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纳税成本及其决策模型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纳税成本及其决策模型构建
作者:胡国强
来源:《财会通讯》2007年第08期
为了在遵循税法和征管细则的前提下使纳税支出最小。企业必然要进行纳税筹划(纳税管理),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纳税成本的决策过程。
一、企业纳税成本内涵界定
界定企业纳税成本的内涵,必须从分析企业纳税成本理论基础人手。企业纳税成本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和税收遵从理论。
首先,税收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手段,实质上是一种强制性的有偿活动,即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理应从全社会所得中提取或换取一部分补偿其投入,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活动。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公共产品”,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企业必须向政府支付一定的费用,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享受了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就要在企业取得的收入或利润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比例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税金,因此,企业缴纳税金的实质是向政府支付一种服务费用。从这一点看,企业缴纳的税金具有成本属性,是企业纳税成本的组成部分。
其次,按照税收遵从理论,企业在缴纳税金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不违背税法的纳税筹划以及按税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纳税,这些行为可能导致下列支出发生:(1)日常报税时需要准备财务凭证;(2)聘请会计师或委托税务代理机构填报纳税申报表并申报纳税,购置计算机、报税机与税务机关联网报税等;(3)进行税收筹划;(4)聘请税务顾问和律师;(5)接受和配合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为接待税务机关的税收工作检查、指导;(6)未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处理涉税事项、未按税法规定期限缴纳税款需要缴纳罚款及税收滞纳金;(7)给企业声誉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上方面的支出,在纳税人遵从理论中称为纳税遵从成本。
根据以上对企业纳税成本理论基础的阐述,企业为纳税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既包括有形的耗费,也包括无形的耗费。所以,本文对企业纳税成本的内涵做如下界定:企业纳税成本(The Costs of Enterprise Paying Taxes),是指在现存经济条件和体制下,政府实施税收分配全过程中,企业为了缴纳税收而付出代价,即企业为缴纳税收所耗费的各种费用之和。
二、企业纳税成本体系构成企业纳税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企业纳税成本单指企业上缴的各种实体税款,即企业的纳税实体成本。按照纳税实体成本与纳税筹划的依存关系,纳税实体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固定实体成本和变动实体成本。广义的企业纳税成本不仅包括绮税实体成本,还包括纳
税遵从成本,即为上缴税款、履行纳税义务而发生的与之相关的一切费用,既包括可计量的成本,也包括不可计量的成本,纳税遵从成本可以概括为纳税管理成本、纳税风险成本和纳税心理成本。
(一)纳税实体成本纳税实体成本即正常税收负担,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依照税收实体法的规定,依法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纳税款项,包括取得收入征收的流转税、取得的收益征收的所得税以及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的财产税等。按照纳税实体成本与企业纳税遵从成本的依存关系,纳税实体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固定实体成本和变动实体成本。固定实体成本即固定税收负担,是指企业在最优纳税遵从方案下向国家缴纳的税收数额,即承担的最小税负。固定实体成本在企业经营状况一定的情况下是一个常量,也可以称为最优纳税实体成本。变动实体成本即变动税收负担,是指企业选择某种纳税遵从方案所承担的纳税实体成本与固定实体成本(或正常税收负担与固定税收负担)之间的差额。企业纳税实体成本与固定实体成本之间存在差额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对纳税管理成本和纳税风险成本的考虑,以及企业在纳税遵从过程中的失误。
(二)纳税遵从成本纳税遵从成本是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在遵从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纳税方案的设计(即纳税筹划)、纳税过程的管理以及因纳税方案设计和纳税过程管理的缺失所付出的代价,具体还可以分为纳税管理成本、纳税风险成本和纳税心理成本。纳税管理成本是指企业选择某种纳税筹划方案时支付的办税费用、税务代理费用等,具体包括办税费用和税务代理费用。办税费用是指企业为办理纳税申报、上缴税款及其他涉税事项而发生的必不可少的费用,包括企业为申报纳税而发生的办公费,如购买申报表、发票、收据、税控机、计算机网络费、电话费、邮电费(邮寄申报)等;企业为配合税务机关工作和履行纳税义务而设立专门办税人员的费用,如办税人员的工资、福利费、交通费、办公费等;企业为接待税务机关的税收工作检查、指导而发生的必要的接待费用;税务代理费用是指纳税人为了防止税款计算错误、避免漏申报、错申报以及进行纳税筹划,需要向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税务咨询,或者委托注册税务师代为办理纳税事宜,向聘请中介机构缴纳的费用。纳税风险成本是指由于选择某项纳税筹划方案可能发生的损失,其与方案的不确定度呈正相关。方案越不确定,风险成本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纳税风险成本具体包括税收滞纳金、罚款和声誉损失成本。罚款是指纳税人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因违反税法有关规定,而向税务机关交纳的罚金费用。税法对纳税人的下列行为规定了一定的罚款处理: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未设立账册的、未报送有关备案资料的、未履行纳税申报的、违反发票使用规定的,以及偷税、欠税、抗税等违法行为。税收滞纳金是指纳税人在纳税筹划过程中未按照税法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声誉损失成本是指因纳税筹划方案失败被定为偷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被处以罚款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企业的声誉带来不良影响而发生的声誉损失。纳税心理成本是指纳税人可能认为自己纳税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而产生不满情绪,或者担心误解税收规定可能遭受处罚而产生的焦虑情绪。纳税心理成本与税法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程度以及纳税人的教育程度相关联,税法体系越健全越完善、纳税人的受教育程度越低,纳税人的纳税心理成本就越高。当纳税心理成本达到一定程度时,纳税人会雇用代理人或求助中介机构,这时纳税心理成本就会转变为纳税管理成本。
