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超声波液位计工作时的要点事项简述
超声波液位计工作时的要点事项简述
本文由http://提供
超声波液位计工作时,高频脉冲声波由换能器(探头)发出,遇被测物体(水面)表面被反射,折回的反射回波被同一换能器(探头)接收,转换成电信号。脉冲发送和接收之间的时间(声波的运动时间)与换能器到物体表面的距离成正比,声波传输的距离S与声速C和传输时间T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S= CⅹT/2
安装超声波液位计时必须考虑超声波液位计的盲区问题。当液位进入盲区后,超声波变送器就无法测量液位了,所以在确定超声波液位计的量程时,必须留出50公分的余量,安装时,变送器探头必须高出最高液位50公分左右。这样才能保证对液位的准确监测及保证超声波液位计的安全。
在实际使用中,因为安装时考虑不周,液位计被水淹没,致使液位计完全损坏。
第二篇:雷达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雷达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雷达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发射—反射—接收是雷达液位计的基本工作原理。
雷达传感器的天线以波束的形式发射电磁波信号,发射波在被测物料表面产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仍由天线接收。发射及反射波束中的每一点都采用超声采样的方法进行采集。信号经智能处理器处理后得出介质与探头之间的距离,送终端显示器进行显示、报警、操作等。微波测距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中,E-空槽(罐)的高度;F—满槽(罐)的高度; D—探头至介质表面的距离;L—实际物位
雷达脉冲信号从发射到接收的运行时间与探头到介质表面的距离D成正比,即:
D=v×t/2
式中,t—脉冲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 v—波形传播速度
因空槽距离E已知,故实际物位的距离L为:
L=E-D 式中,E的基准点是过程连接的底部
在发射的时间间隔里,天线系统作为接收装置使用。仪表分析、处理运行
时间小于十亿分之一秒的回波信号,并在极短的一瞬间分析处理回波。
雷达传感器利用特殊的时间间隔调整技术将每秒的回波信号进行放大、定位,然后进行分析处理。因此雷达传感器可以在0.1s内精确细致地分析处理这些被放大的回波信号,无须花费很多时间来分析频率。
雷达液位计的特点
雷达液位计最大的特点是在恶劣条件下功效显著。无论是有毒介质,还是腐蚀性介质,也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粉尘性、浆状介质,它都可以进行测量。在测量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连续准确地测量
由于电磁波的特点,不受环境的影响。故其测量的应用场合比较广。雷达液位计的探头与介质表面无接触,属非接触测量,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不同的介质。探头几乎不受温度、压力、气体等的影响(500℃时影响仅为0.018%,50bar时为0.8%)。
2、对干扰回波具有抑制功能
比如,波束范围内接头引起的干扰回波和进料或出料的噪声引起的干扰回波等可由内部的模糊逻辑控制自动进行抑制。
3、准确安全节省能源
雷达液位计在真空、受压状态下都可进行测量,而且准确安全,可*性强。可以不受任何限制,适用于各种场合。雷达液位计采用材料的化学性、机械性都相当稳定,且材料可以循环利用,极具环保功效。
4、无须维修且可*性强
微波几乎不受干扰,与测量介质不直接接触,几乎可以被应用于各种场合,如真空测量、液位测量或料位测量等。由于高级材料的使用,对情况极其复杂的化学、物理条件都很耐用,它可以提供准确可*、长期稳定的模拟量或数字量的物位信号。
5、维护方便,操作简单
雷达液位计具有故障报警及自诊断功能。根据操作显示模块提示的错误代码分析故障,及时确定故障予以排除,使维护校正更加方便、准确,保障仪表的正常运行。
6、适用范围广,几乎可以测量所有介质
从槽罐体的形状来说,雷达液位计可以对球罐、卧罐、柱形罐、圆柱椎体罐等的液位进行测量;从罐体功能来说,可以对储罐、缓冲罐、微波管、旁通管中的液位进行测量;从被测介质来说,可以对液体、颗粒、料浆等进行测量。
雷达液位计的应用
1、安装注意事项
(1)天线平行于测量槽壁,利于微波的传播。
(2)安装位置距槽壁距离应大于30cm,以免将槽壁上的虚假信号误做回波信号。
(3)尽量避开下料区、搅拌器等干扰源,使波束范围内无固定物,提高信号的可信度。
(4)接管直径应小于或等于屏蔽管长度(100mm或250mm)。
差压式液位变送器的测量原理
差压式液位变送器的测量原理
差压式液位变送器安装在液体容器的底部,通过表压信号反映液位高度。在制药、食品、化工行业液位测量控制过程中,盛装液体的容器经常处于有压的情况下工作,此时常规的静压式液位变送器变不能满足测量要求,LY-P200系列差压式变送器是兰宇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全新型工业压力变送器。由于在传感器电路和结构上的改进,LY-P200已提高了差压液位测量技术在制药和食品行业的实用价值。现在,这种新型液位测量技术已被制药、食品及其它行业领域应用。
由于行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需要进行特殊环境的工艺处理,既要求量程小、精度高,又要求耐高温、耐腐蚀及高过载承受能力的液位变送器。
依据这一方面的要求,LY-P200液位变送器采用进口的陶瓷电容压力传感器,纯净的陶瓷基体,无任何填充液,不产生工艺污染,能满足食品、医药行业要求,同时与被测介质连接元件采用316L不锈钢制作,连接方式有快装卡盘和法兰盘等形式。陶瓷传感器和316L不锈钢无毒、耐腐蚀且便于清洗,可满足制药和食品卫生行业要求。
工 作 原 理
压式液位计测量原理图。当差压计一端接液相,另一端接气相时,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有:
PB=PA+Hρg(2-1)式中: H——液体高度;
ρ——被测介质密度;
g——被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式(2-1)可得:
ΔP= PB-PA= Hρg
在一般情况下,被测介质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都是已知的,因此,差压计测得的差压与液体的高度H成正比,这样就把测量液体的高度的问题变成了测量差压的问题。
