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16:4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在当前校园安全令人担忧的背景下,安全管理成为基层教育管理者必须实践和思考的课题。校园安全管理首先要成立安全教育共同体,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度;其次要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降低安全事故危害度;最后还要加强全员心理疏导,增高安全处理调控度。X区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在重视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

关键词:中小学 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

近年来,校园伤害事件、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精神伤害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并在第一时间见诸于各媒体,校园安全管理引起家长、社会、政府的广泛关注。保证校园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避免各种矛盾恶化,根治恶性事件产生的土壤是主因,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是校园安全管理追求的目标,更是基层教育管理者必须实践和思考的课题。

一、校园安全管理的探索当前,全国各地认真开展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大家深入思考,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如何促进行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笔者进行尝试。

(一)成立安全教育共同体,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度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全社会营造一个健康和非暴力的环境。校园安全并不能仅靠几项强硬措施草草了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全面配合,成立安全教育共同体,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这也是校园安全精神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1.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学校要从全局入手,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到层层有措施,人人有责任,个个有目标。工作要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存侥幸,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坚决落实责任制,实施绩效工资考核时,对那些工作成绩突出,未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要予以奖励,对工作不力,不负责任的责任人予以惩罚,要严肃追究各种安全事故,有效保障校园平安。2.建好校园安全人防的体系政府和学校要成立校园安全管理的领导机构、安管机构、安保机构、社会机构(含志愿者队伍),落实相应的责任,形成校园安全管理的共同体。地方派出所与学校密切配合,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民警、协警、门卫保安和安保志愿者在校门口巡防;严格实行门卫查验、来校登记和外出登记请销假制度,加强师生出入校园、外来人员进入校园、进入校园车辆的管理;学校上课时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强化重点时间段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实行校园安全日报制;落实低年级学生上学放学接送交接制度,所有年级准时放学,特殊情况通知家长何时接送。这些也都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3.装备到位排除安全隐患,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如在学校重点部位加装摄像头和红外线报警器,门卫与110应急中心链接报警按钮,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降低安全事故危害度中小学安全管理机制,就是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计划对学校安全进行预防、应对、恢复的策略应对过程,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实践与思考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实践与思考

摘要: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学校赢得优势、展现特色、累积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是核心发展力。学校管理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关键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师资建设

一、提高提高校长的执行力:有人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一说法主要强调的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长要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学校管理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有对教育政策的敏锐解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决策并及时调整,以求执行的高效。校长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善于实践,深入思考,不断创新,并在实践中有所突破。这样才能使决策的制定更符合实际需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决策的执行不是校长个人的“独舞”,“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学校的发展需要广大师生的鼎力合作。只有全体教职员工互相配合,劲儿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使决策落在实处。因此,校长要明察师生的需要,在执行中凸显人文关怀;校长要有民主意识,和师生保持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并在执行中及时跟踪、反馈、调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有了决策的正确性和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就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决策才能得到有效执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决策的执行中,校长就是学校中层领导和全体师生行动的楷模。校长作为教育决策的坚定践行者,其身上体现出的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对师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自己要首先做到。不说空话,身体力行,才有助于提高校长的威信。提高执行力,校长要脚踏实地,以“实干家”的本色,做好执行的“排头兵”、“领头雁”。

二、以人为本、管理学校。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实现制度管理的三个结合,即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权力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校内资源管理同校外资源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针对不同年龄,提出分层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

