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学说史之蜂蜜的寓言
蜜蜂的寓言读后感
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蜜蜂寓言是经济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之一。1720年,曼德维尔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的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
曼德维尔在讲他的寓言的时候,至少忽略了两点:
一、人们在寻求自己私欲的时候,既有可能是个体间的相互利用、交易、竞争甚至相互欺诈、掠夺,也有可能是没有节制地利用无人所有的资源,人们出于私利为他人生产时,既包含自己承担的成本,也包含看似免费的社会成本。以“公地的悲剧”为例,为了使自己的收益更大,牧民会多养几头牛,他购买牛犊的成本是私人成本,但牛犊要长大,就必须吃草,这些草也是“生产”一头牛的成本,只不过这个成本是无需他本人承担的社会成本。“公地”尽管能够“免费”承担养一头牛的社会成本,但其承担成本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在其承担能力允许值以内,“免费”的假象一直维持着,让牧民以为“生产”一头牛的成本只是购买牛犊的费用和自己付出的劳动,直到“公地”因过度放牧而无力承担生产每头牛的社会成本,这个隐性成本才被意识到。“私人的恶行”要想通过“看不见的手”转化为公共的利益,不能以暂时免于支付的社会成本当作私人的“收益”,损害社会成本的支付能力,使曼德维尔忽略的第二点是:公共利益的总量并非私人在交易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总和。我们得到的许许多多“好处”(比如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到的良好的社会氛围)都不是从交易活动中来的,个体拥有产权的东西所带来的好处往往超出(有时是大大超出)我们从交易活动中得到的个人收益。比如一个人拥有一片林地,他可以通过木材销售来获得收益。林地不仅生产木材,它从事的“生产”包括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清新的空气、保持水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当你因为木材价格暴涨而把整个林地砍伐尽净,获得了巨量的个人财富时,公共利益却受到损害。你不能说你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促进了公共利益。整个公共利益减少甚至衰竭。
要不是凯恩斯的解读,蜜蜂寓言估计逃不开“最坏寓言”的批判,然而用它来诠释“需求创造供给”理论再合适不过。凯恩斯通过蜜蜂寓言要说明的无非是———消费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普遍的节俭,难以推陈出新,繁荣社会和增加物质财富,实质上反而是某种程度的浪费或破坏可以刺激社会的有效需求。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提倡的消费和节约并不矛盾,节约的概念不是不消费,而是适度消费,对于这个“度”,个人有个人的把握。
根据经济学家们的经验,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才能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目前几乎是大部分国家面临的增长困境就是内需不足,全球经济的失衡也因之而来。所以,如何启动消费需求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增长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印度重视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印尼优先扶持中小企业;俄罗斯着力发展消费信贷;英国运用税率杠杆;新加坡大力投资兴办社区服务实体、劳动服务企业;法国强调扩大青年就业;瑞典立法保证一定数额的服务投资;比利时通过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入手;越南冀望增加国内投资„„
美国:消费经济从何而来
克林顿任内的美国财长拉里·萨默斯曾以“全球经济腾飞只有单一引擎”来形容美国内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既然全球经济都需要美国内需来拉动,那么美国经济自然倚重内需。近些年来,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2/3。
美国经济是典型的消费经济,美国人的高消费众所周知,购买力强是一方面,消费意愿是另一重点,难怪在经济衰退期,在失业率高企的阶段,美国的个人开支始终保持增长。今年美国经济虽然面临高油价、房产价格下降等困难,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一部分就得归功于消费的平稳增长,而这与美国政府刺激消费、维持消费信心的一整套举措分不开。
能源价格的冲击使得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压力与日俱增,而通胀增大绝对会抑制消费。去年全年物价升幅达到3.4%,创5年来之最,今年,这一趋势似乎有增无减,于是,美国政府一如既往地严格控制通胀指数,谨慎调整货币政策,以使消费者的消费和投资信心不致波动。但加息和抑制通胀始终是一对矛盾,加息可以抑制通胀,但过高的利率又会使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不振,在这方面,美国可以给出的经验只有“少食多餐”———稳健的小幅变动,即便是在降息步骤中也是如此。
美国式的大规模减税也是消费刺激源。虽然减税政策的出台往往是出于拉票目的,但结果并不坏,这部分少交的税很快被会生活的美国人花了出去。另一方面,即便没有一次次减税,美国人的劳动收入税水平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较低的。所谓“劳动收入税”包括所有社保福利、所得税和消费税及特种消费税。美国的“劳动收入税”税率约40%。此外,一些有针对性的差别缴税措施对消费的激励也是相当可观,比如,美国对个人购房就规定一些税前“扣除额”,以刺激个人购房,减少国家的公共住宅提供的需求压力。
上面提到了福利,美国高覆盖率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美国人敢于做“月光族”甚至“负翁”的原因。不管是医疗还是养老,美国人都不需为这些“后顾之忧”忧心,子女基本教育方面的开支也由政府买单。
如果不巧,遭遇钱袋危机,也有发达完善的消费信贷制度救急。当然,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消费信贷不是事后想到的方法,更是“先享受、后付账”的法宝,也正因为这种消费习惯,美国人的花钱本事越来越大。
股票市场也被美国人用作推动内需的手段。股市与消费的互动关系引导得当,可以顺利进入良性循环,美国经济就是如此。股市的攀升使得消费者和企业的财富迅速膨胀,更有钱的消费者和企业会或是消费或是投资,这都会刺激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推高股市表现。
日本:日式消费促进法
眼下,日本经济走出了长期低迷的阴霾,出现了内需主导增长的好势头,占日本经济一半以上的个人消费已经逐渐承担起支撑日本经济上升的重任。
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好迹象得益于日本政府的“组合拳”。首先是政府职能的改变。2001年,日本政府将原有注重企业、社会管制的庞大“省厅体系”压缩为“1府12省”,全面放弃产业政策,突出政府服务功能。面貌一新的日本政府开始尝试新的影响途径———不是直接操控企业行为,而是试图通过市场规范引导企业转向。举例来说,2001年以后,日本几乎不再出台任何产业政策大纲,仅出台“产业发展蓝图”,设定重点发展方向,编制覆盖全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除了常规的减税松绑等措施,日本政府在启动内需上还有一些独到的方式方法。为了提高低收入者的购买力,日本政府曾向未满15周岁的少年儿童以及领取福利养老金的老年人发放商品券,总金额2万亿日元,商品券面额1000日元,只能用于生活消费,使用时不找零钱。虽然只是一种刺激最终消费的暂时性措施,但一方面有效解决了低收入者的消费瓶颈,另一方面使得一直处于滑坡的小型 零售业显现活力。大力发展假日消费也是日本人刺激消费的妙招,日本实行“节日法”,将没有特定时间的节日安排在星期一,与星期
六、星期日连在一起,形成“三连休”,除了日本传统的法定节日外,还“引进”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并策划“大米节”、“牛肉节”等新节日,促进节日扩容,给更多日本消费
者增添消费的理由。“特别信用保证制度”则保证了一定的资金能流向中小企业,用于投资壮大,这解答的就不仅是内需问题了,还把就业问题一并解决了。韩国:信贷之手如何拿捏
去年,虽然韩国经济增长率比前年下降0.7个百分点降到4%,但另一组数字的上升更引人关注———韩国内需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前年的35.6%提高到64.1%。内需旺盛与否已经成为评判韩国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路透社最新的一项调查预计,明年韩国经济增长或将放缓,理由之一就是内需可能出现降温。
确实,韩国央行日前的声明表示“私人消费的扩张速度出现了放缓”。这从首尔东大门市场人流的日渐熙攘,以及韩国标志企业现代、三星的销售业绩都可以看出。如何让内需保持源动力又成了韩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消费信贷这一启动韩国消费的手段、这一挖下经济空洞的“定时炸弹”,还值不值得信赖,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韩国也是重灾区之一,但它在短短几年里迅速恢复,靠的就是政府为鼓励内需采取的一系列放松信贷管制的政策。其中最明显的要数个人信用卡透支消费受到鼓励。韩国在极短的时间内造就了一个发卡神话,数据显示,2002年时,年龄在15岁以上的韩国人平均每人使用4张不同的信用卡;超过23万人平均每人拥有10张信用卡。然而,在数字背后,是严重的空洞———由于要追求发卡量,争夺客户,很多发卡银行放低了申请标准、对有无偿还能力审查不严格、随意增加额度„„韩国人均负债急剧上升,近1/4家庭信用记录不良,信用卡热度之后,韩国内需重落低谷,更难挽回的是消费者信心。因此,这些年,除了为旧账买单外,韩国政府更是加强了对信贷领域的控制。信贷紧了,消费的口袋自然没有那么宽裕,这里面“度”的把握确实是个两难。值得一提的是,在指导消费方面,韩国政府的“口号策略”非常成功。比如,在“身土不二”口号的引领下,韩国消费者养成了支持国货、消费国货的习惯,对韩国企业成长的推动有目共睹。再比如,为了挖掘内需潜力,韩国政府提出了“健康消费是美德”的口号,国民在鼓励之下多多少少消费了更多。当然,这些口号的成功还在于不单单是生硬的喊叫,而是配合了实在的鼓励措施。
第二篇:经济学说史重点笔记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读 书 笔 记
一、重商主义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初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商业支配产业,流通支配生产,商业资本的力量大大超过了产业资本,这些客观决定了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必然是一种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以流通过程为研究中心的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早期重商主义:约翰ּ海尔斯 威廉ּ斯塔福德 孟克列钦
晚期重商主义:托马斯ּ孟 柯尔贝尔
三、特征:
重商主义学说都是以流通过程为中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以维护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增加金银货币为目的。其认为金银货币是社会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的直接来源除开采金银矿外是流通领域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保护本国商业和工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四、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封建伦理的束缚,开始用新的方式来考察现实社会经济生活,把经济现象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国民经济,推动了经济学说的发展。其次,最直率地吐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在于追求利润,最先看到货币作为资本的职能及货币是在运动中增殖货币的手段。以上这些,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二、威廉ּ配第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到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和政策,尤其是它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垄断对外贸易的主张和做法,已经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由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生产和流通关系的变化,产业支配商业,生产支配流通。重商主义已经过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正是在重商主义理论体系逐渐瓦解的基础上产生并取而代之的。
二、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三、特征:
他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代表了当时英国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论述了如何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他不停留与观察经济的表面现象,而是力图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并首先应用抽象法。劳动价值论是其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地租论是其全部经济理论的核心。他最先克服了重商主义的影响。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四、影响:
他对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从而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他的分配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特点,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的对立,为古典分配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第一次论述了地租(剩余价值)与工资的对立关系,对后来李嘉图的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的见解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配第虽然没有创立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但他的理论几乎触及了政治经济学所有的重要问题,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得出了一些科学的结论,从而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由于路易十四时期柯尔贝尔推行极端的重商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整个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处于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这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法国整个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重新探索振兴法国经济的道路中产生了法国政治经济学。
二、代表人物:布阿吉尔贝尔
三、特征:
他极力主张以发展农业生产来促进其他行业的生产,主张经济自由,反对重商主义,主张国家要保护农业。他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理解财富,认为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银,而是维持人的生活的各种物品。他认为农业是财富的源泉,一切财富都源于土地耕种。
四、影响:
他关于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均衡生产理论,使他能够在宏观的高度把握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把每一种商品的价值视为由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在各个特殊部门来决定的。这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创见,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补充。他的这一思想,在西斯蒙第的劳动价值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重农主义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重农主义学派继承和发展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借鉴了重农学派的先驱者之一布阿吉尔贝尔的一些见解和原理,创立了比较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魁奈 杜尔阁
