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及参考课题
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铭记团史,立志奉献,爱校荣校,传承文化”
暑期社会实践参考课题
本年度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将以“铭记团史,立志奉献,爱校荣校,传承文化”为主题,同时校团委社会实践部提供了若干重点参考课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参加实践活动的团队选定主题,并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该主题。同时也欢迎同学们开阔思路,丰富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做得更好。
一、指导思想:
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十二五”规划和党的思想与宗旨,以建团九十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对党的认知与科学思考,使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关注党的事业,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和国家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去,深入探究其中焦点难点,切身实践,筹谋划策,在实践中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
第二,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回望过去,从朱伯儒到郭明义,从孔繁森到杨善洲,正是不同时期涌现的无数雷锋式人物,提升了我们民族的道德境界。作为当代大学生,身边的弱势群体是最应该被关注的社会群体。积极向雷锋同志学习,认识、关怀、帮扶身边的弱势群体,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
第三,大连海事大学是我们的家园,作为海事大学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深入了解它的特色——半军事化管理。通过社会实践,希望使同学们认识到半军管对于国家国防、培养高级航海人才及学生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同学们对半军事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四,深入了解《国家海洋发展报告》,明确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同时围绕国家的海洋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梳理当前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情况,从而使同学们认识到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紧迫性,并提高同学们海洋创新实践能力。
二、参考课题
A 铭记团史
1.回顾历史伟绩,传承红色精神
九十载风雨兼程走出辉煌之路,九十载励精图治铸就几度腾飞。九十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青年运动仍历历在目,“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更是历久弥新。各团队可针对建团90周年
策划开展自己的系列活动,如青年志愿服务,校风学风建设,各项文体活动等。
2.关注弱势群体,体验百态民生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道,没有闪亮的霓虹,只有破旧的棚户区,和一双双渴望关怀的眼睛。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去关怀,去慰藉,去播撒爱心。探访下岗工人、农民工,走进敬老院„„团队可以自行组织选择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并针对其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实践活动,亦可呼吁社会增加对其的关注,达到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B 立志奉献
1.弘扬雷锋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雷锋精神之所以具有恒久的生命力,正是因为雷锋精神体现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值此学习雷锋精神五十周年之际,让我们踏入社会,践行“学雷锋”活动,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之内涵,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我价值。
2.提倡奉献精神,关爱大学生健康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但由于城市的工业化建设,环境遭到破坏,空气质量下降,流行性疾病肆虐。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团队可从大学生营养与健康调查方面入手,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亦可对大学生如何防御流行疾病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
3.科技引领生活,建设信息化校园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团队可选择几所高校进行调研分析,了解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程度,对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C 爱校荣校
1.发扬海大文化,争当高素质青年
百年的海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府。它的半军管制度更是作为培养出优秀航运人才的特色管理之一。我们有义务把海大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海大的灿烂文化。团队可通过社会实践,使社会各界认识到半军管对于国家国防、培养高级航海人才及学生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人们对半军事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倡导爱校如家,建设和谐校园
校园的文化和环境建设是一所高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进一步提升海大的校园文
化,塑造和谐的校园环境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团队可从发扬“爱校如家”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校园和校园绿化景观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为建设更加美丽的海大共享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D 传承文化
1.防治海洋污染,合理利用资源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历史的必然,更是社会经济持续繁荣的根基。近年来,对环境问题的忧思逐渐加深,尤其是海洋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团队可以以海洋环保等方面为主题,走访各地,了解海洋环境现状,宣传海洋防污知识,学以致用,以实践提升社会对海洋污染的关注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各团队也可以从关注海洋生物角度出发,倡导大家关心海洋生态平衡,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相处。