主 要 性 能 指 标
二.几种常见油罐液位计的性能特点及选用
油罐是油田炼油厂、油库、油品码头及石化企业普遍需要使用的储存设备,对罐内液体介质(石油化工产品)而言,主要是要测量其液位、温度、密度和压力(带压储罐)等参数,据以计算出储液的体积及质量储量。油罐一般分为中间罐和贸易罐两大类,中间罐仅对液位、温度和压力(带压储罐)等参数进行监测,以防止油罐发生冒顶、抽真空等事故,并不需要交接监控计量;对贸易罐内介质的液位、温度、密度、体积、质量则必须经常监测和计量,且精度要求很高。不同的大小和种类的油罐,所用液位计的性能特点也不一样,因此,根据用户的需要及投资要求,合
理选用液位计,以便达到最合理的性能价格比。1常见液位计的性能特点 1.1人工测量尺:
利用浸入式刻度钢皮尺测量液位,取样来测量油温和比重,通过计算得到罐内储液体积和重量。这是一种古老的也是至今仍被全世界广泛使用的储罐计量方法,它可以用作现场检验其它测量仪表的参考手段。人工液位测量的精确度一般认为是使用的刻度钢尺精度加上±2mm的人为读数误差。1.2浮子式钢带液位计
这种液位计国外从三十年代就开始使用,至今仍有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优点是观测比较直观、价格便宜,其缺点是传动部件比较多,易发生机械故障,13常维护量大,对安装要求也比较高,需要生产厂家现场指导安装。对于投资有限的项目,中、小型罐仍可考虑选用该液位计,但高度在16m以上的油罐不宜采用,因为油罐越高,对安装平行度、垂直度以及盘簧的质量要求也越高;外浮顶罐也不宜采用此种液位计,因为容易受到风的影响,使指针不停摆动,导致出现指示 不稳定并且容易破环衡力盘簧。另一种光导液位计也属于这一行列。这两种液位计适用于中小炼厂、小油库及中间原料油罐区。1.3伺服式液位计
伺服式液位计被广泛用于储罐液位的高精度测量,它是一种多功能仪表,既可以测量液位也可以测量界面、密度和罐底。该液位计基于浮力平衡的原理,用一台伺服电机驱动体积较小的浮子,使浮子随液位或介面变化,能够精确测量出液位等参数。这种液位计的特点是:
(1)由于不存在滑轮、齿轮的摩擦力,测量精度比较有保证(±0.9mm); ’(2)由于几乎没有传动机械部件,可靠性高,同时故障率比较低;
(3)可以测量液位、界位、介质比重等参数。其与计算机联网,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经运算处理可以给出油罐计量所需要的各种参数,如液位、界位、体积、密度、水尺、质量等; 1.4磁致式液位计
磁致式液位计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的液位计,是目前精度最高的选择,可以安装在油罐的顶部
或侧面,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场脉冲波,测量时液位计的头部发出电流“询问脉冲”,此脉冲同时产生磁场,沿波导管内的感应线向下运行,在液位计管外配有浮子,浮子可随液位沿侧杆上下移动,浮子内设有一组永久磁铁,其磁场与脉冲产生的磁场相遇则产生一个新的变化磁场,随之产生新的电磁“返回脉冲”,测定“询问脉冲”和“返回脉冲”的周期便可知道液位的变化。因此,磁致式液位计是以浮子为测量元件通过磁耦合的变化传递到指示器,使指示器能够清晰地指示出液位的高度,液位计配备有液位报警器和液位变送器。报警器可实现液位的上下限控制及极限报警,液位变送器可以将液位的变化转换成一定强度的电流信号。该液位计使用特点如下:
(1)可动部分只有浮子,故维护量小,安装比较简单,精度也比较高;(2)可测量介质的液位和温度,但不适合重质(粘度大)油品的测量;(3)在工程实际安装时,经常出现安装时的底部固定问题,而且越长的测量范围,实际安装越复杂;(4)价格非常高昂。1.5超声波液位计
罐外用超声波液位计由主机、探头、金属结构件3部分组成,它主要是用于对铁路罐车、汽车罐车及卧式罐等的液位测量。超声波液位计原理是采用了超声波在罐外穿透罐壁及液体的方法,通过接收液体表面回波信号,测出液面高度。这种液位计采用712mhz晶振和专制晶闸管,发射功率大,接收灵敏度较高,能接收到2次穿透金属罐壁与液体后反射回的超声波信息;具有液位超上限和低于下限的声光报警,防震、防腐、防雷、防爆性能良好;主机电源设计先进,保证主机工作电流为lmA,防止多出电压共用地线出现对液晶屏幕干扰现象发生,超声波液位计通过了高低温、振动、运输进程和防电磁干扰试验,保证在我国地理环境复杂的条件下正常使用。罐外用超声波液位计尤其适用于铁路罐车液体充装过程中的充装量多少的监督控制,保证用户向罐内 充装的液体容量控制在铁路罐车安全运输容量,但是其高昂的价格目前很难实现普及应用。
2.选用液位计的原则:
(1)油罐容积:对大型罐(10000~lO0000m)及比较大液化气罐可选用性能较高液位计,中小罐可选用一般液位计;
(2)油罐用途:贸易罐应选用高精度液位计,中间罐可用一般液位计;
(3)介质特性:储存粘度大的介质(如重油)时,应尽量采用与被测介质不接触或少接触类型的液位计,如雷达式、超声波式和磁致式液位计,轻油可采用一般液位计;
(4)用户实际需要:如果用户要求计量精度高而投资限制少,可以采用性能好的液位计,一般情况下,老罐区改造或更新可结合原有液位计使用维护情况考虑选型,尽量统一选型。
第三篇:关于超声波结构的设计要点
关于超声波结构的设计要点
1.超音波应用原理:
利用超音波振动频率,接触摩擦产生热能使塑料熔融而结合,依目前较普遍的,即为每秒振动二万次﹙20KHZ﹚与每秒振动1.5万次﹙15KHZ﹚二种(另外尚有数种特殊振动频率)。
2.超声波结构
一般来说,在设计超声波结构之前,需考虑
选择什么塑料
是否只需要结构性的熔接,如果需要的话,要求它能承受多少压力 是否需要水气密 是否有外观上的要求
是否允许有任何溢胶微粒的产生 是否还有其它特殊要求 等问题。
3.熔接面的设计准则
那超声波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熔接面的设计。
为了获得可接受的、稳定性高的熔接效果,必需遵循下述三项基本设计准则:
1.两熔接面的最初接触面积必须减小,以降低初期与最后的完全熔化所需要的总能量,使 焊头与工件的接触时间降低至最少因而减低造成伤痕的机会,也因此减少溢胶;
2.提供一种能使二熔接面相互对位的方式,在搭配塑件的设计中可采用插针与插孔,阶梯或沟槽的方式,而不应采用固定在焊头或底模内的方式,这样可确保准确与稳定的对位并避免造成伤痕;
3.整个熔接面必须均匀一致与紧密接触,尽可能保持在同一平面,这样的形状能使能量均匀传导,有利于取得一致的与可控制的熔接效果,并且能减低溢胶产生的可能性;
4.熔接面有导熔线和剪切两种主要设计类形.4.1.导熔线:
导熔线实际上是在二熔接面之一上形成一条三角形凸出材料,导熔线的基本作用是聚集能量并且迅速把要熔接的另一面熔解,导熔线能快速熔解并达到最高的熔接强度,原因是导熔线本身的材料熔解并且流到整个熔接区域,导熔线设计是非晶型材料所采用最广泛的熔接面设计,当然半晶材料亦可采用这种设计.4.2.导熔线的尺寸和位置取决于以下因素: 1.材料;2.熔接要求;
