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加快现代海洋渔业建设

时间:2019-05-14 02:0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白:加快现代海洋渔业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白:加快现代海洋渔业建设》。

第一篇:电白:加快现代海洋渔业建设

电白:加快现代海洋渔业建设

近年来,电白县海洋与渔业工作紧紧围绕省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茂名滨海新区战略定位以及“电白向前进”主题实践活动等重大任务,大力实施大海洋战略,以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滨海旅游、海洋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优化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转型升级,促进海洋与渔业发展新突破。

2012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54.79万吨,渔业总产值达34.3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3%和7.06%,2012年被省政府评为“广东省水产品生产先进县”。全面完成了全县渔船2011年度渔用柴油补贴核发工作,发放补助资金23570万元,有力保障了我县海洋捕捞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下一步,该县海洋与渔业工作重点以海洋强县建设为统揽,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强省的决定》等实施方案为抓手,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快渔业转型升级步伐,改善渔民民生,增加渔民收入。

电白台:陈冰邓君

第二篇:《新闻联播》: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新闻联播》: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据6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全国政协3日在京召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协商上,俞正声指出,职业教育问题关系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长远竞争力提升,关系亿万劳动力就业,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发展职业教育非常重要,要切实转变观念,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体制机制,端正办学方向,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把办学质量提上去,大力培养具有特殊技能的应用技术人才,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传播中国文化,培育汉语教师。陕西师范大学City&Guilds考试中心运用国际最先进的职业教育认证体系City&Guilds,帮助中国人实现出国留学,移民的新选择,实现中国人登上国外讲台担任全职对外汉语教师的梦想。

第三篇: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0.20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1年8月23至24日,第二届职业教育与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对话活动在赤峰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

鲁昕指出,转方式调结构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需求,中央要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提高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全面展开。

鲁昕强调,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已经开始制约职业教育继续发展,这也是影响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未来职业教育能否取得长足发展,能否积累国家经验和成功案例,能否实现国家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都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密切相关。他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至少应包括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和多元立交三个内涵,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要树立全面培养、系统培养、多样化人才、人人成才和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新观念。

鲁昕要求,职教工作者要学会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教育问题,用产业规律来谋划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努力把发展职业教育的思想和行动落实到“教产结合、校企合作”上来,把“教产结合、校企合作”作为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机制改革、制度完善、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对于完善教产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机制,鲁昕希望有色金属等行业能够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进一步参与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集团办学、进一步合作培训师资。

第四篇:转变渔业发展方式 加快建设现代渔业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 加快建设现代渔业

发布时间:2011-11-14信息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省水产业持续发展,成就辉煌,不仅是大农业中增长最快、发展最稳定的产业之一,而且已经成为大农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农产品出口的主导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和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出口创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平抑市场物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水产养殖面积从1978年的216.63万亩扩大至2007年的595.69万亩,年均扩大了13.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从1978年5.93万吨增加至2007年的196.4万吨,年均增长12.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1个百分点,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由1.27%提高到3.42%。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从1978年的1.9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44.95公斤,年均增加1.48公斤。特种水产品产量从有统计记录的1993年的0.6万吨增加至2007年的53.2万吨,年均增长37.76%。渔业产值从1978年的0.71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198.3亿元,年均增长21.43%。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1.1%提升至2007年的14.72%,年均提高0.47个百分点。水产加工品总量从有统计记录的1987年的0.54万吨增加至2007年的16.69万吨,年均增长12.56%。渔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06元增加至2007年的5811元,年均增长14.8%。渔业就业人员从1978年的8.23万人增加至2007年的155.57万人,年均增加5.08万人。

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渔业正在从一个传统的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

