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主题培训》心得

时间:2019-05-14 20:3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心理学主题培训》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心理学主题培训》心得》。

第一篇:《社会心理学主题培训》心得

小组培训后感

这一次我们为了这个培训开了几次小会,商量细节,最好我们设计了情景扮演,我就是其中一个“演员”,最好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也看到了自己当中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吧。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有带,一个好的团队首先就要有一个好的领导者,我觉得应该是善于协调的,沉稳的,客观的,会鼓励、支持组员的,当然也离不开组员对这个领导者的支持,组员发挥自己的特长,敢说真话,积极的,真心追随这个领导者,我觉得好的团队应该是这样了。现在的企业都十分重视团队意识,所以对员工、应聘者都要求有这个团度合作精神,这一次的小组培训,让我再次极度重视团队合作,这样才更好地立足社会,迎合社会发展得潮流。

第二篇:社会心理学心得

一点感悟

社会心理学不是我选的唯一门心理学的课,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心理学,高中的时候喜欢读《人性的弱点》《心灵鸡汤》《管理学》,也有过当个心理医生的梦想,尽管只是梦想,依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梦想变成现实的可能性是那么渺茫,但作为一种爱好,它依旧可以伴随我的一生。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给我的感觉是放松,愉快,贴心,感动。这的确只是一门课,但在这门课上我体会到了以前从没有过的感觉,思考过以前从没想过的问题,收获了终生受用的哲理。

在讲如何与人交往的时候,我思索了人与人;在看《肖申克的救赎》的时候,我感叹过希望;在讨论如何认识自己定位自己的时候,默默的打量了自己;在交流如何表现意愿的时候,暗暗的为自己加油;在看《美丽人生》的时候,我感动于爱······在这个课堂上,有自信的欢笑,有感动的泪水,有触动心灵的震撼,有不由自主的共鸣······

用三言两语把所有的感受所有的体会写出来是不可能的,在这篇总结里,我想就让我感触最深、印象最深刻的说说。

首先是如何与人交往,这是我当初选这门课时最想学到的,也是老师给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生活在这个人与人够成的社会里,不与人交往是不可能的,交往,无论对生存还是生活,都是必要的。现在,我们的身边有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将来,会有领导、同事、合作伙伴······有的人只是生命中的过客,而有的人却要陪伴我们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他们对你的态度几乎决定了你的生活,而又几乎决定于你对他们的态度,也许,这,就是交往吧。通过学习和自己的一点感悟,我想,交往,至少应该做到这样:

1、有自信 我们与人交往,并不需要降低自己,无论何时,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他人。自信的人才更有魅力。2、热情真诚 这应该是与人交往时最基本的准则之一了吧。一个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傲慢无礼,甚至专门以看别人的笑话为乐的人,有谁愿意跟他交朋友呢?与人交往时,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这就好比照镜子一样,自己的表情和态度,可以从他人对自己流露出的表情和态度中一览无遗。你若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待你。你若敌视别人,别人也会敌视你。最真挚的友情和最难解的仇恨都是由这种“反射”原理逐步造成的。因此,当想修正别人时,应该先修正自己。想别人怎么对你,就应该怎么对人。想被他人理解,就要首先理解他人。

3、尊重别人,注意礼貌 要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尤其是对长辈和领导的意见要尊重,不要自以为是。“谢谢”、“请”、“对不起”、“劳驾”等小学老师所要求的词还是很必要的。而微笑更是促使融合的胶水。

4、注意谈话技巧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有的人喜欢幽默的人,有的人喜欢文静的人,有的人有避讳的话题,有的人个性突出,对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不能一盖而论,但大多

数场合,热情,大度,幽默的风格是受欢迎的。

我想,这就是我在如何与人交往方面的收获了,但理论还是理论,那是写在纸上的虚幻的东西,用在生活里才是真实的,现在的我较过去显然成熟了许多,不再是以前冒冒失失的小女孩了,以后,我同样也会把学到的,领悟到的默默记在心里,用到生活里。

