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苏延清
[摘要]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头戏,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中小学校如何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做法。
[关键词]消防安全中小学校本课程
消防安全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故此,在中小学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增强未来社会主人公的消防安全意识,理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近年来,世界各国学校火灾频发,特别是印度南部小学事件、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火灾无不给世人敲响了警钟——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亟待重视,那么,我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又处于何种情形呢?
我国中小学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也偶有发生,2001年6月4日,江西省广播电视艺术幼儿园发生火灾,造成13名幼儿丧生。2002年6月9日,云南省寻甸县三元庄回民小学发生火灾,烧毁校舍11间,造成8名小学生死亡。据统计,2000年以来,全国中小学(含幼儿园)共发生火灾3700余起,全国学校平均每天发生火灾2.3起,共造成44人死亡,7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200余万元。
回顾近几年在中小学发生的火灾伤亡事故,就其现象主要有三种类型:
1、校园火灾。校园是人员大量集中,用电、用气、用火频繁的地方。这几年,由于一些地方对校园消防安全重视不够,教职工、学生缺乏基本防火、灭火和发生火灾时组织学生疏散及逃生自救、自护知识,尤其是一些农村中小学缺乏消防器材,致使校园火灾不断发生,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校外集体活动中发生的火灾。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广泛地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校外活动。有的学校在开展校外活动时,没有事先制订出周密的安全管理措施,也没有对活动场所的环境做科学认真的勘察。更有甚者,学校领导和教师法制观念淡薄,无视《消防法》和《中小学生安全须知》等法律、法规,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一些商业性庆祝活动,最终酿成一个个惨剧。
3、少年、儿童玩火引发的家庭和社区火灾。少年、儿童玩火也是经常导致家庭和社区火灾频发的一个直接原因。具有关部门的统计,2006年全国因少年、儿童玩火引起的火灾7580起,直接经济损失3500多万元。
中小学消防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表明消防安全教育仍是目前中小学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的逝去,一串串让人震惊的数字,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这一切都说明学生群体对火灾的了解匮乏,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火灾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救护能力极弱。事故的发生扰乱了中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伤害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也给一些家庭惨痛的打击,同时还给社会增加不安全因素,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故此,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已成为新形势下中小学安全教育的重头戏。
二、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中亟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认真落实中小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增强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的有效途径。
随着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许多中小学、幼儿园制定了一些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消防安全制度,并且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但仍有一些中小学、幼儿园在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逐多漏洞,甚至有的中小学特别是一些较为偏僻的农村学校仍是消防教育和消防管理的盲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十分淡薄。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违章使用电器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学校师生取暖、做饭、做实验等随意乱接乱拉电线,大量使用电热毯,电炉、电热器等,用电负荷增大,极易引起火灾。室内外电线不能及时更换,老化现象严重,潜伏着火患。因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消防部门要定期督促学校的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的敷设,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定的要求,拆除私拉乱接的电气线路。学校要利用暑假期对学生宿舍电线、电话线、网络线进行改造。
2.用火不慎。有的学校师生抽空在课余时间用火炉、煤油炉(有的违章有酒精炉)煤气炉做饭,上课铃响后人去屋空,无人看管的炉火烧焦实物易于引燃周围的易燃物。而有的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不力,有的学生吸灯后用蜡烛在床上看书,火患无穷。
3、消防器材匮乏。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各地学校每年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新,比如添置灭火器、维修灭火器等。有条件的中小学还可以安装烟雾自动报警器,建立校园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网络。而有的学校领导不能很好的树立“再穷也不能穷消防”的意识,认为小单位用不着在防火上做大文章,在消防投入上“精打细算”,只是买几件消防器材应付消防部门的检查而已,而在学校的实验室、学校礼堂等师生密集的地方严重缺乏消防器材,至于消防器材的维修保养及消防器材的正确操作训练往往搁置一旁。个别学校至今仍未配备一件消防器材,消防安全和安全教育只是纸上谈兵。
各中小学、幼儿园只有把消防管理提高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上,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强化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各地中小学校要按照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的要求和教育部召开的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下大力气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制度;加强安全疏散设施、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严格制定用火用电安全、火灾隐患整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使用制度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同时建立健全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年级、班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严格考评,奖惩兑现。各中小学还要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校消防安全预案,同时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成立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组织机构,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过错追究制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切实改变学校领导认为消防安全与己无关的错误观念,真正做到安全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
(二)、加强消防教材建设,使消防安全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小学均按照国家规定的科目实施教学,小学一般为30节/周,学中一般为50节/周。据不完全统计,只有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能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总则中第六条“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的相关规定,将消防安全教育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每学期开设课时为3—6课时。绝大部分学校,在消防安全教育方面仍属空白。消防安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惟有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正常教学才能治本。
时下,一些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没有很好的开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消防教材建设滞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目前,全国中小学尚未编印出统一的消防教材。前几年,一些省、市自治区教委和公安消防部门组织编印了一些消防知识读本。如甘肃省编印的《甘肃省中小学生消防安全常识读本》,于1998年免费发放到各中小学校。由于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如果要求统一划一的教材,显然不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新课程
改革的一大亮点。所谓教本课程,就是学校、教师与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中小学消防教材的编写注入了新的活力,消防教材也成为时下中小学校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根据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一些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消防部门也联合编印了一些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教材。我们结合本地区的消防安全教育的实际,努力挖掘地方课程资源,在实践探索中,组织编写了《定西市中小学消防教育常识》的校本教材,在兄弟学校交流和使用,受到了好评,社会反响强烈.该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绪论、我们大家喜欢消防安全课。
第一章、常见消防器材原理和操作方法。(图文结合)
第二章、火场疏散、逃生、自救、自护常识。(图文结合)
第三章、119的呼唤——-国内外消防事故典型案例。(图文结合)
就笔者所见到的一些消防校本教材,大部分是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采用儿歌、图片、消防知识的普及等多种形式编写的。但有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层次把握的不准确,教材写得较深,图片少、文字叙述多,课时太多,不利于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有的教材是中小学综合读本,不利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和使用。故此,我们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不妨编写四种不同层次的读本,即幼儿启蒙教材,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和中学版。建议幼儿启蒙教材采用儿歌和图片形式编写,小学低年级编写拼音读本。各种教材最好以专题形式编写,每章涉及一个大问题,每节涉及一个小问题。在教材中尽量融入近几年发生的中小学消防事故典型案例,并配有现场图片。国家教委修订中小学课程标准时在相关学科中补充进消防教育的内容,建议编写专门的消防教育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把消防安全教育作为中小学生必修课,使消防安全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实施消防安全教育的方案设计