2.探索航海历史,感受海洋文化
伟大的中华民族同地中海国家一样,都是人类海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内涵丰富的海洋文化,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不仅早在7000年之前就创造了辉煌的航海历史,而且远在7000年频繁而漫长的航海中,把最早的人类文明、古代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到了美洲和世界各地。团队可通过实地调研实践,为家乡的海洋文化做出系统完整的梳理,为家乡的宣传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3.了解海洋灾害,做到防患未然
如今2012的谣言被处处散布,科学系统的了解和预警自然灾害已成为破除谣言的当务之急。世界上经济发达的海洋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都很重视海洋灾害的预警和防御。海洋灾害(现象)发生、发展、移行和消失的监视监测,是预警和防御体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通过对实践地海洋灾害监测及通知体质的调研,用事实驱散市民的不科学惶恐。
第二篇: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及参考课题
暑期社会实践参考课题
本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将以“筑梦青春,科创兴邦,传承文化,实践求知”为主题,同时校团委社会实践部提供了若干重点参考课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参加实践活动的团队选定主题,并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该主题。同时也欢迎同学们开阔思路,丰富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做得更好。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悟践行“十二五”规划和党的思想与宗旨,以两会、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对党的认识与科学思考,提高对中国梦的认知程度,促使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关注党的事业,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和国家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去。
二、参考课题
A 筑梦青春
1.回顾历史伟绩,追寻中国梦想
六十余载风雨兼程走出辉煌之路,六十余载励精图治铸就几度腾飞。1949年,承载着亿万华夏儿女的梦想,用亿万人民的鲜血与铮铮铁骨谱写了一曲中国屹立于世界的华章。六十余载的风雨兼程,中国立于世界,追寻中国梦想,观华夏复兴之路。同学们可开展有关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比如以小见大探寻某企业某地区甚至某人的梦想实现,探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的发展。
2.弘扬雷锋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雷锋精神之所以具有恒久的生命力,正是因为雷锋精神体现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回望过去,从朱伯儒到郭明义,从孔繁森到杨善洲,正是不同时期涌现的无数雷锋式人物,提升了我们民族的道德境界。作为当代大学生,身边的弱势群体是最应该被关注的社会群体,认识、关怀、帮扶身边的弱势群体,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
值此学习雷锋精神五十周年之际,让我们踏入社会,践行“学雷锋”活动,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之内涵,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我价值。例如: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大学生团队到乡镇农村,为当地中小学生举办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爱心捐赠等活动。
3.承载人民重托,建成小康社会
总书记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党内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2013年春天的两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同学们可探寻中国农村、城镇的发展,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我的中国梦”和国家民生政策的宣讲活动。探寻人民生活状况的转变,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组建实践训练营,到农村基层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圆梦中国,公益我先行”社会实践活动。
4.了解行业需求,实现个人梦想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由于航运业的低迷,我校学生就业受到很大影响,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创业、就业,鼓励学生在深入实践的基础,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讨论,分析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等等,学生可针对大学生就业和现状,探究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方法与对策,通过社会调查和采访成功人士,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关注就业形势,了解就业需求,提高就业能力,把握创业契机,探究创业、就业之路,总结经验,实现梦想。
B科创兴邦
1.创新创业促发展,建设创新性强国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通过拓宽创新型人才,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就业创业见习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或者企事业单位了解专业的前沿动态,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等,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主动参加专业技能实践,通过专业考察和实践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广大学生开展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调研活动,并结合调研情况、自身实际和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通过就业创业见习实践活动,增加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2.暑期返乡调研,建设美丽家乡
鼓励暑期返乡大学生关注、关心家乡发展,主动参与家乡开发建设,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返乡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利用假期走进工厂、社区和农村,实地调查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生态环境现状,为家乡各项建设事业出谋划策。走进田间地头,促进科技兴农。立足于培养现代职业农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同学们在前期基层需求调研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建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实践服务团队,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或农广校合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
