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02:0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研究性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研究性学习》。

第一篇:地理研究性学习

地理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课题:

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二、研究背景和目的:

众所周知,由于地球自身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的温度在不断上升。近年来,各种不正常的气候问题频频发生,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全球温室效应正在不断加。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即使是最低上升水位。世界上大约10%的人口(6亿)处于被淹没的危险地带。

为此,人们也在努力的作出相关的研究。而地球温室效应是否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也是科学家们一直研究的课题,并且也已有了相对可靠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

四、研究过程:

1、海平面上升现状

海平面上升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近100多年来海平面呈整体上升趋势,据1880~1980年的观测统计,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4cm。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象组织和世界科学联合会预测到2030年前后全球海面将上升20~140厘米。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等有着重大影响。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到2100年将比现在上涨25至58厘米。马尔代夫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1.5米,海平面的逼近将令整个国家岌岌可危。

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可能会使印尼的上千座岛屿消失不见。印尼当局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已展开详细勘查,清点小岛数目和为这些岛屿命名。

尽管不同研究人员的结果可能不同,近百年来海平面上升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自上世纪末以来,海平面上升约10厘米或稍多。据预测,到下个世纪末,海平面将比现在上升50厘米甚至更多。海平面上升将给人类带来惊人的严重影响

2、什么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 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3、温室效应与海平面上升之间的关系

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第一种是海水受热膨胀令水平面上升。

第二种是冰川和格陵兰及南 极洲上的冰块溶解使海洋水份增加

论证一: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

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

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因温室效应,两极地区、高原冰川地区温度升高,冰雪开始融化,一方面会形成寒流四散到世界各地,形成降雨,雨水汇入大海 导致海平面上升

论证二:

英国科学家在分析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层的最新数据后发现,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水的热

膨胀和其他地区的冰层融化才是海平面上升的两个最大推动力。

国伦敦大学学院和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撰文说,他

们对1993年以来的各项统计结果分析后发现,全球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3毫米,其中格陵

兰岛和南极洲冰层融化仅造成海平面年均上升0.35毫米。

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暖导致水的热膨胀是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影响因素,它使海平面每年升高1.6毫米,而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以外的冰川和冰盖融化使海平面每年上升0.77毫米。

科学家说,其他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因素单独的影响都不是特别明显。

论证三:

全球暖化使南北极的冰层迅速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即使

海平面只小幅上升1米,也足以导致5600万发展中国家人民沦为难民。而全球第一个被海

水淹没的有人居住岛屿即将产生——位于南太平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岛屿卡特瑞岛,目

下岛上主要道路水深及腰,农地也全变成烂泥巴地。

论证四:

颔带企鹅栖息在圣烛节岛附近被侵蚀的蓝色冰山顶上。这些冰山只是冰川的一部分,去

年10月此大伦敦一般大的冰川从松岛冰川(Pig)处断裂,这是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结果。

在过去20多年里,松岛冰川比先前的稳定性减小了40倍。南极洲拥有巨大冰川,一旦全部

融化将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57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到2100

年,海平面将上升20-80厘米

论证五:

科学家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而两极地

区的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因此,气温升高不可避免地使极地冰层部分融解,引起

海平面上升。

五、研究结论

地球温室效应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温室效应的直接结果是温度上升。北极冰川融化,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使得海平面

上升;另外,雪山常年积雪融化,参与进入水循环当中,也会造成海平面的上升。)

六、总结与反思

此次研究性学习,我针对目前气候变化导致海面上升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怎样独立的应用资料进行分析并且解决问题,掌握了研究的方法和思维。不仅如此,在研究课题的同时,我也感受到环境的日益恶化对我们自身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维护,否则我们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想,我们在发现了问题之所在之后,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尝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篇:地理研究性学习格式(精选)

高二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要求

课题: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浅析

格式:正文标题

摘要:30-50字

关键词:3-5个

正文:(至少1500字)

一.我国西部地区的荒漠化的现状

二.西部地区的自然特征

三.荒漠化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及措施

五.小结(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每组组长组织安排组员搜集材料,组员积极配合,分工合作!收假完上交材料!

