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6、汽车行驶时转向沉重故障分析
汽车行驶时转向沉重故障分析
故障现象
二00九年五月十六日,江阴市某客户来电反映说:他在我公司购买了一台重汽斯太尔方向机总成使用了三个多月现在发现转向沉重,不知道是什么故障,一直无法排除,希望能够请我们帮助解决。
接到电话后我们便驱车前往该车的所在地江阴市某汽车修理厂,到达目的地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 三个月前,这是一辆正常运行中的斯太尔汽车,行车时左、右转向却很沉重,仿佛一点助力都没有。于是便开进汽修厂进行检查维修,检查后便更换了这一台方向机总成,谁知道刚刚用了三个多月,故障又发现了。
掌握了这些情况后,我们首先用千斤顶将该车前桥支起,在两个前轮离地的状态下转动方向盘,感觉与启动后转动方向盘没有什么区别,从而判断不是方向机总成的故障应该为液压助力系统故障。检查液压油储油罐内的液压油及滤心,发现油液很脏,且滤心损坏。更换液压油和滤心后试验,转向还是很沉重。于是,我们便将发动机熄火后,拆下转向助力油泵,发现油泵内及流量调节阀、安全阀上均有很多杂质,我们将其清洗保养后再重新装复。接着测量转向助力油泵压力,在测试完毕后连接管路试车,此时左、右转向均轻便。这是因为上次更换方向机总成时没有将液压油路清洗干净液压油过脏而导致的结果。
故障排除
更换液压油及滤心,清洗并装复转向助力油泵、流量调节阀、安全阀等部件后试车,转向沉重故障排除。
故障分析
造成斯太尔车转向沉重的原因很多,如转向系统中缺少液压油、油路中有空气、贮油罐滤心堵塞、滤网损坏将出油孔堵塞、单向阀工作不良(泄油)等。此外,油泵压力过低、转向横直拉杆球头磨损、转向节主销润滑不良,也会造成转向沉重。这种故障主是要由于长期没有进行维护或为了省点小钱而引起的。在排除转向沉重故障时,一定要首先分清是机械故障还是液压系统故障,不要盲目拆卸方向机等一些总成部件,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行之有效地检查和检测,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可以少走弯路,快速提高诊断和排除故障的效率。同时笔者还要友情提醒广大用户,发现转向沉重时分清楚是朝两边方向打都重还是朝某一边打重。如果朝两边打都重一般是液压系统的故障,如:方向机助力泵、油路故障等。如果朝某一边打重,一般情况应该是机械系统的故障。如:方向机总成故障、转向节、轮胎气压不足、横直拉杆球头缺油等。因此说发现转向沉重时一定要按系列按步骤地进行有序、有效地检查和判断,以确保检查维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经济性。
刘从镜:2009年5月15日
第二篇:爱车转向沉重如何维修仔细判断故障----山东万通汽修学校
爱车转向沉重如何维修仔细判断故障----山东万通汽修学校.txt让人想念而死,是谋杀的至高境界,就连法医也鉴定不出死因。。。
道里区西十三道街陈先生问:我的奥迪200轿车,现在转向时很沉,应怎样检修排除?王工答:奥迪200轿车装备了动力转向系统,转向沉重主要原因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转向系统各部件运动间隙过小,部件变形,缺少润滑,运动部件损坏、卡滞导致的;另一部分是动力转向系统故障导致的。
维修时要先判断出故障的大致范围,再进一步维修排除。先用举升机举升车辆,使车辆四轮离地转动方向盘,如果转向灵活、轻便,说明故障在行驶系统,应检查轮胎胎压是否过低,四轮定位数值是否失准,转向轴承是否过紧等。如果仍感到沉重,可断开转向机与悬挂的连接,再转动方向盘,如果转向灵活,说明故障在转向传动机构,应检查横拉杆、转向臂或减振器等部件是否弯曲变形。如果转向仍沉重,说明故障在动力转向系统,应检查转向液压油的油位是否过低,油质是否变质,若油位过低,先检查有无渗漏的地方,再将液压油添至标准高度。若油质变质必须更换,更换时要注意排净动力转向系统内的空气,否则会严重影响助力的效果。可用动力转向系统油压表测量系统油压,来判断转向泵的好坏。如果转向仍沉,需要拆解检查转向机,查看是否有缺润滑油、锈蚀、齿条弯曲等状况,如有以上现象需要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部件来排除故障。
自驾归来巧检查
1.检查轮胎的表面花纹磨损程度和表面损伤,并校准轮胎以及备胎的气压,视情况进行预防性更换维修。
2.检查蓄电池显示窗状态,视需要看是否需充电。清洁蓄电池表面和正负接线柱。
3.车辆外部照明和示宽灯功能是否正常,视情况对前大灯进行检修。
4.雨刮器功能是否正常,视情况添加清洗液。
5.组合仪表各警告灯和指示灯是否正常,对相应的故障进行检修。
6.检查制动磨擦衬片厚度以及包括驻车制动器在内的制动效能,必要时进行更换和调整。
7.检查制动液液面和离合液液面高度与品质,必要时进行更换。
8.检查发动机润滑油、自动变速器液、助力转向油的液面高度和品质,必要时进行添加或更换。
9.检查冷却液液面高度及冷却液浓度,必要时进行添加。
10.检查发动机冷却液管路以及水阀是否密封良好。
11.对于行驶里程30000公里以上的车辆,检查发动机附件皮带是否老化,视需要更换。
第三篇:汽车的常用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
毕 业 论 文(设计)
论文题目:汽车的常用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
摘 要
汽车转向系统是用来改变和恢复汽车行驶方向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的机构,对转向轮的正常运转和汽车的安全行驶影响很大。汽车转向系一旦有问题,很用以造成事故。因此汽车转向系的技术状况对与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减轻驾驶劳动强度、提高运输效率、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中,由于汽车转向系统工作条件恶劣,转速与负荷经常变化,长期弯曲、扭矩剪切和道路不平引起的冲击载荷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零部件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弯曲、扭曲变形和绣缺裂纹断裂损失,从而影响汽车的操纵轻便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为使汽车正常行驶必须采取经常性的检修、维护措施,防止不应有的损坏及时查明故障隐患并予以消除,使之保持完好的技术状况。
熟练掌握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原理、使用维护和故障诊断及汽车诊断仪的熟练使用等技术,这对于我们从事汽车行业的人员至关重要。
关键词:动力转向,汽车诊断仪(四轮定位仪),故障诊断
Abstract