3.工件大小;
导熔线必须愈尖愈好,圆顶或扁平的导熔线将减低熔胶流动的效率,当熔接相对容易熔接的塑料(如高硬度和低熔解温度的PS),建议导熔线的高度不可低于0.25㎜,若熔接半晶型或高熔解温度之非晶型塑料(如PC),导熔线高度不可低于0.5㎜;对于采用导熔线设计的半晶型塑料(如PA),熔接强度是来自导熔线三角型的底线之宽度.顶角随壁厚而改变;原则上导熔线设置在哪一边的塑件的熔接面上是没有任何分别的.但在熔接两种不同材料的特殊情况下,一般上是将导熔线设置在熔解温度和硬度较高的那一边的工件的熔接面上;导熔线的设计要有能相互对位的功能如插针与插孔,肋状对位片,沟槽设计,或需要良好的支撑.熔接区域不可放置顶针;
4.3.下面是几种比较典型的导熔线的结构设计:
4.3.1.阶梯熔接面
一阶梯熔接面设计主要用于需要精确对位与完全不可接受过熔或溢胶出现在外露表面的高质量要求上;
设计注意(图1.)围绕整个工件接口之额外0.25至0.64㎜的空隙,这新增的“影线(美工线)”设计特性使熔接完毕后接口四周将出现0.25至0.64㎜之空隙.如此会产生美观的效应,因为工件与工件之间的变形不易被发觉.如果完全密合,很可能会在某些位置出现溢胶,在别的位置却出现微隙;美工线的设置使微小的变形不易被察觉.这款导熔线设计采用与平头加导熔线设计一样的基本概念(就是:材料、熔接要求、工件大小).注意这款设计的壁厚要求最小尺寸为2㎜
图片附件: 1.gif(2007-4-30 14:41, 10.02 K)
4.3.2.沟槽式之熔接面设计
—这种设计的主要优点是能从裹外二面防止溢胶,并且可提供对位功能.由于熔胶被封,因此提高达到水气密的机会.也由于沟槽的设计需要一定的公差配合,因此也增加成型的困难度.同时,由于熔接面积的减少,往往造成它的熔接强度比不上平头接面设计,这款导熔
线设计采用与平头加导熔线设计一样的基本概念(就是:材料、熔接加工要求、工件大小).注意这款设计的壁厚要求最小尺吋为2㎜
图片附件: 2.gif(2007-4-30 14:49, 13.02 K)
4.3.3.咬花面设计
--此设计是专为配合导熔线设计使用,熔接面有咬花形状可改善整体熔接质量和强度,原因在于粗糙面能增进摩擦与控制熔解(图3.).通常咬花深度0.076至0.152㎜,其变化视导熔线高度而定.往往得到的优点包括强度的增进、溢胶或微粒的减少、熔接时间的减短以及振幅的减低;
图片附件: 3.gif(2007-4-30 14:54, 10.42 K)
4.3.4.十字交叉熔接面设计
—在塑件的二熔接面上都设计导熔线并且使它们互呈垂直交叉,使初接触面减至最低并使大量的塑料熔接以增加熔接强度(图4).这种导熔线的每一段尺寸可采取标准导熔线尺寸的60%左右.若欲取得水气密的熔接效果,建议一方的导熔线设计采用如图5.所示之连续钩齿状.同时建议导熔线的顶角角度为600而非标准型的900,同时还建议把比钩齿状设计之导熔线设置在与焊头接触边的塑件上.应注意的是,此款设计将产生大量的溢胶,因此必须考虑溢胶的问题或采用有溢料槽设计的熔接面如沟槽式的熔接面设计
图片附件: 4.gif(2007-4-30 15:04, 6.42 K)
图片附件: 5.gif(2007-4-30 15:04, 8.72 K)
4.3.5.垂直于墙壁的导熔线设计
—用于增加抗撕裂与减少溢胶(图6),这种设计仅适用于只需要结构性的熔接而已;
4.3.6.间断的导熔线设计—
可减少熔接面积因此降低能量或所需的功率层级,这种设计只能用于非水气密的结构性熔接而已(图7);
图片附件: 6.gif(2007-4-30 15:12, 6.7 K)
图片附件: 7.gif(2007-4-30 15:12, 7.22 K)
4.3.7.凿子型导熔线
—为壁厚不及1.524㎜之工件所采用(图10.)如果在此等薄壁厚之塑件上使用标准导熔线,熔接强度将会减弱.尖刀处可采0.381至0.508㎜之高度并且采用450角.由于熔接强度取决于导熔线之宽度,当采用此款导熔线设计时必须配合使用咬花面;
4.3.8.凿子型导熔线
—为壁厚不及1.524㎜之工件所采用(图8)如果在此等薄壁厚之塑件上使用标准导熔线,熔接强度将会减弱.尖刀处可采0.381至0.508㎜之高度并且采用450角.由于熔接强度取决于导熔线之宽度,当采用此款导熔线设计时必须配合使用咬花面;
图片附件: 8.gif(2007-4-30 15:16, 11.17 K)
4.3.9.特殊熔接面设计
—为了使较难熔接的塑料或外型不规则之塑件达到水气密熔接,可能需要使用弹性油封与旋绕道以阻隔熔胶之流动.图9.显示一种配合“O”型环的熔接面设计.有一要点应注意“O”型环在熔接完毕后只压缩10%至15%而已.柱状塑件与插孔(大头柱子熔接)亦可成功的配合“O”型环以达到水气密;
图片附件: 9.gif(2007-4-30 15:22, 4.29 K)
4.4.剪切的设计注意点: 4.4.1.剪切式熔接面设计
—在熔接尼龙、乙缩醛、聚乙烯、聚丙烯和热塑性聚酯这类半晶型塑料时,采用导熔线设计有时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这是因为这类半晶型塑料在相对很狭窄的温度变化范围内迅速从固态再变回固态.导熔线熔化时还未来得及与对面塑件熔合即开始固化,因此熔接强度只赖由三角形之宽度所提供.因此当熔接以上塑料,如果外型许可的话的建议采用剪切式熔接面设计,可达到理想的熔接效果.剪切式熔接面的熔接过程是,首先熔化开始接触的小面积材料,然后沿着壁面继续垂直向下而有控制的导引入下工件裹头去(请观看图10).这种熔接方式绝对不会让四周的空气接触到熔解区域,因此可获得高强度的结构性或水气密的熔接.由于上述原因,剪切式熔接设计特别适用于半晶型塑料材料;
熔接强度与熔接面垂直向下的熔接面积有直接关系.强度可由改变熔接深度去达到个别应用的熔接要求.注意:若熔接强要求超过墙壁的接强,建议熔接深度为壁厚之1.25倍;
剪切式熔接需要有坚固的侧边墙壁支撑以避免熔接时变形.下工件的四周墙壁高度必须高至接口位置,内壁必须与工件外部型体完全吻合.上工件的整体结构也应十分坚固以防止内倾变形.对于熔接部位在墙壁中央位置,可采用图11.所示的变体沟槽设计.这种设计也适用于大型塑件的熔接.建议采用单边干涉如图12.所示
图片附件: 10.gif(2007-4-30 15:35, 9.95 K)
图片附件: 11.gif(2007-4-30 15:35, 3.69 K)
图片附件: 12.gif(2007-4-30 15:35, 5.94 K)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工件最大尺吋在89㎜或更大并且复杂或者有直角的转角就不宜采用剪切式熔接设计,因为这会给上下工件之间所必须保持的成型公差带来困扰.也就是难于保持稳定的熔接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建议采用导熔线设计.当只需要结构性熔接而已.(即不要求强度与水气密),可采用图13.所示的间断性的垂直导熔线设计.如此可减少整个熔接面积,也因此减少所需的能量或功率.伤痕出现的机会亦可大大的减少
