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销社十五回顾
回顾总社“十五”辉煌成就 展望“十一五”美好前景
扎根农村 服务农民
——“十五”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综述
“十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各项工作取得飞速进展: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网络改造整合取得较大进展,联合社职能转换取得重大突破,为农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2005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6130亿元,资产总额4646.1亿元,汇总盈利65.8亿元,创历史新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年总社四届二次理事会会议又对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回顾总社“十五”辉煌成就,展望“十一五”美好前景,对进一步振奋供销社人的创新精神,激励士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总社机关党委结合中央宣传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有关通知精神,决定在总社机关及直属单位组织开展回顾“十五”辉煌成就,展望“十一五”美好前景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本报特辟专栏《回顾总社“十五”辉煌成就 展望“十一五”美好前景》,从今天起集中、连续报道总社“十五”期间的改革与发展成就,主要内容涉及深化基层社改革,健全为农服务体系;深化农村流通体制创新;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开展助农增收活动;深化供销社体制创新,建立农村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创新为农服务方式,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等方面。
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供销合作社锐意改革创新、不断转变经营体制和机制的五年,是奋力拼搏进取、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是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的五年。五年来,供销合作社在摆脱了上世纪末“股金**”影响、初步实现了扭亏增盈目标、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抓好“以参与农业产业化改造基层社;以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以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改造经营网络”,全面实施了基层社、社有企业、联合社、经营网络“四项改造”,自身活力显著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服务功能显著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改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从1992年开始,供销合作社系统连续8年汇总亏损,全系统经过艰苦努力,2000年实现扭亏为盈,当年汇总盈利13.8亿元,为供销合作社“十五”期间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至2005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至“十五”末,全系统汇总盈利从2000年的13.8亿元上升至2005年的65.8亿元,年均增幅36.6% ;所有者权益从2000年的520.6亿元上升至2005年的772.7亿元,增长幅度达48%;实现销售总额从2000年的4900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6203.86亿元,年均增长幅度7%;实现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171.32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444.72亿元,年均增幅21%;直接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从2000年的692.41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944.83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8%;直接收购农民的农副产品从2000年的487.72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971.37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15%。这些主要经济指标的大幅增长,表明供销合作社经济已经摆脱困境,走出低谷,步入了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参与农业产业化助农增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引领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桥梁,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五年来,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其社会基础优势、人力资本优势、组织系统优势和经营服务网络优势,积极、深入、广泛地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去。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供销合作社探索出一条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把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联结起来,拉长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链条。
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关键。各级供销合作社结合实际,通过改造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壮大了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和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截至2005年底,全系统经各级政府和省以上有关部门认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600多家,带动农户900余万户。一批龙头企业已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山东省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积极组织农户进行肉鸭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年销售额达10亿元、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帮助农民增收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肉鸭生产加工企业。
积极兴办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断提高市场的现代化水平,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全系统已建立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1200多个,年交易额近1000亿元。南京市供销社农贸中心,牵头建设南京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带动农民发展果品产业化经营,使全市60%以上的地产果品通过该市场进入零售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济南茶叶批发市场年交易量占全国茶叶商品总量的6%,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叶专业市场。
组织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通过发展产业化中介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连接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户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江苏省张家港双山岛双中村2003年组建的“双山岛”茭白专业合作社,使当地的茭白生产走上了有序经营、规模化发展的道路。目前,已经达到年产1000吨左右的规模,每亩为农民增收2000—3000元。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2002年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协会,对入会农户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品种、统一原料供应、统一开发市场、统一产品品牌等“五统一”,促进了产业规模化发展,会员每户的生产规模也由1万袋发展到3万袋以上,户均年收入由1万元左右发展到3万元以上。
截至“十五”末,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兴办了1.9万个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民近500万户;参办、领办的各类行业、专业协会超过1万家,会员160多万个,其中全国性协会10家,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还加入了国际同行业组织,并正在积极筹备建立中国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烟花爆竹流通协会和中国—东盟国际农资商会。
网络改造日新月异
供销合作社拥有遍布城乡的庞大经营服务网络,长期以来,在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和为农服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包袱重,体制不活,观念落后,供销社一度处于困境。“破房子、烂院子”,“三尺柜台、一把算盘”成为当时供销社的典型形象。供销合作社审时度势,2002年及时提出了“以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改造经营网络”,转变观念,重组经营网点,改革经营方式,引进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手段,对传统经营网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供销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营了数十年的“三尺柜台”,正逐渐被连锁超市等现代流通方式所取代。
目前,全系统已经有近50%的经营服务网点得到改造或业态转换,有35%的商品经营网点纳入了连锁经营配送体系,开展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的企业达2500多家,发展连锁、配送网点16.8万个,配送中心600多个,连锁经营额达1580亿元。全系统消费品零售额的35%、售给农民农业生产资料的42%都是通过连锁配送实现的。中国农资、新合作、江苏苏果、浙江供销超市、安徽辉隆、新疆农佳乐等一批品牌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全系统年商品销售额亿元以上的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企业有46家,其中有5家在10亿元以上;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企业年商品销售额亿元以上的有24家,其中有7家在10亿元以上。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赢得了农民的赞誉,增强了供销合作社的实力,推动了农村流通现代化。
2003年9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牵头,联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和知名民营企业共同投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了新合作商贸连锁有限公司,这是供销社系统以资本为纽带,按市场规则加强联合与合作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举措。其目的就是通过新理念、新体制,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对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分散的经营网点进行改造和整合。目前,新合作公司在各地已有不同规模的超市800多家,销售总额突破30亿元。此外,江苏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网络优势,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现代化流通网络的建设,2005年列全国连锁企业六强。安徽辉隆农资集团积极引入现代流通理念,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商业网络,为“三农”提供了优质服务,年销售收入达20多亿元。
各地围绕巩固传统业务,积极拓展新业务,着力打造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烟花爆竹等经营网络,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县为中心、基层社为骨干、农村综合服务社和便民超市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期困扰农民的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农民不进城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享受到类似城里超市的服务。
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造传统经营服务网络、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的举措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江苏苏果超市、安徽辉隆农资集团、浙江供销超市等典型给予了关注。温家宝总理还在商务部的一份报告上批示:“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充分利用供销社经营网络,为农民消费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流通体系,如苏果超市。此两点须引起重视。”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供销合作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社有企业改造成效显著
社有企业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是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社有资产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为农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十五”期间,供销合作社系统高度重视对社有企业的改革和改造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企业资产总量不断扩大,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
