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烟草行业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烟草行业是云南省消防投入最大的行业,但与云南烟草行业迅猛发展的的生产经营相比,无论是消防设施设备,还是消防组织机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监督检查,都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大消防安全建设的力度,才能确保烟草行业的消防安全万无一失,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烟草行业;消防安全;责任制
烟草行业,是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烟草产品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升,也必将对全省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做好烟草行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云南烟草行业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紧紧围绕消防法律、法规和《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消防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着烟草行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个行业对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工作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找准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促进我省烟草行业消防工作水平的提高,正是的目的所在。
1.当前我省烟草行业消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消防设施建设滞后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1.1.1 烟叶仓库现有储存面积适应不了实际储存需要。近年来,烟草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烟叶储存量剧增,但烟叶仓库的建设滞后于这一发展,导致仓库防火分区超面积,烟叶堆垛超面积、超高,堆垛间距及与梁、柱、墙等的安全距离不够,堆垛占用消防通道等超量储存现象时有发生,严重违反了《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1.1.2 老库区缺乏自动消防设施。按照《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占地面积超过500m2或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库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但很多老库区没有这样做。如:玉溪卷烟厂三号库区共有仓库36幢,总储存面积16.8万m2,储存烟叶总价值约20个亿,但该库区却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只设置了一些室外消火栓,配备了一些灭火器;江川复烤厂1985年建的老仓库也未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这样,常规灭火器材配置过多,尖端高科技消防设施设备缺乏,与现有储存规模和储存价值不相适应,“技防”跟不上,日常管理中主要靠“人防”,很难做好库区的消防安全工作。据了解,在规模较小、生产水平相对较低的烟厂,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1.1.3 消防设施功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如:红河卷烟厂储运公司成烟仓库有20幢老仓库的区域报警器安装在库内,因设备不防腐,一到杀虫时期,只得关闭设备;昆明卷烟厂消防控制中心内只有CRT显示,而不能对相关消防设施进行联动控制,使该系统的功能大打折扣。其他管理上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防火卷帘门功能不符合消防要求,防火门损坏、无顺序器,厂房内无疏散指示标志和事故照明灯等。
1.2 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与生产要求不相适应
1.2.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滞后,针对性不强。据调查,我省很多烟厂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均为《消防法》施行以前制定,其中许多内容已显陈旧,跟不上形势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一些车间、部位的防火安全制度没有结合岗位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制定,内容不全,针对性差,流于一般化,不能真正起到预防火灾和提高火灾扑救能力的作用。
1.2.2 消防安全检查不深入,检查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防火检查仅仅停留在灭火器是否过期失效和是否有违章吸烟等简单现象上,对自动消防设施知之甚少,检查不深入,不到位。这样,由于企业自身的防火检查质量不高,使很多火灾隐患长期存在。
1.2.3 文书档案建设和管理不规范。据调查,目前除玉溪卷烟厂消防科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规范的消防安全管理档案外,其他烟厂消防安全保卫部门在文书档案的建设和管理上都存在不全面、不系统、不规范的问题。由于这项基础性工作没有做好,使安全保卫部门对全厂的消防安全底数缺乏较为完整、系统、准确的把握,日常消防工作连续性、针对性不强,工作效果不理想。
1.2.4 安全保卫部门与工程、技改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不够,导致在消防设施施工安装工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玉溪卷烟厂物资公司纸张库在进行改造时,库内仍堆有大量物资,但该库的室内消火栓却无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也被擅自关闭,且无其他临时安全措施,导致该库施工期间消防安全无保障。江川复烤厂在编制自动消防设施CRT管理软件时,未向集团安全保卫部门申报,也未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审核,而集团工程技术部又没有做好协调工作,致使该厂投资80余万元编制出来的CRT软件达不到消防要求,消防控制中心的设置也不符合规范要求,这样,企业虽然有心把工作做好,却因各部门关系协调不好,未按程序申报审核,花了钱还没把事情办好。
1.3 消防安全组织不健全
1.3.1 未按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江川复烤厂消防队有16人、1辆消防车,但未按程序申报、审批成立,在厂内的名称是“安保科消防组”,虽然具备了成立专职消防队的条件,但体制上不顺,管理上也不易搞好,经对消防车的实地检查,发现车辆、器材维护保养不好,随车器材配备不够。
1.3.2 专职消防干部力量薄弱。如:红河卷烟厂现有职工1200余人,但安技部下设的消防科只有1人,力量显然不足,与该厂的生产规模和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1.3.3 专职消防队训练方法简单。很多专职消防队在日常训练中,主要抓的是体能训练及基础性训练,如跑步、两盘水带连接等,而没有按照“火怎么灭,兵就怎么练”的思想来组织训练,应用性训练少,不利于提高队伍的灭火实战能力。且临时工多,队伍不稳定,素质难以保证,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长期徘徊不前。
1.4 第三产业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火灾隐患多
近几年,随着烟草行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烟草行业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烟草行业习惯于将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主业生产区,而忽视了对第三产业的安全管理,导致第三产业火灾隐患增多,很多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整改,整个系统在消防安全上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状态。
2.存在问题的原因
烟草行业在消防工作中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既有行业内部的原因,也有公安消防机构的原因。
2.1 行业内部原因
