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材料
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材料
1.将海洋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列入课程设置,利用地方课程课使用青岛版教材《蓝色家园》上海洋教育课。学校有专门的老师上海洋教育课,定期进行教研活动,还邀请了青岛市博物馆、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地质研究所、青岛北海分局等专家给学生讲座、开展互动沙龙等活动,传授海洋知识。
2.在新建设的中专楼建设了一个海洋教育馆,利用实验工作台、多媒体、仿真模型、互动界面等设备,展示海洋科普、海洋权益、海洋经济、海洋生态等系统的海洋知识,该场馆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明年可以投入使用。
3.学校有海洋教育实践基地,与部队、博物馆、青岛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极地海洋世界、海底世界、青岛市规划馆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专业帮助,组织同学们参观学习。如,参观海底世界、极地海洋世界、登上了南极科考船,参观了青岛规划展览馆,到崂山滩涂捡拾试金石,乘船到灵山岛走访海防战士、参加国际帆船开幕式演出、参观“青岛号”大帆船、与阿曼极限帆船运动员互动
4.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学校与家庭、乃至社区联动,组织各种形式规模的海洋教育活动,让海洋教育走出教室、走出学校,通过学生的展示、研讨、宣讲,真正走进民众心 中,拓展海洋教育的领域,实现向各个家庭与全社会各种人群的普及教育。如,组织社区居民捡拾浒苔、在社区讲解海洋环境保护知识等。
5.凡涉及海洋教育课的各项内容均列入教师工作量化和考核内容之中。引导老师进行了专项的课题研究:如何教会学生搜集大量的海洋教育课的资料呢?经过实践和研究总结出资料来源的途径、如何课前预习、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资料整理方法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我们又对这一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与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6.在班级宣传栏中开辟了“海洋教育专区”,组织与海洋教育相关的摄影、绘画、文艺演出等。
7.课程超市渗透海洋教育内容。在现有的60多门课程超市中设有手工制作、环保、摄影、绘画、科学小实验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都融入了相关的海洋教育内容。如手工制作课进行鱼类标本、贝类工艺的制作;环保课涉及海洋环保项目设计、海洋矿藏保护等内容;摄影、绘画课进行海洋生物、海洋景观的赏析与创作。
第二篇: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学海洋知识,树海洋品质
莱西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中学创建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近几年,我校积极开展海洋教育实验探索,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教育与科研相结合、活动与德育相结合,形成了“科研引领,校本深化,活动助推、文化升华”的实验思路,建立了“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海洋教育体系,激发了学生认识海洋、探究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博大、深邃、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已成为学校文化主流。现就学校海洋特色教育方面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校园文化的特色化
1.营造“学海洋知识,树海洋品质”的走廊文化.为了能够进一步打造海洋特色,并将其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之中,我们设计了海洋科普长廊。充分发挥走廊的宣传作用,让走廊成为海洋知识宣传的主阵地,设计了“海洋岛屿”、“海洋性气候”、“海浪”、“海啸” “海洋生物”“海洋资源”和“航海”等教育壁板,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二是确定学校海洋特色品牌“我与海洋有个约会”,其内涵为“到海洋中学习科普知识,到海洋中探究奥秘,到海洋中扬帆起航”,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校本课程建设,特色课堂展示,特色海洋节庆祝活动等,了解海洋,热爱海洋。
2.以“蓝色海洋风”体现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入,是学校育人环境的细化。首先我们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阵地,开辟海洋教育特色专栏,“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保护”等班级海洋板报专栏,彰显各自特色,丰富了学生的海洋知识;
3.在校园网站开辟“蓝色海洋教育”专栏,构建展示海洋文化教育的交流平台。学校在校园网站上,开辟了海洋教育专栏,发表学生的优秀作品,提供海洋科普知识,提供一些海洋文化的诠释,介绍海洋生命奥秘等等,让学生通过先进的平台,学习海洋知识。
二、师资结构逐步合理化
精心打造蓝色海洋教育师资团队,逐步构建了以专家顾问团、专业教师和学科教师为一体的师德高尚、学识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结构优化的新型教师队伍。努力培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亮点。
1.专业教师。为加强对海洋教育的研究,学校也非常重视自身教师素质的提高,在新学期开学伊始,加大了海洋教育学科方面师资的重点配备,加强了海洋教育的师资力量。
2.学科教师。学校将全力打造由政治、语文、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教师团队.本学期成立了海洋教育学科组,由一名教师担任组长,每月开展海洋专题教育的研究,促动了全校师生对海洋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推动了学校在海洋教育方面的研究水平。
三、校本课程体系化
1.海洋文化教育教学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学校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将政治、语文、地理、生物、物理确定为海洋特色学科,由各学科教研组选派优秀的教师担任海洋特色课的授课。首先着手挖掘和海洋有关的学科单元知识点,其次确定每月举行一次学科的特色课堂,全校同学科教师观摩。如政治课《美丽的大自然》,教师通过讲解大自然的各种生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地理课《地壳变化》,教师生动地讲解了海洋的形成过程。这些特色课堂的开设,使我们的海洋知识普及渗透到课堂之中。
2.开设蓝色海洋校本课程,让海洋知识走进课堂,走进书本。将每月的最后一个周的周四作为海洋科普知识普及日,开展每月一讲,自开设到现在共进行了3次,帮助学生了解了海洋知识,了解了我国的海洋疆域,了解了海洋捕捞的对象,生产工具,作业方式等,了解了家乡渔农民生存的艰难,树立了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意识。
