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思考与对策(共5篇)

时间:2019-05-15 00:5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思考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思考与对策》。

第一篇:我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思考与对策

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思考与对策

摘要

生命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条件,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青少年如何善用“生命”,怎样更好地“生活”和获得身、心、灵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外教育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掌握防灾避险知识与相应生存技能,是教育本源的回归,也是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中的亟待探索研究并予科学实施的重要内容。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现状思考与对策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寻找新思路、好办法,共同为全校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生命是第一的,没有生命谈何教育。一个孩子牵动着一个家庭,一个家庭也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孩子的健康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只有孩子安全了,家庭才能够幸福,社会才能够和谐。为此我们只有凝聚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安定的学习环境,孩子们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中小学 ;校园安全 ;安全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但校园安全事故却频繁发生,并呈上升的趋势,校园安全状况令人担忧,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频发的校园安全事故不仅造成在大量幼小生命的丧失,也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同时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因校园安全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切实保障校园安全,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构建平安校园,不仅体现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执政理念,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反思造成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探究应对校园安全事故的对策和措施,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做到防患于未然,把校园安全工作做细做扎实。现就我市校园安全现状分析及思考和对策提几点看法。

一、我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

我市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河畔,位于川黔两省的交界处,素有黔北明珠的美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市总人口30万,现有普通中学10所,九年制学校4所,职业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普通高级中学2所,小学55所、教学点38个,幼儿园54所。截止2013年9月初,全市在校小学生18813人,初中生9914人,普高生5235人,职高生1875人(合计35827人)。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对部分学校进行危房改造和校舍扩建,为学校配备了消防安全设备、通讯设备、监控设备、用电器等学校安全设施,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市经济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学校危房比例仍然较高,校园基础设施薄弱,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校园安全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改变。目前我市在校园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基础设施达不到要求。一是校舍严重不足,教学楼陈旧。目前我市各学校普遍存在教室不够情况,生均占有教室面积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学生连基本的活动场地都没有,例如我市市中第二小学,有24班,1365个学生,平均每个班60多个学生,由于学校操场狭小,每天做课间操时,一些班级学生只能在楼梯道上做操;另外学校教学楼建设时间较早,设计不规范,只有一个通道,学生进出教室和上下楼梯,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很多学校教学楼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破漏渗水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学生甚至在危房里面上课。例如我市长期小学的教学楼修建于80年代,现已破损,在2008年确定为危房,现仍在使用中;我市长沙镇中心小学,有3栋教学楼,其中有2栋属危房,房顶有多处损坏,墙壁因长年渗水发黑,楼梯有缝隙,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二是学校消防设施不到位。一些学校虽然有消防设施,但部分设备损坏或遗失,未能及时加以修理或补充。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学校,校舍基本都不符合消防安全相关要求,有些学校原有电路配置标准低,存在电路已老化,电线裸露现象,易发生为火灾等安全事故。三是学校围墙隐患较大。一些农村学校缺少维修资金,围墙出现地基下沉、裂缝、变形等隐患。例如我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和天台学校围墙2013年9月份发生坍塌,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对不合格的围墙限期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学校食堂卫生设施不达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市大部分农村食堂的布局,硬件设施、原料储存都不符合要求,卫生条件差,防蝇防尘设施不完善,消毒设施不齐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传染病流行。

(二)学校安全教育仍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和学校接连不断地发生交通、治安、火灾、溺水、中毒、触电、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这不断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 的影响,我市中小学老师、家长普遍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学校的一切工作中心都围绕着学生的文化成绩,学校的安全教育完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疏漏。一是部分学校的制度建设还不健全。学校安全涉及到消防、交通、治安、饮食、传染病防治等方方面面,某一方面的制度不完善都将导致安全管理的疏漏,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市一些学校虽然制定了各项安全制度,但制度的内容不够完善详细,另外学校对相关制度 的执行不到位,有些安全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制约管理作用;二是学校食品安全状况需要改进。我省在农村中小学推行免费营养餐工作计划以来,各学校都相应地制定了食堂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校对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没有按规定食品留样,个别学校食堂管理混乱,学生就餐场所不足,脏乱差现象严重;食堂从业人员未进行岗前培训和体检,缺乏从事餐饮业的基本常识,统购的禽肉、蔬菜不新鲜,甚至腐烂变质,这些都严重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成为引起学校食品不安全的主要诱因。三是门禁制度不健全。建设平安校园,把好校园是关键。目前我市各学校都建立了警备室,但安保设施和器具仍然相当缺乏,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监控设备,甚至连警具、警服也没有配备,另外学校配备的安保人员素质较低,缺乏责任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缺少安全应急实战演练。各学校虽然都制定了安全工作预案,但预案演练不够,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很难采用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五是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不够。我市建立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周报和月报制度,各学校也重视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但部分学校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存在侥幸心理,或者因为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安全隐患未能得到及时的整改。

