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深圳十大观念》
读《深圳十大观念》,一方面,牢记使命,勇于实践,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不断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走出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创造了世人称道的发展成就;另一方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创新观念,引领实践,培育了一批适应改革开放、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观念,喊出了时代强音,振奋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斗志。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观念”,应该说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的生动印记。“深圳观念”表达了深圳人对深圳的认知、理解和期待,反映了特区的品格特征,塑造了深圳的形象和深圳的集体人格特征,强化了深圳的城市自觉意识和文化认同感,具有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是深圳的精神图腾和价值符号。“深圳观念”也是世界看中国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它折射出“发展就是硬道理”和“效率优先”这两个核心理念,成为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出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壳的标志,是深圳精神的逻辑起点。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个口号旗帜鲜明地倡导一种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就是减少争论,多干实事,“堵哓舌者之利口,壮实干家之声色”,呼应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主题。
3、敢为天下先
1992年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把邓小平视察深圳期间重要讲话中的观点、主张结合深圳改革开放的实际,分别以“猴年八评”和“八论敢闯”的社论形式连续发表。“敢为天下先”、“先走一步”、“敢闯敢试”等观念迅速流行起来,成为深圳自我激励、勇做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坚定信念。
4、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2005年3月,中共深圳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提出深圳未来的发展仍然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要发展优势、要发展资源、要发展空间。
5、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从2000年开始,深圳市每年11月举办“读书月”。在这座城市的最中心位置,屹立的是世界一流的书城和图书馆。热爱读书,让我们这个城市更加文明,更加时尚。深圳因为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从一个城市对于失败的态度,更能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力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体现。“鼓励”和“宽容”无疑将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年代。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对人本身的价值的尊重。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根本目的”的理念。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句源于古印度谚语的话,早已成为深圳义工的独特理念,深圳人耳熟能详。
9、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这是深圳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一句口号,后来广为传播,契合了深圳人具有世界眼光的追求。
10、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一种深深的对归属感的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在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由深圳报业集团等发起的“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2010年8月20日正式启动,11月7日在深圳揭晓。十大最有影响力观念评选活动再一次激起了广大市民对过去火红岁月的回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了多少人的鞭策?“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感动了多少来深建设者?„„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这些令人回肠荡气的口号,影响着这座年轻城市的精神特质,俨然成为特区血液中的“DNA”。2010年8月20日,由深圳报业集团主办,深圳商报、晶报以及深圳新闻网联合承办的“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正式启动,经过近一个月的报网征集,8月19日,主办方从征集到的200多条深圳观念中选出了103条,20日在深圳商报、晶报和深圳新闻网予以公布。
“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缘起于网络上的一个帖子。2010年8月1日,网友“为饮涤凡尘”在深圳新闻网的深圳论坛“我说深圳事”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来深十八年,再回忆那些曾令我热血沸腾的口号》的帖子,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目前,这篇帖子的点击率已超过3万,跟帖数量也接近300篇,成为该网络论坛的众多帖子中持续关注度最热的一篇。
在这篇帖子中,“为饮涤凡尘”汇集了一些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深入人心、耳熟能详的口号,回顾了口号背后影响了这座城市精神气质的“深圳观念”。帖子下面还配有一幅黑白照片,照片中是曾经在深圳随处可见的巨大标语牌,上面就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许多网友在跟帖中表达了自己的共鸣。
“为饮涤凡尘”的热帖与跟帖网友的建议,促成了此次发动广大市民共同回忆并共同参与的“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成为配合市委市政府举办的纪念特区建立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市民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活动
“‘同在一片热土,共创美好明天’,‘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让城市因读书而受人尊重’„„一个个如清泉、如火炬的口号成为不断超越的深圳的城市新观念,成为培育深圳更加强大、更加文明、更加吸引人的思想催化剂。”读者孙豪在给“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征文活动的投稿中写道。
