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管理学[样例5]

时间:2019-05-14 19:2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什么是管理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什么是管理学》。

第一篇: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诞生

(Operations Research),在社会经济与企业管理、军事战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名管理》(1916年)为标志。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及形式。编辑本段

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泰勒)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德鲁克)

管理就是决策。(西蒙)

管理是指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系统论学者)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第二篇:1什么是管理学

1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运动规律的科学

2管理学有哪些特征?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行的课学

管理学的理论是一门科学,但管理的实践是一门艺术

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管理学的系统性

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管理学得二重性

3管理特征?

载体是一个组织

管理的对象是人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的核心:协调人际关系

4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领导职能4控制职能

5纵观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古典管理思想的形成阶段

近代管理思想的形成阶段

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6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

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划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相分离6例外管理

7现代管理的理论得人特征有哪些

1系统化管理2明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制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7变革性8开饭性9严密性10实用性

8什么事管理学

管理学的源流是对管理活动及其运动规律的概括是对管理活动和过程的内在本质的反应因而对嘴直的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9什么是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是实现管理形成管理能力和利用是通过具体的管理方法实现的10什么是管理的经济方法?

经济方法就是更具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手段调节个中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11什么是管理的法律方法?(司法,立法。仲裁)

法律方法是指国家通过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节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微观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关系一保证和促进社会窘境发展的管路方法

12在使用法律过程中要注意的:

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

调节管理因数之间的关系

使用管理活动纳入正规化制度化正轨

法律方法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法律法规要综合运用相互配合法律发放要与其他发放综合使用

13什么是计划?计划是一个确定目标和评估实现目标最佳方式的过程

14计划工作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计划工作包括确定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任务以及完成目标和任务的行动方案等内容 15什么是目标?目标分为,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

16什么是决策?决策是为了实现慕白哦。在两个以上的各样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的过程原则有那些?1决策过程的满意性原则2决策操方案的可行性原则3决策方案的适应性原则4决策目标的有效性原则5决策之处经济性6决策目标的及时性7决策主体的多样性原则

17什么是组织关系?:指组织中权力的分配关系

18什么是领导职能的实质?领导职能的实质就是引导组织成员发挥他得才能和潜力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

19什么是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观点、意见、态度或交换情报资料的过程 20什么是激励?所谓激励就是创造满足职工个中需要条件、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是指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

21激励员工方法主要有那几个方面?

目标激励

正激励

副激励

荣誉和提开激励

尊重激励

参与管理

工作丰富化

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

金钱

22什么是控制和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是什么?

控制是对各项活动的监视,从而保证各项行动按计划进行纠正各种显著偏差的过程

控制职能就是组织在动态环境中为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个中检查和纠偏等一系列活动或过程

控制的实质是反馈

23什么是企业?

通常所说的企业一般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或懂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的基本经济单位。

24什么是现代企业?现代企业就是子啊市场经营中一盈利为目的独立从生产经营等活动,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制企业。

25什么是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的经营管理指企业的经济系统在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和条件,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为实现企业目标惊醒的综合性活动

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

企业是一个经济系统

企业经营管理要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和条件

企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技术

企业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

26神是产品的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对顾客需求的质量和成本分析选择一种能吸引顾客实现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

27什么是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是对企业日常生产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和产品制造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原理

28什么是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是实现管理的形式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是通过具体的管理方法来实现的29什么是现代管理理论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字词。

30如何看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包括: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1这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最基本的需要,也是需要层次的基础

2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他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但现实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数,生理安全需要在一般的工业社会中往往会采取许多措施给予满足,故心里上的安全期望对管理来说就是将起具有的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3可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相当满足后,爱和归属的需要就占据了主要地位 4当一个人爱和归属的需要满足之后,他变产生了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就是要人的潜能现实化,也就是说要是这个人成为有完美人性的人

第三篇: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面对这样一 个问题公共管理学领域的诸多专家也感到茫然。如果把近些年来我国出版的以公共管理学为名的书籍 搜集起来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关于这个问题的定义 是千奇百怪的,而且,这些书籍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 的。这说明,关于公共管理学是什么的问题是没有统 一的认识的,对于这门学科需要研究什么,应当解决 什么问题,是不清楚的。这已经成为这门学科发展的 最大障碍。所以,对这门学科作出规范性的解读,是非常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联系与区别

