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五”期间XXX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十五”期间,在XX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显著成效,城镇居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入不断的增加,消费水平不断的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5年前,居民们还根本想象不到现在的生活会发展到如此快速的地步,而当面对着现有的舒坦日子时,大家都由衷地感叹“这几年的变化的确不小!”。
一、收入平稳增长,五年期间大步翻番
自2000年开始,借着新世纪的契机,XX新一届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本着工业强县、农业富县的宗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想尽一切办法创造优惠条件,先后引进了宇晋钢铁、通才工贸、闽光焦化、盛格特太阳能等等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入住XX,不仅解决了劳动力剩余问题,更增加了全县的经济收入;大力扶植和发展特色农业,苹果、红枣、绿色蔬菜等等也远销外地,农村养殖业更上日上规模,2000年XX县的财政收总入为7168万元,到了2005年则上升为30088万元,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期间增长了3倍之多,其余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也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经济实力大幅增强。XX再也不是以前的穷模样了,政府也逐步落实了各种增资补资及社会福利和保障政策,务工的、经商的、养殖的老百姓也都手头富裕了,花钱的时候再也不必小心翼翼、思前想后了。据XX县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XX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48元,比2000年的3800元,翻了一番还多;人均消费性支出5607元,也同样的比2000年的2436元翻了一番。
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日趋优化
1、居民商品性消费比重下降,服务性消费比重上升。据统计,2005年XX县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中,商品性消费占75.9%,服务性消费占24.1%,分别比2000年下降和上升了7.4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食品占消费的比重)较五年前有下降了4.1个百分点,表明城镇居民在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把更多的购买力投向精神文化消费领域,使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
2.消费需求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提高转变。在食品消费方面,主食消费比重持续下降,副食消费比重上升,其中又以营养、美味和保健型食品消费增长较快。据统计,2005年XX县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81公斤,比2000年减少了17.3%;牛羊肉、禽蛋、水产品等消费量则有很大程度的增加。饮食消费向社会化发展,人均在外用餐支出成倍增长。衣着消费经历了从经济实惠型向个性化、品牌化的转变。人们在衣着方面由过去的保守、保暖逐渐向美观、时尚迈进,追求多元化、高档化。衣着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16.3%,比2000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仅次于居住和交通与通信,成为“十五”期间居民消费的一大亮点。以家电为代表的耐用品消费已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主要耐用品拥有量趋于饱和,需求量有所减少,但质量要求提高,更加注重名牌,讲究功能和追求服务。
3.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宽,形成一些新的消费热点。5年来,城镇居民消费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相对集中的消费领域,其中最突出的是通讯消费,五年前别说拥有手机是凤毛麟角,就连固定电话也还不曾普及,五年后的今天却是另一番天地,手机比比皆是,甚至还出现了一手多机。2005年人均通讯消费支出398元,与五年之前不能相比。其他消费支出突出增多的还有:旅游费126.5元, 成人教育116.2元,住房装潢133.9元,美容化妆费39.5元。在家电消费方面,近几年增长较快的有空调器、影碟机、电磁炉、家用电脑、摄像机等,成为明显的消费热点。
4.居民消费心理稳定,消费行为日趋成熟。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繁荣兴旺,商品琳琅满目,较好地满足了居民消费需求,也促进了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心理的成熟。如近几年国家先后多次调低银行存款利率,并出台一些价格改革项目,但居民对此反应平静,许多家庭从实际出发,按需消费,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这是居民消费心理趋向成熟的反映,也是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5、家庭设备基本完善。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品拥有量已达到较高水平,有的已基本普及,转入更新换代的集中期。到2005年末,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32台、电冰箱67台、洗衣机98台、空调器74台、家用电脑34台、移动电话146部。家庭设备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液晶电视、数码相机、便携式摄像机、手提电脑、组合音响等各种新兴家用电器不断涌入居民家庭,小汽车等超高档耐用品也开始进入部分高收入家庭。
6、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住房是居民生活的要素之一,对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XX县居民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到2005末,XX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30.8平方米,自有房比重达90%。生活卫生设施状况继续改善,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卫生设备和浴室均齐全的比重达64%,燃料使用结构进一步改善,使用电力和液化石油气的达60.6%。从居民用电来说,这是居民生活继续提高的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近年来居民家庭家用电器拥有和购买大幅增加,拥有空调设备的达45.4%,居民家庭用电量直线上升,2005年XX县居民人均年生活用电量是306千瓦时。
