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20:5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在全市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的情况下,发展滞后的经济作物机械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农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短板”,为此,我们把该项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在认真细致地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准棉花、马铃薯、花生这“三类”重点经济作物及其薄弱生产环节,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坚持创新发展,实施重点突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我市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情况

德州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光照资源丰富,雨热同季,且多集中在经济作物生长的前中期,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生长,受此地貌和气候特征的影响,棉花、马铃薯、花生成为我市主导经济作物。

(一)种植情况。随着全市“品质农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在我市得到了较好较快发展,目前,全市经济作物常年种植总面积达243.6万亩,占可耕地总面积的27.4%。其中,棉花、马铃薯、花生种植总面积达177万亩,占经济作物种植总面积的72.7%。棉花是我市主导经济作物,种植总面积160万亩;马铃薯、花生种植总面积分别达10.3万亩、7.2万亩;红薯种植面积3.6万亩,有55.6%集中在夏津县,达2万亩。此外,辣椒、小枣及设施农业在我市也有较为集中的种植。

(二)区域分布。棉花、马铃薯、花生虽为我市主导经济作物,但并不是每个县(市、区)都有,一是棉花。主要集中在夏津、宁津、陵县、武城、乐陵等5个县(市),其中夏津县一直是我市棉花主要集中种植区,常年种植面积54万亩,素有“银夏津”之美誉,其他县(市)植棉面积都超过10万亩;二是马铃薯。主要集中在夏津、乐陵、临邑、武城这4个县(市),其中夏津县种植面积为5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48.5%;乐陵市1.8万亩,占总面积的17.5%。此外,虽然德城区种植面积不大,但比较集中,被列为全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三是花生。主要集中在齐河、宁津,两县种植总面积占到全市的69.4%。随着我市“品质农业”建设的深入推进,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将会进一步增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情况看,受经济作物本身种植特性和农民传统种收习惯的影响,加上政策扶持不到位、宣传推广不到位、机具研发不到位,成为制约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一直没有引起各级政府以及农机部门的足够重视,无论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还是当地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和各项发展措施制定都不太理想,经济作物生产一直处于农民自愿、自由放任的状态。

(二)种植较为分散。由于受经济作物本身种植特性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县(市、区)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种植区域较为分散,种植面积相对较小,造成机械不能较大规模作业,直接影响了作业效率和收益,影响机械的有效推广应用。

(三)研发推广滞后。经济作物种收过程劳动强度大,农民对经济作物机械的期望程度高,但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发和示范推广远远滞后于粮食作物机械,机械市场投放量少,作业适应性不强,机械性能低,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已经成为目前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中最大的“坎”,除棉花机械化收获尚未破题以外。在马铃薯机播、联合机收和花生联合机械化收获环节较为突出,造成农民群众认知程度低,成为阻碍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花生收获环节,由于现有机型技术水平较低,达不到联合收获要求,作业过程中漏果、破果较多,种植户常有想用不敢用的思想存在。

(四)作业成本较高。由于燃油价格的“高烧不退”,致使机械作业成本过高。目前,棉柴机械拔除、粉碎收集均在35元/亩以上。价高了植棉户承受不起,价低了有机户难以接受,在棉柴收集粉碎环节,出现了用油不如用电的现象,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提高棉柴的综合利用率,真正“变废为宝”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棉花机采环节,买不起、用不起、不敢用的情况更为突出。

三、采取的主要推进措施

根据省局《关于推进全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和《山东省经济作物机械化考评办法》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把强力推进,创新发展“三类”重点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为提升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的突破口。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重视程度,努力形成强大推进合力。今年以来,我们将创新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列为“一把手”工程。为加强对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市农机办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科站长为成员的“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并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研究制定了《考评办法》。同时,各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按照重点工作重点抓的要求,研究制定了更为详细的中长期发展意见,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年度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建立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工作指导,广泛宣传发动,不断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紧密结合全市农机化重点工作,采取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积极开展科技下乡等形式,积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围绕实施经济作物机械化推进行动,借鉴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的成功经验,层层开展现场演示活动,争取领导、宣传社会、引导群众。今年以来,全市围绕“三类”经济作物创新发展,共举办现场演示会28场次,吸引了众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现场观摩。其中,6月27日,在夏津县召开的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现场会,省农机局韩永平书记等领导同志应邀到会指导。充分发挥技术指导小组信息灵、掌握技术全面的优势,强化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工作的指导,分析论证主推机具和主推模式,科学选择技术路线,对农机与农艺的统筹提出参考建议。并建立了长期工作联系指导机制。

