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4 19:3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工作计划》。

第一篇: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工作计划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工作计划。同时,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也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安康在粮食生产条件上,虽然不具有优势,但又必须抓紧粮食生产。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安全的。因粮食严重短缺搞得党委政府焦头烂额的事,是刻骨铭心的。当然,也不能回到单一种粮的老路上去。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如何把握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摆在县市党委和政府面前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一、下功夫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实现向藏粮于地的转变藏粮于地,就是要极大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达到能用较少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当粮食供需宽松的时候,可多拿出耕地发展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而当粮食供需偏紧的时候,又可适当多拿出耕地种植粮食,用耕地的粮食生产水平来调节粮食供求关系。这样,粮食对耕地的要求就高了。安康市九十年代平均亩产(按种植面积)148.6公斤,去年上到亩产207.8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公斤。按目前科技水平和世界粮食发展趋势,到2010年我市粮食平均亩产应达到400公斤,最少不得低于300公斤。九十年代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以后在逐步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粮食播种面积可以调减到350─400万亩,而粮食年产量仍可达11亿公斤以上。与2003年相比,在粮食种植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粮食年产量将增加3.5亿公斤,农民可人均增收100元。加上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优化粮食品质,推进粮食产业化,粮食文章可使我市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1、持久开展以增土保墒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全市280万亩基本农田中,耕作层不足50cm的要占三分之二。今后10年中,每年应完成以深翻增土为主的低产田改造20万亩,逐步使耕作层土厚达到50cm以上,以增强耕地的抗旱保墒能力。

2、持久开展以保灌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大力进行以塘、井、窖为重点的小型水利工程配套建设,使流灌、喷灌、滴灌、渗灌覆盖300万亩耕地,实现大旱年份亩产不低于300公斤。

3、持久开展以积肥增肥为重点的有机肥建设。按照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要求,发动农民改圈建厕,广积农家肥,建好田间地头的粪池粪场,保证每亩作物都能施足2000公斤以上的有机肥,使目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成倍增长,土壤性能大大改善,为日后的平衡施肥创造有利条件。

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把农业科技普及推向新阶段科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在农业科技推广上特别是普及粮食增产技术上是很有成效的。但近年来放松了,倒退了。去年粮食总产比九十年代最高年产减少了31.33万吨,下降了28.9%。这里有面积减少的因素,但主要的是农业科技普及的力度减弱了。所以,今后抓粮食生产,应当把普及粮食增产技术放在首位,且不能固守九十年代的模式,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都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在提高粮食品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粮食产量。

1、用3年时间培训50万种粮农民。着重普及玉米、水稻、小麦、油料、薯类5大作物的无公害生产技术,用5年时间实现粮油的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标准,使安康的无公害化粮油产品品牌进入省内外粮油市场。

2、抓好粮食种子工程的实施。大力引进、繁育、推广专用玉米、专用小麦品种及高蛋白、高脂肪的粮食品种,在川道地区的富硒带建设一批富硒优质高产的示范区,使专用、优质品种覆盖80%以上的种粮户,良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要高度重视育种工作,建立育种专业技术队伍,提升育种专业技术水平,恢复并增加对育种的投资和补贴,切实做到自育自用,保证粮食种子的质量安全,工作计划范文《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工作计划》。

3、继续推广粮食增产技术,规范推广技术标准。广泛开展万亩吨产田活动、创优质高产标兵活动,奖励在技术推广中有功人员。当前,仍要规范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标准化间套技术、精准播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模式化栽培技术、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议市上设立最高亩产奖、万亩吨产奖、平均亩产千斤奖,只奖县乡两级,每年奖评一次。

4、建立一支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农技干部队伍。重点建设好县乡两级农技站,抓好在职农技干部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完善并落实农技干部的岗位责任制,要加大对农技站的投入力度,购置一批适应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要求的设备,指导每个农技站都建起科技示范园、科普图书室、农民培训基地、产品质量检测室和成果展览室,使农技站真正担负起普及粮食现代技术的重任。