三、企业纳税成本决策模型构建
把握企业纳税成本决策目标和纳税成本在纳税活动中表现出的特性,是设计企业纳税成本决策模型并进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企业纳税成本决策的目标是设计企业纳税成本决策模型的出发点和归属点。理性的企业纳税成本决策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即企业的纳税成本达到最低的同时不会带来政府税收成本的升高。但在现实信息不对称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下,这一目标很难实现。企业在纳税成本决策时的现实选择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征税法和税收征管细则等规范,实现企业纳税成本最小化。
企业纳税成本习性,也称企业纳税成本性态或企业纳税成本特性,是指企业纳税成本总额的变动与纳税筹划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即纳税筹划活动的力度与其相应的企业纳税成本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依存关系和内在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企业纳税成本固有的性质,故称“习性”。进行企业纳税成本性态分析,有利于企业设计纳税筹划成本决策模型和进行纳税筹划成本决策。(1)固定实体成本的习性。固定实体成本是企业在最优纳税筹划方案下向国家缴纳的税收数额,即承担的最小税负。固定实体成本在企业经营状况一定的情况下是一个常量,所以它与企业纳税筹划的方案选择没有多大联系。(2)变动实体成本的习性。变动实体成本是企业选择某种纳税筹划方案所承担的纳税实体成本与固定实体成本的差额。该项成本随着纳税筹划方案的优化而呈下降趋势。变动实体成本降低额也可以说是选择某种纳税筹划方案的风险收益。(3)纳税管理成本的习性。纳税管理成本是企业选择某种纳税筹划方案时支付的办税费用、税务代理费用等,它随着纳税筹划方案的优化而呈上升趋势。(4)纳税风险成本的习性。纳税风险成本是由于选择某项纳税筹划方案可能发生的损失。它与方案的不确定度呈正相关,即方案的不确定度越高,机会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方案的不确定度又与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优化程度(企业期望的纳税筹划收益高低)呈正相关,即企业越想获得较高的纳税筹划收益,纳税筹划方案的不确定度就越高。所以,纳税筹划的风险成本与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的优化程度呈正相关。(5)纳税心理成本的习性。纳税心理成本是指纳税人可能认为自己纳税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而产生不满情绪,或者担心误解税收规定可能遭受处罚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这时纳税心理成本是纳税人风险成本的一部分。而当纳税心理成本达到一定程度时,纳税人会雇用代理人或求助中介机构,这时纳税心理成本就会转变为纳税管理成本。
如果假设企业纳税筹划力度(μ)与纳税筹划方案的优化度成正相关,即企业纳税筹划力度越大,纳税筹划方案就越优;不单独考虑纳税心理成本,因为纳税心理成本有时表现为纳税风险成本,有时表现为纳税风险成本和纳税管理成本;企业纳税成本为EPC、固定实体成本为FEC、变动实体成本为VEC、纳税管理成本为PMC、纳税风险成本为PRC。根据以上对企业纳税成本的特性的分析,企业纳税成本、固定实体成本、变动实体成本、纳税管理成本、纳税风险成本分别为:EPC=E(μ),FEC=F(μ),VEC=V(μ)。PMC=M(μ),PRC=R(μ)。那么,企业纳税成本决策模型可表示为:
minEPC=FEC+VEC+PMC+PRC
即minE(μ)=F(μ)+V(μ)+M(μ)+R(μ)
约束条件为F(μ)′0;V(μ)′0;R(μ)′>0。
因为FEC与纳税筹划力度不相关,VEC与纳税筹划力度负相关,PMC和PRC与纳税筹划力度正相关,PMC和PRC之和也就是除纳税心理成本以外的纳税遵从成本,而本文已假设纳税心理成本为PMC或PRC或PMC+PRC的一部分,所以,在决策时可以把PMC+PRC看作企业纳税遵从成本。设纳税遵从成本为PCC,其函数为C(μ),则:
PCC=PMC+PRC
C(μ)=M(μ)+R(μ)
企业纳税成本决策模型为:
minEPC=VEC+PCC
即minE(μ)=V(μ)+c(μ)
约束条件为C(μ)′>0;V(μ)′
从图1可以看出:β点是企业纳税总成本最低点,所以,该点为企业纳税成本最优决策点。
纳税成本决策是变动实体成本与纳税管理成本、纳税风险成本、纳税心理成本之和最小的决策。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企业必须从降低三者之和人手,相互兼顾。
第二篇: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模版
行业(产品)纳税评估模型模版
一、行业(产品)介绍
(一)行业(产品)定义
介绍该行业定义、概况、属性以及编号。
(二)企业类型划分
对该行业(产品)企业具体划分类型,并加以说明。
(三)工艺简介
简要介绍该行业(产品)的主要工艺流程及特点。
二、行业(产品)生产经营规律及涉税管理难点
(一)行业生产经营规律
描述该行业(产品)的主要经营规律。
(二)涉税管理难点
详细列举评估可能存在的难点。
三、评估方法
结合该行业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经营规律、涉税管理难点,详细列举主要评估方法。每种评估方法不是孤立存在,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应运用二种以上方法进行评估测算,相互比对和印证。
具体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1.原理描述
2.评估模型
3.标准值参考范围
4.数据获取途径
5.疑点判断
6.应用要点
四、印证案例
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对评估模型进行验证。验证案例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2.数据采集来源及内容
3.确定疑点列举
4.实地核查情况
5.测算税收差异情况
6.评估约谈
7.评定处理
第三篇:地税纳税评估模型
