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五”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回顾
“十五”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回顾 徐丽华2006-1-26
“散、乱、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概括了烟草行业的生产力基本状况。企业过多、过散极大地影响了行业整体实力的提高,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回顾新世纪初始描绘“十五”蓝图之时,烟草行业从增强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和促进行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确定结构调整为行业“十五”发展的主线,要走出一条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效益型”发展之路。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关小治散、扶优扶强逐步形成生产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大企业为主导的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烟草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行业的整体实力。
治散从“关小”起步
为加速构建大市场、扶植大企业、培育大品牌,进入“十五”后,烟草行业加快了企业组织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脚步。“关小”治散以扶优扶强,关停10万箱以下小烟厂首先吹响战略实施的号角,并以其快速的推进成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加速器”。
据统计,1998年底全国年生产规模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多达95家,占全国卷烟工业企业总数量的51%。许多小烟厂生产效率低下、超产瞒产、违规经营、亏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蚕食了大烟厂的生存空间,肢解了行业的整体实力,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如一位小烟厂较多的省份的省级局领导所说:“小的不淘汰,最后整体被淘汰。”小烟厂关停并转,势在必行。
然而,各方利益的交织碰撞、企业的生死存亡、职工的分流安置等问题横亘于前,“关小”之路不可能通畅平坦。“在我们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地区,要关掉几家烟厂,难度非同一般。这一条路,我们整整走了5年。”一位在全国烟草行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座谈会上介绍经验的省级局领导如是说。
知难而进。国家局一直坚持不懈地争取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对烟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支持,积极争取烟草行业发展资金。2003年初,国家局出台了《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规划》,加强对“关小”工作的政策指导。《规划》明确了行业对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调整的总体目标、政策措施和进度表。
另外,2003年以省级烟草工商分开为突破口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工商分开后工业企业市场压力明显增大,有力地推动了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依靠加强宏观调控和逐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关小”加足马力前进。
各省级局按照国家局的规划和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调研论证,制定调整方案。按照既定的方案和目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特别是做好小烟厂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充分运用国家和行业的已有政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妥善处理职工分流安置、地方合法既得利益和企业债务的“关小”三大难题。
行业上下的共同努力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氛围,同时也赢得了外部支持,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党委的关心和支持。拥有全国小烟厂数量最多的湖北省委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措施高度支持湖北烟草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湖北省局一位同志形容道,这样的力度不敢说是后无来者,但起码是前无古人的。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十五”期间行业“关小”脚步一阵快似一阵。2001年关停小烟厂11家,2002年关停14家。2003年“关小”攻坚年,关停小烟厂22家。这一年企业关闭重组总数达39家,成为历年关停破产小烟厂数量最多同时也是多年来烟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进度最快、效果最明显的一年。继2004年关停小烟厂7家、兼并3家之后,行业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已基本收尾。到2004年,全国卷烟工业企业已调整减少到57家。
可以说,10多年前便已起步的“关小”工作在“十五”期间终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关小”成果的促进下,各省尤其是小烟厂较多的省份经济效益快速增长,行业的生产力布局趋于合理,重点企业、重点品牌由强趋弱的现象得以改变,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就“关小”工作本身而言,为行业下一步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联合重组以“扶大”
“关小”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道路不仅曲折而且漫长。
事实上,国家局在战略规划和工作部署中始终强调“两手抓”,一手抓“关小”、一手抓“扶大”,即在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力、重点关闭10万箱以下小烟厂的同时,不失时机、积极稳妥地推进10万箱以上卷烟工业企业的联合兼并重组。
2003年,一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进度表体现出较为鲜明的“扶优扶强”导向。也就是要争取通过3年左右或更长一段时间来完成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任务,把卷烟工业企业调整到30~50家,品牌调整到100个左右,培育出几个几百万箱生产规模的企业、几个几百万箱的名优品牌,大大提高名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同时,国家局着手制定鼓励10万箱以上卷烟工业企业联合兼并重组整合的政策措施,为重点企业规模扩张开绿灯,创造良好条件。最终的目标正如姜成康局长一直强调的: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形成卷烟生产适度集
中、企业间充分竞争、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协调发展格局,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2003年5月26日,国家局出台了《50~150亿支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意见》,就调整目标、基本原则、主要方式以及政策鼓励措施等方面对新一轮调整予以指导。继“关小”之后,以10~30万箱的中型企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整合为重点的新一轮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入快车道。许多中烟工业公司成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快速推进本省范围内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特别是对10~30万箱生产规模烟厂认真制定规划、提出调整目标和具体措施,保证调整到位。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内蒙古等省、区内10万箱以上企业的联合重组都走在行业前列。
先省内后省外,在省内联合重组加快的同时,跨省联合重组也出现了良好势头。“红云”映辉晋蒙,“红梅”绽放辽宁,“白沙”鹤舞燕赵,“中华”联手“中南海”,“芙蓉”花开四平……昆明卷烟厂与太原和呼和浩特卷烟厂,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与北京卷烟厂、天津卷烟厂,常德卷烟厂与四平卷烟厂等的联合重组以及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白沙烟草有限责任公司等的成立,都突破了行政区域界限,甚至可以说是跨越千山万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跨省“握手”以名优品牌为支撑、以资产为纽带将企业联合重组推向更深层次。
进入2004年,“推动重组、走向联合”被提升到行业主要任务的突出位置。随着10万箱以下小烟厂关停并转进入收尾阶段,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重心已向联合、兼并、重组、整合转移。这既是行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的战略性转变,也是国家局党组新的战略性决策。此时,在加快10~30万箱卷烟企业调整的同时,30万箱以上非重点卷烟企业的联合重组也已展开。