Automotive steering system is used to change and restore car driving direction to keep the car run straight for the agency,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urning wheels safe driving and the car's influence.Automotive steering systems once have problems, very used to cause an accident.So car steering system technical condition with guarantee of safety and reduce vehicle driving labor strength, improve transport efficiency and prolong service life vehicle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In use, because automotive steering system working conditions, speed and load often changes, long-term bending, torque shear and road uneven caused by various factors impacting loads and the influence of its components, inevitable meeting produces different degree of bending, distortion and embroider lack of crack fault, which affects car loss to manipulate portability, economy and security.To make cars moving must take regular maintenance;maintenance measures to prevent undue damage shall find fault hidden danger in time and to maintain complete elimination of technical status.Master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 structure principle, maintenance and fault diagnosis and car skillfully use of diagnostic instrument technology, such as the auto industry for we are engaged in the personnel is very important.Keywords: power steering, car echocardiography(four-wheel), fault diagnosis.目 录 引言 2类型 3机械转向系统简介
3.1转向操纵机构 3.2转向器 3.3转向传动机构
4动力转系统简介
4.1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
4.2电动助力动力转向系统
5现代汽车转向装置的发展趋势
5.1现代汽车转向装置的使用动态 5.2循环球式转向器特点 5.3动力转向是发展方向
6转向系统养护
6.1定期检查储液罐内动力转向液液面高度
6.2动力转向系的清洗、换油与保护
7汽车前桥转向系统
7.1汽车前桥系统的功用和结构
7.1.1汽车前桥系统的功用和结构
7.1.2前桥的型式和结构特点
7.2汽车前桥转向系统的使用维修与检测
7.2.1 车轮定位检测与调整
7.2.2汽车前桥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实例
8总结 参考文献 致辞
1引言
当今汽车转向系统从过去的普通机械式发展到动力转向,一直到现在汽车电子控制动力转向,从减轻驾驶员疲劳性,提高操作轻便性和稳定性出发,虽然带来成本上的增加和结构上的复杂性,但由于其突出的优点使其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完善。
从发展趋势上看,国外整体式转向器发展较快,而整体式转向器中转阀结构是目前发展的方向[1]。
2类型
汽车转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
完全靠驾驶员手力操纵的转向系统称为机械转向系统。
借助动力来操纵的转向系统称为动力转向系统。动力转向系统又可分为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动力转向系统。
3机械转向系统简介
机械转向系以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其中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机械转向系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 三大部分组成。转向操纵机构由方向盘、转向轴、转向管住等组成,它的作用是将驾驶员转动转向盘的操纵力传给转向器。
3.1转向操纵机构
方向盘也称转向盘,主要有环圈、辐条与盘毂等组成。按辐条位置不同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
通常方向盘用花键连接在转向轴的上端,转动方向盘式 转向轴是转向器的主动件蜗杆,随着转动而和蜗杆相啮合的从动件侧带动转向垂臂摆动,再经过转向总拉杆和转向节臂使左转向节以及装在转向节上的左转向轮绕主销偏转。同时左梯形臂经转向横拉杆和右梯形臂,使右转向节及右转向轮按一定规律绕主销向同一方向偏移相应角度。
其常见故障现象主要有:转向沉重,直线侧向跑偏,前轮摆阵,转向不足,转向不稳和转向盘不能回正。常见故障其成为汽车转向系统的通病。
3.2转向器
转向器(也常称为转向机)是完成由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或近似直线运动)的一组齿轮机构,同时也是转向系中的减速传动装置。目前较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式、循环球曲柄指销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循环球-齿条齿扇式、蜗杆滚轮式等。我们主要介绍前几种。
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分两端输出式和中间(或单端)输出式两种[2]。