7、娱乐休闲丰富多彩。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相应提高。资料显示,2005年XX县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文教服务支出为126.5元,比2000年增长2倍。旅游消费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将随着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发展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一个亮点,作为人们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享受,旅游正在融入广大居民生活中。闲暇时,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去参加各种艺术学习班,很多成年人为了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也积极加入诸如做健美操、瑜珈、练习乐器等等行列之中,这是近年来XX县城镇居民消费的一个大亮点。清晨和傍晚XX广场和体育场里都是热闹非凡,不分年龄、不论长幼的男女,练功的、跳舞的,做操的,耍玩的,人人都是精神富足,这充分体现了XX县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取得的更大进步。
三、不容忽视的几个现实问题
(一)居民预期收入不乐观。家庭收入高低是生活质量好坏的物质决定因素。对于预期收入,近半数的居民认为将不会变化;也有部分的居民认为会减少,主要原因是担心单位效益或家庭成员中将有人退休、下岗,收入相对会减少,还有的是家中有年迈老人,赡养费和医疗费支出将增加。
(二)居民购房力不从心。
居高不下的房价让多数居民望楼兴叹,调查显示,大多数居民表示近几年不准备购买商品房,也有的将在一年或几年内购买,目的多数是为子女结婚做准备,也有个别称是为了改善居住环境。
(三)负债消费更要理智。
现代社会,“负债消费”越来越多。“负债”的家庭中,极大部分是由于购买了住房。家庭负债对日常消费行为会有部分影响,有些家庭会省吃俭用,还会患得患失,怕单位效益不好,担心自己会生病。
(四)“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医患之间的新问题。
当前居民要求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医疗服务提供严重不足成为突出的矛盾,集中表现为“看病难、看病贵”。2005年XX县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人均花费298元,比2000年增长一倍,其中医疗费人均155元,药品费人均134元。从不同收入层次的状况看,收入越低的家庭,医疗负担越不堪承受。调查中有户家庭一人住院动手术,医疗费花去上万元;而治疗一次感冒用药动辄上百甚至上千元,让不少低收入者看不起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城市居民中看病尤其嫌贵的群体主要集中在未入医疗保险者和大病重症患者。
四、对策建议
(一)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社会分配体制、就业状况、行业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制度等诸多因素,使经济利益更多的流向高收入阶层,而城镇低收入群体家庭生活困难局面目前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高收入家庭购房买车、出手阔绰的同时,有些人却因失业、下岗、疾病等原因陷入贫困的家庭生活窘迫,入不敷出。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影响到经济增长,影响到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居民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积极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法制建设,整治非法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目前我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富裕程度比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储蓄存款仍然没有脱离“存钱防老”、“存钱防病”,“存钱买房”、“存钱上学”等个人储备、自我保障的性质。因此,“社会保障”、“住房”、“教育”被称为家庭内需的“三座大山”。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涉及到广大居民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关系到他们能否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重视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稳定商品房价格,为真正需要住房的居民解决问题。
对于造成房价居高不下这种状况的原因,居民的认知各异,有的人认为是政府拍卖土地使得土地价格居高不下,有的认为是房产开发商牟取暴利,还有的认为是高收入者炒房炒高了房价。真正需要住房的普通老百姓面对上十万元的商品房只能望楼兴叹。政府要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遏制投机性炒房,控制投资性购房,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促进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谐医患关系。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当前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政府要改革医疗服务体制,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业监管,还要对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要让患者看得起病;医疗机构要合理收取费用,从源头上控制医药价格,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医疗人员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依法行医,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心理需求。如此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第二篇: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今年以来,县抢抓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加快与西咸新区建设快速接轨步伐,全县经济稳步发展,职工工资待遇不断提高,为增加全县城镇居民收入打下了良好基础,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截止六月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03元,同比增加1453元,增长17.2%,
一、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二、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7.2%,环比增长1.7个百分点。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最大,仍然占主导地位。
(1)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是拉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县实行工资体制改革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岗职工生活津贴得到了保证,对提高城镇居民收入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二季度末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6718元,占家庭收入比重的67.15%,同比增长17.1%。
