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4 02:0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学设计》。

第一篇: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出示深圳国贸大厦图片

在深圳这片不长庄稼只“长”高楼大厦的土地上,耸立着一座享有殊荣的建筑———深圳国贸大厦。

从1983年6月到10月,我们整整攻了4个月的关。1984年9月3日,国贸大厦主体工程顺利完成。封顶仪式上,工人们买了一挂总长160米的鞭炮,从楼顶直挂下来,用钢丝绳拉着,足足燃放了二十多分钟。

“三天一层楼”只是当时深圳数千个建设工地大干快上、热火朝天地创造各式各样奇迹的一个代表。当它作为“深圳速度”的象征时,人们强调的是它的速度。我认为,“三天一层楼”也可以说是“深圳效益”的象征。由国贸大厦联想到整个深圳特区的建设,也是一个速度与效益同步发展的历史。(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引出课本24页深圳速度

这起源于党的一个伟大决策

引出框题:改革开放的年代

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连肥皂、火柴、灯油都要凭票限量供应,所谓“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不是丑化和恫吓,而是一种无日无之的生存体验和沉重压力;而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更有与周边国家发展速度相比较而产生的紧迫感。正是这种种内外因素,促成了真理标准大讨论,达成了“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基本共识,最终促使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上选择了市场取向。

1、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指1978—2008)

内容: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路线(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运动的教训)

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第一代是毛泽东)

作出了伟大决策——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文革中是以阶级斗争为

纲)

意义: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即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歌词: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2、改革开放的展开

(1)改革:

①首先从农村开始(1979)

讲授:1978年12月,在小岗村严立华家,严宏昌、严付昌、严家其、严国品等20个农民以按手印等方式写下包产到户的保证书,保证书说:“我分田到户、每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一年后,大获丰收,产量比上年增长六倍多。从农业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缴了公粮,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小岗村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随后,自1979年开始农村逐步开展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村开始逐渐富裕起来。

引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意义(中国人讲,吃饭靠两“平”,袁隆平和邓小平)

加深:回顾本册前面内容,思考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哪些变革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的确立(大批官员、老百姓下海经商成为一

万富翁)

(2)开放: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关起门来搞建设,从来都是失败的。从郑和下西洋归来后,中国 开始实行海禁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了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而 遭受凌辱。必须博采众长,拿来主义。吸收国外先进文明,发展本国。

①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1980)

广东:深圳、珠海、汕头

福建:厦门(也是鸦片战争中最早开放的城市)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 座座城,奇迹般崛起起座座金山。”歌曲《春天的故事》

结合ppt图片思考着四个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逐渐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演示ppt图片)先试点,再推广

③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走向世界)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合书本24页浦东巨变完成相关题目

“长三角”地区有着全球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有人把我国绵长的海岸线比作 一张弓,长江则是一支箭,上海是它的箭头,浦东则是箭头上的利刃。箭头的穿透 力,往往取决于弦的张力;对于浦东来说,“长三角”就是它最有力的“弦”。活动:有感于生活用品和休闲方式的变化

结合ppt图片感受改革开放以前人们是生活用品

有哪些以前没有,现在却习以为常的物品?

考察一种物品、习惯或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历程

出示一两件已经不用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变化

最后引出

3、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2008年底中国的综合国力排名居

世界第三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达到了总体小康,正在向全

面小康社会迈进。)

概括:国强民富

海宁三十年来某方面的变化

可以是一个物品,一个地方,一种生活习惯等

一块石头两只猫三条鱼四只鸡。所谓“一块石头”,指的是邓小平说过:改革开放和搞经济

特区前无古人,允许大家摸着石头过河;所谓“两只猫”,指的是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所谓“三条鱼”,指的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鱼的谐音)的检验标准,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任何事情都能干;所谓“四只鸡”,指的是四项基本原则;

我们从海宁的衣食住行,这一看得见摸得着的,老百姓体会最深的话题来求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是满足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还是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1978年,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票证还不能完全取消。布票、粮票、油票、煤球票,还有香烟票、豆制品票等各种票证齐全,逢年过节凭票供应肉鱼,还要起早排队。按衣食住行的衣为例,购买棉布凭布票,平时很少添置购买新衣服,而且衣服的颜色单