两端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作为传动副主动件的转向齿轮轴11通过轴承12和13安装在转向器壳体5中,其上端通过花键与万向节叉10和转向轴连接。与转向齿轮啮合的转向齿条4水平布置,两端通过球头座3与转向横拉杆1相连。弹簧7通过压块9将齿条压靠在齿轮上,保证无间隙啮合。弹簧的预紧力可用调整螺塞6调整。当转动转向盘时,转向器齿轮11转动,使与之啮合的齿条4沿轴向移动,从而使左右横拉杆带动转向节左右转动,使转向车轮偏转,从而实现汽车转向。中间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如图5所示,其结构及工作原理与两端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在转向齿条的中部用螺栓6与左右转向横拉杆7相连。在单端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上,齿条的一端通过内外托架与转向横拉杆相连。
2)循环球式转向器
循环球式转向器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型式之一,一般有两级传动副,第一级是螺杆螺母传动副,第二级是齿条齿扇传动副。为了减少转向螺杆转向螺母之间的摩擦,二者的螺纹并不直接接触,其间装有多个钢球,以实现滚动摩擦。转向螺杆和螺母上都加工出断面轮廓为两段或三段不同心圆弧组成的近似半圆的螺旋槽。二者的螺旋槽能配合形成近似圆形断面的螺旋管状通道。螺母侧面有两对通孔,可将钢球从此孔塞入螺旋形通道内。转向螺母外有两根钢球导管,每根导管的两端分别插入螺母侧面的一对通孔中。导管内也装满了钢球。这样,两根导管和螺母内的螺旋管状通道组合成两条各自独立的封闭的钢球“流道”。转向螺杆转动时,通过钢球将力传给转向螺母,螺母即沿轴向移动。同时,在螺杆及螺母与钢球间的摩擦力偶作用下,所有钢球便在螺旋管状通道内滚动,形成“球流”。在转向器工作时,两列钢球只是在各自的封闭流道内循环,不会脱出。
3)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的传动副(以转向蜗杆为主动件,其从动件是装在摇臂轴曲柄端部的指销。转向蜗杆转动时,与之啮合的指销即绕摇臂轴轴线沿圆弧运动,并带动摇臂轴转动。
3.3转向传动机构
转向传动机构的功用是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到转向桥两侧的转向节,使两侧转向轮偏转,且使二转向轮偏转角按一定关系变化,以保证汽车转向时车轮与地面的相对滑动尽可能小。
1)与非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
与非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主要包括转向摇臂
2、转向直拉杆3转向节臂4和转向梯形。在前桥仅为转向桥的情况下,由转向横拉杆6和左、右梯形臂5组成的转向梯形一般布置在前桥之后。当转向轮处于与汽车直线行驶相应的中立位置时,梯形臂5与横拉杆6在与道路平行的平面(水平面)内的交角>90。
在发动机位置较低或转向桥兼充驱动桥的情况下,为避免运动干涉,往往将转向梯形布置在前桥之前,此时上述交角<90。若转向摇臂不是在汽车纵向平面内前后摆动,而是在与道路平行的平面向左右摇动,则可将转向直拉杆3横置,并借球头销直接带动转向横拉杆6,从而推使两侧梯形臂转动。
2)与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
当转向轮独立悬挂时,每个转向轮都需要相对于车架作独立运动,因而转向桥必须是断开式的。与此相应,转向传动机构中的转向梯形也必须是断开式的。
3)转向直拉杆
转向直拉杆的作用是将转向摇臂传来的力和运动传给转向梯形臂(或转向节臂)。它所受的力既有拉力、也有压力,因此直拉杆都是采用优质特种钢材制造的,以保证工作可靠。在转向轮偏转或因悬架弹性变形而相对于车架跳动时,转向直拉杆与转向摇臂及转向节臂的相对运动都是空间运动,为了不发生运动干涉,上述三者间的连接都采用球销。
4)转向减振器
随着车速的提高,现代汽车的转向轮有时会产生摆振(转向轮绕主销轴线往复摆动,甚至引起整车车身的振动),这不仅影响汽车的稳定性,而且还影响汽车的舒适性、加剧前轮轮胎的磨损。在转向传动机构中设置转向减振器是克服转向轮摆振的有效措施。转向减振器的一端与车身(或前桥)铰接,另一端与转向直拉杆(或转向器)铰接。
4动力转向系统
使用机械转向装置可以实现汽车转向,当转向轴负荷较大时,仅靠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则难以顺利转向。动力转向系统就是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的。转向加力装置减轻了驾驶员操纵转向盘的作用力。转向能源来自驾驶员的体力和发动机(或电动机),其中发动机(或电动机)占主要部分,通过转
向加力装置提供。正常情况下,驾驶员能轻松地控制转向。但在转向加力装置失效时,就回到机械转向系统状态,一般来说还能由驾驶员独立承担汽车转向任务[3]。
4.1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
其中属于转向加力装置的部件是:转向液压泵
7、转向油管
8、转向油罐6 以及位于整体式转向器4 内部的转向控制阀及转向动力缸5 等。当驾驶员转动转向盘1 时,通过机械转向器使转向横拉杆9 移动,并带动转向节臂,使转向轮偏转,从而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与此同时,转向器输入轴还带动转向器内部的转向控制阀转动,使转向动力缸产生液压作用力,帮助驾驶员转向操作。由于有转向加力装置的作用,驾驶员只需比采用机械转向系统时小得多的转向力矩,就能使转向轮偏转。
优缺点:能耗较高,尤其时低速转弯的时候,觉得方向比较沉,发动机也比较费力气。又由于液压泵的压力很大,也比较容易损害助力系统。
4.2电动助力动力转向系统
简称电动式EPS或EPS(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 system)在机械转向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信号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转向助力机构。
电动式EPS 是利用电动机作为助力源,根据车速和转向参数等因素,由电子控制单元完成助力控制,其原理可概括如下:当操纵转向盘时,装在转向盘轴上的轴距传感器不断地测出转向轴上的转矩信号,该信号与车速信号同时输入到电子控制单元。电控单元根据这些输入信号,确定助力转矩的大小和方向,即选定电动机的电流和转动方向,调整转向辅助动力的大小。电动机的转矩由电子离合器通过减速机构减速增矩后,加在汽车的转向机构上,使之得到一个与汽车工况相适应的转向作用力。例如,福克斯的EHPAS电子液压系统由电脑根据发动机转速、车速以及方向盘转角等信号,驱动电子泵给转向系统提供助力。助力感觉非常的自然。因此很多人对福克斯方向的感觉相当不错,转向操控感觉可以说是随心所欲。有些车也号称采用电子助力,但是只是电机助力,没有液压辅助,容易产生噪音。助力效果也远不如福克斯这一类型的电子助力。
优缺:能耗低,灵敏,电子单元控制,节省发动机功率,助力发挥比较理想