(2)非公经济的发展推动全县城镇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随着县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生产环境不断优化,利润空间越来越大,促使经营性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二季度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405元,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4.05%,同比增长16.4%。
(3)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稳中有增。居民家庭购房、建房的增加,使得出租房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人均财产性收入146元,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1.46%,同比增长2.1%。其中:人均房屋出租收入占财产性收入的98.63%,增长45.5%。
(4)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对提高全县城镇居民收入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县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截止6月底达到2736元,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27.35%,同比增长18%。
二、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增长26.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大居民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吃住行完全有了新的改观,上半年,全县居民八大类消费均呈增长态势。具体体现在:
1、食品消费1853元,同比增长18.3%。
2、衣着消费进入时尚化,人均消费742元,增长6.8%。其中服装消费578元,增长21.7%,鞋类消费225元,增长23%。
3、居住类消费增长相对较快,人均居住类消费745元,增长48.1%。
4、家庭设备用品及其他消费372元,增长12.7%。
5、医疗保健消费增长最快,人均消费752元,增长67.5%。
6、交通和通信人均消费584元,增长20.2%。
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493元,增长33.2%。
8、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241元,增长44.3%。
三、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收入结构没有明显变化。目前全县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以工薪收入为主,其增长主要取决于国家增资政策和企业经营效益,而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作为收入构成的非工薪收入,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明显偏低。
(二)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全县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即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较低,占59.4%),尚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主要原因:一是刺激消费的政策没有惠及全体居民,产生的影响还是局部的;二是就业稳定性弱,预期收入不乐观。教育、医疗、养老等预期负担和诸如住房价格震荡等对当前消费行为的影响较大,尤其对中低层收入人群的影响较大。
(三)行业之间差距仍然很大。一是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较高。二是企业职工收入相对低一些。
四、几点建议
一是拓宽城镇居民收入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如在国家允许的投资领域内,鼓励私营个体企业跨行业多种经营,鼓励城镇居民进行自主投资,自主创业,促使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提高比重。
二是关注低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对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医疗费用高、子女上学负担重、就业收入微薄等情况,政府要进一步给预帮助,合理调节收入差距,提高全社会的消费倾向。
三是切实关注民生,提倡合理消费。进一步加快全县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大力提倡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险;进一步繁荣市场、稳定物价,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稳定居民收入与消费不断增长的心理预期。
第三篇:十五时期*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十五”时期,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获得了较好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一)城市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发生变化。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63.41元,比2000年的5628.31元增长25.5%,年平均增长5.1%。从收入构成来看,2000年到2005年,工薪收入由4732.70元上升到5055.95元;经营性收入由151.60元上升到835.82元;转移性收入由449.37元上升到1233.82元,转移性收入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由210.35元上升到861.16元;财产性收入从192.37元下降到166.05元。借贷收入从2301.65元下降到1650.70元,借贷收入中,提取储蓄存款额从1441.10元下降到1153.28元;人均借入款341.87元与2000年基本持平;住户贷款从451.11元下降到94.97元。
(二)农村居民收入稳中有增,收入结构变化较大。“十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520元增加到1643元,增长8.1%。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从325.31元上升到515.39元,其中,从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36.19元,减少39.5%,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273.01元,外出从业得到收入206.19元,分别增长100%、59.6%。家庭经营收入从1796.50元上升到1884.07元。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1721.57元,增长10.4%,第二产业收入48.31元、第三产业收入114.19元,分别下降49.3%、24.7%。财产性收入27.16元,是2000年的3.9倍。转移性收入184.12元,下降6.1%。