中小学 实施消防安全教育,首先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开展多种方式的教育形式,给消防安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1.课堂教育。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课可由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承担,也可由热心该项工作的其他教师承担。任课教师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出色地完成该门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任课教师首先要制定出严密科学的教学计划,认真阅读教材,多方搜集资料,多渠道了解掌握国内外消防发展的动态和信息,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审阅签字后方可上课。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多种教法,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多媒体资源,设计一些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把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及防火、灭火、火中逃生等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多种典型案例,分析火灾起因、危害及教训。定期邀请专职消防人员上消防安全示范课。观摩通过一些实地演习,让学生掌握常见灭火器使用操作要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扮演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将课堂教学和其他的活动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2.学科渗透。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现行的中小学校各个学科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渗透一些基本的消防知识,强化学生的消防意识。在小学语文、思想品德、社会等学科中要编入一些与防火、灭火、火场疏散、逃生等有关的内容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一些与消防有关的课文,定期布置与防火、防震等安全教育的习作;在中学思想品德中的法制教育内容中补充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的条文和典型的消防事故案例,培养学生的消防法制意识。在中学物理、化学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各种火灾成因、火灾预防和常见消防器材的原理构造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消防理论水平。
3.课外活动。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学校要协助斑委会、团支部、学生会及少先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例如,在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组织
“消防义务宣传队”和“消防义务监督岗”,主动承担学校和社区的消防宣传任务。可在学校广播站校报校刊上专门开辟“消防安全”、和“消防常识”等固定栏目。积极配合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和值周人员查找学校尽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利用节假日深入到学校周围的企事业单位、个体摊点和民居中进行消防法规和火灾危害性的宣传,寻找各种火灾隐患,并督促及时整改。学校每学期开展以消防为主题的的诗歌朗诵会、讲演会、知识竞赛、剪报、手抄报等活动,条件允许的学校,并定期举办由公安消防人员参加的专题讲座和火灾自救演戏活动。在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以防火等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和严密的安全教育体系。在每年“119”消防日和一些重大火灾事故日来临之际,集中组织中小学生观看有关消防题材的电影、录象,阅读各种消防网页和报刊杂志。拓展消防安全教育的新视野。
4.各种安全教育的整合。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师资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校的安全教育的侧重点不仅相同。要求学校在具体开展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既可以开设单独的消防教育、防震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的安全教育课程,也可把各种安全教育整合起来,开展综合性的安全教育活动。
5.专题报告。邀请公安消防人员和有关专家、领导定期做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的专题报告,也可请参与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人员就某一火灾事故做专题报告。
消防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消防教育任重道远,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主人,搞好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将对整个社会和千千万万个家庭功德无量。
〔该文是甘肃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1.《中小学校伤亡事故、事件典型案例选析》中国和平出版社(内部发行)2004年9月.2.《警惕校园火灾》 北京晚报2007年10月21日刘忠.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生安全须知》等法律法规
5.《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的设想与实践》《 消防月刊》2003 年12期苏
延清甘肃省公安厅和宁夏回族自治州公安厅联合主办
第二篇:关于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晴隆县安谷乡安谷中学孙忠鑫
【摘要】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头戏,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意识较城市淡薄,诸多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消防安全农村中小学
消防安全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故此,在中小学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增强未来社会主人公的消防安全意识,理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意识较城市淡薄,诸多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亟待解决。
一、校园消防安全事故多发,警钟长鸣
近年来,国内外学校火灾频发,我国中小学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也偶有发生,2001年6月4日,江西省广播电视艺术幼儿园发生火灾,造成13名幼儿丧生。2002年6月9日,云南省寻甸县三元庄回民小学发生火灾,烧毁校舍11间,造成8名小学生死亡。据统计,2000年以来,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共发生火灾3700余起,全国学校平均每天发生火灾2.3起,共造成44人死亡,7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200余万元。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大火所吞噬,父母失去了至亲的孩子,老师失去了可爱的学生。谁也不愿看到这种悲情的故事。但在生活中这样的安全事故却时有放生,这些事故灾难无不给世人敲响了警钟——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亟待重视,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就更应该加强力度了。
近来年的校园消防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表明消防安全教育仍是目前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的逝去,一串串让人震惊的数字,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这一切都说明学生群体对火灾的了解匮乏,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火灾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救护能力极弱。事故的发生扰乱了中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伤害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也给一些家庭惨痛的打击,同时还给社会增加不安全因素,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农村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意识较城市淡薄,消防安全隐患诸多,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已成为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头戏之一。
二、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现状
人员密度大,安全通道少。目前中学校对学生绝大多数采取的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尤其在学生住宿问题上实行集中住宿管理。国内各中小学校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一般每幢在500平方米左右,有的甚至更大;一幢楼内居住学生数额300—400人之间。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在兴建学生宿舍时,虽也考虑到消防安全需要而留有消防安全通道,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从防盗的角度和日常学生的人身安全出发,不少单位关闭了大多数消防安全出口或者是加设防盗门,基本上留有一两个出口用于日常进出,其它的安全出口形同虚设。如此大密度的人员聚集场所,面对仅有的少数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
消防安全管理薄弱,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中学校的消防工作有治 1
安保卫部门负责,虽然都把防火安全工作放在校园安全管理的首要位置来抓,但主要工作都放在抓硬件设施建设上,对软件建设未予以足够的重视。部分中小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临时工承担,这些工人上岗前基本未接受过消防技能培训,责任心也不够强,职责履行不够好,经常发生不在位的现象,对于学校存在的火灾隐患也不能及时察觉。个别师生认为只有厂矿、企事业单位、公共娱乐场所、商场、集贸市场、影剧院等场所才会发生火灾,学校无易燃易爆物质、用火用电量较少,不易发生火灾,似乎自己远离火灾,消防安全隐患意识差,平时不懂如何预防火灾,发生火灾惊慌失措,既不会逃生,也不会报火警,甚至不知火警电话为“119”,对消防安全一无所知,有的工教职员工在发生火灾时连自救知识都不知道,更谈不上组织、引导学生疏散和救火。
建筑自身先天性火灾隐患多。早期修建的学校建筑,存在大量木料建筑、砖木建筑,这些建筑的耐火等级普遍较低。由于当时建筑设计防火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尚不完备、法制不健全,消防部门对这些建筑的防火审核缺乏可操作性。学校违章设计、违章修建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建筑留下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畅通,易燃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足,大型建筑无防火防烟分隔,内部装修大量使用易燃材料等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如有教学综合楼仅有1个疏散楼梯,无防火防烟分区,学校礼堂存在出口数量不够、出口过窄等问题,有的学校为维护教学、演出秩序将疏散门道封锁。
灭火器材等消防安全设施不足。
学校学生宿舍火灾隐患多。学生宿舍多数为集体宿舍,往往一个班、甚至一个年级一个寝室,寝室内摆满床铺,上下几层,几乎是铺连铺、床挨床,且摆放各种书籍等学习及生活用品,悬挂各种衣物、蚊帐,拥挤不堪,火灾一触即发。另外有的学校建筑电线路直接穿插木质易燃可燃建筑材料上,且多年不进行检修更换,电线路乱得像蜘蛛网似的,绝缘层脱落、线芯裸露等问题也屡见不鲜。有的学生乱拉乱接电线在集体宿舍使用电熨斗、电热毯、录音机,甚至用电炉生火煮食物,熄灯后私自用蜡烛等加班学习,夏天用明火熏蚊子、有吸烟坏习惯的学生乱扔烟头等违章用火用电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切实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实施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首先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开展多种方式的教育形式,给消防安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一)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1.课堂教育。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学校可以以主题班会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宣传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首先要制定出严密科学的教学计划,认真阅读教材,多方搜集资料,多渠道了解掌握国内外消防发展的动态和信息,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多种教法,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多媒体资源,设计一些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把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及防火、灭火、火中逃生等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多种典型案例,分析火灾起因、危害及教训。定期邀请专职消防人员上消防安全示范课。观摩通过一些实地演习,让学生掌握常见灭火器使用操作要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扮演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将课堂教学和其他的活动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2.学科渗透。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
中小学可在相应学科教学中尽可能地渗透一些基本的消防知识,诸如防火、灭火、火场疏散、逃生、我国消防法律有关的条文和典型的消防事故案例等有关的内容,以及防火、防震等安全教育的习作,强化学生的消防意识。在中学思想品德中的法制教育内容中补充进,培养学生的消防法制意识。在中学物理、化学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各种火灾成因、火灾预防和常见消防器材的原理构造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消防理论水平。
3.课外活动。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学校每学期开展以消防为主题的的诗歌朗诵会、讲演会、知识竞赛、剪报、手抄报等活动,条件允许的学校,并定期举办由公安消防人员参加的专题讲座和火灾自救演戏活动。在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以防火等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和严密的安全教育体系。在每年“119”消防日和一些重大火灾事故日来临之际,集中组织中小学生观看有关消防题材的电影、录象,阅读各种消防网页和报刊杂志。拓展消防安全教育的新视野。