再者,让我最为感触的便是关于认识自己的学习。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独自一个人在严格的家教中成长,虽然有很多朋友,但朋友毕竟是朋友,不能取代兄弟姐妹的角色。从小到大,我习惯了一个人做游戏,一个人学习,一个人逛街······这辈子,最熟的就是自己了,但我真的认识我自己么?在这门课之前的确没有想过,记得老师做过一个调查,在纸上写下20个 “我是······”的句子,起初觉得很无聊,觉得这样的句子可以造上百个,漫不经心的写着写着却发现不知道该再写些什么了,这种原以为可以造上百个的句子竟再造不出更多,然后才发现,自己原以为最熟悉的人―――我自己,竟也有不认识的地方。记得有位哲人的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人啊,认识你自己”,是啊,认识自己是必要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心,自己是要伴随自己一生的,认识了自己,才能真正的去认识自己身边的人,认识自己的世界。

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动和幸福的是“自信”,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和缺点,只看到自己的好,会变的自大高傲,只看到自己的不好,会变的自卑。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愿意让别人表扬自己的,都是渴望展现自己的优点的。被别人赞赏的我的心里,仿佛有一个气球,在那一瞬膨胀,从没被自己发觉到的优点突然被别人提及,自信顿时充满每一滴血液,流淌。在那一刻,我也发现,赞赏别人也是件美好的事,看着对方幸福的笑容划过脸庞,自己也止不住将嘴角跷起。“上帝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不知道这句诗用在这里是否合适,但我觉得,可以将优点比作光明的吧,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有这种光明的存在和发现,才会给生活带来亮色,才会给交流带来生机,才会给自己带来动力,才会给成功带来可能。

最后,不着边际的,我想谈一下我对幸福的想法。我总觉得,人生是美好的,是快乐的,人生的最大乐趣,是享受人生的幸福。关于幸福,古往今来有着太多的诠释和描述,可我觉得,没有一种解释能够涵盖幸福的全部。很多人在抱怨自己的生活,学习辛苦,工作不顺,老板不好,之类之类。事实上,我觉得,没有什么时候能比此时此刻更幸福了,就看能不能细心感悟。有一个富翁和渔夫的故事:有个富翁去海边旅游,见一个渔夫正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便责备他说“大好时光,你怎么不多打点鱼呢”渔夫反问到:“打那么多鱼干嘛?”富翁说:“卖钱啊”渔夫再反问:“卖那么多钱干嘛?”富翁说:“有了钱,就能像我这样,有自由,有快乐,悠闲地在这片美丽的海滩上散步。”渔夫说:“我现在不正快快乐乐地躺在沙滩上吗?”身边有很多人在追逐幸福,他们拼命的工作,努力的赚钱,认为有了钱买了房买了车就有了幸福,殊不知,其实幸福很简单,它是一个长长的下午,是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是偶然发现的一只小小的翠鸟,是妈妈做的饭菜······我无疑是个知足的人,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有爱我的父母,有一群可以为我分担忧愁共享喜悦的朋友,在一

所不错的大学里读书······有人问我的追求,我说是追求幸福,好象很空泛,但这确实就是我的理想,将来找一份喜欢的工作,嫁一个喜欢的人,人生貌似就可以这么幸福的过。即使有风浪,有坎坷,风雨过后的晴天也是一种幸福吧。

以上可以说是我在这门课上的一点收获和感悟。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觉得我又成熟了许多。在一个人的时候,总会不经意的回顾过去,也不经意的想想未来,如今的我,在回顾过去的时候又多了份享受和清淡的色彩,在展望未来的时候也多了份冷静清澈和泰然。一个新的我,载着自信和憧憬,带着微笑和思索,正走在通往未来的路上。

这篇文章就这么结束了,突然有些小感动,这是我这辈子写的最长的一篇感想了,之前也有些课要求写这样那样的论文感想什么的,但唯这篇是自己一句一句想出来、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三千多字,不容易啊,该保存才是。