一、男性服装以中山装为主,女式服装款式更是平谈无奇。现在,打补钉的衣服早不穿了,每年购 置时新服装,从几百元到数仟元不等,不仅穿得好还要讲究个性和色彩,重视质量和样式,真是天壤之别。勤劳智慧的海宁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和猛进如潮、敬业奉献的海宁精神,创办了包括海宁中国皮革城在内的要素市场8个,海宁中国皮革城从1994年至2006年销售皮革服装及各种皮革制品达 503.56亿元。创造了奇迹,打破了常观,造就了无数身价百万元、仟万元的富豪,让一部分人首先富了起来。

三十年前,粮食和副食品供应偏紧,虽然吃不饱肚子的日子已经解决了,但是猪肉供应很少,小孩盼着过年,只因为到春节的时候,才能大吃一顿,那时,觉得猪肉最好吃,好香啊。现在天天吃肉,也不觉得猪肉好吃,不仅猪肉,还有羊肉和牛肉,什么鸡鸭鱼蛋,山珍海味都有。昔日的宫廷菜肴走进普通百姓人家,人民生活是越来越好。用餐上饭店,住宿到宾馆,海宁宾馆、龙祥大酒店、海洲大饭店等成了百姓喜庆宴席、商务聚会的必去场所。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海宁全市上规模的菜场、农贸市场已达72家,四季鲜果蔬菜,禽蛋肉类,海鲜鱼虾应有尽有。极大的方便群众,满足了群众的饮食生活需求。

住的变化是更大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矗立。改革开放初期,海宁老城区沿市河两岸都是木结构两层楼房和部分简陋平房。出海工程市河整治时新建了人民新村,东山新村,俞家桥新村等。后来国家级住宅示范小区南苑四里社区等的兴建,又建起市河以东的景云桥小区等,现在许多高层住宅如中栋名都、时代广场等也拔地而起,紫微花园、百合新城等成为市民居住的乐园,现在住宅条件都好了、高层住宅最高达32层128米,砖混结构合理、楼房宽敞明亮,塑钢门窗、水电煤卫各应齐全、数字电视、电脑,固定电话加手机。小区道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高档别墅小区更具有异国风情。农村住房变化之大,令城市居民刮目相看,昔日农村常见的砖瓦平房被钢筋混凝土框架所代替,楼板也从多孔板转变为现浇楼板,门改用防盗门居多,窗户大多选用铝合金和塑钢材料,更有豪华的玻璃幕墙作外墙装饰。失土农民异地重建的新农村住宅小区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城乡一体化初具规模。城市建设标志性建筑广电紫薇塔高180米,重修东山智标塔和西山紫薇阁,这都是改革开放的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原来从乡镇到县城更多的是走水路坐轮船,公路很少,火车也是普客停靠的多,现在火车站迁建后改称海宁站,由三等站提升二等站,火车经过六次大提速,现在含动车组在内列车停靠在海宁站的有50多趟。上世纪80年代初,哪家能骑上自行车可谓富裕家庭了。改革开放以来,海宁市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更是迅速,至2006年底公路总里程达1083.5km,其中国道27.4km、省道75.1km、县通219.9km、乡道348km、村道414.2km、高速27.6km。我市的东西大道、南北大道的贯通,让人们出行更快速更便捷。以前路上跑得最多的是自行车,后来,人们上下班大多都骑摩托车、电动车,现在,私家轿车越来越多。仅南苑四里900多户的小区,三分之一住户增添了小轿车。海宁市区公交车实行优惠政策,七十岁以上老人凭老年证免票乘车。海宁道路全部修筑成水泥路和沥青路,告别了雨天一身泥,睛天满身灰的泥泞土路,全市村村通公路,公共汽车开辟了从村镇到县市,高速公路直通杭州上海。以前坐飞机、乘火车卧铺光有钱还不够,还需要证明,不够级

别的还不能坐。现在好了什么清规戒律都取消了,成为人们旅游、经商、探亲的首选交通工具。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我们海宁一个县级市的人民生活的变化,足以证明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辉煌成果。我国已由解决人民温饱逐步过渡到小康生活,中国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我们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从中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第二篇:《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学设计与反思

《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学设计与反思

广东省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 冀玉香

一、教学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本课时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教材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段历史,理解伟大成就的取得不仅靠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也是党和国家正确战略决策的结果;同时让学生认识发展经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道。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意义;知道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基本内容及成就;学会正确对待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和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变,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通过分析讨论成就取得的原因,认识党的战略决策方针的正确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为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拥护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改革开放的成就。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4.教学方法