2.1.1 部分领导对消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高,消防法制观念不强,不按消防法律、法规办事
目前,烟草行业的一些领导虽然不否认消防工作的重要性,也承认消防设施对生产发展具有特殊的安全保障功能,但由于这种功能往往不直接表现为具体的经济利益,且建设投资大,因而把消防投入视为“非生产性投资”,有意无意地把消防投入往后排,在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心存侥幸,往往紧缩消防投入,致使消防设施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另一方面,消防法制观念不强,不按消防法律、法规办事的现象经常发生。如:在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过分强调生产进度,不报消防审核就擅自施工、未经消防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就擅自投入使用。有的单位在消防安全上舍不得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不愿按照公安消防机构提出的意见整改火灾隐患。个别单位还擅自拆除消防设施。
2.1.2 职工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我省烟草行业大力推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从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仍然在于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如:有的单位和部门虽然签订了责任书,但流于形式,责任不明确,防火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大量违法违规行为。一些单位在消防工作中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一般号召多,有效措施少;文件发得多,具体抓得少;治标抓得多,治本抓得少,造成工作成效不明显。另一方面,职工消防安全意识不强,防火、灭火知识缺乏,也给责任制的落实带来了影响。据调查,烟草行业特殊工种、岗位人员熟知火灾事故处理程序的只占30%,且这些人员中很大一部分对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并不十分清楚,有的还擅自脱离值班岗位。
2.1.3 专职消防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与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消防技术水平的提高,高科技产品、计算机技术在消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要求使用和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但目前我省烟草行业的专职消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适应不了现代化消防管理要求,导致在日常防火检查、管理中还因循传统的检查、管理模式,检查手段落后,抓不住重点,检查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发现不了深层次问题。另外,专职消防人员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培训上岗,消防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也是造成诸多消防问题的原因。
2.1.4 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质量不高
一些消防设施之所以不符合规范要求,是施工安装质量低下造成的。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末端试水阀因位置安装不当而无法进行试验,湿式报警阀安装在室外,无安全防护措施等。
2.2 公安消防机构的原因
2.2.1 建筑防火审核意见不全面,施工监督、工程验收不细致
建筑防火审核意见全面、准确,施工监督认真、到位,工程验收全面、细致,是消防设施符合规范要求的重要保障。但据调查,我省公安消防机构在对烟草行业部分建筑工程实施监督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审核意见不全面,施工监督不到位,工程验收不细致的问题,有的工程虽履行了验收手续,但仍有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有的工程刚验收完毕,就发整改通知书,这样做,引起企业对审核、施工检查、验收标准的怀疑,导致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火灾隐患的整改。
2.2.2 公安消防机构对火灾隐患的督促整改力度不大
据调查,烟厂的一些火灾隐患,公安消防机构早已发现并多次指出,但就是不见整改,有的隐患甚至一拖就是几年,而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对隐患也没有一追到底,只停留在发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上,该处罚的不处罚,未能引起单位的足够重视,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的效果不好。
3.解决当前烟草行业消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加大消防投入
烟草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消防投入的绝对数是大的,但从现有消防设施与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的适应程度来看,消防设施仍然滞后,消防投入仍然不足。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烟草行业领导对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纠正把消防投入视为“非生产性投资”的认识偏差,扭转“说起来重要,忙起来就不重要”、口头上重视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正确处理效益和安全关系的错误做法,从而加大消防投入,加大火灾隐患的整改力度,彻底改变消防设施滞后于生产水平和生产规模发展的被动局面。同时,省公司要从行政上强化措施,严格奖惩,坚持消防安全一票否决制,督促各企业做好消防工作,对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单位,要严肃追究企业领导的责任,以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3.2 狠抓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实践证明,消防安全责任制是保障各项火灾预防制度和措施得以落实的有效手段。烟草行业的消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这个中心环节来抓。现在,我省烟草行业通过多年的实践,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已有很好的基础,关键的问题是抓落实、抓到位。在这里,要注意三个环节:一是要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增强职工做好消防工作的自觉性,这是保证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要加大检查力度,及时纠正责任制落实中的不良倾向,这是督促责任制落实的有效手段;三是要严格考核,严格奖惩,这是责任制落实的有力保障。
3.3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消防管理人员队伍
首先,要将一定数量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专职消防管理人员队伍中,优化队伍结构,带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次,要提高专职消防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吸引有志青年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安心为企业消防做出贡献,同时降低临时工比例,对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要采取措施予以保留,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水平的持续提高。再次,要加强学习和培训,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在职人员积极学习文化、科技和业务知识,落实岗前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消防主力军作用。对专职消防队的业务训练要进行研究和探索,改变过去那种偏重于基础性训练的传统训练方法,按照“火怎么灭,兵就怎么练”的思想,加大应用性训练比重,提高队伍的灭火实战能力。
3.4 走消防管理规范化建设之路
