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时间:2019-05-14 02:5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第一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2005年9月

现行《渔业法实施细则》(以下称实施细则)是国务院根据1986年《渔业法》制定的,自1987年颁布实施以来,对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我国渔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新国际海洋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我国渔业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渔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1986年《渔业法》进行了修改,在规范养殖业、捕捞业发展,加强渔业资源的增殖与保护,以及规范执法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较大修改。但是,实施细则没有随之相应修改,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新《渔业法》中新确立了一些制度,规定的比较原则,实施细则中缺乏相应的具体规定,不能及时指导部门和地方制定渔业法配套法规,同时也使得法律缺乏操作性,执法和管理难度加大;实施细则中有一些规定已经与《渔业法》相冲突,失去了法律效力,应明确予以废止;还有部分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渔业管理和执法工作的需要,应予修改。同时,《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行政许可项目的设定、程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因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对实施细则进行修改。

作为《渔业法》的配套法规,实施细则应当尽可能对《渔业法》实施中的各种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具体的规定,同时,考虑现实需要,侧重解决当前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全面指导当前的渔业管理工作。据此,我部成立了实施细则修改工作小组,在委托有关单位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拟订了《渔业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现行实施细则共7章42 条,征求意见稿修订为9章81 条。现将主要修改内容说明如下:

一、关于调整完善海洋渔业监督管理体制

实施细则关于海洋渔业的分级管理,实行以“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与我领海线大致重合)内、外侧海域来划分国家和地方两级的监管范围的规定(原第三条第一款),对执行《渔业法》确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监管原则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多年实践表明,该体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随着新的海洋管理制度的确立,我国与邻近国家相继签定了双边渔业协定,建立了共同管理的渔区或过渡水域等制度安排,同时,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已在全国沿海全面、深入地实施,禁渔区线外侧海域渔业的监管任务日趋繁重,仅仅依靠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海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监管,难以满足和适应繁重监管任务的需要。

二是对禁渔区线内侧海域的渔业,按原规定只能由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既不符合多年来的监管实际,也不利于发挥市、县两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积极作用。事实上,此条规定也多为地方立法所突破,形成省、市、县共管的现状。

为此,征求意见稿在保留按禁渔区线内、外侧海域为原则划定监管范围和权限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补充、完善:一是对禁渔区线外侧的渔业,增加了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授权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的规定;二是对禁渔区线内侧海域的渔业,增加了省(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授权毗邻海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三条);三是增加一条关于案件管辖的规定,明确上级渔业执法单位可管辖下级渔业执法单位管辖的案件,也可将自己管辖的案件指定给下级渔业执法单位管辖(征求意见稿第五条)。

二、关于完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与使用制度

当前,水域滩涂利用缺乏规划,养殖水域滩涂被随意占用、围垦,尽管新《渔业法》对原法养殖业一章作了较多的补充、修改,对有关内容进行了规范,但都规定得比较原则,渔业发展和渔民合法权益仍得不到有效保护。为此,征求意见稿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与使用制度单列一章,作为第三章,主要规定以下内容:

(一)确立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主要规定了规划编制主体、实施程序;(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二)补充完善养殖证制度的规定:一是适应新《渔业法》的规定,对发证对象相应修改为“单位和个人”;二是明确养殖证的性质,即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证书;三是规定了养殖证的申请和核发程序及养殖证有效期限;四是规定养殖证优先发放具体顺序;五是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将集体水域滩涂纳入养殖证发放范围;六是明确规定了养殖使用权的流转制度以及养殖水域滩涂的占用、征用补偿制度。(第十六条至第二十二条)

三、关于规范养殖业管理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当前,随着渔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品市场也日益繁荣,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的同时,还大量出口国外市场。但是,与此同时,在渔业生产尤其是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病害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水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为进一步规范养殖管理,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征求意见稿将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单列一章,作为第四章,主要规定以下内容:

(一)明确水产苗种生产、进出口审批程序: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加强水产苗种管理对于促进和保障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章根据《渔业法》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水产苗种生产许可的具体审批程序和进出口管理措施;(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

(二)规范养殖生产管理,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增加了有关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养殖用药监控和药物残留检测,确保食用水产品安全的规范;二是规定了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渔业病害防治,建立疫情预报和灾害警报系统,以维护广大消费者安全,保障渔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对于从事水产品生产的养殖、捕捞生产者,增加了有关依法从事生产、确保水产品生产卫生条件和质量安全的义务性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一条)。

四、关于加强捕捞强度控制和捕捞许可管理

针对我国渔业资源日趋衰退,捕捞强度居高不下,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

立新的海洋管理制度等客观情况,新《渔业法》对原法捕捞业一章的内容做了较大的修改、完善和补充。为贯彻新《渔业法》,农业部以规章形式制定了《捕捞许可管理规定》,对捕捞许可的管理做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根据渔业法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多年来管理实践,征求意见稿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规范、补充:

(一)根据《农业法》的有关规定,将国家对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扶持政策

明确予以规范,确立转产转业补助制度,并授权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具体办法;(第三十三条)

(二)充实完善捕捞许可实施及监督检查制度的规定。一是规定了实施捕捞许可

应遵循的原则和法定条件;二是对捕捞许可的实施主体,实施程序作了具体的规定;三是根据行政许可法设立的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与责任制度的有关要求,规定了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捕捞许可证年度审验和监督检查制度,依法履行监督责任;同时,对被许可人在捕捞生产中应履行的义务也作了较具体的规定;(第三十五条至第三十七条、第四十二条)

(三)为保障《渔业法》有关船网工具控制指标规定的有效执行,对船网工具指

标管理制度作了进一步具体化的规定;(第三十四条)

(四)为巩固、完善海洋休渔和长江禁渔制度,针对近年来休渔、禁渔制度实施

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群体性违规事件时有发生,监管难度加大等突出问题,结合近十年来我国休渔禁渔的实践,征求意见稿补充了有关休渔、禁渔保障措施的规定。(第三十九条、第五十六条、第七十二条)