5现代汽车转向装置的发展趋势
5.1现代汽车转向装置的使用动态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转向装置的结构也有很大变化。汽车转向器的结构很多,从目前使用的普遍程度来看,主要的转向器类型有4种:有蜗杆肖式(WP型)、蜗杆滚轮式(WR型)、循环球式(BS型)、齿条齿轮式(RP型)。这四种转向器型式,已经被广泛使用在汽车上[4]。
据了解,在世界范围内,汽车循环球式转向器占45%左右,齿条齿轮式转向器占40%左右,蜗杆滚轮式转向器占10%左右,其它型式的转向器占5%。循环球式转向器一直在稳步发展。在西欧小客车中,齿条齿轮式转向器有很大的发展。日本汽车转向器的特点是循环球式转向器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日本装备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各类型汽车,采用不同类型转向器,在公共汽车中使用的循环球式转向器,已由60年代的62.5%,发展到现今的100%了(蜗杆滚轮式转向器在公共汽车上已经被淘汰)。大、小型货车大都采用循环球式转向器,但齿条齿轮式转向器也有所发展。微型货车用循环球式转向器占65%,齿条齿轮式占35%。
综合上述对有关转向器品种的使用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²循环球式转向器和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上主要的两种转向器;而蜗轮#0;蜗杆式转向器和蜗杆肖式转向器,正在逐步被淘汰或保留较小的地位。
²在小客车上发展转向器的观点各异,美国和日本重点发展循环球式转向器,比率都已达到或超过90%;西欧则重点发展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比率超过50%,法国已高达95%。
²由于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种种优点,在小型车上的应用(包括小客车、小型货车或客货两用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大型车辆则以循环球式转向器为主要结构。
5.2循环球式转向器特点
²循环球式转向器的特点是:效率高,操纵轻便,有一条平滑的操纵力特性曲线。
²布置方便。特别适合大、中型车辆和动力转向系统配合使用;易于传递驾驶员操纵信号;逆效率高、回位好,与液压助力装置的动作配合得好。
²可以实现变速比的特性,满足了操纵轻便性的要求。中间位置转向力小、且经常使用,要求转向灵敏,因此希望中间位置附近速比小,以提高灵敏性。大角度转向位置转向阻力大,但使用次数少,因此希望大角度位置速比大一些,以减小转向力。由于循环球式转向器可实现变速比,应用正日益广泛。
²通过大量钢球的滚动接触来传递转向力,具有较大的强度和较好的耐磨性。并且该转向器可以被设计成具有等强度结构,这也是它应用广泛的原因之一。
²变速比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特别适宜高速车辆车速的提高。高速车辆需要在高速时有较好的转向稳定性,必须保证转向器具有较高的刚度。
²间隙可调。齿条齿扇副磨损后可以重新调整间隙,使之具有合适的转向器传动间隙,从而提高转向器寿命,也是这种转向器的优点之一[5]。
我国的转向器生产,除早期投产的解放汽车用蜗杆#0;滚轮式转向器,东风汽车用蜗杆肖式转向器之外,其它大部分车型都采用循环球式结构,并都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目前解放、东风也都在积极发展循环球式转向器,并已在第二代换型车上普遍采用了循环球式转向器。由此看出,我国的转向器也在向大量生产循环球式转向器发展。
5.3动力转向是发展方向
动力转向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在重型汽车上必须装备,在高级轿车上应用的也较多,在中型汽车上的应用也逐渐推广。主要是从减轻驾驶员疲劳,提高操纵轻便性和稳定性出发;次要是从减小因在高速行驶中前轮突然爆胎而造成的事故出发。虽然带来成本较高和结构复杂等问题,但由于优点明显,还是得到很快的发展。
动力转向有3种形式:整体式、半分置式及联阀式动力转向结构。目前3种形式各有特点,发展较快,整体式多用于前桥负荷3~8t汽车,联阀式多用于前桥负荷5#0;18t汽车,半分置式多用于前桥负荷6t以上到超重型汽车。
从发展趋势上看,国外整体式转向器发展较快,而整体式转向器中转阀结构是目前发展的方向。
6转向系统养护及常见故障现象
现代原中高级轿车和重型汽车普遍采用动力转向系统,不仅大大改善了汽车操纵轻便性,还提高了汽车行驶安全性。动力转向系统是在机械转向系的基础上加设一套依靠发动机输出动力的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的。目前轿车普遍采用齿轮条式动力转向机构。这种转向器结构简单、操纵灵敏性高、转向操纵轻便,而且由于转向器完全封闭的,平时不需检查调整[6]。
6.1定期检查储液缺罐内动力转向液液面高度
热态时(约66℃,用手摸感觉烫手),其液面高度必须在HOT(热)和COLD(冷)标记之间。如果是冷态(约为21℃),则液面高度必须在ADD(加)和CLOD(冷)标记之间。如果液面高度不符合要求,必须加注DEXRON2型动力转向液(液力传动油)。
6.2动力转向系的清洗、换油与保护
动力转向系的清洗、换油与保护应在有动力转向换油的设备的汽车养护中心进行,使用专用设备,用动力转向系统强力清洗剂首先换出动力转向系统中的旧油,然后用清洗剂清洗动力转向系统,最后用新油(加动力转向保护剂)再次换出动力转向清洗剂,直至换油结束。动力转向系的清洗、换油与保护作业通常应行驶5万km进行一次。这样能确保动力转向系工作更安全更可靠,避免出现早期损坏[7]。
6.3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及维修:
(1)汽车转弯行驶时,转动转向盘很吃力
(2)汽车转向时,转向盘沉重的判断与排除;低速摆头的判断与排除;高速摆头的判断与排除;行驶跑偏的判断与排除;单边转向不足的判断与排除;动力转向系统转向沉重的判断与排除;动力转向系统有噪音的判断与排除。
(1)转向沉重的判断与排除 不能自动回位
1、检查汽车是否超载或前部装载过多,前轮胎气压是否过低,若轮胎气压偏低,应充气使之达到规定值。
2、支起前桥,用手转动转向盘试验。①若感到转向盘轻便,说明前轴或车架变形,前轮定位失准等,应检查校准;②若转向仍感沉重,说明故障在转向器或转向传动机械,与前桥和车桥无关。