5、培养扶持种粮专业科技示范点。深化耕地制度改革,发展种植规模经营,全市重点扶持一万户种粮面积在50亩、产量在5万斤以上的科技示范户,为粮食生产经营的科技投入提供方便条件。

三、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正确处理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发展经济作物和稳定种粮面积的关系。凡适宜种粮的基本农田,要建档立卡,不得随意改变用途,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400万亩左右,把种粮红线底数面积定在350万亩。一旦粮食播种面积低于350万亩,党委政府须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干涉。目前,要妥善解决好水田被大面积改种经济作物的问题,茶、桑、果要坚决从水田中退出(种苗圃除外),烤烟所占基本农田的面积要严加控制。要严格的依法保护耕地,对随意改变耕地用途的案件要严肃查处。要重新审视和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对乱占乱建、随意扩大占地规模的问题,要早发现早制止早纠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保护耕地特别是种粮的耕地当作落实“三个代表”的第一要务抓紧抓细,年年进行检查考评。

四、发展粮食精细加工,提高粮食转化率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不仅要提高土地的粮食产出率,而且要提高粮食的转化率,不断提高粮食的产业化水平。

1、要迅速转变粮食生产观念。粮食不仅是民食,而且是工业的重要原料。我们要由过去种粮只为裹腹变为种粮要为发展工业化,为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粮食生产,用办工业的理念来办粮食生产。农民的增收不仅要靠粮食,更要靠粮食的深加工及其粮食副产品的深加工。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的生活要多样化、保健化,人们对粮食的多样需求必然要求增加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一般发达国家人均直接消费不足200公斤,而间接消费粮食都在300公斤以上,人均没有500公斤粮食的占有量,是很难过上小康生活水平的。

2、大力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地方特色工业。世界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占到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而我国仅在百分之十左右,说明食品工业在我国发展空间很大。我市粮食主产区多为高硒地质带,发展富硒粮食保健产品,是我市独有的地方特色和优势。如果我市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时候,能增加粮食总产量,每年能拿出5亿到8亿公斤的粮食进行精细加工,就可增加12亿到18亿元的工业增加值,农民从粮食产业化上能人均增收1000元,而且可以打出走俏市场的安康“富硒”品牌。

3、实施玉米发展战略,抓好玉米的深加工。我市是玉米生长的适宜区,只要综合运用增产技术,我市的玉米产量将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玉米是高再生生物资源。它不仅是饲料之王、营养之王、保健之王,而且是高产之王、加工之王。在所有粮食品种中,玉米加工层次最多、产品最多,不仅可以酿酒熬糖,还可以生产高级淀粉、蛋白、玉米油、有机醇,还可以生产调味品和药品,玉米芯是生产木糖的高级原料,玉米渣和玉米杆可以生产生化饲料,玉米可以产出一百多个产品,增加值可以翻几番到十几番。多吃玉米产品,可防治心脑血管多种疾病。因此,发展玉米的生产经营,不仅有经济价值,而且有广泛的社会价值,也适应目前我市广大农民的技术基础,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九十年代,我市玉米种植面积平均每年200万亩左右,其中与洋芋、小麦的间套面积在100万亩。今后随着农业结构和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玉米应主要作为工业原料和饲料来生产,尽快引进并扩种高油、高蛋白、高糖品种,使高产优质玉米的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50万亩左右,其中间套100万亩。要认真开展玉米亩产千斤的丰产竞赛活动,使玉米年产量达到60万吨以上。这样才有可能以玉米为原料,办好年生产能力在50万吨以上的玉米加工厂和50万吨的生化饲料厂,仅此可使玉米增值15亿元以上,在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上可能位居榜首。

