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标准--劳动密集型企业
徐州市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
社会单位自查自纠标准
基本标准
1、是否依法办理消防行政许可或备案手续,是否经备案抽查合格,是否存在擅自改变使用性质或违章搭建的行为。
2、是否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是否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是否依法履行职责。是否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
4、是否按规定开展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
5、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6、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定期维护保养并完好有效,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消控室管理和应急处置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7、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材料、建筑保温材料是否为不燃或难燃材料。
8、是否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是否组织开展消防专业技能训练。
9、单位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电(气)焊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和现场监护制度。
3、是否制定并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10、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是否按照火灾高危单位管理要求,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采取更加严格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自查自纠标准
1、严禁在住宅或出租房屋设置生产加工企业,宿舍、生产、库房不得设置在同一建筑内;当必须设置在同一建筑时,应采取实体墙进行防火分隔,住宅部分应有独立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2、场所的安全出口数目一般不应少于2个,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窗口、阳台等部位严禁设置封闭式金属栅栏。
3、严禁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堆放货物。
4、建筑面积大于300平方米的厂房应设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箱内的水枪、水带等配件应齐全,且有充实水柱。
5、场所内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且不应被遮挡。
6、场所按照每50平方米1具的标准配备灭火器;每层至少配备2具4公斤ABC类干粉灭火器;灭火器设置在便于取用的明显地点,不影响安全疏散。
7、车间、员工宿舍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电气线路明敷时应穿管保护。
8、车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不得动用明火作业。
第二篇: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标准
附件10: 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标准
一、建筑消防安全合法性
建筑、场所是否依法通过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或竣工验收消防备案。
二、消防安全管理
1、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依法履行职责;
2、制定、公布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3、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门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单位消防安保人员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员工每日进行岗位防火检查,火灾高危单位在生产、营业期间进行不间断防火巡查,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4、厂房、库房内未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员工宿舍;
5、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消防控制设备正常运行,相关记录符合要求;
6、按照规定建立了专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并组织开展消防专业技能训练,具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7、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达标,火灾高危单位按规定进行消防安全评估。
三、建筑防火
1、建筑耐火等级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不使用彩钢板;
2、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并保持畅通;
3、与周围建筑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无占用行为;
4、防火分区、防火分隔物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5、未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
6、不存在“三合一”、“多合一”现象。
四、消防安全疏散
1、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数量、设置形式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保持畅通,无锁闭、封堵、占用等现象;
2、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并保持完好有效;
3、应急广播完好有效;
4、外墙门窗不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五、消防设施
1、按要求设置相应的防火灭火消防设施;
2、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与具备资质的维保企业签订维保合同,定期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委托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每年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
六、火灾隐患整改
1、单位自查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并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2、单位应及时整改公安消防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
第三篇:劳动密集型企业认定标准
劳动密集型企业认定标准
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注册地在萍乡市安源区境内,符合我市产业政策的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商贸业、手工业和社区服务业(娱乐业、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房屋中介除外)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且从业人数在50人(含)以上300人(含)以下,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或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再就业基地、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小企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等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申报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小企业贷款期满并按期还本付息的,可申请不超过200万元的贷款贴息:
1、贷款审批月职工总数50人(含)以上300人(含)以下,且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就业登记、按时发放工资、参加社会保险;
2、贷款期间新招用本市各类人员比例达到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以上,并与其签订1 年(含)以上劳动合同、办理就业登记、按时支付工资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贴息标准及期限
(一)、贴息标准为申请贷款贴息额的当期基准利率的50%。
(二)、贴息贷款期限每次不超过12个月,最多不超过2次。展期不贴息。
劳动密集型企业申报程序及所需资料
一、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向安源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安源区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提出劳动密集型企业认定申请和贴息申报;
二、安源区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经过实地调查,对符合条件企业提供《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和《申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应提供的资料》 等申请材料,并对申请流程进行说明;
三、企业准备资料递交安源区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审核资料;
四、审核资料完毕后会同区人保局和区财政局一起实地调查,填写《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实地考察情况及推荐意见表》,并盖区人保局和区财政局公章;
五、向市人保局和市财政局提出申请,并按市局工作安排对申请企业进行调查,调查合格加盖市人保局和市财政局公章。
贷款贴息申报程序及所需资料
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乡镇安源区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提出贴息申报,申报时提供以下材料:
1、《萍乡市安源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贴息申请表》;
2、《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
3、企业《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副本);
4、《企业章程》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5、企业法人代表《法人证》和《身份证》;
6、企业固定生产经营场的证明,《租赁协议》或《产权证》;
7、申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职工花名册》(企业盖章);
8、企业招用失业人员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第一页和第五页就业状况复印);
9、最近两年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提供劳动合同鉴证花名册);
10、企业申报上月《工资表》(企业盖章);
11、企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记录(提供缴费发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盖章确认的参保人员明细表);
12、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
13、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申请报告、税票)。
贴息申报采用随时申报、定期发放形式,每季度发放一次。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于季末次月5 个工作日之内,将贴息资金直接划拨到申报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
第四篇:关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车间、仓库等火灾频繁发生,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抓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劳动密集型企业火灾多发的成因
(一)企业消防意识淡薄,忽视消防安全管理
有些密集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内部消防管理混乱,无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电线乱拉乱扯,违章操作,乱扔烟头等现象极为普遍。有的老板可以不惜重金对办公楼进行豪华装修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却对消防设施极为吝啬,舍不得资金投入到消防建设上,致使企业内消防器材匮乏,消防硬件上不去,而消防管理的混乱又使得灭火器材人为破坏和丢失现象严重。有的企业虽然也制定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消防责任人,但只是流于“形式”。员工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闻、不问、不落实,而责任人忙着抓“效益”,更无暇顾及消防制度的贯彻情况。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消防安全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发生火灾是偶然却又是必然的。
(二)规模小,管理乱
很多个体、民营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处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阶段,员工人数在十几人到几十人之间,往往上面是厂房,下面是库房,甚至经营与住宿一体,生产和生活不分,这些企业大都分散在村镇或城乡结合部。在去年的“三合一”建筑专项治理中,发现绝大多数“三合一”建筑都是个体私营企业,在检查中发现多家企业一、二层既是车间又是仓库,三层为职工集体宿舍,用木板分隔,电线乱拉乱接、明火做饭等,安全系数几乎没有。由于企业规模小,大都没有专门的消防管理人员。许多个私企业在建筑厂房、库房、办公用房时,没有依法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甚至出现未经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的现象,导致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严重不足、消防水源缺少等“先天性”火灾隐患。
(三)消防安全制度不够完善
一些人员密集型企业没有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对具体程序、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奖惩措施等予以明确和规范。有的虽然明确了但过于笼统空洞,可操作性不强。部分重点单位没有建立消防安全培训教育、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值班、消防器材设施建设和维护、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等基本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但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监督执行机制,制度成了摆设。在一些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生活区不分,只要需要,厂房内就会出现电焊、切割机的火星乱飞等违章操作现象,有的企业车间内货物乱堆乱放,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现象时有发生,用电用气随意性大,消防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四)小城镇公共消防设施薄弱,小火容易酿成大灾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服装、箱包等人员密集型生产加工为主的企业,它们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大大增强了火灾的荷载;在镇、街道、村规划过程中,甚至没有将工业园区的消防纳入整体规划之中,村镇建房随意性大,参差不一,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未批先建的建筑工程在各镇、街道、村随处可见;由于消防规划不到位,致使建筑防火间距严重不足、建筑耐火等级低、无地下消防管网、无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缺乏等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埋下了许多火灾隐患,严重威胁着广大群众的安全,也制约了经济的稳健发展。一旦发生火灾,只能是望火兴叹,小火酿成大灾,已是屡见不鲜。