3、拆下转向摇臂,转动转向盘试验。①若感觉转向轻便,说明故障在转向传动机构;用手左右扳动前轮试验,检查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的配合情况,若扳动车轮比较费力,说明转向节主销润滑不良或配合间隙过小,应加注润滑脂或调整配合间隙;②检查转向节止推轴承,若轴承缺油或损坏,应更换;③检查转向拉杆各球头的润滑和松紧度情况,若拉杆球头过紧,应加注润滑脂或调整拉杆球头的松紧度,若转向仍然沉重,说明故障在转向器;应检查转向器内润滑油量和质量若润滑油液面过低,说明转向器内缺少润滑油,应添加至规定位置若润滑油变质,应更换润滑油;检查转向器自由行程,若自由行程过小,说明转向器啮合转动副啮合间隙过小,应调整;转动转向盘,查听转向轴与套管有夫碰擦声,若有碰擦声,说明转向轴或套管变形,应校直;④检查转向传动轴万向节,若万向节缸油,应加注润滑脂,若万向节十字轴轴承损坏,应更换;⑤检查转向器蜗杆上下轴承的预紧度,若预紧度过大,应调整;⑥经上述检查均正常,应拆检转向器,检查转向器内部的轴承、衬套、啮合副齿有损坏或严重磨损等,根据检视情况,更换相应零部件。(2)低速摆头的判断与排除
故障故障现象:汽车在低速行驶时,感到方向不稳,产生前轮摆振
1、外观检查
检查车辆是否装载货物超长,而引起前轮承载过小,检查后轮胎气压是否过低,应充气使之达到规定值,检查前悬架弹簧是否错位、拆断或固定不良,若错位,应拆卸修复;若折断,应更换,若固定不良,应按规定力矩拧紧。
2、检查转向盘自由行程
由一人握紧转向摇臂,另一个转动转向盘试验,若自由行程过大,说明转向器啮合传动副间隙过大,应调整。放开转向摇臂,仍由一人转动转向盘,另一人在车下观察转向拉杆球头销,若有松旷现象,说明球头销或球碗磨损过甚,弹簧折断或调整过松,应先更换损坏的零件,再进行调整。
3、调查以上检查均正常,可支起前桥,并用手沿转向节轴轴向推拉前轮,凭感觉判断是否松旷,若有松旷感觉,可由另一人观察前轴与转向节连接部位,若此处松旷,说明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的配合间隙过大或前轴主销孔与主销配合间隙过大,应理换主销及衬套。若此处不松旷,说明前轮毂轴承松旷,应重新调整轴承的预紧度。
4、若非上述原因所致,应对前轴进行检查,检查前轮定位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应调整,检查前轴是否变形,若有变形应进行校正。(3)、高速摆头的判断与排除
故障现象:汽车在高速或某一个较高车速行驶时,出理转向盘发抖,行驶不稳定。
1、外观检查
检查后轮胎气压是否过低,若气压过低,应充气使之达到规定值。检查前桥、转向器及转向传动机构是否松动,若松动,应紧固。检查前减振器是否漏油,若漏油或失效,应更换。检查左右悬架弹簧是不时折断或弹力减弱,若有折断或弹力减弱,应更换。检查悬挂弹簧是否固定可靠,若松动,应紧固。
2、支起起动桥,用三角架塞住非驱动轮,起动发动机并逐步使汽车换入高速档,使驱动轮达到车身摆振的车速,若此时车身和转向盘出现抖动,说明传动轴严重弯曲或松旷,驱动桥齿轮啮合间隙过大,应更换或调整,若此时车身和转向盘不抖动,说明故障在前桥。
3、检查前轮是不时偏摆
支起前桥,在前轮轮辋过上放一划针,慢慢地转动车轮,查看轮辋是否偏摆过大,若轮辋偏摆过大,应更换。拆下前轮,在车轮动平衡仪上检查,前轮的动平衡情况,若不平衡量不大,应加装平衡块予以平衡。
4、经上述检查均正常,应检查车架和前轮是否正常,用前轮定位仪检查前轮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应调整,检查车架有无变形,若有变形,应校正。(4)、行驶跑偏的判断与排除
故障现象:汽车直线行驶时,必须紧握转向盘。若稍松转向盘,便会自动跑向一边。
1、外观检查
检查左、右两前轮轮胎气压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检查左、右两前轮轮胎的磨损程度,若磨损不一致,应更换磨损严重的轮胎。检查左、右两前轮轮胎的花纹是否一致,如花纹不一致,应更换轮胎,使花纹一致。将汽车停放在平坦地面上,查看汽车前部高度是否一致,若高度不一致,车辆左右倾斜,说明悬架弹簧折断或弹力减弱,应更换。
2、用手触摸跑偏一方的车轮制动毂和轮毂轴承部位,感觉温度情况,若感觉车轮制动毂特别热,说明轮制动器间隙过小或回位不彻底,应检查调整。若感觉轮毂特别热,说明该轮轴承过紧,应重亲调整轴承预紧度。
3、测量前后桥左右两端中心的距离是否相等,若不相等,说明轴距短的一边钢板弹簧错位,车轴或半轴套管转曲等,应检查维修。用前轮定位仪检查前轮定位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应调整。
(5)、单边转向不足的判断与排除
故障现象:汽车左右转向时,出现某一边转向角过小
1、外观检查
检查转向拉杆有无变形,若有变形,应校直。检查悬架弹簧有无变形,钢板弹簧中心螺栓有无折断,若有变形或折断,应更换。检查前轴有无变形,若有变形,应校直。
2、若汽车在维修后出现单边转向不足
将汽车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支起前桥,将转向盘一边转到底,再回转另一边到底,记住转向盘转动的总圈数,将转向盘由一边转过总圈数的一半,检查前轮是否处于直线行驶位置,若前轮不处于直线行驶位置,说明转向摇臂安装位置不对,应拆下重新安装,若转向盘转不到总圈数的一半,转向角限位螺钉就顶住转向节,说明转向角限位螺钉调整不当,应重新调整。
2、经上述检查均正常,应拆检转向器,检查转向器内是否有异物卡住,转向器啮合传动副磨损过甚或变形等,检查检视情况,更换相应零部件。(6)、动力转向系统转向沉重的判断与排除
故障现象:汽车转弯行驶时,感到转向沉重,液压助力作用有短暂的丧失
1、检查转向油泵驱动部分的情况,用手压下转向油泵的驱动皮带,若压下量过大,说明驱劝皮带过紧,需调整。起动发动机,使发动机处于怠速运转,突然提高发动机的转速,检查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有无打滑现象,如有打滑现象,说明驱动皮带过松或磨损过甚,应调整或更换。
2、检查转向油液在储液罐中的液面高度,若转向油液液面处于下线或“MIN”线以下,说明转向油液不足,应添加至规定位置。
3、检查转向油液储液罐内的滤清器,取下滤清器,观察滤网的状况,若发现滤网过脏,说明滤清堵塞,应清洗。若发现滤网破裂,应更换。
4、检查系统中是否会有空气,起动发动机,并使其处于怠速运转,然后来回转动几次转向盘,观察转向油液的状况,若发现转向油液中有泡沫或油液混浊,说明转向系统中有空气混入,应排除。检查转向油泵的进油管是否破裂,若有破裂,应更换。检查各管路接头是否松动,若松动,应紧固。检查转向油泵轴上的密封环是否损坏,若漏油应更换。
5、检查转向系统的油压,用压力表连接在转向油泵和转向助力器之间,使发动机处于怠速运转,关闭压力表阀门,若10S内压力达不到固定值,说明转向油泵压力不足,应拆检维修。将转向盘转到左或右极限位置,打开压力表阀门,若压力达不到规定值,说明转向助力器有故障或阀调整不当,应折检调整。
6、检查发动机怠速时的转速,起动发动机,并使其处于怠速运转,观察此时发动机转速表的指示值,若指示值偏低,或转速不稳,说明发动机怠速过低,应调整。(7)、动力转向系统有噪音的判断与排除
故障现象:汽车转向时,转向油泵处产生响声
1、检查储油罐内转向油液面高度,若液面低于下线或“MIN”线以下,说明转向油液液面过低,应添加至规定位置。若转向油液消耗过快,说明有严重漏油处,应检查排除。
2、检查转向油泵驱动部分的情况,用手下压转向油泵的驱动皮带,若压下量过大,说明驱动皮带过松,应调整。