随着公共管理的兴起,必然需要一门科学去研 究它。公共管理学就是一门在已有的关于社会治理 的知识基础上专门研究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 模式的科学。在科学发展的意义上,公共管理学将会 对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已经取 得的成就加以继承,并将它们整合为一门全新的学 科,从而抛弃这些学科的原有形式。在研究对象或研 究内容方面,公共管理学不再像公共行政学那样限 定于政府,而是要把一切参与社会治理行动的因素 都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中来,对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切新生的对社会治理有影响的 因素加以认识和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公共管理学是 服务于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建构的需要的,不仅要实 现全面的理论创新,而且要积极探讨刷新社会治理 的实践方案,在社会治理的每一件具体事务上进行 开放性的创新性探索。

在中世纪后期,即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 型的过渡时期,科学萌动的第一次热潮是以罗马法 注释的形式出现的,正是在这种文献研究中引发了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已经取得 了巨大进展的今天,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也会对既有 的科学文献进行系统的阅读,去从中发现走向未来 的启示。但是,公共管理学更具有直接关注现实的特征,它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而,它把“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 自己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会表现出对 既有科学研究方法的继承,在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 管理模式的建构方面,会充分地运用定性研究的方 法,而在寻求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会以科学严谨 的态度去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总的说来,前瞻性创新是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原则,它反对任何把新生 的社会因素纳入到既有科学解释框架中去的懒惰做 法,反对一切不思创新地在既有理论基础上提出实践方案的行为,特别是反对在工业社会科学范式的 意义上来认识公共管理和公共管理学的思想态度。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面对的是 空前复杂的和不确定的现实,这是以往一切科学都 没有遇到也没有想到的问题,满足于用以往的科学 及其理论去解决新的问题,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对 于公共管理学而言,唯一的科学方法就是面向未来 而进行创新。

从学科渊源上看,公共管理学是直接从公共行政学中脱胎而出的,必然会直接地继承和发展公共 行政学的学科发展成就,即把公共行政学发展中的 一切积极成就吸纳到公共管理学之中来。行政管理 是人类社会亘古就有的治理现象,在农业社会,是依靠权力而开展的治理活动,它没有实现内部治理与 外部治理的分化。在工业社会,当社会治理活动以公 共行政的形式出现的时候,促使政府内部的行政管 理与政府对外部的社会管理相分化,使政府的内部 治理与外向治理在方法、目标和途径上都有所区别。公共管理则是这种分化的再融合,多元社会治理主 体的合作治理已经使内外的区别失去了合理性。但 是,由公共行政学发展起来的行政管理方法和技术 以及社会管理的途径,都可以为公共管理所继承。当人们从行政管理这个概念出发去思考社会治 理的问题时,应当关注的是社会治理技术层面的问 题,所追求的应当是行政行为的效率。当威尔逊提出 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时,他所讲的行政其实就是指 行政管理,而不是“公共行政”。当然,20 世纪的行政 管理由于专业化、技术化和价值中立而造就了公共 行政这一社会治理形式也是一个事实。但是,沿着这 一路径发展起来的公共行政显然不具有实质意义上 的公共性,它的价值中立前提决定了它仅仅具有形 式上的公共性,也可以称作消极的公共性。需要指出 的是,行政管理的专业化、技术化追求是没有错的,在公共管理学探讨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建构的过程 中,依然会维护这一路线。

如果说行政管理这个概念所指称的是一种活 动、行动的话,那么公共行政的概念则是指一种模 式,或者说,公共行政所代表的是一种治理模式。公共行政把农业社会统治者用来治理自身和治理社会 的行政管理改造成只适用于政府自身管理的技巧,并赋予行政管理以科学性、专业化和技术化的特征。在政府的外部功能实现方面,公共行政则通过法律、公共政策等途径去开展活动,实现对社会的管理。这个时候,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就必须被突出出来,就像 古德诺所说的那样成为严格的国家意志执行者,要 避免成为某个利益集团的工具。

也就是说,在法律和 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只注重执行的效率,要在不 同的社会利益诉求之间做到不偏不倚,防止受到某 一些社会力量的利用。至于社会中的不同利益诉 求,那是一个政治过程,可以通过政治途径去表达,并在代表性机构中去形成公共政策。一旦以公共政 策或法案的形式出现,到了政府这里就只是一个执 行的问题了。事实上,法律以及公共政策的普遍性与政府执行 过程中的具体性之间总是存在着很大的落差的,甚至 存在着许多与法律和公共政策相冲突却又是合情合 理的诉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诉求又无法通 过政治途径而得到有效的表达,更不用说被吸纳到法 律和公共政策的内容中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以 放弃对具体问题的关照去维护行政的公共性,显然