五、关于加强渔业船舶和渔港的监督管理

渔业船舶和渔港是渔业活动的生产工具和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到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捕捞强度控制、渔业资源保护等。我国是渔船大国,据统计,2004年全国拥有渔业船舶达97万余艘。但《渔业法》关于渔船管理的规定比较原则,目前主要是依靠一些部门规章来管理,手段和力度不足。近年来,一些地方“三无”渔船屡禁不止,捕捞强度居高不下。为了适应当前渔船管理形势的需要,结合《渔业法》、《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等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新增一章作为第六章,主要从六个方面规定了渔业船舶管理制度:一是规定了捕捞渔船建造、改造、购臵、进口实行船网工具指标管理;二是规定了渔业船舶设计、建造、修理单位实行资格认可制度;三是规定了渔业船舶及船用产品的法定检验制度;四是规定了渔业船舶登记制度,并授权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规定;五是规定了渔业船舶船员的管理;六是增加了渔业船舶进出渔港签证和渔业船舶强制报废的规定(第四十五条至第五十条)。

渔港承担着为渔民提供渔船停泊和安全避风锚地、生产和生活资料补给和渔业贸易的作用。考虑到2003年全国人大制定颁布的《港口法》已经授权国务院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修改草案只从渔港建设的规划、渔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以及船舶进出渔港签证等方面对渔港管理做了比较原则的规定,具体的管理措施留待未来的渔港立法来解决(第五十一条至第五十五条)。

六、关于加强渔业资源增殖和保护

新《渔业法》为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对重要资源保护措施进行了修改,如确立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制度,加大幼鱼保护力度,完善禁渔区、禁渔期制度等,并吸收了一些现行实施细则中的规定。据此,征求意见稿删除了有关重要渔业资源保护措施决定权的条款(原第二十条、二十一条),同时重点修改、完善以下内容:一是增加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在渔业资源增殖和保护工作中的职责的规定(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二是充实、完善渔业资源增殖的规划和管理、人工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的管理规定(第五十八条至第六十条);三是建立水产种质资源重点保护制度,进一步规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与保护(第六十一条);四是充实有关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规定,对渔业环境监测及在重要渔业水域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事的工程建设活动予以规范(第六十四条至第六十七条);对于工程建设、排污以及在水体最低水位线用水等行为造成渔业资源损害的,规定应予以补救和赔偿(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

七、关于法律责任

新《渔业法》增加了对一些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没收渔船的行政处罚和海上执法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同时完善了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渔业执法人员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征求意见稿法律责任这一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补充、完善,以进一步增强可操作性,规范处罚行为。一是对《渔业法》“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规定了相应适用的情形,增强了可操作性(第七十一条);二是对《渔业法》规定的罚款幅度的进一步细化,同时增加了一些义务性规定的处罚,以规范处罚,解决罚款幅度过大,自由裁量权过宽的问题(第七十二条至第七十七条);三是修改、完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七十九条)。

八、其他问题

(一)为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征求意见稿对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的权利和义务作了具体规定,并对渔政检查车、船、艇等执法工具的统一管理(标志或编号)予以规范(第八条至第十条)。

(二)结合管理实践,农业部《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2002年8月23日农业部令第19号发布,2004年7月1日农业部令第38号修订)对海洋捕捞作业场所的划分和核准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不再实行以外海和近海划分作业场所。鉴此,原关于近海渔场和外海渔场划分的规定(原细则第十四条)不再保留,予以删除。

第二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税收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税务总局、财政部在研究、吸收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对2013年6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增加对自然人纳税人的税收征管规定

一是明确纳税人识别号制度的法律地位。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部门按照国家标准为企业、公民等纳税人编制的唯一且终身不变的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税务部门通过纳税人识别号进行税务管理,实现社会全覆盖。纳税人签订合同、协议,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动产登记以及办理其他涉税事项时,应当使用纳税人识别号。

二是明确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的基础性地位。征求意见稿规定,纳税人自行计税申报,并对其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三是强化自然人税收征管措施。征求意见稿规定,向自然人

纳税人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主动提供相关支付凭证,将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扩大适用于自然人,并且税务机关可以对自然人纳税人取得收入单位与纳税相关的账簿和资料进行税务检查,同时增加相关部门对未完税不动产不予登记的规定。

四是建立税收优先受偿权制度。纳税人因故意或者过失,不能履行纳税义务时,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的不动产设置税收优先受偿权,在纳税人处置时优先受偿。

二、进一步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体系

一是完善纳税人权利体系。征求意见稿规定,税务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税收征管,不得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同时完善延期、分期缴税制度,将延期缴纳税款审批权放到县以上税务机关,对补缴税款能力不足的纳税人引入分期缴税制度,新增修正申报制度。

二是减轻纳税人负担。征求意见稿增加税收利息中止加收、不予加收的规定。对主动纠正税收违法行为或者配合税务机关查处税收违法行为的,减免税收利息。降低对纳税人的处罚标准,减小行政处罚裁量权,将多数涉及罚款的条款由“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改为“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并视情节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

三是取消先缴税后复议的规定。发挥行政复议的主渠道作用,对在纳税上发生的争议,取消先缴税后复议的规定。同时,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理决定的,纳税人须支付税收利息。

四是引进预约裁定制度。纳税人可以就其预期未来发生、有重要经济利益关系的特定复杂事项向税务机关申请预约裁定。纳税人遵从预约裁定而出现未缴或少缴税款的,免除缴纳责任。

三、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行为

一是规范税收征管的基本程序。征求意见稿规定,税收征管基本程序以纳税人自行计税申报为基础,由申报纳税、税额确认、税款追征、争议处理等环节构成。把税额确认作为税收征管的中心环节,专设一章,对税额确认的程序规则、确认规则、举证责任分配等作出规定。