抓住青年教师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抓住了教育的未来,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以致成为名师,必须通过三条渠道,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学校要尊重教师的想法,尊重教师的人格,并通过会议、座谈和交流等多种方式让教师深化认识:学校是教师的学校,事业是共同的事业,学校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强化“校兴我兴”“校荣则我荣”意识,只有共同努力学校才能发展壮大。实行校务公开,让教师知校情,明校事,激发做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消除工作中的误解。实施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创造条件和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和学历,形成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抓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突显教育特色:学校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形成的独具个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模式。它涵盖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价值取向、办学风格、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诸方面,是学校办学目标、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经验成熟的表现。学校创建特色教育必须以现代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运用好国家赋与学校自主能动的办学权力。依据所在地的区域优势、自身的经济条件、学校的现有规模、教师的素质结构、学生的现状,在办学模式上做出选择,使自己的办学目标、价值取向、教育教学方式上形成特色。它是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任务过程中,办学管理上的一种科学化、主动性的集中体现。学校在创建特色教育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住自己独特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们学校坚持各项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导和要求学校各层次、各部门的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核心,深入开展学习教育部倡导的六种教学模式,并安排教研组集中学习讨论“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办学效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规范教学过程中的“备、讲、辅、批、考”五项基本环节工作,努力改进学生德育工作,更新德育内容,探索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着乡,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乐学、好学、善学、会学、学会的目的,并努力在特色教育,特长教育等方面寻求突破。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出高大远的要求,必定会拔苗助长。目前,成人写字水平不高就是因为小时基础没打好。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针对学校班容量大,学生浮躁等情况,当今,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四、强化民主管理,增加学校凝聚力:教职工是学校行政管理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因此,强调“人”的重要性,全心全意的依靠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学校科学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民主管理制度要健全,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遇重大问题及时征求教职工意见。工会是联系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是纽带,工会定期进行合理化建议及评议校领导活动,调动职工参政、议政制度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参考文献:

1.刘秀梅.关于创建学校特色教育的思考[J].2007.6

2.农村小学管理之我见[J].2008.9

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J].2009.5“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被人们公认的道理。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建设成绩显著、新课程理念不断唱响的今天,我们农村学校管理还不能顺应时代需要,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才会顺利推进,我们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可能更加深入。

一、农村学校基础落后,管理需优化

农村学校先天不足、后天不强,要实现比城市学校还要更好更快的发展,除了国家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倾斜支持之外,更主要的是要靠管理出质量、出效益,靠管理走捷径、求突破。

农村学校生源整体上不及城市学校,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和社会促进条件;农村学校的教师整体上也不及城市学校,没有较高的学历,没有优厚的条件,但是农村学生肯学习能吃苦,农村教师更朴实好激励,所以农村学校只要优化管理,把这种后天优势发挥出来,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校园文化,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育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一定能用后天的努的教学秩序和校园文化,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育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一定能用后天的努力弥补先天的不足。

农村学校的校舍、场地、教学设施、办公条件等硬件设施与城市学校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硬件并不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条件,尤其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决定胜负的主要还是软件,是学生的学习精神、教师的敬业精神、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水平。寒门出贵子,穷校也可以出状元、出名师,所以我们要优化学校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校风正业精秩序井然,师生员工齐心协力谋求发展。

这几年,国家和社会对农村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财力,显著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随着中央支农精神的贯彻落实,农村学校还会迎来更多的资助与支持。国家的初衷是要给农村学校打“强心针、催长剂”,希望农村学校补足元气抓紧发展。条件好了、钞票多了,更要优化管理,将优厚的物力支持与优质的学校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学校的强势崛起。

二、农村学校教师不稳定,必须解决

农村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学校,学校的发展靠教师。一个学校的水平,决定于这个学校教师的水平。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才会提高,才可能培育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然而,当前我们

农村的教师状况却令人担忧。农村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教师流失严重,给农村基础教育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本属正常,但存在于农村教育中的只有上流没有下流、高素质教师上流一般者不流的现象则属畸形。农村学校中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或被县城学校的领导相中,或是通过一定的人情关系,调入县城。拿我在的学校为例,每个学年结束时,都会有教师调入县城,这些走掉的教师,大多是经过了几年实践锻炼的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教师,他们年龄都在35岁以下,又以紧缺的科目如语文、英语、数学教师为主体。他们的流失,无论从业务上还是从学校的社会影响上,都是对我们的打击。对这些要流失的教师,我们想留都留不下,留不住。原因如下:

1、县城学校优厚的待遇是我们不敢留。

2、追求生活上的方便和家庭的结合我们无法留。

3、政策导向的偏差使我们留不住,农村教师的流失,造成教学质量下降。教师不足导致学校并班,因而各校大班频频。班组学生人数过多,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困难,一方面加重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学质量出现滑波,双差生不断出现,辍学人数有增无减,给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达标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同时,因为流失教师大部分是年富力强学历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而留下来的教师一般年龄较高的本地教师,一方面教师兼种田,学校家庭两头顾。另一方面知识陈旧,思想僵化,信息不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农村教师的稳定问题必须解决。

