山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愈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压力,对本不稳固的粮食安全体系提出新的挑战。客观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改善粮食供求形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是核心、是基础、是关键,确保粮食安全,重于泰山。【开头,点明主题,指出粮食安全的严峻局势。】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着国内、国外双重挑战,形势严峻。【过渡段,切入到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的分析。】
我国国内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不断蚕食耕地面积。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形成了土地的相对高收益率;另一方面农资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逐步上升,这导致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个别地方政府出现忽视粮食生产的不良倾向和放松粮食安全的麻痹思想,也给粮食安全蒙上阴影。【分析段1,粮食安全的国内挑战。】“粮食武器”已成为个别西方国家控制我国的重要手段。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不可避免地受到“粮食武器”的干扰。中国需要养活13亿人口,基于“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悲观预期,个别国家欲把“粮食武器”作为控制我国的战略选择。【分析段2,粮食安全的国际挑战。】
进一步提高粮食有效供给能力是基础。科学有效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加强粮食供给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还存在一系列与粮食增产不相适应的环节。例如,土地利用方式粗放,水利基础设施陈旧,一家一户的生产组织方式落后,粮食流通体系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等。粮食是特殊而敏感的产品,粮食供给即使出现一些细小的问题都可能引发人们不必要的恐慌,导致市场剧烈波动,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目前,国际粮食形势严峻,我国粮食供给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采取战略措施,增加粮食供给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策段1,增加粮食产量和有效供给,论证“提高粮食有效供给能力是基础”。】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是核心。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除了体制变迁的特殊阶段外,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始终居于突出地位,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成为提高产量的惟一途径;而提高粮食单产主要有增加农业要素投入和推动科技进步两种途径,在物质投入边际效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现代科技必然成为粮食增产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因此,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农业关键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和推广普及,研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靠的新品种,健全粮食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从而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对策段2,举例论证,自主创新。】
树立食物安全观念,提高食物质量安全是关键。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避免工业污染;推进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坚持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和科技支撑,不断提高优质特产农产品的规模和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畅通劣质产品退出制度,加强生产安全认证制度、质量安全信息追踪制度和食品卫生保障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加强检测检验,努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绿色无公害产业链条。【对策段3,注重食品质量。】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只有把粮食问题解决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结尾,呼应主题,强调粮食安全的任重道远。】
第三篇:粮食安全问题
浅谈粮食安全问题及其食品安全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的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的问题。几经演变,现在的表述是“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这其中有三个含义,一是粮食供应量要有保证,二是保证大家要有能力买,三是买的粮食是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
从全球来讲,粮食安全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的分布不均。世界上仍有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以上)受到饥饿威胁,36个国家面临严重粮食短缺,每年几百万人死于饥荒。现在的工业大国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都有余粮,但是更广大的地区像非洲大陆、西亚的部分地区很多人都处在饥饿之中。而且,世界的可耕作土地越来越少,今后世界粮食供求矛盾仍将是令人关注的大问题。
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人口因素应当是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因素。但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影响并不只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对粮食供给的压力,还表现在生产要素、结构变动等多个方面:
1、粮食需求的膨胀。
2、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恶化。