“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自8月20日正式启动以来,引发了全体深圳市民的共鸣,成为一次全城参与的文化盛事。深圳新闻网专门为评选活动设立的官方网站,截至9月18日,已有数百名网友写下了自己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深圳观念”。同时,主办方设立的投稿邮箱也收到了大量热心市民讲述自己与“深圳观念”故事的投稿。
许多见证特区发展历程的“老深圳”成为本次活动的拥趸。老蛇口人谭筑熙认为,评选“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可以告诉后来人,今天的一切不是必然的,要珍惜得之不易的生活。”
本次评选活动也得到了深圳理论界、学界的关注与讨论,“在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中,深圳人曾因思想解放为国人津津乐道。什么是思想解放?就是观念的创新。”深圳社科院杨立勋教授说,只有观念的创新才会带来体制、机制的创新,特区应该引领观念之先、理念之先、风尚之先。“在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能够举行这样一个先进观念的评选活动,既是对过去30年先进观念的一次集中展示和表彰,更能够激励未来产生更多的创新观念。”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还专为此次评选活动举行了一个主题为“特区而立与观念更新”的文化沙龙,邀请各界嘉宾对此话题进行了热烈讨
论。他们认为在深圳经济特区迎来30岁生日之际,梳理那些曾经令人回肠荡气,并最终影响这座城市精神特质的观念,显得意义深远。
“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自8月20日正式启动以来,经过近一个月的网络征集,共征集到200条网友推荐的深圳观念,经过主办方的认真筛选,评选出103条候选“观念”。
在这103条候选条目中,既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在特区成立之初就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口号,也有“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创意就是金钱,创新就是生命”等近几年才叫响大江南北的口号;既有“这里的微笑比较持久,这里的握手比较有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等关注文明社会的口号,也有“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探求科学真理,弘扬人文精神”等关注精神文化生活的口号;更有“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从这里开始”等体育口号„„用词精炼却内涵丰富的“深圳观念”,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特区30年的辉煌历程。
这103条候选条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都是源自深圳这片热土、开风气之先的思想观念,在特区成立30年中,因为广泛的传播,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力,而这也正是本次评选活动的标准。
在从网络征集到的200条“观念”中,有些只是个别企业或个人提出来的口号,传播范围不够广,影响力也有限;而有些则是热心网友新近创作的,还有一些并非“深圳制造”,因为都与本次评选活动的标准不符而未能入选。
评选活动接下来进入“103进30”阶段,由评选委员投票产生30条最有影响力候选观念,并予以公布,随后进入 “30进10”的最后评选阶段。
第二篇:读《深圳十大观念》笔记
读《深圳十大观念》笔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它折射出“发展就是硬道理”和“效率优先”这两个核心理念,成为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出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壳的标志,是深圳精神的逻辑起点。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提出。“谈”与“干”,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二者的结合就是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个口号旗帜鲜明地倡导一种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就是减少争论,多干实事,“堵哓舌者之利口,壮实干家之声色”,呼应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主题。
改革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为改革而改革。
3、敢为天下先
“敢为天下先”由孙中山先生提出,提倡“敢于做先行者,做他人未做过的事”。而深圳的实践赋予了其新的内涵。1978年之前,深圳特区所在地--广东省宝安县县城,2万多人口的的落后过境小镇。30年后,超过1400万人口的现
代化大都市。
1992年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把邓小平视察深圳期间重要讲话中的观点、主张结合深圳改革开放的实际,分别以“猴年八评”和“八论敢闯”的社论形式连续发表。“敢为天下先”、“先走一步”、“敢闯敢试”等观念迅速流行起来,成为深圳自我激励、勇做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坚定信念。
“敢为天下先”是推动社会变革时代中的标志性话语。
4、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2005年3月,中共深圳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提出深圳未来的发展仍然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要发展优势、要发展资源、要发展空间。要“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的发展新思路。
《深圳,你被谁抛弃了》
2006年《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出台,为改革创新立法,明确国家机关是改革创新的主体,将改革做为行政机关的法宝义务。
“铭于心”,方能“敏于行”。
改革具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价值目的的理性,即为什么
要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是工具理性,即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只的工具理性这一维度。
先易后难的改革策略有其合理性,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迅速取得突破,见到改革的成效。短处:积累问题,越是困难的问题越是往后放,放到最后就是难上加难。有时,因错过了合适的时机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改革创新,永远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灵魂与动力。做为改革的先锋,应率先在升级上做出尝试并取得实效,以实际行支动告诉全国应该怎么办。
5、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读书并非完全是私人的事情,在基于文化权力之上的私人阅读之外,另有基于公众利益考量的公共阅读。
私人阅读的汇集与保护,加上公共阅读的提倡与选择,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格局和文明力量。
从2000年开始,深圳市每年11月举办“读书月”。在这座城市的最中心位置,屹立的是世界一流的书城和图书馆。热爱读书,让我们这个城市更加文明,更加时尚。深圳因为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读书随处净土,闭户即是深山”——扬之水
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从一个城市对于失败的态度,更能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力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体现。“鼓励”和“宽容”,特别是“宽容”无疑将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年代。