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也随之不断改善,逐步向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结构合理化方向发展。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人民生活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一)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
餐桌上的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主食减少、副食增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由吃饱转向吃好,已成为全面反映城乡居民的饮食消费观。
2005年与2000年相比,城市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消费支出从1739.44元上升到1934.96元。从食品消费构成来看,人均消费粮食251.57元,增长1.2倍;肉禽及制品401.91元,增长64.1%;油脂类90.15元,增长87.8%;蛋及蛋制品52.08元、水产品类39.97元、鲜菜162.12元、干鲜瓜果类136.59元、奶及奶制品41.06元,分别增长18.3%、54.9%、6.5%、45.9%、20.8%。
农村居民2005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890.92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13.9%。从主要食品消费量来看,主食消费支出减少,副食消费支出增加,粗粮减少,精粮增加。2005年与2000年相比,人均消费粮食178.19公斤,减少37.5%;薯类7公斤,减少87%;玉米39公斤,减少33.9%;豆类及制品6.4公斤、蔬菜瓜果类162.83公斤,分别增长34.5%、5.1%;奶及奶制品消费量比2000年增长5倍。恩格尔系数51%,下降了6.4个百分点。
(二)衣着向中高档方向发展
从衣着消费的档次看,城市居民的衣着从低中档提升到中高档次。衣着观念从穿暖穿好逐步向追求品牌化、高档化、时装化、个性化衣着观念发展。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也有了很大改观,已由过去缺衣置衣的被动消费过渡到注重服装面料、款式、品牌及整体搭配的主动消费。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70.56元,比2000年增长14.8%。其中,人均购买各种服装支出486.62元,增长24.3%;平均每件服装的单价91.98元,增长63.5%。
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购买衣着89.52元,比2000年增长34.1%。平均每件服装的单价36.45元,增长24.1%。
(三)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时期,我市城乡居民更加注重住房条件的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朝着宽敞明亮、装修高档、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有相当多的家庭,在拥有旧房的基础上,再买高档新房,旧房用来出租,增加收入。少数人家还住进了建有车库的别墅式住宅。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消茅”工程,财政投资2620万元,建房面积435187平方米,解决了5593户农村特困户的住房问题。让全市所有农村特困户告别了茅棚、岩洞,住进了
宽敞明亮的新房。再加上农村“五改三建两提高”的文明新村、生态家园建设,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致富园;让农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卫生、燃料使用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9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62.8%。城市居民的住宅中,26.4%属单栋住
宅。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8.46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7.7%。平均每个农村居民拥有钢筋混泥土结构面积的房屋7.3平方米,增长59.7%。18.6%的城市居民用上了方便、卫生的天然气,部分农村居民用上了液化气,使用柴草作燃料的农户由2000年的50%,减少到15%;农村居民用水也得到改善,使用自来水的农户占36%,增长19%。
(四)医疗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健康长寿成了每个人的追求目标。城乡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大幅增长,支出比重明显上升。
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390.98元,比2000年增长80%,占消费支出的7.5%,上升3.4个百分点,其中人均购买滋补保健品15.23元,增长2倍。农村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也大大增加,2005年为81.59元,比2000年增长53.9%。
(五)交通通讯成为消费亮点
“十五”时期,我市的道路、通讯设施进一步改善,为城乡居民提高交通通讯消费水平创造了条件。城市居民已经不满足于将摩托车作为家庭交通工具,纷纷将目光瞄准家用小轿车,部分收入较高的家庭购买了私家小轿车。通信业发展迅速,手机普及到城市和乡村的每个角落。
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用于交通通信支出556.12元,比2000年增长61.2%,其中,交通支出184.63元,增长15%。“十五”时期,购买家用汽车的户数明显增多,2005年每百户城市居民购买家用汽车达2.11辆。通讯消费水平飞速发展。2005年城市居民通信支出371.49元,比2000年增长90.5%,其中,购买手机、座机等通讯工具人均支出90.38元,增长4.3倍。每百户城市住户拥有移动电话128部,增长17.3倍;人均通信费用支出也由2000年的173.14元上升到2005年的281.12元,增长62.4%。
农村居民的交通通讯条件也有很大改善,表现在支出增加,比重上升。2005年,人均用于交通通讯支出为167.69元,比2000年增长2.4倍;交通通讯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6%,上升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每百户购买摩托车15.85辆,上升4.3倍。2000年农村居民每百户只有0.38部手机,2005年每百户拥有手机数达到了55.5部。
(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加,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十五”期间,城乡居民不仅物质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而且精神生活全方位得到提高。城市居民教育费用由人均456.9元,下降到325.75元。人均用于参加健身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的支出费用238.3元,增长1.1倍。
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162.9元,比2000年增长28.1%,其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支出39.4元,增长29%。文化教育娱乐服务费支出123.5元,增长27.9%。用于休闲、旅游的支出费用比2000年增长2倍。
(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家庭耐用消费品增加