为乘势推进10~30万箱企业和30万箱以上非重点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2004年5月,国家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各省级局积极推动30万箱以上非重点卷烟工业企业的联合兼并重组,力争2004年内基本完成调整任务,宏观调控政策按照《10~30万箱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意见》执行,从而保持了联合重组中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纵观近几年卷烟工业企业联合重组,无论是进度、力度还是广度较之以往都明显提高。1993年~2001年的9年间,联合重组企业累计为22家,而2002年至2004年7月的两年半时间内,联合重组的企业就达到了31家。联合重组的形式更加多样。大部分采取兼并后保留生产点的形式,同时增加了重点企业间联合和重点企业参与改制组建有限责任公司等新形式。工商管理体制分开等市场取向的改革促进了联合重组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卷烟工业企业的联合重组推动了全行业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支撑的企业规模扩张,有效整合了资源,优化了烟草经济结构,提高了烟草行业的市场化水平,为进一步增强中国烟草的总体竞争实力奠定了基础。
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
回望“十五”,“关小”攻坚历尽辛苦,胜利结束;联合重组风起云涌、方兴未艾,中国卷烟工业的版图在“减法”与“加法”的交错更迭中不断发生着变化。154、123、84、57、44……中国卷烟工业企业的数量从2000年的154家减少到2005年的44家,一次次刷新的数字勾画出卷烟工业生产力布局日趋优化的进程。量的积累更促进了质的提升,行业产销规模达100万箱以上的企业由2000年的4家增加到2005年的15家,卷烟产销量前十位的企业生产集中度由2000年的32%提高到了2005年的47.4%。企业数量在减少,生产集中度在提高,重点企业的竞争力及行业经济增长质量在提升。
2005年,行业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和联合重组都迈进了一个新的重要阶段。深化改革的着眼点是通过产权关系调整来实现企业的联合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组织形式。2005年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共有13家卷烟工业企业完成了组织结构调整,目前具有法人资格的卷烟工业企业已经减少到44家。
2005年11月8日,昆明卷烟厂和曲靖卷烟厂两个年产量均超过百万箱的大型企业联合重组成立了“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其290多万箱的年生产规模成为全国第二大烟草集团。可以说,红云集团的成立拉开了以强强联合、跨省重组为重点的更高层次联合重组的序幕。
作为烟草行业第一家由工厂制转变为公司制的母子公司试点单位,“红云集团的授牌仪式标志着中国烟草行业的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迈出了新的实质性的一步”。如何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人员素质等方面适应新的变化,探索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重组之后的大企业集团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今后要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继续推进卷烟工业企业联合重组,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名优品牌扩张实现企业规模扩张,通过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企业提高行业总体竞争实力。
所谓更高水平,一是对已重组的企业,要加快理顺内部关系和管理体制,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和企业文化融合,防止和克服“大企业病”,使联合重组后的企业高效、协调运转。二是要防止低水平扩张。在联合重组中要坚持以资产为纽带,以名优品牌为支撑,打破区域界限,充分发挥知名品牌带动作用,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实力的重点骨干企业。所谓更高层次,就是在继续抓好非重点企业整合的同时,要认真研究和精心组织重点企业的重组。重点企业重组不能简单取消法人资格,而要十分注重保护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也不仅仅是采取一种模式,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分类指导。
正如姜成康局长所言:“行业总体竞争实力的增强,关键取决于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几年内,卷烟工业企业战略性调整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决定着中国烟草的成败。”可以说,中国烟草经过“十五”期间波澜壮阔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初步形成了卷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为今后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规划》的通知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现将《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
时报国家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二○○三年一月二十日
(此件不上网)
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规划
近年来,烟草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要求,克服种种困难,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散、乱、低”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全行业的平稳发展。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增强中国烟草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是今后一个时期烟草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为了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特制定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
组织结构调整规划。
一、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1998年底,全国共有185家卷烟工业企业,其中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有95家(含3家合资企业)。到2002年底,已经有56家小烟厂通过关闭、破产、停产、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实施了组织结构调整。按调整的形式分,关闭16家,停产3家,兼并重组15家,破产22家。青海、广西、重庆、辽宁、山西等5个省(市、区)已经完成了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任务。目前全国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还有36家。同时,大部分已经停产、关闭和申请破产的小烟厂还有很多后续工作,有的需要安置职工,有的需要销毁烟草专用设备,有的需要处理债务,有的需要取消企业法人资格、财政预算户和工商、税务登记等,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很重。
二、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
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根据《烟草行业“十五”计划》和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进一步加快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力争在2004年底前基本完成36家10万箱以下小烟厂的组织结构调整任务。对大部分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经营困难的企业实施关闭破产;对经营管理相对较好、尚有实际盈利的少数企业实施兼并,但也要积极创造条件,确定取消卷烟生产的时间,按期关闭生产点。在实施10万箱以下小烟厂结构调整的同时,不失时机、积极稳妥地推进10—3 0万箱
卷烟工业企业的联合兼并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速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三、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规划安排
按照国家局的总体要求和有关省级局(公司)的计划安排并作适当调整,对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
业(含生产点)组织结构调整制定如下具体规划:
(一)2003年底以前对21家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另外取消7个卷烟生产点(有关省具体名单
附后)。
1.关闭、破产的企业18家。其中,财务关系上划的企业6家;财务关系未上划的企业12家。
2.被兼并的企业3家。其中,财务关系上划的企业2家;财务关系未上划的企业1家。
3.取消7个卷烟生产点(均隶属财务关系上划的企业)。
(二)2004年底以前对15家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另外取消2个卷烟生产点(有关省具体名单
附后)。
1.关闭、破产的企业11家。其中,财务关系上划的企业4家;财务关系未上划的企业7家。
2.被兼并的企业4家。其中,财务关系上划的企业2家;财务关系未上划的企业2家。
3.取消2个卷烟生产点(均隶属财务关系上划的企业)。
四、主要政策措施