商河地税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制造行业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的比重。2011年全局共入库5231万元,占全年总入库税收33456万元的16%。纺织行业作为我县制造业的支柱行业,首先根据行业特点和工艺流程,以产能分析为中心、以纺织产品品种结构和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为切入点、依托评估指标和产能测算展开分析,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评估,确保了行业模型具备科学性、适用性。其次开展了行业典型调查。以生产经营正常,财务核算健全,具有代表性为条件,将商河县织布厂企业作为典型调查对象,摸索建立评估模型。三是科学测算。深入企业调查核实,充分掌握该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具体的工艺流程,通过各种途径对大量数据进行采集和测算,如通过“一户式”查询系统采集相关征管数据;通过国税部门采集企业增值税纳税信息;通过电力部门采集企业用电量信息;通过劳动部门采集企业用工信息;通过有关渠道获取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价格、投入产出比率、成本费用率等行业标准指标,从而为建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合理性和说服力。四是深入分析。根据掌握的数据指标,分别设立预警区间,并对低于预警范围和超出预警范围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发现纳税疑点,同时,设立了规范统一的数据采集模板,内容包括产品购销信息、成本费用构成、财务指标等,建立起一套严密科学的纺织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评估具体方法及内容
除进行指标测算、数据比对等实证分析外,还要对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核算情况进行总体分析评价,并根据分析情况对企业的有关数据进行校正,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一)财务税收指标的分析
1、企业的销售额与企业的实际经营规模是否相适应,具体可分析以下指标:企业注册资金、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规模,企业在职职工人数;
2、销售额、存货购进额与资金周转情况是否相适应,具体可分析、查看资金周转率,一定时期内资金循环几次,确定是否存在销售不入账的可能;
3、查看销售利润率是否合理,在达到销售保本点的情况下,同行业、同一类型产品与正常、市场销售利润率应相近(剔除路途远近,技术工人熟练程度,管理不善等因素);
4、收入、费用是否配比:
(1)销售额与水电费支出是否配比。一般来说,同行业每万元销售额与水电费支出比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脱离了正常比例,则可能存在隐瞒销售现象;
(2)数量与运费支出是否配比。一般情况下,一定路程的运费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如果销售数量与运费市场价格不配比,发生异常,则有可能存在虚列运费支出或销售不入账等现象;
5、销售数量与存货出库数量是否对应。一般情况下,产成品出库数量与销售是相对应的,否则存在销售不入账现象;
6、投入与产出是否配比。正常情况下,购进存货数量与产成品入库数量,剔除生产过程中正常损耗值,一定数量的存货应该生产出相对固定数量的产成品,如果不在正常值范围,则说明产成品未全部入库或存货未经加工而直接销售未入账;
7、成本费用是否配比。产成品入库数量与工人工资应当配比,每件或每批产成品入库,生产人员工资是相对固定的,如果发生异常,则存在虚列工资成本或产成品未完全入账现象。
8、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有无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二)能耗、物耗指标的分析。
1、单位产品耗用水、电、油等能源情况分析;
2、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耗费情况分析;
姜堰地税辖区内现有棉纺织行业企业190户,2010入库企业所得税574.3万余元,所得税的贡献率平均值仅为0.24%。调查发现:棉纺织行业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与个体经营者数量居多,资本投入量相对较大,会计核算水平普遍不高,财务核算基础较低。加之纺织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规模大小不等,销售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现象比较普遍,少申报或不申报应税销售收入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为加强棉纺织行业税收管理,堵塞税源漏洞,该局根据棉纺织行业机器设备生产能力及使用状况,生产棉纱过程中实际消耗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等数量,废棉产出率和再利用率,企业存货、固定资产与其成本、收入分析,生产人员工资发生金额:期间费用变动率等六个方面生产经营规律,确立了相关的风险指标值,探索出“设备生产能力评估法、原材料投入产出评估法、废棉产出评估法、资产评估法、工资与工时评估法、特定项目评估法”等六种评估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棉纺织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第四篇:服务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要点
服务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
一、行业介绍(一行业定义
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不仅代表了一个地区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达程度,也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体现,高水平的服务业更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三次产业不断融合,服务行业交叉叠加,服务业的外延不断拓宽,对于不同的国家、地区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服务业的内容往往也有所不同,对服务业内涵准确界定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我国目前用第三产业的统计体系代替服务业统计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产业不断融合,目前在农业、工业、建筑业中的部分服务业,尚未纳入第三产业统计范畴,因此事实上服务业的范畴大于第三产业统计范畴。
(二企业类型划分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个产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三行业经营规律
服务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特点是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紧密结合。由此而形成了其经营上的特点:范围广泛。由于服务业对社会生产、流通、消费所需要 的服务产品都应当经营。因此,在经营品种上没有限制。服务业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展业务,因而也没有地域上的限制。在社会分工中,是经营路子最宽、活动范围最广的行业。综合服务。消费者的需要具有连带性。如旅店除住宿外,还需要有通讯、交通、饮食、洗衣、理发、购物、医疗等多种服务配合。大型服务企业一般采取综合经营的方式;小型服务企业多采取专业经营的形式,而同一个地区的各专业服务企业必然要相互联系以形成综合服务能力。业务技术性强。分散性和地方性较大。服务业多数直接为消费者服务,而消费是分散进行的。因此服务业一般实行分散经营。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差别,特别使一些为生活服务的行业,地方色彩浓厚,因而服务业