(四)道路交通安全存在隐患。最近几年来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已基本实现 “乡乡通”、“村村通”道路交通网络。很多学校临近公路边,由于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公路沿线的校门口缺少基本的交通警示标志,加上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缺乏必要的交通常识,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交通规则,上学和放学途中的在公路上玩耍嬉闹,极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有些学校设有接送学生的校车,但无证车接送学生、幼儿的现象依然存在;还有些农村学校没有校车,家长接送孩子回家多乘坐“三无”车辆,甚至是已经过时或早应报废的车辆,学生的生命安全毫无保障。

(五)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突出。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特殊群体,在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县,多数学生家长长年在外地打工,留守儿童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亲不在身边,主要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监护,加之监护人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会造成家庭安全教育缺失,因监管失位导致的溺水、触电等意外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另外留守儿童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极大影响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因此,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在研究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六)防溺水安全压力大。在每年全国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中,溺水是头号 “凶手”。我市境内赤水河穿流而过,河、沟、山塘众多,夏天气候酷热,容易发生学生下河游泳溺水安全事故。虽然各学校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严令禁止学生私自下河游泳,每学期开学放假前都要强调和提醒学生,但是仍然每年都要发生溺水安全事故。

(七)校园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影响较大。学校周围的网吧、游戏厅、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的存在,会严重腐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造成性格的扭曲,其中虚拟的凶杀、暴力、色情等 内容极易成为他们日后违法犯罪的诱因。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市的农村学校周边几乎都有网吧,而且很多网吧没有经营执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例如赤水八中、九中等学校,在上完晚自习过后,有部分学生进入网吧,在网吧通宵达旦上网,这既影响了学习,又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网吧里还有很多社会无业人员,学生经常出入网吧,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二是校园周边流动摊点较多,有的经营者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经营环境差,易发生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有的摊点销售过期食品、“三无”食品,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二、解决我市校园安全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市在校园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校园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加大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拆除和改造学校危房,扩建学校教学楼和操场,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其次要定期排查学校安全隐患,要实行专人专项负责,对学校厕所、围墙等事故易发设施要进行经常性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电线、开关插座,添置配足消防器材、消防疏散通道,加强对实验器材、体育器材、门窗玻璃的管理,经常对锅炉、煤气钢瓶以及水井、开水锅、窨井等处的护盖进行检测,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机制。学校要成立安全教育领导机构,实行责任分工,要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和落实,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领导重视,齐抓共管、职责明确、运转有序、管理规范、防范有力的学校安全工作运行格局。学校要完善有关安全教育方面的制度,如安全教育的具体实施细则、日常检查和预防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学生课余生活管理制度、教师值班制度、门卫值班制度、防水防电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制度、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体育器材检查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楼道管理制度、安全事故的处理办法和责任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的评价方案等,做到责任到人,群策群力、人人抓落实,形成良好的学校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保证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认真抓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积极推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观念。

第一、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利用多种集会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和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或演讲,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从外面聘请交警、律师等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讲解,营造安全教育的氛围,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从而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第二、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展板、挂图、交通安全知识抢答、演讲以及在学校醒目地方挂标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学校还可以通过安全教育课教育学生如何安全乘坐交通工具,不在交通危险地方玩耍,如何遵守交通规则,识别交通信号标志,知道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及其他报警方式等,积极为学生提供多种交通安全教育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例如我市赤水一中2013年9月24日举办了一次校园安全教育活动之交通法规专题讲座,邀请市交警大队二中队指导员主讲,利用多媒体、交通安全图文展板,以准确的数据,图文并茂的讲解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交通法规课,通过本次讲座,学生对于交通法规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三、重视消防安全教育。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火灾种类和起火原因的简单知识,掌握一般火情的扑灭办法、简单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火灾报警方式、在公共场所和一般火灾中逃生的自救常识,还有学生怎样使用电器、天然气、蜡烛、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使学生的消防知识更全面,消防意识更强。

第四、组织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学校应组织师生学习与学校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从而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

第五、食品卫生和防疫教育。学校要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及校园周边环境卫生,不吃腐烂食品,不随便买零售,能分辨常见传染病及了解其预防办法,知道医疗急救电话。

