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骅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时间:2019-05-14 02:5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黄骅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黄骅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第一篇:关于黄骅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关于黄骅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1-11-14信息来源:黄骅在线

一、海洋产业基础条件和发展现状

(一)基础条件

1、海洋资源丰富。黄骅市拥有海岸线65.8公里,海岸滩涂2357.4平方公里,盛产鱼、虾、蟹、贝、藻五大类七百多种海产品,水产品总量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宜海盐生产,境内有盐场36个,盐田总面积220多万公亩,年产原盐150万吨,是我国著名的长芦盐产地。沿海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2、渔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渔区支柱产业有海洋捕捞、育苗孵化、貂狐养殖、海水养殖。2003年,海洋捕捞实现产量3.4万吨,海水养殖实现产值1.1亿元,貂狐养殖实现产值6413万元。此外,新能源、盐化工、船舶制造、海洋运输、临港产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3、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目前,全市逐步形成了上联市场下联渔民的技术服务体系、良种选育体系和新技术试验攻关体系,建立了技术推广站、水质检测站和水产养殖技术中心等机构,为依靠科技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4、区位交通优越。黄骅市北倚京津,东临渤海,又有广阔的神华沿线腹地,既能充分利用大城市的市场空间,又能较为便利地获取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智力资源。境内朔黄复线电气化铁路、307国道、205国道、海防公路贯穿全境,石黄、津汕高速、黄万铁路即将开工建设,交通运输便利,这些都有利于以大流通促海洋经济大发展。

(二)发展现状

1、海洋捕捞实现以远补近。针对近海资源日趋枯竭,曾经占渔区经济比重60%的传统捕捞业一度滑坡的实际,黄骅市加快实施“以钢代木”工程,实施以远补近,主攻外海,新上钢壳船27艘,今年上半年实现捕捞量3990吨,产值3200万元。

2、项目渔业蓄势待发。随着投资8000万元的鑫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和投资2000万元的香港鼎盛工厂化养殖项目的启动,新一轮的海水养殖热潮骤然而至。以新品种、新技术为突破口,海水养殖技术水平全面提高,3.4万亩虾池获得河北省和北京市无公害基地认证,并整体注册了“蓝家族”商标,海参、沙蚕等新品种养殖有了良好开端,全市10万立方育苗水体90%实现赢利。以项目为依托,以科技和信息为核心的项目渔业代替成了海水养殖的“新宠”。

3、貂狐养殖焕发生机。依托东北科研所的先进技术,积极推广貂狐“标准化科学养殖模式”,大力发展貂狐养殖业。据统计,今年黄骅市新增貂狐饲养4万只,总量达到了25万只,实现了蓬莱黑貂养殖成皮过一米的新突破。貂狐养殖正从渔民的“吃饭产业”演变成“富民产业”。

4、水产物流业发展迅速。伴随着海防公路的开通和中国北方畜牧暨水产品专业市场的建成使用,渔区水产物流业发展较快,产品销售范围以京津及本地为主。到2003年底,专门从事水产贩运的机动车达500辆,人员950人,销售量4500吨,创产值3200万元。

5、海上运输业“浮出海面”。黄骅港的投入运营为海上运输创造了条件,黄骅市初步形成了一个依托大港、面向国际的“大海运”格局。利舟船务公司千吨级货轮项目已建成,长胜海运公司项目得到国家批复,运通海运公司项目上报交通部审批,南排河海运船队新增运输驳船55条,全市总运力近7万吨,海洋运输成为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新亮点。

6、临海工业初露端倪。利用渔区滩涂、荒地丰富的有利条件,拓宽视野、拓展思路,大力发展工业项目,已成为振兴海洋经济的重要突破口。以鑫海生物、鲁能电源、华瑞风力发电为主体的临海工业迅速膨胀,渔区经济发展走上新轨道。

二、存在的问题

1、固有的传统发展模式尚未打破,海洋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过去渔业资源丰富,几乎是“出海就丰产,养殖就赚钱”,这些给渔区人民带来暂时丰厚收入的同时,也造成了海洋经济的模式化。随着资源、市场发生了变化,许多人仍固守上船、养虾的单一思维模式,对上工业加工项目,发展民营经济热情仍不高,增收致富的路子较为狭窄。2003年渔区第二三产业仅占渔区GDP的14%、22%,工业“短腿”、第三产业“萎靡”的现象不容忽视。

2、小打小闹粗放经营,使海洋经济规模及效益偏低。渔区个体私营经济近些年发展较快,但多是“小打小闹”,在发展水产养殖、水产运销加工、临海工业上,缺少规模大、产业突出、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等龙头,使海洋经济规模小、档次低、效益差,开发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以水产运销为例,渔区从事水产贩运的个体车辆有460辆,大多是一家一户一车的粗放运销形式,组织性较差。同时,水产品人销售80%是鲜售或经过简单的冻块加工,档次较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渔业的附加值。另外,全市海洋科技人才匮乏,劳动力素质较低,初中以下文化的劳动力占到渔区总劳动力的91%,这成为制约渔区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3、项目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沿海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近几年渔区经济总体不景气,消费又降不下来,渔民收入多数仅能满足基本生活,发展资金十分短缺。据金融部门提供的数据,渔区去除一些大款大户后,一般家庭实际存款较少。而在渔业投入上,上一对大马力铁壳船新的少则300万元,多则800万元,旧的也得120万元,铁壳船单艘一次出海前期费用需5万元;育苗孵化室每1000立方水体需投入30万元。另外,一些大型的工业加工项目和海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更大,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应对,向外寻求资金支持的形势十分紧迫。