(一)积极筹措资金,妥善安置职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对烟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可以支付一定的安置费和补偿金。其资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解决:企业资产变现收入;鼓励已停产的小烟厂按照先省内、后省外的原则,一次性有偿调剂卷烟生产计划指标,可以适当提高转让价格,所得收入用于职工安置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地方预算内的企业可以由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对按照规划要求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小烟厂,国家局继续给予资金补贴,根据1993年卷烟生产计划,中央企业每万箱补贴600万元,取消1个卷烟生产点再补贴1500万元;地方企业每万箱补贴200万元,取消1个卷烟生产点再补贴1000万元。在此基础上,国家局还要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对按期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国家局将给予通报批评;对2005年以后关闭小烟厂的,国家局不再给予补贴。
(二)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妥善解决地方政府合法既得利益问题。小烟厂关停并转和破产后,可以按照1993年国家卷烟计划产量基数和当地实际情况,积极与财政、税务部门协调,妥善解决其所在地政府的合法既得利益。
(三)妥善处理企业债权债务问题。鼓励资不抵债的小烟厂依法实施破产,也可以按照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争取政策性破产,有些小烟厂的债务可以列入全国银行呆坏帐规模计划并予以核销。对职工集资等敏感性债务要妥善处理。采取多种办法积极收回企业的债权,防止国有
资产流失。
(四)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不得进行技术改造和调入烟草专用设备;不安排进口烟叶;不得参加省际间卷烟联营加工活动和从事国外卷烟来牌加工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未能如期完成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任务的省级局(公司),不能对本省其他卷烟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具有省际间卷烟交易资格、当年出现亏损的,不得参加省际间卷烟交易,有实际盈利的,在规划关停和破产的前一年停止参加省际间卷烟交易;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卷烟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控制供应原辅材料;烟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不得为列入调整规划范围的小烟厂提供贷款担保;禁止小烟厂开展职工集资活动;积极协调金融、税务部门停止对小烟
厂贷款和依法足额征税。
五、组织实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成立专门班子。对10万箱以下小烟厂实施组织结构调整,是“十五”期间行业发展的一条主线,是整顿烟草市场秩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壮大优势企业、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的关键举措之一。有关省级局(公司)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突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下功夫解决制约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散、乱、低”问题。有关省级局(公司)“一把手”是本省烟草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任务比较重的省级局(< /SPAN>公司)要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集中人力、财力,按照国家局的规划安排,确保
按时完成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任务。
(二)列入责任目标,建立考核制度。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关系到烟草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困难很大。为了确保小烟厂的如期关停并转和破产,国家局决定将省级局(公司)贯彻落实《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规划》的情况,列入经济运行考核的重要内容,有关省级局(公司)要按时完成任务。国家局在研究制定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 调整规划安排的同时,已在另行研究制订10—30万箱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规划。有关省级局(公司)要严格按照国家局的规划安排,在积极推进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同时,也要着手研究制定本省(市、区)
10—30万箱卷烟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方案,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企业的联合兼并重组。
(三)充分认识困难,妥善解决问题。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关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关省级局(公司)要认真分析和解决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中的各种问题,强化责任意识,坚定调整信心,克服畏难情绪,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要严格按照《专卖法》的有关规定,加大对小烟厂的专卖管理工作力度,认真落实驻厂员制度,切实履行驻厂员职责,加强检查监督,防止 原辅材料的非法购进和卷烟产品的非法流出,坚决杜绝卷烟超产瞒产现象。对已实施关闭的小烟厂的各类烟草专用设备要彻底、妥
善地予以处理,防止流入制假窝点。
(四)做好思想工作,确保行业稳定。随着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职工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有些地方出现了不稳定因素。有关省级局(公司)要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切实做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企业领导在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预案,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坚决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
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维护行业和社会稳定。
湖北省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名单
一、2003年底以前关闭、破产的企业2家:郧阳卷烟厂,大悟卷烟厂(财务关系均未上划)。
二、2004年底以前关闭、破产的企业2家:巴东卷烟厂,咸宁卷烟厂(财务关系均未上划)。
第三篇:兰州教育“十五”回顾
兰州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十五”期间兰州教育的八大看点
5年时间,在人类与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仅是一波一漪。但对于一项事业的发展,5年的时间,却可以为一个又一个新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条件。跨入21世纪的大门,兰州教育围绕打牢“普九”基础、加快高中教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善优化办学条件等重要方面,继续深化改革,阔步前行,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和欣慰的成就,历史性地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建设篇: 实施六大工程
学校办学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五”期间,全市教育系统通过实施多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促使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兰州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市属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采取“教育贷款、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等方式,超常规、多途径进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市教育局先后投入3.6亿多元,在市属学校组织实施了51个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累计完成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添置各类教学设施的资金计5000余万元。
——百所标准化初中建设工程。在“九五”期间实施“542”工程的基础上,2000年以来,我市累计建成市级示范性、标准化初中103所,占全市初中学校总数的46.82%,超额完成了“百所标准化初中建设”的计划任务。其中有46所达到市级示范性标准、57所达到市级标准化水平。“十五”期间,市级示范性、标准化初中建设共计投入资金3.8亿元,新建、改建、扩建校舍24万平方米,添置各类教学设备和图书56万台(件、套、册),其中仅市级奖励资金达到近千万元。