三、“留守生”问题需社会动员综合解决

随着农村流动人员的逐年增多,留守儿童的在校生中的比例也在年年增加,留守学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束缚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留守生问题亟待解决。“留守生”大体存在如下问题:

3.1生活中缺乏亲情,心理健康令人担心。

随着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者在城市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尝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于是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一心想让子女将来在城市体面的生活。然而背着父母希望的孩子比背着孩子的父母更辛苦更沉重。这种过高的期望使留守学生产生了沉重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成绩上小小的下滑,在他们内心也会掀起惊涛骇浪,产生很强的愧疚感和负罪感。加之由于经济原因,民工回家次数很少,一次次许诺回家,一次次让学生伤心,一次次扼杀亲情。有的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视不够,也不懂得亲情抚爱,由于教育能力和通讯资费原因,在与学生通话中,无非是问一下考试情况,叮嘱学生几句,许诺带些什么物资,很少听听学生心理期盼。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孩子身心成长无法得到父母引导和关心,与家长沟通障碍加深。

3.2学习中缺乏家教,学科成绩令人担忧。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外出了,孩子也就失去了最好的老师。没有父母督促,精力投入少,学习态度差,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全靠教师分给百分之几的责任心,少数学生厌学、迟到、逃学特别令人头疼,也有多子女家庭,父母外出,年龄大的留守儿童还得照管弟弟妹妹。

3.3寄人篱下从属别人,身体成长令人忧患。

疼爱子女莫于父母。寄居的“留守学生”,其生活习性,饮食冷热、营养调配、味口矫正、膳食多少等都得从属于别人,天气冷暖变化带来衣物增减,昼夜长短变化带来作息把握,年龄增长带来青春发育变化等等,很难有父母一样体贴入微,还会慢慢积攒一些疾病,甚至产生终身遗憾。同时,作为祖辈或叔辈,大多要监护多个“留守学生”,就更是“众口难调”了,不能满足每个儿童的生长需要了。

3.4监护中缺乏责任,其效果令人恐惧。

父母双双外出的留守学生有近一半由祖辈监护。由于精力、体力、知识能力等原因,监护人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浅层关怀,满足于“孩子喜欢”、“不出意外”;也有的监护人出于情面接受留守学生家长委托,抱着“别人的孩子深不得浅不得”的思想,迁就放纵;孩子带着“看别人眼色”和贪玩心理,采取回避躲让,难以沟通,甚至对监护人态度冷漠。监护职责浅层化,不能提供亲情交流环境,和家教的温暖氛围,孩子的许多方面都不能得到满足,出现身体、心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品质等方方面面的“发育不良”,甚至“畸型”。

3.5学校安全责任突显,管理不堪重负。

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造成这些留守孩子大都情感冷淡,缺乏爱心;生活铺张,不懂节俭;我行我素,不受管

束;性格偏激,容易激动;有挫折感,自信心弱;行为乖僻,不计后果。这些不太健康的性格因素,决定了这些孩子多是问题学生,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甚至有些学校不堪重负。

总之,“留守生”问题,是由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原因造成,所以“留守生”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无论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相互配合,综合解决。农村学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因为篇幅和能力所限,我仅试论三点,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和基层教育工作者能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学校,用理论和实践经验帮助我们解决更多基层问题,使我们的农村学校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农村中学的管理

摘要:本文作者转变管理理念,提升办学品位;创新制度管理,推进自主内涵发展,激发教师群体的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对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校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发展势态,形成人心凝聚、安定团结、师生和谐的大好局面。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校管理探索实践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步步走近,农村城市化的趋势逐步加快。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加快,使得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初中的入学人数呈连续下降趋势。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进行创新的学校管理,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何创办一所有特色、有质量的学校,笔者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本文就村初中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谈谈个人体会,愿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管理理念,提升办学品位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将对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改革管理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否成功,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变成现实,学校管理的理念起着关键的作用。