善待挫折,宽容失败,才能鼓励探索,必然培植成功。“宽容失败”是有限制地免责,不是无限制地试错。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文化权利——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文化成果受保护的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培植城市软实力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对人本身的价值的尊重。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根本目的”的理念。
平等是现代政府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现代政府需要向每一个人开放资源,并通过法治途径平等地给他们提供公共服务项目,这其实是现代政府最重要的责任之一。
一个政府的回应性比较强,它的行政措施当然就具有较强的公共性。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句源于古印度谚语的话,早已成为深圳义工的价值共识和社会标识,深圳人耳熟能详。
慈善之举的核心内涵,不仅仅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一种物质救助,也包括对被救助者尊严的一种维护。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蕴含了美好、传递、共享的含义,并且这个理念首次承认了“有我”,只不过”“助人也是助己,乐人也是乐己”,这一理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转型,已变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9、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这是深圳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一句口号,后来广为传播,契合了深圳人具有世界眼光的追求。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桥梁,深圳与世界的距离在拉近中,最终融为一体。
国际大都市的7项衡量标准:一是主要的金融中心;二是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三是国际性机构集中地;四是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五是主要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六是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七是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
国际化城市-世界公民喜欢去的地方
要想没距离,就要自然与真诚。
10、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一种深深的对归属感的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为什么深圳能从一个小渔村变为我国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特区城市,发生如此巨变,通过阅读《深圳十大观念》这本书,我多少对深圳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观念”是城市的灵魂,存在于所有城市中,每种观念的背后,都有其深厚的价值资源,只有读懂一座城市的“观念”才算真正了解这座城市。深圳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一面旗帜,是时代精神的一面旗帜,深圳“十大观念”内涵丰富,从纵的方面涵盖了深圳的精神发展史,也是改革开放的进程史,从横的方面涵盖了深圳文化价值观。“深圳观念”集中反映了深圳人的精神奋斗史,是特区经验的浓缩和精华,是深圳价值体系的提炼和总结,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精神产物,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深圳的城市精神发展史就是一步城市观念史,城市的发展以经济为基础,以制度为保障,以文化为灵魂。
第三篇:读《深圳十大观念》有感
读《深圳十大观念》有感
当我看到这本《深圳十大观念》封面上的十大观念,就知道这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一本好书,虽然在我手里很短时间,但我一会加班加点的看完它,过几天我还会买一本。
每一个观念的背后,都有许多难忘的故事,每一个观念的传播都伴随着自觉的口口相传。在深圳十大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观念的传承,看到实践与创新的永不止步。工作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更可以在身边发现一个个真实的深圳故事,也许并不惊天动地,却可以在大家心中激起共鸣——那是属于深圳人的生动故事,那是属于这座城市的温暖片段,点点滴滴,汇聚成海,让我们看到了观念的蓬勃力量。
“观念”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思想单元,存在于所有城市中,这也是城市的观念共性和普遍性,是用来解读城市的逻辑前提。深圳观念就是展现深圳的城市灵魂与思想单元。它是时代精神的一面旗帜,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是现代体制突破的前进冲锋号,是建设道路上经验的浓缩与升华,是在文明模式下城市再生之魂,市民德行之话,也是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诞生和发展中绽放异彩,凝聚人心,辐射全国,推动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了的一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
回首过去,改革开放之初,深圳只是中国南海边上的一个小蛇岛。当时中国时局还不稳定,中国也是百废待兴。在改革开发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引领下,深圳领头人之一的袁庚在冒着政治风险的准备下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终于冲破思想禁锢的一声春雷。在1981年到1983年邓小平肯定的三年里,这句口号却是经历了被批判,被怀疑,到最后推向全国的过程,可以说是无比艰辛但最后还是开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随着这开山炮的打响,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维新运动拉开序幕。
在蛇口这个海岸之角,改革开放的成功以深圳的逐渐繁荣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城市文化建设的进一步的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发展的十字路口,凭着那高瞻远瞩之力,运其深谋远虑之思,坚定地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当时,“蛇口**”引爆的一次价值观争论未息,后起的关于特区“姓资姓社”的诘难也风起云涌,再到后来的“黄甫
平”系列评论引发的思想交锋,中国的未来发展之路在在这场混乱的十字路口中空前徘徊。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口号就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中国前进道路上的那层迷雾,指引着深圳,指引着中国走向发展的新道路。