各地针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措施,分类改造社有企业。对优势骨干企业进行控股改造;对具有一定经营优势和净资产、但包袱沉重的企业进行剥离重组;对规模小、资产质量差的企业整体转让;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至2005年末,全系统共有46890个法人企业,其中县以上法人企业21558个,县以上的改制企业11941个,县以上企业改制面达到55.4%。浙江、重庆、四川等地供销社已基本完成社有企业改制,建立了灵活的运行机制,焕发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各地大力推进社有企业改革,由单纯的减人、减债、减负,向优化社有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成为社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同时,积极探索社企分开、加强社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各级联合社立足于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定位,对直属企业由“管企业”向主要“管资产”转变,逐步实现以出资人身份参与企业管理,促进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在妥善处理债权债务关系、盘活存量资产的基础上,多渠道吸收社会资本,推进了社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各地首先调动系统内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通过企业参股及职工和经营者入股,推动企业重组。在此基础上,积极吸纳社会资本。不同类型的法人、自然人成为社有企业的投资主体,企业产权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社有资产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逐步增强。到2005年末,供销社全资企业和由供销社控股的企业共有36106个,比2000年减少了7193个,控股、参股企业比重上升,初步改变了单一的企业产权结构。湖北省宜昌市供销社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尤其是社会法人资本和外资,参与社有企业改造,共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52个,吸纳社会股本7600多万元,占企业总资本的70%以上,优化了产权结构,提高了社有资本运营效率。
与产权制度改革相适应,企业也逐步深化了劳动、分配、用工等制度改革,置换职工身份,建立市场化的劳动用工制度,强化了内部管理,转换了经营机制,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十五期间,共约100多万职工实现了转岗分流。妥善安置分流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资、棉花企业加快自身改革,积极应对农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带来的严峻形势和挑战,逐步从过去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业务的单位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主体。经过改革,巩固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全系统化肥销售市场份额占60%以上,棉花收购量约占社会收购量的56%。
经过改革,焕发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企业盈利额大幅度增长。2005年盈利企业盈利额达 74.32亿元,是2000年的1.94倍;盈利面由2000年的72.78%上升到2005年的89.1%。
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
多年来,各地供销合作社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建立和完善为农综合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全过程系列化服务,成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各级供销合作社大力推动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把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作为供销合作社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延伸为农综合服务网络,促进基层社体制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走出了一条总社推动,各地联动,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发展路子。村级综合服务社已经成为供销合作社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前沿阵地,成为开拓农村市场的基本环节,成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终端和直接载体。
各地的综合服务社,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在“综合”上做文章,努力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商品,就经营什么商品,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村级综合服务社也由过去单一的购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逐步办成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同时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逐步成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河南林州市供销合作社目前已建成800多个村级综合服务社,不仅为农民提供商品经营服务和各种维修服务,而且还将经营服务范围拓展到农村财产保险、邮电、通信、粮油储存及红白喜事代理、婚介服务等,逐步实现由单一的商品供应向全方位服务转变。河北石家庄市将近一半的村建起了农资综合服务站。苏州各地的综合服务社服务范围广泛,服务项目应有尽有。
“十五”期间,由供销合作社创办的各类综合服务社正在全国农村迅速扩张,到2005年底,总量已发展到13.33万个。这些综合服务社有的是利用供销合作社原有服务设施举办的,有的是联合村委会举办的。他们根据农民需求,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倡导创业精神,弘扬背篓精神,光大扁担精神,强化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繁荣农村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全系统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他们在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为弘扬正气、鼓舞士气,2003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国家人事部联合表彰了全系统近年涌现出来的218个先进集体、131名劳动模范、51名先进工作者,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大家克服困难,奋发前进。各地还采用多种形式,加大了对基层典型经验、先进人物的宣传推广力度,在系统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2003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北京、广东、山西、内蒙古、河南等地供销社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总社要求,克服困难,顾全大局,全力组织相关商品的市场供应,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赢得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市昌平新世纪商城、佳之兴商业有限公司在非典时期,分别承担解放军小汤山医院大部分的日用物资和全市消毒液的供应任务,他们始终不忘供销社的服务宗旨,保障市场供应,平抑物价,在关键时刻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地震灾害,灾情发生后,九江市供销社在自身也
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下,仍全力以赴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紧急调运供应抗灾物资,并腾出办公场所安置灾民,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援了抗震救灾工作。12月30日温家宝总理到江西九江检查灾后重建工作期间,专程来到瑞昌市供销合作社灾民安置点看望,表扬供销合作社的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并殷切希望供销合作社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共同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十五”期间,供销合作总社积极推行“人才兴社”战略工程,加强了对系统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将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课堂培训与实践培养、专项培训与综合素质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先后组织了直属企事业单位局处级干部培训班、总社高级工商管理人员研修班、社团组织高级管理研修班等。2004年底总社启动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主任培训工程,截至目前,共举办了15期,2159名县社主任参加了培训,占全国县级社主任的90%以上。学员们用“上下同心 再铸辉煌”、“拨云见日明思路 雪中送炭聚人心”的话语,表达了受训后的思想状态和切身感受。
2005年上半年,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专题讨论,提出了供销合作社系统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使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了合作经济信念,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思路,服务“三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系统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明显提高。
经过五年来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培训工作,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改革发展的目标越来越明确,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是今后供销合作社事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也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供销合作社将再接再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奋发有为。
回顾“十五”,硕果累累。畅想“十一五”,再创辉煌!
艰难的历程 光辉的前途
——基层供销合作社“十五”发展纪实
葛书院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是直接联系农民的基本环节,也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重要窗口。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供销合作社能不能办成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关键在基层社;供销合作社的活力强不强,关键是基层社;供销合作社的为农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看基层社。”基层社对于整个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001—2005年,对于基层社来说是艰难的五年,又是探索前进的五年,是体制变革的五年,也
是不断创新发展的五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坚持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目标,不断推进基层社的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相继开展了扭亏增盈和清理整顿社员股金工作,大力推行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层社逐步摆脱了困境,走出了低谷,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2002年全国基层社结束了连续12年汇总亏损的局面,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基层经营服务网点的整合改造,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日用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消肿减负,逐步化解两大包袱
随着大街小巷众多个体户、小卖部的出现,就在农民的不经意之时,“供销社”这个曾经响当当的招牌在农村慢慢沉寂,后来几乎不见了踪影。供销社的营业员也纷纷没有了活计,“显贵”的身份也在农村受到了质疑,基层供销社各项事业的发展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彻底走进了谷底。
面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供销合作社不能适应的一系列问题,各级供销合作社开始了认真的思考,寻找阻碍供销合作社发展的症结在哪里。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与农村个体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竞争,就必须与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必须彻底解决企业债务和富余人员两大包袱。思路确定之后,各地供销合作社开始以实施产权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化解人员和债务包袱。一方面在总社的积极协调下,各地主动与银行部门和政府进行汇报、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在产权制度改革之际及时解决历史债务,设法盘活许多存量资产,为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根据合作社发展需要,分流富余人员,建立全新的劳动用工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同时,因地制宜地进行基层社建制调整,组建中心社或实行一县一社,大大减少了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为建立新的机制奠定了基础。截至2005年底,基层社数量从2000年的28810个缩减到2005年的22263个,基层社职工也从171.96万人减到42.99万人,分别减少了22.7%和75%。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为基层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痛定思痛,基层社体制创新步伐加快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流通现代化为基层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机遇。2000年以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总社)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及时提出了以参与农业产业化改造基层社的发展思路,各级供销合作社也以此为动力,大力推进基层社体制机制创新。