4.各种安全教育的整合。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师资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校的安全教育的侧重点不仅相同。要求学校在具体开展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既可以开设单独的消防教育、防震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的安全教育课程,也可把各种安全教育整合起来,开展综合性的安全教育活动。
(二)、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消防安全的宣传工作
只有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行为才有保障。这是我校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之
一。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近几年,我校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这项工作。首先是通过各级会议进行消防安全宣传,学校综治领导小组坚持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分析问题讨论措施布置工作。学校领导在每次的全校教职工大会上都反复强调,要求教职工小心谨慎,预防为主
(三)、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充分落实管理责任与具体措施
只有加强管理,做到责任到人,才能真正做到防微杜渐。这是我校多年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明岗明责,检查评比,是强化管理力求实效的重要举措。具体说来,我校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了规范管理:1.确定重点防火部位,明确重点防火部位负责人。2.经常性地检查疏散通道,检查疏散指示标志,以便应急情况有保障。3.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尤其是对化学药品.易燃易爆药品加强管理,保证了无一例隐患存在。4.加强对消防器具的管理和保养。我们并不因为这些器具平时很少使用就放弃管理,而是注重保养,保证随时可以应急使用。
(四)三、加大资金投入,注重实战演练。
消防安全需要大量设备,没有一定资金投入到头只能是望灾兴叹。加大资金投入,重金买安全,也是我们的一条经验。我们将过期的消防药水用来演习,一方面化废为宝,另一方面确保定时换上有效药水。资金投入的另一块就是每学期的实战演练需要的费用,实战演练是对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行为的综合考察。
(五)制订消防安全紧急预案,确保临危不乱.消防安全无小事,为使火险隐患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扼制,并保证学生能够处危不乱,科学避险,减少盲目、慌乱和踩踏事故的发生,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通过对教室等学生集中区域进行实际考察,反复酝酿、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紧急预案”。做到全校一盘棋,“紧急预案”人
人熟悉。
(六)、警钟常鸣,专人值守,安全有保障.为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学校严禁学生在任何时候使用火具和照明蜡烛。课间在各楼层安排学生会值日,教师值日,班主任值班,防止学生拥挤、踩踏。下晚自习时,安排值日教师护送和巡查,多管齐下,确保学校稳定无事故,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更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认识明确,措施到位,要真正树立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只有防治结合,才能保证学校安全。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祖国的花朵”,少年强则国强,对于抓好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教育不仅关乎青少年本身,也关乎社会的安全发展、文明进步,因此,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意义深远也刻不容缓。
参考资料:
1《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http://.cn/tresearch/a/1018064773cid000012、《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苏延清
自我介绍
孙忠鑫,男,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大专学历,1986年10月出生,贵州省遵义县人。现任教于晴隆县安谷乡安谷中学,担任八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执教三年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坚信: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第三篇:关于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该则故事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习惯养成,点滴细节促成了事态的发展趋势,小而不经意的行为极有可能成为灾难的根源。联系到当前的消防宣传工
作,引发了本人对校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思考,结合多年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体会,就良好安全习惯养成和校园消防安全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需要把握的特性来与大家深入探讨,以便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一、当前社会火灾形势的现状。
(一)传统的校园消防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实效的应急教育信息传达不到位。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商学院**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经查,该起校园火灾事故是由宿舍内使用“热得快”引发的。而事故发生后一名该校老师伤心地说过这样的话:“从小到大的教育中,虽有火灾应急教育,但是流于形式较多,真正实用的信息并没有传达给学生,例如身处类似险情,该如何处置。”另两名同宿舍女生企图接水灭火,走出房门的那刻,相对密闭的燃烧空间一下子添加了助燃的氧气,火势就难以控制了。在灭火能力弱的情况下,面对突发事件,逃生自救应放首位。
(二)消防安全意识荡然无存,习惯行为可悲可叹。2009年1月31日23时54分,**省**市**酒吧发生重大火灾,造成15人死亡、24人受伤的严重后果。起火直接原因为消费者为庆祝生日燃放自带烟花,引燃酒吧顶棚易燃可燃材料所致。但凡有点安全意识的人会在室内燃放烟花?何况是在大量使用可燃依然装修材料的酒吧这样的人员密集场所?玩火自焚无计可施。
(三)习惯性的违规违章,想当然无视漠视的观点。2004年10月2日,某高校宿舍发生火灾事故,致使配置给该舍使用的箱子架、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5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经查,该起火灾事故是有学生违反公寓管理制度,在宿舍内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时而造成的(寝室当时无人)。类似这样使用热得快、电热杯、蓄电池充电器等引起校园火灾的事件屡见不鲜。而这些电器在校园宿舍管理规定中都是明令禁止的,可各大学校学生宿舍里依然放心大胆的使用者它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二、引发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
1、违章私拉乱接临时线路,并靠近易燃或可燃物;
、违章使用电热器具,如:电炉、电热杯、热得快、造成电路超负荷;
3、点蚊香、点蜡烛或遗留火种,引燃周围可燃物;
4、卧床吸烟或将烟头、火柴梗未熄灭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
5、违章使用各类灶具,使用不慎,引燃周围可燃物;
6、电气设备确保定期的维护保养,超期服役,超负荷用电;
7、安全出口上锁,消防通道及防火卷帘下方堆放杂物,影响人员逃生疏散;
8、装修材料大量使用可燃易燃物,火势猛,蔓延迅速;
9、应急照明不蓄电,疏散指示标志形同虚设;
10、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门成了“放火门”。
从以上分析得出,人为因素是火灾事故中的主导因素。一个错误的不当的意识和行为可以引发一场火灾。一群错误的不当的意识和行为则会酿成一场巨大的灾难。
三、校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在消防宣传工作中占重要位置。
除了自然界,社会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人类创造的,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个活法取决于人的态度和行动,所以,消防安全教育重在到“人”,而人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是在学校的青少年时期形成基本稳定的模式的。撇开相对独立的家庭教育,校园的团体性安全教育更具重要意义。学生时代的每个人都如同一张白纸,加强良好的教育引导,给每一位将来走上社会的青少年以正确的消防安全教育,尽可能多的培养消防卫士,避免或减少些安全杀手,是全社会责无旁贷的长远而艰巨的重任。
(一)良好消防安全意识及行为习惯从小养成。心理学研究数据表明,习惯的养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有一个最佳时期。如,3岁是对儿童进行解扣纽扣训练的最佳期,5岁是儿童形成使用筷子习惯的最佳期等。学生时代的消防安全教育无疑全社会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期。一旦成年了,人的思想行为观点都成熟稳定了,很难再去改变和重新塑造,而且对待新事物新情况的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此,校园时期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处于非常关键的阶段。无论学生的父母,老师、消防职能部门还是全社会都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这个阶段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校园是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沃土。俗话说的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学生时代是孩子心理发展由懵懂趋向成熟的过度阶段,正确合适的引导和教育可以促成孩子安全意识的树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来讲,人的意识是指在清醒的状态下,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做什么、想什么,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治、管
理和调节的作用。可以对学习的信息和经验加以累积而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解释,以指导日常的行为。同时,群体性的学习教育氛围,可以产生相互影响,形成群体成员在态度和行为上的统一。所以在这个阶段加以正确有效的宣传教育引导,可以形成良好而成熟稳定的消防安全意识。
(三)中外安全教育的比较。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学校对青少年进行自护自救的安全教育非常普及,从小学到中学都有相关的课程。在日本,有一门课就是组织小学生到太平间里去感受死亡,让学生认知生命。日本防地震、防火、防原子弹的演习,差不多每月就有一次。日本人出国访问、旅游、入住宾馆首先要仔细察看安全通道的位置以及安全设施。美国十分重视消防教育培训,国家立法要求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自救技能。学生的消防知识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学龄前儿童也有简单易懂的消防知识读物,还设立了儿童消防指挥官日。日本家庭每年都进行紧急逃生演练;一次中日青少年举行海上夏令营,到了船上,中国孩子做的第一件是找餐厅,而日本孩子第一件事是看安全门在哪儿。1985年,****饭店发生火灾,5名**外宾命丧火海,而日本人全都活着逃了出来。这就是安全教育带来的差别。
四、校园消防安全教育必须注意掌握四个特性。
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林曾这样说过:“只有自救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如果在学生时代注重培养内在的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学会在灾难与危险时的预防与自救常识,掌握生存与救助的技巧,就能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临危不乱,成功化解危机和风险。而这样校园时期的消防安全教育必须注意掌握好四个特性。
(一)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持久性,突出可持续发展的消防安全素质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接受安全教育的环境感染和教育暗示是一个长期被动的过程,学校应充分担当主动宣传教育引导的重任,按照新《消防法》第一章总则第六条规定的“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把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校园经常性工作及安全系统化教育范畴,制定专门的校园消防安全教育读本,每年定期的让学生接受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形成一个贯穿学生时代始终的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