三、特征:
(一)重农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秩序”观念,指出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都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自然秩序”:指出:“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二)重农主义学说是具有封建外观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
(三)重农主义学说重视农业,反对重商主义,大力提倡经济自由,为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开辟道路。
四、影响:
(一)重农主义者的“自然秩序”思想给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任务。
(二)魁奈的等价交换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交换是等价的,那么财富的源泉就不可能在流通领域,这不仅击中了重商主义的要害,而且使他把自己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生产领域,为他首次系统地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提供了可能。
(三)魁奈的纯产品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四)魁奈的资本理论中把资本和生产直接联系起来,抓住了生产资本,这样也就抓住了资本具有决定意义的形态,从而为从生产领域探寻资本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开辟了道路。
(五)魁奈的《经济表》的科学成就对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的创立有重要的批判继承意义。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他继承和发展了英国自配第以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最先建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 亚当·斯密
三、特征:
(一)他的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二)他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经济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
(三)他的著作《国富论》以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主线,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的三种收入理论为核心,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范畴,几乎包括了经济学科的各方面内容,已经形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四)《国富论》具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清晰的结构,并同时运用了抽象分析法和归纳综合法,既有对经济过程本质的一定分析又有对经济事物较充分的数量分析,既有对经济发展历史的分析又有对经济发展现实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较全面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问题。
四、影响: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一)斯密的分工理论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分工问题,较为客观地说明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的作用以及分工对工人的不利影响,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他认为货币只要能起流通手段的作用,货币用什么材料都是可以的,并进而讨论了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的问题,开创性地探索了执笔的流通规律。其货币职能分析对货币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斯密不仅把价值的真实基础归结为生产时所消耗的劳动,而且把价值量归结为商品内部所凝结的劳动量。这就为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四)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第一个正确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他根据人们的经济地位和取得的收入的形式把国民划分为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
(五)斯密认为利润是随着资本的出现而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经济范畴。他从劳动决定价值出发,指出利润是工人创造出的价值的一部分,是雇主分享的由工人劳动对原材料加工所增加的价值扣除工资以后的余额。这是斯密关于问题的一大功绩。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是英国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也使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迅速壮大,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政权仍在地主阶级手中,这侵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于是在一系列问题上,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在政治方面,它表现在工业资产阶级要求通过议会改革,取得议会的多数,以便掌握政权。在经济方面,它表现为对谷物法的存废和货币改革的争议。
二、特点:
在方法论上,李嘉图力求克服斯密体系中的矛盾,始终一贯地使用抽象法,他把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作为分析一切经济现象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他较为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
义的生产关系,得出了一些比较科学的结论.(一)肯定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但更进一步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以没有交换价值;但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不会有交换价值。事实上他已认识致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李嘉图以分配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任务,但不是孤立地研究分配问题,而是从生产出发来研究分配的。他力图通过对各阶级之间分配问题的研究。阐明如何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三)他的货币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并把贵金属作为特殊商品来考察,认为它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三、影响:
李嘉图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代表和完成者,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建立起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准绳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在当时以至对以后的经济思想的发展都城产生重大的影响。
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大生产对小生产的胜利,同时也给广大劳动群众带来了破产和贫困。小资产阶级一方面要保存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力图反抗大资本家对小生产者的威胁,因而产生了以理想的小生产方式阻止或延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幻想。西斯蒙第就是19 世纪这
种思潮的主要代表。
二、特点:
(一)西斯蒙第虽然接受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若干经济范畴和原理,可他即比前人更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的缺陷和矛盾,并从中分析出涉及资本主义本貭的问题,得出了和古典经济学家截然不同的结论,否认了他们所宣传的资本主义自然性、合理性和永恒,提出了对资本主义进行重新分析研究的任务。
(二)西斯蒙第是用小资产阶级的眼光来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因而也不可能对资本主义制度作出科学的分析,错误地把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归咎于人们的思想和国家政策,以及错误的经济学说和经济方针,并主观地寻求保证人类物质幸福的一般原则和政治措施,创立了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或经济浪漫主义的思想体系。
(三)在西斯蒙第看来,消灭资本主义矛盾的途径,就是使现代社会回到被他所理想化了的小生产方式中去。他把中世纪宗法式的农业和行会手工业理想化的人类幸福生活的新境地,呼吁国家采取措施来保护和发展生产,建立资本主义和工人之间的宗法式的合作关系。
三、影响: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说在李嘉图那里政治经济学无情地作出了自己的最后结论并就此结束,那么,西斯蒙第则表现了政治经济学对自身的怀疑,从而对这个结束作了补充。”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萨伊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法国大革命虽然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吓怕了法国资产阶级,使得他们急剧地改变了斗争方向,走上了反对革命的道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以重农学派为代表的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庸俗化的进程。萨伊就是这一经济思潮的带头人。他以斯密学说解释人的面目出现,创造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庸俗理论体系。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被作为教材在欧美大陆流行一时。萨伊也因此被誉为经济学权威,亚当·斯密的“伟大继承者”。
二、特点:
(一)萨伊第一个把斯密经济学说中的庸俗成分分离出来并加以发挥和系统化,最先创立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把政治经济学变为了研究人与物的关系、标榜为超阶级的、纯理论的学科,为整个庸俗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三)最先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了生产、分配、消费三部分,并把三者说成是超历史、超阶级、彼此孤立的部分。萨伊提出来的“生产三要素”论、供求平衡的“销售论”、“三位一体”的分配论来掩盖资本主义剥削,抹煞资本主义矛盾,把资本主义说成是可以无限繁荣发展的美好社会。
三、影响:
(一)萨伊的三分法大体上规范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为其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内容划分和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萨伊的三种价值理论阐述了庸俗政治经济学价值学说的各个基本理论,为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萨伊在销售论中认为生产创造需求;国家应该遵循经济的自身规律去指导经济生活,而不要乱加干涉;开展适当的对外贸易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观点,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一、来源:
马尔萨斯继承了斯密的庸俗因素,与李嘉图理论相对立,创立了英国早期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马尔萨斯是以人口论闻名于世的。
二、特点:
(一)他的理论迎合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被压迫阶级残酷无情。
(二)马尔萨斯只是把斯密经济学中的庸俗因素分离出来加以继承和发挥,并用来反对李嘉图学说及一切进步思想。
(三)其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只有在有利于贵族地主阶级时才是可能的,认为贵族地主阶级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最大贡献。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三、影响:
(一)他认识到人口增长受到生活资料增长的制约,人口增长应与生活资料增长保持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安定。
(二)他确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人口过剩的事实以及由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而产生人口盲目增殖的趋势,认识到了人口过剩的危害性,论证了人口、就业、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
凯里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国内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奴隶制农场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加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示出来,西欧不断发展和流行的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也传到了美国,威胁着美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在上述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美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未经历古典阶段,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庸俗化道路,极力鼓吹阶级调和论。
二、特点:
(一)他主张实行国家关税保护主义,防止英国竞争,积极发展本国工业。
(二)他指责李嘉图总是要在各个阶层之间和各个民族之间挑起竞争。
(三)他的价值论是其阶级利益和谐论的理论基础,认为价值是人们对自然的支配尺度。
三、影响:
(一)他的理论包含着关于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尽快赶上英法等国的思想,如强调严格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阻止外国竞争,以保证本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力迅速发展。
(二)它强调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繁荣民族经济的思想,对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背景:
其产生在英法两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解体的时代。此时西欧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加剧,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更加扩大。受欧洲革命的影响,促使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分为两派,一派是在巴师夏的旗帜下辩护庸俗政治经济学,另一派追随约翰•穆勒,企图调和那不可调和的东西。