3、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
4、消费结构升级加剧了粮食供给压力。
粮食生产与气候生态保持着高度的因果联系,特别是在目前生态环境遭遇一定程度的伤害、极端天气反复发作的条件下,气候变异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报告指出,今后20年至50年间的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并进而严重影响全球超长期的粮食安全。
除了人口、气候等常态因素直接作用于粮食生产外,偶然性因素也会对粮食安全形成冲击。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其对世界粮食生产的投入、市场交易乃至未来走向都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有可能具有长期性和深入性。第一,流动性紧缩抑制粮食生产的资金需求。第二,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抑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第三,投机资本可能搅浑粮食市场。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仅占世界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2001年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明确表示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是我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既是我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总的目标。
尽管粮食安全所遭遇的挑战已经引起了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警觉,但粮食安全问题并非一个或几个国家和区域性组织的单兵作战所能解决,未来需要制定一个全球性的应对方案。
第一: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
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国提高产量仍有很大潜力,比如有“粮仓”之称的乌克兰,目前的粮食单
产还不到美国的一半,拥有大量耕地的俄罗斯粮食单产甚至更低,而巴西还有4亿多公顷可耕地尚未开发。
第二: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
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围绕着农业问题所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必须尽管结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相对的让步。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国凯恩斯集团应当大幅削减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以欧盟、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农产品自给国集团必须大量削让关税和配额限制,而二十国集团也应当尽可能地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
第三:创建协调性与联动性的国际机制
(1)联合国可建立一个全球性粮库,履行“世界粮食银行”职能,并制定“特别借粮权”,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应对粮食危机,同时“世界粮食银行”可以以优惠条件向出现短期粮荒的国家借粮。
(2)世界贸易组织可以获得撤销相关国家粮食贸易限制性规定的职权,即使一些国家需要设立新的限制规定,必须提前通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协商。
(3)经合组织负责制定全球性的生物燃料指南和保障措施,审查和评估相关国家发展生物质能的长期影响,并且指定相应的政策对其进行指导。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负责评估相关国家应对粮食安全危机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际市场粮食产品及期货的分析和监督,建立对粮食投机行为的纠错机制和严惩规则。
最后,说说食品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近期,各大媒体先后曝光了一系列的假食品害人事件:劣奶粉“喂肥”大头婴、粉丝掺假添加有毒化学肥料、高州某工厂生产的“毒罐头”流向市场以及影响极其恶劣的广州假酒中毒致多人死亡事件。因此,食品安全再度敲响警钟!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一次调查显示,近八成市民买食品时担心出现卫生安全问题。对于目前广州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市民的满意度仅为二成五。“让民众‘吃’得放心”已成为有关部门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关于食品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一、增加执法人员责任感
二、净化市场源头
三、建立市场级检测体系
四、分区片管理并发动群众
五、增加媒体透明度
第四篇:粮食安全问题
1在粮食安全问题对社会有举足轻重的今天,人口数量在发展中国家增长的势头犹如星火燎原的势头不可遏制,这无限增长的人口给现在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一些国家因为粮食安全问题而产生**,经济、文化的发展收到制约。而城市的扩展用地、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生物能源占用地、泥石流和地震频繁爆发使得我国耕地不断减少,使粮食总产量的增长步伐难以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粮食人均食用量将会呈日益减少之势,进一步危及到我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采取措施减缓可用耕地面积减少和抑制人口数量的增长迫在眉睫。
2在石油等不看了可再生资源面露难枯竭的今天,寻找新能源代替石油、煤炭等能源的地位是在所难免。很多国家已经将眼光放在了生物能源上。通过生物科学家的研究,已经找到了可以提取生物柴油的作物。这些可再生能源作物将占用生产粮食的土地,使用于种粮的耕地在已经减少的基础上再次减少,犹如给耕地面积的减少火上加油。能源作物中由于一些经过了基因的修改而提升了在土地中吸取营养的速度,使得土地中含有的营养和矿物质的量下降若该土地再次用于粮食生产,其产量将严重减少。
3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行业衔接紧密,互相影响。我国的粮食市场也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若是能够利用好国际贸易关系,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吉林省粮食安全问题调查实践报告
吉林省粮食安全问题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10