情感体验法、讨论—发现法。

5.教学准备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培训资料教学设计与反思JIAOXUE SHEJI YU FANSI课前布置学生:采访长辈或当地老人,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和农村家庭生活的变化;了解本地人民的社会生活变化;收集实物或图片资料,调查某种生活物品的变化情况。

教师准备:音像、图片等资料。

二、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演示】MTV《走进新时代》及《纪念小平百年诞辰》,创设情境。

【提问】你眼中的邓小平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新课教学

【活动】

1.缅怀邓小平。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资料并思考问题。

学生归纳分析全会的决策及意义。

【总结】对于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江泽民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可见全会具有重大意义。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访谈和调查后的感受吧。

【演示】感受不平凡的变化。

【活动】小组限时汇报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

教师指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小品表演、实物、图片展示或播放《深圳纪实》的剪辑短片等形式汇报。

【总结】从同学们的精彩汇报中,我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了祖国各地,农村和城市人们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感到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

【承转】同学们,我们再来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

【提问】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取得哪些成就?

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略谈计划体制存在的弊端。教师举例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种所有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

【总结】看来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富裕,一定要改革。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使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三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虽然世界风云急剧变化,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承转】中国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探究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开放又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演示】《对外开放格局形势图》。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的过程;正确看待开放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提问】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引导学生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总结】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应当吸取和利用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发展社会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承转】请大家阅读教材第24页的材料:《深圳速度》和《浦东巨变》。

【提问】深圳和浦东的发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深圳与浦东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总结】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的伟大转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标志。

【演示】材料: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提问】最能反映三位伟人有代表性的历史时间是什么?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指的是什么事件?三位伟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哪些重大贡献?

【小结】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进程。邓小平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车轮,它必将使中华民族经济腾飞。

【作业】各班利用收集的资料开展“改革开放成果”展览活动。

三、问题研讨

本课时主要想让学生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要注意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知识的引入和应用要切实联系个人生活和社会实际;知识的讲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本课时教学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感悟的过程。

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主要有三个特征:活动性、生活性和发展性。我们如何以“生活性”为切口来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呢?引导学生多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关心现实社会的发展,尝试综合观察现实社会的需要,这些对提高教学效果极为重要。

本课时涉及较多概念,学生虽经常说,但不一定理解,可以通过具体实例解释清楚,有的不必展开讲(比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篇:九年级第三课《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学设计

九年级第三《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学设

教学过程

新导入

[音乐]播放flash《春天的故事》

[提问]

1、《春天的故事》中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邓小平)2、1979年的春天那位老人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决策?(改革开放)

3、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位老人吗?(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南海边画一个圈指的是哪个城市?(深圳)

、请你谈谈看了刚才的flash后对深圳有什么深刻的印象?(略)

[展示]深圳改革开放前的图片,开放前后对比:变化大不大?对比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说明了什么?

[师导]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改革开放的年代。

新教学

[师导]实行改革开放,最早是由邓小平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图片

指导学生看教材

[师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二年即1979年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改革开放顾名思义包括改革和开放两方面,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我们先来看看对内改革,所以改革最先在农村展开。当时的农村搞人民公社,农民在一个生产队里一起干活,干多干少一个样,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后来大锅饭吃不下去了,只能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每户人家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交足国家的、集体的,剩下就是农民自己的,这样一来农民积极性提高。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展示图片资料: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包干到户/视频资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小岗村的影响。

[师导]农村改革:平均主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安徽凤阳小岗村

[师导]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非常成功,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其具体内容:单一的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不必展开)

[师导]在农村和城市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对外开放也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展示并提问]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思考对外开放最先可以在哪里推行?为什么?

2、角色换位:如果你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你会如何挥写对外开放的大手笔?为什么?

[验证]展示地图

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1979年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福建)/1983年给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1988年海南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和长江沿岸一些城市,形成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开放带(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即: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对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师导]人们都说要想知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

[展示]图片资料:深圳和浦东,思考:

3、深圳与浦东不平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

[师导]改革开放给深圳和浦东带来了不平凡的变化,那么我们来看看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家乡舟山,以及人民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老师这里收集了改革开放前的一些物品,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展示图片:粮票、老式自行车、老式收音机、老式炉子等

思考:

1、学生:购物票证已经消失,被钞票取代。炉子在一些地区还在使用,基本上被煤气灶取代,还有微波炉、电磁炉等。老式收音机基本消失,被新式录音机、D机、P3、音响等取代。搓衣板被洗衣机取代。现在习以为常的物品:摄像机、可口可乐、麦当劳、VD、DVD、音响、手机、数码照相机、电脑、等离子电视机、电子游戏机等等。