二、特点:
(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大综合。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二)具有显著的折衷主义特点和改良主义倾向。
(三)保持了古典经济学家研究的诚实性,而不象某些庸俗经济学家那样有意为资本主义辩护。
(四)宣告了政治经济学的破产。
三、影响:
(一)他提出分配规律是历史的可变的规律;把劳动看作是价值决定的一个因素,并把工业产品价值和农业产品价值的决定的法则区分开;坚持了资本不具有生产力,唯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的观点;他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的科学因素。
(二)它的著作标志着研究生产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即将破产和一代经济理论的结束,从而走向研究消费、流通,并走上主观主义的道路。
德国历史学派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19世纪初,在德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一些思想家呼吁国家的统一,并企图依靠国家政权来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为此,他们把理论批判的矛头指向鼓吹自由贸易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从而为与古典学派相对立的历史学派的产生准备了思想材料。
二、代表人物: 李斯特 威廉·罗雪尔 施穆勒
三、特点:
(一)李斯特经济学说的特征:
他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特点,就是反对英法古典经济学说,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他极力要建立一种新的学说体系,即“国家经济学”。他提出这种学说不是建立在空洞主义之上的,而是以事物的本质、历史教训和国家需要为依据的。
(二)旧历史学派的理论特征
旧历史学派提出了自己的“历史的方法”他们认为,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体,因此只能用综合的方法,用归纳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事物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经济规律只具有相对性,只能从历史的类比中去发现它。旧历史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最基本的特征,正是这种“历史的方法”。旧历史学派是在批判英国古典经济学方法沦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新历史学派的理论特征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其继续采用旧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方法,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分析法。但新历史学派对历史方法的看法及其运用比旧历史学派更加极端和彻底。他们否认在每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规律性。经济问题的分析必须运用历史方法,抽象演绎方法得不到任何结果,其极力主张采用“历史统计方法”。
四、影响:
(一)李斯特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论述了经济发展阶段和所应采取的经济政策的关系、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的关系,主张在当时的德国实行保护发展政策;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措施;特别重视根据本国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来发展自己国家的民族经济,这都是李斯特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
(二)旧历史学派提出了新的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拓宽了古典经济学所确定的研究的视野和范围特别是对于认识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新历史学派强调研究本国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不仅应研究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制度”的特点,而且应研究意识形态、国家政权等等对经济的影响,这对于考察一国经济的发展及制定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无疑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启示;他们收集的大量资料和提出的各种专题研究,推进了经济史这门学科的发展,也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进行理论抽象的某些基本依据。同时美国的制度学派就受了新历史学派的很大影响。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
一、来源:
他是边际效用论和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
二、代表人物: 杰文斯 瓦尔拉斯 帕累托
三、特点:
(一)把各种经济事物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用数学分析代替理论分析。
(二)以交换作为应用数学方法的出发点,把生产、分配、消费都说成是交换的不同形态。
(三)抛弃一切以因果关系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完全以经济现象的函数关系代替因果关系。
四、影响:
(一)数理学派在方法论原则的特点,并不就是在经济学运用数学方法,而是在于主张用数学符号和方法来表述、研究和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依存的关系,并认为数学方法是研究经济学的主要方法,甚至是唯一的方法。它是借用函数概念表达经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借用微积分的语言来刻划经济规律,借用联立议程组来构造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
(二)帕累托独创性贡献有: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第一,他用序数效用概念取代了效用可测量的假定
第二,他引进了无差异曲线分析的技术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英国庸俗政治经济学界分为以约翰·穆勒为代表三主张以生产费用决定价值和以杰文斯为代表的主张以最后效用决定价值的两个派别后,马歇尔以边际效用论为基础,把争论双方的观点加以折衷,并收集了各种新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立了他的理论体系。
二、特点:
(一)马歇尔把古典经济学的供给分析与边际学派的需求分析加以综合,形成了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效用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学体系。
(二)在马歇尔的研究方法中,最主要的特征有三点:连续原理、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分析。
三、影响:
(一)他的学说是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更新。一方面他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关于生产成本的解释,参照了斯密、李嘉图、穆勒的分配学说,另一方面,他引入了边际分析,强调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二)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新思维,尤其是均衡价格理论,为经济学创立了一套分析工具,因此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
(三)提出了有关不完全竞争问题。
(四)马歇尔的学说体系中,无论在供给理论还是在需求理论方面都加入了新的内容。但比较起来,需求理论更具特色。他关于需求规律、需求弹性的论述,关于消费者剩余的概念都是他的贡献。由于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特点,并对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在他工作的剑桥大学里,形成了继承和发展他的学说的一大批著名的经济学家,如庇古·罗伯逊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凯恩斯等,他们不仅师承马歇尔,而且各自都有重要影响,于是逐渐形成在经济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剑桥学派,而且马歇尔则是这个学派创始人。
凯恩斯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这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凯尔斯经济学说产生的直接历史背景。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传统西方经济理论的破产,当时西方经济学的传统观念是新古典经济学极力推崇的自由放任主义。但是面对当时的现实,这一传统观念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为了挽救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统治者首先从行动上突破了自由放任主义,采取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措施,祈求以此来摆脱经济危机。这一政策的实施要求在理论上加以配合,于是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就产生了。
二、特点:
(一)理论上,凯恩斯反对代表基本传统理论观念的“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提出在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将无法发挥有效作用,纠正这种失调。
(二)方法上,凯恩斯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这一做法开辟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时代。
(三)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特别是,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功能性的财政预算政策,主张以赤字财政政策来解决大的经济萧条和危机问题。
三、影响:
(一)凯恩斯经济学说为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造就了资本主义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二)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第二个黄金时期”的出现。根据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主张,以保持充分就业作为施政目标之一,扩大公共事业开支,提供救济和社会福利。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贫困阶层的生活状况,局部地改善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凯恩斯主义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推广。当代各个西方经济学派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凯恩斯经济学说有关。凯恩斯的经济学说至今已以各种形式渗入了各个经济学派的思想当在中。
后凯恩斯经济学
后凯恩斯经济学的内部大体分为两大支派:新古典综合流派和新剑桥学派
福利经济学
一、产生:
福利经济学正式产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出版。30年代后,许多经济学家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序数效用论和“最优化理论”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二战后福利经济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代表人物: 庇古 帕累托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三、特点:
(一)福利经济学的突出特点是强调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把价值判断,即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入经济学,来判断经济行为的好坏。
(二)把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入经济学中,就使得经济学成为一种规范性的科学—“规范经济学”,以区别对经济行为本身进行说明的实证经济学。
(三)从分析方法来看,福利经济学通常采用长期、静态和微观的分析方法。应用边际效用论、最优化原则以及消费者主权论,提出了“福利标准”和“社会福利最优状态”。
威廉·配第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政治经济学之父”。代表作:《赋税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配第接受培根、霍布斯等人的进步哲学思想,并用于经济问题的分析,把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还经常运用统计和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
价值理论。他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他区分了自然价值、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和真正的市场价格。他认识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分配理论。他认为工资取决于维持工人最低限度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地租是农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费用以后的余额,实际上他说的地租就是剩余价值。从地租引出利息,考察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
经济增长理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是一国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赋税对国家增进财富有正反面影响。
魁奈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经济表》。
提出“纯产品”学说,实际始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始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魁奈认为财富是能满足人们需要而又具有出卖价值的物质产品,但财富又不是在流通中由贱买贵卖增加的,他认为农业生产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纯产品的创造是财富的增加。在工业生产中,没有纯产品出现。所以农业是提供财富的唯一源泉。
“自然秩序”。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着由上帝安排的、合乎理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在于阐明自然规律,使人为秩序符合自然秩序,唯一途径就是,废除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实行经济自由。
魁奈把社会分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土地所有阶级。
《经济表》。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用图解说明一个国家每年的总产品怎样在这三个阶级之间流通,怎样为每年的再生产服务。
年预付和原预付的区别。
经济政策和主张。①发展大农业经济。②整顿税收,实行只有土地所有者阶级征收一种单一的地租税。③改革贸易政策。发展农业和自由贸易的措施及主张。
亚当·斯密
代表作:《国富论》,《道德情操论》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方法论。归纳法与演绎法并用。归纳法,外在的方法;演绎法,内在的方法。是他几乎所有经济范畴都带上了二重性。
价值与货币理论。明确区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①确认劳动是一切商品价值的源泉,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②是商品所能购买或所能支配的劳动决定价值。商品价值决定于可以买到商品的活劳动量。③“工资、利润和地租构成价值”(斯密教条)