——省、市级示范性学校建设工程。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示范性中学59所,占全市独立高中、完全中学和独立初中总数的30.26%。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10所,占全市独立高中总数的71.43%;市级示范性中学49所,占全市完全中学和独立初中总数的27.07%。同时,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职业学校10所,占全市职业学校总数的52.63%。在建成622所标准化小学的基础上,建成市级示范性小学22所。
——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从2001年起,全市各中小学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购置计算机2.9万台,生机比已达13:1。其中128所学校已经建成校园网。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十五”期间,全市共有315所中小学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28.5%。累计完成投资1.5亿多元,建设面积达26万平方米,排除危房19.2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18.4万平方米、C级危房8000平方米。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市教育局争取到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投资2698.2万元,为780所农村
中学、小学和教学点分类配备卫星接受系统、电视机、DVD播放机和各年级教学光盘等远程教育设备,实施基本覆盖农村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以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加快发展。现已经完成各种设备的配置和调试工作,并正在对项目学校的专兼职教师进行免费培训。
巩固篇: 提高“两基”水平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实现“以县为主”
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健康成长和发展,是基础教育的天职。“九五”末全市顺利实现“两基”达标、全市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难问题以来,全市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转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
——成功解决城区初中入学难问题。2000年,市政府决定按照“整校划拨、兼顾户口”的办法,实施小学毕业生免试升入初中。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决定,兰州一中、师大附中、兰州二中、兰州二十七中、兰州三十三中、西北中学等6所重点中学高、初中脱钩,不再招收初中新生;同时,分别与兰州三十五中、兰州四十五中、兰州四十三中、兰州四十二中、兰州十六中、兰州十二中等6所薄弱学校建立对口协作关系,重点中学每年按一定比例招收对口薄弱学校初中毕业生。市政府还与城关区政府、七里河区政府以及有关企事业学校协商,决定对按照政府要求招收计划内地方小学毕业生的企业学校,每招一名学生政府补助800元,千方百计解决入学难问题。随着上述政策的实施,城区初中入学难问题逐渐缓解,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趋向均衡,一些对口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
——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巩固“两基”成果。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从2000年起,我市在城镇地区逐步扩大小学开设英语课计算机课的试点,全市开设英语课的小学达106所,开设计算机课的小学达69所。从2001年起,我市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当年,城关、七里河两个国家级实验区先行一步,开始了区域性实验;2002年,西固区和兰铁、兰炼两个教育实业集团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相继跟进;2003年,近郊四区和远郊的皋兰县、榆中县,在1年级和7年级实施新课程改革。同年,市教育局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对全市课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2004年,红古区和永登县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至此,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部开始执行国家新课程计划,新课程改革在我市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2005年,市教育局再次组织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全市课程改革工作成绩,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意见》、《兰州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指导意见》、《兰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兰州市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兰州市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指导意见》、《兰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指导意见》等六个文件,印发了《兰州市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兰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推进阶段。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继续狠抓“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有力保证了全市九年义务教育持
续健康稳步发展。到2005年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为98.91%,毕业率为99.12%,五年保留率为99.21%,升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9.26%,毕业率为96.74%,升学率为75.85%,三年保留率为93.74%。从2004年教育部关于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公报有关数据来看,我市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呈现出适度超前的发展态势。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2003年3月,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实施“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意见》,并多次召开会议,督促县区尽快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有关要求。2004年底,全市8个县区先后完成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教职工工资发放、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管理“三个上收”,县区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进一步得到明确。对于由于县级政府财力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完成“三个上收”后,经费投入不能做到“三个确保”,农村学校教师地方补贴工资发放标准与县属学校不一样,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达不到省定标准;危房改造资金不落实等问题,根据市政府《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实施意见》,加大督政力度,抽调专人,并邀请市财政局、人事局、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督导评估组,对榆中县、永登县和安宁区政府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还配合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对城关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了综合性的督导评估,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得了积极作用。县区农村教职工地方补贴工资发放标准基本上统一,一些县区的公用经费首次按照省定标准列入财政预算。
普高篇: 推进基础教育重心上移
普通高中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十五”期间,全市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通过初高中分离、普通高中挖潜扩招、企业学校改制、鼓励民办学校发展等措施,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实现了全市基础教育工作的重心上移。
——普通高中入学率明显提高。全市普通高中入学率由2000年的44.45%增长到2005年的57.7%。其中,城市四区在2001年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普通高中入学率连续五年保持在55%以上;远郊三县一区高中阶段入学率和普通高中入学率也分别达到59.68%、47.81%,其中普高入学率比2000年提高了11.52个百分点。
——普通高中在校生数持续增加。2005年,全市初中毕业生数达到峰值,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达到7.69万人,与2000年的基数相比,净增了3.65万人,相当于30班制的24所独立高中的招生规模。