学生1:朱家尖大桥/大陆连岛工程/临城新区建设/舟山大力发展旅游业,城市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好,知名度提高。朱家尖国际沙雕节、碧海金沙桃花岛、海天佛国普陀山、岱山蓬莱仙境等等。师展示家乡建设成就的图片(定海城区、鸭蛋山码头、岙山石油中转基地、大陆连岛工程、临城新区建设)。

学生2:从吃、穿、住、行等方面谈变化。/家用电器的变化:现在一般家庭都有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这四种电器被称为新四大,同学们知道改革开放前,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的旧四大吗?展示图片:旧四大(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学生3:改革开放前听广播,听收音机。改革开放后看电视,现在人们已经不满足足不出户地看电视┅┅

[小结]让学生谈谈本堂的收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从此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党的改革开放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师导]是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20年建成惠及13亿多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四篇:《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这节课主要讲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本课教学内容在第三单元教材中,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学习这段历史,有助于学生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因此,改革开放这节课在本单元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初步具备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抓住他们思维比较活跃,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等特点,一方面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音频、视频资料,预设一些问题,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并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2、使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构建时空概念,树立历史的空间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通过对广州、厦门等地在中国近代史上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如何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并发展生产力的需要、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引入本课学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也许是历史的巧合,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这一 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历史。

(激发学生兴趣,快速引入学习主题)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播放小岗村村民承包土地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的历史。

2、视频展示凤阳县改革前后的资料

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凤阳的一段花鼓词

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行于凤阳民间的花鼓词 预设问题:同是凤阳这个地方,为什么改革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求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指导学生前后桌四人小组互相讨论。)教师总结:

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出现了第一段材料中所说的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所以发生了第二段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变化。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

1、视频展示海尔集团历史变迁的图文资料 材料:“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预设问题:这番话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这种局面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要求学生依据教材内容总结。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论从史出,从而使历史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形成学生内在的品质,实现历史课学习的常态化。)

2、预设问题: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内容。)学生依据教材总结(略)

(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视频播放《春天的故事》

用歌曲形式导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思绪被调动起来,在高昂的情绪中一起进入新的学习主题。

2、使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构建时空概念,树立历史的空 间感,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直观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视频展示改革开放后深圳、上海浦东开发区迅速崛起的图文资料,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

4、问题探究:我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根本区别? 设计意图:

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历史,实现历史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总结:

中国近代史中开放通商口岸是被迫的,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今天的对外开放是为了发展我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努力学习,建设国家的远大理想。)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板书进行,提高学生归纳总结概述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板书进行,提高学生归纳总结概述问题的能力。

七、拓展应用:

通过预设四道选择题,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一道材料分析题和一道合作探究题,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

A、中共八大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邓小平复出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快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实行的方针是()

A、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B、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C、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租让制和租借制

C、股份合作制

D、租借制和承包制

4、被人们以“一夜崛起的城市”来形容其发展变化快的城市是()

A、海口

B、北京

C、深圳

D、上海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简单明了。

九、课后作业 巩固学习内容,提升学生能力。视频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要求会唱的学生跟唱),在高昂向上的歌声中结束教学,为下节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好情境铺垫。

十、自我评价

备课时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依据教材而不是依赖教材的教学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内容作了整合和取舍,把国有企业的改革放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面来学习,理由是这两个问题都属于对内改革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学习起来围绕一个主题,达到理解学习内容的目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总体设计结构合理,教学紧紧围绕三个学习主题,注重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预设,借助多媒体音频、视频、图文资料,让学生感知改革开放的宏大历史场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三个教学主题的问题预设有层次有梯度,兼顾学困生,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存在的不足是:教师预设的问题有点多,学生探究性活动的时间略显不足。

第五篇: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本课时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教材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段历史,理解伟大成就的取得不仅靠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也是党和国家正确战略决策的结果;同时让学生认识发展经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道。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意义;知道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基本内容及成就;学会正确对待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和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变,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通过分析讨论成就取得的原因,认识党的战略决策方针的正确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为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拥护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改革开放的成就。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4.教学方法

情感体验法、讨论—发现法。5.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采访长辈或当地老人,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和农村家庭生活的变化;了解本地人民的社会生活变化;收集实物或图片资料,调查某种生活物品的变化情况。

教师准备:音像、图片等资料。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演示】MTV《走进新时代》及《纪念小平百年诞辰》,创设情境。

【提问】你眼中的邓小平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新课教学 【活动】 1.缅怀邓小平。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资料并思考问题。学生归纳分析全会的决策及意义。【总结】对于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江泽民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可见全会具有重大意义。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访谈和调查后的感受吧。

【演示】感受不平凡的变化。

【活动】小组限时汇报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教师指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小品表演、实物、图片展示或播放《深圳纪实》的剪辑短片等形式汇报。

【总结】从同学们的精彩汇报中,我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了祖国各地,农村和城市人们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感到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

【承转】同学们,我们再来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

【提问】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取得哪些成就?