首先,要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机构。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力量薄弱的单位,要进一步予以充实。未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单位,要严格按照《消防法》和《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按程序申报组建,为做好消防工作打好组织和人员基础。其次,要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依据《消防法》,对原有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加强针对性,使之适应实践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并在落实上狠下功夫。再次,要规范防火检查程序和方法,规范文书档案管理,建立行业、单位消防安全的计算机管理数据库,改变直观的、经验型的传统检查方法;提高应用科技手段实施防火检查的意识和技能;促进防火检查水平的提高,并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消防安全管理,使企业的大部分消防问题都能在内部得以解决。第四,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和工程、技改等部门在消防设施施工安装工程中的职责和工作程序,理顺工作关系,避免相互间的扯皮、推诿现象,增强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的消防工作,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
3.5 公安消防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加大对烟草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杜绝建筑防火审核意见不全面、施工安装检查不细致、工程验收把关不严等弊病,切实把好为烟草行业的消防关,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其次,要继续加强对烟草行业的重点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章行为,确保烟草行业各项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篇:山西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荐)
山西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是全国闻名的文物大省, 地上文物遗存十分丰富, 古建筑遍布全省各地, 素有“中国古建筑宝库”之称。宋金时期以前的地上文物古建筑占到了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72% ,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1 个, 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木构建筑占到55% , 分布在全省99 个县、市、区。全国目前仅存的6 座唐代木结构标本性建筑,山西就占了4 座。其分别为位于运城市芮城县的五龙庙, 长治市平顺县的天台庵, 忻州市五台县的南禅寺、佛光寺。其中唐代建筑南禅寺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距今已有1 210多年的历史。为认真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 保护好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 2004 年3 月至7 月, 根据公安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的通知》的要求,山西省公安、消防、文物、宗教、旅游等有关部门在山西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按照“政府领导, 齐抓共管, 专群结合, 群防群治”的整体工作思路, 大胆更新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思路,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 全面优化了古建筑消防安全环境。此次专项治理总的特点是: 政府领导有力, 部门配合默契, 治理重点突出, 治理措施得力, 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 使全省古建筑消防安全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同时, 在专项治理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笔者就此进行了认真总结, 以便和各位同仁探讨。
1、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历史遗留、经济发展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部分文物古建筑产权不清, 消防安全责任不明, 给消防安全管理带来困难。一些古建筑长期被当地单位或群众占用, 作为粮仓、教室或办公场所使用, 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火灾隐患长期存在。如, 某县级市 人民政府长期占用该地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用作办公场所, 虽然消防、文物部门多次报告政府请求搬迁, 但由于资金困难, 一直没有得到落实。
(2)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地普遍加大了对文物古建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给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火灾隐患和问题。一些当地居民为依靠旅游资源增加收入, 在部分文物古建筑周围的建控区内或者保护范围内私搭乱建房屋, 开设饭店、商铺, 造成防火间距严重不足, 消防通道不畅。
(3)山西文物古迹繁多, 文物古建筑消防保卫任务十分繁重。但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等原因, 消防资金投入的缺口较大, 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文物古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都比较薄弱;有些文物古建筑单位附近根本没有公安或专职消防队, 即使已经建队的, 也由于当地财政困难, 消防器材装备落后, 数量严重不足。例如,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的应县木塔, 是闻名世界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 年),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高最大的纯木制结构佛塔。多年来, 诸多火灾隐患严重威胁着这座千年宝塔的“生命”安全。目前, 应县县城内没有一支能担负灭火任务的公安或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离木塔最近的怀仁县消防队距应县县城36 公里, 一旦木塔发生火灾, 远远不能满足火灾扑救的需要。
(4)许多古建筑地处偏远山区, 存在不同程度的失控漏管现象。部分地区文物主管部门机构不健全, 人员、经费短缺。一些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物古建筑产权所有者和旅游经营者对于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 在消防安全的资金投入上互相推诿扯皮, 致使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条件得不到改善, 单位的消防设施配置不足, 自防自救能力较差。
(5)没有适合当前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形势的法律、法规。就目前情况来看, 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依据