1.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的“主本”观。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这样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变化也都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以人为本”理念。这就要求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时,必须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学校管理上,变刚性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宽松和谐的“师本”管理,更加注重利用教师的创新性去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要提倡从课改前的领导权力本位走向教师能动本位,使教师真正成学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创造性、全能性的特点,打破种种束缚教师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枷锁,形成宽松和谐,高度凝聚和富于创造的管理机制和活动空间。

2.不断加强开放性的管理理念

随着教育资源观念的引入,大教育观念的形成,学校增强了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学校已不再是封闭的管理,我们的视野也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开放性地学校管理首先要求管理模式是灵活动态的,学校的管理要实行“弹性模式”,除了教师的全方位参与外,还必须有家长、社会的合力。要架设起学校、家长、社会沟通的桥梁,使学校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开放性学校管理还要求教育思想是开放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依赖学生、教师和学校,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学校要引导师生向校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优化社会资源;要充分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而不能够各自为战,自我封闭;要采取开放、整合、为我所用的原则,借助“他山之石”以达到“攻玉”的目的。

3.不断加强个性化的管理理念

由于学校课程的开发,将彻底打破“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多样化的课程、个性化的教育观将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得以凸显,实施个性化管理,要求学校的管理从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出

发,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出自己专业特色的学校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提供广阔的空间。个性化管理还要求学校的评价模式要从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传统教育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极大地压制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个性化的管理还要求学校管理具有独创性,学校的发展不能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根据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拓与创新让个性鲜活起来,让学校管理的特点凸显出来。

二、创新制度管理,推进自主内涵发展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全面落实,要求学校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因此,创新管理模式、科学构建学校的管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校自主发展的平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管理模式,几年来,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文件精神,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学校校情的管理体系,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1.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内部活力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校的各种利益群体出现了多元化的目标和多元化的需求。我们只有通过制度的不断创新,把校内各种资源最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协调、兼顾,使每个群体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使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调动。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制度的创新建设首先要从制定目标开始。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学校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为统筹兼顾各管理层次关系,要求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分别制定分层次管理目标和职责,切实落实目标的分级推进,以确保学校整体目标的稳定和提高。

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淡化教师的身份意识,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用人环境。学校在上级部门支持下,结合学校目标管理方案,出台岗位竞聘制度,大胆地实行以“班主任和任授课教师双向选择”为核心的岗位聘任制。此举一下子实现了教职工校内动态流动,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结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挖掘了内部潜力,形成了竞争机制,增强了内部活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以逐年提高。

2.落实人本理念,增强民主意识

在所有的制度建设中都始终坚持师生“知行合一,完美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宽松、和睦、平等向上的人际环境。把学校工作和教职工的个人幸福、尊严以及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追求和体现人的终极价值,让广大教职工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成功的喜悦和个性的尊严。如在进行班主任聘任授课教师的改革时,就事先考虑到老年教师在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对他们的量化考核标准就相对降低一些。对未被聘任的教师,由各处室按照部门岗位标准进行第二次聘任,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端正态度,找出差距,同时为他们创造条件,进行培训提高,以应对下一学的竞聘。所以说,制度建设创新是为了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为了全体师生。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才是学校制度建设创新的真正内涵。

三、激发教师群体的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对学校教师群体活力的激发,引导他们为学校的管理目标努力工作,是学校管理有效性的重点所在。学校管理者只有在充分了解管理客体及其特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才能发挥其管理效益。

1.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

现代教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因此,为了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扎实地、有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邀请教育专家到校讲学,不断进行校本课程的培训,大力开展先进教育思想交流会等活动,制定各类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和行为准则,使得教师在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人的发展。

2.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学校把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师德师能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完善考核机制,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提供

核心竞争力。

针对农村学校教师教科研意识淡薄的现象,学校通过设置考核制度,大力开展教改实验,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意识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渗透各种教改思想,大胆实践,细心探索,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3.不断培养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当今世界,计算机、电子邮件等现代技术运用于中小学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且得到迅速发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转变观念、强化科技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其它先进的教育技术,是对现代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断开展各种先进教学技术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先进理念的兴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运用到教学中去的能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又是文化传播的诞生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育人的需求,还直接影响和改善、调节社会文化的大环境。因此,努力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营造校园的和谐氛围。