二是规范税收征管的时效。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应在5年内对纳税人的税收义务进行确认。对未登记、未申报或者需立案查处情形的追征时效由无限期改为15年。对欠税追征时效,由原来的无限期改为20年。

三是增强税务机关获取涉税信息的能力。专设“信息披露”一章,对税务机关获取涉税信息予以规定。明确第三方向税务机关提交涉税信息的义务,明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报送义务,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提交协作制度,规定税务机关对涉税信息的保密义务。

四、实现与相关法律的衔接

一是与行政强制法相衔接。将“滞纳金”更名为“税收利息”,利率由国务院结合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借贷利率的合理水平综合确定,以与行政强制法中的滞纳金相区别。完善税收行

政强制执行程序,税务机关临时采取扣押等税收保全措施时,应在24小时内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二是与刑法修正案

(七)相衔接。将“偷税”改为“逃避缴纳税款”,同时规定因过失造成少缴或者未缴税款的,承担比逃避缴纳税款较轻的法律责任,减轻纳税人负担。

三是与预算法相衔接。征求意见稿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任何单位不得突破国家统一税收制度规定税收优惠政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下达的税收收入指标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

五、健全争议解决机制的内容

一是涉及税款的税收争议实行复议前置。在直接涉及税款的行政处罚上发生争议的,将复议作为税收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以体现“穷尽行政救济而后诉讼”的原则。

二是鼓励通过和解、调解解决争议。和解、调解是税收行政争议双方在各自利益均得到照顾的情况下达成的折衷结果,具有其他纠纷解决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经过多年实践,效果良好,将其上升为法律。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

第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四章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 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第二节 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节 机动车船大气污染防治 第四节 扬尘污染防治 第五节 其他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章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第六章 重污染天气应对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坚持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以及其他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行区域污染联合防治,对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有计划地控制或者逐步削减重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使本行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逐步改善。

第四条 国家实行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未完成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的,应当向本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作出说明,提出整改措施并负责落实。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

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国家采取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以及有关的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生产经营活动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在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

第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和公布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和公布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

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家经济条件和技术可行性制定和公布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和公布地方排放标准;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和公布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应当报国务院批准。

凡是向已有地方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排放标准。

第十条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制定燃煤、燃油、石油焦、生物质燃料、烟花爆竹、涂料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产品以及锅炉的产品质量标准,明确环保要求。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第十一条 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编制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并按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实现限期达标。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开,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已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本行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有关城市人民政府未完成限期达标任务的,由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监察、人事等主管部门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向社会公开。

第十二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适时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期达标规划。

组织制定、修改上述标准、规划时,应当征求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专家等方面的意见。

第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予受理规划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排污单位应当保持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应当事先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国家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市、县人民政府。市、县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实施总量削减和控制的重点大气污染物。

排污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对超过国家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该地区审批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排放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运营单位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排污许可证,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结合

依法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验收情况颁发;现有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筹考虑该单位近三年内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总量控制和排放标准等要求颁发。

排污许可证应当包括排污单位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污口设置、排放方式、监测方案、大气污染防治工艺和设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要求、应急措施等内容。

禁止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第十六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

禁止通过偷排、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烟道旁路等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

第十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和评价规范,组织建设和管理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网,组织开展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统一发布全国大气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等信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与管理本行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网,开展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统一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信息。

第十八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

测设备正常运行。排放工业废气的其他企业,应当对其所排放的工业废气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应当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排污单位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商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确定。

第十九条 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产品、落后生产工艺和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公布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产品、工艺、设备名录和淘汰期限。

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停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设备和产品。生产工艺的采用者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采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工艺。

被淘汰的设备和产品,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第二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布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

国务院贸易主管部门、海关总署制定加工贸易禁止或者限制类商品目录,国务院财政、税收主管部门制定消费税、资源税和出口退税

政策时,应当考虑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所列商品在生产加工或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加工或者使用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所列产品的企业的安全监管,防止因安全生产事故引发大气环境污染。

第二十一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主管部门有权通过现场检查监测、在线监测、遥感监测、远红外摄像等方式,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部门有义务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对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以及可能导致环境执法证据灭失或者隐匿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对有关设施、场所、物品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

第四章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 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第二十二条 国家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煤炭使用方式,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第二十三条 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工,降低煤的硫分和灰分,限

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新建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必须同步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使煤炭中的硫分、灰分达到规定的标准;对已建成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应当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

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对煤层气进行开采利用,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

第二十四条 国家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和燃用未达到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燃用经洗选的优质煤炭。

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防燃、防尘措施,防止污染大气。

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进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划定禁止销售、燃用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高污染燃料的区域,并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区域范围。该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

第二十六条 城市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统一解决热源。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不得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原有分散的中小型燃煤供热锅炉应当结合地区集中供热能力逐步拆除。

第二十七条 火电厂(含热电厂、自备电站)和其他燃煤单位应当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减排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国家鼓励燃煤企业采用先进的除尘、脱硫、脱硝、脱汞等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技术和装备,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第二十八条 各级电力管理部门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完善节能减排调度规则,电网企业应当优先安排清洁能源以及节能、环保、高效火电机组发电上网。

第二节 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第二十九条 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煤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烟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应当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减排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第三十条 生产、销售、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需符合规定的限值标准。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第三十一条 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当

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

第三十二条 工业涂装企业应当建立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和去向及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台账。

工业涂装应当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国家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购买、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

第三十三条 石油、化工以及其他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对管道、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修,减少物料泄漏,对泄漏的物料应当及时收集处理。

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原油成品油码头、原油成品油运输船舶和使用油罐车、气罐车等的单位,应当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

第三十四条 钢铁、水泥、有色、化工、石化、制药、矿产开采等行业,应当加强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采取车间密闭、集中收集处理等方式,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泄漏和排放。

工业生产企业应当采取密闭、及时清扫、洒水等方式,减少内部物料的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

第三十五条 工业生产、垃圾填埋或者其他活动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污染防治处理。