工资与剩余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具有二重性。把资本主义社会分为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①把平均工资叫做“工资的自然价格”,及维持工人本人及其家属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或价格。既认为工资是劳动创造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又认为工资是劳动的自然价格。②第一种利润论,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利润是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价值部分扣除工资以后的余额,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第二种利润论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出发,断言利润是资本家垫支资本的自然报酬,是价值的源泉之一,认为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是斯密的话)。③地租史劳动产品或其价值的一部分;是使用土地的代价;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之一;是一种垄断价格;是自然力的产品。(多重性)
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非生产劳动不创造剩余价值。
经济自由与国际贸易理论。使用“经济人”的假设,咱没“看不见的手”的巨大作用,主张建立符合自然的秩序,既符合客观规律发展的社会秩序。需要排除任何人为干预而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在国际贸易上,主张自由的发展对外贸易,反对垄断和政策限制政策,认为绝对优势是形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根本依据。
大卫·李嘉图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全社会产品在土地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分配的法则。
研究方法。始终一贯的坚持抽象法。
价值理论。肯定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并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批评斯密树立了两个价值标准尺度(价值为所耗费劳动时间;为该商品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批评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李嘉图把商品分为两类(由稀少性决定的和有人类劳动决定的),指出不同性质劳动在决定价值上的意义,把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归为最差条件下的劳动。初步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
分配理论。①工资。劳动的自然价格(劳动自然价格:是劳动者基本上能够生活下去,并不增不减的延续其后裔所必需的价格)和市场价格。混同劳动和劳动力。相对工资理论。相对工资下降的趋势,对剩余价值研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②利润。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生产的动机与目的。利润具有双重含义(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垫支资本之比;是剩余价值)。李嘉图只与工资相对应分析利润,实际以利润名义分析剩余价值。把商品全部价值分为利润、工资两部分,断定利润变化取决于工资变化,方向相反,劳动生产率是利润变化的最终原因,忽略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③地租。对级差地租进行分析。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地租的存在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在肥沃程度及位置上的差别。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①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机与目的,“看不见的手”引导这个社会前进。②发展资本主义必须以资本积累为条件(增加收入,减少消费)。认为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益是以纯收入多少来衡量的。国家财富的增加通过:
一、用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生产性劳动。
二、使等量劳动的生产效率增大。③资本主义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自由贸易对提高利润率的作用。比较优势原理:在自由贸易下,各国生产条件最好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成本不一定比别国的成本绝对的低,只要在本国各种产品中和与其他产品比较相对的低就可以进行交换,双方都可以得到较多的利益。
西斯蒙第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小资产阶级、经济浪漫主义者。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反对者。
对象。西斯蒙第批评只把财富作为研究对象的英国古典经济学,提出研究人的物质福利和幸福,同时把国家作为研究和经济实践活动的主体,反对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
价值学说。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财富是劳动创造的,物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而且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劳动和非必要劳动的区分。斯密的拥护者。
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理论。①资本和收入。从消费是目的,消费先于生产的前提出发。分析资本和收入的区别、联系。②生产和消费。消费起者决定作用,也可以看作是收入决定生产。③经济危机理论。根据收入决定生产观点,年收入的总量必须用来交换年生产的总量,如果年收入的总量不能购买全部年生产的总量,生产超过收入或消费,这种矛盾的发展就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消费不足,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小生产者、工人收入和消费萎缩;追求利润的生产无限扩张;不公平分配制度是财产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社会改革设想。马尔萨斯
英国庸俗经济学创始人。代表作:《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①人口按几何级数增加,生产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人口增加必然大大超过生产资料的增加。②通过道德抑制控制人口增加。③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穷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财产私有制是限制人口增加的最有效方法。通过人口规律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这种永恒的人口规律作用所形成的最好的制度。
价值论。继承了亚当·斯密以购买劳动决定价值和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利润论。利润是国民收入中归于资本家的部分。(高价出售商品所得来的)
地租论。地租是产品总价格中扣除工资和利润的剩余部分,是对地主占有土地肥力的报酬,是自然对人类的赐予,地租产生的三原因:土地能生产出维持耕种者需要更多的生活必需品;生活必需品能创造出自身需求;肥沃土地希缺性。地租上涨四原因:资本积累是利润下降;人口增加使工资下降;农业改良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价格因需求增加而上涨。地租增加是社会繁荣进步的标志,地主获取地租是合理的。
危机论(有效需求不足)。批评把商品交换简化成物物交换。认为利润是在交换中产生的,支付这部分的只是提出对物质产品的需求、而不直接参与产品供给的人,如果不能维持足够的这类非生产性消费者(地主阶级收入不足,消费不足),就会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为地主阶级辩护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论。让·萨伊
法国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
把斯密的理论条理化和系统化,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庸俗理论体系。称为“科学王子”和斯密的“伟大继承者”。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萨伊区分了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认为前者是研究社会秩序所根据的原则,后者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这就是所谓的“三分法”。还把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拟,认为是实验科学的一部分。财富是研究对象。
价值学说(效用价值论)。萨伊认为生产不创造物质,只创造效用。所谓的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使用价值),它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是生产的三个要素,它们在生产中共同创造了效用,从而共同创造了价值。
分配理论。在效用价值论和生产三要素基础上,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创造了价值,那么这三种要素的所有者工人、资本家和地主就应该得到各自的报酬:工资、利息和地租,社会各阶级的收入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都有自己独立的源泉,成为三位一体公式。萨义用利息和企业主收入来代替利润。
销售理论。萨伊认为产品的销售是产品与产品的交换,认为在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过程中,货币只起瞬间作用,交换结束时总是一种产品交换成另一种产品。所以,在交换中,卖者同样是其他商品的买者,供给会创造需求,整个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相等。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不可能发生。市场上有时会出现某产品的滞销,这是暂时的,自由竞争会自动调节,使各种产品的供求趋于平衡,得出四个结论:生产越多销路越快;一个企业成功可以帮助其他企业达到成功;进口国外商品不会损害国内的生产;仅仅鼓励消费无益与商业,重要的是激励生产。(萨伊定律)
经济政策思想。他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约,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保护关税等重商主义的政策。西尼尔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纯经济学。他认为应把政治经济学改造成为纯经济学,只以财富为研究对象。基本命题有:①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更多的财富。②人口原则。在文明社会,人的社会本能会限制人的生理本能,从而限制人口增长。③工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规律。④农业报酬递减规律。西尼尔以纯粹理论来建立经济科学,是实证经济学的先驱。
价值理论。西尼尔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效用、供给有限性和可转移性三个因素构成。效用是直接或间接产生快乐和避免痛苦的能力。一种物品随供应量增加,效用越来越小。价值生产三要素中劳动和资本的供给是有限的。劳动者的劳动是对快乐与自由的牺牲,资本家的资本是资本家欲望的节制,个人消费的牺牲价值就由这两种牺牲生产出来。他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
分配论(节欲论)。西尼尔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了节欲论。节欲指节制欲望,认为资本是资本家的一种牺牲,资本家为提供生产资料,牺牲了个人消费所给予的享乐和满足,这种牺牲应有所报酬,就是利润。
经济政策主张。提出“最后一小时”理论,替利润辩论。“最后一小时”:当时,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11.5小时,只有在最后1小时才能生产出纯利润,如果减少1小时,纯利润消失,如果减少1.5小时,总利润消失。因此,工人劳动时间绝对不能缩短为10小时。约翰·穆勒
19世纪中叶英国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他的理论体系被视为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约翰·穆勒认为前者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不依社会制度改变而改变,后者受人类意志支配,取决于社会习惯和法律。
价值理论。继承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同时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融进其中。他把商品分为三类,①数量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其价值决定于供求关系。②供给数量可以无限增加,而生产费用不会提高的商品,其价值由生产费用决定,其市场价值是供求的结果。③供给数量可以增加,其单位生产费用也会随之提高的商品,它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费用的供给量的最高生产费用。
分配理论。①在工资问题上,把李嘉图的自然工资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结合起来。接受工资基金理论(马尔萨斯)。工资基金理论:工人的工资受人口规律支配,工人的工资水平和工人的生活状况就是随工人人口的增减而今腿,而周而复始的反复下去,劳动基金,认为劳动贫民的安乐与工资的高低就完全取决于工人的人口数量。②在利润上,既接受李嘉图认为利润是剩余产品的观点,又接受萨伊、西尼尔等人的观点,把利润分为利息、保险费和管理工资,采用节欲、风险报酬和资本家劳动报酬来说明。③地租,基本上沿袭了斯密和李嘉图的观点。
方法论。企图调和抽象法和历史方法。巴师夏
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阶级利益和谐论的创始人之一和自由贸易派的旗帜。
价值论(服务价值论,也就是经济和谐伦)。研究的是个人利益的领域,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完善,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而资本主义制度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组织。从交换出发,①社会就是交换的社会。②在交换中产生价值,价值起源与生产无关,只与交换有关。③交换的内容就是相互提供服务,价值就是交换着的两种服务的关系。④衡量价值大小的尺度是提供服务的人所作的努力和紧张程度,以及接受服务的人免除努力和紧张的程度。在自由竞争下,两者趋于相等。因此,交换总以等价为基础,以这种交换为基础的社会是和谐的。认为人类天生又利己、利他两种特性,人们定在交换中构成和谐的社会。
分配论。否认工资和利润是相互对立的,把资本与劳动的关系,说成是相互交换的两种服务的关系是和谐的。巴师夏把地租、利息等都归结为提供服务的报酬。李斯特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贸易保护主义倡导者,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国民经济学。李斯特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法,主张运用以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历史主义方法,认为古典经济学是一种世界主义的学说,主张建立一种国民经济学,即从民族的立场出发所理解的经济学。
关税保护论。认为自由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较落后国家的民族利益。他认为当时德国比较落后,因而应当通过关税保护使德国首先实行工业化,然后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实行自由竞争。
生产力论。他指责古典学派只重视财富,只重视交换价值,而忽视了生产力。他认为,财富产生的原因是生产力,它比财富本身要重要的多,生产力分为四个类型:①人的生产力。②自然的生产力。③社会的生产力。④物的生产力。各个生产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经济发展阶段论。分为五个阶段:①原始未开化时期②畜牧时期③农业时期④农工业时期⑤农工商时期。他认为当时德国正处于从农工业时期到农工商时期的关键时刻,应该实行关税保护制度。