四、海洋教育实践化
广泛开展渗透海洋文化气息的德育活动,丰富学校德育品牌内涵。一是开展蓝色海洋旅游节。各班级在学校的号召下,纷纷搜集青岛关于海洋方面的特色,并以某一特色作为宣传主题,宣传青岛,宣传自我,提高素养。如青岛海底奥秘,青岛水生物世界等。
二是开展“蓝色大使”活动。“蓝色大使”由学生组成,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积极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基地参观、海洋动物关怀、海洋知识宣讲等活动,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走向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海洋保护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学校的蓝色海洋教育也只是刚刚起步,我们全校师生,将以《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为指导,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立足本校实际,发展学校优势,打造学校特色,谋求学生健康成长,使学校的海洋特色工作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张名片。
第三篇: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空间。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日照市确立了发展蓝色经济、打造“蓝色日照”的发展战略,对科教兴市、教育强市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我校积极响应日照市教育局着力打造海洋教育特色,服务支撑“蓝色日照”建设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在中小学开发实施海洋教育校本课程的通知》,积极作为,在海洋教育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
我们长期围绕“黄山、黄河”生活养家,沿着“长江、长城”糊口养育,对陆地文化的感情根深蒂固,对海洋的感情却十分浅薄。为让全体教师了解海洋教育的重要意义,转变教师观念,在全校范围内掀起海洋教育热潮,学校迅速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海洋教育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健全海洋教育领导组织网络。
每周一,利用升旗仪式,由教师作国旗下讲话,介绍海洋教育的相关知识。学校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进一步宣传发动,营造浓郁的海洋教育氛围。学校以《教研之窗》为理论学习主阵地,认真学习我国的海洋地理知识,让全体教师了解海洋与人类环境的关系、我国的海洋政策、我国的海洋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以及我市的相关海洋资源,使全体教师对海洋教育的紧迫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全体教师自觉学习相关的海洋知识,了解我市的海洋文化,在全校掀起了海洋教育研讨交流的热潮。
二、学科渗透教育,活动引领发展
课堂教学是开展海洋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学校3-6年级教材为市教育局印发的海洋教育教材——《蓝色的家园》,在课程表中纳入地方课程,由地方课程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积极进行海洋教育的教学教研活动。学校还巧妙的将海洋教育渗透于1-6年级各科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结合海洋教育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海洋教育科普活动。
1.学科渗透,举一反三
学校利用各科业务活动时间,由教导处牵头,组织教师分学科、分系列、分层次整理凸显了学科渗透海洋教育的知识点,使海洋教育在各学科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机渗透的目的。在语文、数学、科学、品德、美术、音乐等各个学科中渗透海洋地理、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军事、海上交通、海洋资源、海洋环保、海洋文明等方面的教育,由点及面,举一反三,使海洋科普教育的内容更加科学、全面。
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教师通过课件的形式,先让孩子们了解西沙群岛的位置,图片展现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展示美丽的珊瑚、珍贵的海参、鲍鱼,成群结队的鱼类,庞大的海龟,可爱的海鸟„„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同时,教师结合海洋教育的学科特点,进一步拓展延伸,由西沙群岛到南沙群岛,由钓鱼岛再到我们日照市的海洋资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海洋的美丽富饶,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活动引领,创新发展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海洋教育活动。
2013年5月,学校举办海洋教育专场绘画大赛,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美丽富饶的大海、眼中的幸福生活;
2013年6月,学校组织小记者参观了日照港、海洋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刘家湾赶海园等场馆,开展调查、采访等实践活动,零距离接触大海,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了海洋科普知识。结合实践活动,学校各学科教师开展了以”海洋科普教育“为主题的调查小报告、科普小论文、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科学小创意、科学幻想画、科学手抄报等评选活动,在海洋科普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暑假中,各年级各学科结合蓝色海洋教育,组织开展以“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假期中开展实践性、探究性学习,撰写海洋知识小论文、考察报告等,保证了海洋教育的连续性。
2013年9月,新学期伊始,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时间开展科普教育
讲座;举行海洋科普知识竞赛、海洋科普教育科幻画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海洋科普教育活动。
2013年10月,学校开展了海洋科普图片展览,利用教室多媒体在班内播放海洋科普知识的影视片。
2013年11月,学校开展了“海洋体育游戏”比赛,由体育教师组织开发了“大海捕鱼”、“驾船出海”、“台风来了我不怕”等一系列趣味盎然、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海洋知识的兴趣,也为我校的海洋教育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因地制宜,积极开发独具特色的海洋教育校本课程