年8月13日
团队名称: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
指导教师: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玉明慧
团队成员:孙歌溪(经济学082班)
谢 雳(国贸071班)张春苗(旅管081班)李欣欣(旅管081班)张译心(旅管082班)杜小慧(旅管083班)
一、实践目的
基于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同时,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立足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本次实践单位,基于它是吉粮集团与民营企业合作的一个规模最大的收储公司,同时位于榆树市吉林省的产粮大县,正所谓资源丰富,有足够的场地备于收购和储存粮食,不断更新设备,并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
本次实践根据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将国内与国外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对比,更深一步地了解粮食安全问题。
二、实践内容
1.3日参观实践单位,熟悉一下周边的环境
本次实践单位位于福安收费站南侧,地理位置优越,占地面积大,同时有足够的空间储存粮食。单位各部门分工明确,工作流程清晰明确。
2.4日熟悉公司每年的工作流程,掌握大致时间及各时间段的工作安排 根据每年的合同安排进行粮食收购和储存工作,每年在粮食刚收获的时候做好初步收购准备,控制好整个粮食安全局面,纵观粮食市场价格,根据粮食质量和控制粮食水分,给定粮食价格。次年春季,做好粮食最后的收购工作;同时,由于气温逐渐升高,粮食易潮易发霉,切记做好粮食的储备工作,实践单位正是基于这一点,拥有两个储备大库便于粮食的更好保存。
3.5日6日熟悉会计每月报账流程,以及每月公司的支出收入结算 初步熟悉会计走账过程,记录每月成本运算,收入支出等账目总结。4.7日8日熟悉整个收购过程,如何判断粮食质量以及粮食水分
每当送粮车进院内,首先化验员要直观检查粮食质量,然后通过仪器测量粮食水分,根据质量和水分与送粮商贩协商价格,当价格一致时过秤开票,并跟随指定工作人员到场地卸粮,再空车过秤称量,得出差值,计算粮食价格,手持单据隔日到会计室结算粮款。
5.9日纵观国家政策和国内外粮食安全问题相对比,找寻合适政策
对于一个粮食收购和储存基地,首先要各部门协调到位,管理有方,这样每个细节紧密联系才能使整个工作合理进行。6.10日总结此次实践工作,进行汇总。
7.同时又走访一家粮油公司(吉林省昆禹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对粮食安全问题做好调查研究。
三、实践结果
粮食安全和增产增收是“三农”问题的焦点,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将“米袋子”、“菜篮子”和“钱袋子”工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然而,“ 谷贱伤农”、“高产穷县”、“农田撂荒”、“粮食生产要素外溢”等现象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尤其是目前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不断下降而形成的食用油安全危机更加引起了社会对粮食安全和增产增收的关注。反思造成这些现象和危机的原因,农业技术是一个因素,而主要是政策、价格和贸易问题。因此,究其根本原因实际上是对于农业社会性的认识问题。
农业的社会性表现为粮食、蔬菜、食用油等农产品是社会性和经济性有机统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特殊商品,具有显著的社会公益性和半经济性特点。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充分运用政策调控和市场调节两种机制,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95%的自给率。冷静分析我国食用油危机,不难看出我国粮食也同样面临着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外资的渗透和控制为特征的粮食生产(产业)链问题。种业问题,粮储加工销售问题,化肥、农药、饲料、农机等生产资料问题,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95%自给率的粮食安全系数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应对这种危机的策略就是要从农业的社会性规律出发,扭转政策调控机制与市场机制失衡的被动局面。
应对的策略措施:一是要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外资在种业、粮储加工销售和化肥、农药、饲料、农机等生产资料领域的经济权限,保障我们调控粮食安全的绝对主动权。二是要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增强我国企业对种业、粮储加工销售和化肥、农药、饲料、农机等生产资料领域的控制能力,逐渐恢复我国企业对粮食市场的主导地位。
农产品的社会公益性和半经济性特点决定了在市场条件下,农业的(尤其是粮食生产)增产增收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农产品的价格不仅影响到农业的增产增收,也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按照农业的社会性规律,坚持抓大放小原则,对于主要粮食、蔬菜、食用油、副食品等大宗农产品采取以政策调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机制。以粮食为例,重点抓两头。对生产者农民建立“平均社会收入水平化”的收购保护价政策体系,对消费者居民建立“平均社会消费水平化”的销售保护价政策体系,这样在有力保障农民和居民经济利益的同时,能有效地吸引、优化优良的生产要素,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其它经济类农产品则采取以市场调节为主、政策调控为辅的机制,依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特点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一村一品一企”式产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发展。
四、实践总结
由于今年夏季吉林省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影响粮食生产,部分受灾地区粮食绝收,有关部门断定今年粮食减产,同时粮食价格将大幅度提高,随之带来全国食品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压力增大。榆树以南不少乡镇,农民粮食受到洪水侵袭,造成粮食绝产,颗粒不收。电视和报纸上也不断报道,农民尊坐在天地里痛哭的画面。此时此刻,我们更多的是同情,恨不得投身到志愿者的服务队伍之中。粮食作为特殊商品,具有5个特征:
1、粮食供给的价格性大,粮食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粮食是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的供求规律不同。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是: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但人们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则是刚性且基本稳定的,价格再变化,需求都是一个常量。从供给看,价格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很大,粮价高了,农民就会多种粮;价格低了,农民就会少种粮,收益是农民种粮的参照系数。粮食多了,价格就会下降,“谷贼伤农”,就会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过少,价格就会上升,“米贵伤民”,则会加重居民和缺粮农民的经济承受力,另一方面又刺激农民种粮的兴趣,又导致价格下降的走势。这种规律决定了粮食既不能多,又不能少,而粮食生产的特点恰恰不是多就是少。
2、粮食生产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交织,调控难度大。粮食生产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就是粮食价格变化带来的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带来生产的不确定性。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加剧了粮食生产的波动性。粮食储备可以调剂丰歉余缺,但储备过多又会增加费用,储备过少又不足以抵御风险,是个两难选择。尤其是贫困地区,往往既缺粮,又缺钱,政府调控能力十分薄弱。粮食政策是系统工程,生产、流通、储备、补贴等要统筹考虑。
3、粮食问题具有“放大”效应。粮食是必须品,供需紧张,就可能引发大的波动,带来连锁反应。20世纪80年代未(1987年-1988年)和90年代初期(1993年-1995年)的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都与粮食供给出问题、粮价大幅上涨有关,二者相互推波助澜,国家不得不进行收缩性的宏观调控。2003年“非典”期间,国内粮价引起波动,进入秋收时节,各地纷纷出现快速攀升迹象,中国粮价出现6年以来的首次上扬,平均涨幅达到20%左右。2006年随着国际粮食偏紧,价格再次波动上扬。迄今,粮食价格每年以10%的涨幅上涨,低粮价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4、粮食问题具有“羊群”效应。我国有3亿多农户,9亿多农民,生产的同构性强。居民消费也有从众心理,买涨不买落。生产也跟风,消费也跟风,一哄而上,一哄而下,要么增幅很大,要么减幅很大,导致粮食控制的难度大,成本高。
5、粮食政策具有“滞后”效应。粮食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户经营规模小,调控具有滞后性。问题出来了,才研究政策,往往是“亡羊补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政策先后进行了五次调整。今年政策明年才能见效。因此,处理粮食问题要未雨绸缪,短期政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视仓廪盈实为盛世景象。汉武帝时的“太仓之禀陈陈相因”曾被史家称颂。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昔》中描写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是一番美妙的景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温饱问题,实现了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用世界不足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近21%的人口的辉煌成就。2004年起,中央相继发出了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措施。如取消农业“四税”(农业税、林特产品税、牧业税和屠宰税)政策,实行农业“四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农业和农民得到“休养生息”,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每年减负约1250亿元;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财政综合补贴与财政专项补贴相结合,管理逐渐规范的农业政策补贴体系。2007年农民直接享受财政支农投入过700亿元,2008年达到1100亿元。实施并建立了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如实施对粮(油)大县奖励政策,对稻谷、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力度等,这些政策和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五年丰收,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亿公斤。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同步增长,粮食生产由恢复发展到稳定发展。同时,完善粮食省、市、县长负责制,强化各级政府在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完善并建立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及成品粮储备机制,粮食库存安全系数达20%以上,粮食总量基本实现自给,粮食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粮食安全水平仅次加拿大、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四个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粮食是一个弱势产业,本身受生长周期、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制约,“靠天吃饭”的因素依然存在。从需求上看,我国今后二至三十年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和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不可逆转,世界粮食偏紧,形势严峻,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保证自给;从生产上看,耕进减少,基本生产面积难以控制;科技落后,单产产量难以提高;经济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不大;从客观上看,一部分贫困和失业人口短期难以消除,大部分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工业转化用粮增加形成供需矛盾,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一)需求要素: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势态
就国内而言,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五个不变的发展趋势决定的: 一是全国人口总数量庞大,基数高,每年增长10‰短期内不会改变。二是人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到十一五末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0%以上。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商品粮每年增加100亿斤以上。