充分认识渔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

《谁来养活中国》的作者,被评为“世界最有影响的22位经济学家”之一的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指出,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计划生育和淡水渔业。可见淡水养殖业的作用十分显著。一是渔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渔业不争耕地,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库及低洼沼泽地等都是非耕地;水产养殖是低耗粮、高效率的养殖业;水产品是国际公认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因此,渔业的发展对优化人类食物结构、减少对粮食的消耗、缓解粮食生产压力都具有积极作用。二是渔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鱼类等水产养殖动物都是变温动物,不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体温,因而鱼类等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转化率高,即饲料系数低,排放少。许多水产养殖动物是滤食性,如鲢、鳙、贝类等,它们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进程,是净化水体的生力军,对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渔业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渔业的比较效益明显高于常规农业,从事渔业的渔(农)民收入高于从事常规农业的农民。四是渔业是创汇农业的主力军。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在各类农产品中早已名列第一,且是农产品进出口中顺差的主要来源。江西省水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06年水产品出口额为1.275亿美元,2007年在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对进口水产品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使我国水产品出口严重受阻的情况下,水产品出口额仍超过1亿美元。五是渔业是安置城乡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渔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江西省渔业从业人员达到155.57万人。随着渔业产业化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长,将带动水产品加工业、渔用饲料、渔用药物、水产流通、水产(仓储)运输和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因而可安置更多的城乡富余劳力在渔业第一、二、三产业就业。

加快现代渔业建设指导思想

加快现代渔业建设,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确保水产品市场有效供应、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渔)民收入持续增加作为根本任务,切实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大力发挥渔业节能减排作用,发展绿色环保渔业和优势产业,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并加快水产品加工、市场流通、疫病防疫、技术推广、质量检测等渔业支撑体系建设,夯实渔业发展基础,实现渔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发展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作出新贡献。要通过加快现代渔业建设,使江西省渔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贡献率、良种化率、水产品加工率、市场竞争力和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渔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渔民收入显著增加,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力争到2012年,江西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36万亩,与2007年相比(下同)年均增加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50万吨,同比年均增长5%,年均增加11万吨。渔业产值达318亿元,同比年均增长10%,年均增加24亿元。水产种苗生产达到280亿尾,同比年均增长6.3%,年均增加14.8亿尾,良种覆盖率达到60%,良种覆盖率提高6个百分点。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38元,同比年均增长8%,年均增加545元。水产品加工率达到21%左右,同比年均增长8.5%。水产品出口额达到3亿美元,同比年均增长24.6%,年均增加4000万美元。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00个,拥有会员6万人,联系带动渔(农)户6万户。

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是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渔业节能减排。要把鲢、鳙、草等节能减排品种作为大水面渔业发展的主抓品种,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适当控制并合理布局投饵性的“三网”养殖,确保水域可承载力;严禁在湖泊、水库等大型水域大量使用化肥和有机肥养鱼,即使是池塘等小型可控水体,也要推广测水施肥,并达标排放。要加大中低产鱼池改造力度,加快建设高产标准化鱼池,以提高单产和养殖效益,为水产品市场有效供应发挥主力军作用。二是继续推进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优势产业建设步伐。在稳定发展常规品种、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继续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加快建设优势产业。重点建设环鄱阳湖区虾蟹、珍珠养殖加工产业区、鳗鱼养殖加工产业区、龟鳖类养殖区和鱼回鱼(乌鱼、罗非鱼)养殖加工产业带,即“三区一带”,同时加快鳜鱼、泥鳅、黄鳝、黄颡鱼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全面推进“一县一品、数县一板块”和“一条鱼一个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三是主攻水产品加工业和创汇渔业,提高渔业综合发展素质。水产品加工业是新时期江西省水产业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在需要。水产品加工业发展要继续按照“两个面向”和抓好“三个一批”的思路,稳定烤鳗加工,加快发展鱼片、小龙虾、珍珠系列产品和传统特色产品的加工,突破鲢、鳙、草鱼等常规大宗水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扶持壮大一批具有明显带动能力的水产加工企业。水产品出口必须要在继续抓好鳗鱼、鱼回鱼(罗非鱼)、虾蟹、珍珠、泥鳅等五大出口主导产业建设的同时,抓好草鱼、鳙鱼、鳜鱼等鲜活水产品的出口工作,培植引进一批重点水产品加工企业,壮大出口企业实力,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出口能力。四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水产品市场综合竞争能力。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必须贯穿于水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从池塘到餐桌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起质量可追溯制度,逐步建立起市场准入制度。为此,要加大生产环境的治理力度,从源头上保证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加强标准修制订和完善,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在生产基地推