张华东: 山西省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5 年第2 期 的专门法规主要是1984 年文化部和公安部联合颁布实施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其制定依据主要是当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消防监督条例》。目前,《消防监督条例》已经停止执行,《文物保护法》也已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 年10 月28 日修订。由于历史的局限,《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在消防安全责任的设定, 管辖适用范围的确立, 文物古建筑消防给水、灭火设施、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消防器材配置的针对性等几个方面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3、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对策 311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责, 全面加强对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消防法》第三条规定: 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在此次专项治理工作中, 各级人民政府充分发挥领导职能, 普遍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专项治理领导机构, 多次下发通知, 召开专门会议, 政府主要领导还亲自带队深入古建筑单位或场所进行检查, 为专项治理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保证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笔者建议由各级政府成立一个长期的古建筑消防管理工作领导机构, 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根据全省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状况, 进一步认真研究古建筑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适时开展古建筑专项治理活动, 采取有效措施, 全面加大对古建筑消防工作的监管力度;另外, 各级公安消防监督部门要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 积极督促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 共同做好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 以落实责任制来带动古建筑消防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312 深化专项治理工作, 积极推广先进经验, 为进一步做好古建筑消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山西全省各地在此次专项治理工作中, 精心组织,迅速行动, 措施得力, 效果显著, 出现了一大批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先进经验。为积极促进古建筑消防工作向纵深发展, 大力宣传先进经验,同时做好对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借鉴工作, 山西省应充分发挥文物大省的优势, 深入挖掘专项治理工作中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特色鲜明的经验和做法, 以点带面, 在全省乃至全国全面推广, 为深化专项治理, 进一步做好古建筑消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13 加强法制建设, 切实提高文物古建筑依法治火的能力如前所述, 由于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所具有的特殊性, 1984 年由文化部、公安部联合颁布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和一些现行消防法规和技术规范的有关条款, 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目前, 还没有一部适应当前工作需要的法律法规, 不能有效指导和规范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笔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的修订工作, 根据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特点和当前工作形势,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古建筑消防安全的专门性法规, 为加强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提供法律保障。314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大力提升古建筑消防保卫能力(1)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督促各级政府按照当地古建筑消防用水量的实际需要, 完善市政消防给水管网, 增加市政消火栓数量。特别是在市政消防给水管网达不到的区域, 要修建消防水池或建立临时取水点, 满足消防用水量的需要。
(2)按照国家现行规范和古建筑道路、水源和扑救特点, 配齐配足特种消防车辆、灭火器材等消防装备,充分做好火灾扑救的准备工作。
(3)在重要的古建筑群建立全方位消防监控系统。有条件的要在重点保护单位和重点部位设置无线感烟探头和无线手动报警器, 对建筑实施24 小时全方位监控, 以利于及早发现火灾, 合理调度和部署力量, 迅速扑灭火灾。
(4)充分做好群防群治工作, 积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在列入国家重点保护, 距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旅游区和古建筑群, 按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 并为其配备必要的微型消防车、机动泵及水带、水枪等装备, 负责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巡逻和初起火灾的扑救。
(5)督促有关部门按照责、权、利相统一和“谁主管, 谁负责”、“谁受益, 谁投资”的原则, 落实增建古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和消除古建筑火灾隐患所需的资金,逐步在重要的古建筑内设置自动报警和固定灭火设备, 努力提高古建筑抗御火灾的能力。
第三篇:浅谈新农村建设中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07-07-18 | 文章来源: 宁夏 赵东铂
近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文件,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农村大多数都建造了平坦的水泥路,自来水也通到了各家各户,原本零乱分散的村庄正在朝着新规划区集中。然而,在大多数新农村建设中,消防安全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笔者通过调研,对新农村建设中消防安全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村道路入口处设置了隔离墩。新建村为了保护村内道路,在村道路入口处多数都设立了水泥墩,不让大型车辆进入,发生火灾后消防车辆也就无法畅通无阻的进入村内实施灭火,延误了扑救初期火灾的时间,致使小火酿成大灾。
2、新建村没有设立消防栓。为了节省经费,各新建村在安装自来水的过程中仍然没有考虑到安装消防栓。村内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消防车依旧需要到城市的市政消火栓取水,来回几
十里路,宝贵的灭火时间全白白的浪费到了运水的路上,致使火灾损失加大。
3、新建村规划不合理。为了节省土地,规划部门在规划新建区时,规划的农民住宅建设密度太高,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且连体住宅户数目过多,也没有设置防火墙。一旦其中一户发生火灾就会造成火烧联营的局面,增大了火灾危险性和火灾损失。
4、存在闭门造车,凭空想象的现象。在新农村建设中,因消防部门没有主动参与,地方各部门有不主动了解,消防安全工作方面出现了闭门造车、凭空想象的情况,使消防安全工作跟不上整体建设进度不说,有时存在不是消防安全设施达不到要求,就是消防安全设施过多,造成浪费。
5、消防部门指导不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虽然有消防规划,但因为在建设实施过程中消防部门没有及时的进行检查指导,致使没有按照消防规划施工。
二、主要对策
1、及时掌握情况。做为消防部门一定要及时的了解本辖区内新农村建设的部署,要主动到相关部门了解规划情况,铭记于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主动汇报,提出建议。根据掌握的辖区内新农村建设规划情况,针对消防安全工作情况主动向市、县和各乡镇领导汇报,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包括村消防车通道、房屋防火间距、消防水源的设立和防火巡查队伍的建立等方面消防工作的意见,使新农村建设开工前就有合理的消防规划,不留先天性火灾隐患。
3、加强检查指导。在新农村建设中消防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查看各新建村是否按照即有的消防规划进行施工建设。