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

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要求限期修复或者更新。

第三节 机动车船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十六条 国家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降低非公交类机动车使用强度。

国家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机动车和新能源机动车。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优化道路设置和管理,保障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畅通。

第三十七条 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提前执行国家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阶段排放限值,并报请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造、销售、进口、使用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

本条所称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可运输的工业设备以及不以道路客运或者货运为目的的车辆。

第三十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排放标准对新定型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评估。经评估合格的,方可列入国务院机动车生产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产品

公告。

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企业应当对新生产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排放检测。经检测合格的,方可粘贴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出厂销售。

第三十九条 在用机动车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的有关规定,由机动车检验机构对其排气污染进行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方可进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核发环保、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未取得有效环保、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不得上路行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

第四十条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对机动车检验机构进行资质许可和计量认证时,应当同时对检验机构的机动车环保检验设备进行检定。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的规范,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检验,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及时报送检验数据。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机动车检验机构的环保检验情况进行监督。

第四十一条 机动车维修单位,应当按照防治大气污染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维修,使在用机动车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监督管理。

禁止机动车维修单位采取在机动车环保检验前临时更换机动车

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等弄虚作假方式,提供机动车维修服务。

第四十二条 在城市市区内使用工程机械施工的企业,应当在使用前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机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排放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四十三条 国家建立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召回制度。生产企业获知机动车或者非道路移动机械超标排放,属于设计、生产存在缺陷的,应当负责召回。

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调查确认机动车或者非道路移动机械超标排放,属于设计、生产存在缺陷的,应当通知生产企业实施召回。

第四十四条 在用机动车经污染治理后,大气污染物排放仍不符合在用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或者在环保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三个机动车环保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注销机动车登记,依法强制报废。

国家鼓励高排放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提前报废。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状况,划定低排放控制区,并向社会公告。禁止高污染车辆驶入低排放控制区。

第四十六条 新制造船舶经船舶检验机构排气污染检测达标后,船舶制造企业方可将船舶交付使用。

在用船舶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由船舶检验机构对其排气污

染进行定期检验。

未按照规定进行环保定期检验或者环保检验不合格的船舶,交通运输、渔政等有监督管理权的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其登记和营运等申请。

交通运输、渔政等有监督管理权的主管部门对船舶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 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用燃料;禁止向汽车和摩托车销售普通柴油以及其他非机动车用燃料;禁止向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内河船舶销售渣油和重油。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能源主管部门,对生产、进口、销售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用燃料的达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八条 发动机油、氮氧化物还原剂、燃料和润滑油添加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的有害物质和环保指标应当符合有关环保要求,不损害机动车船污染控制装置效果和耐久性要求,不增加新污染物排放。

第四节 扬尘污染防治

第四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建设施工和运输管理,保持道路清洁,控制料堆和渣土堆放,扩大绿化、水面、湿地和铺装面积,防治城市扬尘污染。

住房城乡建设、市容环境卫生、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五十条 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整治以及建筑拆除等的建设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施工扬尘污染,所需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向对本工程扬尘污染防治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备案。

施工单位在施工工地应当设置硬质密闭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

扬尘污染防治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承担责任。

第五十一条 运输和装卸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运输车辆应当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道路、广场、停车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管理,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防止交通扬尘污染。

第五十二条 市政河道以及河道沿线、公共用地的裸露地面以及其他城镇裸露地面,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规划组织绿化或者铺装。

第五十三条 煤炭、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贮存,不能密闭的应当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

严密围挡,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止扬尘。装卸物料要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控制扬尘排放。

码头、矿山、填埋场和消纳场应当实施分区作业,并采取有效防止扬尘污染措施。

第五节 其他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十四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公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实行风险管理。

生产、使用、存储、排放前款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对排放口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按照规定建设环境风险预警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

第五十五条 向大气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废弃物焚烧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利于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配备有效的净化装置,实现达标排放。

第五十六条 产生恶臭气体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科学选址,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并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五十七条 排放油烟的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

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污染。

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饮食服务项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

第五十八条 禁止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活动。

禁止非能源利用性质的农业秸杆焚烧行为。禁止在城市市区内露天焚烧落叶、杂草。

第五十九条 火葬场应当设置除尘等废气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防止影响周边环境。

国家鼓励和引导文明、绿色祭祀。

第六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牧业活动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控制。

从事农牧业活动的生产经营者,应当积极开发和使用缓释肥料,加强畜牧养殖行业的过程管理,不得使用未达到质量标准的农药,减少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和有关企业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落叶、杂草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

第六十一条 从事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服务活动的,应当设置异味和废气处理装置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防止影响周

边环境。

第六十二条 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未达到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鼓励研发和生产环保型烟花爆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第六十三条 国家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进出口实行总量控制和配额管理。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等活动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破坏臭氧层和生态环境。

第五章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第六十四条 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协调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大气污染传输扩散规律,划定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报国务院批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参照划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明确协同控制目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统筹交通管理,发展清洁能源,提出重点防治任务和措施,促进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第六十六条 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结合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和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环保、能耗、安全、质量等标准,制定重点区域产业准入目录。

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结合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和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制定严于国家要求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产品名录以及淘汰期限。

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统一在用车检测方法和限值,并配套供应合格的车用燃油。

第六十七条 编制重点区域内可能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重点领域的规划,规划编制机关应当与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会商,会商意见及其采纳情况作为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以及规划审批的重要依据。

第六十八条 重点区域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重点区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具体方案,逐步减少煤炭消费总量。新建、扩建、改建用煤项目的,应当取得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指标,实行煤炭的等量或者减量替代。

第六十九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环境监察机构和公安、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工商行政管理等主管部门进行联合执法。

第七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建立重点区域的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利用监测、模拟以及卫星、航测、遥感等新技术分析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影响。

第六章 重污染天气应对

第七十一条 国家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气象等有关部门和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可能发生区域重污染天气时,应当及时向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通报。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气象等有关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

