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评实例:湖北淡水鱼加工业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2:3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析评实例:湖北淡水鱼加工业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析评实例:湖北淡水鱼加工业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析评实例:湖北淡水鱼加工业的调查报告

淡水鱼是湖北的优势资源。湖北淡水水产品产量连续8年在全国夺魁,2004年湖北省淡水产品总产量高达300万吨,其中青、草、鲢、鳙等低值鱼占80%以上。水产业已成为湖北省农业的一个重要支柱,水产产值已占到大农业的17.5%,2004年,湖北省农民收入新增部分的27%来自水产。

但是,湖北省水产业的经济效益很低,湖北省的渔业产值只占全国淡水渔业总产值的9%,居全国第三;渔民的人均纯收入在全国只排13位。长期以来,淡水鱼行业一直维持以“活产活销”为主的传统产销格局,加工转化率极低,深加工和产业化加工更是空白,“鱼贱伤农”和“卖鱼难”问题已十分突出,极大地制约了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步伐,成为限制湖北省发展农业经济的“瓶颈”问题之一。

1.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发展比较快,一些淡水鱼加工企业纷纷成立,主要生产诸如风干、清蒸、烟熏、红烧、调味和油炸等鱼块或全鱼制品,以及垂鱼、鱼面、鱼糕和鱼丸等鱼糜制品。但是,湖北省的淡水鱼加工业存在加工粗糙、技术含量低、产品跟风趋同、卫生安全性不高和缺乏知名品牌与龙头企业等突出问题。

(1)产品以粗加工为主,跟风趋同现象严重

湖北的淡水鱼加工品,基本是风干、清蒸、烟熏、红烧、油炸、盐腌类的鱼块或全鱼制品,约占全部水产加工品的 90%。这类产品只是对淡水鱼进行简单的整理、分割等处理,属典型的物理型粗加工,因而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由于鱼块或全鱼类制品具有形态美观,实惠,食用方便和价格较低等特点,社会需求量很大,因而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加工这类水产制品的企业增加很快,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品跟风趋同现象严重,市场竞争激烈。

(2)生产不规范,卫生安全性不高

在湖北淡水鱼加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技术问题和卫生安全问题,由于企业规模偏小,不少企业无技术人员,无检验设施,无产品质量标准,生产随意性大,各批次产品质量只是凭感觉,无法控制,无定数.差异极大,长此以往,极不利于湖北省水产品加工事业正常、有序和健康发展。同时,淡水鱼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申报工作严重滞后,认证的产品数落后于其他淡水鱼大省。主要表现有:①缺乏严格规范的人员、工器具、场地的清洗、消毒程序;②缺乏必要的原料鱼保鲜、防腐设施、设备,如冷库,冷藏车,原料鱼

在进厂之后加工之前,已经不新鲜.甚至不同程度地存在腐烂、变质现象;③滥用食品添加剂,如一些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为了防腐而超剂量、超范围地滥用亚硝酸钠、苯甲酸钠等毒性较大和违规的食品添加剂;④生产过程卫生管理不规范,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熟不分开,半成品、成品不分开,腌制与烟熏过程不规范(存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亚硝胺、苯丙芘的潜在可能性),杀菌不彻底及非流水作业等生产过程的卫生问题。

(3)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

进行淡水鱼粗加工。设备简单、技术要求低、投入不大,因而大量的民间资本迅速进入这一行业,近两年来,武汉、鄂州和荆州等地的淡水鱼加工私人企业迅猛增加,不少企业是作坊式经营,产值多在100万元以下。淡水鱼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小而散,不能形成合力.是湖北淡水鱼加工业的顽症和通病。据统计.湖北产值过1000万元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寥寥无几,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淡水鱼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多年培育和沉淀的鄂州“武昌鱼”和洪湖“德炎”等湖北水产加工业的知名品牌,由于小企业的恶性竞争和冒仿,正日益受到侵蚀,有退色、退光之虞。

(4)鱼糜制品发展缓慢,市场举步维艰

湖北省民间有利用低值淡水鱼制作鱼糜制品的习惯和传统,鱼糜制品技术成熟、历史悠久、并形成了一批著名的地方特产,如新洲的垂鱼、云梦的鱼面、荆州的鱼糕和阳新的鱼丸等。然而,没有一种鱼糜制品能像其他地方特产,如金华的火腿、山西的陈醋、孝感的麻糖等一样走向全国市场,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方特产。阳新鱼丸曾在全国红极一时,但最终销声匿迹;鄂州武昌鱼股份公司利用现代食品加工设备和技术生产的鱼糜制品——鱼香肠,也难以被市场接受;作为淡水鱼资源大省,湖北的淡水鱼鱼糜制品多年来一直没有突破出口零记录,与沿海地区的海水鱼糜制品出口的强劲势头形成强烈反差。湖北省的鱼糜制品,市场举步艰难,产量很低,不足淡水鱼加工量的10%,淡水鱼加工的产品结构严重失衡,极不合理。鱼糜制品是大量加工、转化低值淡水鱼的重要手段,具有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是淡水鱼加工发展的根本方向之一,然而湖北省的鱼糜制品发展十分缓慢,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5)产品研发能力差,科技含量不高

除少数知名企业外,大多数的淡水鱼加工企业几乎没有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水产品加工工艺与技术基本维持在比较原始、简陋或者作坊式水平,如就盐腌制品而言,依然采用 30%食盐的原始高盐腌制工艺。新产品开发能力差,也使湖北省的淡水鱼加工行业产品跟风、趋同及一窝蜂现象严重,风干武昌鱼制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湖北省水产品加工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新洲的垂鱼,尽管历史悠久、营养价值