图14提供干涉尺吋与工件尺吋公差对应于最大之工件外形尺吋
图片附件: 13.gif(2007-4-30 15:40, 7.3 K)
图片附件: 14.gif(2007-4-30 15:43, 4.35 K)
4.5.熔接面设计的其它考虑:
1.直角转角会聚集应力.如果塑件上面有若干应力聚集点,在经过超音波机械振动后,塑件的高应力区域如转角、边沿与交界处可能出现断裂或其它的伤痕.补救的措施是尽量增加转角之圆弧度(0.508㎜).请参阅图15 2.塑件上的孔位或缺口像气孔类的开口会阻断焊头传送出来的超音波能量(图16).它对熔接的影响取决于塑件材料种类(尤其是半晶型塑料)和开口的大小,在缺口的正下方几乎没有办法熔接.当塑件上有缺口或有转弯形状,塑料将会阻碍能量的传导,使能量更难到达熔接面,尤其是剪切式熔接.在塑件设计过程当中应特别注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由于钢模设计不当造成塑件内出现气孔,这种情况也会使能量传导受阻或使塑件穿孔; 3.近场与远场熔接之对比一近场熔接指的是熔接面距离焊头接触位置在6.35㎜以内;大于6.35㎜的距离则为远场熔接(图17),如上所述,因为半晶型分子结构塑料会阻碍振动能量的传导,所以难以对它们作远场熔接.至于非晶型塑料,由于分子随意排列,振动能量容易在其间传导并且衰减也很小.在低硬度塑料裹头也会发生振动能量的衰减现象.因此在设计塑料产品过程当中应考虑到是否有足够的能量传达熔接面;
图片附件: 15.gif(2007-4-30 15:52, 6.02 K)
图片附件: 16.gif(2007-4-30 15:52, 9.93 K)
图片附件: 17.gif(2007-4-30 15:52, 13.72 K)
4.塑件的分肢,柄,或其它细节—机械振动会影响塑件内外表面上的各种突出物,可能造成断裂(图18.)下列各种措施能减低或消除这种影响: ․将突出物与主体连接处设计成最大的圆弧状.․利用外加手段削减连接处的扭折.․增加材料的厚度.․评估采用其它频率的超音波
5.薄膜效应—一种能量聚集效应造成塑件出现烧穿现象.在平的圆形的、壁厚较薄的位置最为常见,通过采取下列一个或结合数个措施可以克服这种现象(图19)․减少熔接时间 ․改变振幅
․采用振幅剖析
․在焊头上设计节点活塞 ․增加壁厚
․使用内部支撑肋骨 ․评估其它频率
6.焊头接触与放置位置在塑件熔接时可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一般而言,焊头的尺寸应该大到足以遮盖整个工作,因此从顶直接施压在熔接区域上,(图20.)这有利于机械振动能量的传导并可避免接触面留下伤痕.焊头或塑件的表面也可以在熔接区域凸起以增进接触的效能;如此将改善熔接效果的稳定度,注意:焊头与工件的接触面必须大于熔接区域的总面积,否则将有可能导至表面伤痕.图片附件: 18.gif(2007-4-30 16:08, 7.8 K)
图片附件: 19.gif(2007-4-30 16:08, 4.76 K)
图片附件: 20.gif(2007-4-30 16:08, 12.5 K)另:
1.相同熔点的塑料材质熔接强度愈强。
2.塑料材质熔点差距愈大,熔接强度愈小。
3.塑料材质的密度愈高(硬质)会比密度愈低(韧性高)的熔接强度高。
第四篇:关于申办公司相关资质事项简述(三级)
关于申办公司相关资质事项简述
根据自身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由于我公司向设备安装、线路敷设、设备集成等方面工
作,超出我公司经营许可范围,经向相关公司咨询根据我公司发展需要申办如下的相关资质建筑智能化、计算机系统集成、安全生产许可的相关资质证书和许可证。以下对相关资质的申报和办理的相关信息简单说明:
(1)建筑智能化三级申办条件及相关承接范围和相关费用
1、企业近5年承担过2项造价200万元以上建筑智能化或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2、企业经理具有5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施工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初级以上会计职称;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2人,且计算机、电
子、通讯、自动化等专业人员齐全;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4人。企业具有的三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不少于3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2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24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300万元以上。
5、企业具有与承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三级企业:可承担工程造价600万元及以下的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
(注: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
1、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
2、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
3、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
4、智能卡系统工程;
5、通讯系统工程;
6、卫星及共
用电视系统工程;
7、车库管理系统工程;
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9、计算机网络系统
工程;
10、广播系统工程;
11、会议系统工程;
12、视频点播系统工程;
13、智能化小
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工程;
14、可视会议系统工程;
15、大屏幕显示系统工程;
16、智
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工程;
17、火灾报警系统工程;
18、计算机机房工程)
6、相关人员挂靠费用:建造师:14000元/名 工程师:7000元/名 高级工程师:11000元/名 助理工程师:800元/名 服务费:35000元