第六、教给学生在劳动、体育、竞赛时的相关人身安全的知识与技能; 第七、教给学生在自然灾害时紧急避灾的安全知识和培养求生的能力。总之安全教育要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人人讲,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同时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营造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校园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要密切与交管部门的协作和沟通,完善公共交通安全设施,在学校门口增加和完善交通提醒标志,设置减速带、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确保学生上下学期间的安全。同时严格规范接送学生的校车,凡用于接送学生的车辆必须经过交管部门审核合格,统一喷制校车标识。

(五)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要进一步改善食堂卫生条件,保持食堂环境的整洁;要建立和完善原材料统购制度,严把食品和原材料的质量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食堂;要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食品加工过程进行检查,规范操作,坚持食品留样制度;要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体检。

(六)健立和完善校园安全应急预案机制,提高应急防范能力。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如“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食品中毒应急预案”、“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流行病应急预案”、“突发事故预案”、“溺水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停电、触电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等,同时要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防范就力。

(七)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强化对留守儿童的安全监管。首先要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要不断完善农村学校宿舍管理安全制度,规范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行为,建立现代科学管理体系,使农村留守儿童二十四小时处在有效监管中。其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较多 的农村学校应配备法制副校长,对个别行为失范的留守儿童配备“一对一”的法制辅导员,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做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避免违法犯罪事件发生。建立专职的心理辅导员队伍,及时发现和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障碍,保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最后,可以通过建立 “留守儿童之家”、“代理家长”、“爱心妈妈活动”、“1+1爱心结对帮扶活动”等形式,联合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市有4所农村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大胆尝试,今后将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关爱制度。

(八)采取多种措施严防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一是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溺水事故的严重后果,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二是学校每学期以《公开信》、《告家长书》等形式告之家长,强化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三是针对季节变化特点,尤其是夏季、节假日,以张贴公告和利用校讯通短信平台提醒学生家长加大监管力度;四是在校门口、沿河道路口设置警示牌,向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公示举报电话,积极倡导全体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到防学生溺水安全的监督管理中来。我市市中第一小学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近三年来,曾出现过3次学生私自相邀下河游泳的事件,均靠家长举报和学校主动巡查及时发现,确保未发生学生伤亡事故。

(九)密切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形成交互式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还应该得到家长、社会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必须与家长、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广大家长对学校加强安全教育也是认同和支持的,问题是他们自身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在家庭中不懂得时时给孩子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要从实质上得到家长的配合,学校不但要建立家庭和学校联系卡,还要定期与家长进行直接的面对面交流,对家长进行分期分批的安全知识培训,比如通过召开家长会说安全、讲安全;通过观看安全管理方面的光碟、展板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丰富家长的安全知识,才能使他们有效地与学校合作,把学生的安全问题落到实处,共同担负起学生安全教育的责任,使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十)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建设平安校园。在政府的领导下,建立联动协作机制,成立校园安全专项领导小组,由教育行政机关牵头,会同各级公安、综治、卫生、工商、文化、交警、司法、质检、城管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对本地影响学校治安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全面排查摸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对治安混乱或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的,要坚决予以取缔。要强化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巡逻,尤其是在学生上、下学期间包括中学晚自习放学时间等重点时段和路段重点加强巡逻控制。加强对校园周边容易引发治安问题的经营摊点、违章建筑、文化场所等认真清理,清除各类治安隐患。

三、结语

总之,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是一项长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警惕,认真分析校园安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解决校园安全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建立校园安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构筑一道维护校园安全的坚固长城,确保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篇:当前中小学安全工作现状:思考及对策2

当前农村中小学安全工作现状、思考及对策

见之未萌,防之未然,做细做实学校安全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预防为主、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处臵及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基础。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安全工作现状及思考

在当前农村中小学安全工作管理上,通过我们调查了解,发现存在不少疏漏之处,梳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我们知道,学校校长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但通过平时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校校长安全忧患意识欠缺,自己对安全工作不闻不问,当“甩手”校长,安全检查往往“蜻蜓点水”,敷衍了事,对各类隐患排查、危房危点情况掌握不清。既不督促学校有关人员及时制订安全工作计划,也不进行月度、季度甚至安全工作总结,一学期很少开会专门研究安全相关工作,且在用于安全方面的工作经费投入上也远远不够。一遇责任事故发生却总想把责任推在分管安全的副校长甚至中层干部身上。

2、制度执行不够。应该说,目前绝大部分学校安全规章制度门类还是比较齐全,如食品卫生安全、校舍安全、交通安全、楼道畅通安全、用电安全、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消防安全、防洪安全、流行疾病预防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相当一部分 1

学校在制度健全、完善及更新上做得较差,几年前的旧有制度,明显早已过期,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仍以资料汇编的形式长期保存,学校一些主要领导调走了,领导小组也不及时更换,或者就是有制度,标在墙上形同虚设,校长和班子根本不执行。制度不健全、软件不完善、执行不力,已成为部分中小学校安全管理的一大软肋。