突然记起老师让给这门课提点建议,其实没什么可提的,我觉得挺好,上课上的也舒服,学习内容也有吸引力,教学方式也无可挑剔,如果一定要提,那就希望分数高一点了,最好大家都过,都得高分,开开心心回家过年,呵呵~~

电气0502

包吉明

05291027

第三篇:社会心理学心得

因为说服的对象是五花八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掌握了不同的信息,不可能给出一个万能的答案,只能从普遍的意义上总结出大多数人的行为倾向。

榜样与权威。首先广告无疑是说服人的有效途径:“姚明都在用,难道你不用?”....“用了都说好!”广告中都是美白粉嫩的美女、西装笔挺的专家、清纯无邪的小孩、白发苍苍的老人等等主观可信度高的人....其次,广告中人们没有反驳的对象,是被动的在接受信息,一个广告费牌每天遇到100次,你自然就无意识的记住了。于是你就会发现所有的产品销量总是和广告成正比,人们一进超市总是直奔“名牌”。性价比到底怎么样?不得而知。“但求最贵,不求最好!~”

还有一类是情绪感染类的广告。似乎异常有效:“贫困山区的孩子没操场,却有梦想!”“下岗女工的孩子帮妈妈洗衣服”“药品中的:恶心、剧痛、厌恶...吃了过后就快乐、健康、幸福...”。个人觉得这类广告触碰到了人类的心灵深处柔软的肉,会让人记忆深刻,产生正面印象,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情绪的激发往往能够让人失去理智。很多人被骗,往往就是被一点小便宜搞得很兴奋,然后乖乖的说出了银行卡密码。

形象举例,和顾客个体经验产生联系。“用了这个产品,原来密密麻麻的青春痘马上就一扫而光。”“用了××,一下头皮屑就没了,秀发丝般柔顺。”“上街拉着一个老太太,回家用用洗衣粉,嘿,太管用了。一大群中年妇女都说:××洗衣粉好的不得了!”“××化妆品,立刻让黄黄的发皱的皮肤变得像18岁小姑娘一样红润!”......对于很多受众需要的就是直观的案例,给他们解释统计数据,模型,测量结果用处不大。试想你经过周密考虑各种数据对比,决定买deii的笔记本,但是就在你准备买的前一天,你的好朋友给你来了电话“什么,你要买deii的笔记本?我一个月前买了一个这个型号的,没过几天光驱不能读了,突然黑屏,发热量高的要死,几个按键还不管用了!...”你会怎么样?绝大多数情况下你会换个品牌,至少换个型号!~

记忆简单明了。很多广告都有几句很短但很上口便于记忆的广告词和一个商品标志。“今天你吃了没有?”“一切皆有可能。”“强壮中国人!”“好××,××造!”“选品质选××!~”。因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力有限,对于思维经济性和稳定性的需要让我们广告策划人员无孔不入。

多次强化。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白金广告就是运用了这样的原理。如果一个广告连续的在你面前出现3次,每次都是同样的内容,或许你会感到厌烦,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你记住了它!~这类广告需要谨慎的运用,因为在喜欢和厌烦之间观众很容易选择后者,如何实现平衡是一门艺术。比如前段时间某个羊羊羊的12生肖广告就激起了受众强烈的反感情绪。

因果暗示。某个皮肤白嫩的美女回眸一笑:我一直用××洗面奶!~好像是在暗示,我的皮肤好全是因为用了××洗面奶。明星的头发都是因为用了某品牌的洗发水,好身材都是减肥茶的结果。好空调,××造。利用了人们在推理过程中常见的错误,a推出b,并不能得出非a推出非b,只有a才b。而人们往往习惯的认为不是××造的就不是好空调,或者××空调全是好空调。