(2)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 三级资质申报条件
(一)综合条件
1、企业变革发展历程清晰,从事系统集成两年以上;
2、企业主业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收入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3、企业产权关系明确,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
4、企业经济状况良好,近三年系统集成年平均收入1500万元以上,财务数据真实可信,并须经会计师事务所核实;
5、企业有良好的资信,近三年没有触犯知识产权保护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业绩
1、近三年内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总值4500万元以上,工程按合同要求质量合格,已通过验收并投入实际应用;
2、近三年内完成至少一项500万元以上的项目;
3、近三年内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中软件费用(含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费用,但不含外购或委托他人开发的软件费用、建筑工程费用等)应占工程总值30%以上(至少不低于1350万元),或自主开发的软件费用不低于750万元;
4、近三年内未出现过验收未获通过的项目或者应由企业承担责任的用户重大投诉;
5、主要业务领域的典型项目具有较先进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三)技术和管理能力
1、已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并能有效运行;
2、具有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配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3、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具有3年以上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企业管理经历,主要技术负责人应具备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或电子信息类中级以上职称、且从事系统集成技术工作不少于3年,财务负责人应具有财务系列初级以上职称;
4、在主要业务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5、有专门从事软件或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的研发人员及与之相适应的开发场地、设备等,有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和工具且用于已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中;
6、用于研发的经费年均投入在50万元以上。
(四)人才实力
1、从事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相关工作的人员不少于50人,且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不低于80%;
2、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6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1名;
3、具有系统地对员工进行新知识、新技术以及职业道德培训的计划,并能有效地组织实施与考核。
我公司需要准备的相关资料如下:
企业申请资质需提供《企业资质申请表》(含电子文档)一式四份,附件资料一套。资质受理机关负责对企业提供的资料原件,原件由企业保存。附件资料应按“综合资料、人员资料、工程业绩资料”的顺序排列装订,规格为A4(210×297mm)型纸,并有标明页码的总目录及申请说明,建议采用软封面封底,逐面编写页码。具体如下:
(一)综合资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2、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
3、企业章程;
4、企业近年行业统计报表;
5、企业经审计的近年财务报表;
6、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身份证明;
7、企业经理和技术、财务负责人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任职文件及相关资质标准要求的技术负责人代表工程业绩证明资料;
1、企业资质申请表中所列注册人员的身份证明、注册证书;
2、企业资质标准要求的非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明、养老保险凭证;
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声
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申报单位组织结构
控股、参股公司概况
申报单位负责人情况
申报单位技术负责人情况
申报单位财务负责人情况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情况
其他系统集成工程技术人员情况
技术管理与技术水平情况
技术管理与技术水平情况
自主开发软件产品、工具情况
自主开发软件产品、工具情况
申报单位软件开发及信息系统集成环境情况
申报单位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质量保证工作情况
申报单位客户服务工作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培训工作情况
申报单位近三年资产运营情况
申报单位近三年资产运营情况
申报单位近三年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汇总
典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情况
正在实施的代表性项目情况
申报单位需要说明的问题
1、相关人员挂靠费用:建造师:14000元/名 工程师:7000元/名 高级工程师:11000元/