同时,针对国家长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各级供销合作社决定从解决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入手,加快基层供销合作社体制创新步伐。一是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的原则,积极吸收职工、农民和其它涉农组织入股,组建新的基层社、中心社或实行一县一社,盘活资产、搞活经营。坚持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密切与社员的经济联系,定期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完善理、监事会制度,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增强基层社的活力和生命力。二是根据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吸收农民、专业大户和职工入股,采取职工领办、引导农民合办、与村委会联办等多种方式发展专
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专业经济协会等基层组织,完善基层社组织体系,扩大农村服务覆盖面。
重树新形象,开展经营服务网络的现代化改造
为适应农村流通现代化的需要,各地供销合作社充分利用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通过资产置换、招商引资、网点改造或寻求与大中型连锁企业合作等形式,加快现有流通设施的改造升级,建立以连锁、配送、超市、加盟店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全系统近50%的基层经营服务网点得到改造或业态转换,35%的商品经营网点被纳入了连锁经营配送体系,发展连锁、配送网点11万个。在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试点中,基层社新建和改建的农家店所占比重近60%。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和农产品流通等供销合作社传统业务在基层逐步恢复和发展,农村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以县为中心、基层社为骨干、农村综合服务社和便民超市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如莒南县供销合作社采取流通龙头企业带动、基层社牵动、村级经营网点联动的发展模式,在县城12个大中型超市的带动下,在18个乡镇基层社开办1000平方米以上的日用品超市36家,农资超市18家,各类连锁店、加盟店等120多个,村级连锁经营网点900多个,形成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经营服务体系、连锁经营网络,覆盖了全县乡镇和村庄。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经营效益逐年上升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层社的网点逐步恢复,业务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展,从原有的农资和日用品的简单供应,发展到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统化服务的组织。尤其是以综合服务社为代表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迅速,从做好日用品、农资供应和农副产品购销,逐渐发展为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咨询、休闲、娱乐、教育及培训等服务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净化了社区市场,改善了社区消费环境,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截至2005年底,基层社实现商品购销额2617.3亿元,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03.7亿元;利润从2000年的-4.12亿元增加到目前的2.2亿元,年均增长30.7%,尤其是2002年一举扭转了基层社连续12年亏损的局面。基层社的亏损面逐渐下降,从2000年的28.2%下降到目前的9.4%,基层社不仅实现了扭亏为盈,而且盈利额从2002年100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2.2亿元。
根深才能叶茂,大力发展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
为进一步夯实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各地充分利用基层社现有人才、设施、经营网络等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及连锁超市。目前,全系统共发展专业合作社19149个,各类专业经济协会10961个,综合服务社133347个,这些都成为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有效载体,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组织基础也显著扩大。
作为农村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各地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积极争取政策、创造条件,组建农村合
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协会)、农民经纪人协会,努力成为涉农各部门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给当前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切实加强基层社建设,巩固并扩大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总社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基层供销合作社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提出“十一五”期间在全系统开展“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和“一社两店入村服务工程”,充分利用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组织、网络和人才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主动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坚持合作制原则
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十五”期间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情况回顾
供销合作社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截至2005年末,各级供销合作社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9149个,入社农户499.53万户,分别占全社会的13.6%和20.5%。据对9个省(区)的调查,发展比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计24794个,其中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有4325个,占总数的17.4%。据统计,河北、吉林两省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占全省总数的75.9%和72.4%,黑龙江、福建、四川也分别达到56%、42.4%和41%。
各级供销合作社在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过程中,始终坚持在发展中规范的原则。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全系统开展了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和试点工作,评选出了一批示范专业合作社,用于加强引导示范;制定并下发了《农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试行)》和《农村专业合作社指导办法(试行)》,引导和扶持专业合作社向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供销合作社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力量
2005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帮助农民实现收入157.05亿元,同比增加64.18亿元,户均增收3144元。据对县社主任培训班上50个县社的调查,共兴办、参办各类专业合作社367个,入社农户7.5万多户,带动周围农户19万户,帮助农民实现收入近2亿元;平均每个专业社有社员205人、带动农户518户、帮助农民实现收入54万元,组织农民进市场的能力远高于全社会的平均值。
供销合作社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密切了与农民的联系。许多专业合作社通过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注意吸收农民社员参与专业合作社事务的管理,有相当一部分专业社主任、副主任由农民经纪人、种养殖大户担任,农民社员参与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很高。浙江省供
销合作社组建的专业合作社普遍设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监事会制度,在理、监事会成员中,农民代表分别占到了62%和66%。
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加快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
目前全系统共有基层供销合作社22263个,而据26个省级社的调研报告统计,发展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22191个,与基层社的数量已基本相当。在调查的9个省(区)中,共有6850个基层社发展比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4794个,是基层社的3.6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逐渐成为供销合作社重要的组织基础和开展为农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些地方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替代失去服务功能的原基层社,履行为农服务的功能,不断发展壮大,重新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据26个省的调研统计,基层社整体改制为专业合作社的约占改制总数的6.3%,安徽省的586个改制的基层社中,有233个改制为专业合作社,约占40%,吉林省也有113个基层社被改造为专业合作社,占改制基层社总数的17.8%。从调查的32个县社看,在完成改制的基层社中,整体改制为专业合作社的约占16.7%,在全国县社主任培训班上的抽样调查中,有37%的基层社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履行新的为农服务职能。
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通过推进体制创新,积极转变职能,开放办社,努力向成员组织及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指导和服务。这些年来供销合作社所做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农民社员群众的认可。截至2005年底,已有23个省(区、市),近1000个县党委、政府已经发文赋予供销合作社组织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职能,已有近500多个县(市)由供销合作社牵头成立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效明显
一是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千家万户的农民联系在一起,促进丁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对接,架起了生产、加工、销售的桥梁,延伸了产业链,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湖北省武汉山绿食品配送有限公司深入农村,引导农民组建了50个专业合作社,建立了6大特色产业基地,按市场需要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统一定价,惠及15万农户,形成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有机结合的产业化链条。
二是很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卖难”问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改变了单个农户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广东省台山市冲蒌供销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2003年成立以来,通过提供技术引导当地农户种植冬瓜、尖椒、马铃薯、木瓜等多个品种蔬菜,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为社员推销蔬菜2675吨,助农增收200多万元,专业社推广的黑皮冬瓜已成为华东、华北地区市场抢手的品牌。
三是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价格,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山东菖南县文幢镇基层社领办的果品合作社,成为苏果集团的主要供应商,按照苏果提供的标准和要求,组织桃的生产管理、采摘,储运、配送,使合作社的优质桃以远高于市场价走向大江南北。
四是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农业结构调整。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技术服务,及时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河南商丘睢阳区西马庄棉花专业合作社,组织专业技术员入村到户,具体指导社员搞好棉花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定期举办培训班,免费培训入社棉农,使技术服务贯穿于棉花生产的全过程,促进了棉花栽培、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使优质棉种植面积发展到2413亩,亩均单产皮棉80公斤。
五是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通过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了农民的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提高了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文化素质,对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兰州教育“十五”回顾
兰州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十五”期间兰州教育的八大看点
5年时间,在人类与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仅是一波一漪。但对于一项事业的发展,5年的时间,却可以为一个又一个新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条件。跨入21世纪的大门,兰州教育围绕打牢“普九”基础、加快高中教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善优化办学条件等重要方面,继续深化改革,阔步前行,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和欣慰的成就,历史性地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建设篇: 实施六大工程