行GAP,在加工企业推行HACCP质量认证;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大检测监控制度。五是加快水产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要大力培植、引进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和辐射力大且信誉度高的加工、出口和市场型龙头企业。要大力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推行品牌发展战略,做大做强鄱阳湖水产品牌。加快各类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和水产经纪人队伍的建设。加快组建水产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自觉地维护本行业的利益。

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当前,江西省渔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难以适应现代渔业建设和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的新形势。为此,要加大渔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渔业发展能力。结合江西省的实际,重点要建设渔业发展支撑的“五大体系”和实施渔业公益性“五大”重点项目。

1.建设渔业发展支撑“五大体系”。一是渔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渔民技术能人和科技示范户,全面提高农(渔)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达到60%以上;水产苗种遗传改良率由目前的15%左右提高到19%以上;重点区域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二是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重点是加快江西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和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三是渔业信息网络与水产品流通体系。重点是建设省、市、县三级渔业信息网站,完善工作手段,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建设6个年交易量5万吨以上的区域性中心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12个年交易量为2万吨的水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四是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重点建设1个增殖保护研究中心、18增殖放流站、2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和44处人工鱼巢(人工渔礁)。五是渔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重点建设水产技术推广网络、渔业执法基础设施和重点渔港。

2.实施渔业公益性五大重点项目。一是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项目,实施双百工程。二是主要水产养殖品种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水产良种是发展水产业重要的物质基础,是适应市场需求、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三是重大水产养殖动物流行性疫病防治项目。四是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项目。实行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是从根本上解决渔民生计的需要,是实现环境友好,资源永续利用的需要。在适合水域划定专业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网箱养殖基地,或低洼荒地建设标准化池塘,安置捕捞渔民转捕为养。通过几年努力,争取转移2万户捕捞渔民从事水产养殖。五是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提升渔业节能减排效能的需要,是增加渔业资源量,提高捕捞产量和渔民收入的需要。

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是改革水面经营机制。将养殖水面作为养殖渔民的责任水面,发证确权(承包经营权),参照土地承包政策,稳定水面承包经营期。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养殖生产短期行为的发生,又能促使经营者加强对渔业生产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以及相应建设的投入,稳定和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切实减轻渔(农)民负担。养殖渔民不再承担水面承包费,原发包方收取的水面承包费由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切实减轻养殖渔民负担。取消渔业资源增殖费的征收,原征收的费用由财政转移支付给原渔政管理部门,切实减轻捕捞渔民负担。三是加强对水产原良种场和重要商品鱼基地的保护。水产原良种场和国家投资建设的重要商品鱼基地(尤其是城郊商品鱼基地)的水面应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予以保护,严禁随意征用或占用。如确需征用的,必须进行合理补偿,并安排不少于所征鱼塘占地面积的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用于开挖新的池塘。新建、扩建水产原(良)

种场和苗种场用地,按农业用地安排。四是加大对渔业的投入。要切实改变财政对渔业投入少的局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渔业发展的五大支撑体系和五个公益性重点项目进行扶持,不断增强渔业发展的后劲。

第五篇: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1.江门物流行业现状

2009年江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185亿元,同比增长15.6%,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3.7%。今年上半年,全市货运量、港口货运吞吐量、商品销售额、消费品零售总额均有两位数增加;其中货运周转量增长幅度最大达67.3%。截至2009年年底,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及物流关联企业3166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216家,216家企业中以货代、运输为主业的传统运输企业184家,以提供仓促、运输、配送及物流解决方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32家。

但总体上来说,江门市现代物流业水平处于全省中等水平,相对落后于广州、深圳、中山等珠三角城市,与国内物流业发达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江门物流业发展发展的分析

一、江门物流业发展优势

(1)区位条件优越。良好的区位资源是形成物流中心的客观条件甚至成为先决条件。作为粤西乃至中国大西南通往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交通枢纽,江门是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传统产业转移最有利的地区和珠三角西部大物流中转区是粤西地区乃至西南诸省区陆路通往港澳及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要道,是珠三角西部的门户型城市,发展物流业的区位条件优越。