第七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以及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气象部门建立会商机制,进行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预报信息,进行综合研判,确定预警等级并适

时发出预警。预警等级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预警信息发布后,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可能的途径告知公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指导公众出行。

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第七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可以根据应急需要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拆除施工、停止露天烧烤、停止幼儿园和学校户外体育课、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应急措施。

企业事业单位、公民应当配合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采取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

应急响应结束后,编制预案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开展预案实施情况的评估,适时修改完善预案。

第七十五条 突发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违反本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拒不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环境监察机构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未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或者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违法排污治理费用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发证机关吊销排污许可证。

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一)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拆除、闲置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

(二)未按照规定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按照

规定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所排放的工业废气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的。

第八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入禁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设备名录中的设备和产品,采用列入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目录中的工艺,或者将淘汰的设备和产品转让给他人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新建开采煤炭属于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未同步建设配套煤炭洗选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应当配套建设煤炭洗选设施运行成本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违反本法规定,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关闭,并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八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进口、销售和燃用未达到质量标准的煤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能源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海关按照职责责令改正,没收违

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燃区内燃用高污染燃料的,或者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没收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组织拆除分散燃煤供热锅炉。

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不符合限值标准的原材料和产品的,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没收原材料、产品以及违法所得。

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一)进行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未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未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的;

(二)工业涂装企业未建立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和去向,及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台账的;

(三)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和使用油罐车、气罐车等的单位,未安装油气回收装置或者不正常使用的;

(四)钢铁、水泥、有色、矿产开采等行业,未采取车间密闭、集中收集处理等方式,防止生产过程中粉尘和气态污染物排放的;

(五)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未回收利用的,或者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可燃性气体未进行防治污染处理的;

(六)不能正常作业的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未及时修复或者更新的。

第八十六条 制造、销售、进口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工业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海关按照职责没收违法所得,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对无法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没收销毁。

销售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机动车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没收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责令限期维修达标。

第八十七条 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由核发检验资格的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

第八十八条 高污染车辆驶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排放控制区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安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00元罚款。

第八十九条 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用燃料、发动机油、氮氧化物还原剂、燃料和润滑油添

加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

第九十条 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顿:

(一)施工工地未设置硬质密闭围挡,或者未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的;

(二)未对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覆盖的,或者未对超过三个月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绿化的;

(三)未及时清运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的,或者在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场地内堆存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的。

第九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运输和装卸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未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或者未安装卫星定位系统,不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暂扣其车辆行驶证三个月。

第九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按照要求对裸露地面进行绿化或者铺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裸地扬尘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组织代为绿化或者铺装,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并处所需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九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2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

正的,责令停工整顿:

(一)未密闭贮存煤炭、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的;

(二)对不能密闭的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未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或者未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止扬尘的;

(三)装卸物料未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控制扬尘排放的;

(四)生产、使用、存储、排放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未对排放口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或者未按照规定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的;

(五)向大气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企业和废弃物焚烧设施的运营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利于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配备净化装置的;

(六)未采取措施防止向大气排放恶臭的。

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油烟的饮食服务业经营者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或者未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2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违反本法规定,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饮食服务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关闭,并处2万元以上

10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在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

第九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企业事业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进行非能源利用性质的农业秸秆焚烧行为的,或者在城市市区内露天焚烧落叶、杂草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九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从事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服务活动的,未设置异味和废气处理装置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影响周边环境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第九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擅自向社会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九十八条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启动后,企业事业单位拒不执行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强制执行。

第九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由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上一从本企业事业单位取得收入50%以下罚款。

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直接损失的1倍以上3倍以下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3倍以上5倍以下计算罚款。

第一百条 违反本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一)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的;

(二)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未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的;

(三)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

(四)建筑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的。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二条 本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四篇:调研草案(征求意见稿)120209

【征求意见稿】

民间投资进入连片特困地区农村金融领域政策研究

(调研草案)

全国工商联扶贫部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

1. 研究背景

1.1 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简称《纲要》)及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将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在新一轮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攻坚战中,要继续探索建立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政策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涵。

1.2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文件),是全国工商联贯彻中发(2010)16号文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具体行动之一。鼓励民间投资进入连片特困地区农村金融领域,对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具有积极务实的作用。

2. 研究目标

2.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间投资进入连片特困地区农村金融领域与完成扶贫开发长期历史任务的关系。

2.2 在加强监管、规范经营、防范风险前提下,鼓励民间投资参与连片特困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改组改制、发起或参与设立农村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路径。

3. 研究内容

3.1 允许民间投资在连片特困地区兴办农村金融机构的具体内容(包括民间资本在当地投入的特征、民间投资与民营企业在当地融合的态势、以民间善款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创新民间融资的路径等);

3.2 完善民间投资在连片特困地区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相关领域(包括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与深化当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径、扩大民间投资范围与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系等);

3.3 民间投资在连片特困地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包括民间投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关系,民间投资对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的补充作用等)。

4. 研究形式

4.1 走访相关单位:安排走访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

构,村镇银行(例如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小额贷

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相关政府机构;拟走访的单位可针对调研议题,并结合本单位在该地

区扶贫开发中实际发挥作用的情况,提交相关政策建议报告(资料)。

实地考察相关连片特困地区

4.2 举行座谈会:除被走访的单位中相关人员外,也可安排其他相关单位人员参

加座谈会;座谈会人数每次以十人左右/半天为宜,座谈会次数酌情决定。

酌情举行1-2次内部专家研讨(论证)会。参会人员:(1)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国家银监会、民生银行专家,以及相关企业家;(2)全联扶贫部和研究会相关人员。不邀

请媒体。会议地点:北京。

4.3 撰写政策研究报告;提交政策提案报告。

5.工作计划

5.1 调研时间:2011年4月—5月

5.2 调研地点: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

5.3 调研人员:(待定)

5.4 研究经费:(待定)

5.5 日程安排:

2月:

