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公安局行政执法主体公告
深圳市公安局行政执法主体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圳市公安局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批复》(深编[2002]6号),深圳市公安局及其下属行政区分局、专业分局、治安分局、交通警察局、消防局,以及分局下属各行政执法单位,在各自职责权限内依法实施行政执法,其执法人员持人民警察证进行执法。现将深圳市公安系统行政执法主体、执法职责和权限、主要执法依据等事项公告如下:
一、深圳市公安局
执法职责和权限:负责出入境管理和外国人在深圳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管理工作;依法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暂住证;依法进行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查处各类治安案件;依法管理枪支弹药、危险物品和特种行业;负责全市保安行业的管理,协调、指导基层加强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负责全市劳动教养审批工作;负责全市公安机关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工作;负责我市城区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的治安巡察工作;负责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我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对公共信息网络进行安全监察;负责对看守所、治安拘留所、收容教育所和强制戒毒所管理工作;对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 1
第二篇:深圳市规划土地监察行政执法主体及其职责规定
深圳市规划土地监察行政执法主体及其职责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规划土地监察工作,明确规划土地监察的行政执法主体及其职责,保障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深圳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规划土地监察,是指市、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对单位和个人遵守有关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依法对违反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进行查处的活动。
第三条市、区、街道规划土地监察机构由市、区编制主管部门依法设立。
第四条市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订规划土地监察政策并组织实施,监督执行;
(二)负责本市范围的重点巡查和机动巡查,运用卫星遥感检测图片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日常监控;
(三)对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重大案件、争议较大或者类型较新的案件以及市规划国土部门各派出机构上报的案件进行调查取证、认定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四)指挥、调度市规划国土部门各派出机构以及区、街道规划土地监察机构,组织跨区和重大执法行动。
第五条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本行政区域内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进行调查取证、认定,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二)对本行政区域内依法应当拆除的违法建筑组织强制拆除;
(三)督促本行政区域内各街道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开展日常巡查工作。
光明新区、坪山新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分别接受宝安区、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的委托,承担本辖区的规划土地监察工作。
第六条街道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单位和个人遵守有关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日常巡查;
(二)对辖区内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行为进行制止,报告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并配合其进行查处;
(三)承办市、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交办的其他事项。
街道规划土地监察机构接受所在行政区域的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的委托,以其名义作出行政决定。光明新区、坪山新区所辖街道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分别接受宝安区、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的委托,承担本辖区的规划土地监察工作。
第七条市、区、街道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在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过程中需要了解有关城市规划或者土地出让等情况,或者需要确定当事人行为性质的,可以书面请求市规划国土部门提供有关材料或者出具专业意见。
市规划国土部门应当自收到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提供有关材料或者出具专业意见;如果所涉及的事项复杂,需要延期的,应当向申请单位说明理由并明确答复的日期。
第八条市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应当拟订统一的执法文书供区、街道规划土地监察机构使用。
第九条市、区、街道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在查处违法案件过程中,发现有关国家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应当追究行政责任的,移送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处理。
第十条本规定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舟山市农林局行政执法主体及法律依据
舟山市农林局行政执法主体及法律依据
一、法定行政机关
舟山市农林局(农业)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九条第三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九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一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三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六条第二款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第一款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七条第二款
8、《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七条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条
10、《农药管理条例》第五条第一款
11、《兽药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二款
12、《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二款
13、《种畜禽管理条例》第五条
1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六条第二款
15、《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
16、《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二款
17、《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四十条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八条第三款 20、《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第四款
21、《植物检疫条例》第三条第一款
22、《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176、177项
2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24、《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二款
25、《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第四条第二、三款
26、《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二款
27、《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第三款
28、《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
29、《农作物商品种子加工包装规定》 30、《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
31、《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第三条
32、《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第三条
33、《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第四条
34、《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二条第三款
35、《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第二条
36、《兽药质量监督抽样规定》第二条
37、《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8、《兽用麻醉药品的供应、使用、管理办法》
39、《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40、《新兽药研制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三款
41、《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
42、《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三款
4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三款
4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五条
4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第四条
46、《村级范围内筹资筹劳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
47、《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
48、《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第三条
49、《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第四条 50、《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第三条
51、《农机成人教育暂行规定》第四条第三款
52、《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第五条
53、《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
54、《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二条第二款
55、《拖拉机登记规定》第二条第二款
56、《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
57、《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59、《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第三条第三款 60、《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二款 61、《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第六条 62、《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二款 63、《草种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64、《高治病性动物病源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65、《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三条二款 66、《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二款 67、《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第三条第二款 68、《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办法》第二十一条 69、《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70、《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 71、《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一款 72、《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73、《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74、《动物病源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75、《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76、《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第三条 77、《关于废止农业行政许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78、《关于修订农业行政许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79、《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三条 80、《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第五条第二款 81、《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组织条例》第二十二条 82、《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第三条第二款