我校以《蓝色家园•海洋篇》为蓝本,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因地制宜开发海洋教育校本课程。
1.学校成立“海洋教育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了对课程设置、师资选择、课表安排、课时落实、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管理,立足于我市,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完善适合我校发展现状的海洋教育校本课程。学校大力提倡教师在开展海洋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丰富海洋教育资源;鼓励教师在教材知识架构下,进一步拓展,形成了一套涵盖各年级各学科的校本课程,包括图片、视频资料、课件、实物、标本、工艺品、学生作品在内的丰富的教学资源。
2.创建海洋教育评价体系,创新海洋教育评价方法。学校创造性地开展海洋教育评价,建立了从“小龙虾”、“小海螺”一直到“小海豚”的评价系列,对学生的海洋知识和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这种独特的评价、晋级方法深受孩子们喜爱。学校正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扎实推进海洋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海洋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校通过实施海洋教育,教师的海洋教育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海洋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探索海洋奥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蓝色海洋教育正成为学校显著的办学特色!
第四篇:教育特色学校
普法教育特色
为了提高全体师生对法制教育的重视,我校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文件精神,积极探索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结合我校普法工作规划和保措施,大力开展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法制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法制观念,促进了依法治校工作的落实。
一、树立现代学校管理观念,着力制度化建设和程序化建设。使“依法制校,依法办学”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一)学校领导班子统一认识,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做知法、懂法、守法的模范。对班主任进行依法教育教学的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等。
(二)以《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为办学依据,全面贯彻实施校长负责制,加强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夯实基础性管理。
1.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制度文化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为学校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规章制度的实践过程中,随着学校发展需要,我校不断完善和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有力保障。
2.严格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我们严格按照校长负责制精神,校长全面负责学校行政工作,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为制度的执行在宣传、舆论引导等思想工作上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教代会积极参与学校工作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校务公开、透明、有序原则。三股力量协调统一,通过规范工作程序来保证规章制度执行,实现管理的合理、有序有效。强化程序化建设为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丰富青少年学法的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主题活动,是学校开展法制教育重要形式。
(1)举行合山市岭南镇初级中学“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2)在校内明显位置悬挂宣传主题词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横幅。
(3)工作小组主结合我校实际,深入师生中调查研究,针对普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改进建议。
(4)坚持每月一节法制研究课,与法制副校长、辅导员一起研究青少年问题、开展法制教育,发挥法制副校长、辅导员作用,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力量。
(5)充分发挥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教育宣传作用,利用课堂主渠道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通过学科教学,有机地渗透法律知识,加强对“法”的理性认识,使法制教育课程化。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来宾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编写的《法制教育读本》,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基础法律知识。
(6)利用学校的阶梯教室,每个月由政教处组织学生观看普法影视材料(专家讲座)和普法教育动画片等影视片。通过观看法制教育录像片、学生模拟法庭、辩论、调查、普及法律知识的讲座等,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7)建立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为辅“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多方协作、衔接配合,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开展家长学生学法互动活动,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
(8)法制教育内容的编排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把现在正在进行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禁毒教育、交通法规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防空、防灾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统一纳入法律知识课程。提高目前法制教育的针对性。