C 传承文化
1.发扬海大文化,争当高素质青年
百年的海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府。它的半军管制度更是作为培养出优秀航运人才的特色管理之一。我们有义务把海大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海大的灿烂文化。团队可通过社会实践,使社会各界认识到半军管对于国家国防、培养高级航海人才及学生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人们对半军事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依托学校各类学生艺术团(队)和文艺类学生社团,组建实践团队,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以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节目,到各县区的乡村开展巡回演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倡导爱校如家,建设和谐校园
校园的文化和环境建设是一所高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进一步提升海大的校园文化,塑造和谐的校园环境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团队可从发扬“爱校如家”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校园和校园绿化景观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为建设更加美丽的海大共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历史的必然,更是社会经济持续繁荣的根基。近年来,对环境问题的忧思逐渐加深,尤其是海洋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团队可以以海洋环保等方面为主题,走访各地,了解海洋环境现状,宣传海洋防污知识,学以致用,以实践提升社会对海洋污染的关注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各团队也可以从关注海洋生物角度出发,倡导大家关心海洋生态平衡,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相处。
广大同学或者学生环保类社团,可以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环境污染、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普及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方式。
4.了解海洋灾害,做到防患未然
海洋灾害夺去了太多人的生命,科学系统的了解和预警自然灾害已成为破除谣言、积极应对海洋灾害的当务之急。世界上经济发达的海洋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都很重视海洋灾害的预警和防御。海洋灾害(现象)发生、发展、移行和消失的监视监测,是预警和防御体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通过对实践地海洋灾害监测及通知体质的调研,从而了解海洋灾害预警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D 实践求知
海星杯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参考课题
2013年三峡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参考课题
1、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循环经济道路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循环经济道路”已经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纸媒、网站、微天下,我们大家一起话
多媒体竞争的信息时代,多样的传播方式让各地域各民族的同胞们感受着信息的及时性和广泛性。发达多样的媒介,让我们面对同一的文字符号、不同的文化现象。纸介、网站、微博等等是我们的传播器,小的来说,大家随心所欲;大的方面,同样畅所欲言。我们标榜言论自由,我们追逐暴炒时尚。可是,有些言论的导向性确实错误,有些传播的信息确属传言,那么,作为新媒介的主要应用者当代大学生将如何话自由?或说我们该如何发挥媒体正能量?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将媒介传播融入这个寒冷的假期,让我们传递温暖,传播文明。
3、践行雷锋精神,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雷锋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是一种忠于人民忠于党的精神;是一种对人民充满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雷锋精神对于当代树立大学生思想道德观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它是一种不可忽视、不容遗忘的德育资源。如何激活雷锋精神的道德影响力,让雷锋精神重焕光彩,让雷锋精神成为大学生能学能用、活学活用的德育资源,成为时代的课题。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把雷锋同志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力求在为人民作出奉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生命像是一根透明的丝线,一端系着昨日的欢笑亦或泪水,一端系着明天的希望还有成功,站在两端之间,我们才知道生命是多么珍贵。我们期盼人长久,可此事古难全,火灾、触电、交通、食品等等不和谐因素更成为我们生命的枷锁。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力争排除危难、克服窘境,用文化知识和理智填补生活空缺,我们更应该用实践去唤醒他人的不经意,去挽救无畏的损失,去呼吁安全的重要。正所谓人生道路漫漫长,悠悠岁月需平安,那让我们一起行动,去发现隐患、去增强意识、为自己和他人的发展与辉煌贡献一份力量!
5、实践创新求发展,产业腾飞促和谐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自主创新在神州掀起了伟大的序幕,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是高等教育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之一。
6、走“亲”访“友”,成长交流
古往今来,千古称颂的那些不同生却愿同死的结拜兄弟,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英杰,为亲子而放弃一切的义者,他们演绎出多少令人回肠荡气的慷慨篇章,或催人泪下的不朽佳话,谓之壮哉悲哉!传到九零后的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疏于情、淡于义,缺乏责任感……社会的优裕难道仅赋予我们这些吗?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正值青年,正是九零后一族,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说话,用实践亲自见证我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义的一代!我们同样明理有德,我们同样易亲易近,我们同样爱家爱社会!走出家门,退出网络,去走走亲,访访友,交流交流,成长成长!