三是居民生活结构进一步改善不会改变,消费食物的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将加剧食品的消费数量越来越大。
四是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会改变,继续大规模退耕还林、还牧、还草、湿地保护,这必然需要增加退耕还林补助和食物供应。
五是畜牧业作为发展的战略不会改变,由此对饲料用粮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对粮食和主要食物需求不断增长。毫无疑问,随着粮食和主要食物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越发沉重。
从国际而言,全球粮食偏紧已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粮食分布不均,严重粮食短缺的国家有39个,其中24个在非洲,9个在亚洲,5个在拉丁美洲。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上长期食物营养不足人口有8.5亿多人,其中发展中国家8.2亿人,转型国家2500人,发达国家900万人,目前非洲大陆、西亚的大部分地区很多人都处在饥饿之中,而且世界的可耕土地越来越少,今后世界粮食供求矛盾仍将是令人关注的大问题。
随着能源紧缺、油价高位运行,能源与食品争粮矛盾日益突出,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供求紧张。我国粮食虽然基本处于自给安全状态,自给率保持在85%以上,但品种结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稻谷、大豆存在一定产需缺口,每年需500亿公斤左右。也就是说,一方面国际粮食需求在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我国粮食安全仍靠一定的国际市场保障需求。
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个别粮油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增大。中国加入WTO,粮食生产和市场也受到冲击和挑战。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人少地多,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无论数量、质量和价格,都有明显优势。我国受农业大国人口制约,规模化程度低,技术条件限制,短期内提高种植面积、降低生产成本可能性不大,降低流通环节费用开支也存在较大难度,价格下降空间小,进口逐年增多,生产和市场受到冲击和挑战。尤其是按 WTO农产品政策放开,国外优质低成本粮的涌入,供给能力增长,国内粮食将因成本高而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农民种粮收益下降,在利益驱动下,减少种植面积,粮食生产能力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供给因素:多种因素制约供给能力提高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缺陷:
1、耕地少,基本生产面积保障不足。在农业和粮食科技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之前,粮食的种植面积仍然是粮食总量不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的总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38亩,仅占世界人均耕地40%,全国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0.8亩警戒线,三分之一的省(区)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约占三分之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耕地占用还会继续加剧。我国耕地规模与国外一些国家简直无法相比:澳大利亚人均耕地120公顷、加拿大110公顷、美国57公顷、法国18公顷、阿根廷17公顷、俄罗斯14.5公顷。还不可忽视的是,土地沙化、土壤退化、“三废”污染等问题,近几年仍以几百万亩的数量减少,不断减缩的耕地面积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我国是世界上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而且分布极不平衡,水土资源不匹配。我国水资源多分布在南方,长江以北的地方一般都缺水,华北、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总产量53%,商品粮占全国的66%,这些粮食主产区都严重缺水。同时,我国北方干旱严重,引起耕地沙漠化,耕地不断减少,水资源短缺。此外,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严重,不利气象因素较多,北方地区降水持续时间偏少,干旱化趋势严重。今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是加重趋势,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将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缺水和干旱成为粮食主产区生产和增产的制约因素。
3、水资源污染严重。据统计,全国有1200条河流中,有850条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利用污水灌溉农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受到污染。环境和水资源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农产品的质量,污染又加重了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脆弱,旱涝频发,影响粮食生产的增长,降低了粮食的有效供给能力。
(三)客观因素:贫困、失业及自然灾害频发。
1、退耕还林还草的推进,客观上加剧了粮食需求矛盾。根据林业部门的规划,2006年全国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467公顷,涉及数亿人口。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巨大工程,既缩减了粮食播种面积,又增加了粮食需求供给,许多山区农户所退山坡耕地原是口粮田且无他经济来源,需要以退耕还林补助粮当作口粮,2004年改补现金后,因粮价上涨,所补现金买不够所需的粮食,口粮出现了缺口。有的补助年限已到,但退耕后的经济林、生态林大部分还处于幼苗状态,停止补粮后,将影响退耕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西部地区,粮源不足,运粮成本高。还必须考虑退耕后不反弹的成果巩固。
2、贫困和失业人口。全国有332个贫困县,3000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城市还有700多万的失业人口,解决这部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造成这部分人难以脱贫有多种客观因素,有的缺乏生存条件,有的是劳动力丧失,有的是身体残疾造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按照粮食安全的概念,要保证人人有饭吃,这是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