第三篇:地理研究性学习

地理研究性学习:绿色食品

一、绿色食品的含义与特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由于与

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

二、我国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从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上看,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农林产品及其加工品。其次为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的畜加工产品及饮料类产

品(主要指茶叶及酒类产品)。市场需求较大的畜禽肉类产品、水海产品所占比例极小;

(二)绿色食品的技术支撑体系仍未完整建立起来。绿色食品产品加工与保鲜方面的新技术

也未能有全面突破,技术储备少。

(三)绿色食品质量保证体系仍不健全。我国绿色食品的质量保证体系仍不健全,产品质

量良莠不齐。二是我国在绿色食品认证后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全程检查监督和对产品质量的长

期检查监督方面力度不够。

三、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对策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社会从温饱型进入小

康型的新趋势。发展绿色食品是冲破技术壁垒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我国发展绿色食品不

仅必要而且紧迫,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政府重视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前提。我国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要充分利用政策、金融

等手段,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改造或开发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加大市场需求较

大绿色食品开发力度。同时,加大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依程序依法办事的力度,保障绿色

食品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绿色食品的技术支撑体系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基础,应该充分发挥人才和学科的优势,增加技术储备,为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是绿色食品发展的推动力。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

到广泛重视,绿色食品存在巨大的国内外市场潜力。概括来讲,就是使绿色食品在提高人民

生活饮食水平的同时,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地理】

地理研究性学习—龙舟文化

美丽的顺德区有多个镇组成,像我们常听到的大良镇,家具之都乐从镇等,都是工业较发达的城市。而我们的家乡是顺德区的工业卫星镇之——杏坛镇。南宋时由夏、谭两姓开村,因读书者甚众,取古语:“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杏坛”二字为名。一提起杏坛,我就自然而然地想到龙舟。龙舟很早就已经在杏坛落地生根。作为一种文化,龙舟已经有着十分源远流长的历史了。

龙舟是图腾崇拜的产物。实际上,龙舟是蒙昧时期图腾崇拜的遗俗。那时候,由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生命安全常常受到自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生命安全常常受到自然力的威胁,人们由此产生了希冀某种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生物,作为神来保护自己的愿望,于是这种生物就成为他们的图腾。古籍曾记载“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这一传说表明,我国至迟在夏代,人们就认定其祖先鲧、禹都是崇龙的,所以国人自称“龙的传人”。

实际上,古今中外,并无真龙这种自然动物。杨秀绿在《龙与龙文化新说》中讲,“它的生物原型,就是距今约七千至一万年的冰后高温期曾经称霸海域,尔后因自然淘汰而在内陆绝迹的海洋巨蟒”。有的学者认为是由鳄鱼形象演变而来的,也有考证为根据闪电而描绘出的形状。多数学者认为龙的形象最早是蛇,易经说:“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说,以大蛇为图腾的夏氏族,兼并吸收了其他氏族鸟、兽、鱼、虫的图腾徽像,才“画蛇添足”形成龙的形象。《尔雅·翼》说龙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七千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我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动中,比水产品的收获量;休闲时相约划船比速度,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龙舟竞渡的雏形。

神话中,龙舟也有一段小故事。很久以前,邹圩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这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的鳞片。当鱼人把手触向鳞片时,蛇眼里闪着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怜。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沟。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原来,它是一条上天的神龙,因触犯了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变成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闪耀的鳞。玉皇曾言:“这锁要打开,除非得到人的阳气。”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小龙为了感谢渔人,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也就是现在的邹圩清水河),河水为邹圩带来了五谷丰登。为了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的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一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

提起龙舟,人们一定会想起屈原先生了。其实,据晋代司马彪《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夏商周龙舟竞渡都在夏至节举行。汉代上虞县令度尚所立《曹娥碑》载:“汉安二年五月五日,曹娥之父曹盱乘船在舜江上迎候伍神,因风浪翻船而亡。曹娥沿江号哭寻找十七天,最后毅然投江觅尸。”后人便在五月五日划船纪念之。这说明,江浙一带,人们在屈原之前,曾在端午划船纪念春秋时的吴国宰相伍子胥;在屈原之后,‘也曾在这一天划船纪念汉代孝女曹娥。而四川,南宋以后的一段时期,为纪念唐代安史之乱时保卫成都有功的浣花夫人,每逢她的生日四月十九日,便由地方官率众游锦江,“倡乐导前,溯流至百花潭,观水嬉竞渡。”明在汉代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以龙舟竞渡纪念不同的忠臣孝女,在不同的地区并存着,时间也不一定都在端午。