名 助理工程师:800元/名 服务费:35000元
(3)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条
将建筑智能化三级资质申请下来后,到本地安监局备案。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安监局对我公司进行三人次安全员培训考试合格后发证。
相关人员培训费350元/人,办证工本费500元。
第五篇:工伤认定程序要点简述
工伤认定程序要点简述
近几年来,由工伤认定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日益增多。因程序违法而被行政复议机关和法院撤销的,也屡见不鲜。为了做好工伤认定工作,防止程序违法,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及《工伤认定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7号,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现将工伤认定程序简述如下:
一、申报登记
(一)申请主体
用人单位、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都有权利或义务向工伤保险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除死亡事故外,申请工伤认定,一般由受伤职工提出。
(二)申请时效
1、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申请人遇到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申请时限可适当延长,申请时效从不可抗力等因素消除后计算。
(三)申请材料:
根据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申请提交材料要求,申请工伤认定,应提交下列材料: 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1、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楚。
2、认定申请人为用人单位的,在首页申请人处加盖单位公章。
3、用人单位与受伤害职工应分别简述事故发生经过,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伤害的原因,伤害部位和程度。职业病患者应写明在何单位从事何种有害作业,起止时间,确诊结果。
4、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意见栏,应签署是否同意申请工伤,所填情况是否属实,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5、准确提供用人单位和受伤害职工的联系电话、手机、邮编、通信地址。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1、受伤害职工及代笔人的居民身份证;
2、受伤害职工事故发生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应提交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已合法登记的查询证明);
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害职工事故发生时初诊诊断证明书(应加盖医院的医疗专用章或医务部门章)以及相关就诊病历、出院记录、影像检查报告等。职业病患者应提交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 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
1、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其他相关证明;
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相关部门的证明;
4、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的责任认定证明、用人单位上下班作息时间证明、用人单位与受伤害职工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示意图;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
6、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民政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
7、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旧伤复发的确认书;
8、属于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自杀的,提交法院、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证明。
申请人委托近亲属代理申请工伤认定的,代理人应提交授权委托书、身份证、近亲属关系的证明;委托律师担任代理人的,还应当提交与 有关法律服务机构签订的委托协议书、律师资格证。
二、审核受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上报的材料后,对其真实性、充足性进行全面审核,然后决定是否受理。受理或不予受理的,都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1)审核目的
1、通过对申报材料的审核,决定是否需要告知申请人补正;
2、辨识材料真伪,拟定调查项目。根据初步分析判断,列出疑点难点,做到事先心中有数,为调查核实做好准备。(2)审核内容
1、核实受伤害职工身份与用工主体资质;
2、根据申报材料,确认受伤害职工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3、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证据是否充足,是否属于认定主体管辖范围,有无超过申请时效;
4、其他需要审核的事项。
值得指出的是,在审核确认劳动关系时,对尚未参加工伤保险,由受伤职工本人申报并提供劳动关系证据的,应根据实际情况放宽要求。