(三)强化基地建设,实施辐射带动,全力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坚持把抓好示范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措施,本着谁有条件谁就先行一步,哪里种植面积大,哪里就承担起率先突破重任的原则,围绕“三类”重点经济作物,根据总体布局和种植特色、规模情况,在全市重点指导建设了5个千亩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其中,夏津县把棉花生产机械化作为重点,从土地耕整到播种、铺膜、植保、拔柴均已全部实现机械化,2008年,联合有关企业研发的棉柴粉碎收集综合利用机械获得国家专利,不仅大大提高了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减轻了棉农的劳动强度,还有效提高了棉柴的综合利用率,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此外,在苏留庄镇、宋楼镇创建的马铃薯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面积达4000余亩;齐河县建立了花生、马铃薯“双千亩”创新发展示范基地;乐陵市充分借助山东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联合乐陵市天成机械有限公司,积极开展马铃薯播种与收获机械试验、改进、选型及播种收获示范,起到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示范基地核心面积500余亩,辐射面积1000余亩。

(四)强化政策扶持,做好服务保障,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一是将经济作物机械列为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对工作基础较好、成绩较为突出、发展成效较为明显的县(市、区),逐步扩大补贴规模,优先安排。同时,不断增加补贴份额,提高补贴额度;二是“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工程”等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计划项目和“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等项目,优先安排,重点投放;三是鼓励创建以经济作物生产为重点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组织协调,组织开展好跨区作业、合同作业、订单作业和“一条龙”作业,努力提高机具利用率,扩大机械作业面积;四是充分发挥各县级农机化学校的培训主体作用,将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作为重点,进教程、进教材、进课堂,积极联合各有关生产企业,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容易接受,形式多样,丰富实用的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对新技术新机具的认知程度。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36个班次,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

(五)实施综合考核,认真做好总结,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为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全力推动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根据省农机办《山东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发展考评办法(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市农机办研究制定了《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创

新发展考评办法》,市农机办“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县(市、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年底前,统一进行单独考核和综合评价,并纳入全市农机化工作综合考核范畴,所考核分值累计入全市农机化工作综合考核总分,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通报表彰。

四、取得的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各地以示范基地为依托,不断增加投入,加大先进适用机型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力度,专用机械保有量明显增加,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升,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棉花。全市棉花播种机发展到13125台,棉柴拔除机6709台,分别比上年末增长3.5%、3.2%,其中专用覆膜播种机发展到6560台,增长6.1%,占总保有量的50%;机播率达99.6%,棉柴收获机械化水平达76.7%,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其中夏津县棉柴机械拔除在2005年就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目前棉柴拔除机保有量1170台,机械化水平达99.8%。

(二)马铃薯。专用播种机械保有量103台,是上年末的9.4倍,联合收获机械82台,比上年末增长17%;机播率由2010年的不足4%,迅猛提升到目前的38%,实现了跨越大发展,联合机收率22.1%,同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其中,夏津县、乐陵市狠抓创新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市起到了较好的“领头雁”作用。此外,夏津县根据红薯种植面积大,且较为集中的特点,以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主要措施,积极联合本县农机生产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红薯机械化收获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成为全市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最大亮点。今年以来,全县共推广红薯联合收获机械60台,作业面积1.8万亩,联合机收率达90%。