4、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承载力不足。沿海渔区人口密集,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发展小城镇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目前,渔区经济总体不景气,对企业商家的吸引力减弱,对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不足。加之,乡镇财政紧张,机动财力极其有限,真正能拨到小城镇建设上的资金更是捉襟见肘。

三、今后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路

根据黄骅市海洋经济的基本情况,今后一段时期内,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一个目标”,到2007年,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5.9亿元,年均递增25%以上,占GDP的比重超过16%。使黄骅成为沧州海洋经济的增长带、河北海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环渤海经济圈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加快“四个转变”,由传统开发向现代化海洋开发转变;由粗放式养殖向集约式、生态式养殖转变;由单一的一产产业结构向一、二、三产业协调联发展转变;由资源型、投入型增长方式向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增长转变。在具体工作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建设四大养殖基地,推进养殖业上档升级。一是建设水产品科技研发基地。通过建立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科技含量。在抓好三疣梭子蟹、东方对虾、梭鱼等传统优势品种养殖的同时,做好南美蓝对虾、美国红鱼、海蜇等品种的示范推广,引进海参、鲍鱼、大鲮鲆等海珍品进行试养,力争每年引进1—2个新品种,形成主体品种、后备品种、新品种相配套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二是建设无公害化高效养殖基地。全面实施虾池改造,变粗养为精养,实现养殖模式由“一大三低”(大面积、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向“一小三高”(小面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转变。争取到2007年完成80%的虾池改造,工厂化养殖面积达到40万立方米。同时,以“超市渔业”为标准,进一步完善苗种基地建设,建设20万立方水体无公害健康苗种繁育基地和北京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三是建设浅海及滩涂开发基地。充分利用滩涂资源,把滩涂地区开发成高效、高产、创汇的基地,逐步形成“海洋牧场”。在1—10米等深线浅海海域建设总面积为80万亩的资源增养殖带,在全市建立起陆域、滩涂、浅海“三位一体、鱼虾蟹品种齐全”的水产养殖体系。四是建设貂狐养殖基地。立足低值杂鱼资源,把貂狐养殖作为渔区养殖业的有益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引进并规模发展彩貂、北欧、北美纯种貂等市场需求量大、适宜渔区养殖的新品种,加强与国际皮草市场的对接,特别要加强与肃宁尚村镇皮草市场的联系、合作,推进产品直销外销。到今年年底,确保貂狐饲养量达到26万只。

(二)加速渔船更新改造,扩大外海作业实现捕捞量稳定增长。一方面立足于“上钢壳、换大船、扩远海、打远洋”,加速淘汰旧木壳船,积极发展钢壳船,特别是400马力以上的大马力钢壳船,提高远海作业能力。争取到2008年,全市钢质渔轮的比例由目前的10%提高到80%,数量达到400艘。另一方面加强对国内重要渔场的研究和准入证件运作,以资源好或入渔规模小的渔场为主攻方向,多途径争取准入许可证,不断扩大外海入渔规模,进一步拓展中韩、中日、中越涉外捕捞。同时改进作业方式,采用先进的捕捞设备和鲜活贮藏等技术,发展远洋捕捞,提高捕捞产量和效益。

(三)培育海洋工业新优势,逐步建设有一定规模的临海工业基地。一是抓好水产品加工业。大力提高水产品的保鲜、保活、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形成冷冻小包装产品,加快鱼片、鱼丸、虾片、虾条等营养保健、休闲食品系列产品的开发力度。着眼于低值杂鱼的加工增值,加快发展生物饵料和饲料加工业。以鑫海生物技术和鼎盛工厂化养殖项目为龙头,到2007年,开发出若干个具有黄骅特色的名优水产加工品牌,水产品加工量占海洋产品总量的比重达到70%,水产品的附加值普遍提高30%-40%。二是抓好盐业和盐化工及海水利用。继续实施海洋盐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食用盐、畜牧饲料用盐、公路化学用盐、水处理用盐等产品,实现多品种经营。有选择地发展海洋化工,在镍化工、镁化工、氯化工以及钠、钾等元素的开发利用上有所突破。三是抓好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海洋风能、潮汐能、太阳能以及油气资源,促进临海工业和港口开发。全面启动投资150亿元的山东鲁能集团电源项目,总投资2.1亿元的华瑞风力发电项目,积极推进投资4.2亿元的天津自来水总公司海水净化项目,尽快发展煤化工业等。四是抓好船舶制造业。以原黄骅造船厂为基础,盘活并扩大生产规模,建设成为可承接大型渔轮货轮修造业务的修造基地,大力生产多功能轻型货船、大马力渔船、工程船和改装船等,发展渔机具修造,逐步形成完整的船舶修造业体系。