又具有较强的地方性。
二、纳税评估方法模型(一信息来源
1.综合征管软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附表等。2.取数口径:(1行业代码为“6300 批发业”;
(2剔除重复申报数据(多次申报,只取最后一次申报数;(3评估模型适用于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户。(二风险点识别
根据批发行业的特点,所有风险指标预警值根据企业年销售收入规模分两档设定,具体划分为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和1000万元以下。评估样本企业必须持续经营满两年(评估加评估上以上企业。
1.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与增值税销售收入异常(1原理
通过企业全年所得税应税收入总额和增值税销售收入总额进行对比,发现所得税应税收入总额小于增值税销售收入总额,展开进一步分析,以发现税收问题的一种方法。
(2数据模型
两税收入差异额=全年所得税应税收入-全年增值税销售收入(3数据采集
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 序号 数据项 操作系统 原始凭证 数据项描述 1 评估期应税 销售收入 CTAIS系统
2003版增值税纳税申报 表(适用一般纳税人 申报表列为“一般货物 及劳务-全年累计数”, 栏为第1、5、7、8栏“按 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 务销售额”合计数。2 评估期企业
所得税应税 收入 CTAIS系统
2008企业所得税纳 税申报表(A类 附表一(1:收入明细 表(适用于一般企业, 第1行“销售(营业 收入合计”+第17行“营 业外收入”。(4预警值设置
两税收入差异额预警值为0。差异额大于等于0为正常;差异额小于0为异常,(5评分标准
对被评估企业的两税收入差异额为负数,该项指标为满分;差异额大于或等于零,该项指标为0分
(6应用要点
一般来说,企业所得税的全年应税收入应大于或等于增值税销售收入,如两税收入差异额为负数,说明企业可能隐瞒所得税应税收入。
2.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
(1原理
通过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与行业税负预警值的比较,对税负异常的企业围绕关联指标展开分析,以发现税收问题的一种方法。
(2数据模型
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3数据采集
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 序号 数据项 操作系统 原始凭证 数据项描述 1 应纳所得 税额 CTAIS系统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 度纳税申报表(A类 主表
申报表主表第27行“应 纳所得税额” 利润总额 CTAIS系统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 度纳税申报表(A类 主表
申报表主表第13行“利 润总额”(4预警值设置
对行业平均所得税税负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预警值。
预警值标准根据样本离散情况确定: 离散系数小于0.6,预警值=平均值-标准差;离散系数大于或等于0.6,预警值=平均值-0.6×平均值。
(5评分标准
对被评估企业所得税税负按低于预警值的幅度计算得分;低于预警值,且低于预警值幅度为0.6倍预警值以上的,该项指标为满分;高于预警值该项指标为0分。
指标得分=|(企业税负-预警值÷(预警值×0.6|(6应用要点
将批发业评估期所得税税收负担率与当地同行业同期相比,低于标准值视为异常,企业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可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深入分析。本指标还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A.本地经济发展状况、行业景气度;B.企业注册资本及营业收入规模;C.企业的营销模式等。
因此,在运用该项指标时应参考上述因素,进行综合判断。3.销售成本利润率(1原理
通过企业销售营业成本利润率与评估期行业销售成本利润率的对比,筛选出差异较大的企业,用于判断纳税人成本的真实性。
(2数据模型
评估期销售成本利润率=评估期利润额÷评估期销售成本×100%。(3数据采集
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 序号 数据项 操作系统 原始凭证 数据项描述 1 销售成本 CTAIS系统 2008企业所得税 纳税申报表(A 类
《企业所得税纳 税申报表》附表二(1 第1行“销售(营业 成本合计” 利润额 CTAIS系统 2008企业所得税 纳税申报表(A 类
《企业所得税纳 税申报表》主表第10
行“营业利润”(4预警值设置
对销售成本利润率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预警值,以离散系数是否小于等于0.6参考,预警值=平均值-标准差(或预警值=平均值-0.6×平均值。
(5评分标准
评估企业销售成本利润率低于预警值确定为异常,按低于预警值的幅度计算得分;低于预警值幅度为0.6倍预警值以上的,该项指标积满分;高于预警值该项指标为0分。
指标得分=|(销售成本利润率-预警值/(预警值×0.6|(6应用要点
根据该行业的经营特点,本指标还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
4.营业收入费用率(1原理
通过企业收入费用率与评估期行业收入费用率的对比,筛选出差异较大的企业,用于判断纳税人收入、费用的真实性。
(2数据模型
评估期收入费用率=评估期营业费用÷评估期营业收入×100%(3数据采集
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
序号 数据项 操作系统 原始凭证 数据项描述 1 营业费用 CTAIS系统 2008企业所得税 纳税申报表(A 类
《企业所得税纳 税申报表》附表二(1 第26行“销售(营业 费用” 营业收入 CTAIS系统 2008企业所得税 纳税申报表(A 类
《企业所得税纳 税申报表》主表第1 行“营业收入”(4预警值设置
对收入费用率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预警值,以离散系数是否小于等于0.6参考,预警值=平均值+标准差(或预警值=平均值+0.4×平均值。
(5评分标准
评估企业收入费用率高于预警值确定为异常,按高于预警值的幅度计算得分;高于预警值幅度为0.6倍预警值以上的,该项指标积满分;低于预警值该项指标为0分。
指标得分=|(收入费用率-预警值/(预警值×0.6|(6应用要点
要与所得税税负率、资产所得税贡献率等指标配合使用,以便进一步判断该指标的风险。
5.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比值(主营业务成本收入弹性系数
(1原理
通过企业成本收入弹性系数与同行业成本收入弹性系数对比,筛选出差异相对比较大的企业,结合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等关联指标展开分析,以发现税收问题的一种方法。