高。在当地久负盛名,但依然沿用和迷信十分传统的加工工艺,没有融人现代食品科技的新内容、新成果,没有与时俱进,致使这一著名的地方特产难于被社会广泛接受。

(6)综合利用尚未起步,整体效益不佳

水产品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诸如鱼头、骨刺、鱼皮、鱼内脏、鱼鳞及漂洗水等下脚料,这些下脚料约占全鱼质量的35%~50%,目前,这些加工下脚料基本没有综合利用,被直接废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湖北省有关院所与企业已对下脚料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如鄂州武昌鱼股份公司利用下脚料加工成下脚料粉,用于饲料;湖北水产研究所利用下脚料研制了风味鱼骨酱;湖北工业大学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将淡水鱼下脚料综合利用,开发了下脚料多肽营养液、超微鱼骨粉和保健鱼油三种产品。

2.做大做强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的建议与措施

(1)提高准入门槛,扶持龙头企业,培养知名品牌

淡水鱼加工业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不高,投资少,门槛低,在资本自由流动的今天,大量民间资本已进入或准备进入这一行业,致使这一行业已是鱼目混杂、良莠不齐。因此.应提高进入这一行业的硬件和软件门槛,如设备厂房条件、检测仪器、技术人员数量等硬件门槛,以及QS、食品GMP、HAC—CP、ISO系列认证等软件门槛,鼓励大投资、大资本、先进技术与产品进驻湖北省的淡水鱼加工业,引导这一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以加速这一行业的优胜劣汰过程,营造扶持龙头企业、培育行业知名品牌的大环境。

(2)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研发能力

湖北省水产加工企业普遍存在新产品开发能力差和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新产品开发基本是模仿、跟进外省的产品,水产加工业在低水平上盲目发展、徘徊、重复。外省的大型水产加工企业一般拥有自己的专门研发机构,具有很强的新产品研发能力,普遍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水产食品工程中心。一方面生产企业能利用大专院校的人才和仪器设备优势,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发企业所需的新产品,获得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另一方面,大专院校也能利用生产企业的硬件设施,及时将有关行业发展的前沿、前瞻性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注重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缺乏水产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和水产加工技术的省际、国际交流是湖北省水产加工业的突出问题。湖北虽然大专院校众多,但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一所院校开设专门的水产食品加工工艺课程,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湖北虽是水产资源大省,但很少有加工企业和相关院校参与省际和国际水产加工学术交流活动,存在自我封闭和闭门造车现象。开展加工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及时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作为资源大省,湖北省应积极开展青、草、鲢、鳙等主要低值鱼种和黄鳝、甲鱼、黄颡鱼等高值鱼的可加工性能,以及下脚料综合利用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应注重诸如高压杀菌技术、微波技术、挤压技术、酶技术、超微粉碎技术、现代纳米技术、栅栏技术和新型食品添加剂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水产食品方面的应用研究。

(4)加强行业引导,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扶持

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应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引导湖北省的淡水鱼加工业逐步向鱼糜制品加工和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如新洲的垂鱼,是全国最古老的鱼糜制品之一,但时至今日,这一产品依然在新洲以最古老、最原始的方法生产,没有采用任何现代技术,致使这一产品欲大不能、欲死不甘。应利用现代技术与设备对这一古老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使之产业化并走向全国,但这急需政策与资金扶持。利用税收政策、贷款力度、技术改造资金、专项科技资金等方式对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倾斜和扶持,以做强湖北省的水产品事业,形成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2004年5月22日

第二篇:优先优势发展岳阳淡水鱼加工业

打造岳阳千亿食品加工业 优先优势发展淡水鱼加工

市食品加工行业商会

岳阳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对打造岳阳千亿食品加工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岳阳是湖南省淡水鱼养殖与销售的重点区域,2009年全市水产品产量38.8万吨,渔业总产值46.4亿元,水产品产量连续20年位居全省第一。从资源条件看,我市具备成为水产大市、水产强市的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市淡水鱼加工和综合利用一直处于最薄弱的环节。如何利用我市的渔业资源优势,做大淡水鱼加工总量,做强做优洞庭湖淡水鱼特色品牌,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一、岳阳淡水鱼加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岳阳淡水鱼加工企业发展比较快。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大大小小淡水鱼加工企业180家,去年加工原料鱼3万多吨,其中冷冻品1.56万吨,鱼制品加工2万吨,加工率为5%,水产加工年产值近5亿元,平均每个企业年产值不足300万元。其中,仅有极少数企业由于产品科

技含量相对较高,成长迅速。如成立于2001年的渔米之湘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十年发展,成为全市鱼品加工的龙头老大,年加工原料鱼达到8000吨,鱼制品2000多吨,2010年产值过亿元。但是,绝大多数淡水鱼加工企业存在加工粗糙、技术含量低、产品跟风趋同、卫生安全性不高和缺乏知名品牌与龙头企业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是:

一是淡水鱼加工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小。沿洞庭湖一带的岳阳城区等地的淡水鱼加工私营企业,基本都是作坊式经营,企业规模小而散,不能形成合力。全市现有的180家淡水鱼加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仅为1亿元,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资产不到60万元。企业规模小,还表现在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能与养殖者结成利益同盟体,因而也缺乏自己的原料鱼生产基地。由于水产品集中上市的特殊性,使加工企业需要利用大量的资金在每年的9-12月大量收购、囤积原料鱼,资金不足的企业在原料鱼上市淡季,基本上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如岳阳味一工贸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200吨,加工总产量400吨,去年平均开工率只有68%,加工量只占生产能力的33.3%;湘岳食品水产品年加工能力5000吨,去年加工总量3000吨,开工率也只有80%,而华容华凯去年基本停产。现有180家淡水鱼加工企业中,年产值300万元以下的152家,300万元以上的28家: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有2家,2000~5000万元的有5