(三)花生。截至目前,全市花生播种机保有量达362台,其中专用覆膜播种机发展到252台,占总保有量的69.6%,分别比上年末增长35%、15%,收获机械总量达716台,其中联合收获机械发展到224台,同比分别增长172%、11.2%;机播率达72.2%,机收率79%,同比分别提升18和1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齐河、宁津的花生机械化生产实现了快速发展,其中齐河县花生播种机械化水平达85%,宁津县机播、联合机收率均已超过80%。(王旭景)

第二篇:经济作物机械化调研报告

按照省农机办《关于开展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市农机局及时组织人员对全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

**市辖7镇3个办事处,405个村,共有耕地面积60万亩,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2008年,全市完成机耕地55万亩,机播42万亩,机收71万亩;全市小麦生产的耕、耙、播、收、植保机械化作业面积均达到98%以上,玉米机收水平达到81.6%,率先在全省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山东省农机化示范区。

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不断加大。截至目前,全市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花生4103亩;大蒜4844亩;大葱2680亩;大姜475亩;马铃薯3361亩;地瓜201亩。但由于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起步较晚,加之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使用认识不够,机械化生产水平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作物生产需要。目前,全市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共有马铃薯种植机械两台,其中,开沟机1台,覆膜机1台,马铃薯机械种植面积150亩。部分镇曾对花生收获机械进行过试点推广,由于效果不理想,花生收获机现都已报废,无法正常使用。

二、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过低的原因

1、研究推广资金不足。科研生产推广部门,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很好的研发和推广,而一种机械的研制生产和试验示范推广,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需要大量的开发经费,靠科研生产推广部门自筹很难解决。

2、机具的适用性不强。我市部分镇曾对花生收获机械进行过试点推广,由于花生收获机械的性能效果不理想,导致收获破损率较高,效率不高,费时费力而效果却不好,不能满足种植户的要求,示范推广不成功,农户都不愿购买使用,连已购机械也都停用报废了。

3、农民认识力度不够。我市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比较分散,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较小,习惯了传统的耕种收方式,认为没有使用机械的必要,对经济作物机械的了解相对较少,造成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认识不够,仍沿用传统的耕种收手段。

三、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不仅能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省工、省时,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力。各级应高度重视经济作物机械化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大投入,加大机具科技创新力度。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化前期投入大,发展初期社会效益大于直接经济效益,必须有资金支持和鼓励引导才能发展起来。建议:一是争取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发挥农机部门的主导作用,组织科研、生产等单位,针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科技攻关,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重点是引进机具并消化吸收及关键机具的开发研究。二是依靠政府对机具进行补贴,扶持引导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民购买先进实用、科技含量高的种植、收获机械,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或示范点,带动辐射附近组织和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三是注意培养经济作物机械生产龙头企业,为机具的研制开发提供生产保障和物质保证,并保证机具的社会需求。

(三)认真做好机具考核选型工作。劣质收获机具,不仅伤农害农,增加使用费用,甚至危及农业生产安全,而且容易挫伤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阻碍先进机具的推广。搞好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具的示范推广工作,必须从头抓好,搞好机具的选型工作,通过科学检测及生产考核,选出推广机型,向社会公开发布,供使用者选择,确保机具质量,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认真做好机手技术培训工作。为尽快提高使用者理论水平、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应因地制宜建立培训基地,及时对操作手、驾驶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的培训,让他们真正懂得机械的构造、原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更好地发挥新机具的作业性能,加快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的应用和推广步伐。

第三篇: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一直是制约德州市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自3月上旬开始,德州市各级农机部门抽调有关技术人员会同农业、蔬菜等相关部门,深入全市各乡镇组织开展了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的调查工作,尤其是对花生、“三辣”、薯类等“三类”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调查和汇总分析。