3、检查转向油压中是否有空气,打开储油罐盖,启动发动机并使其处于怠速运转,来回转动几次转向盘,观察转向油液中是否有气泡,若有气泡,说明转向油液中混入空气,应排除。
4、检查储油罐滤网是否堵塞,油管路布置是否正确,取下储油管滤网,如发现过脏,说明油液循环不畅,应清洗,若油管路弯折、凹瘪,应更换。
5、经上述检查均正确,应拆检转向油泵,检查叶片是否有划痕,检查泵体是否有划痕,根据拆检情况,更换相应的零件。
7汽车前桥转向系统
7.1汽车前桥转向系统的功用与结构
前桥一般位于汽车的前端,也称转向桥或驾驶桥,是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除用于承受地面与车架之间的垂直载荷外还承受制动力和测向力构成的力矩,并保证转向轮作滚动而不滑动。前桥承受汽车的前部重量,利用它的两端通过主销与转向节连接,以转向节的摆动来实现
汽车的转向。常见轿车前桥系统由弹簧悬架稳定杆减震器控制臂及传动轴等组成 7.12前桥的型式和结构特点
汽车的车桥分类有转向桥、驱动器、转向驱动器和支撑桥。汽车的前桥一般按车轮的作用及悬架的结构型式进行分类。前桥按悬架的不同结构型式分为非断开式和断开式两种。非断开式前桥中部是刚性整体通过非独立悬架与车身相连。断开式前桥由左右 两段前桥组成,通过活动关节式结构与前桥主传动器壳相连,断开式前桥中间部分为活动关节式结构与独立悬架配用。
7.2汽车前桥转向系统的使用维护与检修
7.21车轮定位检测与调整
检验前轮定位的意义:由于目前汽车大多采用前轮转向一般称为前轮定位。前轮
定位失准,将会出现汽车操纵性变坏和直线行驶稳定性降低,及转向沉重或行驶不稳等现象,同时将增加转向系统的负荷加速转向机构和轮胎的磨损,并导致发动机的油耗增加[8]。
目前汽车前桥转向系统的检测主要用现代工具:汽车综合分析仪来实现。
前轮前束的数值以外倾的数值为依据及成正比例关系。外倾角大则前束值也应大,反之则小。
前轮定位的调整:前轮定位的调整可以通过增减上臂轴与连接支架间的调整垫片进行调整。调整点垫片有三种:1,1.6,3.2 mm(前后两处同时增加)调整垫片厚度增加1mm 车轮外倾角减少15’,当前面比后面多增加1mm时,车轮外倾角减少 7.5’mm ,主销后倾角减少24’三个定位参数互相影响。
主销后倾角过小,汽车行驶不稳,不易保持直线行驶,方向盘操纵频繁。当主销后倾角过大时,将造成转向沉重。
车轮外倾角过小,将导致轮胎内侧磨损加剧,转向沉重并使转向节内端小轴承负荷增加并使轮毂外轴承的紧固螺母负荷增加。车轮外倾角过大,会造成轮胎拖磨,出现轮胎在向前滚动的同时与路面产生横向滑移,使轮胎磨耗加剧,外侧产生偏磨,其磨损方向与车轮外倾过小事相反。
前束过大或过小,将引起轮胎偏磨,降低轮胎使用寿命。当前束过大时,胎冠外侧磨损严重,仔细辨认花纹时还可发现胎冠由外侧向内侧呈锯齿状磨损。前束过小或没有前束时,胎冠内侧严重偏磨损。
其中主销的内倾与外倾角不合适,虽也能使轮胎产生不正常磨损,但影响较小,而多为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值不正确是其主要原因。前轮外倾角的调整方法:通过移动独立悬架上部的悬架支座和悬架支柱的相对位置来实现[9]。
7.22前桥系统常见故障
前轴注销孔严重磨损方向盘不易回正,前轮引起的轿车转向盘“摆飘”,车轮失去动平衡使方向盘抖动,前轮前束失准、前轮伤胎,前轮摆阵严重,轿车行驶时跑偏。
实例
一辆夏利TJ 7100.u轿车行驶12000 km ,中高速行驶时两前轮左右摆阵严重,方向盘也同时摆阵并有打手感。
故障开始诊断认为前轮中高速摆阵的原因在转向系统或前桥。架起后桥启动发动机逐步换入高速档,车身和方向盘都没有出现明显摆阵,因此故障不在传动系统而在前桥
架起前桥、转动车轮,检查前轮总成静平衡情况与轮辋变形情况,均未发现问题。检查轮胎表面,没有发现明显偏磨现象。检查前悬架螺旋弹簧的刚度与减震器工作情况,结果正常。后经检查发现前桥变形严重,使左前轮主销后倾角变为-1.5°(标准值为11.51±5°)。拆下左前悬架 下悬臂与横梁校正,并调整前轮定位,故障排除。
参考文献:
[1]姜华林主编.汽车行驶安全基础知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林武主编.新型夏利轿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李卓森等编著.汽车悬架系统[M].长春:吉林科技技术出版社,1998 [4]许林主编.微型汽车技术[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2 [6] 戴冠军.汽车保养与修理设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5]汤子等主编.切诺吉车维护调整图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7]屠卫星主编.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8]庄严,汽车四轮定位原理及检测技术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J]2004.11.9~2006.9.9 [9]肖永清,杨忠敏编著.汽车前桥及转向系统结构与维修[M]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4
致 谢
三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让人有些措手不及,时间的流逝和流失过程中经历的坎坷使我们慢慢成熟,因此我对过去的日子和给予过我鼓励、帮助的人怀以感激,并让我倍加珍惜未来的生活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辅导员,在三年求学生活中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虽没有给我们上过几节课,但在每个周末班会上都能进班给我们上上政治课,教我们课堂上以外的知识,来丰富我们的课堂生活,让我们倍加活跃和激进。我们班被系里评为学习最活跃和最积极的班,也是系里课堂秩序最靠后的。班级平均成绩在系里排名第一。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我们即将踏入社会,去接受社会洗礼,迎接挑战,闯出我们的一片天地,为社会、为学校、为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为交院而自豪,走出社 会我就是交院的形象代表。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老师的亲切关心和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和鼓励着我。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神指导,同时还在思想上给我树立航标。在此谨向老师致意诚挚的谢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予我无言的帮助。好!谢谢你们 我的老师和同学!