——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建成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学校53所,比2000年增加47所。其中建成1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占全省省级示范性高中总数的23%。省、市级示范性学校的高中招生已占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总数的67.56%。这表明,我市在基本解决了普通高中规模小、上高中难这一影响我市基础教育协调发展问题的同时,在解决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短缺、上“好高中”难的问题方面做了十分积极的努力。
——高考入学率稳步提高。全市教育系统抢抓高校扩招机遇,狠抓教学改革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高考入学率,成为近年来我市高中教育加快发展的突出表现。“十五”期间,全市高考录取率保持在43%以上,最高达到68%。2000年以来,全市累计向各大高校输送合格高中毕业生7万多名,年均录取1.12万名。2005年全市高考录取率比2000年提高了9.8个百分点,录取人数比2000年翻了一番。
职教篇: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既为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为提高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与提高劳动者专业技能和促进经济建设有着最为直接关系的职业教育,必须要担大任、有作为。面对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呈现出的滑坡态势,我市职业教育坚定信心,坚持以促进就业为指导,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和专业设置,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多渠道开展合作办学,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了总体办学规模的稳步扩张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全市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高中办学规模得到稳步扩大。近年来,我市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招生不受应届往届、本地外地、城市农村限制,往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人员实行免试注册入学等优惠政策,努力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2005年我市中、高等职业院校共招生5179人,比上年增加了1050人;兰州地区职
业中学和成人中专在校生总数达到1.9万多人。
——重点职业院校建设成效显著。2001年,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在兰州职业技术学校基础上,分期征地200亩,投入近6000万元,筹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兰州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升格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被国家外经贸部确定为全国7个接受日本政府无偿援助项目学校之一,引进了汽车工程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教学设备,形成计算机应用、数控加工、汽车工程等方面的办学优势。目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规模5000多人,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团中央青工培训基地和省级重点专业培训基地。截至目前,全市19所职业学校中,共有国家级重点院校3所、省级重点院校5所。
——专业更新步伐加快,职校生就业升学率大幅提高。“十五”期间,全市教育部门办职业学校加快专业更新,新增家政与社区服务、传播艺术、涉外服务、表演艺术、模具设计与制作、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加工、建筑工程、汽车工程等16个专业。同时,各学校把职业教育直接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积极与省内外各大企业联系,开展了“订单培训”,先后与清华同方光盘有限公司、北京中意车辆技术中心和深圳竞华电子有限公司等省内外近50家企业签定了培训和用工意向书。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日益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输送的途径日益拓宽。2005年,全市各职业院校毕业学生2486人,顺利就业和升学2314人,就业升学率为93.1%,特别是兰州
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市女子职业学校和文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升学率分别达到了95.75%、95.7%和94.2%。
——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各自为政、沟通不畅的职业教育发展局面得到打破。2003年,市教育局按照省教育厅指示,组织开展兰州地区职业学校国标评估,其中行业举办、不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11所职业学校参加了评估活动。2004年3月,市教育局组织160名职业学校学生参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竞赛,进一步加强了兰州地区职业教育的交流。为了扩大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市教育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人才交流中心决定共同构建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中心。这些活动和举措,标志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全市职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成教篇: 农村成人教育成效显著
城市社区教育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座城市、一个社会无论何时都会需要教育,就象一个人需要一双可以鸟瞰四野、视及八方的眼睛。进入新的世纪,教育被置于了更高的位置,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教育、重视教育,越来越希望通过借助教育实现更高目标的人生追求。“十五”期间,全市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为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作出了应有贡献。
“十五”期间,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和适应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配合相
关部门,坚持“三教统筹”,继续狠抓乡镇农技校建设,不断创新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思路,通过科技、农业、教育等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目前,我市农村乡镇农技校办学面达到100%,村办学面达到95%,年培训人数12万人次以上。同时,积极实施农村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2005年启动全市“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首批录取422人在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全脱产学习,学成后回生源地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并为其中各村第一名共276人全额资助学费、住宿费和提供一定生活费补助,为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管理人才素质的提高建立了新的机制。
在认真做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同时,城市地区以构建学习型城市为导向,积极开展了社区教育试点工作。2005年,在市教育局的协调安排下,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区五个区组织开展了社区教育试点工作。年底,经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红古区教育局批准,城关区草场街街道社区学校、七里河区西湖街道社区学校、安宁区培黎街道社区学校、红古区海石湾镇社区学校等4所社区学校相继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社区教育试点工作正式起步并进入实质性阶段,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市教育局决定对每所社区学校各补助经费1万元,以鼓励支持社区学校加快发展。
体制篇: 适应宏观政策调控
学校办学体制呈现新的变化
“十五”期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的关