一、全市“三类”经济作物种植分布情况

德州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光照资源丰富,雨热同季,且多集中在经济作物生长的前中期,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生长,受此地貌和气候特征的影响,除大姜外,花生、大蒜、大葱、薯类等经济作物在全市各县市区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禹城、宁津、齐河、陵县、临邑、平原、夏津等7个县市区(其他县市区虽有种植,但均在田边、河沿零星分散种植),常年种植总面积达34.17万亩,其中,花生种植面积9.6万亩,大蒜种植面积14.9万亩,大葱种植面积4.18万亩,分别占种植总面积的28.1%、43.6%、12.2%;薯类种植面积5.49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16.1%。地瓜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夏津、宁津、乐陵,三县市地瓜种植总面积达4万亩,占全市薯类种植总面的68%。生姜基本没有种植。随着我市产业政策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会进一步增加,必将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三类”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现状

花生、大蒜和薯类的机械化生产在该市宁津、齐河、陵县三县有较好的发展。陵县农机部门根据当地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特性,经过反复论证探讨先后引进推广花生收获机械3台、大蒜收获机械7台、马铃薯简易收获机械7台、地瓜简易收获机械5台,从去年的作业情况看,受到农机手的普遍关注和种植户的欢迎,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较宽广的发展空间。作为经济作物种植大县的宁津县,近几年来借助农机购置补贴的强势引导作用,以经济作物集中种植乡镇为依托,不断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宣传和示范推广力度,全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目前全县已拥有花生覆膜播种机125台、花生收获机械110台、薯类收获机械110台;花生机播、机收率分别达80%和88%,马铃薯和地瓜机收率分别达75%、80%。近几年,齐河县共引进花生播种机械68台,其中2BMFD-2型花生覆膜播种机56台,花生收获机55台,机播率达90%,机收率达50%,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全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发展比较缓慢,花生、“三辣”、薯类经济作物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包括育苗、播种、管理、收获)基本上以人力为主,全市“三类”经济作物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在大部分县市区尚属空白,机械化播种、收获在大部分县市尚未破题。机械保有量少是造成机械化生产水平低的直接因素,全市“三类”经济作物作业机械主要集中在齐河、宁津、陵县三县,截至目前,全市花生播种机械保有量为193台,其中花生覆膜播种机181台,拥有薯类收获机械125台。全市较低的经济作物机械装备程度,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迫切需求,已经成为目前推进全市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中最大的“坎”。

三、“三类”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调查情况看,受“三类”经济作物本身种植特性和农民传统种收习惯的影响,加上政策扶持不到位、宣传推广不到位、机具研发不到位,成为制约“三类”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一直没有引起各级政府以及农机部门的足够重视,无论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还是当地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和各项发展措施制定都不太理想,经济作物生产一直处于农民自愿、自由放任的状态。

(二)研发推广滞后。从调查的情况看,经济作物种收过程劳动强度大,农民对经济作物机械的期望程度高,但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发和示范推广远远滞后于粮食作物机械,机械市场投放量少,作业适应性不强,机械性能低,尤其是在薯类播种环节更为突出,造成农民群众认知程度低,成为阻碍“三类”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种植较为分散。由于受“三类”经济作物本身种植特性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种植区域较为分散,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即使种植规模较大的县市区也没有做到百亩以上成方连片的种植,造成机械不能较大规模作业,直接影响了作业效率和收益,影响机械的有效推广应用。

四、加快推进“三类”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建议

加快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农机化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整体进程。从调查的总体情况分析,要在短期内突破或提升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不太现实,今后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强力推进。

(一)强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大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借鉴玉米机收和保护耕作成功推广经验,真正把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纳入工作日程,科学统筹规划,才能为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当前应以大宗经济作物为突破点,以主导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种植面积相对集中的乡镇(如我市宁津县的大柳镇、杜集镇等)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建立重点经济作物高效、高产机械化生产示范推广基地,搭建快速发展平台。并以此为依托,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生产机械,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宣传示范推广力度,以点带面,辐射全市,逐步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良好发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助推经济作物机械良性发展、逐步普及。充分借助农机购置补贴强势引导,设立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最大限度激发农民营机用机积极性,最大程度提高经济作物机械保有量,为经济作物机械化由破题提升到大发展、大普及提供足够的装备技术支撑。