(2)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现代物流中心首先也必须是现代交通运输中心,现代化与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是形成物流中心的核心要素。我市位于珠三角西岸,东临港澳,北接广佛,西连粤西南,是粤西地区乃至西南诸省区陆路通往港澳及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要道,能很好地与周边城市形成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随着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珠三角城际轻轨等重大项目兴建,使江门市衔接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通道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同时,江门又是省内三大陆运口岸之一,年通关能力8.5万辆次以上。水陆运输拥有口岸6个,市内部分水域可通航万吨轮;全市港口年吞吐能力高达2438万吨。

(3)制造业比较发达,经济活力强,经济外向联系密切。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物流中心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我市制造业比较发达,已形成了以机电、纺织服装、食品、电子信息、造纸、建材等行业为骨干的主导产业群,拥有多个省级、国家级的产业基地,全市有10多个产品的产销规模位居全国第一。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805.3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43.28亿元,海关进出口总额90.56亿美元,发达的制造业为物流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4)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速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和基地集中,促进了工业发展的集群化,为物流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涌现了一批在产业结构上具有特色的专业镇和产业集群,形成较大的物流运输量。这些专业镇和产业集群为专业市场的产生和物流需求的形成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有的已开始出现规模较大、辐射较广的集散市场。集群式 1的产业布局,有利于物流市场资源的整合,围绕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依托专业镇和产业集群发展专业性和地域性物流业的前景光明。

二、江门物流业发展劣势

(1)港口运输滞后。虽然我市有两个港口是国家级一类口岸,部分水域可通航万吨轮,但是我市的港口主要以河港为主,西江、潭江航道的通航能力分别在3000吨级及1000吨级以下;并且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资源,但目前海港建设比较滞后,未能形成较大的吞吐能力,不能满足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更不能说与周边城市港口作比较。

(2)无铁路运输。虽然我市的公路运输比较发达,但运量更大、成本更低、辐射更远的铁路运输还没有建成,铁路货运乃至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的优势是公路运输所无法比拟的,同时铁路又是港口最重要的集散系统,铁路运输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运输速度的提升,也制约了江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的步伐。

(3)物流园区、专业集散市场规划建设滞后。由于诸多因素综合影响,还没有形成较有规模的物流园区,有的港区具备发展成较大的物流园区的其他条件,但或局限于土地资源紧缺,或局限于物流需求,或局限于集疏条件。专业集散市场的规模不大,最大的年交易额只有十几亿元,而广州、深圳、佛山等市不少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00亿元。

(4)物流企业实力不强。我市现有物流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偏低,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5)现代物流观念落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仍较严重,计划经济时期企业那种“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现象依然存在,多数大型制造企业仍以自营物流业务的方式为主。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运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6)物流人才短缺,专业化、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不高。目前江门市的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普遍较低,物流专业人才极度短缺,很难满足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而现代物流产业自动化投入小、很多企业还停留在半自动水平,未能及时与周边物流发展同步。物流运输、仓储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的要求。

3、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原则与措施

现代物流业要发展,不能单单依靠物流企业的努力,而应该由政府牵头,用制造业带动物流业,加强物流业的基础设备和人才培养,从而让物流业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这就可以大大地提高物流作业链的速度,从而提高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所以发展现代物流业要遵从以下的原则:

1、政府推动。物流业是一个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产业,几乎涉及所有的物质资料生产和流通部门,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跨部门、跨产业协作调控中所形成的合力。

2、企业运作。物流园区、集散市场建设都应充分发挥企业作用,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培育物流龙头企业为重点,促进物流业的产业化和社会化。

3、服务产业。以服务制造业为重点,依托优势产业,打造服务于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物流”。

4、强化海运。我市物流业的优势在海洋,目前的瓶颈也在海洋。必须以服务于临港工业及外向型经济的港口仓储运输物流为突破口,发展港口物流。

5、综合发展。形成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在内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物流的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包装、展销、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