1、美化自然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让校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能成为无声的语言,从而促进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文明而得体。

2、优化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据权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和“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及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让他们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从小懂得互相尊重、帮助、关心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3、净化心灵环境。在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及学生自然受到影响。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环境,青年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其动之以情,晓知以理。

实践证明,在学校管理工作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在全校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人心凝聚、安定团结、师生和谐的大好局面。

第三篇:浅谈中小学校园的安全管理

浅谈中小学校园的安全管理

彭旭

一直以来,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也够重视了,但为什么还屡屡曝出众多的安全事故呢?笔者从实际工作中探索编织了促进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模式,有效地保障校园的真正和谐与安全。

一、强化安全思想教育,编织意识防控网校园中两大主体人群就是教师和学生。安全思想教育也必须从这两大群体入手,只有强化安全思想教育、编织起严密的安全意识网络,真正形成生生重安全、师师重安全的全员安全责任观,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校园的平安。

1、加强教师意识教育。教师是校园中最大的成年人团队、是校园内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所以,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应该首先从教师团队抓起。教职工应该树立些什么安全意识呢?我认为至少应该树立以下几种安全意识。

⑴本位责任意识。树立起每个教职工“我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安全我有责”的本位责任意识很重要。每个教职工都要摈弃安全责任“事不关己、熟视无睹”的冷漠,安全在恶人全员落实。

⑵前瞻防范意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工作90%工作在于防。每个教职工都要严格落实安全制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查找教育教学中不安全因素和各类事故隐患苗头,及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是增强安全意识的基本方法。

(3)学习提高意识。“学不可以已”,学校要不断的组织教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能的培训。

(4)沟通协作意识。每个教职工间要有彼此配合、沟通,信息互享的意识;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间要有和谐、互助的精神。

2、加强学生安全意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说“未成年人脱离‘一对一’的父母视线,转为接受老师‘一对多’的管理模式,难免会有不安全的事

件发生。”这句话从客观上揭示了学校安全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

(1)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我们认为安全教育工作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将“老师要我安全”的被动安全观变成“我要讲安全”的主观安全观,安全观念由外需变成了内需。(2)强化心理疏导意识。学校都要逐步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及配合学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将学生一些不稳定的情绪疏通于萌芽状态,让一些不安全因素在未成形之时便控制住。

二、强化安全制度建设,编制制度防控网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安全制度是校园安全的根基。各个学校针对本校实际,都必须有一套完整、科学、实用的规章制度,要形成一套细密、高效的安全制度网络。

1、学校安全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学校安全规章制度必须要真正覆盖学校的政教、教学、后勤。工团队各个系列,校外和校内的教室、宿舍、食堂、校门、运动场等各个区域,通读生、寄宿生、教师、职员等各种现象,饮食、交通、消防、电力、治安等各个种类。

2、学校安全制度的实用性。规章制度不能只成为我们电脑中的摆设,不能只成为安全纸质档案材料。应该保证每种制度都要能够顺利执行。对教职工和学生都必须有真正的约束力、这样的制度才称得上具有实用性。

3、学校安全制度的预见性。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对学校安全事故的可能发生要有预见性,在各种制度中一定要有内容详尽应急操作性高的各类安全预案。应急预案的完善、制定为学校安全管理队伍迅速处理校园内的各种安全事故,及时提供了科学、详细的操作方案,将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三、强化安全隐患排查,编制前置防控网

安全工作当以防为主。安全排查整改是预防的主要手段。

1、校内安全隐患排查。学校应该坚持时时、天天、周周、月月有排查的机制。排查活动要落实责任、落实考核,不得流于形式,应该以“挑刺”、“找茬”的高要求为主要目的。

2、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要联合联合地方政府、公安、工商、卫生、发廊、桌球室、饮食店、路边流动摊点和出租房。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也都记入了台帐,限定人员、限定时间、限定要求,勒令整改!并且实行12小时内必须启动整改的制度。

四、强化安全综合治理,编织合力防控网

“上下同欲者胜”。校园安全必须利用各个方面的合力只有形成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只有形成校内德育、教学、后勤的合力和领导、班主任、教职工的合力,校园平安才有保证。