4、加强消防宣传。消防部门要根据情况加强对农村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让其主动参与火灾预防工作。总之,新农村建设各方面投入的资金都比较大,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要本着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的原则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确保经济农村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第四篇: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市**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安全环境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在经济效益和消防安全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是关键。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消防工作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现行的体制、机制以及企业内部消防管理弱化等问题使得消防安全与经济效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笔者对**工业园区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思考和分析,以求对工业园区经济高速发展下消防工作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工业园区;消防安全;问题;对策
工业园区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迅猛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多数未进行消防安全规划或消防规划不合理,普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火灾事故屡有发生。抓好工业区消防工作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现结合实际,分析**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
一、**工业园区现状及特点
**工业园区消防工作现状,园区消防工作的特点可归纳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新、险、散、缺”。
新,即地域新,设施新,人员新。园区往往规划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开阔地带,集中圈地几百亩,甚至上千亩,一次规划,分片建设。按照大多数园区开发的工作思路,“边开发,边建设”,以“筑巢引凤”的方式,先由本地的若干企业落户,再吸引本地以外的“外资”参与建设;地域新导致道路交通网线不完善。设施新,新厂房,新机器;人员新,扩大再生产后的园区企业往往是除骨干外,大量招聘使用新员工,防火意识欠缺。
险,园区生产过程、产品火灾隐患大。特色园区化工企业较多,大量使用钢结构厂房,大跨度,大面积,产品及生产过程易燃易爆。
散,新企业导致管理制度匮乏,消防工作存在散、乱状况。企业上马过程中事情千头万绪,倘若缺乏消防意识,往往生产经营是头等大事,消防管理放置一边,制度缺乏或形同虚设。
缺,缺少消防配套设施。乡镇工业园区规划过程中,对消防站、消防栓、供水管线、建筑耐火等级虽然有规划,但缺乏通盘考虑,临时意识浓。
二、**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特点
(一)工业园区中多数企业是按照其自身的生产工艺特点新建厂房,在设计与施工前却没有将新建厂房的施工图纸向消防部门申报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导致这些新建的厂房存在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
1、大型的厂房没有设置防火分区。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生产设备为流水线式摆放在厂房中,生产的原材料也堆放在设备附近,一旦发生火灾,可燃材料在燃烧过程中没有被有效地隔开,很快就会向四周蔓延,造成火势迅速扩大,难以控制,同时增大抢救物质和扑救火灾的难度。
2、厂区内没有设置室内外消防给水。如果厂区内没有足够的消防水源,仅依靠消防车载的几吨水是远远满足不了火灾扑救的需要的,而让消防车往返运水则会延误战机,让小火酿成大灾。
3、部分企业的厂房与仓库合用。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时间和空间,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量地堆放在厂房中,在生产过程中又免不了用火用电,如果因此发生火灾,堆积的产品不但影响人员的疏散,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可燃物会加大厂房内的火灾荷载,造成火势蔓延,会给火灾的扑救带来困难。
4、建筑耐火等级低。由于多数企业的厂房没有经过严格的防火设计与审核,采用简易搭建的厂房和仓库作为生产和储存场所,其可燃材料搭建的建筑不仅降低了厂房与仓库的耐火等级,同时也增加了火灾荷载。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很容易因为大量可燃材料的燃烧引起的高温使整厂房整体垮塌。
(二)工业园区内还有部分企业是租用已建好的建筑物进行改建后再投入生产的,由于改变了原有建筑的使用性质,同样会带来大量的火灾隐患。
1、“三合一”现象严重。有的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而大量员工的住宿问题又一时难以解决,只得在厂房中安置员工集体宿舍,为了方便员工管理,通常只有一个出口。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在厂房中的员工极易被困火场,造成群死群伤的惨剧。
2、安全出口不足。由于租用的民用建筑安全出口本来就少,企业由于生产的需要往往将其分隔成几个车间,造成安全出口严重不足的情况,给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逃生带来困难。
3、灭火器材不足。在生产中,由于偶尔的错误操作,可能会出现火情,如果配置了必要的灭火器材,就可以迅速扑灭初起火灾,将损失降到最低,而大多数企业配置的灭火器数量远远不足,甚至根本就是已经失效了不能用的,加上员工普遍没有经过消防安全培训,连基本的灭火器使用方法都不会,遇到火情容易酿成大灾。
4、电气线路老化。业主在改建厂房时利用原有的电气线路,或简单加以改造,在生产过程中用电负荷会远远超过原来的设计用量,由于租用的建筑建设时间已久,电气线路也是同期敷设的,老化现象和随意搭建现象严重,极易造成电气线路方面的火灾事故。
5、缺少消防水源。租用的民用建筑有的原来是不需要设计消防给水的,但业主改变其原有用途进行生产加工后,按照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是要增设消防给水的,因为生产用的厂房火灾危险性比民用建筑要大得多,而且发生火灾后因为各类可燃物比较多会使火灾发展加快。一旦发生火灾,如果没有大量的水用于扑救,厂房很快就会陷入火海,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市积极推动经济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有规模不等的工业园区,园区内企业少则数十家,多则上百家。以**区为例,凭借着地广人稀的优势,吸引了不少内地企业来此投资建厂, 在经营模式上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优势,工业园区得到快速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应与园区建设相适应的消防安全工作却没有得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园区消防工作的发展及现状还不容乐观,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由于缺乏统一的总体规划和消防规划,造成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先天不足,火灾隐患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
1、消防安全规划不合理。建筑周边没有设置必要的消防车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快速地到达火场,为扑救火灾、疏散人员物资增加了难度。与此同时,厂与厂之间、车间与车间缺少必要的防火间距,建筑毗连严重,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蔓延趋势,甚至出现火烧连营的状况。而且,园区内的民营企业在厂房建设中,为了省时和减少施工工期,大量采用钢材、钢屋架,而钢材没有经过防火处理,钢结构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多数工业园区未编制消防规划,或对工业园区产业项目定位不准确,导致消防规划不合理。园区内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市政消火栓大多未能与工业园区建设同步配套施工。有的工业园区虽建有市政消防设施,但市政消火栓总数不足,消防给水管网管径、水压、流量等不符合要求,无法满足消防用水的需要。多数企业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消防设施严重不足,在火灾情况下,无法及时组织火灾扑救和人员物资疏散。