在深圳这块革命与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无数的深圳人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积极推行改革,试验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在深圳这块处女地上留下很多的第一个,第一次,第一场发展的痕迹。就是这种敢于拼搏的闯劲,让无数的深圳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下赋予了“敢为天下先”更光亮的色彩,更炫目的奇迹,更鲜明的个性,更丰富的意蕴。在特区而立之年,南方科技大学的大胆探索高教改革使得深圳人的“敢为天下人先”进步的得到张扬。
江泽民主席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深圳,作为改革开放飞速发展起来的大都市,靠着实干和闯劲是不够的。深圳发展的不竭动力就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已成为深圳的根,深圳的魂。国际大都市,不光有这绚烂夺目的现代建筑与设施设备,更有城市自身的都市文化。就比如人,有血有肉有骨架,这都是外表,更重要的是有脑有思想。深圳,这个渐成型的大都市,以海纳百川的气势容纳国内外的人来到这样生活发展。“来了,就是深圳人”如此响亮的口号展现这深圳的宽怀。在深圳这大都市里,没有它的方言,在这里,有北京人,东北人,四川人,湖南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出生地,却有共同的身份:深圳人。深圳就是一个浓缩了的中国。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深圳,让城市因为读书而受人尊重,读书并非私人的事情,在基于文化权利之上的私人阅读外,更有基于公众利益考量的公共阅读,阅读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潜力与素养,私人阅读的聚会与保护,加上公共阅读的倡导与选择,决定一座城市的文化格局和文明力量。开启一座城市的气质重塑和文化坚守。
这是十大观念不是深圳私藏的观念,其实也是我们的十大观念,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可运用这些观念,这几天工作更是体会深刻啊!刚进入工作不在是在学校的纸上空谈,而是真枪实弹的干,想到的觉得对就去做,在前辈的指导下实践更改方案,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才能有所建树有所创新。对于那些曾今帮过我们的前辈朋友要始终怀一颗感恩的心,也要去帮助需要我们帮
助的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一直认为不只是得到余香,而是得到更多,比拥有玫瑰还多,你会得到好感,尊重,爱戴。尽情的送去你的“玫瑰”吧!
第四篇:深圳十大观念观后感
深圳十大观念观后感
这本书读完了,但里面的一字一句却深深的感动和激励着我。
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不仅激励着蛇口人,也扩展到了全深圳,”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的神话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1984年4月30日,国贸大厦主楼封顶,比预先的工期整整提前了一个月。1985年12月29日,国贸大厦竣工,“三天一层楼“和深圳速度”由此传神州大地。到了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地王大厦以“两天半一层楼”的速度,又创造了第二个“深圳速度”。两座大楼堪称“深圳速度”的姊妹篇,也成为深圳奇迹的代名词。这在当时,浓缩在这个口号提出的“时间”和“效率”的概念中。
袁庚在“香港第一课”时曾说过:“小时候,我们读书都读过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也就是说,时间就是金钱。此外,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企业没有效率,就不能生存,效率就是企事业的生命啊。
是的,一个人做任何事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业绩,也不需要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只要你对事情的态度是认真,珍惜时间,提升效率,你做任何事都会事半功倍,因为态度决定了你是否成功。
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对深圳人而言,这八个字是一种态度,一种立场——对“空谈”的拒绝态度,对“争议”的清醒立场;又是一种激励,一种期望——面向“实干”的自我激励,面对“兴邦”的热切期望。
对于我们而言,这八个字同样受益非浅的,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追寻理想的那份执着,你的付出必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不是学历决定着你是否成功,而是你是否愿意埋头苦干,努力的坚持不懈。
三、敢为天下先
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去行政化”“自主招生”改革,被被为而立之年的特区“敢
为天下先”的又一次突出创举,释放了中国高教改革的积极的信号。
但很多人说,南科大是在做“南柯一梦”,可是校长朱清时却很坚定,他说,这不是白日梦,而是一代人的梦想。他还曾有一句关于高校教育改革现状的著名比喻:“大家都发现这列火车开错了方向,可是没有人敢往下跳。
而现在,朱清时正在深圳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鼓励下,勇敢地往下跳,他说:“成功了,可能闯出一条新路;失败了,可以为中国高教改革积累经验。”
尽管南科大还在筹建当中,但深圳30多年的高速发展历程已经给大家答案了,“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敢为天下先”,凭着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冲破一道道阻力,相信南科大的梦实现之日也不远了。
人往往在做一件事时都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做事缩手缩脚,怕这怕那,害怕失败。上面这个例子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不管做任何事要勇敢的迈出去,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尝试去做,如果连尝试都没有去做,成功又从何而来能。
四、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深圳的神奇故事早已世人皆知,在人们的眼里,那里风光无限,那里朝气蓬勃,那里活力四射。
然而,机遇光顾深圳的同时,挑战也毫不客气地尾随而来。跨入新世纪几年后,一份新的考卷摆在深圳人面前。
土地,空间有限;能源、水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这四大问题被总结为“四个难以为继“,让深圳人不得不提出改革创新来破解深圳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难题。
古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明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会使失误的发展不受阻塞。站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五、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在发展内涵和发展方向的选择上,可以作出多种价值选择,都渴望得到世人的尊重和理解。
知识,赋予城市力量;书香,不断湿润心灵;文明,凝聚你我力量„„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
在新的世纪中,我们都应该与好书为伴:文学的,艺术的、知识的、科技的、思想的、生活的„„只要是好书,就开卷有益;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的知识渊博;只有与书作伴,思想才不贫穷、不孤独,身心才能得陶冶,生活才能充满情情趣。
六、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失败只是一次经历而绝不是人生。在深圳,没有人因为失败被小看,也造就了人们不会为失败而自轻。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你可以在成功的时候得到掌声,也能够在失败的时候收获宽容的鲜花。