键五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逐步完善,为各项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适应宏观政策调控要求和事业发展需要,我市的办学体制改革呈现出了新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企业学校向地方政府的移交管理和民办学校的异军突起。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逐步深入,兰州市的企业学校无论从体制、发展规模还是教育质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兰铁、兰化、兰炼等中央企业和阿矿、兰钢、兰铝等省属企业在兰所办中小学移交地方管理,同时,随着16所第二批中央企业所属中小学和11所市属企业所办中小学的接收管理,市区两级政府接管企业移交学校将达到60所。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企业办社会、办学校的格局,使政府办教育、特别是办基础教育的责任得到明显强化。在移交过程中,市教育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地解决了这些移交学校在校园校产、建制编制、工资套改、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理顺了对企业移交学校的管理体制。
同时,为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多元化办学的格局,我市逐步加大了对民办教育的政策鼓励和扶持力度,民办教育从无到有、逐渐壮大。2001年,市政府召开全市民办学校建设现场会,对投资建校成绩突出的民办学校奖励20万元,推动民办教育向投资建校方向发展。经过引导和扶持,到2005年底,全市220所教育部门审批的民办学校办学总规模达5万多人,规模最大的民办中学在校生达到1300人,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其中,新亚中学、陇大学校、科技外语学校、天奇中学、科健中学、九州中学等一批民办中学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同时,市教育局不断加强对民办学校的引导和管理,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审批管理体制的通知》,将民办非学历教育学校审批管理权下放到县区,以继续鼓励民办教育发展。
师资篇: 兴教必先兴师
教师的教育能力整体得到新提高
20世纪末,我市基本解决了农村民办教师和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数量和稳定两大问题。进入新世纪,围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开展了面向全体,内容广泛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使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坚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新的思想和观念研究和指导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从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规范以及教育伦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赋予教师职业道德新的内容。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做21世纪合格教师”大讨论;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开展培训;在教师考核中明确师德考核目标。“十五”期间,全市共计推荐评选出全国模范教师3名,全国优秀教师8名;省级园丁奖优秀教师36名,省级园丁奖优秀教育工作者4名;市级优秀教师351名,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54名,有40所学校(单位)获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市教育局还首次组织评选了10名师德标兵和10名杰出青年教师。
——广大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从2000年起,按照教育部“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由教育教学专家,各级骨干教师和大批合格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师队伍的要求,我市实施了中小学教师新一轮(2000——2005)继续教育培训。开展了“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倾斜农村”,以信息技术培训为基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为核心,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到2005年,共完成了14000名小学教师和9000名初中教师的新课程培训任务;有250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27%、96.07%、77.6%,同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3.41、7.33、8.63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全市累计选拔省级骨干教师280人,市级骨干教师1710人,县区级骨干教师4355人。
——教育人事制度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00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全市进一步深化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暂行办法》,决定从秋季开始,在部分学校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以校长任期制、教职工聘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为核心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三制”改革。当年,有19所市属学校按《暂行办法》完成了校长、副校长和教职工的聘任,并全部实行了校内结构工资。第二年,又有15所市属学校(单位)实行了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通过改革,优化了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结构,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中,部分县区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实行合同制管
理,在教师分配中引入竞争机制,对选拔优秀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教师管理中,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并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为全面实行聘用制创造条件。在校长管理中,建立校长挂职学习制度,每年选派一批学校领导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发达地区挂职学习,更新办学理念,提高管理能力。
救助篇: 关注弱势群体
教育救助建立新机制
教育作为一项公益型尤为重要的事业,其终极的关怀是要让人人都能享受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减轻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负担,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普及和社会公平,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和亮点,也是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努力提升教育品质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联合制定印发了《兰州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资助试行办法》,将凡在我市公办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市属高校就读,接受我市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学生、重点优抚对象子女、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子女、福利院的孤儿、经学校核实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列入资助范围。规定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要根据承受能力,免收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杂费,公办高中和公办职业学校根据承受能力,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杂费;全市公办高中择校生收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缓;逐步对义务教
育阶段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4年,兰州市还争取到省上对榆中县、皋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资金86.3万元,受助学生16069名。2005年,全市共筹集资金964.2万元,对110536人次的农村小学生、56852人次的农村初中生和559名特殊教育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可以相信,随着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责任的进一步落实和免费义务教育工作的逐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之忧将会得到满意的解决。
回顾5年来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一条条政策的制定,一组组数据的展示,一件件任务的落实,都为衡量和估价我们这座城市的活力和后劲提供了再也直观不过的标准。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之轮永远不会停止,未来的教育应该坚持些什么、应该能够做些什么,已经历史性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就让我们在“十五”发展的无尽欣慰中细细回味,让我们继续在享受回忆的同时,更加坚定地沿着既定的改革之路、发展之路阔步前进!因为,我们始终坚信:教育是民族的脊梁,教育是国家的希望!