对历史学派的影响。①反对个人主义的抽象研究方法,主张从历史、民族的特点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②否认普遍的经济规律存在,强调经济发展的民族性。③强调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凡勃仑
制度学派的创始人。
他反对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心理的、文化的和历史的因素在社会制度进化中的作用。他以“本能主义”心理学作为他的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代替“苦乐主义”,主张采用“质”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历史分析和社会文化分析)研究不断变动的社会经济及其制度。
他对决定社会经济生活和制度的本能分为三类:即父母的天性,工作的本能和随便的好奇心。他把制度定义为“广泛存在的社会制度”,包括私有财产、价格、市场等,他认为制度的演进过程是人类的思想和习惯的自然淘汰过程,因此制度的发展只有渐进没有突变,并进一步认为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存在什么自然规律。
他认为人类经济生活存在两种主要制度,及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前者是人类的工作本能,后者是人类的虚荣本能。这两种制度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具体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这两种制度存在矛盾,并由此引起经济危机。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是把企业实行技术专家统治。马歇尔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剑桥学派(新古典学派)创始人。代表作《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史上第二次大综合。
经济学体系。马歇尔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同时也研究人(人的动机)的学问,是以人的主观的、心理的因素为基础的。他认为人类动机分为两类:追求满足,避免牺牲。前者是促进人类某种经济行为,后者制约人类某种经济行为。人们的动机是无法直接衡量的,但可以通过货币间接加以衡量。经济学就是用货币来对活动着的动力和阻力的数量进行的研究。
方法论。①连续原理。提出各种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没有明显的严格区别,它们之间存在着连续的关系。②边际分析方法用来分析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③静态局部均衡方法。假定各种条件不变,单独讨论某一市场中某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值如何由某些相反的力量的作用达到的均衡来决定的。④用数学公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式及其图表。
需求原理(建立在边际效用基础上的)。①他认为需求是欲望的满足,而人的欲望是由效用来满足的。需求规律为需求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大,并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②需求弹性是用以衡量价格下降或上升一定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比率。③消费者剩余为消费者对某一商品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与这个商品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供给理论。①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组织。②生产成本。分为实际成本和货币成本。③供给规律和供给弹性。
均衡价格理论(价值理论)。这是马歇尔的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在价值决定问题上,认为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价值。他把需求和供给具体化为用货币表现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并引导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分为三类(通过时间长短):①长期的“正常价格”。供给起主要作用。②暂时的“市场价格”,需求起主要作用。③短期的“次正常价格”,供求起对等作用。
分配理论。建立在均衡价格分析基础上,把萨易三要素外又加上企业家才能,分别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说明四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①工资——均衡价格。劳动的需求价格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供给价格是由养活、训练和维持有效率的劳动者的生活费用所决定的。②利息——均衡价格。资本的需求价格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供给价格取决于资本家的“等待”和牺牲。③地租——均衡价格。他认为土地供给是固定不变的,没有生产费用,没有供给价格,只受土地需求的影响,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④利润——均衡价格。是企业家才能的均衡价格,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第三篇:经济学说史复习大纲
经济学説史复习大纲
本次考察将从以下30个题目中抽取5个进行闭卷考试。考试的时间和地点请两个班级班干部协商,并借用教室。
2014年6月13日
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两个发展阶段。
2.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重商主义各有哪些特点?
3.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机器增长的?
4.评述古罗马“公平价格”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5.古典经济学术语有哪些不同的界定?
6.怎样理解“徒弟为财富之母,儿劳动为财富之父的能动的要素”?
7.评述布阿吉尔贝尔的财富观和“自然秩序”思想,他为何主张自由贸易?
8.如何看待重农学派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
9.什么事纯产品学说?
10.杜尔哥对重农主义有哪些发展?
11.什么是斯密理论的二重性?
12.斯密是怎么论证自然价格及其市场价格的关系的?
13.什么是斯密教条及其经济自由主义?
14.分析李嘉图的经济研究方法。
15.比较李嘉图与斯密的价值理论。
16.西斯蒙第在经济学说上具有怎么样的特殊地位?
17.西斯蒙第提出的“新原理”与英国古典经济学有何不同?
18.书评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危机理论。
19.分析萨伊的效用价值论、“三分法”在经济学説史上的影响。
20.李嘉图学派为何会解体?
21.为什么说约翰.穆勒实现了经济学説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22.评述戈森定律。
23.分析时差利息论在经济学説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4.说明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产生及其影响。
25.为什么说马歇尔实现了经济学説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
26.马歇尔的分配理论有哪些特点?
27.新古典经济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28.简述凯恩斯学术思想的发展。
29.凯恩斯经济学缘何被称为“萧条经济学”?
30.《通论》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影响是什么?“凯恩斯革命”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吗?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说史_期末试卷
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经济学说史上的三次革命是(B)A 重农主义、边际革命和凯恩斯革命
B 斯密经济学说的兴起,边际革命和凯恩斯革命 C 边际革命,马歇尔经济学说形成和凯恩斯革命 D 约翰.穆勒经济学说形成,边际革命和凯恩斯革命
2、古希腊的三大思想家是(D)A 赫色阿多、色诺芬、亚里士多德 B 荷马、柏拉图、色诺芬 C 瓦罗、亚里士多德、赫色阿多 D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3、斯密的赋税四原则是(C)A平等、便利、实用和确实 B 经济、平等、便利和公平C 公平、确实、便利和经济 D 方便、公平、经济和确实
4、最早在《经济论》中使用“经济”一词的是(B)A 贾图B 色诺芬C 亚里士多德D 西塞罗
5、第一个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从而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的古典经济学家是(C)
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 C 威廉·配第D 詹姆斯·穆勒
6、“纯产品”理论是魁奈理论体系的核心,他的许多经济理论,如社会阶级结构理论、资本理论、再生产理论都是以“纯产品”理论为基础的。他所说的“纯产品”是指(A)
A 农业部门生产出来的财富超过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财富的余额
B 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财富超过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财富的余额
C 商业部门生产出来的财富超过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财富的余额
D 其他部门生产出来的财富超过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财富的余额
7、《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于哪一年?作者是谁?(B)
A 斯密 1886年
B 李嘉图 1817年 C 配第 1778年 D 约翰.穆勒1889年
8、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和出发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指(A)
A 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 B 生产要素决定商品价值 C 购买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D 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共同决定商品价值
9、西斯蒙第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实质是(A)
A 经济浪漫主义B 经济自由主义
C 经济改良主义D 空想社会主义
10、萨伊定律是指,生产本身创造消费,或者说,供给本身创造需求,他的理论前提是(D)A 以资本流通为前提
B 以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为前提 C 以简单的物物交换为前提
D 以货币为媒介的物物交换为前提
11、约翰·穆勒折中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继承和包容了哪些理论(A)
A 继承了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容了萨伊、马尔萨斯、詹姆斯·穆勒、巴师夏等人的辩护经济理论,还吸取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某些观点。
B 继承了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容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理论。
C 继承了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容了米勒、李斯特等德国历史学派的理论。D 继承了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容了数理经济学派、制度学派的理论
12、德国的新历史学派提出了什么政策主张(B)A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
B 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主张 C 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
D 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政策主张
13、边际主义的兴起标志着李嘉图传统的古典经济学时代的结束和现代经济分析的开始,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三位奠基人,都公开否定了什么理论(A)A 公开否定了劳动价值论
B 公开否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 C 公开否定了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
D 公开否定了货币理论
14、克拉克的新三分法就是将经济学分为(B)A 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
B 普遍规律、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 C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D 工资、利润和地租
15、马歇尔在地租理论上的新观点是(C)A 寻租、级差地租和稀少地租 B 级差地租、城市地租和稀少地租
C 稀少地租、准地租和城市地租 D 准地租、级差地租和稀少地租
16、局部均衡是马歇尔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局部均衡的特点是(A)
A 将那些不规则出现的、不便于处理的干扰因素都归结到“其它条件不变”一句话中,因为“这样,问题就被限定得越窄,对它的处理就能越精确”。
B 要研究的力量非常多,最好一次研究几种力量 C 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一次研究一个侧面 D 经济现象非常复杂,在经济研究中必须循序渐进
17、罗宾逊的买方垄断是指(A)
A厂商在要素市场上是一个价格决定者,他通过要素购买量的调整能够影响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B消费者在要素市场上是一个价格决定者,他通过要素购买量的调整能够影响该要素的市场价格。C政府在要素市场上是一个价格决定者,他通过要素购买量的调整能够影响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D 垄断大公司在要素市场上是一个价格决定者,他通过要素购买量的调整能够影响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18、德国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要先驱代表人物是(D)A古诺和杜普伊特 B劳埃德和朗菲尔德 C加里安尼和孔狄亚克
二、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公式
2、罗宾逊的价格歧视
D杜能和戈森
19、张伯伦的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A)A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市场价格 B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市场价格=长期均衡成本 C 边际成本=总边际收益
D 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最后一单位产品的价格与边际物资产品的乘积
20、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是指(B)
A 充分就业是指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失业
B 充分就业是指在实际生活中没有非自愿失业 C 充分就业是指在实际生中不存在摩擦失业 D充分就业是指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自愿失业
3、历史统计方法
4、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
5、戈森第二定律
三、简答题(每题9分,共36分)
1、凯恩斯革命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约翰·穆勒经济学说的特点
3、《经济表》的流通过程包括哪五次交换行为(用图表说明)?