(1)调研方案讨论会(2月8日,地点:全联;人员:马占利 郭东风 白

龑 陈家喜 张勇 赵冬民 夏汛鸽 朱小群)。

(2)调研方案征求意见活动(2月12日-15日,地点:职工之家;在“秦

巴连片特困地区政策(内部)研讨会”期间,向与会者征求对本调研方案的意见)。

3月中下旬:

举行专家(内部)研讨会。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中国人

民银行研究局、国家银监会、民生银行专家参会;全联扶贫部和研究会相关人员与会。

4月-5月:

实地调研

6月:

(1)调研情况小结活动(地点:全联或研究会;人员:全联扶贫部和研究

会相关人员)。

(2)撰写并完成调查研究报告。

7月:

(1)专家论证暨项目结题会(地点:全联或研究会;人员: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国家银监会、民生银行专家,以及相关企业家;全联扶贫部和研究会相关人员)。

(2)撰写并提交政策建议报告

(2012年2月9日)

【附件】

邀请函

同志:

————————

定于2012年3月日上/午(周)在全国工商联举行“民间投资与连片特困地

区农村金融政策”(内部研讨会),恳请您百忙中莅临研讨。

全国工商联扶贫部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

(章)

2012年3月日

民间投资与连片特困地区农村金融政策

一、议题(供参考)

— 民间投资与连片特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业发展

— 民间投资与帮扶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拟参会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1人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1人

国家银监局1人

民生银行1人

全国工商联扶贫部(待定)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待定)

三、议程

2012年3月 日(周)

主持人: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

中国民(私)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忠明

全国工商联扶贫部部长王钢治

8:30-8:40主持人发言(王忠明)

8:40-10:00讨论

10:00-10:10休息

10:10-11:50讨论

11:50-12:00主持人小结(王钢治)

12:00会议结束

四、地点

全国工商联6楼第一会议室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北京西城人民法院西侧)

五、联系人

全国工商联扶贫部(待定)

电话(手机):Email: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 朱小群

电话:010 65278295传真:010 623812

21手机:***Email:xiaoqun12345688@126.com

六、【回执】

第五篇:关于《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关于《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近来多次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造成未成年人重大伤亡,教训惨痛。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关切,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求有关部门迅速起草校车安全条例,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轨道。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调查研究,总结一些地方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针对保障校车安全亟须从制度上解决的主要问题,起草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现就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关于校车安全管理与校车服务总体政策的衔接

校车安全问题涉及学校的规划布局、公共交通的发展、校车使用的对象、校车资金的筹措、财政支持的范围、校车的运营模式等问题,需要统筹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校车服务总体政策。校车安全条例作为校车安全管理的专门法规,重在解决保障校车安全的制度、措施问题,同时也应与校车服务的总体政策相衔接,作出必要的原则规定。为此,征求意见稿在“总则”中主要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各方面普遍认为,尽量缩短学生上学距离,减少交通风险,是减少校车安全事故的源头性措施,应当切实贯彻《义务教育法》关于保障学生就近入学,以及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学生入学的规定。据此,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居住的学生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者在寄宿制学校入学,缩短上学距离,减少交通风险。(第三条第一款)

二是,许多意见认为,学生集体乘坐校车,交通风险过于集中,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造成大量未成年人伤亡。解决确需乘车上下学的学生的交通需求,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倡学生乘坐公交车辆上下学。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规划、设置公交线路和站点,为学生乘车上下学提供方便。(第三条第二款)

三是,不少意见提出,发展校车服务,离不开政府支持,但应明确支持的对象和重点。从我国国情出发,城市应保障就近入学和以公共交通为主解决学生交通需求,需由政府给予必要支持的主要应当是农村地区为居住分散学生提供的校车服务。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地区为居住分散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支持校车服务的税收优惠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第三条第三款)

四是,根据各方面意见,对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校车服务规划作了原则规定,明确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教育行政等部门,按照保障安全、方便学生,明确范围、突出重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校车服务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校车服务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校车服务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第四条)

二、关于保障校车安全的主要制度、措施

这是条例的主要内容。根据各方面意见,总结实践经验,针对保障校车安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环节,征求意见稿主要作了以下八个方面的规定:

一是明确校车安全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级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指导学校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审核校车使用申请和校车驾驶人资格申请,组织开展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办理校车注册登记并核发校车标牌,审查校车驾驶人资格,查处校车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取缔上路行驶的非法校车,并配合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学校安全宣传教育。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产品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有关工作(第六条)。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协调,征求意见稿还规定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校车安全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共同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第五条)。

二是明确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单位保障校车安全的责任。配备校车的学校和为学校提供校车服务的单位是保证校车安全的主体,应当对校车的安全负责。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车的安全维护,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校车驾驶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和急救知识(第十一条)。由校车服务提供单位提供校车服务的,学校应当与校车服务提供单位签订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校车运营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二条)。使用校车的学校应当制定学生乘坐校车的安全守则,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生乘坐校车安全,并对学生、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向学生讲解校车安全乘坐知识和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技能并定期组织演练(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同时,征求意见稿还规定,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义务,配合学校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拒绝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接送学生(第十三条第三款)。

三是建立健全校车安全标准体系,从源头上保障校车安全。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建立健全校车安全标准体系,校车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校车安全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保障安全、经济适用的要求,及时制定和修订完善;校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所生产、改装的校车符合校车安全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出厂销售。(第七条)

四是对校车使用实行许可制度,确保校车使用安全。校车的安全性能是保障其行驶安全的基础。针对实践中屡有发生的将安全性能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以至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问题,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只有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等安全保障条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审查合格,取得校车标牌的7座以上载客汽车,方可作为校车使用(第十四条)。并规定,禁止将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接送幼儿、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专用校车(第十八条)。为保证校车持续符合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还对校车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等作了比一般客车更为严格的规定(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