(2数据模型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主营业务成本收入弹性系数=(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100%(3数据采集
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
序号 数据项 操作系统 原始凭证 数据项描述 1 主营业务 成本 CTAIS系统 2008企业所得税 纳税申报表(A类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表》附表二(1第2行“主 营业务成本”。2 主营业务 收入 CTAIS系统 2008企业所得税 纳税申报表(A类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表》附表一(1第3行“主 营业务收入”。
(4预警值设置
对行业平均主营业务成本收入弹性系数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预警值。预警值标准根据样本离散情况确定:离散系数小于0.6,预警值区间[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离散系数大于或等于0.6,预警值=平均值+0.6×平均值。
(5评分标准
正常情况下二者应基本同步增长。(1当比值大于[弹性系数平均数+标准差],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问题。(2当比值小于[弹性系数平均数-标准差],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3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或少计收入等问题。
A.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为正,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为负,该项指标得满分。B.对被评估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均为正,且主营业务成本收入弹性系数高于预警值上限,且超过预警值幅度为0.6倍以上的,该项指标为满分。
指标得分=|(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弹性系数-预警值÷(预警值×0.6|。
C.对被评估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均为负,且主营业务成本收入弹性系数低于预警值下限,且低于预警值幅度0.6倍以下的,该项指标为满分。
指标得分=|(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弹性系数-预警值÷(预警值×0.6|。(6应用要点
对产生本疑点的纳税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指标,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申报表及附表一,了
解企业收入的构成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少计收入的情况;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它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额进行分析,如“应付账款”和“其它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情况,应判断是否存在少计收入问题;结合主营业务成本率对申报表及附表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成本的结转情况,分析是否存在改变成本结转方法、少计存货(含产成品、在产品和材料等问题。
6.管理费用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比值(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
数(1原理
通过企业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与评估期行业弹性系数对比,筛选出差异相对比较大的企业,结合管理费用、销售收入等关联指标展开分析,以发现税收问题的一种方法。
(2数据模型
管理费用变动率=(本期管理费用-基期管理费用/基期管理费用×100%。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管理费用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3数据采集
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 序号 数据项 操作系统 原始凭证 数据项描述 1 管理费用 CTAIS系统 2008企业所得税
纳税申报表(A类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表》附表二(1第22行“管 理费用”。2 主营业务 收入 CTAIS系统 2008企业所得税 纳税申报表(A类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表》附表一(1第3行“主 营业务收入”。(4预警值设置
对行业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预警值。预警值标准根据样本离散情况确定: 离散系数小于0.6,预警值=平均值+标准差;离散系数大于或等于0.6,预警值=平均值+0.6×平均值。
(5评分标准
正常情况下二者应基本同步增长。(1当比值大于[弹性系数平均数+标准差],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多列管理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问题。(2当比值小于[弹性系数平均数-标准差],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3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多列管理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或少计收入问题。
A.管理费用变动率为正,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为负,该项指标得满分。B.对被评估企业管理费用变动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均为正,且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高于预警值上限,且超过预警值幅度为0.6倍以上的,该项指标为满分。指标得分=|(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弹性系数-预警值÷(预警值×0.6| C.对被评估企业管理费用变动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均为负,且管理费用与主
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低于预警值下限,且低于预警值幅度0.6倍以下的,该项指标为满分。指标得分=|(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弹性系数-预警值÷(预警值×0.6|(6应用要点