(四)加大开发引资力度,做足做好临港产业。以建成黄骅大港服务基地和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为目标,坚持依托港口、服务港口、利用港口、建设港口的宗旨,大力发展临港加工业、临港服务业和临港仓储业。临港服务业。一是发挥好黄骅市区的服务载体功能,谋划组建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加快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建设一批高标准的餐饮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重点抓好投资3000万元的市财政培训中心二期扩建项目。二是立足于建设港区的“菜篮子”,发展蔬菜、花卉种植和畜牧养殖。在307国道两侧实施“白色长廊”规划,每年发展蔬菜大棚50—80个;发展以王家院、八里庄等村为中心的肉鸡饲养和以东段庄为中心的小尾寒羊饲养;加快以王院为主的花卉种植基地建设,扶持宁波藤头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建设。三是配合大港、电厂的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为港口和其它工业配套服务的船舶修理制造业、汽车修理业、港口机械修理制造业、包装工业和油料供给等行业。四是发展劳务输出。抓住港口在生活服务、生产操作等方面需要劳动力的机会,开展劳务协作,搞好各种形式的劳务输出,扩大农民就业渠道。临港仓储业。按照“两线、三片”(石港公路和朔黄铁路沿线、黄骅南站、羊杨工业区、港口开发区)的布局要求,在朔黄铁路沿线规划建设大型建材市场,使其成为周边地区建材集散中心;在羊二庄东站附近谋划兴建原盐集中坨,形成原盐西运的集散地;在羊杨工业区内建设以杂货为主的仓储小区,在沿海防公路段有利位置谋划建设储运北货场。在临港区逐步建立大型进出口和转货贸易市场,发展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临港工业。以发展出口加工业为方向,大力发展五金制造业,投资1.2亿元在黄骅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占地160亩的五金工业园区。同时,抓好八里庄临港工业园、白庄聚金工业小区等一批重点工业小区建设。积极发展建筑建材业,重点加快节能型、环保型、技术型、附加值高、效益好的建材产品的开发,使建材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重点抓好镀膜玻璃耐火、保温、隔音钢化玻璃的开发与生产以及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塑料钢门窗、塑料建材制品的生产。

(五)发展新兴产业,建立较为科学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打破过去以渔为渔的单一经济结构,引进人才技术,大力发展海洋运输、滨海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形成门类齐全、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海洋产业体系。在海洋运输业上,一是立足于路港和石油勘探,以发展专用小型运输船舶和护航船舶为主,垄断黄骅大港的内河航运和护航业务。二是适应临港化工等特殊行业的航运需求,发展特种船舶,专营化工原料及成品运输和大型建筑构件运输。三是适当调整船舶运输结构,逐步发展集装箱运输等业务,增辟海上航线,开展外运。到2007年,争取拥有千吨级货轮20艘以上,实现产值突破1亿元。在滨海旅游业上,充分利用海岸线、古贝壳堤、歧口炮台、赵家堡妈祖庙等旅游资源,开发、包装、整合,建立起集观光、休闲、游乐、渔猎、渡假于一体的“休闲渔业”体系,形成极富黄骅渔村特色的新兴海洋产业。近期围绕风力发电项目,在周边10平方公里潮间带实施滩涂综合开发,开发人工湖,建设健身馆和别墅度假区等游泳和休养设施;远期规划建设人工岛、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古贝壳堤生态公园、大型海滨浴场,发展适应不同层次游客需要的高中低档宾馆、饭店和有特色的旅游购物场所。

(六)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渔区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立足于把南排河镇建成为“沧州第一强镇”,全面推进城镇“五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培树沿海特色名镇。一是编制小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奠定良好的城镇发展基础。二是加快中心渔港和水产交易市场建设进度,把中心渔港和水产交易市场作为南排河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区域,依托中心渔港和市场的集聚吸纳功能,吸引在近海作业的各地船只进港停泊,把南排河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较大的水产物流中心之一。三是克服渔区地碱水咸、草本成活率低的困难,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草种,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形成百里绿色长廊。

第二篇:海洋经济发展思路

66项政策扶持蓝色经济 西海岸建海洋经济新区 http://.cn2011年06月25日04:40半岛网-半岛都市报省发改委主任、省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张超超

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有利于重点城市拓展发展空间,提高行政效率。建设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等海洋经济新区,是促进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的客观需要。建设日照国际海洋城、潍坊滨海产业园等中外合作园区,有利于加强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三区”和“三园”建设是规划的亮点,也是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点。6月24日,2011“蓝色经济大家谈”开幕式上,省发改委主任、省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张超超,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定位、总体布局、分布重点等,并对主要“涉蓝”政策进行了解读。

建国家级海洋经济学院

张超超说,国务院批复的规划赋予了我省66项重大支持政策和事项,其中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方面,规划从产业发展、财税、投融资、园区建设等方面确立了24项扶持政策,主要包含了五个方面。一是设立了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会,目前已上报发改委,下一步将争取国家尽快批准。二是设立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海洋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和国际碳排放交易所。三是建设长岛休闲度假岛和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四是支持区内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公开转让。五是支持各类园区建设,建设具有海洋特色的经济区等。

张超超表示,半岛蓝色经济区在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方面,出台了包括科技、教育、人才等13项政策。其中,从探索落实区内高等学校设置体制机制,规划建设一所国家级海洋经济学院等方面提出了教育政策。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海洋科教人才培训,建设一批海外留学人员的创业人才基地,建设东北亚地区的海洋人才集聚中心和交流中心等方面提出了人才政策。合理调整重点城市区划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张超超解读说,规划明确了两方面的政策,总共是14项。

一是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中日韩区域合作的实验区。今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中日韩三国峰会上指出,明年将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在重点

产业开放、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把蓝色经济区打造成为中日韩区域的合作实验区。

二是合理调整重点城市的行政区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等海洋经济新区和日照国际海洋城、潍坊滨海产业园等中外合作园区。

规划还提出设立中国青岛国际海洋节。张超超说,设立中国青岛国际海洋节,举办蓝色经济高峰论坛以及海洋经济文化技术国际博览会等方面的国际会展,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

围填海指标对山东倾斜

张超超说,在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规划从加强蓝色经济区保护建设和管理试点,开展海洋生态补偿试点和海洋带综合整治试点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加强海洋生态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

规划还提出,围填海指标等将对山东予以倾斜。其中包括新建董家口等九个集中区域的用海片区,推动填海海域使用权证,支持开展海岛保护试点等,这是增加土地利用指标,节约土地使用问题,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

省委、省政府在近期出台的实施意见中,对这些政策进行了明确分工,力争今年完成13项,启动开展39项,研究探索14项,同时省政府将围绕财税、投融资、用地用海、对外开放、科技交易、生态环保等方面研究制定系列的配套政策。