3、工作落实不够。一是部分学校安全活动未认真组织落实好,方案未细化、措施不健全,活动的开展仅停留在口头上;二是安全教育课落实不够,一些学校虽排了安全教育课,但没有认真上,仅仅停留在课表上,或者就是拿出以往旧有的安全教案来应付,或者干脆将安全课改上自习课或劳动课;三是隐患整改不到位。一部分学校存在隐患被要求整改,确迟迟不行动,存在侥幸心理或“等靠要”思想。其实那种在花钱不多情况下可以及时解决的小隐患要及时消除,否则一旦出事,容易追究行政不作为。

4、重点突出不够。我们知道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校舍安全等是学校安全工作中的重点,是较易导致群体性安全事故发生,各校应花大力气加以整治。如食品卫生安全,一些学校因监管不到位,食堂卫生状况差,食品留样制坚持不够,库房食物存放混乱,从业人员也不按要求进行健康体检,而且个人卫生意识、习惯差等,这些均会影响食品卫生。只有突出重点安全隐患的整治,才能有效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二、监管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学校安全工作如何实施有效监管呢?

1、机构人员到位。学校必须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办公室,坚持做到机构设臵到位,人员配备到位,杜绝因人员不落实而导致安全工作无人过问的现象。

2、责任措施到位。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在确保责任措施到位上,一是要强化每学期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层层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全面推行安全稳定联系制度,本着管业务必须管业务范围安全稳定工作的“一岗双责”要求,县市区教育局、各中小学校相关领导、工作人员或教职工,应在抓学校安全工作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制度,切实担负起安全管理责任;三是从制度健全与措施完善上狠抓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确保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工作到家。

3、教育培训到位。安全工作必须重视教育与培训,使安全知识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为师生所谙熟。

一是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加大安全知识教育宣传力度。所谓“安全教育周”,就是把每学期某一周(如第一周)固定为“安全教育周”,并将此要求作为制度长期坚持下来。在“安全教育周”活动期间,各校要通过悬挂安全教育标语及警示牌、开辟安全教育板报专栏、定期宣传安全教育知识、举办安全知识讲座、设立校园安全监督岗,并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文

艺表演、师生演讲、现场演练、知识竞赛等活动中,寓教于乐,较好达到宣传教育效果。

二是各校要将安全教育纳入每班教学计划、排上课表、写好教案、上好课程,从而使安全教育走向课程化、经常化、系统化。

三是积极开展多种培训,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在培训工作中,要重点加强食品卫生专业知识培训、消防知识培训、交通安全培训等,通过这些培训,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工作,为构建平安校园、平安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警示教育。在平时安全教育中,要注重搜集校内校外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安全事故,将将此分成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对师生进行警示教育,从而做到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切实查找工作中的不足,真正做到安全常抓不懈,安全警钟常鸣于心。

4、检查整改到位。抓好安全工作的检查、整改,是实施安全工作有效监管的重要举措。

一是要利用每期开学检查和期末安全大检查抓好安全检查工作。在这些检查中,要切实做到组织健全、措施具体、责任明确、检查彻底、整改到位。

二是结合“百日安全活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食品放心工程”等安全活动,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开展

专门安全检查,认真查找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整改,确保活动收到明显成效。

三是加强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校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一些整改,是农村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一些乡镇学校(特别是村小)校舍年久失修,木质人字梁结构的房屋经过雨水、霜雪浸蚀,年久极易发生断裂,在校舍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上,学校要切实制订出可行的校舍维修改造方案,并力争做到“人员落实、经费到位、整改见效”,坚决杜绝走过场,严防因检查、整改不到位而发生房屋垮塌安全事故发生。

第三篇: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成为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状况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全民健身需求。对此应积极转变观念,提高对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稳步建立起长效机制,推动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进程。与此同时,还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注重媒体宣传,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解决体育设施在对外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设施 对外开放 对策研究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日趋增强,健身运动成为杭州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状况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全民健身需求。市区土地日趋紧张,大规模兴建新的体育设施也不现实。与此同时,市内中小学体育设施利用率却不高。因此,充分利用中小学体育设施,为广大市民进行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推动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一、现状

(一)全国体育设施的整体情况

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设施普查显示,当前我国现有850080个体育场馆,其中学校体育场馆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馆总数的65.6%。因此,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杭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状况

据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显示,杭州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615个,其中中小学标准场地 1672 个,中小学体育场地占全市体育场地46.3%。因此,对外开放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对杭州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三)杭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情况