7、全面建设小康,着力民生问题
在召开的“十八大”中,民生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是基础,改善民生是根本。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关注人民群众的人生安全问题,推动社会福利事业逐步从救助型、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事业改革发展,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注重加快社会领域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8、弘扬民族精神,复兴华夏民族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当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它是种族、血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等所熏陶、融汇而成的文化慧命,也可说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心态和存养。民族精神表现在一个民族的节操、气度、风范和日常行谊上。大学生作为民族的未来,民族精神更应该在我们身上得到体
现,我们应牢记历史使命,用我们最大的努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
9、探访时代发展轨迹,追寻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伟大蓝图。通过寻访社会各阶层人民,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中国社会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倾听社会各阶层人民对“中国梦”的不同定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和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意志顽强、视野开阔、开拓进取的新一代接班人。
10、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在我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也能够亲生去体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性和必要性,同时起到传承和帮助的作用,也能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给绿色发展带来一份希望。
第四篇:暑期社会实践参考课题
参考课题:
1、确定了主题的团队请在活动计划中具体指出计划采用何种方式如何完成该主题。
2、所列课题均为参考,详见本暑期社会实践通知,有意向的团队需自行与当地联系。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农村去、到基层去
1、农村发展现状调研
2、现代农业建设成果及展望
3、如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4、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5、如何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培养新型农民
6、如何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7、大学生村官现状调研
8、开展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活动
9、关注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
10、关注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
11、农民增收节支问题调查
12、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的研究
13、农民工生活状况及相关问题调查
14、农民工在大城市融入问题
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发展、共建和谐
1、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保障
2、关注弱势群体,服务弱势群体
3、加强教育普及,实现教育创新
4、教育、医疗、就业改革
5、关注人文素养问题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7、影响社会公平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8、关于“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的进展、出现的问题和相关的思考
三、灾后重建工作
1、抗震救灾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探访
2、重灾区支援服务
3、灾区重建调研
4、开展群众心理抚慰和“爱心助孤”志愿服务活动
5、开展慰问援建人员志愿服务活动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东西协调、南北共进
1、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
2、西部开发
3、中部崛起
4、东部发展
五、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1、农村改革,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与集体经济、农民工留守家属、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等问题。
2、对外开放,如:沿海开放型经济、外资企业相关问题