2011年7月26日—27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工作研讨会在东营市举行,省发改委规划处赵锋处长、蓝色经济规划处王智永处长等出席会议,沿海七市蓝色经济规划工作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对《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了系统解读与学习,讨论修改了七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相关市介绍了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三个海洋经济新区和日照国际海洋城、青岛中德生态园、潍坊滨海产业园三个中外合作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情况。

会议要求,各市要增强全局观、大局观,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主动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衔接配套。

会议对下一步蓝色经济区规划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做好七市规划的编制指导。目前各市均已完成规划初稿,要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七月底前报领导小组,经省政府批准印发实施。完成“三区三园”的规划评审,规划要突出海洋新区的概念,打造品牌效应,争取在9月底拿出规划。年底前完成26个专项规划的评审论证报批工作,出台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配套政策。二是分解落实、督导实施66项政策,重点调度执行、落实情况。落实省部协议的重要内容,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三是尽快推动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个国家级高新区进入“新三板”上市,有关市要做好工作。四是重要课题的研究,要规范化,有章可循,按部就班。近期,要筛选几个重大课题委托出去,争取年底前拿出成果。

第三篇: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探讨

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1-10-12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李文荣

【摘要】文章分析了河北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总结了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条件;发展对策

海洋以其巨大的系统能力调节着全球环境和支撑人类的生存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开发海洋资源作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的有效途径,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海洋经济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河北省地处渤海之滨,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和环渤海金项链的关键环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河北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条件

(一)有利条件

1.资源优势。河北省不是海洋大省,但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河北省海岸线长599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421公里,岛屿海岸线178公里。年吞吐量在百万吨以上的大型港口有4个,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36个。秦皇岛港是北方第一大港,我国最大能源输出港;黄骅港为神府煤炭的出海口,是跨世纪的神华工程的龙头港。京唐港是个以运送煤炭、建材、海盐、矿石等为主的发展中的港口;在建的曹妃甸港是渤海湾内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具有建设25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码头的良好条件。渔业资源丰富,这里有海洋鱼类660多种,有较高捕捞价值的70多种。旅游资源独特,类型多样,主要有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长城、长城入海处的老龙头、昌黎黄金海岸、黄骅古贝壳堤等。矿产资源丰富,在环渤海地区,河北省境内的石油6.14亿吨,天然气133.99亿立方米,地下卤水远景储量约15亿立方米,原盐生产能力500多万吨,是全国第二海盐生产大省,此外,河北沿海还有煤、铁、硫、金等矿产资源,海水中还有溴、钾、镁等多种化学元素。

2.区位优势。河北省沿海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与京津两市相临,是华北、西北广大内陆外向型经济的出海口,水陆交通便利。

3.政策优势。河北省提出了科教兴冀、两环带动开发、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这是制定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指导和社会环境。“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充分发挥河北省“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带动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尽快把“两环”区位优势变成区域经济优势。

4.发展机遇。当前,环渤海经济圈迅速崛起,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曹妃甸深水港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最大工程之

一、“河北省一号工程”,这些都为河

北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

(二)限制条件

河北省虽是沿海省份,但海岸线短,而且与两省一市共用渤海这个中国最小、最浅、半封闭的内海,海洋资源相对较少。加之海洋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海洋科技人才缺乏,这些都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发展。

二、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就

河北省在“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驱动下,围绕培育环渤海产业带,推动了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港航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水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盐及盐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海洋产业体系,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正在起步。主要海洋产业产值以年均15.6 %的速度增长,2003年全省海洋产业产值达到158亿元,形成了河北省经济新增长点的基础;海洋科技取得显著进步;海洋法制建设及海洋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二)存在问题

河北省海洋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在:

1.发展总体水平低。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速度与全国比较相对缓慢,总体水平较低。河北省海岸线长度占全国2.7%,但2003年河北海洋产业总产值只有158亿元,仅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6%,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05%,海域利用率仅20%,而广东、上海、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市的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都已突破1000亿元。河北省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大致只有广东省的1/16,辽宁的1/5,山东的不足1/10。

2.产业结构问题突出。河北海洋产业各部门由重到轻的次序依次是:海洋渔业—海盐业—滨海旅游业—港口海运业—沿海造船业—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第一、二、三次产业各占的比重依次是59.5%、19.3%和19.3%,而广东省分别是29.1%,29.1%,41.8%。海洋经济总产值中,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滨海旅游、海洋水产、海洋交通运输、海盐及海洋化工总计占88.42%,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很少。这说明河北海洋经济还基本停留在“渔盐之利,舟楫之便”的基础上,是传统型、初级型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度低。

3.资源开发不足与部分开发过度。海洋资源开发总体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沿海滩涂利用率仅为30%,而适于水产增养殖的1142万亩的水面利用率不足2%;海洋水产仍以内海捕捞为主,远洋捕捞和耕海牧鱼刚刚起步;海洋化工仍以盐为主,海洋精细化工的发展缓慢;港址资源的优势尚未充分开发;滨海旅游资源尚有较大潜力;海洋油气资源和能源开发还未起步;海洋生物工程和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河北省沿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由于过度捕捞,目前只有海蛰、蟹、鱿鱼、鱼、和毛虾还大量存在。鳕鱼、小黄鱼、大黄鱼、鲅鱼、和鲽鱼都已形不成鱼汛,真鲷和带鱼在渤海已基本消失。

4.环境污染严重。渤海是一个只有7.8万平方公里的半封闭内海,海水5年才能交换一次,自净能力有限。而陆地经河道每年向渤海排放28亿吨污水和70万吨污染物,其水质污染程度仅次于东海。河北省每年因污染和病毒引起的渔业损失达数亿元,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三、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