是 一种极其虚假的公共性。正是在此意义上,新公共行 政运动提出了批评意见,要求政府在对社会的管理过 程中去关注具体的公平和正义的问题。

但是,在20 世 纪公共行政的框架内,这一点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公共管理抛弃了由政府垄断社会治理的模式,用合作治 理来取代它,也就从根本上克服了公共行政“形式公 共性”的问题,并赋予公共性以实质性的内涵。在公共 管理的范畴中,行政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已经被取 消,它们都具有了公共性的特征和内涵。当然,公共管理学会保留行政管理和公共行政这两个概念,但仅仅 意味着研究视角上的差别。总的说来,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是关于两 种社会治理模式的两门不同的科学,在历史的维度 中,它们有着前后相继的关系。而在实质上,就公共 管理学是关于公共管理这一新兴的社会治理模式的 科学而言,它是对公共行政学的扬弃,一方面,它要 继承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科学成就;另一方面,它又实 现了对公共行政学的超越,是对公共行政学学科的 否定。当公共行政学的科学成就被吸收到公共管理 学之中的时候,实际上,公共行政学所研究的内容也 就被包含到公共管理学之中了,或者说,公共行政学 被统合到公共管理学之中了,成为公共管理学中的 一个具体的“问题域”。也就是说,在公共管理学出现 之后,公共行政学所研究的许多问题还会继续存在,还需要作出专门的研究,但是,已经是在公共管理的 总体框架下所进行的研究了。也就是说,虽然在社会 治理实践中,公共管理的出现意味着公共行政所代 表的那种社会治理模式的终结,但是,在科学发展的 意义上,公共行政学有着继续存在的价值,只不过它 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一个构成部分了。

比较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区别,可以看 到,公共行政学主要以国家的行政系统———政府为研究对象,而且主要是研究政府自身的管理问题,希 望通过政府自身管理问题的解决去为政府外部职能 实现提供保障。公共管理也同样重视参与社会治理过 程中的一切组织的内部管理问题,在这方面会更多地 继承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已经取得的成 果。但是,公共管理的侧重点将放在公共产品的生产 和运营问题上,着重研究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在公共产 品的供给问题上的合作行动。这也说明,对于公共行 政学来说,效率追求是第一位的;而对于公共管理学 而言,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才是第一位的。由于存在着 这样的区别,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在社会治理的 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建构以及可资使用的方法和技 术等各个方面都会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因而为 社会治理所提供的方案也会有着很大的不同。当然,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科学,相 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还会运用公共行政 学的观念来认识它,但是,当公共管理学直面现实的 社会治理问题去创造性地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 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与公共行政学的不同,而且,这 种不同会日益显现出来。

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类事物、现象或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就是 要探讨这类事物或现象及过程的本质联系或规律 性,从而形成学科的概念、范畴、定理、原理和方法的 理论体系。公共管理是一种客观的社会治理活动及 过程,它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 所要研究的是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公共组织(包括 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社会治理活动和所运用的手段。

公共管理学所研究的公共组织已经不再仅仅是指政府。当政府代表了公共组织甚至是唯一的公共 组织的时候,这一组织是以官僚制的形式出现的,现 在,除了政府之外,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许多社会力 量都加入到社会治理活动中来。这样一来,组织的形 式就会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况,官僚制组织不再是唯 一的或基本的组织形式。当然,公共管理学在对公共 组织进行研究时,是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组织形式的,而是把研究重心放在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和组织的服 务性质的研究上,特别是关注组织的价值目标及其 实现保证。公共管理活动表现为多元治理主体之间 的互动过程,公共管理学需要探讨公共管理过程中 的机制,进而探讨每一类公共组织如何在自身的建 设中去促进组织间的互动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前 进。就公共管理所代表的是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而 言,是对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否定和扬弃,所以,公共管理所突出的是服务价值。虽然公共组织也有 着自身的管理以及对外部的管理问题,但是,服务理 念决定了它在从事管理和开展管理活动的时候也需 要让这种管理从属于服务。因而,公共管理学应集中 探讨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内容,研究公共 组织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通过什么途径去提供公共服 务才能取得良好的绩效。