学校办学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五”期间,全市教育系统通过实施多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促使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兰州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市属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采取“教育贷款、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等方式,超常规、多途径进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市教育局先后投入3.6亿多元,在市属学校组织实施了51个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累计完成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添置各类教学设施的资金计5000余万元。
——百所标准化初中建设工程。在“九五”期间实施“542”工程的基础上,2000年以来,我市累计建成市级示范性、标准化初中103所,占全市初中学校总数的46.82%,超额完成了“百所标准化初中建设”的计划任务。其中有46所达到市级示范性标准、57所达到市级标准化水平。“十五”期间,市级示范性、标准化初中建设共计投入资金3.8亿元,新建、改建、扩建校舍24万平方米,添置各类教学设备和图书56万台(件、套、册),其中仅市级奖励资金达到近千万元。
——省、市级示范性学校建设工程。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示范性中学59所,占全市独立高中、完全中学和独立初中总数的30.26%。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10所,占全市独立高中总数的71.43%;市级示范性中学49所,占全市完全中学和独立初中总数的27.07%。同时,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职业学校10所,占全市职业学校总数的52.63%。在建成622所标准化小学的基础上,建成市级示范性小学22所。
——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从2001年起,全市各中小学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购置计算机2.9万台,生机比已达13:1。其中128所学校已经建成校园网。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十五”期间,全市共有315所中小学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28.5%。累计完成投资1.5亿多元,建设面积达26万平方米,排除危房19.2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18.4万平方米、C级危房8000平方米。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市教育局争取到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投资2698.2万元,为780所农村
中学、小学和教学点分类配备卫星接受系统、电视机、DVD播放机和各年级教学光盘等远程教育设备,实施基本覆盖农村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以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加快发展。现已经完成各种设备的配置和调试工作,并正在对项目学校的专兼职教师进行免费培训。
巩固篇: 提高“两基”水平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实现“以县为主”
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健康成长和发展,是基础教育的天职。“九五”末全市顺利实现“两基”达标、全市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难问题以来,全市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转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
——成功解决城区初中入学难问题。2000年,市政府决定按照“整校划拨、兼顾户口”的办法,实施小学毕业生免试升入初中。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决定,兰州一中、师大附中、兰州二中、兰州二十七中、兰州三十三中、西北中学等6所重点中学高、初中脱钩,不再招收初中新生;同时,分别与兰州三十五中、兰州四十五中、兰州四十三中、兰州四十二中、兰州十六中、兰州十二中等6所薄弱学校建立对口协作关系,重点中学每年按一定比例招收对口薄弱学校初中毕业生。市政府还与城关区政府、七里河区政府以及有关企事业学校协商,决定对按照政府要求招收计划内地方小学毕业生的企业学校,每招一名学生政府补助800元,千方百计解决入学难问题。随着上述政策的实施,城区初中入学难问题逐渐缓解,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趋向均衡,一些对口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
——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巩固“两基”成果。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从2000年起,我市在城镇地区逐步扩大小学开设英语课计算机课的试点,全市开设英语课的小学达106所,开设计算机课的小学达69所。从2001年起,我市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当年,城关、七里河两个国家级实验区先行一步,开始了区域性实验;2002年,西固区和兰铁、兰炼两个教育实业集团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相继跟进;2003年,近郊四区和远郊的皋兰县、榆中县,在1年级和7年级实施新课程改革。同年,市教育局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对全市课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2004年,红古区和永登县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至此,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部开始执行国家新课程计划,新课程改革在我市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2005年,市教育局再次组织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全市课程改革工作成绩,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意见》、《兰州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指导意见》、《兰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兰州市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兰州市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指导意见》、《兰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指导意见》等六个文件,印发了《兰州市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兰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推进阶段。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继续狠抓“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有力保证了全市九年义务教育持
续健康稳步发展。到2005年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为98.91%,毕业率为99.12%,五年保留率为99.21%,升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9.26%,毕业率为96.74%,升学率为75.85%,三年保留率为93.74%。从2004年教育部关于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公报有关数据来看,我市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呈现出适度超前的发展态势。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2003年3月,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实施“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意见》,并多次召开会议,督促县区尽快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有关要求。2004年底,全市8个县区先后完成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教职工工资发放、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管理“三个上收”,县区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进一步得到明确。对于由于县级政府财力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完成“三个上收”后,经费投入不能做到“三个确保”,农村学校教师地方补贴工资发放标准与县属学校不一样,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达不到省定标准;危房改造资金不落实等问题,根据市政府《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实施意见》,加大督政力度,抽调专人,并邀请市财政局、人事局、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督导评估组,对榆中县、永登县和安宁区政府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还配合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对城关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了综合性的督导评估,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得了积极作用。县区农村教职工地方补贴工资发放标准基本上统一,一些县区的公用经费首次按照省定标准列入财政预算。
普高篇: 推进基础教育重心上移
普通高中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十五”期间,全市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通过初高中分离、普通高中挖潜扩招、企业学校改制、鼓励民办学校发展等措施,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实现了全市基础教育工作的重心上移。
——普通高中入学率明显提高。全市普通高中入学率由2000年的44.45%增长到2005年的57.7%。其中,城市四区在2001年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普通高中入学率连续五年保持在55%以上;远郊三县一区高中阶段入学率和普通高中入学率也分别达到59.68%、47.81%,其中普高入学率比2000年提高了11.52个百分点。
——普通高中在校生数持续增加。2005年,全市初中毕业生数达到峰值,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达到7.69万人,与2000年的基数相比,净增了3.65万人,相当于30班制的24所独立高中的招生规模。
——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建成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学校53所,比2000年增加47所。其中建成1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占全省省级示范性高中总数的23%。省、市级示范性学校的高中招生已占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总数的67.56%。这表明,我市在基本解决了普通高中规模小、上高中难这一影响我市基础教育协调发展问题的同时,在解决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短缺、上“好高中”难的问题方面做了十分积极的努力。
——高考入学率稳步提高。全市教育系统抢抓高校扩招机遇,狠抓教学改革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高考入学率,成为近年来我市高中教育加快发展的突出表现。“十五”期间,全市高考录取率保持在43%以上,最高达到68%。2000年以来,全市累计向各大高校输送合格高中毕业生7万多名,年均录取1.12万名。2005年全市高考录取率比2000年提高了9.8个百分点,录取人数比2000年翻了一番。
职教篇: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既为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为提高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与提高劳动者专业技能和促进经济建设有着最为直接关系的职业教育,必须要担大任、有作为。面对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呈现出的滑坡态势,我市职业教育坚定信心,坚持以促进就业为指导,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和专业设置,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多渠道开展合作办学,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了总体办学规模的稳步扩张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全市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高中办学规模得到稳步扩大。近年来,我市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招生不受应届往届、本地外地、城市农村限制,往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人员实行免试注册入学等优惠政策,努力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2005年我市中、高等职业院校共招生5179人,比上年增加了1050人;兰州地区职
业中学和成人中专在校生总数达到1.9万多人。
——重点职业院校建设成效显著。2001年,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在兰州职业技术学校基础上,分期征地200亩,投入近6000万元,筹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兰州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升格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被国家外经贸部确定为全国7个接受日本政府无偿援助项目学校之一,引进了汽车工程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教学设备,形成计算机应用、数控加工、汽车工程等方面的办学优势。目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规模5000多人,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团中央青工培训基地和省级重点专业培训基地。截至目前,全市19所职业学校中,共有国家级重点院校3所、省级重点院校5所。