家,1000~2000万元的有5家,300——1000万元的16家。

二是加工水平和技术含量低。我市的淡水鱼加工品,基本是速冻、调味、腌制、腊制、干制、熏制、盐渍等的鱼块或全鱼制品,约占全部水产加工品的90%。这类产品只是对淡水鱼进行简单的整理、分割等处理,由手工或作坊加工而成,属典型的物理型粗加工,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即便是有加工设备的企业,其加工机械也较为简陋,不具备鱼类加工所需的去头,去内脏,去鳞,切鱼片,成型等专业机械的生产能力,以致产品同质化、跟风现象严重,市场竞争激烈。而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鱼糜制品、罐头、模拟食品,因为对加工设备、机械化水平、生产厂房、生产工艺、人员素质等要求比较高,在岳阳还是空白。

三是生产不规范,卫生安全性不高。我市淡水鱼加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技术问题和卫生安全问题。不少企业由于规模偏小,无技术人员,无检验设施,无产品质量标准,生产随意性大,各批次产品质量只凭感觉,无法控制,无定数,差异较大,长此以往,极不利于我市水产加工产业正常、有序和健康发展。同时,淡水鱼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申报认证工作严重滞后,到目前为止,全市还没有一家企业通过了这类食品的认证。主要问题在:①缺乏严格规范的人员、工器具、场地的清洗、消毒程序;②缺乏必要的原料鱼保鲜、防腐设施(如冷库、冷藏车);

③生产过程卫生管理不规范,一些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熟食不分开,半成品、成品不分开,腌制与烟熏过程不规范(存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亚硝胺、苯并芘的潜在可能性),杀菌不彻底以及非流水作业等生产过程的卫生问题。

四是产品研发能力和品牌意识差。我市的淡水鱼加工企业几乎没有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水产品加工工艺与技术基本维持在比较原始、简陋或者传统作坊式水平,象香辣、豉汁、手撕鱼等就是明显的例子。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在淡水鱼产品品牌的打造、保护、扶持、升级等方面还不够重视,主要表现:一是对获得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龙头企业等荣誉的企业扶持力度不够;二是政府和企业进行淡水鱼品牌战略思考不够,品牌成就事业的主体意识不强,不能从现代商业竞争的角度来培育和打造品牌。

五是综合利用尚未起步,部分利益链条丢失。水产品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诸如鱼头、骨刺、鱼皮、鱼内脏、鱼鳞以及漂洗水等下脚料,这些下脚料约占全鱼质量的35-40%,目前,这些下脚料基本上没有综合利用,被直接废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和邻省湖北比,我们的差距很大:如鄂州武昌鱼股份公司利用下脚料加工成下脚料粉,用于饲料;湖北水科所利用下脚料研制了风味鱼酱;湖北工业大学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将淡水鱼下脚料综合利用,开发了下脚料多肽营养液、超微鱼骨粉和保健鱼油三种产品。

二、优先优势发展岳阳淡水鱼加工业的建议和措施

1、强化认识,把淡水鱼加工放在食品加工业突出地位。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丰富的淡水鱼资源是岳阳的一大特色,大手笔发展淡水鱼精深加工,提高我市淡水渔业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对发展地方经济受益诸多:一是可以更好地带动水产养殖生产单位及渔农增收致富,推动水产养殖和渔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是可以转变岳阳淡水鱼的市场营销方式,缓解“养鱼容易卖鱼难”问题,调节淡水鱼的供求矛盾;三是可以提高水产资源的附加值,使水产品由初级产品单环节竞争转化为产业体系的竞争;四是可以带动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安排劳动就业。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淡水鱼加工业的发展力度,优先培育一两家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加工龙头企业,创造一至二个国内外公认的名牌,形成优势淡水鱼加工基地,推进淡水鱼精、深加工走集团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助推本地名优特资源的最大产业化。

近期发展进程可以预测为:2010年加工淡水原料鱼达到4万吨,预计加工销售收入近8亿元;2011年整合后的淡水渔业加工基地年加工量达到6万吨,同比增长50%,预计加工销售收入10亿元;经过5年的努力,争取年加工量20万吨以上,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

2、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研发能力,培养知名品牌。外

省的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一般拥有自己的专门研发机构,具有很强的背反产品研发能力,普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水产食品研发中心。我市也应该借鉴这一先进经验,要尽快建立务实的产学研合作的水产食品研发中心,增加淡水鱼加工企业的技改投入和精深加工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把企业技术改造放到十分突出的位臵来抓,加快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改造我市传统的淡水鱼加工企业。利用科研院校的人才和设备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我市淡水鱼加工业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不高,投资少,门槛低,致使这一行业已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应提高进入这一行业的硬件和软件门槛,如设备厂房条件、检测仪器、技术人员数量等硬件门槛,以及QS、GMP、HACCP、ISO系列认证等软件门槛,鼓励大投资、大资本、先进技术和产品进驻岳阳淡水鱼加工行业,引导这一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过程,营造扶持龙头企业、培育行业知名品牌的大环境。