4、突出重点,搞好扶持。全市要以玉米加工为重点,推进粮食产业化的进程,当务之急是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并抓好原料基地的建设。要加大对玉米产业化的扶持,从籽种到加工产品的各个环节都要制定出明确的扶持办法,使玉米加工业成为我市覆盖农户最广、产业链条最长、经济社会效益最好,能拉动工业和畜牧业双向发展的最大工业企业。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第二篇: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也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安康在粮食生产条件上,虽然不具有优势,但又必须抓紧粮食生产。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安全的。因粮食严重短缺搞得党委政府焦头烂额的事,是刻骨铭心的。当然,也不能回到单一种粮的老路上去。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如何把握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摆在县市党委和政府面前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一、下功夫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实现向藏粮于地的转变

藏粮于地,就是要极大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达到能用较少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当粮食供需宽松的时候,可多拿出耕地发展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而当粮食供需偏紧的时候,又可适当多拿出耕地种植粮食,用耕地的粮食生产水平来调节粮食供求关系。这样,粮食对耕地的要求就高了。安康市九十年代平均亩产(按种植面积)148.6公斤,去年上到亩产207.8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公斤。按目前科技水平和世界粮食发展趋势,到2010年我市粮食平均亩产应达到400公斤,最少不得低于300公斤。九十年代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以后在逐步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粮食播种面积可以调减到350─400万亩,而粮食年产量仍可达11亿公斤以上。与~年相比,在粮食种植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粮食年产量将增加3.5亿公斤,农民可人均增收100元。加上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优化粮食品质,推进粮食产业化,粮食文章可使我市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1、持久开展以增土保墒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全市280万亩基本农田中,耕作层不足50cm的要占三分之二。今后10年中,每年应完成以深翻增土为主的低产田改造20万亩,逐步使耕作层土厚达到50cm以上,以增强耕地的抗旱保墒能力。

2、持久开展以保灌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大力进行以塘、井、窖为重点的小型水利工程配套建设,使流灌、喷灌、滴灌、渗灌覆盖300万亩耕地,实现大旱年份亩产不低于300公斤。

3、持久开展以积肥增肥为重点的有机肥建设。按照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要求,发动农民改圈建厕,广积农家肥,建好田间地头的粪池粪场,保证每亩作物都能施足2000公斤以上的有机肥,使目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成倍增长,土壤性能大大改善,为日后的平衡施肥创造有利条件。

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把农业科技普及推向新阶段

科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在农业科技推广上特别是普及粮食增产技术上是很有成效的。但近年来放松了,倒退了。去年粮食总产比九十年代最高年产减少了31.33万吨,下降了28.9%。这里有面积减少的因素,但主要的是农业科技普及的力度减弱了。所以,今后抓粮食生产,应当把普及粮食增产技术放在首位,且不能固守九十年代的模式,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都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在提高粮食品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粮食产量。

1、用3年时间培训50万种粮农民。着重普及玉米、水稻、小麦、油料、薯类5大作物的无公害生产技术,用5年时间实现粮油的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标准,使安康的无公害化粮油产品品牌进入省内外粮油市常

2、抓好粮食种子工程的实施。大力引进、繁育、推广专用玉米、专用小麦品种及高蛋白、高脂肪的粮食品种,在川道地区的富硒带建设一批富硒优质高产的示范区,使专用、优质品种覆盖80%以上的种粮户,良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要高度重视育种工作,建立育种专业技术队伍,提升育种专业技术水平,恢复并增加对育种的投资和补贴,切实做到自育自用,保证粮食种子的质量安全。

3、继续推广粮食增产技术,规范推广技术标准。广泛开展万亩吨产田活动、创优质高产标兵活动,奖励在技术推广中有功人员。当前,仍要规范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标准化间套技术、精准播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模式化栽培技术、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议市上设立最高亩产奖、万亩吨产奖、平均亩产千斤奖,只奖县乡两级,每年奖评一次。

4、建立一支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农技干部队伍。重点建设好县乡两级农技站,抓好在职农技干部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完善并落实农技干部的岗位责任制,要加大对农技站的投入力度,购置一批适应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要求的设备,指导每个农技站都建起科技示范园、科普图书室、农民培训基地、产品质量检测室和成果展览室,使农技站真正担负起普及粮食现代技术的重任。