2005年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376.55元,比2000年增长1.7倍。五年中,城乡居民在解决吃好穿好的同时,还购买了科技含量高的大件耐用消费品,积累了家庭财富,提高了生活质量。除交通通讯工具成为消费热点外,其他高档家庭耐用品的拥有量也显著增加。2005年末,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21.06台,微波炉13.85台,彩色电视机116.34台,空调25.46台,分别比2000年增长2倍、3.6倍、16.3%和7.5倍。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话27.7部,比2000年增长8.6倍,移动电话由2000年每百户0.38部增加到55.5部;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63.4台、电冰箱4台、洗衣机43.6台、电风扇51.5台,分别比2000年增长3.2倍、1.5倍、1.6倍和81.5%。一些农村居民还用上了微波炉、淋浴热水器等高档耐用品。
三、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回顾过去的五年,**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全市人民带来了巨大实惠。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缓慢,大大低于城镇。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收入增长不协调。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0年增长了25.1%,但消费支出仍停留在2000年的水平,还有一部分家庭只满足于吃、穿、住等基本消费。2005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比2000年增大2.5个百分点。农民的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质量不高。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收入是基础,因此,“十一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一)努力增加城市居民收入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失业、医疗、养老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与管理,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保证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费和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费按时足额发放,把定期救助与一次性救助、大病救助、意外伤害救助结合起来。从法律上规范城镇的社会救济标准、救济对象、政府责任等,使城镇社会救济各项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社会化的轨道。
2、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城镇就业机会。城镇就业是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因此,必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提高就业率,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稳定收入。一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兴市步伐,上大项目,抓支柱产业,建工业园区,积极招商引资,提高竞争力,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加快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具有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特色鲜明的优势。要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围绕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商贸及娱乐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企业改制的下岗工人和政府精简机构的分流人员,大部分流向了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引进人才难,经营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3.将城镇就业工作列入社区发展建设规划。从低收入群体现状看,就业集中在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这是今后失业人员的主要就业渠道。在具体就业区域的选择上,社区服务的潜力很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城镇建设现代化的趋势,各种生活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应将这些潜在的需求变为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途径,并逐步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服务市场。以基层组织为依托,在社区服务方面深入挖掘潜力,积极探索企业与社区联合共建社区服务中心的办法,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和拓展,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出钱,社区出地、出力,创办社区信息、科技服务平台,为失业人员安置就业岗位。
(二)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1、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投入产出率和商品转化率。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把结构调优、规模效益调大、增收潜力调强。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努力加快富硒茶、畜牧、道地药材、特色蔬菜、魔芋、干鲜果等优势板块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种养与加工企业及市场的产销联接形式、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机制。走“公司 市场 基地 农户”的路子。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立起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工增值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对具有资源好、效益高、并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实行保护政策,在信息、技术、资金、法律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逐步形成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和专业化乡、专业化村及专业大户,特别抓好以特色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贮藏、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的带动辐射效应,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和精品名牌规模效益的形成。