第四篇:回顾-十五-期间民族工作总结
回顾”十五”期间民族工作总结
“>回顾”十五”期间民族工作总结2007-02-06 09:54:17
“十五”时期,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幅度大、城乡面貌变化快、人民群众受惠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之一。五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我区的民族工作在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使少数民族群众充分享受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我区积极根据本省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很好的维护了我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利益。
认真做好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大民族政策制定工作力度。
我区历来十分重视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的宣传学习。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和大发[2002]12号文件,将其内容作为2001年——2005年普法的重点内容,利用下乡宣传、会议宣讲、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讲解民族政策,使人们了解、掌握民族政策知识。多年来,每一次的宣传活动都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2004年,结合省民委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我局积极响应号召,为迎接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40周年迎庆活动,8月14日,开展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周活动。我们采取在新世纪广场及加格达
奇区人民政府门前悬挂标语横幅并设立了宣传台,为了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我们还请来了老年秧歌队,协助宣传。在宣传游行过程中,由身穿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宣传形式十分关注,纷纷前来索要宣传单,共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宣传手册上百册,还通过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向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
利用好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纪念活动有利契机,积极开展普及民族政策、民族法规、民族知识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工作,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良好氛围,我局协调行署广播电视局制作了专题片《巨变》连续10天在大兴安岭电视台上播出,还组织了15篇专稿在《大兴安岭日报》上刊发。
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 的决定》(黑发[2000]11号)文件,于2002年起草并实施了《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关于贯彻落实黑发[2000]11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大发[2002]12号)。2005年,会同地委统战部、地区人大、地区政协等有关部门,开展对大发[2002]12号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并写出了《关于检查县区贯彻落实大发[2002]12号文件精神情况的报告》上呈地委。同年,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还起草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各项事业
每年,我局都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及时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困难。做好每一年民族资金项目的申报和落实工作。
我区“十五”期间在两个鄂伦春民族乡的资金投入上加大了力度。2001年---2005年,省、地、县各级部门在民族
乡经济建设方面总投入资金达3506万元,其中,省投入资金1300万元,行署投入万元,县政府投入万元。比“九五”期间(1996年---2000年)资金投入总数增加了近5倍,这些资金分别使用于乡村公路、水电设施、民族教育、文艺科技、卫生、种养植业等项目这些资金的注入对两民族乡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族乡经济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辅助等方式,较“九五”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粮食总播种面积由3018公顷增加到57公顷,主要农作物大豆总产量由1608吨增长到4280吨,并且较“九五”期间的传统农业生产新增加了绿色作物种植;民族乡畜牧业发展大跨步提高,大牲畜存栏由“九五”末期的1074头,发展到现在的5195头,增长近5倍;农村合作经济收益,由“九五”末期的2613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285万元,增长了近2倍;人均收入由2524元(997户)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134元(1637户),增
长了610元。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我区将民族工作重点之一投放在改善民族乡村人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上来,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鄂伦春族生产生活资金和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迎庆活动投入等资金,积极为两个民族乡改善基础设施。2003年,为庆祝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省、地、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对迎庆工作十分重视,共为两个民族乡确定迎庆建设项目25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万元。“十五”期间,共为两个鄂伦春族乡解决了乡医院门诊楼、乡中心校教学楼、安装了鄂伦春族乡村自来水网、修建了乡村水泥公路、兴建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文化站、新建白银纳鄂伦春族风情园、维修输变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较“九五”期间,改善了医院、学校低矮潮湿、危房的状况,分别建起了1600平方米的医院门诊楼和2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结束了人们多年来饮用地表水的状
况;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组建了文艺队活跃在乡村文艺舞台上;现在两个鄂伦春民族乡有12个行政村,其中民族村2个,通电村10个,其中通国电村1个,通邮村12个,通路村9个,通自来水村3个,通电话村10个,通有线电视村11个。
我区积极参加历届“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活动,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第四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我区代表队收获颇丰,共取得声乐类、舞蹈类、词曲创作等类的9个奖项,被评优的舞蹈《快乐的鄂伦春族少女》作为获奖优秀节目参加了汇报演出。
“十五”过后,盘点民族工作的收获,喜人的亮点很多,2004年,召开了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共表彰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5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67人;同年,行署民族宗教局被省民委、省宗教局评为“争先创优活动”优秀单位;2005年,大兴安岭地区
行署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同年,行署民族宗教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回顾“十五”期间的种种收获,站在新的起点,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还应清醒认识到在民族工作前进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民族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民族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困难;收入差距拉大,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改革攻坚的难度增加;民族工作的政务服务水平还需提高。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认真对待和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百倍的信心和干劲,认真做好“十一五”期间的民族工作。
第五篇:回顾"十五"期间民族工作总结