1、凝聚家、校、社区合力。坚持家、校、社会合力促进学校安全的原则,避免学校孤军苦战。学校应该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主动争取当地政府领导,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派出所、安监办、卫生院、国土所、工商所、、社区等单位,有针对性地适时对辖区学校及周边环境开展专项整治,努力减少各类矛盾纠纷,有效控制刑事治安案件,坚决防止严重危害影响学校安全稳定事件发生。学校应多于家长进行联系,创新家校联系方式,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家校共建平安。

2、整合校内各部门力量。学校可以将安全责任分解到教学线、后勤线、德育线、群团等各个方面,相关领导相关教职员工都实行“一岗双责”,形成各线并重、各单位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

第四篇:新形势下学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践思考

新形势下学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段家河初级中学 曹廷斌

摘 要:在当前校园安全令人担忧的背景下,安全管理成为基层教育管理者必须实践和思考的课题。校园安全管理首先要成立安全教育共同体,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度;其次要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降低安全事故危害度;最后还要加强全员心理疏导,增高安全处理调控度。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在重视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

关键词:中小学 安全管理 实践 思考

近年来,校园伤害事件、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精神伤害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并在第一时间见诸于各媒体,校园安全管理引起家长、社会、政府的广泛关注。保证校园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避免各种矛盾恶化,根治恶性事件产生的土壤是主因,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是校园安全管理追求的目标,更是基层教育管理者必须实践和思考的课题。

一、校园安全管理的探索

当前,全国各地认真开展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大家深入思考,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如何促进行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笔者进行尝试。

(一)成立安全教育共同体,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度

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全社会营造一个健康和非暴力的环境。校园安全并不能仅靠几项强硬措施草草了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全面配合,成立安全教育共同体,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这也是校园安全精神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

1.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学校要从全局入手,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到层层有措施,人人有责任,个个有目标。工作要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存侥幸,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坚决落实责任制,实施绩效工资考核时,对那些工作成绩突出,未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要予以奖励,对工作不力,不负责任的责任人予以惩罚,要严肃追究各种安全事故,有效保障校园平安。

2.建好校园安全人防的体系

政府和学校要成立校园安全管理的领导机构、安管机构、安保机构、社会机

234-

第五篇:中小学校园安全

摘要:校园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它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而最近几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仅给孩子

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而且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因此,校

园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减少发生在他们身

边的意外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安全安全管理

一、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近几年有关校园的中毒事件、踩踏事件、暴力事件、交通安全事件屡见报端,而且每年的安全数字呈上升趋势。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非正常死亡。

2013年初,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在各类安全事故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中毒占2.68%,学

生踩踏事故占1.79%,自杀占5.36%,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3.57%。

2010年3月23日早上7点24分,南平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重大凶杀案,当场死亡3人,送医院救治10人,抢救无效后有死亡5人。嫌犯郑民生当场被抓。

2010年4月28日15时,雷州市纪家镇人陈康炳混入广东省湛江雷州雷城第一小学,持刀

砍伤15名学生和一名为保护学生而与歹徒搏斗的老师。

2010年4月29日上午9时40分,江苏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伤人事件,一名男

子持刀冲入校园,砍伤31人,其中包括28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5人伤势较重,有生

命危险。目前受伤者已被送往医院抢救。持刀男子被当场制服。据初步了解,持刀男子徐玉

元为当地男子,47岁。

2010年4月30日,山东潍坊男子王永来骑摩托车携带铁锤、汽油,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点燃汽油自焚。王永来被当场烧死,5名受伤学生。

2010年5月12日上午8时左右,48岁的陕西省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村民吴焕明持菜刀闯入

该村幼儿园行凶,致使7名儿童和2名成年人死亡,另有11名学生受伤,其中2名儿童伤势严

重。死亡的7名儿童为5男2女,2名成人为幼儿园教师吴红英及其母亲。犯罪嫌疑人吴焕明行

凶后返回家中自杀身亡。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

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意外伤害不仅造

成了大量儿童的永久性残疾和早亡,消耗巨大的医疗费用,而且削弱了国民生产力。不仅给

孩子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而且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因此,保证