3、推进淡水鱼加工企业与渔民、养殖户建立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淡水鱼加工企业同渔民、养殖户的联结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要求。一是要引导淡水鱼加工企业直接建立原料基地。二是要大力发展渔业专业协会、渔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是提高渔民、养殖户组织化程度的主要途径。它由渔民、养殖户自发

组织,代表渔民、养殖户与淡水鱼加工企业进行谈判。一方面可以减少淡水鱼加工企业与千家万户渔民、养殖户的直接接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和保护渔民、养殖户的利益。特别要引导协会内部通过统一品牌、联合营销、联户担保等形式,提高渔民、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和淡水鱼产品的竞争力。三是加强食品加工行业商会的建设。入世后,淡水鱼加工面临的是更加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单个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将势单力薄。要适时把同类加工企业组织起来,扩充行业商会的实力,实现行业自律,防止企业间竞相压级压价、自相残杀。

4、不断提高淡水鱼产品质量,搞好原料鱼产加(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对接。淡水鱼加工产品的质量优劣,成本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工原料鱼的品质。为此我市要继续调整和优化渔业结构,搞好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原料鱼生产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建立专业化、规模化原料鱼生产基地。同时,要十分重视安全养殖,把抓好淡水鱼卫生安全质量,作为入世后淡水鱼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破壁垒、跨门槛”的突破口来抓。从我市的现状来看,淡水鱼产品安全的品牌工作起步较晚,注册商标虽多,但是真正意义上无公害的淡水鱼产品品牌屈指可数。加入WTO后,以食品卫生安全为主要的“绿色壁垒”越来越多,为此,要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全面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和水产健康养殖,努

力提高淡水鱼产品整体质量,夯实淡水鱼加工企业的产业基础。

5、加强行业引导,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扶持。长期以来,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对水产加工业的资金支持和科技投入极少,错误地认为淡水鱼加工业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行为,使加工企业更多地承担了淡水鱼生产和经营的风险。其实,淡水鱼加工业的发展,对增加渔民、养殖户收入,保持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因此,首先政府应大力引导淡水鱼加工业逐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着力帮助企业突破融资瓶颈。要建立淡水鱼加工产业化经营专项基金和风险基金,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及三产业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投等多种形式支持淡水鱼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市场拓展、质量标准体系创建。特别是淡水鱼收购季节性强,资金需求量大,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对淡水鱼加工企业所需收购资金予以重点支持。在贷款程序上,应优先审定项目,发放贷款,适当放松贷款的担保、抵押条件;其次,要下力气对淡水鱼加工行业进行整合,要整合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筹建水产品加工园区,优化加工产业布局,改变目前 “低、小、散、弱”的现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渔业加工产品,打造产业品牌;最后要在政策支持上加大政策研究力度,用好用足用够政策,争取税务部门

适当降低水产品加工业的增值税税率,适当降低水产品企业所得税税率,营造税收扶持、收费减免、用地用电用水优惠的政策环境,在对待水产加工企业问题上,象郴州市一样,市长经常召集相关部门到水产品加工企业开现场办公会,特事特办,现场解决一些困绕企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

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的延续,所谓“加工活,则流通活,流通活,则生产兴”,搞活了加工,货畅其流,无形中就给渔业生产开辟了一条永久性的高速通道,岳阳渔业大市、渔业强市才有了基础。

二0一0年十一月

第三篇:竹木加工业的调查报告

竹木加工业的调查报告

我县共有山林面积248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3.5%,其中楠竹34万亩、马尾松28万亩、杉木83万亩。现有活立木蓄积量529万立方米,立竹蓄积量4239万根。近几年来,我县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大力发展竹木加工业,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最近,我们深入乡镇和企业,对全县竹木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总的感觉是,来势喜人,任重道远。

一、我县竹木加工业的来势喜人

我县竹木加工业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自1998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竹木加工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来势喜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从1998年到xx年,企业数量由58家增加到93家(不包括家庭作坊式加工业),其中年产值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5家增加到14家;竹木加工业总产值由0.9亿元增加到1.7亿元。全县竹木原材料加工的比例大概由40%增加到60%。特别是金裕、恒达、长城纸业、东资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年产值已过1000万元,龙头作用日益明显。

2、产品种类日趋多样。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竹木产品已基本形成了竹木胶板、松杉板方、杉木拼板、竹木浆纸、竹木卫生筷、竹地板等10个系列。其中金裕的竹地板已打入国际市场,肖家、金龙的竹筷已占领北京竹筷市场约60%的市场份额。同时,一些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新兴产品开始出现,如林果加工产品、林药加工产品、炭化森能宝产品、竹木工艺产品、林化产品均有起步。

3、加工效益日渐明显。在经济效益方面,竹木加工环节每年可提供税收980万元左右。各乡镇通过兴办竹木加工企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财政的压力;竹木加工业给林农带来了实惠,同时带动了交通运输、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社会效益方面,全县约有4000多劳动力常年从事竹木加工业,约有1.1万人季节性地从事竹木加工业,其中安置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400名,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发展竹木加工业,支撑了乡镇集镇的建设和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在生态效益方面,通过发展竹木加工业,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林政管理工作,保护了生态环境,激发了林农造林积极性。

4、企业运行机制灵活。经过全面改革,竹木加工企业的产权进一步明晰,经营方式更加灵活,现已出现国有、集体、个体不同经济成份共存,本县经营户和县外客商多元投入的格局。

二、我县竹木加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尽管我县竹木加工业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还只能说是刚刚起步,面临的制约因素还很多。