(9)建立法律宣传阵地。学校学生会的校园广播站、板报都设立有法治之窗、法制论坛,坚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反映学校法制教育活动的新情况、新信息。橱窗要定期展出各专题的法制教育成果,法制教育漫画、法制教育手抄报、法制征文活动等。通过开展形式各样、生动活泼法制教育活动,确保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法制教育活动中,全面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掌握较基本的应用技能,并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10)举行法制教育宣讲活动。邀请上级普法教育宣讲团、“五老”志愿者来校作“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的普法讲座。
(11)组织学生到消防队等我校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访问,进行消防或急救演习,实践《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青少年的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
能力;我校还请岭南派出所指导员、辅导员民警给全体学生做法制报告,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制观念,严禁黄、毒、赌对学生的危害,有效控制学生违纪事故和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这些活动都从不同角度增强了学生对“法”的感性认识,提高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12)开展普法教育实践活动。举办“体验教育”演讲比赛;开展普法教育征文比赛;举行“争做守法小公民”签名活动。
(13)重视校园周边治理,以良好法制环境促进青少年学法,采取措施对危害学校安全的人和事进行严厉打击。
(14)与岭南镇派出所密切配合,进行警校共建。
总之,学校法制教育的成功与否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只有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将继续努力,在依法、协调、有序的学校管理中,在我校“尚教尚学求实求新”的校风熏陶下,力争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一代新人。
合山市岭南镇初级中学
2014年5月
第五篇:青岛市蓝色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3
“青岛市中小学蓝色海洋教育实验”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中国是海洋大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海洋构成中华民族的半壁疆域。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山东重要的龙头城市,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打造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强蓝色海洋教育,是教育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服务的需要,也是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为落实《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蓝色海洋教育实验”项目,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蓝色海洋教育实验的指导思想
青岛市蓝色海洋教育实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育人质量为目标,以课题研究和教育实验为支持,以海洋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为重点,深入探索海洋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海洋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海洋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海洋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培养中小学生献身海洋事业、建设强大国家的远大理想,激发中小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探索海洋奥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特长发展,为培养新型的海洋人才奠定基础。着力打造一批以蓝色海洋教育为特色的中小学校、幼儿园,推动学校在形成特色中提高质量、办出水平。
二、实施蓝色海洋教育实验的总体目标
到2015年,蓝色海洋教育特色成为青岛教育改革和学校特色发展的品牌项目,85%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蓝色海洋教育课程,建成100所左右蓝色海洋教育特色学校;研发海洋教育系列教材,形成有青岛特色的蓝色海洋教育地方课程体系;校长、教师的海洋教育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显著提高,海洋教育渗透于学校德育、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到2020年,95%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蓝色海洋教育课程,建成200所左右蓝色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学生的海洋知识丰富,拥有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精神和海洋国土意识、环保低碳生活观念,热爱海洋、保护海洋、探索海洋奥秘的热情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以课题研究和教育实验为支持,科学与人文交融、校内与校外相通、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同步的海洋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三、实施蓝色海洋教育实验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1.成立蓝色海洋教育专家顾问团
充分利用在青19位海洋科学研究两院院士和海洋科研、教学的强大人才优势,聘请海洋科学家成立蓝色海洋教育专家顾问团,指导中小学开展蓝色海洋特色教育、开发海洋教育系列课程,为中小学生举办海洋科学家专题报告;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联合,开展“博士在行动——大手拉小手”科普活动,指导中小学生开展以海洋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2.建立蓝色海洋教育实践基地