具体地说,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应当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公共管理学担负着认识公共管理这一新 型社会治理的模式的学科使命。公共管理学应当努 力去把握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所具有的 一切新的特征,努力在公共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中 去理解它在社会治理上的革命性意义,以科学求实 的态度去厘定公共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以启蒙后工 业社会的精神去寻求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以 服务为原则去构想公共管理的体系结构和行为模 式。通过这些工作,公共管理学将为一切从事公共管 理活动的人们确立起全新的服务观念,让他们在新 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自己的创造性行为,投入到社会 治理的过程中去,为社会提供其所需的公共产品。第二,公共管理学需要为公共管理的系统建构 提供理论支持和全面规划。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正在 生成中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还主要是由于应对现实 中所出现的新的问题而在各个具体的方面进行的治 理创新,而现有的理论研究更多地是极力在旧的公 共行政学的框架中来对它加以解释,也就是说,在新 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意义上,对公共管理的系统化理 论研究成果尚未出现,所以,公共管理的实践得不到 系统化的理论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管 理实践的发展。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需要立足于后工 业化和全球化的现实,在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意义 上来认识公共管理,对它作出系统化的理论探讨,并 在理论探

讨的基础上去对治理体系的结构、制度、运 行机制、治理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等各个方面进行系 统而全面的规划。第三,公共管理学需要努力去把握人类社会后 工业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新的社会现象对社会治理 的影响。20 世纪后期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复杂 性与不确定性迅速增长的时期,每日每时都有新的 社会现象和新问题出现,对既有的社会治理方式形 成极大的挑战,许多问题因为治理方式的不适应而 演化为危机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管理学需要承 担认识这些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的任务,需要通过 对这些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去思考对策性的应对方案,进而发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社会治 理的一般规律,提炼出公共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第四,公共管理学需要特别关注新的科学技术 成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问题。公共管理学是 一门科学,在学科交叉、相互借鉴已经成为科学发展 的基本趋势的情况下,公共管理学需要借鉴其他学 科的新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不仅如此,公共管理作为 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也需要得到新的科学和 技术成果的支持,需要随时汲取和应用新的科学技 术手段。

事实上,20 世纪后期以来,在社会治理方面 已经大量吸收借鉴了科学技术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如果没有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支撑,以公共行政为 代表的社会治理体系早已坍塌了,正是源源不断的 新的科学技术成就使公共行政体系在今天这样一个 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还能够维持社 会治理的局面。所以,公共管理应当更加重视对新的 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而公共管理学在这方面是可 以发挥重要作用的。第五,公共管理学还应承担起对人类社会治理 历史重新梳理的任务。人类的社会治理文明是一个 连续的过程,在历史上,有着许多宝贵的治理经验,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治理思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 不同的视角出发,所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随着公共 管理的出现,公共管理学可以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从这个视角出发,可以对人类的治理文明作出重新 解读,可以在历史上发现那些长期被湮没了的治理 经验和思想。公共管理学的任务是要把历史上的那 些有价值的治理经验和思想转化成知识,使之服务 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当然,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更多地从现实出发,以公共管理为研究对象,以 公共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研究重心,要能够 通过理论研究去解决公共管理实践所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开发公共管理前瞻性预测技术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总之,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 学科,所要从事的是创新性的研究,善于发现社会治 理中的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就是这一学科的基 本任务,也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公共管理学担负着对公共管理加以研究和规划 的使命,事实上,公共管理学对公共管理的建构也就 是对人类社会治理的重新规划。

在公共管理学的历 史视野中,存在着三种社会治理模式,农业社会的社 会治理活动是从属于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的,工 业社会所建构起来的是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公共 行政是它的典型代表。现在,当人类走向后工业社会 时,需要建构的是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而公共管理 就是这一治理模式的具体形态。或者说,公共管理在 形式上还会保留管理的特征,但是,它与工业社会中 的社会治理过程不一样,它是一种从属于服务需要 的管理。当然,在工业社会的管理中也包含着服务,比如,政府就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性机构。应当看 到的是,这种服务是从属于管理的,是为了更好地达 成管理的目标。公共管理则不同,它在形式上的管理 却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服务的目标,服务是公共管理 的基本宗旨。总之,公共管理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它涉及到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从行政管理、国民 经济管理和公共财政管理,到教育及知识管理、社会 保障管理、社会治安管理、城市交通和社区服务管 理、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管理,以至于体育和全民健 身、公共绿地等等的管理,都是公共管理的内容。在 这些管理活动和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是要充分实现 社会公平,要保证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每一个成员都 能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公共管理需要建立起一 个统一的框架,把所有这些方面整合为一个有机系 统,使它们得到有效的协调。

三、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

从理论研究的视角看,公共管理作为一个相对 独立的研究领域,兴起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其 发展过程中,因学者研究取向上的差异而显现出不 同的风貌与内涵。公共管理学者波兹曼(Barry- Bozeman)认为,尽管研究途径及理念互有差异,但 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公共管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 途径:一是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 称P 途径);二是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 途径)。