4、简述庇古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命题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评述边际学派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特点及其影响。
2、试述凯恩斯《通论》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期末考试卷(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B 2 D 3 C 4 B 5 C
A 7 B 8 A 9 A 10 D
A 12 B 13 A 14 B 15 C
A 17 A 18 D 19 A 20 B
二、词语解释
1、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公式——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如果把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则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资本家的工资,利息表现为资本所固有的独特的产物,这样,三位一体公式可以更确切地归结为资本创造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
2、罗宾逊的价格歧视——是指一个垄断厂商,将它生产的同种商品的相同单位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给不同的消费者,以及不同组的消费者的行为。
3、历史统计方法——就是对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或民族经济发展的史实,进行考察和统计,使之系统化、数量化,然后从这些经济史实中归纳出一些经验法则。(4分)
4、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就是资本家预期新增加的每单位投资与这一投资可能带来的新增利润量之比,亦即新增加的每单位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4分)
5、戈森第二定律——戈森第二定律是边际效用相等规律。其内容是:为了使享乐达到最大化,每个人可以在各种享乐之间自由选择。它表达的是在各种享乐之间如何选择才能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4分)
三、简答题
1、凯恩斯革命包括哪些内容
(1)理论的创新。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修改和补充。在理论上革了萨伊定律的命,摒弃“供给会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以及否认普遍意义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这种传统的教义,创造了有效需求原理,以及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为主要骨干的就业一般理论体系。他还提出了一整套新的经济范畴,如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等。(3分)(2)方法创新。他采用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方法,研究总就业量、总生产量和国民收入及其波动的原因。在方法上与以微观经济分析为主的传统经济学研究个别商品、个别厂商、个别消费家庭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他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3)
(3)政策主张的创新。在政策上革了传统自由放任体制的命,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用政府干预论新思潮取代自由经营论旧思潮。这是凯恩斯革命的核心内容。他“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批判传统的不需要政府干预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3分)
2、简述约翰·穆勒经济学说的特点——a他是站在维护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改良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真诚地同情无产阶级,力图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当时已不容忽视的无产阶级的要求调和起来。(3分)b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二者之间的折衷。(3分)
c思想上的调和:他接受新经济思想,又不愿轻易放弃旧思想,因而发生新旧思想的矛盾,不得不在两者之间折衷。(3分)
3、《经济表》的流通过程包括哪五次交换行为(用图表说明)? 再生产总额:50亿里弗尔
生产阶级
土地所有者阶级
不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每年收入
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
2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用作支付
1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地租及原
10亿里弗尔
预付的利息
1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年预付20亿里弗尔
共计20亿里弗尔
共计50亿里弗尔(9分)
4、庇古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命题
一、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二、国民收入分配愈平等,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
1、评述边际学派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特点及其影响。
在研究内容结构上: 边际主义与传统的经济学有着显著的不同。传统的经济学研究劳动价值论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问题;而边际主义研究的是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
在研究方法上:边际主义与传统的经济学有着重大的区别。边际主义把政治经济学与数学结合起来,特别是与微积分结合起来,于是经济文献中开始出现数学公式、联立方程、布满了各种数学符号和曲线图。
这样经济学的研究就以均衡为核心概念,从总量转移到这些总量的微小变化,所以国民收入的决定、增长与发展等宏观经济学问题就不在讨论之列了。这样的研究方法标志着现代经济分析的开始。
2、试述凯恩斯《通论》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经济政策的具体运用上,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革了传统的健全财政原则——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开支力求节约、税收力求其少这种论点的命。
在货币方面,提出“半通货膨胀”的价格一般理论去对传统货币数量论进行重大修正,并把原来居首要地位的货币政策退居辅助性的次要地位。
积极影响:对投资的增长、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货币政策在我国起的作用非常小,所以不能照搬照抄,应结合中国转型发展的实际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五篇:经济学说史 八个题目(模版)
一、劳资矛盾(课本104、131、154页)劳资矛盾是指受雇者与雇主间的冲突与合作。
形成原因:1 企业机制改革富余人员的产生和增加是根本原因 2 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是劳资矛盾加剧的直接原因 科学发展、技术进步、机械化稳定的提高也是劳资矛盾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4 企业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劳资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劳资矛盾现状:
1、劳动关系双方权益的严重不对等,雇工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差。
2、拖欠工资现象严重,雇工正常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很多私营企业不为雇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
3、一些企业管理人员以体罚、殴打等方式侵犯雇工人身权益。应对之策:
1、建立和健全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规范私营企业劳动用工行为。
2、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变自身职能,积极建设劳动力市场,管理和规范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
3、加强私营企业的工会组织建设,强化工会维护工人合法权益的功能。应通过文化教育、法律知识培训等形式,提高工人的素质,增强他们团结起来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
4、有关机构应引导企业主建立企业民主管理制度,鼓励雇工参与企业管理。
二、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民间借贷分为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和公民与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互助、诚实信用原则。民间借贷成因分析:
1、传统的习惯力量:民间借贷是一种古老的信用行为。
2、正规金融难以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是民间借贷滋生的土壤。
3、投资渠道狭窄,富余资金难寻出路是民间借贷兴起的潜在动力。
4、手续简便、期限灵活是民间借贷繁荣的根本原因。
5、交易成本低与隐性担保机制完善是民间借贷活跃的外在保障。中国民间借贷现状:
民间借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最初出现于建国后的近三十年里,在我国民间地区自发的小规模的开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也逐渐的活跃起来;到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民间借贷在我国达到了一个繁荣时期;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监管的加强,民间信贷活动纷纷转入地下,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进入二十一世纪一直到现阶段,民间借贷逐渐复苏其规模呈现不断上升的势头,尤其是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民间借贷已经有了不容忽视的规模和影响。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
1、缺乏法律保护,监管缺位,容易引发民事纠纷。
2、民间借贷多为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自身与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3、单笔金额小,资金合力难以形成。
4、民间借贷容易引发资金恶性循环。
5、监测难度大,影响宏观调控效果。
三、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1、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课本188页)
我国的人口政策: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转变的加速推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以降低生育率为主旨的人口政策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仍是当今中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在人口数量控制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遏制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从l972年以来,由于开展计划生育,我国至少减少出生4亿人,我国每增加l亿人所需要的时间也因此延长了2.5—3年。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和资源的矛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每年的新增人口多出l500万人口,我国城市缺水必然更趋严重,整个环境资源会遭受更严重破坏,下一代人的生存条件必然进一步恶化。
但另一方面,现行人口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第一,人口低增长率和高增长量长期并存,人口过多仍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仍以每年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人口总量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
第二,现行人口政策对生育子女数量的规定,在中国传统生男生育文化的影响下,导致了新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五普”数据表明,0~9岁男性比女性人口多1277万,约占同龄男性人口的15%。据预测,从2005年开始,1985年以后出生的青年人群中将出现婚姻挤压现象。到2020年左右,20~29岁婚育旺盛期的男性青年比女性多约3000万人。这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质量。
第三,现行人口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但由于对过早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准备不足,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养老保险问题变得复杂起来。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行,生育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迅猛下降,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五普”结果表明,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7%,特别的,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 “未富先老”是我国人口结构转换过程中所出现的独特问题,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方面真正问题之所在。这意味着,中国必须以比发达国家弱少得多的人均社会财富和长度短得多的时间来应对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了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认真对待。
我国已经加入WTO,今后必须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人多不会再像过去是一个沉重负担。现在又逢已经提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生育率上升一点,对缓解人口老龄化有好处。因此,应该重新评估现有的人口数量政策,可以考虑在人口生育数量的控制上宽松点,计划生育以提供咨询和帮助为主,提倡晚婚晚育,生育数量逐步达到遵从自愿的原则。如能这样,会是利大弊小的一项政策选择:现在农村中三农问题相当严重,原因之一在于干部人数太多太臃肿,其中不少是计划生育干部。需要养的干部多了,农民的负担就重。执行计划生育的时候,又经常会引起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国际社会对此也有不少看法。寛松点生育数量的控制有利于上述农村问题的解决。而且,根据各国的经验,只要经济发展得好,随着收入的增加,养子防老的需要减少,同时养孩子的成本增加,生育率自然会下降。不至于造成人口数量的过度膨胀。没有推行强制性计划生育的发达国家以及诸如我国台湾省、韩国等亚洲与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生育率已下降到很低水平的原因就在于此。所以,根据现有的情况和条件,改进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大力提倡晚婚晚育,逐步达到遵循自愿性的原则,应该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政策选择。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已完成向老年性的转变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在生产类型的转变