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海产博物馆、海军军事博物馆、海军潜艇学院,奥帆中心,青岛港等,建立中小学蓝色海洋教育实践基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标本室及部分实
验室,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大洋一号”、“雪龙号”,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科学考察船,海洋一所大洋样品展览室、现代分析实验室等向中小学生开放,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社会实践和科普活动。
3.开发蓝色海洋教育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
发掘青岛海洋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开发海洋地理、海洋气象、海洋生物、海洋历史、海洋国防、海洋法规、海洋环保、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文化等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认识海洋、保护海洋、预见和解决海洋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海洋教育课程开发要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分层、分类实施,如小学设海洋科学家故事、海洋民情民俗、国际帆船比赛、海洋节、海洋旅游等,中学设海洋文化、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水产养殖加工、港口工业等。在校本课程基础上,开发《青岛市中小学蓝色海洋教育》系列教材,编制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义务教育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高中学校开设选修课。
4.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蓝色海洋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结合蓝色海洋教育,深入推进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组织开展以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为主题的研究型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搭建中小学生与海洋科学家互动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了解、研究、学习岛城著名海洋科学家,激发学生对科学家和科学研究的热情;以青岛市少科院为平台,组织学有所长的中小学生在海洋专家指导下开展科学实验、科学考察和地质勘探活动,了解海洋科研和海洋科考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常识。通过研究型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帮助中小学生了解海洋科技和海洋文化、学习海洋能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树立海洋经济意识,海洋生态和环保意识,关注海洋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5.加强蓝色海洋教育师资培训
在教师培训中增加海洋教育内容,指导教师将海洋知识与相关学科教育有机结合,将海洋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程教学之中,通过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开发海洋教育课程资源的能力。引导教师结合所教学科开发海洋教育选修课程,如:地理学科的海洋地质、海洋科考、海洋勘探、海岛调查等,物理学科的海洋物理、海浪潮汐,政治学科的“海洋法”、领海知识、海域使用法律条例等知识和案例,体育课的《帆船》《海上冲浪》《沙滩排球》《海上救生技术》等。倡导中小学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有关海洋的课题研究,以研代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创建蓝色海洋教育实验学校,开展蓝色海洋教育课题研究
在学校申报和各区(市)推荐基础上,市教育局先期确定10所实验学校,开展蓝色海洋教育课题研究和教育实验。通过深入、系统的行动研究,总结提升各实验学校蓝色海洋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蓝色海洋教育的基本内涵、发展模式、基本策略和评价标准,为更大范围的实践提供范例和引领。
将蓝色海洋教育实验与教育部规划课题《青岛市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机制与策略研究》紧密结合,逐步扩大课题研究和教育实验的范围,广泛开展海洋教育课程开发、基地建设和模式建构,不断丰富蓝色海洋教育和中小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建立中小学校特色发展的评价标准和导向机制。到2020年,建成200所左右蓝色海洋教育特色学校,通过这些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市1200多所中小学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优质发展,实现全市中小学办学质量的普遍提高。
四、实施蓝色海洋教育实验的政策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蓝色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特色学校创建和课题研究的实施与指导。由市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基础教育处、组织处、人事处、计财处、督导室、宣传处、体卫艺处、普通教育教研室、教科所负责人和各区市教体局局长均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基教处,基教处处长任办公室主任。
2.加大投入,提供装备设施保障。要加大实验学校经费投入,为蓝色海洋教育实验提供装备设施支持,配备海洋教育图书、资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海洋教育内容,聘请海洋专家参与蓝色海洋教育学校课程开发,研发海洋教育校本(地方)教材;实验学校要建设校内外海洋教育基地或活动场所,有条件的高中学校要建设 或与高校联合创建海洋科学实验室。
3.科研引领,扎实推进蓝色海洋教育实验。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将蓝色海洋教育实验与推动全市中小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有机结合,围绕构建蓝色海洋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利用海洋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特色学校评价机制等,开展课题研究和实验探索。通过研究,构建具有青岛地域特点和学校育人特色的海洋教育课程体系、专家支持系统、有效教育模式和评价导向机制,形成适应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的蓝色海洋教育特色,打造教育新品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