(三)强化机械研发,确保经济作物机械的适用性、可靠性。研发力度不够、适应性不强、相应机械得不到有效推广是致使农民买不到或不愿意购置经济作物机械的主要原因。调查过程中据部分农户反映,花生收获机等部分经济作物机械性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还不能将花生的挖掘、筛选、摘果一次性完成。今后重中之重应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机科研部门及相关生产企业尽快研制一批先进实用、科技含量高的经济作物机械,积极鼓励、扶持地方农机部门参与研发,以适应不同区域农艺要求,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莱芜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莱芜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按照省办要求,莱芜市农机部门抽调有关技术人员,采取实地调研、走访农户与部门沟通相结合的形式,在全市展开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研工作。尤其对花生、“三辣”(大蒜、生姜、大葱)、薯类(马铃薯、地瓜)、林果等大宗经济作物种植情况、机械化生产及收获现状、现有机械状况等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调查和汇总分析。

一、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情况

莱芜地处鲁中山区,耕地面积103万亩,经济作物面积达62万亩,经济作物主要以生姜、大蒜、大葱、花生、地瓜、马铃薯等蔬菜为主。中西部泰莱平原,素有“山头三千河西流,盆地尽沃土”之称,土质肥沃,以盛产莱芜“三辣”久负盛誉,大蒜种植面积21万亩,生姜种植面积14万亩,大葱种植面积3万亩。大蒜和生姜的年产量都在200千吨以上,畅销国外和全国各地,在国际市场享有一定信誉,深受中外顾客赞扬。山区主要种植花生、地瓜,林果以花椒、苹果、桃为主。全市花生种植面积11万亩、地瓜7万亩、马铃薯4.6万亩,林果业中桃树种植面积13.7万亩、花椒树14.9万亩、苹果树3.2万亩。尤其是“大红袍”花椒,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与生姜、大蒜、鸡腿葱并称为莱芜“三辣一麻”麻辣九州,香飘四方,年总产量达0.72万吨。因此,莱芜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和“中国花椒之乡”。

二、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

近几年来,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强势拉动,莱芜市农机部门不断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宣传和示范推广力度,目前全市已拥有经济作物种植机械317台,收获机械327台,田园管理机械639台。种植机械中花生播种机械305台,其中专用机械275台;收获机械中花生收获机械135台,其中花生专用机械125台,生姜收获机52台,大蒜收获机80台,马铃薯收获机60台。花生机播4.8万亩,机收2.8万亩,机播、机收率分别达43.6%和25 %;生姜机收0.8万亩,大蒜机收1.5万亩,机收率分别达5.7%和7.1%;马铃薯机收1.8万亩,机收率达39%。各类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率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全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比较缓慢,花生、“三辣”、薯类及林果等大宗经济作物生产作业中各个环节机械化水平还比较滞后。尤其是在大蒜种植过程中,播种、覆膜全靠人工,劳动强度较大,严重制约了大蒜种植面积的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迫切需求,已成为推进全市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各级政府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资金投入少,发展严重滞后。

二是机具少,装备水平低,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本市辖区内还没有一家生产经济作物机械的企业。农机部门的研发推广单位也由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在研发、引进推广方面后劲不足,特别是在新机具的研制方面缺乏创新意识。

三是自行研制的4JS-I型生姜收获机、4SS-II型大蒜收获机虽然经过多次试验改进,但均受农民传统种植习惯的制约,加之作业地块的限制,使机具不能运用自如;机具性能还需进一步完善提升。

四是由于花生覆膜播种机适宜大田作业,山岭地地块小,覆膜过程中易出现地膜卷曲,影响压膜。生姜收获机受姜瘟地块影响,容易传染,致使农民不愿意随便使用,影响了机具的推广。

五是生姜大蒜等部分经济作物,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地块小、种植结构不一,机具利用率低,特别是蒜农有在蒜地内穿种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致使机械无法进地作业,影响了机具的推广应用。