(二)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阶段性,突出成长特点和接受特性。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人的知觉行为通常表现出相对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和组织性的心理特征。依赖着个体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人的知觉,而知觉信息是现实刺激的信息和记忆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学生时代贯穿了小学、中学、大学的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各阶段人的心理特征也是变化不定的。小学生阶段,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而情绪、性格往往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方式需要在提高提高趣味性方面入手,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中学生阶段,他们不仅能够把握事物眼前的状况,还能把握他们能够设想的可能情况,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对事物既敏捷又易接受。热心参与社会活动,乐于对社会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领域可以向社会层面过渡,多组织开展一些与社会面互动的活动,譬如举办消防夏令营、消防体验日等。大学生阶段、他们心理发展完善,社会化程度提高,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和担负的社会责任有了正确的认识,社会需求迫切。这个阶段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应在社会领域的基础上进行,可以由大学生组成消防志愿者团队,承担一些消防职能部门的辅助工作。譬如向社区居民、单位场所发放消防宣传资料,开展消防安全咨询日,开办消防知识讲座。自行组织模拟实战的应急疏散逃生及灭火演练等。
(三)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实效性,突出应急实战演练。从课堂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重大的跨越,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把从书本、课堂、培训等平时教育学习获取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自防自救的技能。一方面要加强疏散逃生的能力实战训练,定期的组织学校师生开展逃生疏散演练,模拟烟雾环绕,某点着火的环境,引导学生如何在有限的逃生时间里,处危不乱,辨明逃生方向,避开有毒烟雾,实施科学避险,尽可能的减少盲目、慌乱和踩踏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强初期火灾处置能力的实战训练。由消防部门派专业人员面对面地向学校师生讲解灭火器的种类、性质和使用方法。现场点燃火点,组织学生进行扑灭活动,以类似这种直观的灭火演练,使学生们盲目无意识不科学的应对火灾事故的行为转变成有意识、科学而规范的判断处置能力,安全防范意识入脑入心。
(四)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典型性,突出榜样表率的激励作用。结合青少年青春期模仿、崇拜的心理特征,校园消防安全教育要注重消防安全先进模范的培养和宣传,以榜样的思想来激励学生,用榜样的行为来指导学生。譬如学校可以每年评选“消防志愿者”,“消防小卫士”等,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消防志愿者活动,不仅可以促使被评选上的学生更加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增长防范自救技能,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维护消防安全的行列中来,影响周边更多的人参与消防安全工作。
校园消防安全教育是整个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几辈人甚至数辈人的不懈努力。紧抓起孩子稚嫩的手,坚实的走好迈向未来的每一个脚步,今日一小步,明天一大步,消防事业将前景无限广阔。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实践与思考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实践与思考
摘要: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学校赢得优势、展现特色、累积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是核心发展力。学校管理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关键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师资建设
一、提高提高校长的执行力:有人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一说法主要强调的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长要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学校管理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有对教育政策的敏锐解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决策并及时调整,以求执行的高效。校长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善于实践,深入思考,不断创新,并在实践中有所突破。这样才能使决策的制定更符合实际需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决策的执行不是校长个人的“独舞”,“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学校的发展需要广大师生的鼎力合作。只有全体教职员工互相配合,劲儿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使决策落在实处。因此,校长要明察师生的需要,在执行中凸显人文关怀;校长要有民主意识,和师生保持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并在执行中及时跟踪、反馈、调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有了决策的正确性和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就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决策才能得到有效执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决策的执行中,校长就是学校中层领导和全体师生行动的楷模。校长作为教育决策的坚定践行者,其身上体现出的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对师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自己要首先做到。不说空话,身体力行,才有助于提高校长的威信。提高执行力,校长要脚踏实地,以“实干家”的本色,做好执行的“排头兵”、“领头雁”。
二、以人为本、管理学校。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实现制度管理的三个结合,即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权力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校内资源管理同校外资源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针对不同年龄,提出分层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
抓住青年教师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抓住了教育的未来,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以致成为名师,必须通过三条渠道,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学校要尊重教师的想法,尊重教师的人格,并通过会议、座谈和交流等多种方式让教师深化认识:学校是教师的学校,事业是共同的事业,学校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强化“校兴我兴”“校荣则我荣”意识,只有共同努力学校才能发展壮大。实行校务公开,让教师知校情,明校事,激发做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消除工作中的误解。实施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创造条件和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和学历,形成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抓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突显教育特色:学校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形成的独具个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模式。它涵盖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价值取向、办学风格、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诸方面,是学校办学目标、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经验成熟的表现。学校创建特色教育必须以现代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运用好国家赋与学校自主能动的办学权力。依据所在地的区域优势、自身的经济条件、学校的现有规模、教师的素质结构、学生的现状,在办学模式上做出选择,使自己的办学目标、价值取向、教育教学方式上形成特色。它是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任务过程中,办学管理上的一种科学化、主动性的集中体现。学校在创建特色教育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住自己独特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们学校坚持各项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导和要求学校各层次、各部门的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核心,深入开展学习教育部倡导的六种教学模式,并安排教研组集中学习讨论“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办学效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规范教学过程中的“备、讲、辅、批、考”五项基本环节工作,努力改进学生德育工作,更新德育内容,探索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着乡,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乐学、好学、善学、会学、学会的目的,并努力在特色教育,特长教育等方面寻求突破。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出高大远的要求,必定会拔苗助长。目前,成人写字水平不高就是因为小时基础没打好。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针对学校班容量大,学生浮躁等情况,当今,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四、强化民主管理,增加学校凝聚力:教职工是学校行政管理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因此,强调“人”的重要性,全心全意的依靠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学校科学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民主管理制度要健全,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遇重大问题及时征求教职工意见。工会是联系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是纽带,工会定期进行合理化建议及评议校领导活动,调动职工参政、议政制度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参考文献:
1.刘秀梅.关于创建学校特色教育的思考[J].2007.6
2.农村小学管理之我见[J].2008.9
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J].2009.5“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被人们公认的道理。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建设成绩显著、新课程理念不断唱响的今天,我们农村学校管理还不能顺应时代需要,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才会顺利推进,我们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可能更加深入。
一、农村学校基础落后,管理需优化
农村学校先天不足、后天不强,要实现比城市学校还要更好更快的发展,除了国家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倾斜支持之外,更主要的是要靠管理出质量、出效益,靠管理走捷径、求突破。
农村学校生源整体上不及城市学校,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和社会促进条件;农村学校的教师整体上也不及城市学校,没有较高的学历,没有优厚的条件,但是农村学生肯学习能吃苦,农村教师更朴实好激励,所以农村学校只要优化管理,把这种后天优势发挥出来,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校园文化,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育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一定能用后天的努的教学秩序和校园文化,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育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一定能用后天的努力弥补先天的不足。
农村学校的校舍、场地、教学设施、办公条件等硬件设施与城市学校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硬件并不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条件,尤其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决定胜负的主要还是软件,是学生的学习精神、教师的敬业精神、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水平。寒门出贵子,穷校也可以出状元、出名师,所以我们要优化学校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校风正业精秩序井然,师生员工齐心协力谋求发展。