自从屈原先生殉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多在端午赛龙舟,吃粽子了。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比这略后一点的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也有相似的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谓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这一天,龙舟竞渡,众船齐发,表示赶去拯救屈原之意;在水上击鼓鸣锣,是为了驱赶欲食屈尸的蛟龙。

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屈原先生忧国忧民的襟怀,直言敢谏的品格,对反动势力和险恶形势不妥协、不退让的斗争精神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是上自宫苑君王,下至乡野百姓,一致公认的崇高道德典范。这种力量蕴藏于我们全民族集体意识的深处,融汇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以至民族精神的精髓之中。屈原精神与龙舟文化的结合,使龙舟竞渡这种古老的习俗获得了新的含义,注入了新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龙舟野发生了文化质的变化。人们对自然的了解加深了,掌握命运的自信心逐渐增强。经常与水接触的南方人慢慢地有了避免水害的办法。他们渐渐地从对图腾龙的惊恐与崇拜中摆脱出来,于是龙舟竞渡宗教性祭祀的成份渐渐地减弱了,消失了,成为纯粹社会性的娱乐,只具有“竞”的性质。龙舟竞渡从乐神到乐民的转化,是人类破除迷信,从思想上摆脱神权桎梏的重要标志,它使龙舟文化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时代,正在赋予龙舟文化新使命。人们总要自觉不自觉地从当时的需要出发,不断地赋予古老的文化习俗以更新的思想内容。龙舟文化具有历史长远的悠久性,以我国人民独特方式竞赛的民族性,有众多人员参赛和观看的群众性,奋力拼搏的竞争性,和由此产生欢愉的娱乐性等特点。随着时代的推移,龙舟活动的内容增多,由单一的竞渡,发展到驾龙舟抢鸭子,造型龙舟游江等。到了近代,龙舟竞渡由于华侨的传播,开始跨出国界,盛行于东南亚和太平洋沿岸国家,乃至其他一些地区,逐步成为一项国际体育竞赛项目。1984年5月16日,国家体委作出决定,把龙舟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公布了竞赛规划,并于当年9月,在广东佛山市举行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赛。1985年6月6日,中国龙舟协会在湖北宜昌市成立。这些都为龙舟文化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建立市场经济机制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利用竞渡时万众会聚的

机会开展经济贸易活动,是时代赋予龙舟搞活流通发展商品经济的新使命。

龙舟竞渡作为一种文化,由图腾崇拜的宗教祭祀活动而变成纯粹的体育竞赛娱乐活动,随后用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进而又为搞活经济服务,它的发展历程,完全体现了这一规律。

是时候说一说杏坛的龙舟文化了。每逢端阳节,有些地方要做新龙船,四月初一就擂鼓开殿门,祭香官神,开始造船。各地乡风一般都是五月初一才开殿门,祭神后即开划,俗叫“上水”,龙船归去叫“收香”,斗龙结束叫“散河”或“洗巷”,并把河龙船翻转,次日再翻正,抬到庙中保存,还要祭时官神,相传这香官神是喜欢玩弄人的小儿神,所以俗语说青年人不安分,比喻香官。在划龙船地区内,都要出龙船费用,请划龙船的人吃酒,还要放鞭炮,设祭迎接,叫“摆香案”。龙船头各处大同小异。有的在船身绘画龙鳞,头尾安置活动的龙头龙尾,形状较小,有的船身稍画上几笔龙鳞,亦无头无尾,但形状较大。每乡龙船,各有固定颜色的旗帜,一乡之内,有几支龙船的话,也要用旗色区分标志。以温州南郊南塘河古老风俗为例,有的旗用蓝色,龙头、龙尾和船身都是蓝色,叫做“青龙”,相传四方只有东方苍龙七宿称龙,所以青是正色。这南塘河面,以莘塍为河主,所以莘塍东堂庙的龙船特别大,有十六档,船面有四十四人,叫大青,算是龙娘。其他龙船上水,必须先到东堂庙朝见,庙司事要赏给彩红,大青出来,各龙不敢和它竞赛,其余小的都叫青龙,其他黄色的叫黄龙。旗白的,船的颜色也是白的,俗称“白龙儿”。如是红旗,船身也染红色,叫做“红霓岭”等。因南言赤色,是水龙,性情急躁,所以改了个名,是避讳的意思。龙船中惟独没有黑龙,俗说乌龙是凶暴,也有说北方玄武是龟,爬得慢,不能斗生,故全温州没有黑龙船。两船竞赛,水逐浪飞,两龙相斗,争夺锦标,各乡河道,各行分段,自为一区,斗龙互不干涉,因此有大龙地、小龙地之名目。