2、火灾隐患比较突出。由于园区企业的设计、施工多数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存在未按要求设置室内、外消火栓、室外消防水源不足、室内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灭火器配置选型不合理、建筑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未按要求设立防火、防烟分区、疏散楼梯不符合要求等火灾隐患,导致初起火灾得不到有效控制,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由于工业园区内的投资项目是党委政府的招商项目或重点项目,为加快项目落地进程,党委政府默许了项目工程先开工建设后补办手续的做法,导致消防部门在行政执法上产生较大的阻力。有些工业园区未经正式审批,建筑工程无法正常取得土地、规划等许可,即便图纸及有关资料设计齐全,消防部门仍无法为其办理消防审核或验收手续。一些企业虽已经消防审核和验收合格,但在投入使用后为了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擅自将原有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或消防通道搭建成仓库或车间,改变整体消防安全布局,造成了建筑物无消防车道、防火间距不足、防火分区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带来新的消防安全隐患。
3、园区内消防设施短缺。这一方面体现在园区内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跟不上园区建设步代,厂区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公共消火栓的建设严重不足,消防用水严重缺少,火灾发生后难以扑救。有的工业园区消防给水管网管径过细,水压过低,无法满足消防用水的需要;而有的工业园区甚至尚未建市政消防供水设施。另一方面,由于进园区企业厂房的设计、施工未经消防审核,厂区内未按要求设置室内、外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灭火器配置不合理、选型不符合要求,本应配备扑救固体物质火灾ABC类磷酸氨盐干粉灭火器,却配置了扑救液体、气体的BC类碳酸氯钠灭火器,以致初起火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4、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多数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安全工作措施不到位,存在消防安全工作无人抓、无人管。未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未制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违章操作、违章用火、用电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生产管理混乱,厂房内电气线路及电器设备的选用、安装不符规范要求,电线乱拉乱接、闸刀裸露,防爆场所未采用防爆电器的现象随处可见,且应急措施未及时跟上,极易因小火而酿成大灾。乱搭乱建现象严重。一些已经消防审核和验收合格的企业,在投入使用后为了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擅自将原有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或消防通道搭建成仓库或车间,从而改变整体消防安全布局,造成了建筑物没有消防车道,没有防火间距,没有防火分区等问题,给消防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
5、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多数企业业主自身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消防安全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摆不正企业发展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只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顾消防安全,贪图眼前小利,忽视安全成本投入。企业业主自身未接受消防安全培训,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不重视火灾预防和消防安全管理,不懂消防器材的使用、初起火灾的扑救等消防常识。同时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不重视,培训制度形同虚设,对员工缺少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导致相当部分员工消防法律意识淡薄,对消防知识一无所知,违章生产、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
四、加强工业园区消防工作的对策
针对工业园区存在的消防安全不良状况,消防部门要树立“人人创建软环境,消防安全是最大软环境”的思想,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当好政府参谋,努力改进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环境,确保工业园区健康、快速地发展。
1、抓好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以贯彻国务院15号文件为契机,加强对党委政府领导的请示汇报,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把工业园区消防规划纳入总体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同规划、同建设、同实施。依据《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编制既符合实际又适度超前、既关注重点而又照顾全面的消防规划,使工业园区内功能布局合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到位,公安消防站装备建设能符合扑救重特大火灾灾害事故的要求。对已经建成的园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本着“适度整改、全面完善、重点防范”的基本原则,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施消防站、消防通信、消防道路、消防水源、消防装备建设等的落实工作。对新建的园区,坚持从源头把关,严格依照消防规划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建设,确保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基础设施与其他市政设施同步建设。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救援需要的,增建、改建、扩建消火栓、消防水池、天然水源取水设施等消防设施,满足实战需要。
2、依法行政,明确将消防审核、验收作为前置条件,现场服务,开通 “消防审批绿色通道”。消防部门要为企业把好审核、验收关并积极参与园区消防规划和建设工作。要从加强建筑防火工程审核入手,从源头上堵住火灾隐患。在政府提出统一规划建立园区之时,应加强规划管理,严格审批。消防监督管理人员要主动出谋划策,把好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审核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对工业园区内存在隐患而有条件整改的单位,消防部门应提供一切便利措施,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采取因“患”制宜的方式进行整改;对确实没有条件整改的单位,消防部门要与业主一道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结合实际,开通 “消防审批绿色通道”。对于大型建筑工程,尤其是工期紧、问题多、协调量大的大型工程,打破常规,现场办公;对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简化消防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和投资环境。