(1)贫困地区大部分存在粮食库存和储备严重不足。许多贫困县无县级储备。
(2)地方政府调控能力薄弱。
(3)市场发育不健全。难以满足群众起码的购粮需求。(4)粮价过高,交通不畅,运输困难,费用成本过大。据调查,贫困地区每公斤粮食运输费用比较发达地区在0.2元以上。
(5)加工能力薄弱,主要靠有私人小作坊进行加工,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保障粮食安全。
3、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差,土地贫脊,旱灾、冰灾、雪灾、地震、洪灾时有发生。2007年2月湖南雪灾,涉及17个省区,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和粮食的减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震灾严重有四个省市,国家动用中央储备粮30亿斤,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2009年春北方小麦主产区出现大面积旱灾,也给粮食生产带来一定影响。自然灾害的频发,客观上有不可抗拒的原因,但也暴露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都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4、种粮比较效益低。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特别是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粮食生产出现“副业化”趋势。一些地方倡导“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黄姜、烤烟、魔芋、油料、棉花、中药材、桑、果树等经济作物。据农业部门以西部贫困地区统计,2005年水稻、小麦和玉米上涨幅度达17--19%,2006年—2008年仍以6--10%幅度增长,农民每亩种粮实际受益320元—390元。而种植经济作物则受益大都在500—1000元,有的甚至更多。农村劳动力由2002年日平均20元,到2008年40元左右。进城务工和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明显偏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促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
三、建立并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
面对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和风险,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就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粮食安全的特征,建立有效地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一)稳定基本农田,保障生产基地。
耕地是粮源之基,保证足够的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非建设占用耕地的管理,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不断优化耕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加大土地整理复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要继续建设现代化商品粮基地,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河流污染,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提高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减少对耕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和改善粮食产地环境。
(二)健全市场体系,保障有效供给。
发挥粮食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能够高效、灵活、低成本地保证粮食供应。要尽快建立以国家粮食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众多的分布全国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粮食期货流通为先导的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品种结构性矛盾,区域性粮食供需矛盾,活跃粮食市场,确保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改善落后地区粮食物流通道,改造和建设产销区流入流出大型跨区域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实现物流配送。要规范市场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和管理;建立市场信用制度,强化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的行业自我管理和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严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格产品质量检疫检验制度,严格整治假冒伪劣非法交易行为,严格实行产品无污染包装和标签制,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督检查。
(三)完善储备体系,增强宏观调控。
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是国际上通用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国政府都有储备。储备制度是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平抑粮食市场波动、实施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和有效手段。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健全和完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政府储备和企业商品最低库存以及家庭储粮相结合。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主要用于确保全国性的粮食明显供不应求、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地方储备主要用于解决区域性供求失衡、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和居民口粮应急需求。同时,所有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必须承担粮油最低库存义务,保证必要的合理库存。要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尤其是主销区和西部缺粮地区和贫困地区及自然灾害多发区,更应加强和充实中央和地方及企业储备。此外,还应加强大中城市、灾害地区的成品粮油储备,做好粮油市场的应急供应保障,切实增强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