回顾“十五”期间民族工作总结
“十五”时期,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幅度大、城乡面貌变化快、人民群众受惠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之一。五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我区的民族工作在发展少数民
族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使少数民族群众充分享受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我区积极根据本省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很好的维护了我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利益。原创:wenmi114.com
认真做好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大民族政策制定工作力度。
我区历来十分重视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的宣传学习。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和大发[2002]12号文件,将其内容作为2001年——2005年普法的重点内容,利用下乡宣传、会议宣讲、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讲解民族政策,使人们了解、掌握民族政策知识。多年来,每一次的宣传活动都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2004年,结合省民委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我局积极响应号召,为迎接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40周年迎庆活动,8月14日,开展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周活动。我们采取在新世纪广场及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门前悬挂标语横幅并设立了宣传台,为了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我们还请来了老年秧歌队,协助宣传。在宣传游行过程中,由身穿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宣传形式十分关注,纷纷前来索要宣传单,共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宣传手册上百册,还通过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向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
利用好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纪念活动有利契机,积极开展普及民族政策、民族法规、民族知识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工作,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良好氛围,我局协调行署广播电视局制作了专题片《巨变》连续10天在大兴安岭电视台上播出,还组织了15篇专稿在《大兴安岭日报》上刊发。
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黑发[2000]11号)文件,于2002年起草并实施了《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关于贯彻落实黑发[2000]11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大发[2002]12号)。2005年,会同地委统战部、地区人大、地区政协等有关部门,开展对大发[2002]12号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并写出了《关于检查县区贯彻落实大发[2002]12号文件精神情况的报告》上呈地委。同年,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还起草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各项事业
每年,我局都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及时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困难。做好每一年民族资金项目的申报和落实工作。
我区“十五”期间在两个鄂伦春民族乡的资金投入上加大了力度。2001年---2005年,省、地、县各级部门在民族乡经济建设方面总投入资金达3506万元,其中,省投入资金1300万元,行署投入1227.8万元,县政府投入978.5万元。比“九五”期间(1996年---2000年)资金投入总数增加了近5倍,这些资金分别使用于乡村公路、水电设施、民族教育、文艺科技、卫生、种养植业等项目这些资金的注入对两民族乡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族乡经济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辅助等方式,较“九五”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粮食总播种面积由3018公顷增加到3957公顷,主要农作物大豆总产量由1608吨增长到4280吨,并且较“九五”期间的传统农业生产新增加了绿色作物种植;民族乡畜牧业发展大跨步提高,大牲畜存栏由“九五”末期的1074头,发展到现在的5195头,增长近5倍;农村合作经济收益,由“九五”末期的2613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285万元,增长了近2倍;人均收入由2524元(997户)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134元(1637户),增长了610元。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我区将民族工作重点之一投放在改善民族乡村人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上来,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鄂伦春族生产生活资金和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迎庆活动投入等资金,积极为两个民族乡改善基础设施。2003年,为庆祝鄂伦春族
下山定居50周年,省、地、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对迎庆工作十分重视,共为两个民族乡确定迎庆建设项目25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693.3万元。“十五”期间,共为两个鄂伦春族乡解决了乡医院门诊楼、乡中心校教学楼、安装了鄂伦春族乡村自来水网、修建了乡村水泥公路、兴建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文化站、新建白银纳鄂伦春族风情园、维修输变电线路等基础设
施建设项目,比较“九五”期间,改善了医院、学校低矮潮湿、危房的状况,分别建起了1600平方米的医院门诊楼和2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结束了人们多年来饮用地表水的状况;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组建了文艺队活跃在乡村文艺舞台上;现在两个鄂伦春民族乡有12个行政村,其中民族村2个,通电村10个,其中通国电村1个,通邮村12个,通路村9个,通自来水村3个,通电话村10个,通有线电视村11个。原创:wenmi114.com
我区积极参加历届“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活动,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第四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我区代表队收获颇丰,共取得声乐类、舞蹈类、词曲创作等类的9个奖项,被评优的舞蹈《快乐的鄂伦春族少女》作为获奖优秀节目参加了汇报演出。
“十五”过后,盘点民族工作的收获,喜人的亮点很多,2004年,召开了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共表彰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5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67人;同年,行署民族宗教局被省民委、省宗教局评为“争先创优活动”优秀单位;2005年,大兴安岭地区行署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同年,行署民族宗教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回顾“十五”期间的种种收获,站在新的起点,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还应清醒认识到在民族工作前进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民族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民族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困难;收入差距拉大,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改革攻坚的难度增加;民族工作的政务服务水平还需提高。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认真对待和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百倍的信心和干劲,认真做好“十一五”期间的民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