针对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发展海洋经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增强意识,加快法制化进程

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观念。加强海洋资源综合管理,完善海洋法律、法规和海洋管理体系,加快海洋使用管理的法制进程。强化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执法监察工作,推进《海域法》的发布实施,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海洋人才战略,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河北省海洋科技需要采取跨越式和引进消化吸收策略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增强科技力量。要制定适于人才引进的政策和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从京津地区以及山东、辽宁等地聘请国内外知名的海洋领域专家和学者,作为海洋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咨询顾问;定期召开人才招聘活动;在国内的有关院校和科研院所开辟与海洋相关的学科和专业领域,逐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海洋科技队伍。

(三)调整产业结构,健全海洋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资源的持续利用能力和经济效益。在河北省海洋产业发展上,应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大力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沿海区域经济布局。(1)海洋渔业总体规模应停止扩张,甚至适度收缩,海洋渔业要向产业化、规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2)以港口及临港产业大基地、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化工业、电力工业、机电设备制造业;

(3)以重大工程建设为龙头,通过科技进步,调整、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4)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壮大海洋油气业、海洋服务业和海水直接利用业等新兴产业,加快进行海洋药物、海洋能的开发实验,逐步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

(四)依托港口建设,实施海陆一体开发

河北省具有优良的港口资源以及巨大的产业腹地,海陆一体开发、港口+产业带将是河北未来的基本经济格局。坚持海路一体开发的思路,加快港口建设步伐,带动河北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从发展的趋势看,河北省最有潜力的是三个产业带,一是以秦皇岛港、京唐港为依托,以京沈高速为骨架、以钢铁、建材、化工原料为主体的京唐产业带,二是以天津港为依托,以京津塘高速为骨架的电子、软件开发、轻工、食品、机械为主体的京保津三角产业带。三是以黄骅港和石家庄为依托的医药化工、食品为主体的石黄产业带。而且围绕港口建设在沿海会形成一个城市带。这三个产业带加上沿海城市带,将对河北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奠定全省产业发展的格局,也是海洋经济带动作用的主要体现。

(五)实施科技兴海,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兴海的重点领域有:海水养殖:在深化虾、蟹、贝养殖技术开发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海水鱼、海藻、盐田生物养殖技术。海洋化工技术:重点发展海水提取钾肥、溴系二次产品加工、镁系功能材料合成、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冷却等技术以及提升传统海盐产业的海盐结晶新技术。海洋生物工程技术:包括海洋活性物质分离提取、海洋药物制备、海洋功能食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等技术。海洋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主要为海洋污染物资源化治理、赤潮预报、调查与防治技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可使某些海洋产业的内涵得到扩张和延伸,形成产业链。例如,现代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使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以生物技术为导线,从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深加工向海洋生化制品、海洋药品、功能食品、营养品等行业延伸,串联成新的海洋产业链。又如,随着海水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开发,也将使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制盐、海洋化工等的开发生产连成一串产业链。海洋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意味着生产的扩张和效益提升,无疑将大大促进海洋经济的增长。

(六)加强监督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海洋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作好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洋开发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制定工作,要加大投资力度,加速解决沿海生态环境问题;要继续加大对海洋赤潮的监测、预防和治理工作,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北戴河海洋特别保护区、沧州滨海湿地保护区的建设,引导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协调机制

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涉及到政府、海洋局、环保局、科委等各部门。因此,全省要有统一的战略思路、统一的规划部署,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海洋管理,保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本部门在海洋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又要树立全局观念,通力合作,形成积极有效的部门间工作协调机制。

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要立足现有基础,发挥区位、资源组合优势,大力调整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港口建设,推进海洋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加快发展海洋化工、海水增养殖、滨海旅游和临海工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海洋经济带动全省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统计年签[J].海洋出版社,20002,2001.

[2]河北省国土资源咨询研究中心、河北师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地理研究所.河北省海洋资源比较优势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报告[R].2002年1月.

[3]全国海洋开发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海洋开发规划研究成果汇编[G].1993.

[4]河北省海洋局.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报告[R].2001.

第四篇:舟山海洋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摘 要:舟山是海洋经济大市,而渔业经济又是海洋经济里面重要的一环,海洋渔业及其相关的行业对于舟山的渔村和渔民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进行这次社会调研是十分有必要的。调查发现舟山的海洋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浙江省政府也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与支持,我也相信舟山的海洋经济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关键词: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财政税收

1引言

舟山在浙江省而言是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舟山的岛屿众多而与外界相连的公路甚少交通不便导致新鲜的鱼类不能及时的运输出去影响经济的发展;还可能是由于某些技术的局限性从而导致经济不能快速的发展。

下面我们就进入正题谈谈舟山的海洋经济。

2调研安排

2.1舟山简介

舟山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下辖2区2县。中国沿海最大的群岛。位于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东的浙江省北部海域。舟山群岛开发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属河姆渡第二文化层年代,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岛上开荒辟野,捕捉海物,生息繁衍,开始从事渔盐生产。舟山群岛岛礁众多,星罗棋布,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整个岛群呈北东走向依次排列。南部大岛较多,海拔较高,排列密集,北部多为小岛,地势较低,分布较散;主要岛屿有舟山岛、岱山岛、朱家尖岛、六横岛、金塘岛等,其中舟山岛最大,面积为502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岛。舟山拥有渔业、港口、旅游三大优势。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素有“中国

渔都”之美称。舟山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水深浪平,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之美称。由于附近海域自然环境优越,饵料丰富,给不同习性的鱼虾洄游、栖息、繁殖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2.2调研行程