2、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好务。努力搞好“三服务”,切实帮助基层、企业和农民排忧解难,为农民增收创造宽松优越的环境。在结构调整前,要帮助搞好“调什么,怎么调”的指导服务;调整中,要帮助组织好资金、物资、科技等跟踪服务;产出后,要帮助搞好销售服务。积极引导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的服务。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确保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妥有序地进行土地流转,逐步提高土地经营的集约化程度。积极扩大农民就业范围,特别是保护发展好打工经济。加强劳务中介组织的建立与完善,强化功能,搞好服务,作好资源调查、信息传递、岗前培训、跟踪服务等工作,适时帮助他们解除劳动环境、纠纷、报酬、法律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有效的流动。建立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服务的机制,明确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扩大农户小额信贷。要鼓励开展适宜的担保业务,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不断增强农业的抗御自救能力和发展能力。要创新科技推广制度,积极引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建立信息平台,发展电脑农业,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兴建一支层面多、联系广、素质高的农产品流通专业化队伍,做到组有流通大户、村有流通分队、乡有流通公司、县有流通集团,产业有流通协会,并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协调,促进农产品大流通格局的形成。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基层组织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搞好服务,将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广大农民中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智力支持和安全的社会环境。积极向上争取和向外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并作好专业化生产、家庭个体经营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和管理,下大力气帮助农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增加对节水灌溉、人畜饮水、种子种畜、乡村道路、草场围栏、水电沼气、乡村办学、医疗卫生、通讯、广播、电视以及森林保护等与农民生活和生产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不断扩大农民的生存发展空间。要通过政府资助、民工建勤等办法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步伐,尽快解决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输入输出难的问题。加快农村集镇建设,特别是加大对边贸中心集镇建设的力度,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集散、辐射功能,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为农民增收提供广阔畅达的空间和途径。加大扶贫帮困力度,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农民的就业、就医和居住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救能力和健康水平。
第四篇:十五时期*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十五”时期,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获得了较好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一)城市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发生变化。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63.41元,比2000年的5628.31元增长25.5%,年平均增长5.1%。从收入构成来看,2000年到2005年,工薪收入由4732.70元上升到5055.95元;经营性收入由151.60元上升到835.82元;转移性收入由449.37元上升到1233.82元,转移性收入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由210.35元上升到861.16元;财产性收入从192.37元下降到166.05元。借贷收入从2301.65元下降到1650.70元,借贷收入中,提取储蓄存款额从1441.10元下降到1153.28元;人均借入款341.87元与2000年基本持平;住户贷款从451.11元下降到94.97元。
(二)农村居民收入稳中有增,收入结构变化较大。“十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520元增加到1643元,增长8.1%。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从325.31元上升到515.39元,其中,从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36.19元,减少39.5%,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273.01元,外出从业得到收入206.19元,分别增长100%、59.6%。家庭经营收入从1796.50元上升到1884.07元。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1721.57元,增长10.4%,第二产业收入48.31元、第三产业收入114.19元,分别下降49.3%、24.7%。财产性收入27.16元,是2000年的3.9倍。转移性收入184.12元,下降6.1%。
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也随之不断改善,逐步向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结构合理化方向发展。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人民生活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一)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
餐桌上的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主食减少、副食增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由吃饱转向吃好,已成为全面反映城乡居民的饮食消费观。
2005年与2000年相比,城市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消费支出从1739.44元上升到1934.96元。从食品消费构成来看,人均消费粮食251.57元,增长1.2倍;肉禽及制品401.91元,增长64.1%;油脂类90.15元,增长87.8%;蛋及蛋制品52.08元、水产品类39.97元、鲜菜162.12元、干鲜瓜果类136.59元、奶及奶制品41.06元,分别增长18.3%、54.9%、6.5%、45.9%、20.8%。