公共政策途径(P 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认 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联 系。公共管理学者列恩(L.E.Lynn)直接将公共管理 界定为政策管理,认为只有从管理的观点探讨公共 政策,才能使政策目标与理想得到落实。依据他的观 点,政策管理就是指具有行政责任的公共官员对政 府行动予以政治上有利的诠释。公共政策途径下的 公共管理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是由于对当时传 统公共行政学理论发展的不满,人们提出了公共政 策研究的课题,而且率先推动这项研究的主要是学 者们,所以在大学里,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政策课程 应运而生。然而,在学术界与实践部门之间,对公共 政策研究的要求是有所区别的,公共政策学院特别 是政策分析课程(policy analysis program)往往强调 计量分析与经济学的应用,而现实中的公共部门对此导向的研究需求不高,它们对管理问题表现出更 为浓厚的兴趣。因此,公共政策学院在考虑到市场需 求又不愿落入传统公共行政窠臼的动机下,也开始 更多地从管理的视角去进行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一般将公共管 理者界定为那些处于高层次政策管理职位的人,而 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特别强调具有政策 制定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依此,比较重视 公共管理的政治向度。

以研究取向而言,公共政策途 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的、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 规范取向;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采用个案研究法。因此,对于这种公共管理理论而言,公共政策代表公 共事务管理中的“柔性面”,而政策分析则代表公共 事务管理的“硬性面”。按照波兹曼的总结,公共政策 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点基本共识:(1)视公共管理为 政策分析的互补之物,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构成公 共政策途径教学与研究的两大方向;(2)公共政策途 径在教学和研究中十分重视个案分析,常常直接以 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3)以高层管理者,特别 是政治官员的任命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政 府部门与学术界之间的沟通对话。世纪70 年代,在管理思潮的影响下,各国的 企业管理学院不再专注于对企业内部行政管理过程 的研究,转而开始注重研究工商政策与管理战略,于 是纷纷改名为管理学院(school of management)。在 此背景下,B 途径的公共管理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企业管理途径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 理相比,有以下不同之处:(1)企业管理途径的公共 管理研究在课程设计上依循商学院的传统,公共政 策途径的公共管理研究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 统;(2)企业管理途径的公共管理研究并不强调公共 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 理研究则特别凸显公共组织的特殊性;(3)企业管理 途径的公共管理研究企图与公共行政合流,公共政 策途径的公共管理研究则企图摆脱公共行政,开辟 一个独立的管理研究领域;(4)企业管理途径的公共 管理研究重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是过程取向的,因而非常强调组织设计、人事与预算等问题,但公共 政策途径的公共管理研究则强调政策与政治问题;(5)企业管理途径的公共管理研究主张采用量化分 析(如集群资料分析、实验设计),公共政策途径的公 共管理研究则强调采用个案研究法。

近些年来,从事公共管理研究的人们,开始越来 越多地倾向于把企业管理途径与公共政策途径的研 究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对公共管理的一种兼容性 的认识,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概念(integrative concept)。它基本上是一种介于企业管理与 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third way)。公共管 理在“什么”(what)与“为什么”(why)的层面上是沿 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而在如何(how)的层面上 则沿袭了企业管理。第二,认为公共管理是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运 用于公共部门,但并未由此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公共管理并不否定公共部门的特性,主张在维持“公 共性”的基础上,借鉴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或管理精 神来解决公共问题,满足民众的需求。在实际选择公 共的或私人的管理方法的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效果,提倡互补而非替代,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以更有效 的方法整合各种可供公私部门使用的政策手段。第三,认为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任何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解决两大问题:内部/ 技 术问题(internal/technical problem)、外部/ 整合问题(external/integrative problem)。公共管理非常重视外部整合。事实上,通过整合,能够兼顾内外环境关系 并突出战略管理。第四,认为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是一种新的治理模式。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强 调的是政府行政或政府管理,而公共管理中的管理 者,不一定完全是政府,非营利部门、非政府组织以 及私人部门等都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 调的是普适意义上的治理