杭州市中小学的体育设施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训练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是在满足学校正常体育教学需要的基础上,为缓解全市体育设施短缺的矛盾,满足广大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而采用的一种有偿或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各类政策的相继出台,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进程加快,为广大市民进行身体锻炼提供了一个健身场所,相应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但据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显示,杭州市体育设施总体开放情况并不容乐观。

二、存在问题

(一)安全责任问题较为突出

在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安全问题是首要问题,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问题。

1.学校财产安全:现在学校管理环境相对封闭,因此,学校财产是相对安全的。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后,前来参加锻炼的外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极有可能造成学校财产损坏和私人财物失窃等安全隐患。

2.事故责任问题:大部分前来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员健身常识和运动能力不够,可能存在着运动方式的错误和对运动器械的操作不当,同样会造成运动损伤。另外,有些体育器材老化,又缺乏及时的维修,极可能给不知情的锻炼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3.学校治安问题: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员可以自由地进入学校,其中不乏思想道德素质低下者,可能与校内师生发生冲突或发生寻衅滋事等问题,从而给学校带来治安问题。

(二)体育经费紧张,没有保障

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的休闲场所,但与此同时,市民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体育器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以及管理支出。因此,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经费问题成为制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关键。

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主要来源于向社会开放收费的资金以及学校财政拨给的资金。而学校的这些资金只能维持学生活动的场地费和维护费,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后所带来的各种其他的费用目前还没有保障。

(三)体育设施管理人才缺乏

当前,杭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管理人员大多是本校教师,知识结构和社会经历都比较单一,实践经验不足,缺乏体育管理的理论知识。

(四)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后,给广大市民带来了一个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但由于人员较杂,加之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不够以及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极易出现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活动场地卫生差:体育器材被损坏:管理责权不明,容易导致管理人员和参加锻炼的市民发生冲突。

三、建议与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升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远远超出体育设施自身的单一价值,中小学体育设施直接为广大市民服务,能有效缓解全市日益扩大的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

面对新形势,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开放的管理理念,抓住管理改革的机遇,在保证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不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坚持“以体为本,多种经营”的基本方针,通过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适时调整体育管理模式,在为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指导以及公益性服务的同时,学校管理者应根据体育设施的不同特点以及目前的对外开放情况,逐步实现学校体育设施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形成以体养体与公益化的有机结合,这是现阶段中小学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加强制度建设,稳步形成长效机制

目前,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尚处于探索阶段,在管理上还不成熟。如收费的标准以及税收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管理办法。因此,应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相互协作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收费标准、开放办法、财务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从制度上推进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进程。

第四篇:我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生猪产业在我市畜牧业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是我市农民从事养殖生产的主要支柱产业。近几年来我市乃至全国生猪产业经历了三次价格波动,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波动使我市原本经济基础脆弱、几乎没有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也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在我市畜牧业中,猪为“六畜之首”,全市养猪业产值占畜牧业

产值的82%,是全市肉食的主要畜产品来源。我市生猪养殖的发展方向是“两条腿走路”即规模养殖和散户养殖相结合。全市规模养殖占25%,散养户占75%。

一、基本概况:

(一)“十五”期间的发展情况

一是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各县(区、市)以良种改良为重点,推广杂交改良技术,尽快以优良品种取代低劣品种。近几年来,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8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建设猪、牛、羊品改点。在猪改方面,针对我市“二元”母猪缺乏的情况,市里把“二元”母猪的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各县(区、市)财政投入的畜牧业专项经费和省财政到且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新增良种母猪的补贴。到目前,全市共有纯种母猪2万头、外二元母猪14.64万头,占能繁母猪的31.63%;有100头以上的良种猪繁殖场47个,存栏基础母猪2.01万头,年可生产外二母猪8.31万头,其中11个场经省级验收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全市建立了猪人工授精点2321个,年输配母猪近90万窝;年出栏三元杂交猪380万头。目前,全市生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达70%,出栏生猪已全部实现“二元杂交化”,三元杂交优质瘦肉型猪出栏率已达52%。在凤风、湄潭、余庆、遵义、绥阳、仁怀、习水、赤水、桐梓、道真等县(市)已形成“三元”杂交猪产业带。基本形成了我市生猪产业发展的良种繁育体系。

二是养殖模式的突破。实行科学养猪,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养殖方式的转变。各地政府、业务部门为进一步推进畜牧业稳步发展,出台了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行动计划。实施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发展工程,重点推广外二元母猪,生产外三元商品猪,打造黔北优质猪产区。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基本走出了一条猪——沼气——草配套,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各地还配套种草养殖,大大节约了养猪成本,增加了效益。据在湄潭、凤冈、习水等县实地调查农户测算,种植优良牧草搭配养猪,节本增效的效果十分明显,在05-06年肉猪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农户养猪每头仍有20-50元的利润。