杉木和樟木是造龙舟的上好木料。要寻找25米长以上的整木,将其切分成5片接成船底,这样造出的龙舟才会坚固结实。

水上人家有句俗语“一日造船,千日过波”,即造出的船必须坚固美观,才能经受风浪,故造船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岸上人家建房,“礼路”丝毫马虎不得。钉船板犹如建房的“奠基”,还要举行“奠基典礼”,摆上供品祭拜。特别是在“点睛”这一重要环节,还必须举行隆重的仪式。龙舟的龙头是写意的、象征性的。龙舟的“龙须”是将金箔纸折成约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绑在一根对折的红布条上,象征“龙须”;将一块红布折成三角形,钉在船头,象征“龙舌”;将6条龙须等距离分布钉在“龙舌”上,这就成了“龙头”。然后,一村民手持香炉,绕着龙舟转了一圈。这意味着,将龙舟上的不洁之物驱走,龙舟变得圣洁而有灵气。随后,燃放鞭炮、烧金纸,仪式就结束了。

新龙舟完工后,请村里地位高的老人身穿长衫戴毡帽,带领全村多名壮劳力,到船厂“请船”。大家人手一桨,浩浩荡荡地将龙舟划回村里。在龙舟竞渡前,还要请龙、祭神。杏坛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神庙中的龙神后,安上龙头、龙

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譬如龙潭的龙母庙,每逢龙母感恩节,潮水般拜谒的人群齐聚龙母庙,水乡河段都会水花飞溅、艳龙媲美,鼓声、唢呐声和呐喊声演绎成一支龙舟文化交响曲。村民们在空巷、桥上、岸边、高台、观龙舟竞艳,吃龙船饭庆团圆,共享水乡龙舟文化。龙母庙前设有“说唱龙舟”,杏坛龙舟协会的说唱家们就会现场表演,吸引不少人驻足围观,他们的说唱仿如天籁之音,听得他们如醉如痴。“龙颜如丽日”、“母泽似甘霖”将龙母造福百姓和风调雨顺的表演得活灵活现。

正式龙舟竞渡开始后,人们就会立马澎湃激荡,气氛热烈到了极点。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这些诗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壮景。妇女们平时是不出门的,如今也争着来看龙船,银钗耀日;鼓声、红旗指挥下的龙舟飞驰而来,掉如飞剑,鼓声如雷;终点插着锦绮彩竿,作为标志。龙舟向着标飞快地驰近„„近代的龙舟比赛也大抵相同,不过规程稍严格一些。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国际龙舟比赛,吸引了各国健儿。

每次龙舟竞渡,至少吸引珠三角各地5万人观赏,几个小时的龙舟竞渡后,龙船主手捧“金猪”、“烧酒”准备饱尝丰盛的“龙舟饭”。在杏坛水乡,龙船出游时,家家送米酒给划船的人,并由老人为龙点眼,然后才下水游去。游完后,龙头供奉在龙王庙,船身埋入河床沙泥中,第二年挖出来再用。傍晚,村民们还要烧一大锅“龙船饭”,不管什么人都可以食用,以广结“龙缘”,遍得“龙福”。每年的“龙舟饭”都会有2000多席,场面壮观。

龙舟的历史发展也相当有政治色彩,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以龙舟作宣传,时称“社会龙舟”、“政治龙舟”,有《缫丝女自叹》、《广东禁赌纪念歌》、《庚戌年广东大事记》等曲目。具有即兴创作才能的艺人,还常把一些讽刺社会陋习、贪官污吏丑闻,以及当时社会发生的事情和时事新闻,即时编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作过《甘竹滩上抒豪情》、《喜笑扬眉》、《白衣人影》、《石台佳话》、《财礼夫妻》等一批较优秀的现代题材龙舟作品。龙舟歌也出现过“龙舟棋”、“龙舟德”、“龙舟宁”、“龙舟会”等一批在唱腔、鼓点各具特色的民间名艺人。80年代以来,由于人民生活的改善,群众文娱生活多姿多彩,只有一

种基本腔调的龙舟歌便日渐少人演唱了,职业艺人也不复多见。

民国22年(1933)教育部通令全国提倡龙舟竞渡后,有关部门始时有组织竞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全省各地龙舟竞渡甚为活跃,南安县水头、石井一带在举行龙舟竞渡的同时,还结合进行“水上捉鸭”游戏。