——专业更新步伐加快,职校生就业升学率大幅提高。“十五”期间,全市教育部门办职业学校加快专业更新,新增家政与社区服务、传播艺术、涉外服务、表演艺术、模具设计与制作、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加工、建筑工程、汽车工程等16个专业。同时,各学校把职业教育直接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积极与省内外各大企业联系,开展了“订单培训”,先后与清华同方光盘有限公司、北京中意车辆技术中心和深圳竞华电子有限公司等省内外近50家企业签定了培训和用工意向书。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日益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输送的途径日益拓宽。2005年,全市各职业院校毕业学生2486人,顺利就业和升学2314人,就业升学率为93.1%,特别是兰州
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市女子职业学校和文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升学率分别达到了95.75%、95.7%和94.2%。
——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各自为政、沟通不畅的职业教育发展局面得到打破。2003年,市教育局按照省教育厅指示,组织开展兰州地区职业学校国标评估,其中行业举办、不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11所职业学校参加了评估活动。2004年3月,市教育局组织160名职业学校学生参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竞赛,进一步加强了兰州地区职业教育的交流。为了扩大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市教育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人才交流中心决定共同构建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中心。这些活动和举措,标志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全市职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成教篇: 农村成人教育成效显著
城市社区教育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座城市、一个社会无论何时都会需要教育,就象一个人需要一双可以鸟瞰四野、视及八方的眼睛。进入新的世纪,教育被置于了更高的位置,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教育、重视教育,越来越希望通过借助教育实现更高目标的人生追求。“十五”期间,全市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为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作出了应有贡献。
“十五”期间,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和适应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配合相
关部门,坚持“三教统筹”,继续狠抓乡镇农技校建设,不断创新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思路,通过科技、农业、教育等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目前,我市农村乡镇农技校办学面达到100%,村办学面达到95%,年培训人数12万人次以上。同时,积极实施农村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2005年启动全市“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首批录取422人在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全脱产学习,学成后回生源地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并为其中各村第一名共276人全额资助学费、住宿费和提供一定生活费补助,为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管理人才素质的提高建立了新的机制。
在认真做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同时,城市地区以构建学习型城市为导向,积极开展了社区教育试点工作。2005年,在市教育局的协调安排下,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区五个区组织开展了社区教育试点工作。年底,经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红古区教育局批准,城关区草场街街道社区学校、七里河区西湖街道社区学校、安宁区培黎街道社区学校、红古区海石湾镇社区学校等4所社区学校相继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社区教育试点工作正式起步并进入实质性阶段,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市教育局决定对每所社区学校各补助经费1万元,以鼓励支持社区学校加快发展。
体制篇: 适应宏观政策调控
学校办学体制呈现新的变化
“十五”期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的关
键五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逐步完善,为各项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适应宏观政策调控要求和事业发展需要,我市的办学体制改革呈现出了新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企业学校向地方政府的移交管理和民办学校的异军突起。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逐步深入,兰州市的企业学校无论从体制、发展规模还是教育质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兰铁、兰化、兰炼等中央企业和阿矿、兰钢、兰铝等省属企业在兰所办中小学移交地方管理,同时,随着16所第二批中央企业所属中小学和11所市属企业所办中小学的接收管理,市区两级政府接管企业移交学校将达到60所。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企业办社会、办学校的格局,使政府办教育、特别是办基础教育的责任得到明显强化。在移交过程中,市教育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地解决了这些移交学校在校园校产、建制编制、工资套改、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理顺了对企业移交学校的管理体制。
同时,为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多元化办学的格局,我市逐步加大了对民办教育的政策鼓励和扶持力度,民办教育从无到有、逐渐壮大。2001年,市政府召开全市民办学校建设现场会,对投资建校成绩突出的民办学校奖励20万元,推动民办教育向投资建校方向发展。经过引导和扶持,到2005年底,全市220所教育部门审批的民办学校办学总规模达5万多人,规模最大的民办中学在校生达到1300人,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其中,新亚中学、陇大学校、科技外语学校、天奇中学、科健中学、九州中学等一批民办中学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同时,市教育局不断加强对民办学校的引导和管理,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审批管理体制的通知》,将民办非学历教育学校审批管理权下放到县区,以继续鼓励民办教育发展。
师资篇: 兴教必先兴师
教师的教育能力整体得到新提高
20世纪末,我市基本解决了农村民办教师和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数量和稳定两大问题。进入新世纪,围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开展了面向全体,内容广泛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使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坚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新的思想和观念研究和指导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从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规范以及教育伦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赋予教师职业道德新的内容。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做21世纪合格教师”大讨论;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开展培训;在教师考核中明确师德考核目标。“十五”期间,全市共计推荐评选出全国模范教师3名,全国优秀教师8名;省级园丁奖优秀教师36名,省级园丁奖优秀教育工作者4名;市级优秀教师351名,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54名,有40所学校(单位)获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市教育局还首次组织评选了10名师德标兵和10名杰出青年教师。
——广大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从2000年起,按照教育部“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由教育教学专家,各级骨干教师和大批合格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师队伍的要求,我市实施了中小学教师新一轮(2000——2005)继续教育培训。开展了“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倾斜农村”,以信息技术培训为基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为核心,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到2005年,共完成了14000名小学教师和9000名初中教师的新课程培训任务;有250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27%、96.07%、77.6%,同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3.41、7.33、8.63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全市累计选拔省级骨干教师280人,市级骨干教师1710人,县区级骨干教师4355人。
——教育人事制度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00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全市进一步深化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暂行办法》,决定从秋季开始,在部分学校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以校长任期制、教职工聘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为核心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三制”改革。当年,有19所市属学校按《暂行办法》完成了校长、副校长和教职工的聘任,并全部实行了校内结构工资。第二年,又有15所市属学校(单位)实行了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通过改革,优化了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结构,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中,部分县区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实行合同制管
理,在教师分配中引入竞争机制,对选拔优秀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教师管理中,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并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为全面实行聘用制创造条件。在校长管理中,建立校长挂职学习制度,每年选派一批学校领导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发达地区挂职学习,更新办学理念,提高管理能力。
救助篇: 关注弱势群体
教育救助建立新机制
教育作为一项公益型尤为重要的事业,其终极的关怀是要让人人都能享受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减轻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负担,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普及和社会公平,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和亮点,也是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努力提升教育品质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联合制定印发了《兰州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资助试行办法》,将凡在我市公办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市属高校就读,接受我市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学生、重点优抚对象子女、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子女、福利院的孤儿、经学校核实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列入资助范围。规定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要根据承受能力,免收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杂费,公办高中和公办职业学校根据承受能力,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杂费;全市公办高中择校生收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缓;逐步对义务教
育阶段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4年,兰州市还争取到省上对榆中县、皋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资金86.3万元,受助学生16069名。2005年,全市共筹集资金964.2万元,对110536人次的农村小学生、56852人次的农村初中生和559名特殊教育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可以相信,随着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责任的进一步落实和免费义务教育工作的逐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之忧将会得到满意的解决。
回顾5年来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一条条政策的制定,一组组数据的展示,一件件任务的落实,都为衡量和估价我们这座城市的活力和后劲提供了再也直观不过的标准。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之轮永远不会停止,未来的教育应该坚持些什么、应该能够做些什么,已经历史性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就让我们在“十五”发展的无尽欣慰中细细回味,让我们继续在享受回忆的同时,更加坚定地沿着既定的改革之路、发展之路阔步前进!因为,我们始终坚信:教育是民族的脊梁,教育是国家的希望!