三是科技水平有了提高。一是出栏率提高。以生猪为例,在科技示范小区,育肥猪出栏率达134.51%,高于全市110%的平均出栏水平,接近全国养猪发达地区的平均出栏水平。小区内多数育肥猪的饲养周期已缩短到100-120天,高于全市150天的平均饲养水平。二是良种普及率提高。在养殖示范小区引进外二元母猪占存栏母猪的比例达53.27%,高于全市35%的占有率;优质杂交育肥猪在推广率达80%以上,高于全市55%的平均水平。在绥阳县,通过发展养殖小区,农民的养猪水平大为提高,与05年相比,外二元母猪情期受胎率由76.4%提高到88.6%,头均产活仔数由17.5头提高到19.4头,仔猪双月存活率由88.7%提高到94%,商品猪出栏率由127%提高到138%,料肉比由3.26:1变为3.12:1。

四是标准化生产开始起步。在发展生猪产业过程中,以养殖小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方式,以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建设为核心,推动养殖方式的转变。全市加快了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申报和标准化养殖推广工作,至目前全省共审批发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单位315家,其中遵义市共88家,占全省的27.94%;在遵义的88家中,畜牧渔业方面有64家,占全市的认定认证数的72.73%。全市多数县(市区)都有了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在认定的64个畜产品产地中生猪31个,产地涉及10个县93个乡镇,占全市226个乡镇总数的41.15%;涉及行政村409个,占全市1771个行政村总数的23.09%。在这些产地,年可生产无公害肉猪98.75万头,占全市年出栏650.27万头生猪的15.18%。

五是以项目为支撑,巩固和发展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2004年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猪、牛、羊、禽和奶源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29个,其中优质肉猪基地项目15个。这些项目都以养殖小区建设为载体,通过良种、良料、良舍、良法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的配套实施,已建成的和正在建设的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养殖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通过引种繁育,扩大优良品种的覆盖面,提高了养殖效果和养殖效益,在优质肉猪基地通过三年的建设,项目区内的优质肉猪比例由实施前的18.3%提高到实施后的77%,实现了在肉猪品质方面质的飞跃。

(二)2007年

上半年生猪生产发展情况

据本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31.8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63%;其中猪肉产量27.47万吨,同比增长8.01%。全市出栏生猪321.52万头,同比增长7.67%。生猪存栏523.17万头,同比增长1.68%。畜牧渔业产值34.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4%。

二、目前形势分析

(一)市场价格。到目前我市仔猪价格每公斤18元,环比上涨38.46%,同比上涨309%;待宰活猪价格每公斤10.80元, 环比上涨20%,同比上涨107.69%;猪肉价格每公斤24元,环比上涨65.52%,同比上涨118.18%。

近年来生猪价格回顾与分析:1998年下半年开始下降一直到2003年上半年,仔猪价每市斤1.8-2.5元,商品肥猪价每市斤在2-2.5元中徘徊,在此期间大量母猪被宰杀,大型猪场倒闭,导致2004年的价格高位;2005-2006上半年又出现猪价低落,造成养殖户淘汰和屠杀母猪,又导致今年仔猪数量下降,育肥猪数量减少,出栏肥猪数量与去年同期相当。今年以来全市畜禽鱼的总体形势是:猪肉价格高位运行,牛羊产品市场一直看好,渔业产品市场稳定,禽类产品需求量增大。但当前畜牧渔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生猪及其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养猪生产所需原材料的价格涨幅也较大,屠宰经营者获利较大,养殖户的获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生猪存栏数量不容乐观,特别是养猪生产者对高位价格行情不能驾驭而缺乏信心,全市生猪生产存在后劲不足的严峻形势。

(二)制约我市生猪产业发展的其它因素:

1、没有长效扶持机制。对生猪产业未建立长效的补助扶持政策机制,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产业扶持机制,也就是说,在市场行情好时,没有扶优扶强的机制,只在低迷时的扶持政策。

2、没有建立起养殖风险保障体系。一是政府没有设立养殖风险保障基金,对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遭遇的突发事件如重大动物疫病的处理赔偿、死亡补贴等方面没有政策性保障措施。二是金融保险部门不愿涉足,此类业务还没有发展起来。三是多数屠宰加工企业不愿提供保护价收购,不能在养殖生产者中间形成龙头地位。四是养殖专业协会运作情况不理想,对养殖农户没有多少凝聚力。