(governance),主张由众多 行动者组成关系网络,在众多行动者之间形成合作 伙伴关系,共同完成公共管理的使命。第五,认为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融合和与责任分 担。公共管理强调价值的融合,不仅重视经济、效率 与效能,同时也重视公平、正义和民主。公共管理在 主张弹性、自主管理以及授予权能的同时,特别强调 责任的重要性,并认为只有发展客观有效的绩效测 量标准,才能落实政府的各项职责。第六,认为公共管理关注政府改革与政府重塑。可以说公共管理的兴起与发展是与20 世纪七八十年 代以来的政府改革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府部门 的改革(reform)、变革(change)、再造(reinventing)、创 新(innovation)一直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主题。这反映 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紧密结合的特性。另一方 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政府改革若持续下去,公共管理 的概念、外延与内涵都还会不断地得到充实。因而,公 共管理理论、原则也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显然,公共管理研究的P 途径和B 途径都具有 很强的过渡性特征,虽然它们反映出强烈的创新追求,试图突破传统公共行政的研究框架,但是,在公 共行政学的视角上来认识和理解公共管理的色彩依 然浓厚。考虑到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 式,在对它的认识上存在着多样化的观点是可以理 解的。但是,关于公共管理的所有观点中都包含着一 个共同的方面,那就是认为公共管理已经不再是传 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不再是单纯由政府承担的治 理社会的方式,如果对这些观点加以提升,即从人类 社会治理历史发展的总过程来认识公共管理,就会 发现,公共管理所代表的是人类社会治理方式的根 本性变革,它所意味着的或代表着的是一种新型的 社会治理模式的出现。公共管理的研究无疑需要从社会科学的其他领 域,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借用 理论与方法,需要吸收公共政策和企业管理研究中 的一切积极成就,需要从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财政学、经济管理学中获得处置和调节现代社 会中各种复杂经济利益关系的有效政策手段,但是,所有这些路径都不过是建立健全公共管理这一新型 的社会治理方式的手段,而公共管理研究的直接目 标是建立起完整统一的公共管理学,让公共管理学 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而屹立于科学的学科之林 中。

如果前瞻性地认识公共管理学的话,在后工业化 取得积极进展的时候,公共管理学还可能成为所有 社会科学门类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四、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作为一个新兴的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公共管 理学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它同时又是一门着眼于 解决公共领域实际问题的应用性科学,因此,公共管 理要从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研究能够直接作用于实 践的综合性的治理手段与工具。

第一,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具有交 叉性的特征,它是人们应用各种学科知识研究公共 管理过程的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一方面,公共管 理学是在当代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策 科学等学科基础上,融合各种理论逐步发展起来的; 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学以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出现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它在吸收其他学科的理 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正在显现出逐渐形成本学科的 “研究范式”或“研究纲领”的前景,而且,它也已经取 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第二,公共管理学是以应用为取向的科学,是一 门理论见诸实践的科学。公共管理学通过对不同时 期不同国家的社会治理系统及过程的研究,加深了 人类对这一领域的了解,积累了感性知识,并正在将 这些知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去创建概念、方法、原 则和定理等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就公共管理学产生 的人类的知识体系在工业社会中所达到的一个很高 发展高度的前提下来看,公共管理学是有着深厚的 学术基础的。同时,公共管理的理论又是直接来自实 践并为了指导实践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公共 管理学能够体现出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第三,公共管理学体现了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 一。所谓实证性是指公共管理学追求经验科学的证 实、预见和客观性等传统,要求对公共管理的现象、事实或经验加以归纳与分析,得出一般的假设或可 检验的命题和理论,并由经验、事实来检验这种假 设、命题或理论的正确性。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公共 管理还要能够解释相关的现象或过程,并作出对未 来的预测。所谓规范性是指公共管理学还要把价值 分析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力求提出规范性的 建议,特别是对于公共管理合作体系的规范要作出 创新性的建构。

第四,公共管理学体现了公共性与科学性的统 一。这个特征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政治性”与社会 性、可操作性的关系。公共管理主体所涉及的是国 家、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是以提供公共产品为宗旨 的。与私人管理不同,公共管理过程更多地是发生在 公共领域,属于对公共生活的管理,因而具有公共 性。另一方面,公共管理也具有管理的形式,遵循管 理的科学规定,也具有一般管理的过程,同样包含决 策、计划、沟通、协调、监控等基本环节,并采用某些 共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所以,公共管理学既具有传 统的公共行政学、政治学的特征,又具有管理学的特 征,传统的多学科特征都会在公共管理学中得到融 合和同时体现出来。

第五,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需要科学的和有效的 方法。公共管理学的方法体系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交叉性和多样性。其他社 会科学的分析方法,特别是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 等的方法对于公共管理学是适用的,而且公共管理 学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跨学科交叉混合性。