5、培养扶持种粮专业科技示范点。深化耕地制度改革,发展种植规模经营,全市重点扶持一万户种粮面积在50亩、产量在5万斤以上的科技示范户,为粮食生产经营的科技投入提供方便条件。

三、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正确处理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发展经济作物和稳定种粮面积的关系。凡适宜种粮的基本农田,要建档立卡,不得随意改变用途,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400万亩左右,把种粮红线底数面积定在350万亩。一旦粮食播种面积低于350万亩,党委政府须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干涉。目前,要妥善解决好水田被大面积改种经济作物的问题,茶、桑、果要坚决从水田中退出(种苗圃除外),烤烟所占基本农田的面积要严加控制。

要严格的依法保护耕地,对随意改变耕地用途的案件要严肃查处。要重新审视和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对乱占乱建、随意扩大占地规模的问题,要早发现早制止早纠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保护耕地特别是种粮的耕地当作落实“三个代表”的第一要务抓紧抓细,年年进行检查考评。

第三篇: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也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安康在粮食生产条件上,虽然不具有优势,但又必须抓紧粮食生产。完

全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安全的。因粮食严重短缺搞得党委政府焦头烂额的事,是刻骨铭心的。当然,也不能回到单一种粮的老路上去。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如何把握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摆在县市党委和政府面前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一、下功夫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实现向藏粮于地的转变藏粮于地,就是要极大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达到能用较少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当粮食供需宽松的时候,可多拿出耕地发展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而当粮食供需偏紧的时候,又可适当多拿出耕地种植粮食,用耕地的粮食生产水平来调节粮食供求关系。这样,粮食对耕地的要求就高了。安康市九十年代平均亩产(按种植面积)148.6公斤,去年上到亩产207.8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公斤。按目前科技水平和世界粮食发展趋势,到2010年我市粮食平均亩产应达到400公斤,最少不得低于300公斤。九十年代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以后在逐步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粮食播种面积可以调减到350─400万亩,而粮食年产量仍可达11亿公斤以上。与2003年相比,在粮食种植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粮食年产量将增加3.5亿公斤,农民可人均增收100元。加上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优化粮食品质,推进粮食产业化,粮食文章可使我市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1、持久开展以增土保墒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全市280万亩基本农田中,耕作层不足50cm的要占三分之二。今后10年中,每年应完成以深翻增土为主的低产田改造20万亩,逐步使耕作层土厚达到50cm以上,以增强耕地的抗旱保墒能力。

2、持久开展以保灌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大力进行以塘、井、窖为重点的小型水利工程配套建设,使流灌、喷灌、滴灌、渗灌覆盖300万亩耕地,实现大旱年份亩产不低于300公斤。

3、持久开展以积肥增肥为重点的有机肥建设。按照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要求,发动农民改圈建厕,广积农家肥,建好田间地头的粪池粪场,保证每亩作物都能施足2000公斤以上的有机肥,使目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成倍增长,土壤性能大大改善,为日后的平衡施肥创造有利条件。

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把农业科技普及推向新阶段科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在农业科技推广上特别是普及粮食增产技术上是很有成效的。但近年来放松了,倒退了。去年粮食总产比九十年代最高年产减少了31.33万吨,下降了28.9。这里有面积减少的因素,但主要的是农业科技普及的力度减弱了。所以,今后抓粮食生产,应当把普及粮食增产技术放在首位,且不能固守九十年代的模式,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都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在提高粮食品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粮食产量。

1、用3年时间培训50万种粮农民。着重普及玉米、水稻、小麦、油料、薯类5大作物的无公害生产技术,用5年时间实现粮油的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标准,使安康的无公害化粮油产品品牌进入省内外粮油市场。