3、国有企业改革,如:放权改革试点国企、国有企业转型、国企职工下岗与再就业等问题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如:私营企业、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宏观经济调控灯问题。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我们永远的家园
1、循环经济——理性的选择
2、能源问题——经济命脉的安危
3、强化资源管理
4、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5、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6、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七、自主创新、人才强国
1、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2、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激励机制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4、全民科学素质
5、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八、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聚焦药品安全
2、关注国人的“亚健康”
3、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调查
4、关注中国的“看病难”
九、关注大学生就业,共建和谐校园
1、关注校园贫富差距
2、大学生可结婚的喜与忧
3、大学生创业调查
4、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调查
5、社会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6、特殊青年群体(困难、边缘、自治群体等)生活状况与心态研
7、建立旅游品牌,发挥品牌效应
十、“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等
1、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
2、“四进社区”
3、挂职锻炼、岗位实习
4、支教、扶贫等等
5、深入基层,了解社会
十一、法律援助类
1、公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调查研究
2、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保护现状调查
3、对于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状况的调查
4、法制宣传与依法治国
十二、社会文化类
1、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较量
2、“80后”和“90后”的纸介阅读与网络阅读问题调查
3、广告中的快餐文化研究
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
十三、经济建设类
1、生态资源开发问题
2、如何抓住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3、阻碍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4、大学生创业精神状况调查与分析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课题成果
暑期社会实践课题成果
今夏,我队参观了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的江夏潮汐能发电站,从发电原理、工作流程、发展历史、现状前景等方面深入了解了潮汐能发电这种低碳获取电能的方式。
一、发电原理
潮汐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理相似,它是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势能来发电的,也就是把海水涨、落潮的能量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发电)的过程。具体地说,潮汐发电就是在海湾或有潮汐的河口建一拦水堤坝,将海湾或河口与海洋隔开构成水库,再在坝内或坝房安装水轮发电机组,然后利用潮汐涨落时海水位的升降,使海水通过轮机转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由于潮水的流动与河水的流动不同,它是不断变换方向的,因此就使得潮汐发电出现了不同的型式,如单库单向型,只能在落潮时发电;单库双向型,在涨、落潮时都能发电;双库双向型,可以连续发电,但经济上不合算,未见实际应用。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经济价值,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1966年在法国西部沿海建造的朗斯洛潮汐电站,它使潮汐电站进入了实用阶段,其装机容量为24千瓦,年均发电量为5.44亿度。
二、电站简介
初步弄清楚潮汐能的发电原理之后,江夏发电站的工作人员耐心地给我们介绍了这座发电站。江厦电站虽然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潮汐电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潮汐电站,但是其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却并不大。江厦电站的站址最大潮差8.39米,平均潮5.1米,先后安装了6台机组,单机容量从500千瓦到700千瓦,最后一台机组是在2007年10月投入运行,目前总装机容量为3900千瓦。目前国外最大的潮汐能电站法国朗斯发电站,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其次是俄罗斯的一座潮汐能电站。江厦电站虽然发电量小,但是能够对沿海尤其是海岛居民用电提供帮助。目前海岛用电成本过高是个难题,如果利用潮汐能这个既便利又清洁的能源,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同时,江厦电站还集发电、围垦造田、海水养殖和发展旅游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潮汐能的选址很有讲究,最好是位于喇叭口形状的海湾,这样更便于发电,江厦电站所处的地形就是这样。另外还有一个好处,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携带的泥沙沿海岸线南下,对电站影响很大,容易造成淤积,江厦电站运转这么多年受到的影响都不大,就是因为正好处在喇叭口的位置,海水通过河口进入电站的库区,从而产生潮头来并网发电。