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变化。它与生产力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人类历史上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有三种:原始的、传统的、现代的。它们分别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与采集、狩猎经济时代相适应;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相适应;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经济相适应。
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新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人口规模庞大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二、现在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还存在反弹的隐忧。
三、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城市化进程加快。
四、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
五、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发展趋势:
中国人口结构正在变得头重脚轻,老龄化趋势明显。
四、重商主义:课本26页 企业出口困境
中国出口企业目前的问题所在:
首先,客观环境的改变,对中国出口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
第一,人民币不断升值削弱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
很长时间以来,人民币升值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汇改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比率一路攀升:汇改当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比率为1:8.11;2006年5月15日升至1:8;同年9月28日攀升至1:7.9;到了2007年1月1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突破1:7.8关口,较汇改前累计升值幅度约5.79%。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消费、投资、外贸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对出口贸易造成比较明显的损害。
第二,针对中国出口企业频繁的反倾销调查,是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所谓反倾销是指,受到倾销商品损害的进口国为保护本国产业所采取的合法措施。为了制止倾销而采取反倾销措施应该说是合理的,但如果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超过了其合理范围或合理程度,反倾销措施也会成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而对出口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阻碍性影响。
第三,生产能力过剩,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对遭遇反倾销的出口企业无异于雪上加霜。
一直以来,能够“走出国门”是中国企业的梦想,“出口创汇”更是衡量企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方面,为了争取更大的利润,扩大出口量,很多出口企业仅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盲目扩大产能,导致国内市场迅速饱和;另一方面,由于出口企业大部分处于纺织、制造、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GDP和税收增长、增加就业推动明显,某些地方政府忽视产业宏观布局态势,对这些产业的加速发展持鼓励态度,从而导致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投资增幅过猛,引起行业内的过度竞争。以纺织行业为例,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化纤行业自2000年以来投资较为集中,特别是聚酯能力从2000年的49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800万吨,增长了近3倍,而平均开工率仅为70%。纺织能力从2000年的3400万锭,增加到2005年的7500万锭。在每年两季的广交会上,大批中国生产和销售商产品种类重复、急于压价竞销已经成了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当我国纺织行业的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而出口量骤减的时候,早已饱和的国内市场根本无法帮助这些出口企业缓解压力。作为目前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纺织企业于是不得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事实上,这一点已经成为众多中国出口企业正在面对,或者即将面临的难题之一。如何优化产业布局,协调出口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国内、国际市场的接纳能力,减少行业内的盲目无序竞争,对缓解出口企业面临反倾销调查时的巨大压力至关重要。
客观环境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出口企业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同样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这更需要我们反躬自省。
一、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盲目走出国门。
二、以低价作为通向国际市场的唯一武器,缺乏创新意识。
三、满足于低端市场,缺乏品牌意识。
四、盲目竞争,出口市场过分集中。
另外,出口型企业面对着两难格局:接单难,难接单,不接单更难。
1.接单日益困难:在2002年期间,那时的接单是很容易的,现在的客人,能够交易会当场下单的几乎没有了,除非是手上有单的,而更多的是货比三家,回来后还要再次还价,要求寄样,而且很多时候,不用说样品费,甚至是快递费也不愿承担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寄样品没有订单,寄了样品也可能还是颗粒无收。打样费用加上邮寄费用,有时甚至会达到所接订单的10%以上,也是直接抬高了生产成本。从近几届广交会的情况来说,对很多外商,通过参加中国大型商展研究动态,了解资讯,物色加工企业而不急于在现场下单,这是近几年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生产企业的接单成本及难度日见上升。
2.做单也困难 :外商的合同,尤其是与大型连锁超市所签订的合同一般有效期为一年,最短的也有半年,这样前面提到的几个因素的成本全部由生产型企业承担,原来的赚钱变得几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10-20%,这样工厂就陷入了一种非常困难,非常痛苦的境地:接单还是不接?接了,没有做产品就知道已经亏损了,而且还面临着材料进一步上涨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可能,不接,工人没有活干,员工队伍无法稳定,企业形象受损。。于是,大的企业以过去的利润为资本,硬撑着,而许多小企业就只好面临倒闭的风险。笔者的公司刚刚接了一个公司有史以来的最大订单,金额是164.5万美元,可是,价格是去年9月份的价格,还没有开始生产,已经损失了7%的汇率升值,而且订单一直到9月底才出完,收款要到10月份左右,这个半年内的升值幅度如何,更是让人难以预料.可是,客人明确告知,无法加价,而且在报价时就说明,企业也只好硬撑.所以象珠江三角洲企业外移漫延,而在浙江的许多中小企业难以为继,或者勉强度日也不足为怪了。
五、关于地租和级差地租的相关内容p43p107p137 配第把地租归结为农业工人生产的全部剩余产品,即全部农产品中扣除工资和种子等生产费用以后余下的由剩余劳动体现的剩余产品。配第提出了有关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他分析了由于土地位置距离市场远近不同、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而产生的极差地租第一形态,也考察了同一块土地由于连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引起的极差地租第二形态。斯密指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代价或价格。地租是租地人按照土地实际情况所能缴纳的最高额。关于级差地租,斯密总的观点是不问土地的生产物如何,其它地租随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而不相同;不问其肥沃程度如何,其地租又随土地位置的不同而不相同。李嘉图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运用等量资本与劳动耕种不同质量、位置不同,以及在同一土地上的投资所得结果不同而产生的产品差额构成地租。由于土地肥力不同、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地租属于极差地租的第一种形式。由于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资所得产量不同而产生的地租属于级差地租的第二种形式。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走向及趋势 今年乃至以后几年房价的变化趋势分析
在国家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之后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炒房者的投机行为受到了遏制,近期有购房意向和为买房而储蓄的居民人数所占比重双双回落。然而,在全国多个城市居民购房意愿下降的同时,北京和广州反而上升了2.2和0.7个百分点。另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5年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4.3%,比1-4月份回落了1.6个百分点;商品房和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分别同比增长8.9%和11.3%,比1-4月份回落3.6和2.3个百分点;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增长速度比1-4月份升高的省份仍有12个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尽管扣除政策时滞的影响,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也只是略有回落,并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部分地区甚至逆市上扬。那么,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将向何处发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加以分析:
1、从供需双方的发展趋势看,短期内,需求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长期内,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如前所述,房地产市场需求分为生活需求、改善需求、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生活需求和改善需求是刚性的,其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部分消费者预期房价会下跌,可能会等待房价进一步回落而持币待购,但从长期看,这部分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数量巨大,也是必然要释放出来的。而对于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投资者会更加理性地分析投资收益,短期内这部分需求肯定会大幅度下降。但是,从长期看,在利率、汇率政策不发生大的改变,而投资渠道单一的状况不可能好转的情况下,这部分从楼市中撤出的资金流向何方,今后仍然是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这些资金也许还会重新回到楼市中来,在下一波行情中继续推高房价。供给状况近期内难以有大的改观。长期看,随着我国二手房市场的逐步规范,房地产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等因素影响,我国住房市场有效供给将会不断增加。但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在目前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依然过大,房价上涨过快的前提下,房地产开发投资进一步加快是不现实的。
因此,从供需双方的发展趋势综合来看,居民住房巨大需求与供给短缺的矛盾近几年内会持续存在。在严格的宏观调控政策下,近期内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会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不会太大;从长期看,房地产价格将呈现持续小幅升高的态势。
2.从房价的构成来看,房价下跌的空间不大。房价的构成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和项目经营期间的费用、税金及附加等内容,再加上开发利润。从这几部分分析,房价增长速度会有所减缓,但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1)土地成本持续上涨。土地是房地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商品房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土地新政策执行后,土地价格上涨迅速,土地供应量已出现了较大幅度减少,而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又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开发土地供需矛盾。从长期来看,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供应的有限性及区位的差异性,客观上导致土地供应的相对不足和土地供需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价上涨。而拆迁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也相应增加了拆迁补助费用。另一方面,土地出让金也是当地政府进行配套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因此土地成本将呈逐步升高的趋势。
(2)建材价格的上涨导致建安成本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由于投资的过度旺盛等因素影响导致建材价格的持续上涨。200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5.6%。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价格上涨8.2%、材料费价格上涨10.7%,建筑用钢材价格上涨17.4%。建材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商品房竣工造价的快速上涨,2004年全国商品房平均竣工造价为每平方米1402元,比上年增长10%。
从整体上看,尽管近期建材价格有所回落,但从长期来看,原材料供应紧张趋势仍将延续。我国电力、煤炭、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仍将持续;铁路运输紧张局面难以得到根本缓解;建材价格仍将维持在高位。另一方面,随着人们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商品房的品质会逐步提高,配套设施和环境也会不断改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品房的开发成本。
(3)人力成本、项目的期间费用和开发利润都难以明显下降。由于工资的刚性特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人力成本将会持续上涨;项目期间的费用多是由政府部门征收的,也都是经过相关部门批准的,这部分成本短期内也不可能下降;而对于企业的开发利润,由于国家 4 采取了加大普通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等宏观调控政策,这部分可能会下降一些。但房地产企业作为市场中的法人主体,其着眼点只能以盈利为中心。所以从长期看,这部分成本也不会有太多的下降空间。