83、《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第五条第三款
84、《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五条第二款 85、《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
86、《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一款 87、《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二款 88、《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一款
89、《浙江省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实施办法》第三条 90、《浙江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二款 91、《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第三条第一款 92、《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93、《浙江省沼气开发利用促进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94、《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第四条 95、《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第四条第一款
96、《浙江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第二条第一款 97、《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三款 98、《浙江省野生植物保护办法》第六条第一款
舟山市农林局(林业)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七条第二款
3、《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九条第三款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九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第五条第三款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承包法》第十一条
8、《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三条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四款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三条第二款、第五条
12、《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第一条第一款
13、《退耕还林条例》第六条第二款
14、《森林防火条例》第五条第二、三款
15、《城市绿化条例》第七条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八条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八条第三款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四十条
19、《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第五条第二款 20、《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第四条第三款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22、《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五条
23、《林木种子包装和标签管理办法》第四条
24、《林木良种推广使用管理办法》第五条
25、《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26、《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二款
27、《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
28、《关于授权森林公安机关代行行政处罚权的决定》
29、《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第三条
30、《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31、《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二条
32、《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第三条
33、《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第六条第二款
34、《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管理规定》第三条
35、《林业统计管理办法 》第三条
36、《林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九条
37、《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六条
38、《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第五条
39、《林业行政处罚听证规则》
40、《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一款
41、《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第三条第二款
42、《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第五条第三款
43、《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第七条第一款
44、《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第六条第一款
45、《浙江省土地监察条例》第四条第二款
46、《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三款
47、《浙江省标准化管理条例》
48、《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第五条第一款
49、《浙江省林地管理办法》第五条
50、《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实施办法》第三条
51、《浙江省林木采伐管理办法》第三条
52、《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53、《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一款
54、《浙江省野生植物保护办法》第六条第一款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舟山市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八条
2、《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第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
3、《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第十条
4、《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三款
5、《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三款
6、《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第三条第三款
7、《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
8、《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第四条
9、《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三款
10、《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三款
11、《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第四条第一款
12、《浙江省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
舟山市植物检疫站 法律依据:
1、《植物检疫条例》第三条第一款
2、《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第三条
3、《浙江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第二条第一款
舟山市森林植物检疫站 法律依据:
1、《植物检疫条例》第三条第一款
2、《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第二条第二款
3、《浙江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第二条第一款
4、《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第六条
第四篇:公路行政执法主体的法律依据
公路行政执法主体的法律依据
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三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湖北省十堰市公路管理局依法履行公路监督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处理、行政强制措施等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法律依据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第四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决定由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
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三条第三款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具体负责公路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3、《湖北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三款“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可以决定由公路管理机构依照苯条例行使公路路政管理职责。”
4、《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第四条第四款“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具体行政管理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
5、《路政管理规定》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
主管部门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公路法》的规定或者根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路政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五篇:档案局行政执法主体清理结果
宣武区档案局行政执法主体清理结果
宣武区档案局
一、法定的行政机关 主体名称:宣武区档案局 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六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四)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宣传与档案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培训。”
3.《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七条第二款“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区、县的档案事业,依法对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组织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二、需要注明的情况:
2001年10月15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宣武区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京文〔2001〕140号)规定:“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转为区委、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区档案局从政府职能部门转为事业单位,这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相抵触,也使《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失去了具体执法机关。为了保障机构改革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切实依法履行档案行政执法职能,2002年5月20日《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办公室、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宣武区档案局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问题的通知》(宣办发〔2002〕23号)规定:“区档案局仍为区政府负责本区档案工作的主管部门,履行全区档案事业行政管理职能”,“区档案局具有执法主体资格”。
经过同级政府依法确认,区档案局具有了执法主体的资格。目前,区档案局作为事业单位,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的进程中,履行着行政执法权,形成了档案行政执法实际在法律上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相符,与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符的状况,既影响了国家法律的权威,也给各级档案局依法履行职责造成了现实的困难。
希望有关主管部门能够协调解决档案局的法定地位,将档案局由目前的事业单位依法调整为行政机关,进一步明确档案局作为主管本行政区域档案事业的政府职能部门地位,为各级档案局切实贯彻实施国家法律法规,推进依法行政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