由衷的感谢!!
第四篇:浅谈汽车安全行驶
驾驶员技师专业论文
浅谈汽车安全行驶问题
浅谈汽车安全行驶问题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汽车日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驾驶技术的安全操作,不但对驾驶员自身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可以提高行车的安全系数。但是,交通事故的与日俱增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甚至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灾难。交通事故的发生大部分是由驾驶员违规驾驶以及不良习惯所造成的,在日常驾驶中如果能加以重视这些问题,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本文结合汽车驾驶安全操作技术加以进行分析,以此确保行车的安全。
【关键词】汽车;驾驶技术;安全操作 1 引言
在交通日趋发达的今天,汽车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但是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问题也随之激增。这些问题的产生多是由于驾驶者驾驶技术不高、驾驶习惯不良引起的。因此,若能重视汽车驾驶技术问题,切实提升驾驶者车辆驾驶技能,就能规避交通事故,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因此,汽车驾驶安全操作具有重要的作用。2 汽车驾驶员应具备的基本的驾驶素质
2.1 了解汽车的操控系统
当驾驶员进入车内后,应对所驾驶车辆的操作系统和性能进行迅速、全面地了解,并能够将操作系统所处的位置牢固的记住,这样在驾驶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熟练的操作。驾驶员只有对自己车辆的性能情况进行透彻的了解,才可以确保驾驶的顺利,当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可以对这些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如果驾驶员所驾驶的车辆是手动档,就需要对机构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位置进行准确的操纵,机构的组成部分包括: 方向盘、变速器操纵杆、驻车制动操纵杆、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油门踏板。由于自动挡车辆没有离合器踏板,因此驾驶员开车时不能按照手动挡的方式而驾驶,不能将无极变速器、车辆的制动踏板当作离合器踏板进行使用,这样就会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根据驾驶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座椅的调整,以避免驾驶员开车时的视线不被方向盘遮挡住,这样就可以将交通标志和仪表盘看的更清楚,从而确保行车的安全以及舒适性。2.2 安全起步是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必备环节
车辆的起步要做到快而稳。该环节操作大致包括如下过程:首先 是踩下离合器,踩踏要一脚到底,以使其完全分离;然后是挂挡,为车辆起步需要克服静止惯性,这个阻力较大,宜用一挡起步,挂挡要准确、轻巧;三是打开左转向灯,以引起周边经过车辆的注意;四是鸣笛警告周边车辆和人员;五是通过倒车镜和后视镜观察车辆周围,特别是车左后方的状况,仔细观察两侧反光镜,看清后面是否有车紧跟,尤其是看清楚将要驶入的车道是否有后车紧跟。如有,要么自己加速拉开距离再并入该车道,要么等后车驶过;六是松放制动刹车,即左手握稳方向盘,右手紧握手刹车杆并将按钮按下,以松放制动刹车;七是分层次、适时适量的轻踩离合器踏板。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发生车辆突然起步事故,发动车辆前,应检查变速杆是否处于空挡位置,是否拉紧了手制动器的操纵杆。一旦车辆突然起步前行,需立即采取紧急的制动措施。车辆停于陡坡上时,在发动汽车时,在车轮前后塞上砖石或三角木等物,可有效防止因发动机起动抖动而引发的车辆溜滑问题。3 汽车制动技术的控制
制动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运用汽车制动技术以及掌握操作技巧,直接影响着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如果驾驶员是初学者,一般对路面的形式不太熟悉,且心理素质也不高,车辆遇到违章以及出现异常情况时,驾驶员就会盲目的采取紧急制动措施,这样就会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目前,大多数的车辆都安装了ABS 防抱死装置,若驾驶员踩下踏板的力过度,就会导致制动系统产生响声,这时驾驶员就要保持稳定的心态,驾驶员不能分散注意力,以此避免制动时间的延长。同时,在驾驶中遇到突发情况时,应踩动踏板不能放松,直至确保车辆安全停稳为止。此外,如果一些车辆未进行ABS 液压制动系统的安装,不可以将踏板直接踩到底,应将踏板踩下后迅速抬起再迅速踩下,从而能够排出制动管路中的空气,并实现制动的效果。特殊情况或条件下确保行车安全的驾驶技术探析 4.1 上坡路段应使用的安全驾驶技术
起步方法。起步与前述步骤相同,但应视坡度的大小,踏下加速踏板,把发动机转速提升至适宜的位置,松抬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处于半联动状态,在缓缓踏下加速踏板的同时松开手制动杆,车辆便平稳起步了;上坡加挡。在上坡路段加挡,动作要更加迅速,空挡停顿的时间要更短,换挡后须迅速适量地踏下加速踏板,以确保车辆拥有足够动力完成上坡动作;上坡减挡。上坡路段若放开加速踏板车速下降较快,减挡要较平路适当提前,必要时也可越级减挡,避免因操作动作缓慢减速过快,导致减挡后的车辆不能正常行驶,甚至引发熄火及后溜问题;坡顶盲区驾驶的技巧。当车辆驶近坡顶时,受车体倾斜会影响驾驶者的视线,无法清楚看清坡顶的对面车辆状况,所以应适度放松加速踏板,以降低车速,并靠道路的右侧谨慎驾驶。在通过坡顶时,还应及时减速鸣笛,注意对向车辆、行人,避免无谓事故的发生。
4.2 掌握恶劣天气驾驶技术 4.2.1大雾天气的驾驶技术