我们这个调研小组去舟山近距离了解海水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以及当地村民的生活状况是相当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为我们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的平台,有利于我们通过实践更好的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

第一天到达的是有“海上文物之乡”之称的马岙镇,先对整个镇子进行了实地的走动考察。并且参观了马岙镇博物馆,了解到六千年前海岛居民的生活、劳动等习俗并感受到海岛居民智慧勤劳、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不断发展的经验,是现在开发海洋经济难能可贵的先例。随后在镇委会的支持下,我们对当地居民,特别是小孩子进行有关保护海洋环境的宣传,要在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发展海洋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了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我们还对当地居民发放问卷,收集当地居民对现在的状况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也详细询问了马岙镇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建设方向。

第二天我们前往舟山定海,进一步了解有关海洋经济产业经济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暑期社会实践考察团在舟山水产研究所陈主任的带领下,前往舟山著名的富丹旅游食品有限公司和立洲水产有限公司加工厂进行考察。发现在舟山这些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港口中停满了准备起航的大中型的渔船,厂房林立。我们还有幸能够进入加工车间近距离的观察,多条生产线不停的忙碌,经过一道道严格的标准,最后整装待发,出口到欧盟等国家。有些企业积极创新,推动工业食品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能够感受到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

第三天我们也前往舟山普陀区与桃花岛旅游区,考察舟山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这是海洋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调研结果与分析

3.1调研结果

参观了马岙镇博物馆之后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馆内珍藏着200多件考古出土的文物,反映了海岛居民生活、生产、时令、礼仪、文化等风俗。海洋文化气息浓厚,极具知识性、观赏性和教育性,反映了海岛居民的历史演变过程。我希望舟山马岙镇博物馆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一方面能增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能让人们对海岛居民有更多的了解。

舟山定海全区形成了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轻纺服装、船舶修造、塑料化工为主五大主导行业和以金鹰工业园区、金塘塑机螺杆产业带为重点的工业基地。定海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经济新体系已初步形成。工业主导地位突出,工业园区蒸蒸日上海岛工业不断壮大,效益农业蓬勃发展,海洋渔业焕发新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日臻完善,今日定海已成为各方竞相投资的一方热土。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了解到舟山海洋经济以及海洋环境的现状。舟山在发展传统渔业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将当地旅游文化与渔业相结合,积极投身到水产研究领域,出口海洋产品,统筹自身发展。相信在政府的规划以及人民的支持下,舟山海洋经济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海洋环境将受到更深层次的保护。

4发展展望

4.1舟山优越地理位置

舟山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拥有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具有优越的地域与资源优势。所以舟山群岛将打造中国首个群岛海洋经济特区。

4.2舟山群岛新区发展

今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为了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舟山定海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海海域、是舟山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重要基地。定海区经济与信息文化局总经济师杨文跃说,群岛新区的设立,将为当地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杨文跃说:“舟山群岛新区被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作为

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下一步随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肯定会面临一些更好的政策机遇。”

目前,舟山市正在制定新区发展规划,初步规划将形成“一体三区诸岛”的总体发展格局。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夏文忠介绍说:“我们提出了‘一体三区’‘诸岛一体'是指由跨海大桥连接的舟山本岛,这是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主体,打造成为整个舟山群岛地区经济的中心,城市的中心。‘三区’是指按舟山群岛产业布局,我们提出了三个核心区,分别形成中部临港制造业核心区、(北部)深水港核心区和东部海洋旅游核心区,还有一些功能性岛屿。”

在加大力度推进经济建设,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海洋同样重要,浙江省海洋经济办公室副主任张善坤介绍。浙江省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建设。张善坤说:“法规要跟上,目前我们国家有海洋生态保护法,省里面也有相关的条例。但是我们也看到,执法力度和体制还需要改进,未来要加大力度,健全海洋综合执法体系。”

5政府支持

作为中国首个群岛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已经正式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和浙江省都将在财政税收等方面都给予支持。同时,浙江省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浙江省海洋经济办公室副主任张善坤说:“这些政策包括一个是开放方面,一个是财政税收方面,还有用地用海方面,投融资方面。包括保税港区的建设和台湾投资商、台商投资圈等等。财税政策、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对项目支持的补助,省里也出台了30个亿的海洋专项资金,还有安排了10亿的海洋产业基金,同时还有一些对于企业减免税方面的支持。”

6感悟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我发现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能够加强中国在港口物流、船舶工业、清洁能源开发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产业发展,增强海上能源、海洋矿产、船舶工业、海洋装备工业等实力,为浙江省乃至中国东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新的空间。

我也衷心的希望舟山的海洋经济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旅游业也能发展的越来越红火。我相信有了浙江省政府的支持舟山群岛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参考文献

[1]杨文跃.舟山群岛打造中国首个群岛海洋经济特区[J].《中国日报》国际在线专稿,2011.(8).[2]夏文忠.舟山群岛发展规划[J].《浙江日报》数字报纸,2011.(6).[3]张善坤.第十一届中国创业投资暨私权募股投资中期论坛[J].2011.(7).