1、企业档次较低,竞争能力不强。一是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全县93家竹木加工企业的年总产值仅1.7亿元,平均每个企业的年产值只有183万元。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仅5家,500-1000万元的只有9家,200-500万元的只有8家,而100万元以下的有62家,占企业总数的67%。同时,产业集中度低,如生产竹筷、杉木拼板、松板方的企业全县分别有13家、18家和17家。由于企业规模小,导致企业的资金分散,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同时,由于产业集中度低,同行业之间相互争资源、争市场的“窝里斗”现象突出,导致竞争过度,难以形成整体实力。二是技术装备落后,管理粗放。大部分企业的设备陈旧,工艺流程老化,科技创新意识不强,且企业管理人才缺乏,企业经营者开拓精神不强,短期行为突出。产品大路货多,特色不明显,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上游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附加值低。三是产业链不健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衔接不紧密,企业易受外部环境波动的冲击,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效益不高。

2、管理体制不顺,竞争秩序较乱。各乡镇考虑自身财税任务的完成,都想自己办“自己”的企业,结果造成企业产业结构雷同,遍地开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引发不公平竞争。竹木经营者太多,已达170余家,导致资源管理难度加大。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缺乏“交往”,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没有共同的行为规则,一些企业为了私利,往往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林业部门完成创收任务与严格执法的矛盾突出,加之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个别乡镇林管站、木材检查站、林农和企业之间为了其“共同”利益,往往不惜牺牲国家利益,达成某种“默契”,建立不正常的关系。据反映,个别林业执法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采取不同方式或明或暗地、不同程度地参与或自办竹木加工企业,给竹木加工领域埋下了“乱源”。采伐指标下发滞后,预办出口的办法尚欠完善,导致企业在1-3月时常出现“断粮”现象,开工不足。特别是楠竹采伐指标如果在3月份以前未落实下去,就意味着要到6月份林农才能砍竹,中间几个月无竹可收购,企业只好干着急。在林业资源的管理上,商品材指标主要由林业部门掌握,民用材指标则由乡镇政府掌握,林业部门和乡镇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容易形成“两张皮”。

3、原料渠道萎缩,生产需求不足。从我县现有竹木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来看,每年可加工楠竹160万根左右、木材(主要是杉木和松木)9万立方米左右。从理论上计算,我县每年可新增“可用”楠竹240万根、木材18万立方米左右。考虑到民用材和流入、流出因素,我县现有竹木资源勉强能自给自足,且已呈现出原材料供不应求的趋势。一些企业受原材料的制约,开始出现开工不足的现象。从今后的发展来看,原材料的来源渠道呈“萎缩”之势。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我县位于长江中上游,随着国家保护森林资源的力度不断加大,不管是县内还是我县周边地区,上级下达的采伐指标将呈递减之势,封山育林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继而造成原材料的来源渠道萎缩。就我县而言,目前已封山育林24万多亩,约占全县山林面积的10%。二是我县周边地区特别是国家西部地区正在利用其优惠政策,对我县竹木资源形成强势吸引力,千方百计吸引我县资源外流,这种“冲击”在小河片几个乡镇已明显能够感受得到。三是我县兴办竹木加工企业的氛围持续升温,竹木加工规模呈继续扩大趋势,必定从客观上造成原材料相对紧张。

第四篇:竹木加工业的调查报告

我县共有山林面积248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3.5%,其中楠竹34万亩、马尾松28万亩、杉木83万亩。现有活立木蓄积量529万立方米,立竹蓄积量4239万根。近几年来,我县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大力发展竹木加工业,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最近,我们深入乡镇和企业,对全县竹木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总的感觉是,来势喜人,任重道远。

一、我县竹木加工业的来势喜人

我县竹木加工业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自1998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竹木加工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来势喜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从1998年到XX年,企业数量由58家增加到93家(不包括家庭作坊式加工业),其中年产值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5家增加到14家;竹木加工业总产值由0.9亿元增加到1.7亿元。全县竹木原材料加工的比例大概由40%增加到60%。特别是金裕、恒达、长城纸业、东资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年产值已过1000万元,龙头作用日益明显。

2、产品种类日趋多样。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竹木产品已基本形成了竹木胶板、松杉板方、杉木拼板、竹木浆纸、竹木卫生筷、竹地板等10个系列。其中金裕的竹地板已打入国际市场,肖家、金龙的竹筷已占领北京竹筷市场约60%的市场份额。同时,一些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新兴产品开始出现,如林果加工产品、林药加工产品、炭化森能宝产品、竹木工艺产品、林化产品均有起步。

3、加工效益日渐明显。在经济效益方面,竹木加工环节每年可提供税收980万元左右。各乡镇通过兴办竹木加工企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财政的压力;竹木加工业给林农带来了实惠,同时带动了交通运输、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社会效益方面,全县约有4000多劳动力常年从事竹木加工业,约有1.1万人季节性地从事竹木加工业,其中安置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400名,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发展竹木加工业,支撑了乡镇集镇的建设和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在生态效益方面,通过发展竹木加工业,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林政管理工作,保护了生态环境,激发了林农造林积极性。

4、企业运行机制灵活。经过全面改革,竹木加工企业的产权进一步明晰,经营方式更加灵活,现已出现国有、集体、个体不同经济成份共存,本县经营户和县外客商多元投入的格局。

二、我县竹木加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尽管我县竹木加工业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还只能说是刚刚起步,面临的制约因素还很多。