校园安全,创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二、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

随着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频发,安全保卫工作已经得到加强,但是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1)社会环境有待改善。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有关职能部门的集中综合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有明显的好转。但是,有些学校附近的娱乐场所依然存在,如网吧、酒吧、游戏厅、KTV。这些地方鱼龙混杂,集中了各种各类的社会闲杂人士,对于目前不具备完整判断能力和还没有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中小学生是个非常巨大的考验,长期生活于此,容易接受社会上不良文化的影响,使学生误入歧途。这些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和不良文化对师生安全的影响仍然存在。

(2)学校所处的位置给学校安全工作带来挑战。如今为了交通的方便,大部分学校处于国道、省道或是乡道旁边,学校在公路边,来来往往的车辆很多,并且车速极快。很多学校附近甚至都没有设置减速带或是安全警示牌,这给学生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尤其是中小学生目前都处于玩耍打闹的年龄,个人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因此,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在各类安全事故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3)随着学龄人数的不断增多和义务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多,学校人数的增多导致了以前合适的楼梯道口相对变得越来越狭窄了,每当学校举行集体活动如上操、运动会、升国旗等,就会导致楼梯口人流量增大,大家挤挤碰碰就会导致安全隐患,2009年12月7日晚9时10分,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民办)下晚自习时教学楼楼梯间发生严重拥挤踩踏事故,8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其中3人重伤。诸如此类的惨剧数不胜数,必须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

(4)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家里备受宠爱,造成学生自尊心过强、心理承受能力低,心理比较脆弱,到学校受了批评,想不通,就不想上学或走上自杀、自残等不正当道路。对于这一点,当老师的都应该特别注意。尤其有一些学生是单亲家庭的子女,心理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大大增加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

(5)学校本身的安全保卫工作没有做足。现在许多学校尤其是私立学校为了节省财政支出,选择的安全保卫人员不是社会上的闲杂人士就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前一类人群本身就个人素质低下,而且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真正碰到事只会躲避退让。后一类人群虽然具备一点责任意识,但是由于年纪偏大,做事只能是有心无力。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几年经常会出现某某人持刀闯入某小学或是幼儿园行凶,造成一次又一次的灾难。

(6)学校缺乏有效的安全教育。学校课程主要涉及到校本课程,注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缺乏对学生有效的安全教育。一是学生缺乏对危险的认知度,他们有些时候不知道他们所做的事到底有多危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二是缺乏对危险事件的处理能力,其实在中小学生发生的很多危险事件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救或者避免,但是由于学校很少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导致学生缺乏了自救的手段,延误了自救的时机,造成了惨剧不断地发生而没人警醒。

(7)校园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最近几年校车超载导致学生受伤和食堂卫生不到位导致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经常发生。这些事件从侧面反映了校园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做事情图自身便利,不明白“责任重于泰山”。

三、校园安全问题的处理措施

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是教育之本,是建设文明平安和谐校园环境的呼唤,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前提保障。因此,应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不仅要着眼于现在,更需要展望未来。

(一)明确学校、教师的责任,做到问责有据。

中小学校园安全往小了说是关乎一个孩子的未来、一个家庭的希望,往大了说是关乎国家的命运。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裕的今天,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已经成为了无数家庭的迫切要求。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三者对于校园安全的责任,将行政区域内的中小学的安全工作纳入监管范围,有助于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学校要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的管理工作,配备专门人员负责中小学生的安全和管理工作,对校园的方方面面切实做到了如指掌。学校行政部门应当加大教育安全的投入,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的应急预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把每次演习当做事实来对待,加强对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育,从根源上重视校园安全问题。

其次,与当地政府加强联系,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学校建成后出现的治安、卫生、饮食、交通等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让学生在校园的角落里发生意外,在饮食上留下隐患,抓好学校建筑的质量问题、学生食堂的卫生问题、学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最后,明确教师的责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教师,不仅应当是传统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榜样和模范,更应当是学生生命的守护者,这不仅是教育的根本,更关系着整个社会风向和社会舆论。但是,现在很多教师都缺少师德,“范跑跑时间”,老师诱奸学生等等,都让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产生了疑问,也将学生的安全问题提上了议程。明确教师问责,有利于教师明确自身的责任,也可以对教师的处罚有理有据。