五是严格校车驾驶人的资格条件和驾驶行为规范。驾驶人的安全驾驶是保障校车安全的关键。鉴于校车乘坐对象的特殊性,征求意见稿对校车驾驶人规定了比一般车辆驾驶人更为严格的资格条件,只有符合规定条件,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方可驾驶校车(第二十二条)。征求意见稿还对校车驾驶人的出车安全检查以及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六是强化校车通行的安全保障。征求意见稿规定:校车应当按照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确定的线路行驶,尽量避开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校车确需经过危险路段的,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警告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校车经过的道路出现不符合安全通行条件的状况或者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为保障校车通行和停靠安全,征求意见稿对校车享有的优先权作了规定,包括:交通警察遇运载学生的校车,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可以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校车在道路上停车上下学生,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不得超越(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征求意见稿还规定,校车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并对严禁校车超载作了重申规定(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

七是保障学生的乘车安全。乘坐校车的是未成年人,为保障他们的乘车安全,需要有专人全程照管。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学校应当指派照管人员随校车全程照管乘车学生,并应定期对随车照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和急救知识(第三十六条)。随车照管人员的职责包括:引导、指挥学生有序上下车;发现驾驶人无校车驾驶资格,或者发现驾驶人饮酒、校车超载等明显妨碍行车安全情形的,制止校车开行并立即向学校负责人报告;清点乘车学生人数,确保乘车学生安全落座,确认车门关闭后方可示意驾驶人启动校车;制止学生在校车行驶过程中离开座位等危险行为;核实学生下车人数,确认乘车学生已经全部离车后,本人方可离车等(第三十七条)。征求意见稿还规定:校车的副驾驶座位不得安排学生乘坐;校车驾驶人不得在校车载有学生时给车辆加油,不得在校车发动机引擎熄灭前离开驾驶座位;校车行驶途中,除依法执行职务的交通警察外,不得允许与乘车学生无关的人员上车(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

八是明确法律责任,严格责任追究。为确保条例各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征求意见稿对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校车的,使用拼装、擅自改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接送学生的,将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的,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单位不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的,随车照管人员不履行本条例规定职责的,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校车超速、超载的,以及教育行政、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的行为等,分别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包括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规定,对违反本条例,造成校车安全事故的,依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法律、行政法规从重处罚。(第七章)

此外,征求意见稿规定,专用校车应当符合专用校车国家标准,接送幼儿、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专用校车。我国的专用小学生校车国家标准实施不久,幼儿专用校车国家标准正在抓紧制定,在条例施行后的一段时间内,专用校车的生产还不能满足需求。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征求意见稿在“附则”中规定了一个过渡期,即: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年内,用于接送幼儿、小学生的专用校车不能满足需求的,可以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使用其他取得校车标牌的载客汽车(第五十九条)。本条例的其他各项规定在过渡期内都应执行。

校车安全条例(草案)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车幼儿、学生的人身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校车,是指依照本条例获得使用许可,用于接送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从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以下统称学校)的幼儿或者学生(以下统称学生)上下学的7座以上的载客汽车。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居住的学生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依法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者在寄宿制学校入学,缩短上学距离,减少交通风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规划、设置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为需要乘车上下学的学生提供方便。

对学生居住分散,难以保障就近入学或者在寄宿制学校入学的农村地区,国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支持校车服务的税收优惠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教育行政、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按照保障安全、方便学生,明确范围、突出重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校车服务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校车服务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校车服务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公安以及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产品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有关工作。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共同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学校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审核校车使用申请和校车驾驶人资格申请,建立校车管理台账,组织开展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完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办理校车注册、变更登记,核发校车标牌,审查校车驾驶人资格,依法查处校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产品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规定,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第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校车安全标准体系。校车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保障安全、经济适用的要求,及时制定和修订完善校车安全标准。

校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所生产(包括改装,下同)的校车符合校车安全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出厂、销售。

第八条 社会各方面应当为校车通行提供便利,协助保障校车通行安全。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违反校车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设立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方便群众举报。

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章 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单位

第十条 学校可以配备校车,或者由下列单位(以下称校车服务提供单位)提供校车服务:

(一)依法取得道路客运经营许可、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或者出租汽车经营许可的企业;

(二)根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设立的校车运营单位。

第十一条 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车的安全维护,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校车驾驶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和急救知识。

第十二条 由校车服务提供单位提供校车服务的,学校应当与校车服务提供单位签订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校车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第十三条 使用校车的学校应当制定学生乘坐校车的安全守则,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生乘坐校车安全。

学校应当对学生、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向学生讲解校车安全乘坐知识和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技能并定期组织演练。

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义务,配合学校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拒绝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接送学生。

第三章 校车使用许可

第十四条 国家对校车使用实行许可制度。符合下列条件的7座以上载客汽车,可以申请作为校车使用:

(一)属于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单位所有;

(二)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专用校车符合专用校车国家标准,并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证明;

(三)装备统一的校车标志灯和停车指示牌,专用校车喷涂统一的校车外观标识;

(四)已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乘客责任保险。

第十五条 申请校车使用许可,应当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和证明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条件的材料。书面申请中应当载明拟使用校车的学校、安全管理责任人、校车驾驶人,以及校车拟行驶的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符合条件的,出具允许使用校车的证明;不符合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

申请人持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允许使用校车的证明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或者变更登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审查和机动车查验,符合条件的,依法办理注册登记或者变更登记,并发给校车标牌;不符合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提出的校车行驶线路和停靠站点等,应当会同教育行政等部门,按照安全、方便、就近和兼顾社会车辆通行需求的原则审核确定。

第十六条 校车标牌应当载明本车的号牌号码、车辆类型、品牌型号、核载人数和车辆的所有人、驾驶人、发证单位、有效期等事项。

校车标牌的有效期应当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有效期相一致。

第十七条 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单位应当将校车标牌交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一)使用年限超过8年,或者行驶里程超过20万公里;

(二)改变用途不再作为校车使用;