四、发展趋势和突破方向

“三辣”及薯类经济作物生产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农民迫切需要一种省时省力、作业性能好的机械,替代高强度的劳动,腾出更多的劳力从事二三产业,让更多农民文明生产,体面生活。这就要求农机研发推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尽快解决三辣和薯类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关键技术问题,在种植、收获(挖掘、采摘)、装运等一系列环节上下功夫,联合攻关,不断提高机械的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此外随着果蔬加工新技术、新品种大量涌现,作为我们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应创新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在抓好粮食及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的同时,积极搞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推广应用。

五、加快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要在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切实把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进程。

二是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的科技投入,搞好机具研制与推广。各级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机科研部门和有关单位加大攻关力度,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在搞好自身研制的同时,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性机具,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不断满足经济作物生产对机械的需求。

三是认真搞好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是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基础,各级农机部门要以示范点为阵地采取广播、电视、印发宣传单、明白纸,举办培训班、召开机具作业现场演示会等形式搞好宣传和培训。让农民了解并接受这些新技术,尽快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四是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最了解农业、农民、农村及农艺的要求,在研制和引进试验过程中要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在推广应用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利用他们搞好示范带动,促进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快速发展。

五是建立示范基地,搞好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把重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列入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建立和扩大示范基地,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建立标准化的种植体系,引导规模化生产,为机械化收获作业创造先决条件。农机、农业技术人员要相互学习,经常交流沟通,密切配合,采取措施使两项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效果,扬长避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贡献。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组织演示会、现场观摩会等多种技术推广活动,进一步宣传机具,扩大推广范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六是利用购机补贴政策,促进机具推广应用。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启动地方政府配套补贴资金,扩大经济作物机械化新机具的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比例,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第五篇:潍坊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潍坊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为切实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掌握我市农机现状,更好的促进农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日,按照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安排,对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经济作物种植基本情况

潍坊市辖6市2县3区,共9500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850万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47万亩,经济作物达300万亩。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产业政策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呈现增长趋势,我市经济作物种类泛多,主要有山药、大姜、大蒜、大葱、牛蒡、花生、黄烟、马铃薯、西瓜、棉花、胡萝卜、大棚蔬菜等。我市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大,连片集中,适合机械化作业,主要分布在寿光、青州、昌乐、安丘、高密、昌邑、寒亭等地。

二、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现状

经济作物机械化成为制约我市农机化发展的瓶颈,从这次调研情况来看,经济作物生产环节中的耕翻、开沟、起垄、覆膜、灌溉等环节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部分经济作物播种也已实现机械化,总体来说,经济作物机械化程度低下主要体现在播种和收获上。

1、花生。我市花生播种覆膜基本全部实现机械作业,花生收获多为半机械化作业,主要为农民自制的简易花生挖掘犁和部分配套小四轮拖拉机的半自动化花生挖掘机,花生机收率75%,目前还没有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在我市使用。我市花生收获机械研制生产厂家有潍坊大众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高密信德机电有限公司。

2、马铃薯。我市马铃薯种植开沟、培土用田园管理机完成,种植、收获机械化程度极低,基本上由人工完成。我市马铃薯机械研制生产厂家有潍坊泷保田机械有限公司、潍坊大众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高密信德机电有限公司。

3、大姜。大姜开沟、培土主要是大姜开沟机和田园管理机完成,覆膜用覆膜机完成,大姜收获机械已研制成功并处于批量推广阶段。我市大姜机械研制生产企业有潍坊同利达机械有限公司和潍坊呈祥机械有限公司。

4、大蒜。大蒜耕整地实现机械化作业,收获普遍用农民自制的简易大蒜挖掘犁,其它工序由人工完成。我市大蒜机械研制生产厂家有潍坊大众机械有限公司。

5、黄烟。黄烟耕整地、覆膜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植保、移栽和收获部分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移栽机有国产的和从日本引进的,收获主要是从日本引进的通用机架来完成。我市黄烟机械研制生产厂家有青州华龙机械有限公司。

6、山药。山药开沟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主要是螺旋钻式开沟机。为解决山药机械收获难题,我市去年从日本佐佐木公司引进了一台山药收获机,经过一年的试验证明,能够对山药单行种植且行距在70cm以上的实行机械化收获。目前我市没有山药收获机械研制生产厂家。