3、没有大的龙头企业支撑。一是没有猪肉的深加工企业。目前我市仅有的几家屠宰加工企业都是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对生猪产业的发展未起到拉动的作用。二是缺乏大型的、有影响力的活畜交易市场,没有建立起这类有带动力的市场联系平台。

4、防疫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随着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资料(包括种猪、仔猪)等物流速度加快、覆盖面范围扩大,新的疾病不断传播和发生,我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远跟不上发展需要,这主要体现在现有体制不健全,体制改革动作很慢,基层防疫员队伍极不稳定。同时,动物防疫所需疫(菌)苗的购买极不方便(如:细小病毒、伪狂犬、蓝耳病等),生产厂方规格标准与实际使用者之间矛盾突出。

5、农民外出务工不断增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差距更加扩大化,农户种养殖业的收益与二、三产业的就业收入相比已经远不能及,并且农村农业生产与城市就业之间比较效益的差距还在进一步加大;形成大批农民外出打工,甚至许多是整户举家外出(据各县估计,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已经占农村总人口的近30%);而且外出打工的大多是有一定文化和科学知识程度的青壮年劳动者;导致农村养殖业生产出现由老人和初中生以下小孩担当主角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还在加剧普遍化。农村养殖业生产中科学技术的普及难度加大,而且稳定性极差,今天培养发展一个科普户、生产能人,明天可能已经是外乡的打工者。

6、利润分配不公。一头商品肥猪按现价每公斤10.80元卖给猪贩子,饲养几个月,目前一头育肥猪可赚到100元左右;猪贩子拉到屠宰场宰后过边口给肉贩子,一头猪可纯赚60元;肉贩子将肉拉到市场上卖给消费者,一头猪可纯赚近200元。同时,一头猪还可产生附加值150元,其中,工商管理费10元,检疫费5元,运输费20元,中介费20元,屠宰费25元,兽医10元,屠工60元。而这其中只有饲养生产环节遭遇的市场风险最大,只有养殖户独自承担养殖过程中的这种风险,而其它各个环节均“旱涝保收”。在任何一个城镇,绝大多数的猪肉流通是由养殖户-猪贩子-肉贩这个看似简单的链条完成的,只有一小部分猪被猪贩子送进肉联厂,然后送进超市或者销往外地。不管猪肉怎么流动,养殖户都是整个产销过程遭遇风险的惟一受害者。在生猪价格最低迷或者高位运行的时节,总有农民试图越位,想直接把猪肉送进市场,但由于生猪生产与市场经营之间复杂的上市经营群体的利益、工商管理、税收和各种手续等使他们最后往往还是知难而退。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要解决市场畜产品的供求平衡问题,畜牧部门一家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这需要全社会相关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三、目前采取的措施

(一)政府层面的鼓励措施。为稳定和促进生猪生产,市政府决定安排100万元财政资金进行贷款贴息,并要求各县(市、区)财政要以不低于1比1的比例投入资金进行贷款贴息,以扶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市政府还安排40万元财政资金,引进100头优良纯种公猪,对全市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良种猪骨干场实行种猪补助,对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种猪血缘进行更新换代。各县(市、区)未列入市级补助的种猪场由各县(市、区)对其引进的种公猪进行补助。

(二)畜牧部门的发展措施。

1、积极做好引导工作,深入基层动员养殖户及时补栏,确保存栏量。

2、以养殖小区建设为载体,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发展养殖户饲养外二元母猪,进行自繁自养,降低育肥猪成本。如习水县目前已建成生猪养殖小区46个,凤冈县发展适度规模50-100头的外二元母猪养殖场23个,全市100头适度规模的养殖场达到460余家,比去年增长了50%。

3、大力推广种植优质牧草—菊苣养猪技术,以降低饲料成本。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可使育肥猪降低成本20%,繁殖母猪降低成本40%。

4、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确保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切实做到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100%,免疫耳标佩戴率100%。力争全市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二是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组建好队伍,落实好人员,储备好物质,并加强演练。三是强化动物检疫监督,确保动物、动物产品安全。加强畜禽屠宰检疫和产地检疫工作,严格执行外引种畜禽必须申报的有关规定,杜绝外疫传入。加强动物防疫监督和管理,禁止无免疫耳标、无产地检疫证明的动物进入屠宰加工等流通环节,维护畜产品和公共卫生安全。四是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兽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农村防疫员劳动报酬,提高防疫员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积极性。