这几年,国家和社会对农村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财力,显著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随着中央支农精神的贯彻落实,农村学校还会迎来更多的资助与支持。国家的初衷是要给农村学校打“强心针、催长剂”,希望农村学校补足元气抓紧发展。条件好了、钞票多了,更要优化管理,将优厚的物力支持与优质的学校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学校的强势崛起。
二、农村学校教师不稳定,必须解决
农村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学校,学校的发展靠教师。一个学校的水平,决定于这个学校教师的水平。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才会提高,才可能培育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然而,当前我们
农村的教师状况却令人担忧。农村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教师流失严重,给农村基础教育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本属正常,但存在于农村教育中的只有上流没有下流、高素质教师上流一般者不流的现象则属畸形。农村学校中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或被县城学校的领导相中,或是通过一定的人情关系,调入县城。拿我在的学校为例,每个学年结束时,都会有教师调入县城,这些走掉的教师,大多是经过了几年实践锻炼的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教师,他们年龄都在35岁以下,又以紧缺的科目如语文、英语、数学教师为主体。他们的流失,无论从业务上还是从学校的社会影响上,都是对我们的打击。对这些要流失的教师,我们想留都留不下,留不住。原因如下:
1、县城学校优厚的待遇是我们不敢留。
2、追求生活上的方便和家庭的结合我们无法留。
3、政策导向的偏差使我们留不住,农村教师的流失,造成教学质量下降。教师不足导致学校并班,因而各校大班频频。班组学生人数过多,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困难,一方面加重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学质量出现滑波,双差生不断出现,辍学人数有增无减,给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达标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同时,因为流失教师大部分是年富力强学历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而留下来的教师一般年龄较高的本地教师,一方面教师兼种田,学校家庭两头顾。另一方面知识陈旧,思想僵化,信息不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农村教师的稳定问题必须解决。
三、“留守生”问题需社会动员综合解决
随着农村流动人员的逐年增多,留守儿童的在校生中的比例也在年年增加,留守学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束缚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留守生问题亟待解决。“留守生”大体存在如下问题:
3.1生活中缺乏亲情,心理健康令人担心。
随着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者在城市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尝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于是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一心想让子女将来在城市体面的生活。然而背着父母希望的孩子比背着孩子的父母更辛苦更沉重。这种过高的期望使留守学生产生了沉重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成绩上小小的下滑,在他们内心也会掀起惊涛骇浪,产生很强的愧疚感和负罪感。加之由于经济原因,民工回家次数很少,一次次许诺回家,一次次让学生伤心,一次次扼杀亲情。有的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视不够,也不懂得亲情抚爱,由于教育能力和通讯资费原因,在与学生通话中,无非是问一下考试情况,叮嘱学生几句,许诺带些什么物资,很少听听学生心理期盼。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孩子身心成长无法得到父母引导和关心,与家长沟通障碍加深。
3.2学习中缺乏家教,学科成绩令人担忧。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外出了,孩子也就失去了最好的老师。没有父母督促,精力投入少,学习态度差,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全靠教师分给百分之几的责任心,少数学生厌学、迟到、逃学特别令人头疼,也有多子女家庭,父母外出,年龄大的留守儿童还得照管弟弟妹妹。
3.3寄人篱下从属别人,身体成长令人忧患。
疼爱子女莫于父母。寄居的“留守学生”,其生活习性,饮食冷热、营养调配、味口矫正、膳食多少等都得从属于别人,天气冷暖变化带来衣物增减,昼夜长短变化带来作息把握,年龄增长带来青春发育变化等等,很难有父母一样体贴入微,还会慢慢积攒一些疾病,甚至产生终身遗憾。同时,作为祖辈或叔辈,大多要监护多个“留守学生”,就更是“众口难调”了,不能满足每个儿童的生长需要了。
3.4监护中缺乏责任,其效果令人恐惧。
父母双双外出的留守学生有近一半由祖辈监护。由于精力、体力、知识能力等原因,监护人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浅层关怀,满足于“孩子喜欢”、“不出意外”;也有的监护人出于情面接受留守学生家长委托,抱着“别人的孩子深不得浅不得”的思想,迁就放纵;孩子带着“看别人眼色”和贪玩心理,采取回避躲让,难以沟通,甚至对监护人态度冷漠。监护职责浅层化,不能提供亲情交流环境,和家教的温暖氛围,孩子的许多方面都不能得到满足,出现身体、心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品质等方方面面的“发育不良”,甚至“畸型”。
3.5学校安全责任突显,管理不堪重负。
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造成这些留守孩子大都情感冷淡,缺乏爱心;生活铺张,不懂节俭;我行我素,不受管
束;性格偏激,容易激动;有挫折感,自信心弱;行为乖僻,不计后果。这些不太健康的性格因素,决定了这些孩子多是问题学生,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甚至有些学校不堪重负。
总之,“留守生”问题,是由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原因造成,所以“留守生”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无论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相互配合,综合解决。农村学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因为篇幅和能力所限,我仅试论三点,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和基层教育工作者能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学校,用理论和实践经验帮助我们解决更多基层问题,使我们的农村学校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农村中学的管理
摘要:本文作者转变管理理念,提升办学品位;创新制度管理,推进自主内涵发展,激发教师群体的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对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校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发展势态,形成人心凝聚、安定团结、师生和谐的大好局面。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校管理探索实践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步步走近,农村城市化的趋势逐步加快。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加快,使得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初中的入学人数呈连续下降趋势。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进行创新的学校管理,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何创办一所有特色、有质量的学校,笔者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本文就村初中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谈谈个人体会,愿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管理理念,提升办学品位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将对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改革管理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否成功,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变成现实,学校管理的理念起着关键的作用。
1.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的“主本”观。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这样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变化也都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以人为本”理念。这就要求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时,必须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学校管理上,变刚性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宽松和谐的“师本”管理,更加注重利用教师的创新性去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要提倡从课改前的领导权力本位走向教师能动本位,使教师真正成学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创造性、全能性的特点,打破种种束缚教师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枷锁,形成宽松和谐,高度凝聚和富于创造的管理机制和活动空间。
2.不断加强开放性的管理理念
随着教育资源观念的引入,大教育观念的形成,学校增强了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学校已不再是封闭的管理,我们的视野也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开放性地学校管理首先要求管理模式是灵活动态的,学校的管理要实行“弹性模式”,除了教师的全方位参与外,还必须有家长、社会的合力。要架设起学校、家长、社会沟通的桥梁,使学校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开放性学校管理还要求教育思想是开放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依赖学生、教师和学校,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学校要引导师生向校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优化社会资源;要充分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而不能够各自为战,自我封闭;要采取开放、整合、为我所用的原则,借助“他山之石”以达到“攻玉”的目的。
3.不断加强个性化的管理理念
由于学校课程的开发,将彻底打破“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多样化的课程、个性化的教育观将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得以凸显,实施个性化管理,要求学校的管理从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出
发,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出自己专业特色的学校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提供广阔的空间。个性化管理还要求学校的评价模式要从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传统教育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极大地压制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个性化的管理还要求学校管理具有独创性,学校的发展不能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根据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拓与创新让个性鲜活起来,让学校管理的特点凸显出来。
二、创新制度管理,推进自主内涵发展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全面落实,要求学校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因此,创新管理模式、科学构建学校的管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校自主发展的平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管理模式,几年来,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文件精神,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学校校情的管理体系,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1.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内部活力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校的各种利益群体出现了多元化的目标和多元化的需求。我们只有通过制度的不断创新,把校内各种资源最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协调、兼顾,使每个群体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使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调动。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制度的创新建设首先要从制定目标开始。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学校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为统筹兼顾各管理层次关系,要求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分别制定分层次管理目标和职责,切实落实目标的分级推进,以确保学校整体目标的稳定和提高。