7、棉花。棉花生产机械化极低,耕整地实现了机械化,植保部分机械化,其它作业工序全是人工作业。

8、西瓜。西瓜种植过程中耕地、植保实现机械化,移栽、田间管理、收获基本靠人工作业。青州华龙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作物移栽机械能够对西瓜进行机械化移栽,目前,该机械正处于试验推广初期。

牛蒡、胡萝卜、大葱、棉花、中药材、水果、蔬菜、大桑、等除耕整地实现机械化外,植保部分实现机械作业外,其它作业工序由人工完成。经济作物耕翻、培土、开沟主要用园田管理机械。我市园田管理机研制生产厂主要有潍坊海林机械有限公司、潍坊润达机械有限公司、潍坊路可机械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

三、影响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经济作物种类多、种植面积小、种植分散,缺乏规模种植优势且生产环节较多,作业复杂,本身比较脆弱,对机械化要求较高。

2、经济作物机械的性能大都难以满足农艺要求,可以说在机收、机播环节上还没有可靠实用的机具,特别是物美价廉的小型机械。

3、机械化替代效益不高,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转移出路少,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市场还没有起步,投资机械替代效益低,回报率低,老百姓没有投资积极性。经济作物的种植、收获环节不像抢收、抢种小麦那样紧迫,时间比较宽裕,对机械化的需求欲望低。

4、经济作物机械需求量少、要求高、研制生产难度大,导致一些科研部门和生产厂家重视程度差。

5、国家对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制、生产、推广缺少政策扶持。

四、下步经济作物发展重点及建议

在我市经济作物生产过程中,耕翻、开沟、起垄、覆膜、灌溉等生产环节已基本上实现机械化,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就是要突破机播、机收、机械化植保问题,切实提高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特别是在我市种植面积较大的花生、马铃薯、山药、大姜、棉花、大蒜、大棚蔬菜等重点作物。

1、农机推广部门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彻底摸清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现状,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好发展规划和发展重点。

2、争取国家财政向经济作物倾斜,实施经济作物示范化工程,建立经济作物示范区,多点示范,拓宽农民的视野,促进经济作物发展。

3、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奖励扶持政策。调动企业增加投资,加快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制进度。

4、灵活利用好国家购机补贴政策,适当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补贴力度,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

5、农机推广部门要积极与生产企业联系,利用职能优势协助企业搞好经济作物机械的试验、示范和宣传推广。

6、抓好关键技术的培训,提高经济作物生产者的技能和素质。经济作物种类、品种繁多,技术性强,更新快,需要较强的科技人员作支撑。因此必须抓好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以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下载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昌邑市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情况调研报告

    昌邑市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情况调研报告 昌邑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5.07万亩,其中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5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8%......

    科技创新发展调研报告

    为了使我们切身的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身边城乡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我们身体力行的感受特色理论课中所传授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反应,2010年暑假,我们同学三个人,来到了位于辽宁省xx......

    关于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金融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农村金融创新是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八篇文章中的重要一篇,也是破解农村资金瓶颈,加快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

    调研报告之二-融合管理创新发展

    融合社会管理 创新民防发展--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融合式发展重要思想的民防实践和思考虹口区民防工程管理所戚元夫军民融合式发展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

    鄄城县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情况调研

    鄄城县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情况调研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鲁西南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8万亩,其中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0.5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1%。近年来......

    潍坊市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调研情况

    潍坊市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调研情况 一、我市经济作物种植基本情况 潍坊市辖6市2县4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47万亩,经济作物达300万亩。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产业......

    绿色经济作物发展指导意见

    为推动我市经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加快发展绿色高效经济作物产业,特提出以下工作意见:一、创新思路,精心谋划绿色......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县位于省会**市西郊北部,辖10镇7乡,总面积23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6万亩。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主要农产品有优质稻谷、藠头、花生、花卉苗木、生猪、家禽、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