公共管理 学常用的典型分析方法有: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 较分析、系统分析、案例分析、社会调查以及统计分 析等等。在从事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中,还有两个方 法论上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要注重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讨、揭示公共管 理活动的发展规律;二是要注重运用理论联系实际 的方法,探讨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活动中的理论与 制度创新。

第四篇:管理学

一、管理与管理学

1. 熟记:

(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领会: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

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管理者的角色

A人际角色:a代表人b 领导者c联络者;

B信息角色:a监督人b传播者c发言人;

C决策角色:a企业家b冲突管理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

(5)管理者的技能:a 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熟记:

(1)霍桑试(实)验: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

a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

b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

c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

d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3)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2.领会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14条原则:

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 /集体精神。

(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8个特点。

(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a、管理科学学派(数量管理理论):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b、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c、权变理论学派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

d、学习型组织理论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3.应用:

能运用道德观与社会责任观分析问题。

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的两重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种。

按管理层次划分: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

按管理领域和专业划分:综合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学有以下特点:一般性/综合性/历史性/实践性

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就是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泰罗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法约尔出生于法国,是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决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计划,亦称谋划、筹划或规划,是指在工作或行动之前,通过科学的分析、预测与决策,对未来工作或行动作出全面筹划和部署的一系列活动。

计划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实践性/效率性

计划工作的任务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为什么要做(why),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以及如何做(how),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W1H.所谓决策,就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的具体内容: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2.决策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

3.决策要做分析评价。

4.决策要进行优选。

5.决策要进行实施的。

决策的作用

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2.决策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和基本职能。

3.决策在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战略决策又称宏观决策或全局决策,战术决策也称作微观决策或局部决策。

网络图的编绘规则

1.两个事项(结点)之间,只能出现一个作业。

2.表示作业的箭线之间,不能直接接触。

3.网络图中不能出现循环闭合路线。

4.每个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起始事项和一个最终事项。

5.设置虚作业只表示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6.尽量采用平行作业和交叉作业。

7.所谓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系统集合,它有一个特定的目的,由一群人所组成,有一个系统化的结构。

组织的特点:1.组织要有既定目标2.组织要进行分工与合作3.组织要有权债制度。组织工作是指根据一个组织的目标,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人员,分工授权并进行协调的过程。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框架,是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2.有效管理幅度原则3.权责对等原则4.柔性经济原则5.精干高效原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

组织结构形式

1.直线制组织结构。适用于技术较为简单、业务单纯、规模较小的组织。

2.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对中小企业比较适合。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用于采用多元化、国际化经营战略、业务范围比较广、市场范围大的大型组织。

4.矩阵制组织结构。适用于一些需要集中多方面专业人员集体攻关项目或企业。

5.网络结构。

所谓授权就是指上级给予下级一定的权利和责任,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而行动。

人员配备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因事择人原则4.量才使用原则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6.人事动态平衡原则7.照顾差异原则

组织变革的类型:

1.战略性变革2.结构性变革3.流程主导性变革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从定义上区别领导与领导者: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鼓励和影响组织成员或群体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者是指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利实现领导活动过程的人。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激励人充分发挥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亚布拉罕.马斯洛创立了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有效的激励方案既能鼓励员工的积极行为,也可以惩罚有害的行为。

管理学之中的控制,是由管理者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或标准进行的测定、衡量和评价,并促使工作既定目标实现的过程或实现更高既定目标的过程。

市场营销控制是对市场营销因素与活动进行组合的控制。

4P指:产品、价格、地点、促销。

控制工作的类型:1.前馈控制2.现场控制3.反馈控制

控制工作的要求:1.适应性的要求2.及时性要求3.灵活性的要求4.经济性的要求

预算控制系统必须具有灵活性。预算控制系统具有准确性。预算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必须客观、及时、精确。

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来降低成本的控制就叫成本控制。创新、革新或改革。

概念包括:1.采用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管理创新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注重性原则4.反向思维原则5.综合交叉原则

管理创新的过程:1.寻找机会阶段2.创意形成阶段3.创意筛选阶段4.创意验证实施阶段。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不同点在于:信息管理主要侧重于信息的收集、检查、分类、存贮和传输等,对信息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提出多么特殊的要求。而知识管理与此大不相同,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使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保持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就是创新,而且是持续的创新。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1.学习型精简2.扁平化3.有弹性4.不断创新5.善于学习6.自主管理7.领导者的新角色

简答题

一、何谓目标管理?它的主要特征与基本内容有哪些?