农村居民2005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890.92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13.9%。从主要食品消费量来看,主食消费支出减少,副食消费支出增加,粗粮减少,精粮增加。2005年与2000年相比,人均消费粮食178.19公斤,减少37.5%;薯类7公斤,减少87%;玉米39公斤,减少33.9%;豆类及制品6.4公斤、蔬菜瓜果类162.83公斤,分别增长34.5%、5.1%;奶及奶制品消费量比2000年增长5倍。恩格尔系数51%,下降了6.4个百分点。
(二)衣着向中高档方向发展
从衣着消费的档次看,城市居民的衣着从低中档提升到中高档次。衣着观念从穿暖穿好逐步向追求品牌化、高档化、时装化、个性化衣着观念发展。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也有了很大改观,已由过去缺衣置衣的被动消费过渡到注重服装面料、款式、品牌及整体搭配的主动消费。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70.56元,比2000年增长14.8%。其中,人均购买各种服装支出486.62元,增长24.3%;平均每件服装的单价91.98元,增长63.5%。
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购买衣着89.52元,比2000年增长34.1%。平均每件服装的单价36.45元,增长24.1%。
(三)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时期,我市城乡居民更加注重住房条件的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朝着宽敞明亮、装修高档、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有相当多的家庭,在拥有旧房的基础上,再买高档新房,旧房用来出租,增加收入。少数人家还住进了建有车库的别墅式住宅。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消茅”工程,财政投资2620万元,建房面积435187平方米,解决了5593户农村特困户的住房问题。让全市所有农村特困户告别了茅棚、岩洞,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再加上农村“五改三建两提高”的文明新村、生态家园建设,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致富园;让农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卫生、燃料使用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镇就业是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因此,必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提高就业率,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稳定收入。一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兴市步伐,上大项目,抓支柱产业,建工业园区,积极招商引资,提高竞争力,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加快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具有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特色鲜明的优势。要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围绕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商贸及娱乐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企业改制的下岗工人和政府精简机构的分流人员,大部分流向了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引进人才难,经营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3.将城镇就业工作列入社区发展建设规划。从低收入群体现状看,就业集中在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这是今后失业人员的主要就业渠道。在具体就业区域的选择上,社区服务的潜力很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城镇建设现代化的趋势,各种生活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应将这些潜在的需求变为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途径,并逐步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服务市场。以基层组织为依托,在社区服务方面深入挖掘潜力,积极探索企业与社区联合共建社区服务中心的办法,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和拓展,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出钱,社区出地、出力,创办社区信息、科技服务平台,为失业人员安置就业岗位。
(二)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1、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投入产出率和商品转化率。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把结构调优、规模效益调大、增收潜力调强。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努力加快富硒茶、畜牧、道地药材、特色蔬菜、魔芋、干鲜果等优势板块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种养与加工企业及市场的产销联接形式、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机制。走“公司+市场+基地+农户”的路子。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立起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工增值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对具有资源好、效益高、并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实行保护政策,在信息、技术、资金、法律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逐步形成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和专业化乡、专业化村及专业大户,特别抓好以特色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贮藏、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的带动辐射效应,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和精品名牌规模效益的形成。