(二)加强检查消除隐患,正确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

现在,各地政府的办公大楼豪华、坚固,上档次,但是大多数中小学的教学楼却是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教学楼年久失修,教学设别陈旧不堪,师资队伍落后,教学的硬件设施都无法保证。因此,在学校正式开始招生之前,学校教学楼的质量检测就尤为重要。正式招生之后,每年的校园安全大检查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很多学校都怕麻烦就直接省略了这一步骤,皆是等到问题出现之后才想到解决。这就要求地方各级的教育督导部门要把握监察的力度和把监察落到实处。特别是应当将农村的中小学校列为考察的重点,通过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指导和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将上级部门的要求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对有违反规定的学校严厉批评,将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纳入学校评优评奖的重要指标。

(三)加强教育提高意识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与当地公安机关和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密切配合,围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主题,深入组织学生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等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中小学校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板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预防火灾、拥挤踩踏、交通、溺水等事故的教育;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分级分批组织开展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安全管理培

训。要根据当地实际制订培训计划,将安全管理纳入校长园长培训内容,通过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培训内容为有关中小学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常见事故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校长园长和学校其他安全管理人员集中进行安全管理专门培训。中小学要组织全体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学习安全知识,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和保护能力。

(四)加强合作齐抓共管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强与公安、安监、卫生、文化、建设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重点问题,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把中小学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要会同卫生部门切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效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五)积极落实公安机关措施

落实《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

一是对发生在校园及周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权利的刑事和治安案件,实行专案专人责任制。

二是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强化治安管理。

三是根据需要向学校、幼儿园派驻保安员,负责维护校园安全。

四是选派民警担任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负责治安防范、交通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每月至少到校园工作二次。

五是在外地交通复杂路段的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时,派民警或协管员维护校园门口道路的交通秩序。

六是在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设置完善的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在学校门前的道路上施划人行横道线,有条件的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

七是在城市学校、幼儿园周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上学、放学时段的临时停车泊位,方便接送学生车辆停放。

八是对寄宿制的学校、幼儿园,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监督检查;对其他学校、幼儿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并督促指导其依法履行消防职责。

(六)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安全工作措施

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六条措施》:

一是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认真落实《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切实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二是迅速组织力量对学校周边地质和校舍情况进行排查,凡发现地质隐患的要迅速报当地政府妥善处置,对排查出的具有安全隐患的教室要停止使用,必要时可以临时停课。

三是每逢开学、放假前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特别是要以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应对洪水、泥石流、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四是学校每学期要对校车的安全保障、驾驶员资格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严禁租用个人车辆接送学生,凡是用于接送学生的校车必须经交管部门审核合格。

五是寄宿制学校要配备教师或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宿舍,落实夜间值班、巡查制度,坚持对寄宿学生实行晚点名和定时查铺制度。

六是杜绝将学校校园场地出租用于停放社会车辆,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学生安全的活动。

校园安全是一件忽略不得的大事,只有群防群治、加强管理,才能营造充满生机的校园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下载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管理

    全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管理 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学习心得 2010年春季学期 按照上级的安排和要求,在2010年6月份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参加了2010年全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管理国......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叶银生 (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广东广州510450) [内容摘要]:校园文化作为当今学校的热门话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均有一定的成果,各级......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

    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中小学分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分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安徽省广德县桃李园学校校长 闵洪保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基础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随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思考与对策(共5篇)

    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思考与对策 摘要 生命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条件,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青少年如何善用“生命”,怎样更好地“生活”和获得身、心、灵的全面......

    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思考全路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以来,我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不断强化全员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准确研判分管工作安全风险项点,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用风险理论来指......

    煤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煤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今年以来,XO0煤矿在煤质管理工作中,坚定执行矿业公司下发的各类煤质管理文件及规定,积极探索适合XO煤矿特点的煤质管理方法,使煤质管理工作稳步提升,并......

    班级自主化管理实践与思考

    班级自主化管理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给他们更多的参与思考的机会,增加其主人翁意识,改变被动接收任务为主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