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略谈计划体制存在的弊端。教师举例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种所有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

【总结】看来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富裕,一定要改革。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使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三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虽然世界风云急剧变化,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承转】中国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探究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开放又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演示】《对外开放格局形势图》。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的过程;正确看待开放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提问】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引导学生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总结】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应当吸取和利用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发展社会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承转】请大家阅读教材第24页的材料:《深圳速度》和《浦东巨变》。

【提问】深圳和浦东的发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深圳与浦东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总结】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的伟大转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标志。

【演示】材料: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提问】最能反映三位伟人有代表性的历史时间是什么?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指的是什么事件?三位伟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哪些重大贡献?

【小结】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进程。邓小平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车轮,它必将使中华民族经济腾飞。

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充分立足学生

1、我在设计本课时立足于由近及远的原则,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视野从身边扩展到全方位来感受改革政策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切实变化。

2、在问题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式的提问方法。例如:演示】材料: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提问】最能反映三位伟人有代表性的历史时间是什么?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指的是什么事件?三位伟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哪些重大贡献?

并在此的理解基础上,适当的提高问题的难度,二、教学的创新反思——拓宽教材的界限

亮点一

注重教学策略的课堂运用。历史学科更要注重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所以要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觉到历史课堂给他们带来的轻松和愉快,历史课堂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就非常关键。这节课,不但采用多样的学习形式,我还实施了多样的学法指导。例如:为了引发学生深入学习此课的兴趣,我采用了“照片中感受历史”——“史料中透析农村改革”,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亮点二 情感渗透点新颖。首先通过MTV《走进新时代》及《纪念小平百年诞辰》,创设情境。进而了解邓小平,以及他提出的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慢慢的进入角色。

三、对不足的反思

反思一,照本宣科的教训。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究。这样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势必会经常发生偶发事件和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能够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处置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复杂局面。……如遇到……情况可以用“及时调整法”。但我在这课堂还有四分钟就结束时,还有一个探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外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这时有一位男生提出一个问题:“我对改革开放有一点质疑:因为改革开放后,有许多人过于注重金钱,甚至还有军人退伍,下海经商,这样给国家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说了两分钟,总的观点就是改革开放不是我们刚才课堂中说的那么好。问题一出,就犹如一颗“石头”再次激起层层浪,同学们的讨论又一次炸开锅。这个问题确实是我在备课室没有想到的,我想给他解答这个问题,但是剩下时间已经不到一分钟,于是在这谈论声激荡的课堂上,我隆重而简短的表扬了那位男生,非常赞赏他学会用历史的唯物辩证法看待事物。刚好如何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刚好就是下节课学习的内容,鉴于时间关系我就简单点评了“这个问题我们时下节课讨论的主题”,很快的进入我的课堂小结。反思二:

一个成功的课堂小结,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够延伸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然而本课的小结比较草率,没有达到一定的效果。

反思三:

1、是也没有充分预想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和问题。因而致使心中无底,不能及时随机应变。

2、要做到使教案变活。在教学实践中我没有使教案变活,反而被教案束缚了。以为教案中所备的内容就必须要运用,没有对教案进行大胆的取舍,从而导致走进了要求学生以教定学,命令学生为教而学的死胡同,违背了教师应以学定教,为学而教的原则。

反思四:教学的重难点把握不到位,对中考考点分析不到位,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气氛好,考试结果差。

下载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最终定稿]

    第九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主要讲述......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能力目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改革开放 [1000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阅读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史实,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含义,知道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认识改......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定稿)5则范文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宁夏青铜峡市第六中学梁淑琴 一、课程标准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白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2、准确......

    改革开放的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白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2、准确掌握我国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

    改革开放的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41 改革开放;蒲阳镇一中李玉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过程与方法〕;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

    3.2 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企的改革 能力目标 情感目......

    改革开放的展开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的展开》教学设计张家口市第五中学张磊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的展开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