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淡化教师的身份意识,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用人环境。学校在上级部门支持下,结合学校目标管理方案,出台岗位竞聘制度,大胆地实行以“班主任和任授课教师双向选择”为核心的岗位聘任制。此举一下子实现了教职工校内动态流动,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结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挖掘了内部潜力,形成了竞争机制,增强了内部活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以逐年提高。
2.落实人本理念,增强民主意识
在所有的制度建设中都始终坚持师生“知行合一,完美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宽松、和睦、平等向上的人际环境。把学校工作和教职工的个人幸福、尊严以及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追求和体现人的终极价值,让广大教职工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成功的喜悦和个性的尊严。如在进行班主任聘任授课教师的改革时,就事先考虑到老年教师在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对他们的量化考核标准就相对降低一些。对未被聘任的教师,由各处室按照部门岗位标准进行第二次聘任,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端正态度,找出差距,同时为他们创造条件,进行培训提高,以应对下一学的竞聘。所以说,制度建设创新是为了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为了全体师生。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才是学校制度建设创新的真正内涵。
三、激发教师群体的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对学校教师群体活力的激发,引导他们为学校的管理目标努力工作,是学校管理有效性的重点所在。学校管理者只有在充分了解管理客体及其特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才能发挥其管理效益。
1.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
现代教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因此,为了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扎实地、有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邀请教育专家到校讲学,不断进行校本课程的培训,大力开展先进教育思想交流会等活动,制定各类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和行为准则,使得教师在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人的发展。
2.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学校把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师德师能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完善考核机制,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提供
核心竞争力。
针对农村学校教师教科研意识淡薄的现象,学校通过设置考核制度,大力开展教改实验,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意识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渗透各种教改思想,大胆实践,细心探索,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3.不断培养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当今世界,计算机、电子邮件等现代技术运用于中小学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且得到迅速发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转变观念、强化科技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其它先进的教育技术,是对现代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断开展各种先进教学技术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先进理念的兴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运用到教学中去的能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又是文化传播的诞生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育人的需求,还直接影响和改善、调节社会文化的大环境。因此,努力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营造校园的和谐氛围。
1、美化自然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让校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能成为无声的语言,从而促进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文明而得体。
2、优化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据权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和“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及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让他们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从小懂得互相尊重、帮助、关心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3、净化心灵环境。在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及学生自然受到影响。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环境,青年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其动之以情,晓知以理。
实践证明,在学校管理工作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在全校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人心凝聚、安定团结、师生和谐的大好局面。
第五篇:消防安全教育与检查
消防安全教育与检查
《消防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三、第四项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第一节消防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职工群众认识火灾的危害,懂得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和扑灭火灾的基本方法,提高预防火灾的警惕性和同火灾作斗争的自觉性,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一、消防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是贯彻消防工作“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原则的一项重要措施
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涉及到整个社会及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作,必须充分发动和依靠职工群众才能搞好。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他还指出,“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因为,职工群众是消防安全实践的主体,同时也必然是思想认识的主体,正确的认识和信念的形成,从来不会自发产生,只有通过灌输、教育才能完成,所以,消防安全工作只有教育和依靠职工群众,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是普及消防知识的重要途径
从消防工作的实践看;引起火灾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火灾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火灾是由于人们思想麻痹、用火不慎或违反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造成的。所以要把消防安全工作做好,必须要通过必要的教育形式,向职工普及消防常识,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法制观念、集体观念,使职工群众自觉地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一种人人都关心防火、人人都重视防火、自觉做好消防工作的局面。
(三)可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社会的稳定
从火灾造成的危害看,一方面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影响经济的发展,严重的火灾往往导致生产的停滞、企业的破产;另一方面还会使职工群众的生命受到伤害,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所以,通过广泛的消防安全教育,使职工群众人人重视防火,处处注意安全,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二、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
根据消防安全涉及面广、内容多、科技性强的特点,消防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防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教育
消防安全工作,是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和现代化程度的发展而发展的。“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以及各项消防安全工作的具体政策,是保障社会生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所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首先应当进行消防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教育,这是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前提。
(二)消防安全法规教育
消防安全法规是人人应该遵守的准则。通过消防安全法规教育,使广大职工群众懂得哪些应该做,应该怎样做;哪些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做了又有什么危害和后果等,从而使各项消防法规得到正确地贯彻执行。
(三)消防科普知识教育
消防科普知识,是普通公民都应掌握的消防基本知识,其主要内容包括:燃烧的本质、要素、条件及其产物和防火、灭火的基本方法等常识;危险物品的特性及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的防火常识;生产工艺、电气、建筑的防火技术常识;以及失火如何报警、如何扑救初起火灾,如何使用常见的应急灭火器材和如何逃生、自救等消防知识。
(四)火灾案例教育
人们对火灾危害的认识往往是从火灾事故的教训中得到的,而要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警惕性,火灾案例教育则是一种最具说明力的方法,通过对火灾案例的宣传教育,可从火灾案例中提高人们对防火工作的认识,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采取措施,做好工作。
(五)消防安全技能教育
消防安全技能教育主要是对作业人员而言的。在一个企业,要达到生产、经营作业的消防安全,作业人员不仅要懂得消防安全基础知识,而且还应掌握防火、灭火的基本技能。只有作业人员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消防安全知识,并且具有熟练的消防安全操作技能,才能达到消防安全的目的。
三、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
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是由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对象决定的。一般来说,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就是以办培训班或学习班的形式,将有关人员集中一段时间,由教员在课堂上讲授消防安全知识。这种方式,一般是有计划进行的一种基本的消防安全教育方式。
(二)召开会议
召开会议,就是根据一个时期消防安全工作的需要,采取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消防专题研讨会、讲演会或火灾事故现场会等形式,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三)组织消防安全竞赛活动
消防安全竞赛,就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在职工群众中,适时开展一些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目标等项目的竞赛活动,以推动消防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消防安全教育的要求
为使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在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例证要有真实性
由于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是教育人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的教育活动来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的,所以,材料内容,讲授的问题必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加以说明,按照事实真象的例证教育人,这样人们才能从教育中获得知识,受到启迪,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要讲究时效性