2、抓好粮食种子工程的实施。大力引进、繁育、推广专用玉米、专用小麦品种及高蛋白、高脂肪的粮食品种,在川道地区的富硒带建设一批富硒优质高产的示范区,使专用、优质品种覆盖80以上的种粮户,良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要高度重视育种工作,建立育种专业技术队伍,提升育种专业技术水平,恢复并增加对育种的投资和补贴,切实做到自育自用,保证粮食种子的质量安全。

3、继续推广粮食增产技术,规范推广技术标准。广泛开展万亩吨产田活动、创优质高产标兵活动,奖励在技术推广中有功人员。当前,仍要规范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标准化间套技术、精准播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模式化栽培技术、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议市上设立最高亩产奖、万亩吨产奖、平均亩产千斤奖,只奖县乡两级,每年奖评一次。

4、建立一支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农技干部队伍。重点建设好县乡两级农技站,抓好在职农技干部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完善并落实农技干部的岗位责任制,要加大对农技站的投入力度,购置一批适应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要求的设备,指导每个农技站都建起科技示范园、科普图书室、农民培训基地、产品质量检测室和成果展览室,使农技站真正担负起普及粮食现代技术的重任。

5、培养扶持种粮专业科技示范点。深化耕地制度改革,发展种植规模经营,全市重点扶持一万户种粮面积在50亩、产量在5万斤以上的科技示范户,为粮食生产经营的科技投入提供方便条件。

三、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种

第四篇: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也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安康在粮食生产条件上,虽然不具有优势,但又必须抓紧粮食生产。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安全的。因粮食严重短缺搞得党委政府焦头烂额的事,是刻骨铭心的。当然,也不能回到单一种粮的老路上去。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如何把握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摆在县市党委和政府面前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一、下功夫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实现向藏粮于地的转变藏粮于地,就是要极大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达到能用较少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当粮食供需宽松的时候,可多拿出耕地发展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而当粮食供需偏紧的时候,又可适当多拿出耕地种植粮食,用耕地的粮食生产水平来调节粮食供求关系。这样,粮食对耕地的要求就高了。安康市九十年代平均亩产(按种植面积)148.6公斤,去年上到亩产207.8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公斤。按目前科技水平和世界粮食发展趋势,到2010年我市粮食平均亩产应达到400公斤,最少不得低于300公斤。九十年代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以后在逐步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粮食播种面积可以调减到350─400万亩,而粮食年产量仍可达11亿公斤以上。与2003年相比,在粮食种植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粮食年产量将增加3.5亿公斤,农民可人均增收100元。加上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优化粮食品质,推进粮食产业化,粮食文章可使我市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1、持久开展以增土保墒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全市280万亩基本农田中,耕作层不足50cm的要占三分之二。今后10年中,每年应完成以深翻增土为主的低产田改造20万亩,逐步使耕作层土厚达到50cm以上,以增强耕地的抗旱保墒能力。

2、持久开展以保灌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大力进行以塘、井、窖为重点的小型水利工程配套建设,使流灌、喷灌、滴灌、渗灌覆盖300万亩耕地,实现大旱年份亩产不低于300公斤。

3、持久开展以积肥增肥为重点的有机肥建设。按照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要求,发动农民改圈建厕,广积农家肥,建好田间地头的粪池粪场,保证每亩作物都能施足2000公斤以上的有机肥,使目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成倍增长,土壤性能大大改善,为日后的平衡施肥创造有利条件。

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把农业科技普及推向新阶段科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在农业科技推广上特别是普及粮食增产技术上是很有成效的。但近年来放松了,倒退了。去年粮食总产比九十年代最高年产减少了31.33万吨,下降了28.9%。这里有面积减少的因素,但主要的是农业科技普及的力度减弱了。所以,今后抓粮食生产,应当把普及粮食增产技术放在首位,且不能固守九十年代的模式,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都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在提高粮食品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粮食产量。

1、用3年时间培训50万种粮农民。着重普及玉米、水稻、小麦、油料、薯类5大作物的无公害生产技术,用5年时间实现粮油的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标准,使安康的无公害化粮油产品品牌进入省内外粮油市场。