3、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坚持从源头抓起,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对园区内的未报审、报验的企业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同时加强与工业园区管理单位的联系协调,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企业补办消防审核和验收手续。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主动提前介入工业园区和大型招商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把消防法规、规范的宣传工作做在前面,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期限,快速办结建筑审核、检查验收等手续,把好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审核验收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在热情服务的前提下,坚持严格执法,加强消防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努力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对工业园区内存在隐患而有条件整改的单位,提供一切便利措施,按规范要求督促企业抓好整改;对确实没有条件整改的单位,要主动出谋划策,与业主一道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企业消防安全。对手续不全、火灾隐患较为突出的,提请政府牵头消防、规划、建设、安监等部门根据消防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依法督促企业整改,对逾期不整改的火灾隐患企业报请政府予以停产停业并处罚款。针对工业园区存在的消防安全现状,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将工业园区消防安全整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整治力度,全力消除火灾隐患;同时督促乡镇政府、街道办改善园区公共消防安全环境,解决消防规划、消防通道、消防供水等带来的隐患,避免发生重特大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
4、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各级党委政府、乡镇政府、街道办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对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把对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考评中。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制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晰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http://www.xiexiebang.com]网络。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开展消防安全工作,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单位防火安全领导机构,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到位。消防部门加强检查指导,落实参谋挂点园区制度,指定参谋指导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并针对工业园区消防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
5、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由于园区消防工作涉及面广、线长、量大,全靠公安消防队伍承担消防保卫任务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园区、企业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在园区不但要组建义务消防队,还要督促各企业尽快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并对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实战演习,提高灭火能力。随着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消防体制、消防力量、车辆装备等已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按照《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和《消防员防护装备配备标准》,进一步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改善器材装备建设,努力提高消防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发展多种形式专职消防队,组建群众性的义务消防组织,努力解决公安消防队员人数不足的矛盾。配齐配强器材装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适时组织开展演练,不断增强工业园区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积极发展派出所联防消防队,逐步配备必要的扑救化工、火灾的特种车辆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提高处置各种恶性化学灾害事故和扑救火灾事故的能力。
6、加大消防宣传培训力度。积极做好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宣传发动工作,努力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督促规划、建设、工商等职能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到位。要充分利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政府应把消防宣传列入公益宣传中。针对工业园区及园区内企业的特点,抓好企业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常识培训和自防自救能力的宣传教育,使其做到“三懂”“三会”。“三懂”即懂火灾的危险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三会”即会报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使用灭火器材。由此提高企业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增强应变及自我防范能力,从而筑实城镇工业园区抗御火灾的堤坝,防火患于未然。在园区内设立固定消防安全宣传栏,通过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等形式扎实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广泛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消防法律法规。针对工业园区及园区内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业主和员工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素质,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在抓好企业经营者的消防安全培训的同时,督促企业业主制定严格规范的培训制度,经常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备的自防自救知识。
工业园区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发展的同时却不能忽视消防安全工作,更不能人为的制造隐患而忽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和经济不断繁荣,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安宁。
第五篇:浅谈老城区出租房的消防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老城区出租房的消防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出租房行业已颇具规模。由于出租房火灾隐患突出、使用情况复杂、消防安全管理薄弱、租赁双方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责任没有落到实处,使得出租房的消防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出租房消防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些对策,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 出租房 现状 分析 对策