1、企业档次较低,竞争能力不强。一是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全县93家竹木加工企业的年总产值仅1.7亿元,平均每个企业的年产值只有183万元。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仅5家,500-1000万元的只有9家,200-500万元的只有8家,而100万元以下的有62家,占企业总数的67%。同时,产业集中度低,如生产竹筷、杉木拼板、松板方的企业全县分别有13家、18家和17家。由于企业规模小,导致企业的资金分散,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同时,由于产业集中度低,同行业之间相互争资源、争市场的“窝里斗”现象突出,导致竞争过度,难以形成整体实力。二是技术装备落后,管理粗放。大部分企业的设备陈旧,工艺流程老化,科技创新意识不强,且企业管理人才缺乏,企业经营者开拓精神不强,短期行为突出。产品大路货多,特色不明显,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上游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附加值低。三是产业链不健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衔接不紧密,企业易受外部环境波动的冲击,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效益不高。

2、管理体制不顺,竞争秩序较乱。各乡镇考虑自身财税任务的完成,都想自己办“自己”的企业,结果造成企业产业结构雷同,遍地开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引发不公平竞争。竹木经营者太多,已达170余家,导致资源管理难度加大。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缺乏“交往”,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没有共同的行为规则,一些企业为了私利,往往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林业部门完成创收任务与严格执法的矛盾突出,加之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个别乡镇林管站、木材检查站、林农和企业之间为了其“共同”利益,往往不惜牺牲国家利益,达成某种“默契”,建立不正常的关系。据反映,个别林业执法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采取不同方式或明或暗地、不同程度地参与或自办竹木加工企业,给竹木加工领域埋下了“乱源”。采伐指标下发滞后,预办出口的办法尚欠完善,导致企业在1-3月时常出现“断粮”现象,开工不足。特别是楠竹采伐指标如果在3月份以前未落实下去,就意味着要到6月份林农才能砍竹,中间几个月无竹可收购,企业只好干着急。在林业资源的管理上,商品材指标主要由林业部门掌握,民用材指标则由乡镇政府掌握,林业部门和乡镇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容易形成“两张皮”。

3、原料渠道萎缩,生产需求不足。从我县现有竹木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来看,每年可加工楠竹160万根左右、木材(主要是杉木和松木)9万立方米左右。从理论上计算,我县每年可新增“可用”楠竹240万根、木材18万立方米左右。考虑到民用材和流入、流出因素,我县现有竹木资源勉强能自给自足,且已呈现出原材料供不应求的趋势。一些企业受原材料的制约,开始出现开工不足的现象。从今后的发展来看,原材料的来源渠道呈“萎缩”之势。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我县位于长江中上游,随着国家保护森林资源的力度不断加大,不管是县内还是我县周边地区,上级下达的采伐指标将呈递减之势,封山育林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继而造成原材料的来源渠道萎缩。就我县而言,目前已封山育林24万多亩,约占全县山林面积的10%。二是我县周边地区特别是国家西部地区正在利用其优惠政策,对我县竹木资源形成强势吸引力,千方百计吸引我县资源外流,这种“冲击”在小河片几个乡镇已明显能够感受得到。三是我县兴办竹木加工企业的氛围持续升温,竹木加工规模呈继续扩大趋势,必定从客观上造成原材料相对紧张。

4、企业负担较重,环境不够宽松。据了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县竹木加工企业与周边地区的同类企业相比,负担相对过重,导致在产品价格竞争上处于劣势。据反映,在加工用电电价方面,我县就比周边县市要高;在税费负担上,各项税费约占产品价格的20%左右,高于周边县市,如每根楠竹上交0.7元的财政利润的问题在周边县市就不存在。从企业自身来看,国有和集体企业普遍存在人员、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难以“轻装上阵”。企业的外部环境仍有待改善,林管站、林派所、木材检查站、工商局、环保局、消防大队、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收费、轻服务和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一些部门到企业“化缘”的行为难以杜绝。

三、发展壮大我县竹木加工业重在创新

纵观我县竹木加工业的发展历程,采取的是一种传统的、顺其自然的发展模式。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跳出传统的模式,加大创新力度,才能推动竹木加工产业跨越式发展。

1、创新经营思路,拓展发展空间。从表面上看,随着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竹木加工企业因受原材料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空间似乎很有限,但只要我们创新思路,就一定会拓宽发展空间。一是要通过拓宽和延伸原材料渠道拓展发展空间。要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原材料基地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竹木资源的蓄积量。要鼓励、动员企业到县外建立原材料基地,并畅通原材料导入渠道,为企业做大做强打好基础。在这方面,金裕、长城纸业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金裕约有70%的楠竹、长城纸业约有60%的原材料来自县外,要进一步引导好、发展好。二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竹木资源的利用率拓展发展空间。目前,竹木加工企业主要停留在对竹木原材料的杆进行加工,利用率较低,今后,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大对竹木的根、枝、叶、果、花、汁等的开发力度,使竹木资源真正被完全利用起来,发挥最大经济效益。三是要通过扩大树种的开发范围拓展发展空间。除了对楠竹、马尾松、杉木等传统树种进行加工之外,还要拓宽视野,大力发展紫珠等中药材产业和茶叶、茶油等绿色食品产业。