根据《条例》第18条第2款规定,主要针对已参保的用人单位而言。由用人单位申报的,理应由其提供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对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由个人提出申请的,除了职工本人搜集保存的证据外,主要应由用人单位举证。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未参保企业 职工来说,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时,招用登记、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等有关证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这完全符合“谁占有,谁提供”的公平合理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如果脱离实际,死板执行《条例》这款规定,无疑会将难以提供证据的受伤职工挡在申请工伤大门之外,违背了《条例》保护弱者的立法宗旨。(3)处理办法
1、经审核,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齐全无误,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效之内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并将《工伤认定受理通知书》在15个工作日内送达申请人。
2、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场或15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补正材料告知书》送达申请人,一次性告知其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并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3、经审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符合受理范围,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将《工伤认定不予受理通知书》在15个工作日内送达申请人,并告知其转送其他有关部门处理:(1)不具备工伤认定申请资格;(2)不属工伤认定主体管辖范围;(3)超出工伤认定申请时效;(4)法律法规规定不属工伤认定受理范围的其他情形。
如用工主体不适格、雇用童工致伤、双方为劳务或承揽关系,不属《劳动法》调整范围,应按民法或刑法处理的当事人。
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遇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向申请人送达《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暂时中止工伤认定:(1)受伤害职工与所在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按照劳社部发[2005]12号第5条规定,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处于依法审理期间的;
(2)属于重大伤亡事故,需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司法机关对该事故的性质和有关责任人依法做出处理结论作为认定依据,而有关部门一时不能提供结论的;
(3)申请人在告知补正后的规定期限内,仍未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又无法查证,导致不能做出工伤认定结论的;(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中止的情形。
工伤认定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提供新的证据或上述工伤认定中止原因消除后,再启动工伤认定程序。
笔者认为,参照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有关规定,工伤认定中止时间不应计算在法定时限内。对此,《条例》、《办法》虽无规定,但实际工作中遇到上述情形,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处理。否则,久拖不决,超过认定期限,就有可能承担行政不作为的败诉后果。如果缺乏事实证据,轻率做出认定结论,则存有被撤销的极大风险。所以,只能参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三、调查核实
(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受伤职工、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鉴定书的,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经办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时,应当由两名以上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执行公务的证件。与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经办人员在调查核实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依法查阅、复印或调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向有关当事人、知情人调查询问。
(四)在调查核实程序中,工伤认定经办人员要查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等基本情况。为了查清事故伤害事实,要将现场目击见证人作为重点调查对象。对审核受理中发现的疑点及告知后用人单位提出的异议,应作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认真听取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做到客观公正。
(五)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经深入调查核实发现不符合工伤认定管辖范围和受理条件的,应当撤销原受理决定,在送达的《工伤认定终止通知书》中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转送其他有关部门处理。