第五篇:三门海洋经济发展思考

三门海洋经济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2011-10-22信息来源:三门新闻网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给广褒无垠的中华大地吹来了和煦的春风,迅速地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黄金岁月”。

三十年光阴荏冉,三十年沧海桑田,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今非昔比,我们敢冒敢闯敢为人先的干部、群众,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创造了名闻遐迩的巨大成就,衣、食、住、医、行等各方面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了中华大地的角角落落。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本版将推出“我见证,我分享,改革开放30年”栏目。对于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作为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的您,应该是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的。因此,请您拿起笔,与我们一道,回顾和总结这段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海洋产业及关联活动。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等22个产业,其相关产业包括海洋农林业、海洋设备制造业等6个产业。

我县海洋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所形成的门类并不多,主要有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这6类。本文从综述我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展望海洋经济的发展未来,分析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并提出政府应尽快着手的几件工作。

一、三门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海洋经济主要集中在海洋产业上,可按海洋一产、海洋二产、海洋三产来阐述。

1、我县海洋一产发展状况

作为浙东的一个沿海县,我县具有较长的海洋捕捞历史,田湾和下万山岛一带曾是著名的大黄鱼捕捞区。然而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我县捕捞业已日益式微,目前捕捞船只主要在舟山嵊泗等浙北近海作业。我县海水增养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在21世纪初达到顶峰,近年养殖面积和产量已开始下滑。2007年,围塘养殖面积约7.2万亩,滩涂养殖面积约

7.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7.8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17.36亿元,增加值6.25亿元。

2、我县海洋二产发展状况

我县海洋二产主要是海洋盐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电力业。

三门盐场原是我省最大的国营盐场,拥有11750亩盐田,盐业税收曾占据我县财政的半壁江山。由于盐田质量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原因,万亩盐田已于2004年废转。

我县船舶制造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于21世纪,目前已有浙江皓友造船有限公司、浙江金茂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等6家船厂投产(含部分投产),另外还有浙江勤丰船业有限公司、三门成州船业有限公司等22家船厂在建(其中年底前能投产的还有10多家)。28家船厂全部达产后,年造船能力可达到400万至480万载重吨,年造船完工量可达到200万至250万载重吨,年产值120亿元至150亿元,年创税3亿元至5亿元(2011年前后)。

三门(健跳)核电一期于2004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投资规模在350亿元左右,现已累计投入40亿元左右(其中建安工程近10亿元);二期、三期的前期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一期工程计划于2009年3月份正式动工(浇铸第一罐核岛混凝土),第一台机组将于2013年下半年试运行。健跳一、二、三期核电总装机容量为750万千瓦,建成达产后(2020年前后),能为我县增加地方财政收入3亿元以上。牛山火电项目,国家发改委已出具项目服务联系单,一、二期工程装机总容量为4×100万千瓦。扩塘山核电,规划装机容量4×100万千瓦,作为我国确定的13个新核电备选厂址之一,已列入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临港石化项目,台州三门120万吨/重油制烯烃项目经县四套班子会议讨论同意引入,省发改委以浙发改办外资函〔2007〕28号出具了项目服务联系单,县建设局已出具预选址意见,县国土局也出具了初审意见,县政府以三政办发〔2008〕1号文下发了三门县后坑涂围垦工程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围垦指挥部。

3、我县海洋三产发展状况

我县海洋三产包括海洋运输业和海岛旅游业。海洋运输业尽管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目前我县共有三家经航运部门批准成立的航运企业,分别是:三门海运公司、三门宏达船务有限公司、台州市运盛船务有限公司。共拥有水路运力13.94万载重吨,管理人员35人,年创税收700万元左右,是一个正在逐步兴起的朝阳行业。

我县海岛旅游业于近年起步,主要是蛇蟠岛旅游(五子岛旅游项目尽管已立项但还没有实质性进展)。2007年,实现海岛旅游总收入253万元,相较2005年增长217%。这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行业,预计2020年后,将成为拉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二、三门海洋经济发展展望

我县山多地少,根据《三门县域总体规划》,县境内城镇发展空间条件较好的地区只有252平方公里,其中包含134平方公里的基本农田和12平方公里的集镇建设区,真正可供县域城镇开发建设的土地大约只有67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的优势空间主要为海游东部地区(晏站涂和花鼓漫岛)以及健跳和沿赤区域,也就是我们说的“三港三城”区块。对我县而言,发展海洋经济既是趋势所向,也是必然选择。但是因为《三门县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尚未编制,许多内容还停留在构思或者展望阶段。现就这些构思内容解述如下:

1、三门优势在沿海

审视世界各国的重化历程,所有重化企业无一不是围港而设的。我县拥有长达315公里的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其中大陆岸线165公里。大陆岸线中,可建万吨以上码头的大陆岸线(即10米以上深水)有猫头山嘴北侧、洋市涂高湾山嘴岸段、牛山涂黄矛栏嘴至南嘴头岸段;可供万吨以上船舶下水并有后方腹地支撑的(即可供船舶制造区块)有六敖北边涂、健跳港两岸、沿赤牛尾塘嘴至赖屿涂、夹礁塘赤头山至盖头山、扩塘山称钩湾涂等区块。

我县滩涂资源非常丰富,列入2020年前省围垦规划的围垦面积就有8.45万亩(其中2012年前围垦的面积有2.83万亩)。在国家实行日益从紧用地管理政策的今天,掌控有这么大数量的可供围垦的滩涂资源,无疑就是掌控了发展的先机,赢得了发展的“权力”。

2、三门养殖将减少

相对一般陆域资源开发而言,港岸资源开发的经济外部性往往更大也更宽泛。根据省环规院的环评资料,健跳三期核电温排水带来的四度升温水域为6.45平方公里,半月潮一度升温区域波及面积达145平方公里,这意味着一度升温范围西北波及到六敖花鼓漫岛,东西影响到氵里浦石塘湾。如果牛山火电和扩塘山核电先后陆续上马的话,势必会对我县海水增养尤其是对贝类增养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以重化为主要标志的沿海地带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期望具有逆向性。尽管三门目前还有“两个七万多亩”的海水养殖面积,三门青蟹也已创出了一定的市场美誉度,但海水养殖面积及增养量肯定会随着临港工业的兴起和发展而减少。