2、创新企业结构,形成整体优势。一是要着力推进横向一体化。要通过加强引导、推动资产重组等方式,推动同行业企业加强横向联合,组建板材、浆纸、地板、卫生筷等方面的行业协会甚至企业集团,变同行业企业的内部竞争关系为统一协调关系,变“窝里斗”为“携手干”,把开拓市场的分散力量凝聚成强大合力。二是要着力推进纵向一体化。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原材料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销售公司以合同、契约等形式,建立起稳定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同时,在加工环节要促进初级品、半成品、成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协作,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把成品生产企业“拉”近来,落户我县境内,另一方面,要开阔思路,主动走出去靠大靠强,加入到优势企业的生产经营链中去。三是要着力推进企业布局区域化。重点是要抓好原三00电厂厂区的工业园区和以金裕为核心的大石板竹木加工园区建设,引导竹木加工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或与园区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整合资源,形成优势。四是要着力推进企业民营化。要坚持民营为主的方针,广泛招商引资,充分挖掘民间资金的潜力,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五是要着力推进企业规模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扶优扶强,限制新上和逐步淘汰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竹木加工企业从量变向质变飞跃。重点扶持壮大金裕竹业股份公司,使其在XX年以前达到年产50万平方米豪华竹板的生产能力;继续抓好长城纸业、恒达造纸厂的技改和扩产项目,构建纸业集团;严格控制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

3、创新科技进步,提升竞争能力。要实施科技先导工程,

第五篇:评课实例

日前,下学校听了孙老师的《雨霖铃》、张老师的《我有一个梦想》和王老师的《再别康桥》这三节课,非常受益,很受启发,也从中看出了执教者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基本功。可以这样说,这是三节异中有同、风采照人的成功课。在这里我只重点谈谈共性的问题。

一、教学亮点。

这三节课,每节课都有自己突出的一些亮点,我仅从以下十方面进行点评。

1、从教态来观:执教者都表现出端庄自然、精神饱满的姿态,慷慨激昂的语势给学生以振奋,像老师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从情境创设看:这三节课的情境创设,应该说是各具特色,如,张老师的激情创境,孙老师的美图美语创境,王老师的发挥学生自主性创境等,既体现出情景创设手法的多样性,又反映出执教者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能力。

3、从学科特点观:三位执教者都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4、从教学目标的确立观:执教者能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

5、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观: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点在三位执教者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如,张老师收集的“原声录音”,王老师的具有唱歌、绘画特长的学生等都成为了可利用资源,体现出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6、从问题设计观: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从这三节课不难观出,执教者在问题设计上都非常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如,张老师的“在和平年代马丁·路德·金为何有如此梦想?找出自己喜欢的有气势的段落谈感受”、王老师的“作者是抓住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孙老师的“任选自己喜欢的诗节,谈谈你从中读出的爱、自由与美?”等问题设计,在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均体现出学习手段创设的有效性。

7、从学生活动看:执教者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生善倾听,能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8、从课堂氛围观:课堂突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

9、从学生能力培养观:执教者都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重头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孙老师设计的连缀意象成美文、绘制情景再现图、根据自己的离别感受创作《雨霖铃》等环节,张老师设计的结

合自己的理想谈梦想等环节,使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写作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王老师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等环节,关注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10、从预设与生成观:体现了预设严谨、生成合理的特点,如,张、孙老师渐行渐深的问题预设,王老师的针对问题使用比喻句或其他语句、但不可使用口语的细节要求,均体现出教者扣紧梯度目标、严谨教学的预设构想,实现了师生共同体会成功愉悦的深度生成。

以上只是对三位执教者成功教学的概略点评。

二、教学建议。

尽管执教者的教学或真水无香,或色彩艳丽,但也略有不足之处,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1、孙老师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希望能就此入行尝试,使之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实施于课堂教学中。

2、张老师的课堂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但还应注重调控气氛,使课堂氛围再轻松一些,这样更利于目标的达成。

3、王老师的家常课,很朴实,非常有借鉴价值,但也要注重以下方面的处理:导语过长,再精炼些;放开手,让学生多思、多动;可合理地利用网络设备,既体现教学的直看性,又能节省教学时间,增大教学容量。

4、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思维调控的作用。三、一点思索。

新课改强调有效课堂,我们入行研讨课的目的,主要就是要探索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如何使有效性体现于授课的每一环节(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板书的实用性,环节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等)应是我们今后花气力探究并努力践行的方向。因为只有做到了环节的有效,才能使教学达到真正的有效。相信大家会越走越好。

1.教学结构是否清晰 2.教学重点是否突出 3.学生参与是否活跃 4.老师教态是否自如 5.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示例:

注重发挥好教师的及时评价作用,通过教师的及时评价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有强烈的启迪性、热切的鼓励性和精当的指导性。同时又落实好学生

在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做到为学而教,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解读文本,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从课堂教学实际来看,两位教师都具有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教态庄重自然负有感染力,师生情感十分融洽,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又精当简练,有启发性。能熟练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做到用多媒体而不畏多媒体,演示的能容和时机紧扣住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如讲授《苏州园林》中通过展示实际图例,使学生对“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有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教学思路设计能紧扣教学实际内容,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结构安排上看,时间分配较合理,密度适中,模块之间的过渡自然,做到环环相扣。如教师在讲完苏州园林大处注重四个布局后,问学生“完美的图画”中“完美”含义是什么,是否做到“注重四个布局”就完美了?从而很顺利地过渡到园林的局部地方如角落、门窗、色彩等方面也做到了完美。

从教学效果来看,两节课教学效率较高,课堂教学容量较大,学生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讨论气氛亦较热烈,教师既注重了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又注重了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和培养,如《都市精灵》执教者在和学生探讨完课文,学生了解了到人要和自然和睦相处之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课后同学们去观察一下,随着新区西部开发,我们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拟几条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整体上感觉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提出几点思考,与在座的各位同行探讨商榷:

1、感觉课堂上教师预设的太多,学生动态生成的太少。学生的思维一直禁锢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条条框框之中,对于课堂中学生碰撞出来的思维火化,教师没有及时的把握住,并使之得以充分燃烧。