(四)建立政策体系,提高政策保障。
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有全面持久的国家政策支持。一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政策,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能力和产出能力。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供水灌溉改造,推进低产农田整治,土地复垦,提高农田利用,建设稳定、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同时,要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投入。二是完善粮食直补和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专项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央对粮油主产省县区的奖励政策,积极扶持种粮大户和专业户发展粮食生产。三是产业化支持政策。要构筑以粮食为中心的产业化加工、储运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对粮油批发市场、仓储设施、物流配送等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提供政策保障。
(五)创新科技体系,提高增产途径。
科学技术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和长期因素。我国的农业科技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对调整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改造优化产业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强大。因此,建立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当前要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力争粮食单产有大的突破,到2010年全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到每亩325公斤左右,到2020年提高到350公斤左右。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科研攻关,实施新品种选育、粮食丰产等科技工程,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提高生物育种的研发能力和扩繁能力。同时,要建立农业和粮食的良种体系、安全储备体系、精深加工开发转化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等是保障粮食增产、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
(六)发展非粮资源,开辟补粮渠道。
非粮食品是对粮食食物的一种有效补充和供给,也是丰富人们生活,合理调节调剂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食物食品多样化的有效渠道。既减少节约了粮食,又丰富了人们健康生活。一是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调整产品结构,逐步扩大优质高效饲料作物种植,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禽。如发展人工草场、高产饲料草地草场、桔杆养畜、桔杆菌种植等扩大养殖业的饲料来源,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和使用率。二是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我国现有七大支流1200多条河流湖泊,数以万计的水库及池塘,充分利用淡水资源,积极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发展稻田和庭院水产养殖,合理开发低洼盐碱地水产养殖,扩大淡水养殖面积。同时要加强水产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油料作物生产。在优先保证口粮作物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大豆、油菜籽、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提高油料品种和品质。四是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合理利用山区高寒地带土地资源,发展木本粮油产量,建设一批名、特、优、新木本粮油基地。如核桃、板栗、油橄榄、魔芋、水稻旱栽等粮油食品品种,增加木本粮油食物食品供给,开辟粮食品种供给渠道。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了解到农民对粮食种植存在哪些问题,同时也切身体会到作为一个产粮大省,对粮食种植和储存收购需要哪些方面的优越条件。才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调节好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同时建议政府要大力推进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继续落实好粮食产销合作专项奖励补贴政策,与域外粮食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粮食返销省内;加快推进吉林粮食中心市场的基础配套设施以及粮食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平台建设,努力构筑多层次的区域性粮食物流体系。要大力推进粮食应急体系建设,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不断深化完善粮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做好突发事件的科学研判和预警分析;科学合理布局应急供应点、加工点,完善应急供应、加工和储运网络,确保应急时有粮可用、有粮可调、有粮可供。同时,要大力推进粮食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好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粮食生产、流通、市场供应和耕地保护等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010年8月13日
实践证明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10年8月3日至8月10日在本单位(吉林省榆树市福安粮油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针对吉林省粮食安全问题进行调研。
他们本着认真好学的态度,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及时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实践时间虽然很短,但实践目的明确,实践效果达到预期的满意。
201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