根据以上的发展原则,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措施:

(一)发挥政府指导作用

建立物流业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规范市场准入,改进市场监管,加强行业统一指挥与协调管理。引入责任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个物流企业从业人员身上;完善现代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主管领导担任召集人,由涉及现代物流业的各个行政部门领导为成员参加,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拟订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指导物流业的民间或行业组织,要引导物流企业增强竞争意识,引入激励机制,按市场机制指导现代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物流企业规范化运作。

(二)培育现代物流观念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目前我市相当多的工商企业还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活动,主要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来完成;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缺乏足够认识,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降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缺乏信心。通过开设宣传专栏、举办讲座、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推介现代物流知识,树立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社会、有利企业的观念,帮助工商企业建立现代物流观念,树立和增强办好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信心。

(三)强化市场竞争主体

受物流成本不断上升和生产企业对物流公司信任度不高的制约,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规模经营来降低成本和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外包其物流业务。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按照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标准,鼓励企业投资物流领域,通过市场运作,实现资本优化配置和制度创新,做强做大现代物流龙头企业集团。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和物流地产商,引进全球跨国物流公司在我市建立区域分拨中心和区域配送中心,引进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采购中心。鼓励本地物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努力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大力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加快运输、仓储等国有物流企业的改制重组,鼓励大型专业市场、连锁商业、大型批发、储运等企业设立物流配送中心,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运作水平,拓展物流业务服务范围。

(四)开展物流产业招商

招商引资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但以前的招商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市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服务业成为我市引进市外资本的重要领域。应从战略的高度来对待直接为制造业服务的现代物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市政府每年举办一定的专业物流招商洽谈会和推介会,介绍我市的投资环境和物流招商项目,引导资本投向物流服务业。强化我市与香港的物流业合作,大力引进境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强化我市与擅长做市场的浙江资本的合作,发展专业集散市场。

(五)加强区域物流合作

按照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我市与珠海、中山、佛山、广州、深圳等珠三角邻近城市的区域物流合作,通过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和高层会晤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交流;在省的物流规划总体指导下,加强整体规划,在确定

各自物流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的同时发掘彼此合作的空间,科学建设港口、仓储、站场等基础设施,加快区域基础设施整体配套,加快西部通道的建设,以及我市水陆运输与其他区域的航空运输的衔接,提高过境交通运输通行能力,提高通行效率,解决物流瓶颈和障碍。与此同时,抓住港珠澳大桥的兴建这一契机,加强我市与港澳地区的物流协作,鼓励港澳外商来我市经营道路运输及口岸运输服务业务,加强以港口为依托的集装箱运输协作。积极引导跨地域的物流合作,除合理利用各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外,还可以通过加强跨地区的物流企业的合作、建立相互联系的物流信息系统、人才交流等,提高我市物流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六)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按照建设一支高素质、拥有现代物流专业知识队伍的标准,有计划地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利用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在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设置物流专业,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使我市现代物流业实现高起点发展。另外,鼓励企业、学校及科研机构中的有识之士加强对现代物流业的探索研究,注意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

下载电白:加快现代海洋渔业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白:加快现代海洋渔业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经济是我县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经济是我县建设“两型城市”、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完善城市功能、增加税收和就业、提升生活品质、推动产业联动、实现双峰......

    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本站推荐)

    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 宜昌要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须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抓住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新金融发展理念树立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兰州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江山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在哪里,如何发展?这是陈书记的第五问。本人认为现代服务业是发展前景广阔,增长潜力巨大的重要产业。要进一步创造有利于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淮海街道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事迹材料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培育现代服务业重大增长极,是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

    毕节加快现代卷烟零售终端建设步伐

    毕节加快现代卷烟零售终端建设步伐来源:卷烟营销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4日 作者:阮建平访问量:12点击量:12为构建烟草商业企业与零售客户共赢关系,增强对销售渠道的影响力和控......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化结构、高端高新、集聚集群、融合发展”为导向,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抓手,加快构......

    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山区经济强县

    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山区经济强县 一、充分认识现代林业发展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