“文化大革命”期间,划龙舟被列为“四旧”而中止。

自从龙舟赛传入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的龙舟便逐渐形成了国际比赛。1983年,我国首次派队参加龙舟大赛,一举夺得全部两项冠军。1984年国际龙舟大赛在香港举行,有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马来西亚、澳洲等16个队参赛。中国队又夺得冠军。1987年全国龙舟协会和省龙舟协会等单位在厦门集美举办“嘉庚杯”国际龙舟邀请赛,澳大利亚、日本、澳门和广东顺德、福建、厦门等龙舟队参加比赛。顺德队获第1名,福建队获第2名,厦门队获第3名。

目前,龙舟已被纳入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运动项目之一。顺德男、女龙舟队分别成立于1983年和1985年,曾多次代表中国出征香港、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世界大赛,顺德龙舟在全国和国际性重大比赛中共获得60项冠军、18项亚军、5项季军。在1994年代表中国参加第一届亚洲龙舟锦标赛获得四项金牌;1995年代表中国参加第一届世界龙舟锦标赛获得7项金牌;另外,1999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第一次比赛就包揽了民运会龙舟六个项目中的四金二银,实现了广东代表团在民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在200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五金一银的好成绩。

在2005年在德国举行的世界龙舟进步赛上,代表中国获得7金1银的好成绩。俄罗斯老虎龙舟队曾于2005年天津国际龙舟邀请赛上夺得冠军,让人印象深刻。在2009年武进国际龙舟赛上,一举夺得500米直道竞速比赛的冠军,并以一分之差获得总成绩第二名,他们所代表的欧洲式划姿,更是给让国内的龙舟队伍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最后,希望龙舟这种传统的中国本土文化能够得以发扬,在国际上愈走愈远,愈走愈好。

第五篇: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青岛

【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为3293平方千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四市为7989平方千米。【地貌】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山脉】

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南部为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等组成的胶南山群。【气候】

青岛地处北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市区年平均气温12.7℃。全年8月份最热,1月份最冷。降水量年平均为662.1毫米,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天。青岛海雾多、频。

【水生物资源】

胶州湾、崂山湾及丁字湾口水域营养盐含量高,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是发展贝类、藻类养殖的优良海区。该海区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经济无脊椎动物、潮间带藻类等资源也很丰富。

【动植物资源】

青岛地区由于受暖温带海洋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共有152科654属1237种与变种。原生木本植物区系共有66科136属332种。十余年来共采集鸟类标本2000余号,有19目58科159属355种,主要有游禽、涉禽、陆禽、猛禽、攀禽及鸣禽六大类。【人口】

青岛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共增加了122.09万人。青岛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17.17万人,15-64岁的人口为664.95万人,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9.39万人。

青岛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为34.38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下降为3.94%。

【经济概况】

2012年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7302.11亿元。粮食总产量369.96万吨,蔬菜、禽肉和水产品出口多年居大陆城市首位,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近1000万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64.5亿元。【教育】

2012年年末,青岛市共有各类大专院校24所,其中普通高校22所,普通中学292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88所,小学840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达99%以上。

【交通运输】

青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是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港口吞吐量跻身全球前十位。

下载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研究性学习总结

    地理研究性学习总结 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关于人口迁移的课题,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此次研究活动中,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我们......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地理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汇编)

    鹤溪镇“停车难”问题的研究 摘要:“停车难”加重交通拥堵。近几年来,景宁经济有较大发展,因此,私家车也相继增加,随着车流量的增加,停车困难变成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不免引起堵......

    地理研究性学习作业

    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 1、课题背景: 【国家政策】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了人口与生育政策方面的重大调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

    对地理研究性学习

    对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性”的认识与实践姓名沈官长单位三台县鲁班镇初中邮编621114联系电话0816-5180104新世纪需求新型的人才,新型的人才要靠新型的教育培养。新型教育的起......

    地理研究性学习总结

    地理研究性学习总结 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关于中国美食的课题,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此次研究活动中,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我们......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文化入侵”研究性学习学习结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学习结题报告 1. 主要成果:通过调查得出了“文化入侵”这种现象的当前状况、影响和对策。 2. 研究的主要方法: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新闻联播与“地理”(2)山谷风的形成 (3)(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4)“三圈环流模型”制作 (5)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 (6)(某地)旅游景点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