2、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好务。努力搞好“三服务”,切实帮助基层、企业和农民排忧解难,为农民增收创造宽松优越的环境。在结构调整前,要帮助搞好“调什么,怎么调”的指导服务;调整中,要帮助组织好资金、物资、科技等跟踪服务;产出后,要帮助搞好销售服务。积极引导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的服务。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确保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妥有序地进行土地流转,逐步提高土地经营的集约化程度。积极扩大农民就业范围,特别是保护发展好打工经济。加强劳务中介组织的建立与完善,强化功能,搞好服务,作好资源调查、信息传递、岗前培训、跟踪服务等工作,适时帮助他们解除劳动环境、纠纷、报酬、法律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有效的流动。建立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服务的机制,明确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扩大农户小额信贷。要鼓励开展适宜的担保业务,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不断增强农业的抗御自救能力和发展能力。要创新科技推广制度,积极引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建立信息平台,发展电脑农业,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兴建一支层面多、联系广、素质高的农产品流通专业化队伍,做到组有流通大户、村有流通分队、乡有流通公司、县有流通集团,产业有流通协会,并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协调,促进农产品大流通格局的形成。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基层组织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搞好服务,将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广大农民中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智力支持和安全的社会环境。积极向上争取和向外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并作好专业化生产、家庭个体经营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和管理,下大力气帮助农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增加对节水灌溉、人畜饮水、种子种畜、乡村道路、草场围栏、水电沼气、乡村办学、医疗卫生、通讯、广播、电视以及森林保护等与农民生活和生产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不断扩大农民的生存发展空间。要通过政府资助、民工建勤等办法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步伐,尽快解决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输入输出难的问题。加快农村集镇建设,特别是加大对边贸中心集镇建设的力度,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集散、辐射功能,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为农民增收提供广阔畅达的空间和途径。加大扶贫帮困力度,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农民的就业、就医
和居住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救能力和健康水平。
第五篇:老年人生活水平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水平调查报告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大学生,应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因此围绕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一)家庭状况
调查让20位老年人进行了帮助,包括了基本生活情况:性别,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状况,医疗保健情况,日常生活情况,主要活动,参加什么文化活动。14位老人表示,子女对他们是尊重和关心的,其中有五成的老人认为子女对他们非常尊重和关心。有的家庭关系一般,只有2位老人认为家庭关系不和睦。约有六成的老人表示,女儿对他们的关系更细致一些。在本次调查的家庭中,几乎所有的老人表示,希望有子女陪在身边,并希望不在家中住的子女经常回来陪陪他们。
(二)健康与医疗
接近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在常见的疾病的排序中,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疾病、内科疾病排在前三位。只有不到两成的老人每年到医疗机构进行全面体检,每年花在医疗上的费用,在500元以下占75%,在500元至1000元的占20%,1000元的以上的占5%。究其原因,有55%的老人认为家里不宽裕而不能多花钱,有30%的老人认为人老有病是常事,不必太在意,有15%的老人认为老年病不好治,不想花冤枉钱。
在医药费的负担上,老人的医药费有43.4%的费用有社会系统承担,其次是由老人自己承担,占38.5%,再次是子女,占16.7%,最后是其他亲属,占1.4%
而造成重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家庭生活贫困影响。当前,受就业渠道单
一、农作物价格不稳定、上海就医费用较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多数农村家庭生活并不宽裕,加之出于老年人疼孩子的传统观念,多数老年人生活还仅处于温饱阶段,难以支付庞大医疗费。二是老人观念不对,认为无需浪费钱去看病,相信迷信的方法,认为求神拜佛即可摆脱疾病。三是子女不负责任,使老人生活无着落。三是社会养老体制不健全,养老方式单一落后。绝大部分老人至今仍靠子女扶养,他们年轻时扶养子女,为子女上学、结婚耗尽了全部积蓄,有的老人甚至把住房
也全部让给了子女。由于养老保险体制不健全,老人如果没有经济来源,到年老时在经济上收入不多。
(三)经济水平
老年人的经济水平有着明显提高,所有老人的退休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5%提高了每月一百元以上,45%的老人退休工资提高了五十到一百元之间,其余的都提高了五元左右,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的经济极大的增长,政府的宏观调控使老年人的收入有所提高。
(四)娱乐生活
大部分的老年人在闲暇时间下棋,打牌,也有少部分的老年人进行体力活动如扭秧歌,参加跳舞活动,打打太极,也有的聚在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一般没有上网了解新事物的。及新体育活动对老年人有很大帮助,可增加心肌力量,血液流量,改善心肌调节,降低胆固醇,促进血凝块溶解等,因而有利于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体育活动可使老年人有心情舒畅的感觉,解除精神紧张、焦虑,有助于睡眠。体力活动可以改善人的肺功能,有利于防治感冒及气管炎等。体力活动能使胃肠道分泌及蠕动增强,从而促进食欲,改善胃肠道功能、保持大便通畅。它可以防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使动作灵活轻巧。体力活动还有利于减肥和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经过这次调查我对老年人的生活有进一步了解,也让我懂得关心身边的老人,不要让寂寞伴随着他们,不能只给他们物质上的东西,精神上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而且经过这次调查也让我与他们的生活更贴近,也知道他们所需要的,更多给与他们心灵上的安慰,必须让大家重视自己的祖辈,不要让他们处于心灵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