2、抓好粮食种子工程的实施。大力引进、繁育、推广专用玉米、专用小麦品种及高蛋白、高脂肪的粮食品种,在川道地区的富硒带建设一批富硒优质高产的示范区,使专用、优质品种覆盖80%以上的种粮户,良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要高度重视育种工作,建立育种专业技术队伍,提升育种专业技术水平,恢复并增加对育种的投资和补贴,切实做到自育自用,保证粮食种子的质量安全。

3、继续推广粮食增产技术,规范推广技术标准。广泛开展万亩吨产田活动、创优质高产标兵活动,奖励在技术推广中有功人员。当前,仍要规范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标准化间套技术、精准播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模式化栽培技术、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议市上设立最高亩产奖、万亩吨产奖、平均亩产千斤奖,只奖县乡两级,每年奖评一次。

4、建立一支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农技干部队伍。重点建设好县乡两级农技站,抓好在职农技干部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完善并落实农技干部的岗位责任制,要加大对农技站的投入力度,购置一批适应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要求的设备,指导每个农技站都建起科技示范园、科普图书室、农民培训基地、产品质量检测室和成果展览室,使农技站真正担负起普及粮食现代技术的重任。

5、培养扶持种粮专业科技示范点。深化耕地制度改革,发展种植规模经营,全市重点扶持一万户种粮面积在50亩、产量在5万斤以上的科技示范户,为粮食生产经营的科技投入提供方便条件。

三、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正确处理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发展经济作物和稳定种粮面积的关系。凡适宜种粮的基本农田,要建档立卡,不得随意改变用途,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400万亩左右,把种粮红线底数面积定在350万亩。一旦粮食播种面积低于350万亩,党委政府须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干涉。目前,要妥善解决好

第五篇:如何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如何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郭武

当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耕地资源匮乏,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及水资源缺乏。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可采取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依法保护耕地及稳住种粮面积。要坚持耕地保护目标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土地管理法》、新修改的《农业法》、新制定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目标责任制度。要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这部分耕地的生产能力;要有效管理和利用耕地,实行严格的耕地管理制度。要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各地要对土地二轮承包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违反法律和政策的坚决予以纠正,并追究责任。要下大力稳住粮食种植面积,稳住至少1.1亿公顷的粮食种植面积,这是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达到预期产量的基本保证。

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物资装备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生产后劲。要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升粮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要依靠广大农民和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资购买农业机械。当前要加大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补贴,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110”热线和农机服务队的作用。要通过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加快防洪工程和大型控制水利枢纽的工程建设。

三是加大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粮食农业是一个资源消耗产业,在有限的水土资源条件下,实现粮食的持续增产,根本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单产。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扩大良种补贴的范围,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生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宣传普及工作,而是一个复杂的由潜在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取决于科技成果过硬可靠和生产发展需要,一经推广使用便可能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果,同时还决定于外部因素,特别是相应的物资配套和政策环境。四是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也是粮食生产的利益主体,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应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确保农民的利益,提高其积极性,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五是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和对粮食生产县的扶持。保护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国家商品粮源的重要保证,是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稳定的关键。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改变商品粮主产区对国家提供商品粮多、贡献大,但地方经济发展缓

慢的状况,实现商品粮主产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六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离不开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服务作用,因此还要做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荒漠化治理工程。

(作者单位:河北省粮食局直属机械化粮油储备库)

发表于《河北经济日报》2012年10月30日08 / 8 版

下载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分析与建议 一、制约粮食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们这个区域粮食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地域、技术、劳动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加快粮食生产发展步伐任......

    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作者:黄孝荣文章来源:荆州市农业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 提示:在中央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下,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举扭转了下滑局面,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但与此同时,专家提出,越是形势好,越......

    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五篇材料)

    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按照国务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工作小......

    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全5篇)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按照国务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工作小组的统一安排,由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国务院发展......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重在财政支农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重在财政支农××年中央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wenmi114.com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