鼓励创新就要宽容失败,每一个成功之前总会有很多次的失败,当然宽容失败并不是放纵失败,而是要总结失败的经验,进一步奠定你成功的基础。
总之,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不要因为失败了,就此放弃,而要勇敢地去面对失败,找出失败的原因,从而走向成功。
七、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当“市民”和“文化”结合在一起,文化就不再仅仅是有钱有闲之辈的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而是每一个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
作为一个深圳人,他的周末可能是这样度过的:周五晚上8点去中心书城聆听作家们谈文学,周六下午和周日下午可以去深圳音乐厅欣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还可以选择去深圳图书馆欣赏一场艺术表演,或是听一场精彩的学者演讲。如果你是戏迷,周六下午还可去深圳大剧院上一堂精彩的戏剧赏析课。而这样满当当的文化生活,都可以不花分文。
也就是说生活在这座城市中所有人,不管他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他的收入多少,原来生活在什么地方,都享有同等的权利。
八、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是来自英国的一句谚语,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
漫、覆盖。
在生活中,没有人是一直走坦途的,在别人遇到挫折不幸时,你适时的帮助,一杯水,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让他感受人间温暖,重拾信心,走出生命的精彩,或许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助人者,自助也。
第五篇:深圳十大观念心得体会
学习《深圳十大观念》心得体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深圳的快速掘起,对中国的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促动,那么深圳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学习了《深圳十大观念》,通过学习对自己的思想触动很大。每一个观念的背后,都有许多难忘的故事;每一个观念的传播,都伴随着自觉的口口相传。工作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更可以在身边发现一个个真实的深圳故事,也许并不惊天动地,却可以在大家的心中激起共鸣——那是属于深圳人的生动故事、属于这座城市的温暖片段,点点滴滴,汇聚成海,让我们看到了观念的蓬勃力量。
从两方面领悟十大观念:一方面,牢记使命,勇于实践,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不断增创新优势,走出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创造了世人称道的发展成就;另一方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创新观念,引领实践,培育了一批适应改革开放、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观念,喊出了时代强音,振奋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斗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它折射出“发展就是硬道理”和“效率优先”这两个核心理念,成为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出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壳的标志,是深圳精神的逻辑起点。1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个口号旗帜鲜明地倡导一种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就是减少争论,多干实事,“堵哓舌者之利口,壮实干家之声色”,呼应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主题。
“敢为天下先”1992年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把邓小平视察深圳期间重要讲话中的观点、主张结合深圳改革开放的实际,分别以“猴年八评”和“八论敢闯”的社论形式连续发表。“敢为天下先”、“先走一步”、“敢闯敢试”等观念迅速流行起来,成为深圳自我激励、勇做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坚定信念。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2005年3月,中共深圳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提出深圳未来的发展仍然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要发展优势、要发展资源、要发展空间。
“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从2000年开始,深圳市每年11月举办“读书月”。在这座城市的最中心位置,屹立的是世界一流的书城和图书馆。热爱读书,让我们这个城市更加文明,更加时尚。深圳因为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从一个城市对于失败的态度,更能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力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体现。“鼓励”和“宽容”无疑将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年代。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对人本身的价值的尊重。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根本目的”的理念。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源于古印度谚语的话,早已成为深圳义工的独特理念,深圳人耳熟能详。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这是深圳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一句口号,后来广为传播,契合了深圳人具有世界眼光的追求。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一种深深的对归属感的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不更新,就不会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行动,就难以完成好区委、区政府赋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者的特殊使命。没有观念的转变,就不会有问题的一一解决;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东川新发展。
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就没有开阔的眼界和开放的思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是要坚决革除自我封闭、自我陶醉的陈旧思想,坚决克服万事不求人、样样自己干的落后思想,消除封闭、两眼向内、画地为牢的狭隘观念,认真解决小打小闹、条块分割、自成体系、恶性竞争等问题,以世界的眼光和
开阔的视野,更好地把发展与开放统一起来,更加注重从国内外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抢抓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