2004年12月8日广东揭阳发生死亡6人的出租屋重大火灾事故;2005年11月22日广州市荔湾区发生死亡3人的出租屋重大火灾事故;2006年4月8日福建省漳州龙海市发生9死4伤的出租屋重大火灾事故;2006年5月13日河南新乡发生死亡3人的出租屋重大火灾事故;2006年8月5日福州市晋安区发生死亡3人的出租屋重大火灾事故;2006年8月10日云南昆明发生10死2伤的出租屋特大火灾事故——近年来,全国有关出租屋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接连发生。随着xx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xx城区。据调查,至2008年12月底,全市常住人口600万人,外来流动人口120多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0%,“出租热”引发了一系列消防安全问题,形成了诸多火灾隐患。然而xx老城区普遍存在房屋耐火等级低、街深巷窄、户户相连、室内使用大量的可燃材料装修、电线私接乱拉、无消防设施、消防车通道不畅等火灾隐患,加上出租户对火灾隐患的认识不足等,一旦因用火用电引发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出租房的消防安全问题成为当前老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当前xx老城区出租房的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认识。
一、老城区出租房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城区房屋因建设年代久,多为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房屋紧密相连,道路本来狭窄,更有违章搭建、占用消防通道等,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引起火烧连营。
2、租赁双方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自防自救能力差。一些房东租房子只为了赚钱,只要能把房子租出去,并不管住的是什么人,住多少人。由于平时没人管理,致使一些出租房火灾隐患突出,并且一些经营者尤其是个体经营者和私房出租户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用火用电常识,处置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因缺乏逃生自救的能力可能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3、出租房屋火灾隐患突出。许多经营者及租房户都是靠租赁房屋从事经营活动和居住,如经营小饭店、小商店和小旅馆等,这些场所一是本身就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室内一般用可燃材料装饰,柜厨、桌椅、桌铺等可燃物较多,电线老化、私拉乱接、电器线路超负荷运转;二是房东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在一个几十平方的房间内用三夹板等可燃材料分隔成多个房间,一住就是十几人;三是租房人大多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往往都是在一个非常狭小的房间内采用明火做饭,更有甚者用热得快在塑料桶里烧水,冬天用碳火取暖,夏天燃蚊香驱蚊等一系列隐患,极易造成火灾。
4、租赁双方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在房屋租赁过程中,绝大多数房主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只注重房屋的租金,很少涉及房屋的消防安全问题,忽视了双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没有在合同中明确谁负责房屋的消防安全,这样往往使出租房屋成为消防安全管理的死角。
二、出租房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1、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公安消防部门要提请政府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完善的出租房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同时督促公安派出所要把出租房的消防安全管理结合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视线。各相关部门、单位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联动长效机制,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尤其是各街道办、居委会、房管部门更要加强与消防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切实做好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特别针对把租赁房屋作为营业性场所和居住的,工商、派出所、居委会、房管等部门在开业前必须进行开业前安全检查,严格把关,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能发放经营许可手续。街道办、居委会、房管部门要积极发挥
基层物业管理的优势,将出租房屋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列为工作内容。基层派出所要以本辖区为单位,充分发挥消防民警等协管人员的作用,做好租赁房屋的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常识宣传及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同时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及时整改火灾隐患,确保出租房屋的消防安全。
2、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要减小火灾的发生,必须加强消防宣传工作,使租赁房屋的居民掌握防火基本知识、灭火基本技能和火场逃生基本方法。一是对出租房业主和从业人员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主要使其掌握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火灾案例、幽默故事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提醒居民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防火事项,传授灭火和疏散逃生的各种技能,强化消防安全意识。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主要是提醒出租房、公房单位、经营者一定要对用火用电的管理,经常检查燃气装置及管道以防发生泄露,保证消防通道畅通。三是积极开展查找身边的火灾隐患,及时消除隐患,时刻注意防火,万一遇到火灾时要保持镇静,利用掌握的消防技能及时扑灭初期火灾,防止小火酿成大灾。
3、建立群防群治工作体系。出租房的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公安消防机构一家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建立并完善由政府挂帅、各职能部门广泛参与的消防安全网络,并且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及时掌握情况,及时处置包括火灾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公安、消防、房管、安监、工商、街道办、居委会协助联动。消防部门要提请当地政府发动各街道办、居委会的作用,加强对各单位内部消防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及时整改。居委会要成立消防安全巡查组,进行日夜不间断巡查,定期挨家挨户对居民家用电器、用火用气设备进行防火检查,制止车辆停放占用消防车通道和损坏消防设施的行为。社区民警要经常督促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履行消防职责,组织开展经常性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切实做到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控制局面,把损失降到最低。
4、落实管理措施,强化法律责任。租赁双方应明确租赁的法律责任,出租房不能将不符合消防安全的房屋进行出租;承租方应提高法律意识,在承租时,应了解房屋的质量和消防安全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各街道要及时组织辖区派出所对居委会上报的本辖区内的闲置房和经营场所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核实,对不符合消防安全的房屋或民房坚决不能让其从事经营、住宿等,对不规范要求落实安全的经营者或责任人,严肃进行查处。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符合出租条件的房屋,出租方必须向公安派出所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即租赁期间由谁负责房屋的消防安全,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