3、三门未来在海洋

我县目前的工业用地大数为2万亩,2020年的工业用地大数将随着未利用地的拓展而达到3万亩。届时,核电、火电等中央省属企业将为我们贡献每年7亿元以上的地方财政收入;船舶、机电、橡胶等县属企业也将再贡献7亿元以上的地方财政收入,三门地方财政收入将达到30亿元以上的规模。我县将通过这十多年的跳跃式发展,步入工业化中后期。

三、我县海洋经济发展的几大瓶颈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积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建设大乙烯、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等大型石化以及板材类优质钢冶炼和深加工项目,积极发展大型船舶和特色船舶修造产业。相关专项规划和战略研究进一步明确,浙江要积极而有重点发展新型滨海临港重化工业。就我县而言,应重点布局发展的临港产业就是电力、船舶、石化、港口。然而,要实施这样庞大的产业战略,我们将遭遇规划、交通、氛围等多方面的制约。

1、规划的制约

《海洋功能区划》与《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在健跳港(内港)的功能布设上有冲突;《港口岸线利用规划》与《台州港健跳港区控制性规划》在健跳七市塘的功能布设有待衔接;《港口岸线利用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在夹礁塘的功能布设上有冲突;《港口岸线利用规划》与《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在多数岸线的功能布设上冲突(健跳港内港和海游港除外);《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与《港口岸线利用规划》的衔接也不够紧密。

2、交通制约

甬台温高速从我县擦边而过,加上有岭枫线的衔接,为我县靠近城关地区的群众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港南人员出行依然不方便。目前,群众最迫切的希望就是浦坝大桥和甬台温高速复线的早日开工和尽快建成(相比之下浦坝大桥更紧迫)。另外,74省道城区过境段、铁路场站至健跳的铁路支线等,都有待加快建设。

3、软环境制约

具体表现在:一是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少数机关和部分工作人员服务经济发展意识不强,工作责任心淡薄,主动服务意识较差,为基层、为投资者排忧解难的能力较弱;行政审批改革不彻底,服务效率仍然不高,有些执法部门过分注重部门利益,缺乏全局观。二是企业准入限制较多。正常的审批涉及到发改、经贸、公安、财政、国土、城建等十几个部门且费目庞杂。创业初期的成本高昂,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三是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目前,我县创业者所需的资金来源渠道基本上就是靠个人原始积累、亲朋好友资助、银行贷款三种渠道。由于个人原始积累、亲朋好友资助非常有限,创业者更多的是依赖银行贷款。但是银行实行的是财产抵押贷款制度,创业者没有有效财产抵押,贷款比较困难。近年来,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缩紧银根,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贷款的困难。四是各类人才紧缺。由于区位优势不突出,人才引进难、留住难、流动大,因此,我县职业经理等中高级管理人才奇缺,高级工程师、技术骨干工人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各种人才奇缺的同时,近几年来,我县的橡胶、工艺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普工短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人才教育、培训以及素质再提高工作滞后,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后期发展和使用质量。

四、政府应尽快着手的几件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衔接,尽快开展规划调整修编工作。规划是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履行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为加强规划综合协调,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应尽快出台由县长主持、相关成员单位参加的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制度,规划协调会议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县政府规划协调会议的会前初审协调和一般专项规划的审议协调工作。当务之急是调整《海洋功能区划》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使《三门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可以落地;同时,要尽快组织编制《三门县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二是加强研究,尽快着手沿海农户转产转业的前期工作。港岸及滩涂资源从一产向二、三产转换,是三门城市化、工业化的必经之路。然而失海、失土农户的转产转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未雨绸缪,从长计议,早做打算。如一些重大项目涉及到的补偿、群众安置等工作,都需要有专业人员参与,进行统筹谋划。在加快发展临港工业的同时,妥善做好农户的安置工作,年轻的如何转岗,年纪大的如何领养老金,政府对此应有通盘考虑。

三是从严把关,实现从招商到选商的有效转变。我县土地亩产较低,这和我们当初所引进的企业质量有关。时过境迁,随着我县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国家用地政策的日益从紧,我县的土地日渐成为紧俏商品,选商的时机也已成熟,可以多引进和安排一些带动性强的整体性产业。

下载关于黄骅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黄骅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洋经济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抓住海洋发展新机遇 开创蓝色经济一片天 本月12至18日,由组织部长黎泽林,副市长李孟志带领我市50多名领导干部,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的中国海洋大学学习,主要学习了海洋管理、海洋......

    2013溧阳经济发展调查

    2013溧阳经济发展调查我是一名来自溧阳的学生,对于家乡的发展十分的关心。我亲历溧阳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感叹的同时更希望家乡能更好的的发展。自此展开这次的调查。溧阳市连续......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专业:工业设计年级:2012级 姓名:毛豪杰 王林 王兴 谢德浩 崔新宇 范润 胡益川 指导老师:增进中文摘要:关键词:农业经济 农作物 农......

    经济发展调查问卷

    “红色金寨,魅力无限”之金寨经济发展问卷调查 1、您对您目前的家庭生活水平状况满意程度如何?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E相当不满意 2、您觉得近几来年家庭消费能力如何......

    劳务经济发展调查

    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化转移,是现代农业跃升发展的大趋势,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应循坦途。**县挟口岸之利,特色农业气候小成,劳务经济发展也自成特色,需予以疏理、探究和提升。为......

    劳务经济发展调查

    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化转移,是现代农业跃升发展的大趋势,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应循坦途。**县挟口岸之利,特色农业气候小成,劳务经济发展也自成特色,需予以疏理、探究和提升。为......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摘 要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