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尽管目前江厦电站的发电成本要高于一般火电站和水电站,但是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能源,将会为未来的能源体系铸造一支新军。
三、潮汐能开发利用的历史
众所周知,浙江省不但潮汐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而且一直以来对潮汐能开发利用较为重视。40多年来,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活动和建设大多发生在浙江省或与该省有关。自1958年以来,浙江省对主要的潮汐电站站址开展了大量的规划设计和选点考察工作,同时陆续建成了一批小型潮汐电站,至80年代中期长期运行发电的尚有4座(占全国一半),而到目前为止仅剩2座(全国3座)。可以看到,浙江省潮汐能开发利用活动,也即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活动大概经历了4个时期。
1.潮汐能资源普查阶段(50-60年代)
1958年,在我国沿海各省掀起了一股开发潮汐能的热潮,浙江省则以钱塘江口潮汐能开发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资源调查工作。经对全省11处较大港湾和河口进行踏勘后,初步估算得到全省沿海潮汐能资源总装机容量为915.9万kW,年发电量可达227.4亿kWh。
1958年10月,全国潮汐发电会议在上海召开,“钱塘江口潮汐电站建设”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并形成了 “钱塘江河口等大型潮汐电站要抓紧研究” 的会议决议。1959年11月,浙江省将“乍浦潮汐电站”列为钱塘江下游综合治理第二期工程,并把工程初步规划方案正式上报中央。同年12月,该方案被国家计委列入近期建设计划。1960年4月,国家科委和水电部在杭州召开钱塘江河口综合治理开发科技工作会议,制定了1960-1962年科技发展规划,确定了潮汐能开发的9项研究任务,即河口潮波特性、泥沙运动、河床演变、松软地基处理和水上施工技术、水工结构形式,以及低水头大流量水力发电机组型式和机组结构、机组制造的代用材料等方面的研究。1961年,因遇自然灾害,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科研规划实施进程推迟,潮汐电站建设项目也趋于停顿。
但从全国来看,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从广东到山东沿海还是建成了一批(约40余座)小型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达583kW。浙江省在这一时期也建成了几座小型潮汐电站,至今有据可查的有汛桥(临海)、沙山(温岭)、清江渡(乐清)、双合(岱山)和铜盆铺(鄞县)等5座潮汐电站。这批电站装机规模均很小(一般几十千瓦),机电设备简陋,水轮机转轮为木制,发电机多为感应电动机改装。其中长期运行的仅有沙山潮汐电站一座。
2.潮汐能资源开发论证阶段(70年代)
70年代浙江省潮汐能开发活动,主要围绕着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的选点、规划、设计和建设进行。
1970年7月水电部批示该部驻浙第十二工程局,“对潮汐能资源进行查勘提出规划,选择试点工程,搞好勘测设计工作。”1972年3月水电部第十二工程局在提交的《乐清湾综合开发技术经济调查报告》中,提出了开发乐清湾潮汐能资源的4个比较方案。其中第一方案,即现在的江厦电站方案;第四方案为江岩山至漩门港以内库区一次性开发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考虑到试验电站的规模和投资,最终确定江厦港作为我国潮汐试验电站的首选站址。1972年3月,国家计委批准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工程,并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次年4月,试验电站工程在温岭县地方在建的七一塘围垦工程的基础上开工建设,至1978年土建工程竣工。
在这一时期,浙江省除开始研建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外,沿海各县还先后建成一批小型潮汐电站,它们是象山县的高塘、岳浦、吉港、兵营,玉环县的海山和洞头县的北沙等6座。这批电站多数建在当时大电网未达到的孤岛和边远沿海地区,装机规模都在150kW以上,但长期运行发电的仅有海山和岳浦站。
由此可见,浙江省在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建成的两批小型潮汐电站,总数有11座之多,但大都在建成不久即废弃。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两批电站建设均处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而且,建站前对自然环境条件调查不充分,论证不足,建站后又出现库区泥沙淤积严重,水轮机等设备简陋、质量低劣,对海水腐蚀、海生物污损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更没有处理好电站与排灌、通航的矛盾,以及对间隙性潮电未能采取补救措施,用户感到使用不便等问题,从而导致这些电站在建成后不久就陆续关停废弃。
值得一提的是,处于乐清湾和象山港的沙山和岳浦潮汐电站,是当时建成的11座电站中运行时间最长的2座,直至80年代中期大电网到达后,才因设备陈旧、经济效益低下而停止运行。
3.国家试验电站建设阶段(80年代)