第三篇:回顾-十五-期间民族工作总结
回顾”十五”期间民族工作总结
“>回顾”十五”期间民族工作总结2007-02-06 09:54:17
“十五”时期,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幅度大、城乡面貌变化快、人民群众受惠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之一。五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我区的民族工作在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使少数民族群众充分享受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我区积极根据本省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很好的维护了我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利益。
认真做好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大民族政策制定工作力度。
我区历来十分重视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的宣传学习。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和大发[2002]12号文件,将其内容作为2001年——2005年普法的重点内容,利用下乡宣传、会议宣讲、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讲解民族政策,使人们了解、掌握民族政策知识。多年来,每一次的宣传活动都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2004年,结合省民委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我局积极响应号召,为迎接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40周年迎庆活动,8月14日,开展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周活动。我们采取在新世纪广场及加格达
奇区人民政府门前悬挂标语横幅并设立了宣传台,为了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我们还请来了老年秧歌队,协助宣传。在宣传游行过程中,由身穿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宣传形式十分关注,纷纷前来索要宣传单,共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宣传手册上百册,还通过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向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
利用好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纪念活动有利契机,积极开展普及民族政策、民族法规、民族知识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工作,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良好氛围,我局协调行署广播电视局制作了专题片《巨变》连续10天在大兴安岭电视台上播出,还组织了15篇专稿在《大兴安岭日报》上刊发。
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 的决定》(黑发[2000]11号)文件,于2002年起草并实施了《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关于贯彻落实黑发[2000]11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大发[2002]12号)。2005年,会同地委统战部、地区人大、地区政协等有关部门,开展对大发[2002]12号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并写出了《关于检查县区贯彻落实大发[2002]12号文件精神情况的报告》上呈地委。同年,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还起草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各项事业
每年,我局都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及时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困难。做好每一年民族资金项目的申报和落实工作。
我区“十五”期间在两个鄂伦春民族乡的资金投入上加大了力度。2001年---2005年,省、地、县各级部门在民族
乡经济建设方面总投入资金达3506万元,其中,省投入资金1300万元,行署投入万元,县政府投入万元。比“九五”期间(1996年---2000年)资金投入总数增加了近5倍,这些资金分别使用于乡村公路、水电设施、民族教育、文艺科技、卫生、种养植业等项目这些资金的注入对两民族乡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族乡经济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辅助等方式,较“九五”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粮食总播种面积由3018公顷增加到57公顷,主要农作物大豆总产量由1608吨增长到4280吨,并且较“九五”期间的传统农业生产新增加了绿色作物种植;民族乡畜牧业发展大跨步提高,大牲畜存栏由“九五”末期的1074头,发展到现在的5195头,增长近5倍;农村合作经济收益,由“九五”末期的2613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285万元,增长了近2倍;人均收入由2524元(997户)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134元(1637户),增
长了610元。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我区将民族工作重点之一投放在改善民族乡村人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上来,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鄂伦春族生产生活资金和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迎庆活动投入等资金,积极为两个民族乡改善基础设施。2003年,为庆祝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省、地、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对迎庆工作十分重视,共为两个民族乡确定迎庆建设项目25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万元。“十五”期间,共为两个鄂伦春族乡解决了乡医院门诊楼、乡中心校教学楼、安装了鄂伦春族乡村自来水网、修建了乡村水泥公路、兴建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文化站、新建白银纳鄂伦春族风情园、维修输变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较“九五”期间,改善了医院、学校低矮潮湿、危房的状况,分别建起了1600平方米的医院门诊楼和2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结束了人们多年来饮用地表水的状
况;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组建了文艺队活跃在乡村文艺舞台上;现在两个鄂伦春民族乡有12个行政村,其中民族村2个,通电村10个,其中通国电村1个,通邮村12个,通路村9个,通自来水村3个,通电话村10个,通有线电视村11个。
我区积极参加历届“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活动,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第四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我区代表队收获颇丰,共取得声乐类、舞蹈类、词曲创作等类的9个奖项,被评优的舞蹈《快乐的鄂伦春族少女》作为获奖优秀节目参加了汇报演出。
“十五”过后,盘点民族工作的收获,喜人的亮点很多,2004年,召开了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共表彰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5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67人;同年,行署民族宗教局被省民委、省宗教局评为“争先创优活动”优秀单位;2005年,大兴安岭地区
行署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同年,行署民族宗教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回顾“十五”期间的种种收获,站在新的起点,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还应清醒认识到在民族工作前进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民族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民族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困难;收入差距拉大,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改革攻坚的难度增加;民族工作的政务服务水平还需提高。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认真对待和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百倍的信心和干劲,认真做好“十一五”期间的民族工作。
第四篇:回顾"十五"期间民族工作总结
回顾“十五”期间民族工作总结
“十五”时期,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幅度大、城乡面貌变化快、人民群众受惠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之一。五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我区的民族工作在发展少数民
族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使少数民族群众充分享受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我区积极根据本省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很好的维护了我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利益。原创:wenmi114.com
认真做好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大民族政策制定工作力度。
我区历来十分重视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的宣传学习。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和大发[2002]12号文件,将其内容作为2001年——2005年普法的重点内容,利用下乡宣传、会议宣讲、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讲解民族政策,使人们了解、掌握民族政策知识。多年来,每一次的宣传活动都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2004年,结合省民委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我局积极响应号召,为迎接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40周年迎庆活动,8月14日,开展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周活动。我们采取在新世纪广场及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门前悬挂标语横幅并设立了宣传台,为了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我们还请来了老年秧歌队,协助宣传。在宣传游行过程中,由身穿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宣传形式十分关注,纷纷前来索要宣传单,共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宣传手册上百册,还通过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向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
利用好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纪念活动有利契机,积极开展普及民族政策、民族法规、民族知识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工作,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良好氛围,我局协调行署广播电视局制作了专题片《巨变》连续10天在大兴安岭电视台上播出,还组织了15篇专稿在《大兴安岭日报》上刊发。
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黑发[2000]11号)文件,于2002年起草并实施了《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关于贯彻落实黑发[2000]11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大发[2002]12号)。2005年,会同地委统战部、地区人大、地区政协等有关部门,开展对大发[2002]12号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并写出了《关于检查县区贯彻落实大发[2002]12号文件精神情况的报告》上呈地委。同年,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还起草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各项事业
每年,我局都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及时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困难。做好每一年民族资金项目的申报和落实工作。
我区“十五”期间在两个鄂伦春民族乡的资金投入上加大了力度。2001年---2005年,省、地、县各级部门在民族乡经济建设方面总投入资金达3506万元,其中,省投入资金1300万元,行署投入1227.8万元,县政府投入978.5万元。比“九五”期间(1996年---2000年)资金投入总数增加了近5倍,这些资金分别使用于乡村公路、水电设施、民族教育、文艺科技、卫生、种养植业等项目这些资金的注入对两民族乡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族乡经济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辅助等方式,较“九五”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粮食总播种面积由3018公顷增加到3957公顷,主要农作物大豆总产量由1608吨增长到4280吨,并且较“九五”期间的传统农业生产新增加了绿色作物种植;民族乡畜牧业发展大跨步提高,大牲畜存栏由“九五”末期的1074头,发展到现在的5195头,增长近5倍;农村合作经济收益,由“九五”末期的2613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285万元,增长了近2倍;人均收入由2524元(997户)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134元(1637户),增长了610元。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我区将民族工作重点之一投放在改善民族乡村人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上来,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鄂伦春族生产生活资金和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迎庆活动投入等资金,积极为两个民族乡改善基础设施。2003年,为庆祝鄂伦春族
下山定居50周年,省、地、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对迎庆工作十分重视,共为两个民族乡确定迎庆建设项目25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693.3万元。“十五”期间,共为两个鄂伦春族乡解决了乡医院门诊楼、乡中心校教学楼、安装了鄂伦春族乡村自来水网、修建了乡村水泥公路、兴建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文化站、新建白银纳鄂伦春族风情园、维修输变电线路等基础设