其他,耐用消费品强调质量好,售后服务周到,汽车强调档次,高级化妆品强调品味,家具强调温馨舒适,电子类的强调安全,能耗大的强调节省,低端的强调便宜.......消费者心理看重什么,广告就强调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东西不是对所有的人都适用,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你就需要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不但要提供各种实例,最好要提供各种权威的数据。这样才能有效果....对于受众的各种类型、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信息源、不同的渠道各种手段都要灵活的搭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分析一下说服的要素:1 有影响力和可信度的人的示范。2 单向接受 3 激发人类的情感 4 用形象直观的例子 5 简洁明了的能够记住。6 多次强化 7 因果联系和错误的思维习惯,8 其他

社会心理学心得(2):

节省付出的惨遭代价

如果问我人类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我会回答:命名和归类的能力!因为这是人类一切思维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应付复杂的世界,我们学会了用一个简单的名称来把一个复杂多变的事物框范起来,在根据各种标准把这些事物分门别类,一一贴上标签。这是大脑有限性的必然选择,我们需要节省我们的脑力以处理其他更加重要的生存问题。说了这么多好像和偏见没有关系,其实不然,正是因为人类的这种节省本能,我们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不是从现实中的具体情景去思考问题,而是简单的从大脑中提取一个标签,然后把这个标签的内容强加给我们遇到的事物。这就是所有偏见的本质。

女人代表温柔、顺从...黑人代表无知、好斗...犹太人是低等民族....穿制服的总是让人相信...孩子是需要严加管教的对象...大学教授都是文质彬彬...商人总是见利忘义...中专学校的学生能力低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偏见会传播。一种方式是通过文化的传承,潜移默化的让人接受偏见。一种是媒体:偏见的传播者和澄清者。媒体会根据受众的喜好选择传播的内容,黑人做广告的总是比白人少很多。代表弱者形象的老人和儿童总是在公益广告中频频出现。暴力事件似乎总是发生在贫民窟。非洲大陆布满了艾滋病和需要救助的儿童。电影里的理工科博士总是想着通过什么发明来毁灭地球。一种是个体之间的传播,街头巷尾的道听途说总是有人信以为真。当你听说“某某喜欢偷东西!”,这位青年下次来你家,你会怎样?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怪不得古人对这种流言蜚语深恶痛绝!

更不幸的是,人类有维护自己观点的倾向(证实倾向),如果现实的情况与我们的观点不符(认知失调),我们不是去思考是不是自己错了,而是极力找支持我们论据对不同观点加以反驳。这对偏见更加有利!~如果你认为一个小孩很笨,即便是他一次考试考了高分,你也会说服自己“这很可能是考试作弊的结果,而不是努力学习!”。这种归因偏见会产生积累效应而且相当难改变。

更为可怕的偏见发生在种族之间。每个民族都认为自己是优秀的,其他民族都次一等;自己宗教的人民都是纯洁的,其他宗教都是异教徒....这些可怕的观点在历史上造成了骇人听闻的屠杀。二战数百万犹太人还有今天的阿拉伯世界因为宗教信仰而爆发的不间断冲突,美国黑人和白人之间的暴力事件.....都是这些偏见血的证据。

最常见的偏见:性别偏见。善意的性别区分和恶意的性别歧视。这个问题起源有很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情况千变万化,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最不幸的是,偏见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们的种族之间需要这样的力量来增加凝聚力,对自己民族的自信偏见能够更好的形成认同感,以抵御那些可能的攻击。人需要标签,如果没有这些标签,人类大脑将变得不堪重负。人们也不可能绝对客观公正的看待问题,因为我们的智力是那么的有限。但是如果我们经过自己谨慎的思考,站在受偏见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要贸然就下结论,相互宽容与理解,努力克服先入之见。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世界就更加美好。

总结一下偏见的原因:

竞争和冲突。包括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个体与个体。实际上这也是造成暴力的原因。所以社会心理学的内容往往是相互交叉联系的。