四、未来生猪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我市围绕“三新一强”发展战略,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全市畜牧渔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突出生猪,壮大牛羊,提升家禽和特色养殖,挖潜水产”的战略思路。其中就是要稳定生猪产业,着力改善品种结构,提高猪肉品质,最终目的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把我市打造成全省最大的优质畜产品基地。要做好这篇大文章,生猪产业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建立优质肉猪养殖储备基地。根据市场需要,在环境条件、经济基础较好,基础设施齐全,配套功能完善,养殖技术全面和诚信守法的养殖生产者中,选择合适的养殖场户建立我市优质肉猪养殖储备基地。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措施和办法,并提供一定补贴经费,确保其常年存栏量,以备急需时稳定市场供给和平抑物价。

(二)巩固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在继续做好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规划、优化品种结构和合理布局的同时,规范生猪品种改良点的建设,提高全市肉猪品质,力争在“十一五”期末使我市出栏肥猪全部三元杂交化。

(三)逐步建立风险基金。各级政府要引导、鼓励和支持金融保险企业大力开发畜牧渔业保险市场,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业保险业务,加快畜牧渔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不同畜禽鱼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及其保险业产品,增强畜牧渔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畜牧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在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的同时也应重视散养农户的生产。规模养殖的优点是有利于现代化管理、有利于品种改良、有利于防疫、有利于科学技术普及、有利于现代生物技术推广、有利于信息传递等;同时,也能成为养殖适用技术在农村示范基地。散养的优势有,一是有机农业的需要,二是养猪排污就地循环,三是可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留守人员,四是可充分利用构不成商品的农家饲料资源,五是农民不仅是猪肉生产者,也是猪肉最大的消费群体,散养自给的猪肉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在循环经济原则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要加大培训和示范推广力度,大力推广自繁自养,种草养猪,强化防疫等节本增效的综合配套措施。

第五篇: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在当前校园安全令人担忧的背景下,安全管理成为基层教育管理者必须实践和思考的课题。校园安全管理首先要成立安全教育共同体,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度;其次要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降低安全事故危害度;最后还要加强全员心理疏导,增高安全处理调控度。X区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在重视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

关键词:中小学 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

近年来,校园伤害事件、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精神伤害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并在第一时间见诸于各媒体,校园安全管理引起家长、社会、政府的广泛关注。保证校园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避免各种矛盾恶化,根治恶性事件产生的土壤是主因,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是校园安全管理追求的目标,更是基层教育管理者必须实践和思考的课题。

一、校园安全管理的探索当前,全国各地认真开展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大家深入思考,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如何促进行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笔者进行尝试。

(一)成立安全教育共同体,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度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全社会营造一个健康和非暴力的环境。校园安全并不能仅靠几项强硬措施草草了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全面配合,成立安全教育共同体,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这也是校园安全精神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1.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学校要从全局入手,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到层层有措施,人人有责任,个个有目标。工作要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存侥幸,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坚决落实责任制,实施绩效工资考核时,对那些工作成绩突出,未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要予以奖励,对工作不力,不负责任的责任人予以惩罚,要严肃追究各种安全事故,有效保障校园平安。2.建好校园安全人防的体系政府和学校要成立校园安全管理的领导机构、安管机构、安保机构、社会机构(含志愿者队伍),落实相应的责任,形成校园安全管理的共同体。地方派出所与学校密切配合,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民警、协警、门卫保安和安保志愿者在校门口巡防;严格实行门卫查验、来校登记和外出登记请销假制度,加强师生出入校园、外来人员进入校园、进入校园车辆的管理;学校上课时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强化重点时间段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实行校园安全日报制;落实低年级学生上学放学接送交接制度,所有年级准时放学,特殊情况通知家长何时接送。这些也都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3.装备到位排除安全隐患,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如在学校重点部位加装摄像头和红外线报警器,门卫与110应急中心链接报警按钮,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降低安全事故危害度中小学安全管理机制,就是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计划对学校安全进行预防、应对、恢复的策略应对过程,

下载我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思考与对策(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思考与对策(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教育现状与对策思考

    ___区座落在市政府和___油田机关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建区十七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区经济实力成几十倍......

    产业扶贫现状与对策思考

    产业扶贫现状与对策思考 石门县扶贫办 产业扶贫是通过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来实现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从长远角度来看,其意义非常重大。如何更好......

    我市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市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近年来,我市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

    浅谈我市畜牧养殖业贷款现状与对策

    谈我市畜牧养殖业贷款现状与对策 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批示,最近,我局组织人员对部分畜牧饲养企业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我市实际,对解决我市畜牧养殖企业贷款难问题谈几点看法......

    浅议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浅议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围绕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改革正稳步推进,但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学......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学生和老师正是纷繁角色中特殊的两种,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师生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师生......

    我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构建和谐XX”的奋斗目标,“构建和谐XX”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市有农村人口260余万,占全市总人口的近80%,有村民委员会2242个,村民小组17745个。建设和谐......

    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课题的产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