施建设项目,比较“九五”期间,改善了医院、学校低矮潮湿、危房的状况,分别建起了1600平方米的医院门诊楼和2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结束了人们多年来饮用地表水的状况;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组建了文艺队活跃在乡村文艺舞台上;现在两个鄂伦春民族乡有12个行政村,其中民族村2个,通电村10个,其中通国电村1个,通邮村12个,通路村9个,通自来水村3个,通电话村10个,通有线电视村11个。原创:wenmi114.com
我区积极参加历届“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活动,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第四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我区代表队收获颇丰,共取得声乐类、舞蹈类、词曲创作等类的9个奖项,被评优的舞蹈《快乐的鄂伦春族少女》作为获奖优秀节目参加了汇报演出。
“十五”过后,盘点民族工作的收获,喜人的亮点很多,2004年,召开了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共表彰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5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67人;同年,行署民族宗教局被省民委、省宗教局评为“争先创优活动”优秀单位;2005年,大兴安岭地区行署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同年,行署民族宗教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回顾“十五”期间的种种收获,站在新的起点,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还应清醒认识到在民族工作前进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民族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民族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困难;收入差距拉大,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改革攻坚的难度增加;民族工作的政务服务水平还需提高。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认真对待和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百倍的信心和干劲,认真做好“十一五”期间的民族工作。
第五篇:大学十五期间教育教学工作回顾
大学十五期间教育教学工作回顾
大学十五期间教育教学工作回顾
一、“十五”本科教学概况
“十五”(2001-2005年)期间,北京化工大学抓住我国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的契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全面达到本科教学优秀学校评
价指标为目标,从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开拓思路,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教学改革取得了新突破,教学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教学管理形成了新机制。
五年来,根据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为主导,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规划,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提高质量,注重特色”,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教发[2004]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以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校2000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第八次党代会和2003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精神,围绕“一个中心(迎接教育部对我校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确保达到优秀水平)、两个基本点”(继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快向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转化的进程)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实施“北京化工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行动纲要,以建设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一流的本科教学体系、创建一流的本科教学为目标,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重点,积极推动研究型本科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教学管理,与时俱进,而全面展开本科教学工作。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校已形成万人办学规模,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的格局进一步形成,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教学成果有了进一步的产出,教学管理有了突破性进展,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面教育观念得到创新、组织管理的行为得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得到创新,并以创新促进和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展开,以创新探究、追寻和确立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在2004年教育部高校水平评估工作中,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获得优秀,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
二、“十五”本科教学主要成绩
“十五”期间,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本科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培养质量,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在教学改革方面居国内高等学校前列。五年多来,我校以争创优秀本科教学校为目标,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教育部“4号文件”)为契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抓住机遇,扩大规模,改善教学条件,使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继续实施以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一)教学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学条件显著改善,本科教学的地位得到巩固
近五年,学校执行教学经费预留和单独划块制度,确保了教学经费投入并做到了逐年增加。五年期间,学校在教学用房、实验室改造、实验设备购置、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设备购置、校园网建设、运动场所及各种体育设施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培养的需要。学校充分重视校园网、图书馆、公共教学实验室、公共服务设施等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努力营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现代化育人环境,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进一步夯实高层次人才培养长远发展的物质基础。有近百台国外先进的关键仪器设备引入重点建设学科,保持了科学研究基础设备水平的先进性。
结合学校“十五”规划,学校着力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问题,五年中共投入3000多万元,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9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8个院级学科实验平台、11个专业特色实验室和9个校内实习基地,重点建设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实验中心、机械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类院级实验平台、生物类院级实验平台、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室、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等,理顺了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仅解决了我校基础实验室设备陈旧和不足的局
面,而且不同程度地缓解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使我校的教学条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我校本科教学“十五”规划的实现有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全校共建成各类教室240个,其中多媒体教室75个、语音教室13个。全校共有计算机4807台,其中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达2943台。
(二)教学改革日渐深入,取得突破性成果
“
十五”期间,学校全面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新世纪教改立项研究为载体,先后承担了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31项,形成了国家级、省市级、校级和院级四级教学改革研究体系,为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新世纪教改工程”开展以来,参与教改的教师数由2000年的63.2上升到目前的95,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的教学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改革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完成新世纪教改工程和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验收工作,并结合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评估,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总结和提炼,使教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我校在教学改革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多次在全国性的会议上进行交流,受到教育部和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
新世纪教改工程,极大地带动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成果,近年,在四年一评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中,我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项,国家级二等奖6项;获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9项,获二等奖11项。在=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评选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7项、二等奖21项和优秀奖22项。
(三)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示范作用得到发挥
“十五”期间,我校探索高等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之路,建立起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各类基地,使其在学生培养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校投入近3000多万元建设成了“国家级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国家级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涵盖理、工、文、法等学科,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试验基地和基础课程教育的大平台,为持续、稳定地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做出了贡献。通过几年的建设,这些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功能不断完善,教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6月化学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工科基地。物理教学基地于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级教学基地。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已经过校内专家的评审论证为申报国家级备案基地做进一步的准备。
学校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探索出的许多成功经验,不仅指导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同时也辐射到全国部分高校。基地通过主持召开全国性教学研讨会、接待兄弟院校来访、网上免费开放的精品课程资源、推广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培训其他院校教师等活动,为全国理工科高校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改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而且,这些基地在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我校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北京教委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并颁发标志牌,在北京高校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四)专业结构得到调整,培养体系更加优化
“十五”期间,学校根据“四适应”(即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实际)的思路,按照发挥优势、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着重提高学科专业整体水平,构建了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对学科专业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了以工科为优势,以化工和材料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十五”期间,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加强了办学的针对性、适应性,不断探索新的专业方向,注重办学的效益,增加科研积累,将教育教学资源集中到优势专业和发展重点专业上,进行本科生专业“末位淘汰”的改革,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口径,提升了学科专业的生命力,密切了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联系。