3.从房地产市场主体的行为来看,房价下跌的动力不足。房地产市场的活动主体主要有三个:一是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二是企业,主要是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包括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原材料的上游企业;三是购房者,主要是居民。从这三个方面的行为动机来看,房地产价格下跌的动力明显不足。
(1)政府的行为和动机。政府是房地产市场的监管者,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负有直接的责任;在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同时也是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参与和分配者。利益的不同导致两者的行为取向略有不同,但不管怎样,在当前的形势下,他们都不希望也不会使房价下跌。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地方政府对土地收益的高度依赖决定了他们不会希望房价的大幅度下跌。地方政府是房地产市场的头号受益者,房地产膨胀得越大,地方政府的收益就越大。这首先表现在土地收入中。根据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报告的数据,2001年到2003年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为9100亿元,而在1998年,这个数据不过67亿元。土地已经变成地方政府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其次,地方政府的收益也表现在房地产的交易过程中。大多数的交易收费都直接或者间接成为了地方政府的资金。因此,房地产价格上涨不仅可以提高当地GDP的数据,而且可以使地方政府得到更多的土地出让金,搞更多的城市建设,使地方官员的升迁机会增加。而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却没有付出任何经济上的成本。土地的减少,银行的坏帐,资源的衰竭几乎都与地方政府无关,都不是由地方政府来承担最终责任。正是这种成本和收益的极端不对称性,使地方政府成为推动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因。
与地方政府相比,中央政府的处境比较尴尬。一方面,由于房地产业和其他行业的高度关联性,中央政府希望房地产能够发挥其拉动作用,从而保持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在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不仅要单独承受房地产业过快增长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国土资源浪费的成本,也要单独承受房地产所可能带来的诸如财富分配失衡等一系列的隐性成本。而房价下跌,不仅会影响刚刚培育起来的住宅产业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而且对社会稳定也没有好处,特别对金融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在这次宏观调控中,中央政府一再强调,稳定房价是这次房地产新政的主旨,稳定房价就是稳定房价上涨幅度,而不是房价的下落。
(2)银行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行为和动机。银行对房地产业的价格影响基本上是中性的,因为银行对开发商的贷款紧缩减少了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而对按揭贷款用户的紧缩减少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从银行的利益出发,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大涨和大跌都不符合银行业的利益。但在目前银行信贷资金大多注入房地产市场的状况下,已经隐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房价下跌不仅会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回收,也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信用危机。
开发商是紧跟地方政府节奏的一个群体,也是对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有良好期盼,但没有主导能力的一个群体。但不管怎样,作为商品房市场中的供给者,房地产开发商肯定不希望房价的下跌,而且会在和政府的博弈中选择相应的对策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另一个方面看,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如果房地产开发商真的有暴利,那么房地产价格至少具有理论上的下跌空间;反之,如果房地产商的盈利空间并不大,那么房价下跌的结果是房地产商停止开发甚至破产,但是低价格的房子依然造不出来。
(3)居民的两难选择。住房的最终消费者居民,对于房价的涨落处于两难选择之中。对于还没有购房的居民来说,他们肯定希望房价下跌,以实现他们的住房需求;但是对于大部分已经拥有房产的家庭来说,房价的大落对他们肯定没有好处,因为房价大落,他们的资产会缩水。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主体中,大多数人不希望房价的下跌。为了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社会的稳定,进行宏观调控是中央政府的职责,但政策的着眼点是稳定房价,不是打压房价。相应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而且只能更加缓和。因此,长期来看,全国范围内房价的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回落,并保持相对稳定,最终基本上和居民的收入水平相适应。
整体上来看,未来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判断应该介乎天花板和地板之间,不会大起大落,这是能够为各方所接受的一个选择,否则都会在宏观层面出大问题。具体来说,短期上(2到3年),调控会继续甚至更严厉,整体上是下降的,尤其是一线城市可能幅度较大一些,二三线城市会相对稳定或者微降;中期上,房价整体上是稳中有升的,特别是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名义价格;长期上,15年左右,作为居住用途的房子基本上够了,房地产行业将在内涵上发生根本的变化,将以改善和投资为主了,那个时候,房价如何现在不好说,日本、美国的房地产泡沫都是这个阶段发生的,具有了金融属性了。
二、当前房价的实际走势
我们认为,2008年以来,我国房价整体呈逐月小幅回落态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方向运行。2008年同比房价指数仍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由于房地产的地域性特点,各地的房价走势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对全国整体的分析结论很难应用于各个城市。
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新涨价因素看,2008年上半年,在35个大中城市中有6个城市的房价出现了下跌,分别是:深圳、重庆、杭州、大连、广州、沈阳,其中深圳下跌幅度最大,下跌8.6%。房价上涨幅度超过4%(新涨价因素)的有3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乌鲁木齐、银川,其中银川上涨幅度最大,为7.1%。
根据数据研究还表明:第一,2007年,成渝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房价上涨较快;第二,2008年上半年,珠江三角洲、成渝经济区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房价上涨速度明显放缓,其中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区房价整体出现了下跌
六、李斯特的关税保护主义思想(课本288至292页)
“水客”是指以赚取“带工费”为目的,频繁往来于粤港、粤澳之间,通过旅检等渠道,把涉税货物或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境的物品化整为零,携带、运输进出境的人员。而“水货”,一般是指从国外、港澳台地区没有经过正常海关渠道进入内地市场的产品。通常,水客带进、出境的货多伴是水货。正如很多人都知道的“水货”,它往往和走私商品联系在一起。而“水客”他们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将商品偷带入境。看上去,“水客”每次带不了多少东西,但由于这些“水客”是有组织的走私,所以走私物品积累起来触目惊心。从2009年至今,深圳海关已打掉水客团伙60余个,2010年一次性摧毁电子产品走私团伙11个,涉案11亿元,然而水客走私依然屡禁不止。而在专家看来,要真正消除水客现象,在打击的同时还要寻求治本之策。
现在,水货走私活动手法不断翻新,逐步向智能化、专业化和团伙化发展,而水客人群也有向老人和学生蔓延的趋势。在今年开展的国门之盾行动中,海关总署就将打击水客走私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近期,海关总署将联合公安部等有关部门进一步采取措施,规范口岸通关秩序,在提高通关效率的同时,也能更有效地防范走私。这样的联手行动只是刚刚开始,只加强各方的合作,才能长期有效地治理这种蚂蚁搬家的走私方式。
奢侈品税,即对奢侈品征收的一类消费税。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显示,有72%的消费者认为出国购买奢侈品比国内更有优势,但在中国内地,奢侈品被征收的不仅仅只有进口税,还包括消费税、增值税、城市附加税,还有专利费等。把各种税费加在一起,必然形成奢侈品境内外的巨大价差。
我个人认为,要解决奢侈品消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问题应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着手:从短期上看,一是要从国家贸易政策层面上与奢侈品品牌商商谈奢侈品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定价问题,如同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印度,国际奢侈品牌在印度的定价就要比中国内地低得多,奢侈品牌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定价必须依循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原则,定价过高损害的是国家利益,因而从源头上抑制奢侈品在中国内地市场上的高价。二是要减少奢侈品在流通环节上的税赋,这里不光是关税,更多的是应该减少增值税、消费税和其他税费,从而减低奢侈品境内外的差价。从长远看,一是要建立中国自己的奢侈品品牌产业体系,制造中国本土的高档消费品。二是改变中国人的奢侈品文化价值观,引导中国奢侈品行业的消费。总之,只有中国要形成自己的奢侈品文化体系和价值观,才能让消费者不会涌往国外购买奢侈品,真正留住国内奢侈品的消费力。
七、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二)次贷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1.流动性过剩是次贷危机产生的宏观背景。次贷危机爆发前的几年里,包括美国在内的
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情况较好,广义货币与GDP之比不断上升,金融市场流动性较强。而次贷产品的高收益,尤其是次贷衍生品的设计,对市场流动性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通过购买次贷衍生品,大量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成为了次贷风险的分担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次贷市场的超常增长,同时也蕴藏了潜在风险。
2.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是次贷危机发生的外部诱因。美联储在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
灭和“9.11” 事件后,采取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从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美联储25次降息,长时期低利率政策推动了房贷需求和房价上涨。此后为了避免经济快速增长带来通货膨胀压力,美联储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造成房贷借款人还贷压力增大,结果是某些客户无力按时归还贷款利息。
3.次贷借款人的经济状况不佳是次贷发生的基础原因。次贷借款者主要对象是收入较低、不具备良好信用记录的借款者,这是次贷市场的先天缺陷。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动对,借款人极可能集中发生拖欠行为,造成次贷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实际上,随着美国利率升高、房价下降,次贷借款人开始难以承受房贷负担。2008年2月,次贷60天违约率已达32.92%,随着2008年约2000亿美元的次贷利率面临重置,次贷损失可能进一步扩大。
4.信息不对称是次贷危机扩散的重要原因。次贷危机的全球化与次贷衍生品有很大关系。次贷衍生品设计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低估产品的风险或片面强调其高收益,而次贷衍生品的购买者难以了解复杂的衍生品设计过程,设计者和购买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评级机构未能识别次贷衍生品蕴藏的较大风险,给予这些产品较高评级,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信息不对称。倒按揭:“倒按揭”的几种模式:
1)是老年人把自己的房产交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机构或者银行,然后老年人的养老费用由公益机构或者银行来按月提供,到他病故后,剩余的部分交给他的继承人。
2)是“以房换养”,有些老年人把房子交给福利机构,然后享受福利机构的服务,房子由福利机构出租,等他过世后房产由福利机构处置。
3)还有一种方式叫“以房自助养老”,就是把自己的房产提前卖给一个公益机构,公益机构一次性把钱给他,他再从公益机构把房子租回来,自己还住在家里,自己付租金。
无论哪一种,最终房产都将归公益或福利机构所有,但其实就我个人的想法,上文所说的第一种模式还是可以接受的,等病故之后,剩余部分可以留给继承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留给子女或多或少这并不能强求,老人去世后,房屋产权全部归相关机构所有,相信对传统观念深厚的中国人来说,不易接受。但如果把“剩余价值”交给继承人,或者允许继承人回购房产的话,可能会比较好,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
然而,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中国的多数老太太和儿女等几辈人住在一起,根本没有可以独立处置的住房,既然没有独立处置的住房,“倒按揭”从何而来?
不过,对于一些无子女、收入低的老人来说,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倒按揭本该还有很大的市场,可见观念问题不是唯一的问题。倒按揭在中国其实还是有市场的,相对来说可能中端收入人群比较看好。对于无子女的老人来讲,这是一个福音。然而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政策制度和房地产市场不稳定这两个方面。个人觉得观念问题不是很大的问题,每个人观念不同,对倒按揭有需求的人是大有人在的。而房地产产权和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才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这两个因素不但使老人们不敢去冒险,也使福利机构、银行、保险公司难以具体实施。
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重要著作,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制定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是唯物辩证的把抽象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逻辑进程与历史进程相统一。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科学的区分了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创立了价值形式学说;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完整的资本理论、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为了指导革命运动,便在与机会主义的斗争中继续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发表了《论住宅问题》、《哥达纲领批判》和《反杜林论》等一系列重要经济学著作,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获得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