所谓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控制和评价管理目标,对全部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特点:1.目标的整体性2.目标的激励性3.重视最终成果4.应变性

基本内容:

1.定总目标和方针。

2.据总目标和方针,自上而下地依次制定单位内部各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

3.委任权限,制定措施,执行目标,并检查目标执行情况,保证目标最终实现。

4.评定成果,表彰奖励。

二、集权与分权的含义、标志及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有哪些?授权的益处、授权的基本过程如何?

集权是指在组织系统的较高层次中,决策权要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在组织系统的较低层次中,决策权可一定程度的分散。

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主要有:决策的数量、决策的范围、决策的重要性、决策的审核。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包括;决策的代价、政策的一致性、组织的规模、组织的成长方式、管理哲学、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素质、控制技术与手段。

授权可使高层管理人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授权可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人在中等压力下工作绩效更佳;可提高下属的士气,增强其责任心,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增长下属的才干,有利于选择和培养管理人员。

授权的基本过程包括:1.任务的分派2.权力的授予3.责任的明确4.监控权的确认

三、何谓沟通?简述沟通的过程?

沟通就是信息交流,又称沟通联络,是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或对象作出相应反应的过程。

沟通的过程:1.发送者发出信息2.编码3.媒体4.接受5.反馈

四、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如何克服?

有效沟通的障碍:1.语言障碍2.语义曲解3.心理障碍4.过滤的障碍5.时间压力的障碍6.信息过多的障碍沟通障碍的克服:

1.对所要发送的信息必须有认真的准备

2.尽可能传递有效的信息

3.及时反馈与跟踪

4.增加沟通双方的信任度

5.改善组织结构

6.领导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7.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善于运用非正式沟通

8.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对沟通的影响

五、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的含义与优缺点是什么?

前馈控制:是一种面向未来积极预防的控制。优点:1.防患于未然2.不易造成冲突3.适用范围广泛。缺点:主要是资源、精力投入较大,正确运用相当复杂,一旦失效,就会造成控制系统的性能变化。

现场控制:是一种发生在执行过程中的控制。

优点:1.由于指导及时,因而可减少损失,具有指导职能与及时效果;2.可提高工作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

缺点:1.受管理者时间、经理、业务水平的制约;2.现场控制的应用范围较小;3.易形成心理上的对立。

反馈控制:是一种针对结果的控制。优点:便于总结规律,为下一步工作的实施创造条件;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提高效率。缺点:实施措施前,偏差已产生,时间已滞后。

第五篇:管理学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管理学(又称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义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过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动的程序。以前管理科学主要用运筹学来解决管理中碰到的问题。近十几年管理科学发展很快,它已经不单单是用运筹学来分析一些具体问题,而是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来分析如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与不确定性决策,复杂系统的演化、涌现、自适应、自组织、自相似的机理等,已经不是一个运筹学所能涵盖的。现代管理学-系统管理学,涉及行为科学、系统工程、全面关系流管理管理学等理论,其中决策论(Decision Theory)、博弈论(Game Theory)和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在社会经济与企业管理、军事战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为标志。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及形式。一些人认为管理学应该归入自然科学,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归入社会科学。

下载什么是管理学[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什么是管理学[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学

    管理: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核心:协调人际关系;性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技能: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

    管理学

    (一)形式: 1、电梯的作用:现代化医院往往舍弃了分散式建筑布置,减少病患医护人员往返距离,缩短气水暖电管线长度和线路能耗,减少建筑面积,减少建筑占地,增加绿地,总之,电梯作为紧凑型......

    管理学范文合集

    . 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只能起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的因素。(2)激励因素:能够促使人们在工作中产生满意感的因素,是与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激励感联系在一起的。 .决策的类型......

    管理学

    管理学基本常识(一) 一、填空题 1、体现古巴比伦人的许多管理思想的著名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 2、古埃及人在管理中已有了萌芽状态的管理咨询制度例外原则、授权等思想。 3、都......

    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A 1、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A) B 1、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D) C 1、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D) D 1、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B)2、当外......

    管理学

    管理学一. 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二. 管理者的基本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三. 管理者的角......

    管理学

    管理学11:[多选题]赫茨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 ()A:满意因素B:不满意因素C:保健因素D:激励因素E:公平因素参考答案:CD2:[多选题]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包括()A:组织环境......

    浅谈管理学

    浅谈管理学 管理学的含义不是简单的一句概念性的话语就能够概括的,它所包含的内容意义远远是我们无法全部掌控的。 首先,本书(管理学,第三版,杨文士)对管理学的职能做了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