对产生疑点的纳税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它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进行分析。如“应付账款”和“其它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等情况,应判断存在少计收入问题;通过《损益表》管理费用的若干资料分析增长较多的费用项目。
7.综合折旧变动率异常识别(1原理
通过企业综合折旧变动率与评估期行业综合折旧变动率对比,筛选出差异相对比较大的企业,结合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关联指标展开分析,以发现税收问题的一种方法。
(2数据模型
综合折旧变动率=(本期综合折旧-基期综合折旧/基期综合折旧×100%。(3数据采集
该指标数据项来源列表如下: 序号 数据项 操作系统 原始凭证 数据项描述 1 综合折旧 CTAIS系统 2008企业所得税 纳税申报表(A类
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 调整明细表(适用于一般企 业,第1行“固定资产”的 “本期折旧、摊销额—税收” 列,提取评估期数。(4预警值设置
对行业综合折旧变动率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预警值。
预警值标准根据样本离散情况确定: 离散系数小于0.6,预警值=平均值+标准差;离散系数大于或等于0.6,预警值=平均值+0.6×平均值。
(5评分标准
对被评估企业财务费用变动率按超过预警值的幅度计算得分;高于预警值上限且超过预警值幅度为0.6倍预警值以上的,该项指标为满分;在预警值范围内该项指标为0分。
指标得分=|(营业收入成本率-预警值÷(预警值×0.6|(6应用要点
综合折旧变动率用于反映企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变化趋势,同行业、同规模的企业综
合折旧变动率应差别不大,对综合折旧变动率超过预警值范围的企业,预示着企业可能存在加大折旧,扩大当期税前扣除等问题。
(三风险评定 1.指标权值设置
(1两税收入差异额指标权值为10;(2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指标权值为15;(3销售成本利润率指标权值为10;(4营业收入与费用率指标权值为15;(5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弹性系数指标权值为20;(6主营业务收入与管理费用弹性系数指标权值为20(6综合折旧变动率指标权值为10;
2、评定公式模型
纳税人的总积分M=∑指标权值×单项积分,根据纳税人的总得分,分别确定风险等级。
三、主要税收风险点(一隐瞒应税收入
1.隐瞒商品销售收入。如商品批发企业可采取不开或少开发票隐匿销售收入,形成“账外循环”;折扣、折让、返利等涉税处理不符合政策规定,详细内容见批发业增值税评估模型。
2.隐瞒视同销售收入。对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不做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处理。
3.虚列不征税收入或免税收入。将本应属于所得税应税收入作为不征税收入或免税收入进行处理,减少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额。
(二虚增主营业务成本。批发企业成本采取售价法核算的,一是通过虚增库存商品及售价金额,致使商品销售后多结转主营业务成本;二是在终了不将商品进销差价冲减主营业务成本;或通过人为降低进销差价率,少冲主营业务成本。批发企业成本采取进价法核算的,通过人为调减毛利率,达到多列主营业务成本。
(三扩大营业费用。批发企业可能将资本性支出或不可扣除项目列入营业费用,或将广告和宣传费等限额扣除费用没有进行进行纳税调整,或将一些销售费用跨进行结转。对营业费用变动异常的,要审核金额发生变化的原因,重点税前扣除的合法性。对运输、装卸、包装费等与经营销售规模密切相关的项目异常增长的,应结合主营业务收入进行进一步查证。
(四虚增财务费用。批发企业存在在建工程的,可能存在将资本化利息列入当期财务费用进行税前扣除;对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不做纳税调整进行税前扣除;对从关
联方的借款,超过规定的比例在税前扣除;对应由投资者个人负担的利益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五增加综合折旧。批发企业可能存在固定资产分类不符合税法的所属类别;折旧年限小于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而不做纳税调整;没有经过备案而采取加速折旧方
法,扩大折旧扣除额;固定资产的评估增值没有经过税收确认而以评估价计提折旧;之间人为调高残值率,扩大扣除金额。
四、纳税评估指引
(一两税收入差异额与企业应税收入有关。发现应税收入有问题的,应结合销售毛利率和库存销售收入测算数等进行进一步分析。
(二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综合折旧指标,与企业成本、费用扣除有关。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动率测算,可以排除项目绝对额对统计分析的干扰,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主营业务成本异常可结合库存商品的变动率及存货周转率进行进一步分析,看库存商品变动率与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的变动是否同步。营业费用异常要关注限额扣除费用是否做纳税调整问题,以及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销售佣金、代理手续费以及运输途中合理损耗是否偏高,是否以虚列的方式扩大费用范围和金额。财务费用异常变动应结合在建工程、关联方借款等账户进一步核实,关注有无将资本化利息进行费用化处理。综合折旧异常要进一步分析固定资产是否为企业所有,是否存在将经营租赁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要结合资产项目,分析折旧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三对所得税税收负担率异常的企业,应进一步分析所得税税收负担变动率、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等指标。所得税税收负担变动率异常的企业,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企业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化和异常情况及其原因;对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变动较大的企业,应关注企业是否处于所得税税率及税收优惠政策变动影响期间,是否存在人为调节利润、费用配比不合理等问题。
第五篇:企业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构建
企业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构建
2011-1-
31[摘 要]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城市人才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全国一些重点城市的人才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计量和比较。但对于企业微观层面的探讨,处在一个积累的过程中。本文试图构建适应企业客观情况的人才竞争力评价模型,以人才价值视角去评价企业人才竞争力。