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但能源供求矛盾日趋突出,故国家决定重点加速发展农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基础产业。于是,潮汐能开发利用开始受到我国沿海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浙江省潮汐能开发同样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主要围绕着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的建设和万千瓦级潮汐电站的前期工作展开。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建设
1980年5月底,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经过近7年的建设,第一台由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500kW灯泡型贯流式双向潮汐水轮发电机组试运行成功。1983年,原国家科委将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的研建列为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5年12月,江厦潮汐试验电站5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为3200kW,设计年发电量为997万kWh。1986年1月,由原国家科委和水电部主持,在浙江省临海市召开了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科技攻关项目评审会议。评审委员会对电站取得的技术成果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给予了高度评价。1987年,江厦潮汐试验电站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万千瓦级潮汐电站选址前期准备
在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建设期间,浙江省科协组织下属12个学会、研究会的30余名高中级科技人员,于1983年5月,开展了万千瓦级潮汐电站的选点考察,并推荐位于象山港末端的黄墩港峡山坝址方案作为万千瓦级潮汐试验电站站址。经初步估算,该站址可装机容量可达5万kW,年发电量为1.3亿kWh。至于乐清湾潮汐能资源开发,专家们认为它是大型潮汐电站的理想站址,但因规模大,涉及面广,应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就潮汐能、港口、水产和土地四大资源权衡利弊,统筹规划协调后,方能提出综合开发方案。1984年7月,原国家科委海洋组也曾组织国内专家,对浙江省象山港内的黄墩港和乐清湾,以及福建省连江县的大官坂和平潭县竹屿口等站址进行了一次联合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浙江省的黄墩港潮汐能丰富,泥沙淤积不明显,建站与航运、海防、围垦等矛盾不大,海上建筑物只需建造一座2km长的大坝,即可形成发电水库,该站址可进行内容广泛的潮汐能开发和综合效益的科研工作,可为大型潮汐电站提供科学依据。缺点是工程量大、投资多、短期不易见效。建议浙江省对健跳港和铁港(狮子口)站址再做工作,并与黄墩港对比后提出一个最佳站址。
于是,在1984年9月,浙江省科委又组织了一次三门湾健跳港潮汐能开发专题考察。专家们经过对该港内黄门峡、锁木渡、凤凰山、罗城和龙江等坝址的实地考察,以及分析对比后提出:处于健跳港内中段的凤凰山和锁木渡坝址对下游港口影响较小,可装机2.0-2.5万kW,容量适中,与黄墩港坝址相比具有潮差大、投资小、施工期短等优点,近期实施的可能性较大,故建议对此站址先期进行可行性研究。
1985年春,浙江省科委把健跳港潮汐电站可行性研究列为该省重点科研项目。并于1988年8月提交了“健跳港万千瓦级潮汐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凤凰山为电站坝址,装机容量为1.5万kW,年发电量为4500万kWh,工程总投资1.172亿元,施工期4年。工程建成后对环境影响较小,库内无淹没损失,筑坝后可以便利库内两岸交通,且可为今后大型潮汐电站开发提供经验,故认为该站具有开发建设价值。
4.万千瓦级潮汐电站选址阶段(90年代)
90年代从国际到国内都呈现了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大好环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要求各国,为了保护环境,限制有害气体排放,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我国政府承诺承担义务,并最早提出旨在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21世纪议程》。国家计委、科委、经贸委及水利部、电力部、农业部和海洋局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沿海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均在有关规划、计划中提出包括利用海洋能在内的开发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和措施。而潮汐能资源量比较丰富的浙江和福建两省,其开发积极性更高,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专业单位的支持下,开展了万千瓦级潮汐电站选址的前期工作。
1991年9月,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浙闽沿海潮汐电站规划选点工作,从全国潮汐能第二次普查[5]获得的浙闽沿海数十个万千瓦以上的站址中,筛选出11个条件较好的站址(其中有浙江省的黄墩港、狮子口、岳井洋、健跳港和乐清湾等5个站址),进行了重点规划设计,经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比较,推荐健跳和狮子口分别作为万千瓦级和10万千瓦级潮汐电站近期开发项目。
1999年,国家电力总公司华东勘测研究院受浙江省电力局委托,完成了健跳港潮汐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提出该站址是我国当前条件下适宜开发的最佳潮汐能资源利用区。并进一步推荐锁木渡为坝址,开发方式为单库单向落潮发电,初选装机容量为2万kw,年发电量为5000万kwh。