(三)不再属于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单位所有。

第十八条 禁止将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

接送幼儿、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专用校车。

第十九条 校车应当每半年进行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第二十条 校车应当配备逃生锤、干粉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安全设备应当放置在便于取用的位置,并确保性能良好、有效适用。

第二十一条 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做好校车的安全维护工作,建立安全维护档案,保证校车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校车,应当停运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校车应当到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维修企业维修。承接校车维修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维修技术规范进行维修,并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所维修的校车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在质量保证期内对校车的维修质量负责。

第四章 校车驾驶人

第二十二条 校车驾驶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校车驾驶资格。

申请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取得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资格3年以上,年龄不超过60周岁;

(二)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满分记录;

(三)无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责任事故;

(四)无饮酒或者醉酒后驾驶记录,最近1年内无驾驶客运车辆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五)无犯罪记录,无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受到拘留处罚的记录;

(六)身体健康,无酗酒、吸毒行为记录,无传染性疾病,无癫痫、精神病等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史。

第二十三条 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单位聘用校车驾驶人的,应当持驾驶人的驾驶证和身体健康证明、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材料,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符合条件的,出具允许驾驶校车的证明;不符合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

申请人持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允许驾驶校车的证明和其他有关材料,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不符合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四条 校车驾驶人驾驶校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校车的制动、转向、轮胎、安全门、座位、安全带等车况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检查,不得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上道路行驶。

第二十五条 校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机动车道路通行规则和驾驶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第五章 校车通行安全

第二十六条 校车经过的线路应当尽量避开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的危险路段。校车确需经过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的危险路段的,道路或者交通设施的管理、养护单位应当按照标准设置警告标牌和安全防护设施。

第二十七条 校车经过的道路出现不符合安全通行条件的状况或者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八条 校车运载学生,应当按照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位置放置校车标牌,开启校车标示灯,按照经审核确定的线路行驶。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校车经过线路的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交通警察遇运载学生的校车,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

第二十九条 校车运载学生,可以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

第三十条 校车上下学生,应当在校车停靠站点停靠;未设校车停靠站点的路段可以在公交站台停靠。校车抵达或者离开学校,有条件的应当在校园内停靠。

道路或者交通设施的管理、养护单位应当按照标准设置校车停靠预告标识和校车停靠站点标牌,施划校车停靠站点标线。

第三十一条 校车在道路上停车上下学生,应当靠道路右侧停靠,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由驾驶人将停车示意牌伸出车窗,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不得超越。

交通警察遇校车在停靠站点停靠上下学生,应当维护停靠站点周边的交通秩序。

第三十二条 校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不得以任何理由超载。

第三十三条 校车行驶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限速规定,但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

第三十四条 交通警察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校车,可以在消除违法行为的前提下先行放行,待校车完成接送学生任务后再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处罚。

第三十五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校车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校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定期将校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故信息抄送其所属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

第六章 校车乘车安全

第三十六条 学校应当指派照管人员随校车全程照管乘车学生,并定期对随车照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随车照管人员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和急救知识。

第三十七条 随车照管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学生上下车时,在车下引导、指挥,维护上下车秩序;学生下车后需要横穿道路的,带领学生安全通过;

(二)发现驾驶人无校车驾驶资格,或者发现驾驶人饮酒、校车超载等明显妨碍行车安全情形的,制止校车开行并立即向学校负责人报告。

(三)清点乘车学生人数,确保乘车学生安全落座,确认车门关闭后示意驾驶人启动校车;

(四)制止学生在校车行驶过程中离开座位等危险行为;

(五)核实学生下车人数,确认乘车学生已经全部离车后本人方可离车。

幼儿、小学生上下学,随车照管人员应当与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校车停靠站点交接。

第三十八条 校车的副驾驶座位不得安排学生乘坐。

校车驾驶人不得在载有学生时给车辆加油,不得在校车发动机引擎熄灭前离开驾驶座位。

第三十九条 校车行驶途中,除依法执行职务的交通警察外,不得允许与乘车学生无关的人员上车。

第四十条 校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应当立即报警,设置警示标志。乘车学生继续留在校车内有危险的,随车照管人员应当将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并及时与学校、校车服务提供单位联系处理后续事宜。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校车安全标准的校车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校车,并处违法生产、销售校车(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第四十二条 使用拼装、擅自改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接送学生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缴并强制报废机动车;对驾驶人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车辆所有人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提供无校车标牌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或者使用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人员驾驶校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校车服务提供单位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照前款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其经营许可证件。

第四十四条 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单位不按照规定为校车配备安全设备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随车照管人员未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的,由学校责令改正或者撤换;情节较重的,予以解聘。

第四十六条 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违法状态消除,并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罚。

第四十七条 校车载运学生,不按照规定放置校车标牌,或者不按照经审核确定的线路行驶或者停靠站点停靠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伪造或者出租、出借、出售校车标牌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缴标牌,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使用伪造的校车标牌或者他人的校车标牌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四十九条 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第五十条 校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从重处罚。

校车驾驶人被依法处以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的,终身不得再驾驶校车。

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查处校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需依法扣车的,应当通知相关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单位转运学生;违法状态消除后应当立即发还被扣留校车。

第五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本条例规定,不避让校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三条 校车服务提供单位违反本条例,造成校车安全事故的,依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法律、行政法规从重处罚。

第五十四条 发生校车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对学校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一)将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

(二)使用无校车驾驶资格的人员驾驶校车;

(三)对本校所有的校车未按照规定维护,或者未按照规定配备安全设备;

(四)未指派随车照管人员全程照管乘车学生;

(五)对指派的随车照管人员未尽到教育和管理责任;

(六)其他未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责任的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导致发生学生伤亡事故的,对政府举办的学校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对民办学校可以由审批机关责令暂停招生,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办学许可证,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2年至5年内不得从事学校管理事务。

第五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不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致使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校车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产品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本条例自2012年 月 日起施行。

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年内,用于接送幼儿、小学生的专用校车不能满足需求的,可以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使用其他取得校车标牌的载客汽车。

下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