由于大雾天气的能见度较低,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视线可能会模糊,并且地面较湿滑,车辆在行进的过程中需要将防雾灯、尾灯和近光灯打开,从而可以对前方车辆的动态和行人的动态进行掌握和了解,以确保驾驶员的能见度。对于允许鸣笛的路段来说,可以通过适当的鸣笛以示提醒,要与其他驾驶员及时地进行信息的交换,以此引起车辆和行人的警惕性。若能见度低于10 m 以下,必须将雾灯和尾灯打开,可以先将车辆停靠在路边,当路况有些的改善时再继续进行行驶。若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应确保前后车辆的距离,适当地控制车速,禁止随意停车,以此防止车辆追尾事件的发生。4.2.2 阴雨天气的驾驶技术
在阴雨天气条件下,光线较为偏暗,这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因此驾驶员应提高警惕心。汽车在开动前,应严格地检查汽车的制动器、刮水器以及发动机罩的封闭等情况,检查轮胎的气压,以确保轮胎气压处于正常状态,这是汽车行驶的根本保障。同时,在阴雨天气行车的速度应放缓,在进入积水位置时,应对车速进行有效的控制,并确保行车处于低速的状态。如果路面没有积水,应将车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车速过快会对轮胎和地面的附着力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使制动效果得到一定的降低。另外,如果汽车在积水路面行驶,制动蹄和制动鼓之间的积水可能会导致制动的不灵,这时驾驶员应保持稳定,将速度减缓且轻踩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通过反复的操作就可以除去水分。
4.2.3 冰雪天气的驾驶技术
由于冰雪天气的温度较低以及路滑,对驾驶员的要求更高,因此应加以注意: ①对冰雪路面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通常车辆的行驶与驾驶员的意愿不相符,制动的距离较长,驾驶员在行驶的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预见性,对可能发生的时间进行及时的判断,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②汽车不管是起步还是中途加速,应缓慢加油,轻踩制动板,禁止猛踩急抬,这样就可以防止失控以及轮胎打滑现象的出现。
4.3 夜间行车的安全驾驶技术
首先,在夜间驾驶车辆,要切实注意右侧行人,并在与对向车辆相距150 米左右时,将远光灯变换为近光灯,以免因影响对向驾驶者视觉而引发事故发生。其次,在交通繁忙城市道路上夜间驾驶时,常有行人由停车等灯车队间隙中横过马路,所以应特别注意由左侧横过马路的行人。再次,夜间行车要严格控制车速。这也是确保夜间行车安全最根本的措施之一。驾驶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夜间高速行车危险性。在由亮处行到暗处时,眼睛要有适应的过程,必须降低车速;驶经繁华街道,霓虹灯光照射也会影响驾驶者视线,也应低速行驶;若遇雨、雪等恶劣天气,夜间行车更要低速小心驾驶。最后,夜间行车要增加跟车距离。夜间行车时,驾驶者视线不良,为避免危险,适当增加跟车距离十分必要,这是防止行车事故的重要措施。5 结束语
汽车驾驶安全操作技术在交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熟练的驾驶操作技术和基本技能,才能使车辆发挥应有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裘小华.对汽车驾驶安全操作技术的探讨.科技创新导报[J]2012(19).
[2] 曹尚合.浅谈汽车驾驶遇到的几种险情处理.科技信息[J] 2010(1).
第五篇:汽车行驶中发动机烧机油的故障解析
汽车行驶中发动机烧机油的故障解析
在进口汽车的使用中,有的行驶1~2万公里就开始冒蓝烟,烧机油,不但使机油消耗增大,而且使活塞、活塞环和气缸磨损加剧,并污染火花塞,使发动机运转不稳、功率明显下降。
在进口汽车的使用中,有的行驶1~2万公里就开始冒蓝烟,烧机油,不但使机油消耗增大,而且使活塞、活塞环和气缸磨损加剧,并污染火花塞,使发动机运转不稳、功率明显下降。出现烧机油的直接原因是机油由活塞和气缸之间窜入燃烧室,以及经曲轴箱通风装置从化油器进气道吸入燃烧室。
(1)气缸、活塞、活塞环配合对气缸窜油的影响:目前,发动机的润滑都采用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相结合的方式,气抽壁采用飞溅润滑。在工作时,气缸壁、活塞环和活塞之间都布满了机油,当三者配合正常时,机油不会窜上去;当三者配合不正常时,气缸壁和活塞间的机油就会窜入燃烧室,这是引起窜油的主要原因。发动机工作一定时间后,活塞环径向宽度减小弹力减弱,开口间隙变大,密封和刮油作用变差。活塞环槽间隙增大,加强了活塞环的泵油作用。气缸和活塞的磨损加大了配合间隙,使间隙的机油增加,活塞上行时机油被刮进燃烧室。而窜油后容易产生积炭,加速气缸磨在损,造成恶性循环。
(2)活塞环卡死对窜油的影响:在修理中发现,因活塞环卡死而产生大量烧机油的现象较多。当活塞环卡死在环槽内时,活塞环失去弹性,密封变差,不但在活塞上行时带入燃烧室大量机油,而且活塞做功时大量的高压气体窜入曲轴箱,使曲轴箱内压力增高,飞溅的机油通过曲轴箱通风装置进入进气道。使机油和混合气一起进入燃烧室当发现曲轴箱通风装置窜气严重和化油器内有机油时,多是活塞环卡死所致应及时排除。
(3)发动机保修质量对气抽窜油的影响:电动机的在修质量对气缸窜油影响较大。气缸的圆度、圆柱度误差及表面粗糙度过大,活塞环水按技术要求与活塞选配中活塞偏缸,气缸中心线与曲轴中心线垂直度超偏,都会产生窜油现象。在保养时,活塞积炭清除水干净,活塞环装反,环口未合理分布及环口间隙太大,都会同程度地加速气缸窜油。
(4)活塞环的质量对气缸窜油的影响:对新换活塞环行驶不久产生窜油的进口汽车发动机分解、检查发同,气缸油大部分是因活塞环质量原因造成。目前,进口的活塞环有很多质量较差,弹力不足,弹力持久性不好,不能很好适应气缸套的变形,这是目前进口汽车行驶不定期定里程后气缸窜油的主要原因。(5)机油选用对气缸窜油的影响:机油的粘度影响到润滑油膜的厚度,机油粘度过大过小都会使润滑效能降低,加剧机件磨损,特别是机油过稀时,更易造成气缸窜油。机油变质或受汽油冲淡变稀,都会增加机油耗量。此外,机油加得太多,机油压力过高,曲轴逢通风不良,电动机温度过高,也会加剧气缸窜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