因为任何火灾的发生,总是在某种条件下出现的,它往往反映某个时期消防工作的特点。所以,消防安全教育,应特别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抓住时机进行。譬如,发生一起典型的火灾,就要及时抓住这个机会,用活生生的事实进行宣传教育。讲明为什么会发生这起火灾,它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间接原因又是什么,给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如何防止此类火灾的发生等。但时过境迁之后再去宣传这个案例,其时效性显然不如短时间之内的好。另外在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上应和季节相吻合。如夏季宣传危险物品防热、防潮、防自燃,冬季宣传炉火取暖防火、防燃气泄漏爆炸等。但若不按事物的时间规律去做,相反在夏季讲注意炉火取暖防火,而在冬季却宣传危险物品防热防潮等,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消防安全教育一定要注意时间性和时效性。
(三)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任何事物发生、发展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和规律,火灾的发生也不例外。要让人们知道防止火灾发生的办法,在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时就必须设法让人们知道火灾发生、发展原因和规律性才能凑效。这就要求在消防安全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上要有知识性。譬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见到用纸做灯罩,罩在75W的白炽灯泡上,如果我们只是说这样做很不安全,不说或说不出为什么不安全的道理来,那么是不会达到消防安全教育的目的的。应当将知识性寓于其中,说明用纸做灯罩之所以不安全,是因为一个75W的火炽灯泡通电后,在一定时间内灯泡的表面温度可达140—200℃,而纸张的燃点为130℃,所以用纸做灯罩容易炭化起火。这样,人们通过知识性的宣传教育,就能自然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就能自觉注意消防安全。
另外,在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还应具有趣味性。所谓趣味性,就是通过对教育内容的加工,针对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用形象、生动、活泼的艺术性手法或语言,将不同的听者、看者的注意力都聚集于所讲的内容上的一种手法。同样的内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宣传手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要掌握趣味性的手法,使所宣讲内容对听者、看者具有吸引力,使人想听、想看,达到启发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
(四)要有针对性
消防工作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要求和重点,同时,不同季节、不同生产行业、不同工种的人员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冬季和夏季不同,城市和农村不同,化工企业和轻纺企业不同,电焊工和保管员不同,同时在不同的季节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在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时,都要注意区别这些不同特点,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
第二节消防安全检查
所谓消防安全检查,是指为了督促察看所辖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消防工作情况和查寻验看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一项安全管理活动。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的一条重要措施,也是控制重大火灾,减少火灾损失,维护社会秩序安定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消防安全检查的作用
(一)通过消防安全检查,可以督促各种消防法规、规章制度和措施的贯彻落实。这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对执行情况可及时反馈给制定消防法规规章制度的领导机关,使领导机关可以根据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推广或总结提高的措施。
(二)通过消防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所属单位和职工在生产经营和生活中存在的火灾隐患,督促各有关单位和职工按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整改或采取补救措施,从而消除火灾隐患,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通过消防安全检查,可以发现领导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和人民群众关心、爱护财产的程度。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隐患、举证隐患,可以起到宣传消防知识的作用,从而提高干部和群众的防火警惕性,督促他们自觉做好防火工作。
(四)通过消防安全检查,可以促进各种防火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企业有关消防管理人员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的活动中,通过填写消防安全检查记录表和火灾隐患整改报告,明确存在问题及有关部门、单位的责任、整改意见,从而促进防火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五)通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对检查中所提出的整改意见和拟定的整改计划,经过反复论证,选择出认为是最科学、最简便、最经济的最佳方案,可以使单位或公民个人以尽可能少的资金达到消除隐患的目的。同时,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隐患,杜绝了火灾的发生,或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和形式
(一)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
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根据<消防法)和有关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及其他重要物资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防火安全情况。
如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设备及其包装和运输工具是否符合防火技术条件,设备或容器的安全阀、阻火器、爆破片、紧急切断阀、过流阀、水封、单向阀等防火安全附件或装置是否齐全、合格、适用,包装的材质、容积、重量、构造、型号、标志等是否符合所装物品的要求等。
2.用火用电情况及其他火源管理情况
如烘烤、熬炼、气焊、电焊、热处理等用火管理情况,是否都有动火审批手续和相应的安全措施,电气设备、线路等安装、敷设、选型是否符合场所的防火防爆要求,设备、贮藏及建筑物的防静电、防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等。
3.建筑物的平面布局、耐火等级和水源道路情况
如建筑物的平面布局、防火间距以及与四周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装置的安全距离等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消防安全要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否符合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类别要求,建筑物的装饰装修、防火分隔、防火分区是否符合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消防水源是否充足,消防道路是否畅通等。
4.火灾隐患整改情况
对历次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如何,是消防安全检查的一个重点。在检查时通常应注意三点:一是上次检查的认定是否准确无误;二是没有整改的原因是什么;三是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是否采取了补救措施或其他临时安全措施。
5.消防组织和防火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如单位的专职和群众性义务消防队是否建立健全,是否定期组织学习和训练,专职消防队的执勤备战情况如何,义务消防队员的分布是否有空白点,本单位及重点部位有无必要的防火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如何等。
6.消防设施、设备、器材情况
如应设的消防设施是否安设,应配的器材是否配备,配备了的看其是否齐全合理,是否完整好用等。
7.职工的安全思想状况
通过调查了解或与职工交谈,了解职工群众的防火警惕性以及防火安全意识状况。看职工是否受到了消防安全教育,效果如何。
8.消防安全疏散情况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是否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等。
(二)消防安全检查的组织方式和形式
消防安全检查不是一项临时性措施,不能一劳永逸,它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所以,在组织形式上应采取经常性检查和季节性检查相结合、群众性检查和专门机关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和普遍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1.基层单位的自查
基层单位的自查,是组织群众开展经常性防火检查的最基本的形式,它对预防火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层单位的自查,是在各单位消防责任人的领导下,由保卫、安全技术和专、兼职防火干部以及义务消防队员和有关职工参加。企业单位的自查,应当坚持厂(公司)月查,车间(工段)周查,班(组)日查的三级检查制度。
(1)一般检查。这种检查是按照岗位防火责任制的要求,以班组长、安全员、消防员为主,对所在的车间、工段和库房、货场等处的防火安全情况进行的检查。这种检查通常以班前、班后和交接班时为检查的重点。
(2)夜间检查。夜间检查是预防夜间发生火灾的有效措施。这种检查,主要依靠夜间值班的干部、警卫和专职、兼职防火员。重点检查电源、火源,并注意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3)定期检查。这种检查根据季节的不同特点,并与有关的安全活动结合起来或在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进行,通常由单位领导组织并参加。定期检查除了对所有部位进行检查外,应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检查,通过检查,解决平时检查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
2.单位主管部门的检查
这种检查由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它对推动和帮助基层单位落实防火安全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具有重要作用。此种检查通常有互查、抽查和重点查三种形式。此种检查,单位主管部门应每季度对所属重点单位进行一次检查,并应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报告检查情况。
三、消防安全检查的程序和要求
(一)消防安全检查的程序
消防安全检查的基本程序是:
1.拟定检查工作计划,确定检查目标和主要目的标和检查目的选调各类人员组成检查组;
2.确定被检查的单位和检查的主要内容,进行时间安排,并提出检查过程中的要求;
3.深入单位和现场按照听、看、访、议、决几个基本程序,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检查。首先要听取被检查单位的汇报和介绍,接着要深入现场察看,再深入到群众中访问了解,然后把听、看、访得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做出结论,进行决断,提出整改意见和对策。
4.总结汇报,提出书面报告。(二)消防安全检查的要求
总结多年的实践,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认真观察、系统分析、实事求是
对消防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需要认真观察,对问题进行合乎逻辑规律地、系统地、全面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和主要方面。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消防安全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2.要有政策观念、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经济观念
要有政策和法制观念,具体问题的解决,要以政策和法规为尺度,决不可随心所欲;要有群众观念,充分地相信和依靠群众,深人群众和生产第一线,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以更多得到真实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达到检查的目的;要有经济观念,要把火灾隐患的整改建立在保卫生产和促进生产这个消防安全的指导思想基础之上,并看成是一种经济效益,当成一项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下气力抓好。
3.要科学安排时间
科学安排时间是一个时间优化问题,由于检查时间安排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如生产工艺流程中的问题,只有在开机生产过程中才会暴露的充分一些,检查时间就应该选择在易暴露问题的时间进行。再如,值班问题在夜间最能暴露薄弱环节,那么就应该选择夜间检查值班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值班人员尽职尽责情况。由于防火干部管理范围广,部门数量多,科学地安排好防火检查时间,将会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要坚持原则,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
在检查过程中,对于重大问题,要敢于坚持原则,但在具体方法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严得合理,宽的得当;检查要与指导相结合,检查不仅要能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故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防止问题再发生的措施,且上级机关应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5.要注重效果,不走过场