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消防安全对策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它涉及到各个领域、千家万户,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计民生的大事。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履行法定职责;各镇、街道政府要立足实际,把消防工作全面纳入整体发展规划中。消防部门要从源头上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消防监督管理,减少先天性火灾隐患潜伏。
(一)加大消防设施的投入,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要加强领导,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农村消防建设中的职责,将农村消防基础建设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农村的消防安全环境。计划、建设、规划、消防等部门要根据《浙江省“xxx”期间消防工作发展指导意见》,加快农村和小城镇的消防规划建设。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搞好消防规划和设计,将消防通信、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和小城镇总体规划同步规划、同步进行、同步发展,特别是镇工业园区、特色工业园的开发和建设中,对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议,政府应主动制订解决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的具体方案,按照“谁开发,谁投资,谁建设”的原则,积极组织实施。要有计划地对那些耐火等级低,建筑密集,防火间距小,无消防设施的农村建筑、村庄进行改造。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水源缺乏、道路不畅通等状况,以提高防火救灾能力。同时,应做好农村现有消防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和完善工作,对农村天然消防水源加以保护和利用,并利用农村电网改造机会,整改电气线路,规范用电行为,不断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
(二)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力度,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抓好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全民的参与,我们应调动多方力量,深挖社会消防潜力,有效地预防火灾,不断加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共同抓好消防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的消防监督职能,加强对人员密集型企业的消防监督,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加大消防行政执法力度,改善消防安全环境。二是各镇、街道政府要发动并会同安监、文化、教育、卫生、工商、建设、规划等有关职能部门加强配合,共同对火灾隐患开展治理,联检联查,联合执法,全力进行督办。三是充分发挥镇、街道治安巡逻队的作用,抓好消防巡逻工作。各镇、街道可以依托治安巡逻队等力量开展消防巡逻工作,对主要街道、重点企业进行消防巡逻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四是各镇、街道要继续抓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宣传贯彻,督促各单位依法履行消防管理职责,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和“消防安全就是经济效益,消防安全就是生产力”的思想,逐步建立起“管理自主、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加强用火、用电、用气管理,确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备好用,切实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三)加强火灾隐患整改,改善消防安全环境
一是整改电气线路,规范用电行为。各镇、街道、派出所要督促企业彻底更换陈旧老化电气线路,重新规范敷设电气线路,杜绝乱拉乱接现象。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二是提高耐火等级,增设防火分隔。对现有车间、仓库合用的一些企业应进行防火分隔,不应简单的使用木板、铁网或石膏板进行分隔,应采用砖墙并砌至顶部不留缝隙的分隔措施;三是加强火源的管理,严禁违章用火。车间仓库内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或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禁止吸烟,并应当设有明显的禁烟标志。如因维修需要,临时使用焊接、切割设备的,必须经单位领导批准,指定专人负责,落实防范措施。厂房应安装防雷设施。采用防雷保护措施时,应合理选择避雷针安装方式,必须准确计算它的保护范围,屋顶和屋檐四角应在保护范围之内;四是增设消防设施、器材。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灭火器、水带、水枪等必须按照要求配置到位,严禁挪作他用,对于破损、过期、压力不足的应立即更换或重新灌装。对于老厂房无消火栓的密集型企业,应加大投入设置消火栓系统。对之前通过消防审核的人员密集型企业的厂房,特别是服装、箱包、童车等企业,建议增设自动消防设施。
(四)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一是要切实抓好企业经营业主的消防安全培训,制定严格规范的培训制度,每年定期组织业主学习消防法律法规,帮助业主正确处理好生产经营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做到依法经营,安全生产。二是要对所有特殊工种人员,比如:电工、锅炉工、消防自动设施操作人员等必须坚持先培训、再考试,合格后领取操作证方可上岗。三是企业要经常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备的自防自救知识。特别是服装、箱包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使员工熟悉了解机器设备性能、生产工艺、原料的性质和火灾的危险性,严防因盲目蛮干、违章操作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各镇、街道政府、部门在做好消防宣传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坚持“员工的消防安全认识不到位不放过、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不熟悉不放过、员工的灭火逃生基本技能不掌握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促进企业形成上下同心协力共抓消防安全和抓隐患整改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劳动密集型,企业,认定,申请书
关于申报劳动密集型企业认定的申请
XXX财政局社保科:
XXX就业中心:
2014年12月在XX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金人民币100万元,法定代表人:XXX。公司经营范围:百货、针纺织品、服装、鞋帽、家庭用品、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五金、建材的批发兼零售。
2016年5月,XXX在XX县工贸市场投资建设步行街直营商城,商城集线上、线下消费于一体,以“降低生活成本,提高幸福指数”为宗旨,尽力为消费者打造最划算、最便捷的购物方式和全新的e时代购物新体验。商城营业面积4500平方米,员工42人。商城的建设能够带动地方特色产品上行,区域优势产品下行、带动当地商贸物流、线上线下商品直营等相关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为更好的发展XX县物流商贸业,满足消费者差异化、多样化的购物需求,XXX不断优化升级各个环节的服务机制,采用大量采购、大量销售的特惠模式,让消费者在快捷方便、优质优惠的购物过程中享受生活,为此,公司在XX县工贸市场投资建设步行街直营商城,现特向楚雄州财政局社保科、楚雄州就业中心申请,批准认定我公司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
特此申请。
XX商贸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六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