2、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问题、解读文本的时间不是太充足。教师有时多次的催促学生,必将影响到学生的思考效果。

3、课堂上热闹有余而宁静不足。同所有公开课一样,教师一味的追求课堂的喧闹,充塞语文课堂的是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七嘴八舌的讨论声,热情四射的演讲声,而忽视了学生思考问题时的宁静的美丽,沉思的美丽。其实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一份宁静,倾听时需要一份宁静。我个人以为缺少了倾听,缺少了沉思的语文课堂不能说是完美的课堂,4、教师所设计的一些问题虽能紧扣住文本,但是显得较零散,没有一个能起着串起全文的好的问题,问题缺乏一定的层次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5、教师赋予一节语文课的教化功能太多,感觉上目前绝大部分语文公开课都有一种非语文的语文课现象。

一节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是不同的。如一节阅读课的评估标准,与一节作文的评估标准就不一样。同是阅读课,由于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任务以及文章的体裁不同,评估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评课。

一、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指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是否明确,需要传授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采用哪些方法,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是否做到明确、具体。

例如,对一节阅读课的评估,主要看读、写训练是否落实;是否既能紧扣语言文字来理解内容,又能根据内容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作用;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又能时时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通常,传统的老师对一堂阅读课的评估,往往只侧重在学生的回答好不好上,对学生读得如何,课文读得熟不熟,读得好不好往往重视不够,至于课堂上是否动动笔,练一练,就不大注意了,也就是课堂热闹就是好课。有的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如有的老师在讲读完《甜甜的泥土》(笔者要举例论述)要让写信给王小亮。对于这种加强笔头练习的做法,评课时一要给予肯定,二是加强学习。

二、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主要包括对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对关键语句的正确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正确把握,对写作特色的正确品悟。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

明确教学要求,把握重点、难点,这是正确理解教材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要求要定准,重点、难点要找准,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基本功。对关键语句的理解,是指要抓住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理解,是指能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观点。(笔者举例论述)

三、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

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教材的处理,主要始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包含以下方面。

1.看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否合理。如,淡化结构、层次教学,重在整体感知课文,如《社戏》

2.看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就语文课来说,所谓重点、难点,一是课文本身的重点、难点,指对突出课文中心起关键作用的内容和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二是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指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过程中,选择一两项着重进行训练。(笔者举例论述)

3.看是否善于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既符合教材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教学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又考虑学生的实际。首先,教学思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的。其次,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主要指“学”的一方出现了新情况,如学生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应纳入教学中解决;原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却比较容易得以解决,就不必多费功夫),调整教学设计,使之更加适合教学的需要。同时还要评出教师设计的衔接语言。

四、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教学思想

分析一节语文课,当然要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思想。表现在以下方面。

1.看教师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看一节语文课是否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主要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结合得怎样。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一看教师是否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二看是否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学习;三看是否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四看是否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朝着“自主读书”“自主作文”的方向努力。

2.看课堂上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语文活动(包括讨论)。

3.看教师如何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主要看教师是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特别要看教师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看教师是否讲求实效。讲求实效,就是要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毫无实效的走过场,也反对看似热热闹闹、生动活泼,实际上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上收效不大的现象。

五、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艺术如何

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语言基本功。要求能够流畅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规范,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讲课通俗易懂,并能及时发现、纠正学生说话中的语病;(2)朗读基本功。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方面可为学生示范;(3)板书基本功。要求写字正确、工整、熟练。(4)教态。要求教态自然、亲切,感情饱满,举止端庄。

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语言艺术。如,说话是否得体,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等;(2)启发诱导的艺术。如,是否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否善于点拨、相机诱导等;(3)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如,是否善于使用引人入胜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环节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是否善于巧妙地处理课堂的偶发事件等。

下载析评实例:湖北淡水鱼加工业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析评实例:湖北淡水鱼加工业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周易占卜实例简析

    周易占卜实例简析占牢狱 一天,某人给老婆打了个电话,说是和“上面的人”谈一谈,然后就再没了踪影。他老婆千辛万苦打听到是被抓了,向我咨询,大衍筮法占,得出不变的涣卦,风行水上,王......

    实践调查报告实例

    关于社区居民早餐营养教育项目的实践报告实例 一.项目的设计 (1) 教育对象及其特征是什么? 针对居民不吃早餐的问题,发现不吃早餐的问题在学生及上班族中比较突出,确定教育对象为......

    调查报告-例析(汇编)

    社会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 1.选题 2.正文包括: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问卷式,访谈式,观察法,资料法等) 调查时间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调查体会 关于农村医疗卫生现状的调查 着......

    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bb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bb县财政局bb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处4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全县辖6镇11乡,533个行政村,285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万人,占总人口......

    监利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监利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县经信局监利县是一个全国闻名的农业县,是国家命名的商品粮、商品棉、良种猪、优质麻、水产品和速生丰产林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关系模式规范化实例析解

    关系模式规范化实例析解 摘要:关系模式是关系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份,其规范化理论在整个模式设计中占有主导地位。下面我们试图采用接近课堂教学的方式给出一个完整实例,希望对......

    调查报告的实例二

    生育观的大转变——陕西汉中地区计划生育调查(本报记者 黄振中)辖10县1市的陕西汉中地区,曾是刘备称王、诸葛亮屯兵的重地。一代代英才创下的伟业装点着这块富饶土地。今天,他们......

    社会调查报告方案实例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方案——以河北大学为例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 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把大学生的恋爱观与社会人的婚恋观做比较,尝试发现和分析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婚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