然而,值得遗憾的是,由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并经多年反复勘测、论证完成的“浙江省三门县健跳港潮汐电站(万千瓦级)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依然束之高阁,至今未予评审。
四、潮汐能发电的现状和前景
目前人类社会消耗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的大量有害有毒物质,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同时,地球上这些资源的储存量是有限的。面对能源与环境的双重挑战,研究开发利用清洁和可再生的新能源已在世界发达国家兴起。因为潮汐能有着清洁,能量来源广而且蕴含量巨大等特性,它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目前各国政府都在采用鼓励政策开发再生能源。潮汐能发电有许多优点:潮汐能是一种清洁、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可再生能源。潮水每日涨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完全可以发展成为沿海地区生活、生产和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可靠能源,很少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全年总发电量稳定,不存在丰水、枯水期的影响;潮汐电站不需淹没大量农田构成水库,因此,不存在人口迁移、淹没农田等复杂问题。而且可用拦海大坝,促淤围垦大片海涂地,把水产养殖、水利、海洋化工、交通运输结合起来,大搞综合利用等。
浙江省海岸线曲折,多海港、河口和岛屿,且处在强潮地区,因此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上世纪80年代普查成果统计,浙江省可开发的潮汐能资源装机容量为879.8万kW,站全国总量的40.8%。可提供年发电量达263.94LkWh,占全国总量的42.7%。我国是世界上潮汐能丰富的国家之一,潮汐能开发已有40多年的历史,建成并长期运行的电站有8座,总装机容量6120kW,但我国的潮汐电站规模都较小,即使是号称亚洲最大的温岭市江夏潮汐实验电站,其总装机容量也只有法国朗斯潮汐电站(24万kW)的1175。我国的一些沿海地区具有建设大型潮汐电站的资源优势。因此,在潮汐能丰富的滨海地区如福建、浙江、江苏3省和上海市沿海,建立大型潮汐能发电站是大势所趋怕1。浙江潮汐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具有建设中、大型潮汐电站的条件。据勘察,浙江可以建造IOMW级潮汐电站的理想站址就有十多处,潮汐能可开发装机容量达891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63亿度。规划在乐清湾、象山港、健跳港建550MW、50MW、30MW的潮汐电站。浙江省潮汐发电的兴起要追溯到1958年。主要兴建了临海讯桥、温岭沙山、乐清湾江渡岱山双合及铜盆铺等地的小型潮汐发电站;对杭州湾巨型潮汐发电站也开始组织前期研究和规划。现运行的潮汐能发电站主要有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和海山潮汐电站等。
潮汐能发电要突破的难点在大力发展潮汐能发电,就要克服潮汐能发电的局限性,主要有:潮差和水头在一日内经常变化,在无特殊调节措施时,出力有间歇性,给用户带来不便。但可按潮汐预报提前制定运行计划,与大电网并网运行,以克服其间歇性;潮汐电站建在港湾海口,通常水深坝长,旌工、地基处理及防淤等闯题较困难。故土建和机电投资大,造价较高。潮汐电站是低水头、大流量的发电形式。涨落潮水流方向相反,水轮机体积大,耗钢量多,迸出水建筑物结构复杂。而且因浸泡在海水中,海水、海生物对金属结构物和海工建筑物有腐蚀和沾污作用,放需作特殊的防腐和防海生物粘附处理等。潮汐发电站又有投入的资金高,然而一旦落成,潮汐能电站将给浙江省以至全国带来巨大财富的特点。另外,虽然江厦潮汐发电站规模在世界上占第三位,但是由于是试验性潮汐发电站,设计时预计每年发电量为1047万kWh,而实际完成60%左右,能量转化效率不高,而且应用的潮汐
涡轮机技术含量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长一段差距。如今面对世界能源短缺的现实情况,浙江省也和全国一样,由于工农业生产加速发展而导致电力短缺。在探索发展能源新路上,潮汐能和其他新能源一样,已受到很大重视。浙江省是潮汐能利用资源富集的省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浙江省潮汐发电工程还处在规模建设的前期试验阶段,而且出于资金和技术两个瓶颈问题约束,呈波浪式势态发展。要使潮汐能资源开发规模跃上一个台阶,一方面,在经营和技术改革上,要做好规划方案,提高电站建设的质量及经营管理水平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国外已有潮汐能发电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的对潮汐能利用的新技术。我们可以积极借鉴英国、瑞典等潮汐能发电技术相对成熟国家的新技术,例如新型的潮汐发电装置、水下潮汐电站等。并且应自主研发出该方面的新技术,发展浙江省的潮汐能发电事业,争取成为引领潮汐能发电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
另外,在筹资的问题上,可以除发展以外,开发海上养殖、围涂、旅游和交通等方面,以增加对新技术领域的开发的资本。政府也应加大给予潮汐能利用的开发优惠条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如税收减免和电价补贴等优惠政策来吸收投资者,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电力竞争,使投资者更注重技术和管理的改革。这样,使得浙江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积极的技术开发,从而实现潮汐发电在本省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