消防安全检查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是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的最具体、最生动、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所以必须严肃认真、尊重科学、脚踏实地、注重效果,切不可图形式、走过场,只图检查的次数,不图问题解决的多少。检查一次就应有一次的效果,就应解决一定的问题,就应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有一个大的推动。但也不应有靠一、二次大检查就可以一劳永逸、岁岁平安的思想。要根据本单位的发展情况和季节天气的变化情况,有重点地定期组织检查。但平时的问题,要随时进行检查,不要使问题久拖,以致酿成火灾。
6.要注意检查通常易被人们忽略的火灾隐患
如寻找易燃物品储存不当之处和易燃废物的处置;检查需要设“严禁吸烟”标志的地方是否有这种醒目的标志,在“严禁吸烟”的区域内是否有烟蒂;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线路、开关等是否符合防爆等级要求,以及防静电和防雷的接地问题等;寻找锁着或被阻塞的出口,查看避难通道是否阻塞或标志是否合适;灭火器的质量、数量,以及与被保护的场所和物品是否相适应等。第三节火灾隐患的整改
火灾隐患的整改,是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不可能没有火灾危险或不存在火灾隐患,只不过是多与少、大与小的差别而已。单位的消防安全不在于有没有火灾隐患,而关键在于能不能及时发现和认真加以整改。
一、火灾隐患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火灾隐患的概念及其含义
火灾隐患是指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有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隐藏的祸患,其含义包括以下三点:
1.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如违反规定储存、使用、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违反规定用火、用电、用气、明火作业等。
2.一旦发生火灾,会增加对人身、财产的危害。如建筑防火分隔、建筑结构防火、防烟排烟设施等随意改变,失去应有的作用;建筑物内部装修、装饰违反规定,使用易燃材料等;建筑物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不能畅通无阻;消防设施、器材损坏无效。
3.一旦导致火灾会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如缺少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堵塞,消火栓、水泵结合器、消防电梯等不能使用或者不能正常运行等。
火灾隐患绝大多数是因为违反消防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造成的。所以,确定一个不安全因素是否是火灾隐患,不仅要在消防行政法律上有依据,而且还应在消防技术上有标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全面细致地检查,实事求是地分析确定,并注意区分一般工作问题和火灾隐患的界限。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的范围很广,一般是指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措施上和包括火灾隐患在内的所有影响消防工作的问题,火灾隐患只是直接造成火灾和火灾危害的那部分问题。正确区别火灾隐患与一般工作问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如果把消防工作中存在的一般性工作问题也视为火灾隐患,采取发通知书的方式,把不适宜用消防行政措施解决的问题也不加区别地用消防行政措施去解决,就失去了消防管理的科学性和依法管理的严肃性。
(二)火灾隐患的特征
根据火灾隐患的含义和消防安全工作的实践,一般认为具有下列特征之一的问题,可以确认为火灾隐患。
1.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或者虽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但未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实施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和使用的厂址,储存和销售的库址,运输和装卸的车站、码头以及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的位置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一旦发生火灾会影响并殃及近邻单位和附近居民安全的;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未附有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说明书和防火防爆注意事项的;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未贴附危险品标签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运输、储存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性质抵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物品混装、混储,以及销售和使用不符合防火要求的;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携带火种进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或者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运输车辆停放位置不当的;
4.生产工艺流程不合理,超温、超压以及配比浓度接近爆炸浓度极限,既无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随时有可能达到爆炸危险界限,易造成着火或爆炸的;设备有跑、冒、滴、漏现象,不能及时检修而带病作业,有造成火灾危险的;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条件不相适应,安全装置或附件没有安装,或虽安装但失灵的;易燃易爆设备和容器检修前,未经严格的清洗和测试,检修的方法和工具选用不当等,不符合设备动火检修的有关程序和要求,易造成着火或爆炸的;
5.火源管理不严,在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作业的,或虽因特殊情况需使用明火作业但未按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而作业的,或者虽经批准但作业人员未按消防安全规定操作,未采取相应消防安全措施的;在应当“严禁烟火”的区域无“严禁烟火”的醒目标志,或虽有但执行不严格,仍有乱动火的迹象或抽烟现象的,或在用火作业场所有易燃物尚未清除,明火源或其他热源靠近可燃结构或其他可燃物等有引起火灾危险的;
6.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不符合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的;电气设备、线路、开关严重超负荷、线路老化、保险装置失去保险作用的;场所、设备、装置应当安设避雷和防静电装置但未安设,或虽有但已失灵或失效的,或保护范围尚有死角的;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线路、开关和电器不防爆或达不到防爆等级要求的;
7.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结构与生产工艺或者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质不相适应,建筑物的防火间距、防火分区或安全疏散及通风采暖等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在防火间距内堆放可燃物,搭建易燃建筑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能保证畅通,或未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公共场所的室内装修、装饰采用易燃材料或未选用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材料的;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
8.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的,或者虽有配置但量不足或失去功能的;消防车道被堵塞,消火栓或水泵接合器被重物覆盖或被埋压、圈占,会影响灭火行动的,或者未能定期组织检验、维修,不能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完好有效的;
9.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者开业的;举办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主办单位未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且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合格便擅自举办的;
10.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未建立健全防火档案,未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实行严格管理,未实行防火巡查并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未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和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
以上这十项特征只是重点提示,不可能包罗所有方面,所以只供在消防安全检查时参考。
二、火灾隐患的整改原则、方法和要求(一)整改火灾隐患的原则
整改火灾隐患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既要考虑到安全,又要考虑到生产既要考虑到可靠,又要考虑到经济;既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又要考虑到物的因素,既要考虑到眼前工作,又要考虑到长远规划;既要考虑到迅速彻底,又要考虑到企业的实力等。因此,正确的方案应该是安全与经济的统一、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时间与实力的统一、形式与效果的统一,并坚持隐患查不清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不彻底整改不放过的原则。
(二)火灾隐患的整改方法
火灾隐患整改按整改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当场整改和限期整改两种方法。
1.当场整改。对整改起来比较简单,不需要化费较多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对生产和经营活动不产生较大影响的隐患,存在隐患的单位、部位应当当场进行整改。如在防火间距内堆放可燃物料,疏散安全通道被堵塞、安全门被上锁,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被重物压盖、遮挡、圈占等隐患,都应当要求隐患存在单位当场进行整改。这样的整改,应由存在隐患的单位制定整改方案,经保卫处、科同意后,即可动手。整改结束,向保卫处、科报告。安全、保卫部门及防火干部对当场整改,要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结束后要进行检查验收。
2.限期整改。对过程比较复杂,涉及面广,影响生产比较大,又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才能整改的隐患,应当采取限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整改的方法进行整改。限期整改一般情况下都应由隐患存在单位负责,成立专门组织,各类人员参加研究,并根据公安消防机构下发的《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或《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并限定在一定时间或期限内整改的方案,并将方案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批准,整改完毕应申请复查验收。
(三)整改火灾隐患的要求
1.抓住主要矛盾,选择最佳方案。隐患就是矛盾,一个隐患可能包含着一对或多对矛盾,整改火灾隐患必须学会抓主要矛盾的方法。通过抓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未达到其他矛盾的迎刃而解,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抓整改火灾隐患的主要矛盾,要分析影响火灾隐患整改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制定出几种整改方案,经反复研究论证,选择最经济、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案,避免顾此失彼而造成新的火灾隐患。
2.树立价值观念。整改火灾隐患应牢固地树立价值观念,分析隐患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如果虽有危险性,但危害程度较小,就应提出简便易行的办法,从而得到投资少、消防安全价值大的整改方案。
3.关键设备和要害部位要严字当头。对于关键性的设备和要害部位存在的火灾隐患,要严格整改措施,拟定可行方案,力求解决问题干净、彻底,不留后患,从根本上确保消防安全。
4.遵守法定期限。当存在火灾隐患单位接到公安消防机构的<责令当场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后,应当迅速研究整改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整改方案或整改情况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如果火灾隐患存在单位对整改措施有不同意见,可在接到通知书后10日内,提出变通防范措施或者要求延期整改的意见,由公安消防机构作出是否可行的决定。对接到通知书后置之不理或拖延不改的,由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有关规定予以消防行政处罚。
5.对于建筑布局、消防通道、水源等方面的火灾隐患,应从长计议,纳入企业改造和建设规划中加以解决。当本单位无力解决时,应取得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提请有关部门纳入城镇建设规划,逐步加以解决。对于一些久拖不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可报请当地政府协调、督促解决。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应采取必要的临时性防范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