四、事先告知
(一)用人单位未按《条例》规定履行工伤认定申请义务,由受伤害 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审核受理或调查核实时,应当将《工伤认定调查核实告知书》或《限期举证通知书》(以下简称《工伤认定告知书》)送达用人单位,明确告知其陈述申辩权利和举证责任以及举证不能应承担的不利后果。
(二)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认为不是工伤的,应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收到《工伤认定告知书》后,应在告知期限内作出书面答辩,并如实提供相关证据。如果告知后不能提供反面证据,逾期不答辩举证,则视为对工伤事实无异议而由其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笔者认为,告知程序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特别是未依法参保的用人单位,必须要有告知程序。可惜《条例》制定立足点没有面向各类企业,所订条款主要适用参保企业。所以,除补正材料告知外,没有规定其他应有的告知程序。如果死搬硬套《条例》规定,遇到某些特殊情况,则很难操作。一不小心,就为工伤争议诉讼留下了隐患。为了补救《条例》告知程序缺失,做到程序合法,使常成为被告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工伤争议诉讼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做出工伤认定结论之前,应当要有告知程序。如果事先不予告知,发生争议后,那些既不愿参保、又不想赔钱的原告,一旦以程序违法为由提起复议或诉讼,作为被告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即陷入窘境,无法补救。即使证据充足,认定结论准确,适用法规恰当,只要程序违法,就很有可能被撤销。因此,对未参保企业来说,告知程序尤为重要。它既可避免工伤认定经办人员因受蒙蔽而偏听偏信造成的失误,又可减少工伤争议 败诉风险,可以说是破解工伤认定调查取证难题的“绝招”。此招运用得妙,威力无穷,可迫使某些本身违法却滥用诉讼权利的行政相对人,在庭审质证中理屈词穷,无法反驳,只能承担败诉后果。
五、作出认定
(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结论。为了保证认定结论客观公正,经得起司法监督审查,做出认定时应当从事实证据出发,不能凭长官意志决定。因此,该文书宜称之为《工伤认定结论书》或《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
(二)确诊为职业病而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凭申请人依法取得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鉴定书,直接做出认定结论。
(三)在审核调查过程中,用人单位拒收《工伤认定告知书》或签收后超过告知期限,拒不答辩举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做出认定结论。
(四)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工伤认定案件,调查核实后应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做出认定结论。工伤认定结论书格式要规范,用语要简练、准确,所载内容应符合《办法》第16条规定,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程序合法,适用依据恰当。对事实的认定要准确无误,合乎情理。切忌模棱两可,画蛇添足,凭主观意志下结论。若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则难免引起争议诉讼。
(五)做出认定结论后,发现工伤认定经办人员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而造成严重错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主动纠正或撤销,并按错案追究责任制有关规定,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六、送达归档
(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结论做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结论书送达申请人、受伤害职工所在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同级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机关和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工伤认定法律文书的送达,按照《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执行。送达时应当填写《工伤认定法律文书送达回执》,签收后留存归档。
(二)工伤认定结束后,经办人应将工伤认定有关资料,按照时间顺序,采取一案一卷的方式装订存档,保存期不少于20年。
七、争议处理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终止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行政复议机关或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后,应按《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在告知时限内及时作出书面答辩,说明做出该行政行为的事实理由与依据,并提供保存在案卷中的全部证据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领导应按规定亲自参加庭审,不能出庭时可以授权委托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的人员出庭辩护。对行政复议机关或法院作出的裁决结论不服的,可依法提起上诉,以维护劳动法律法规的尊严和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