[关键词] 人才竞争力,评价,对策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一个企业人才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因为其较好的稳定性及优厚的待遇对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但随着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使企业在实施人才战略时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企业曾经拥有的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某些优势已经不再。近几年,企业的绝对人才竞争力在上升,相对的人才竞争力在下降。因此,建立企业人才竞争力评价模型便于企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进行核心竞争力评价。
一、企业人才竞争力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企业人才竞争力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根据有关资料,不同企业之间人才的竞争所表现出的实力的差异,可以用企业人才竞争力来描述。本文认为企业人才竞争力是指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才在企业间人才市场的相对竞争优势。企业的人才竞争特征与这个企业的经济情况、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影响企业人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人才存量状态、人岗匹配效能以及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能力。人才竞争是企业竞争的重中之重,而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核心问题是人才。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靠人才的储备,人才是企业应对激烈竞争的核心驱动力。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加速扩张,其第一个战略举措就是争夺人才,本土中高级人才向跨国公司流失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当我们分析中国企业(国企、民营)的人才储备状况,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企业对很多高精端人才不具备吸引能力。可以预见,如果不及时调整中国企业的人才政策,用不了多久,拥有强大人才储备的跨国公司将进一步深入渗透、掌控中国市场。
二、企业人才竞争力评价模型分析
1.设计思路与依据
在企业中人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工程技术人才、三是专业技能人才。从人才竞争理论根本上讲,企业的人才竞争力基于资源的竞争力理论,即建立在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的存量、开发、利用和管理基础上形成的特有竞争优势。因此,在确定评价模型时,就必须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是现有人力资源的存量,这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而且从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上讲,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第二是对现有人才资源利用的效果问题,也就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工作,让其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率问题。就一定数量的人才而言,其结构形式是决定人才效能发挥程度的重
要力量,人才结构只有与一个企业的发展相匹配,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因此,对人才结构的评价不仅应包括人才队伍内部的联系,也应当有人才与其它生产力要求的联系等关键要素。第三是人才资源的发展环境,在企业中,只有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那部分人才资源对企业的发展有意义,企业不并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出人才的机制。人才资源原本不错,但人才的发展环境不行,导致人才的资源力没有发挥出来。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有相应的发展机制作制度保证。同样,企业的发展前景会吸引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2.评价指标的确定
企业人才竞争力评价分为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三个:人才存量素质、人岗匹配效能以及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能力。其中,人才存量素质是描述人才竞争力的存量水平和结构状态,反映的是人才现有水平;人岗匹配效能描述人才使用的效果,反映的是人才存量的产出水平;人才发展环境描述人才发展水平,反映人才竞争力的未来水平。二级指标有9个,三级指标26个,详见下表:
表1企业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人才存量素质 人才资源总量 经营者、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技能人才
人才资源结构 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
人才资源质量 人才密度、人才当量、企业关键人才比
人岗匹配效能 人才经济效能 人工成本及收益、人员效率
人才创新效能 人才的科技成果量及转化率、科技产品的开发及其收益、技术进步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人才需求与潜力 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匹配度
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客观环境 社会人文环境、人事工作环境、人才待遇水平
人才制度环境 人才战略规划、培训制度、企业文化导向
人才成长环境 高层次培训投入、人才信息网络、科研投入
3.评价模型的构建
企业人才竞争力的评价要涉及许多指标,而且往往是一个指标下又包括若干个子指标,每个指标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容易界定的非常清楚明确,其概念具有“模糊型”因而很难对其进行精确地描述,从而无法做出科学的评价。但是,通过模糊数学的理论可以为模糊性评价提供有力的工具,可以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模糊评价模型,使指标全部数量化,从而对企业的人才竞争力进行实际的评价。
步骤如下:
(1)选择评价要素
企业人才竞争力评价要素可设定为A=(a1,a2,a3),其中:a1为人才存量素质,a2为人岗匹配效能,a3为人才发展环境,指标详见下表:
(2)确定评判集
鉴于评价是相对的,评价的标准和等级都较难确定,等级标准是评价对象之间的相对结果。假设设定五个等级的评价标准,则人才竞争力的评价集可设定为B=(b1,b2,b3,b4,b5)=(90,80,70,60,50)其中:b1—强,b2—较强,b3—中,b4—较弱,b5—弱。
(3)确定各要素权重
权重的确定可以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层次因素所占权重,虽然这种方法在构造判断矩阵时也是建立在专家的经验判断上,但毕竟比通过问卷法更为科学。
1表示两个因素同等重要,2表示一个因素稍微重要,3表示一个因素明显重要,倒数表示两者交换位置的比较。
用乘机法求出方根Q=(q1,q2,q3),对方根组成的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特征向量即为所求权数经四舍五入后W=(w1,w2,w3),其合理性可以用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级指标构成要素及其下级指标构成要素的权数分配,本文这里不详述过程,仅用其结果。
(4)确定评价矩阵R
由10名专家对企业打进行价,其评价结果可以用评价要素和评价等级之间的模糊关系加以描述,从下表可以看出,有1位专家认为对于该企业来人才总量与质量竞争力强,有4位认为其人岗匹配效能竞争力强,其评价结果可以用R来表示。
(5)得出评价结果
将结果转化为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依据上述模型可以计算出每一个指标的竞争力强弱并可以具体量化为分数,这样可以做到企业之间的比较。
三、提高企业人才竞争力的对策
1.扩大总量,提升品质,优化企业人才结构
进一步发挥企业人才总量优势,通过优化企业人才结构,使企业人才总量的数量、质量优势得到充分体现。目前,企业大多采用引进人才和培训的办法,这仅只能解决一个人才“量”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人才结构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匹配问题,即通过人才的合理配置,实现人才“质”的优化。本着“合适就是最好的”人才资源配置理念,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战略及工作岗位的需要,配置“合适”的人才,不浪费人才资源。作为个体的人才,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操作性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成为企业所需要人才的前提,但作为社会的、组织的人才,要充分发挥其才华、效能,为社会、组织做出良好的业绩贡献,仅具有认知型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如社会适应性、沟通、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等素质。缺乏良好的非认知型技能,不仅会影响人才本身价值的实现,更有可能影响企业业绩。
2.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努力提高人才效能
企业总体的人才发展环境是比较好的,但人才的流动机制有些障碍,这跟企业用工不灵活有关。妨碍人才价值有效发挥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市场配置机制、流动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使用机制、保障机制及人才管理的法律等方面不合理、不健全。此外,企业欠缺运用现代人才资源开发理念,开发使用各种人才资源管理技术,如人才素质评价技术、人才配置技术、人才激励技术等,通过科学技术提高人才使用的科学性、公正性,避免各种人为干扰。在实施人才战略方面要有统一性、科学性、前瞻性。在人才评价方面要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在人才使用上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通过实践科学评价和检验人才,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坚持“市场公认”,对科学技术人才,要坚持“技术公认”。在人才的吸引方而,不仅要考虑大力引进高级创新型人才,也要鼓励现有人才自主创新,运用新的人才培养和开发模式。在人才的培训上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而增强人才的科技贡献值。
3.提高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最大发挥人才效能
提升人才竞争力,不能只注重引进人才和培训开发,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人才结构和岗位需求、企业发展的匹配问题,即通过人才的合理配置,实现人才“质”的优化。
就目前的现实来看,企业为了解决管理人员超员问题,将新进大学生充实到生产一线,但经过一段时间发现管理岗位也出现了人才断层,企业的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人才的结构与企业发展匹配程度是不高最终制约了企业的管理变革。企业制定的人才发展规划也往往仅关注到了人才“量”的积累,很少根
据企业发展特色、资源环境条件状况、产业结构要求及市场需要而吸引、配置相关人才和进行必要的培训开发。本着“合适就是最好的”人才资源配置理念,一个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战略及工作岗位的需要,配置“合适”的人才;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定位,吸引进本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4.优化人才环境,营造人才环境新优势
人才缺乏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条件,仍然是制约人才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问题。对企业而言,必须以更加开放的人才资源开发体制为主线,突破传统的束缚,建立公开、透明、健全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灵活、集约的人才开发服务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富有创新意识、有较强竞争力、结构合理、能适应国际化竞争挑战的人力资源队伍。建立一套科学、宏观、公正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发展竞争合作的文化,既鼓励竞争,又强调合作,为企业的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环境的创建为人才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
在人才竞争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是人才竞争的核心。中国企业普遍缺乏有效方法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并实现人才的价值。企业有效实现人才战略,塑造人才竞争力需要系统手段进行保证,通过企业文化整合这些手段的核心指导思想,并保证这些手段的系统性、连贯性及有效性。通过企业文化的长期指引,企业才可能形成完整有效的可持续人才战略体系,实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