学校加大了对窄专业整合和扩展的力度,实行“并”、“整”、“扩”、“改”、“增”等措施,发展传统专业,加强基础专业,提高专业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使这些专业对新学科、新专业、新知识领域的衍生与辐射能力及对应用技术学科专业的支撑作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学科专业的需要,以及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社会紧缺人才的需求,适时增设了新的专业,并努力创建交叉学科专业。通过寻找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工程学科专业的交叉点,学校创建了生物功能材料专业,使我校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在目录外设置该专业的院校。不仅扩大了学校的服务领域,为构建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学校在“十五”期间,坚持以特色求卓越,分层次建设本科专业。学校出台了《北京化工大学校级示范专业的主要标志和国内领先示范专业的主要标志》,明确了将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这4个专业建成国内领先示范专业;将生物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这6个专业建成校级示范专业。这些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具有国家或北京市重点学科支撑、有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较高。建设这些专业的管理责任进一步体现在校长与各学院院长签订的“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暨院级评估整改责任书”中。通过建设,创建4个“国内示范专业”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五)课程建设得到巩固,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十五”期间,我校课程建设最突出的成绩是,共取得了19项基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奖5项、北京市级奖14项。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6门,校级精品课程21门。这些都有赖于“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多综合、重能力、倡创新、兴人文、健身心”原则的建立,以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一体的教育思想的倡导。
我校课程建设始终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这一核心贯穿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本着以人才成长规律为出发点,积极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的学科知识体系,注重强化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加大了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并进一步增加了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优化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空间,进一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及利益最优化,“以通为主、先通后专,通专结合”,使课程内容、培养方式、教学手段符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扭转了以“学科本位”思想为主的课程设置局面。学校先后以课题立项形式投入200万元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和改革,以“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控制的方式,重点开展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以确保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断深化。
为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学校教学大纲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知识点、知识单元和知识领域)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并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了“3×3×4”的课程体系。即3个平台:通识及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学科方向;3个系列:理论教学(知识)、实践教学(能力)、素质拓展(素质);4年学制:按学科大类打通培养。借鉴国外大学通行的课程编码方法,以课程的层次、学科属性、知识领域等为主要编码信息,对全校本科生课程进行了编码,构建了相应的课程预修,进一步地使学生通过选课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对薄弱领域的课程(群)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对课程建设标准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进行了适时调整。课程建设突出课程教学的九要素:大纲、讲授、讨论、作业、实践、教材、答疑、考核、评价,并用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校级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大力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型教学。
我校注重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将其提升到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高度来认识。学校按照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精神,统筹规划,精心建设并学校在“质量工程五年行动纲要”中,明确了重点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的目标。经过多年扎实的课程建设,学校已初步形成国家、北京市、学校和学院四层次的精品课程体系。
在近年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程评选中,我校《物理化学》等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学建模》等16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的数量居北京高校前列。
(六)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并得到完善
“十五”期间,学校共投入5000万元用于重点学科专业、新办专业和公共基础实验室的重点投入;2001年的实践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确立的“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为学校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根据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注重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机械基础实习、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在教学计划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学校开设的实验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基本训练,更注重实验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将科研成果引入本科实验。
在构建学校“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各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其中化学、化工等一批实验项目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005年,我校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北京教委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并颁发标志牌,在北京高校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十五”期间,我校结合教学基地的建设,利用校办产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起产学研结合的材料、机械等校内富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实训基地10个。同时建立了校外固定实习基地79个。学校积极改革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单一“进厂”实习模式,建立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有各专业特色的实习模式,使学生直接参加有关重大科技计划和产品研发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与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取得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学校探索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的尝试,以改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现状,出台制定了《建设北京化工大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意见》。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研究,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校《化工原理实验》、《过程装备专业实验》、《仿真实习》等实验(实习)项目、设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部分高校推广。化学基地将传统的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成按化学研究方法设置的实验体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对实验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和优化,建立了以材料科学基础实验、高分子专业实验和聚合物等高分子专业方向实验平台、科技园区等实习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出版了系列教材。近3年来,以实践教学为主的项目有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了化工、生物、机械、电工电子、数学建模等创新基地,给优秀生配备指导教师,实现因材施教。近5年,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累计达300多篇。学生在各类省市级以上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数学建模连续多年保持好成绩,2002年获得最高奖“高教社杯”。2004年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决赛”获一等奖。在各种物理竞赛、数学竞赛、化学实验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等竞赛中,我校均取得好的成绩。
(七)教学管理得到加强,质量体系得到保证
“十五‘期间,在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将严格的教学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监控作为保证教学中心地位和实现高质量教学水平的有效机制。学校将课堂教学质量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担任教学任务教师的聘任、考试和考风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等四个方面列为全程监控的四个关键环节。
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出台了包括:《北京化工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认定细则》、《北京化工大学教学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北京化工大学关于教学管理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教师教学工作条例》、《北京化工大学关于加强教学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化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以及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本科实行学分制教学与学籍管理条例等多种规章制度、奖励办法、条例与细则。
在质量监控体系上,学校重点制定了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成绩考核与评定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进一步完善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管理制度。保持校领导靠前沿指挥的传统:校领导亲临教学第一线听课、巡视考场和深入教师及学生当中倾听意见;每学期开学前校领导分头带队检查开学前的准备工作等。
学校建立了一套适合校情、保证教学质量、实施自我监控、良性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级(免检、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差)为依据,形成了优胜劣汰的主讲教师聘任机制,确保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投入。
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严把选题关和质量关。通过制定《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毕业环节工作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项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对各环节进行有效监控。
(八)教学评估获得优秀
五年中,学校制定了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自1998年以来,有计划地开展了3年一轮的院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工作。通过定期对各学院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强化教学质量意识。1998年首轮院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加强了学校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宏观调控,调动了学院办学的积极性。2001年第二轮院级评估,校长分别与各学院院长签订了“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暨院级评估整改责任书”。2004年,第三轮评估,重点检查了“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暨院级评估整改责任书”的落实情况。3年一次院级评估已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04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工作并获得优秀,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我校本科教学在学校长远发展中的地位,为更好地实施向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改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