替代性攻击。一个受挫的人对挫折源有强烈的攻击倾向,但是受挫源往往不甚明确,就像失业,于是泛化的攻击源就给偏见提供了机会。失业源于中国的商品等等。

自我形象和地位的维持。某个团体做出了令我们痛苦的事情,我们就会贬损他们以获得自我的平衡。对自我形象很在乎,地位较低或者自尊较高的人更容易形成偏见。

长期形成的偏见人格。榜样的示范作用和认知的迁移性。

从众引起的偏见。从众会受到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示范作用也不容小觑。

强制的立法或其他策略能够很好的消除偏见。媒体也有重要的作用和责任。相互依赖与合作能够很好的消除彼此的偏见。拼图教育,种族合作的方式,教育的力量。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 课程总结心得

《社会心理学》课程心得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有挺浓厚的兴趣,大一的时候读过一本有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书籍。由于理解上有些难度并没有完全看完,当时对心理学的大概印象便是一种对人意识和内心的剖析、玄之又玄的一门学科。

不过这学期看了一学期的网课,对心理学有了个新的认识。心理学也是贴近每个人的生活的,本课程学习中我了解到了许多以前生活中预见过从未认真想过去解释的问题。比如第一部分的课程中管老师介绍的拥有A型人格和拥有B型人格的人,他们是我们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两种人。

A型人格的基本特征是:进取心十足,有强烈的成就倾向,竞争性强,攻击性亦强,急躁,无耐心,戒备,突然提高讲话调门,慌慌忙忙运动等。具有这些行为特征的个体,喜好同时做或思考两种不同的事,总想把工作日程安排得越满越好,对正在从事的任务尽心尽力,整天闲不住,信不过别人,事事总想自己动手,看到加紧人做事或做不好,就恨不得抢过来自己做,心直口快,没有耐心,好争斗,易激怒。由于这些行为特征,容易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而引起某些生理机能的变化,如血浆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血压水平偏高,并最终导致冠心病。

B型人格者则属较松散、与世无争,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很少顾虑社会的反应和舆论的压力,喜欢独立地处理问题。言行随便,不拘小节,反感约束和限制。处理问题的方式比较灵活,喜欢用科学的观点处理问题,就事论事,兴趣广泛,注意力的广度比较大,但是注意力一旦集中到一个确定的目标上,又会聚精会神。思路开阔,富于创见,有较高的创造力。这两种类型的人可谓都生活在我们周围,当然,大部分人都不是典型的A型或B型人格,但二者中总会比较偏向其一。我是个比较偏向B型人格的人,优点是耐心、兴趣广泛、独立无争,缺点则是注意力经常不够集中、缺乏紧迫感。性格不好改变,但取长补短,加大对自己的督促是有利的。

第二个比较大收获是对亲密关系与孤独这门课的学习,从中对人与人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人类与生俱来的具有一种归属和去爱别人的需要,能满足这些需要的关系称为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包括:吸引我们的人;我们喜欢或爱的人;同我们存在浪漫关系或性关系的人;我们需要你获得情感支持、与之相伴一生的人。而孤独则是一种丧失和不满足的感觉,它因为我们对社会关系的期望与现实不一致而产生;一种主观上的社会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

其中有一个观点:即孤独并不总是必须减轻或避免,有时候它可以变成一种积极的体验,这样的转变把孤独变成独处,从而强化我们建立同他人的亲密关系的能力。对这点我非常认同,有时通过孤独我们才会更加珍惜和追求情感,也只有能承受的了孤独才能在人生路途上更好的走下去。

最后一节课“积极心态幸福人生”也让我受益匪浅。生活永远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挫折、失败总是会接踵而来,有时挫折会打倒我们,有时又会成为我们的动力。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出现,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艾默生这样说。伟人可以让挫折变得有利于自己,我们同样可以,方式也只有一个——树立起积极地心态。当然了,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易于培养起积极地心态,这与从小到大的生活习惯有关,有的人从小被家人集万千宠幸于一身,真正到了自己面临生活的时候,往往在失败面前开始气馁,无法重新树立自信,开始堕落,没有依靠自己的自制力再爬起来,就一直闷闷不乐,影响了以后的生活。积极心态要从自我反思开始,要认识自己的不足,要敢于破而后立,重新再来。不纠结于失败,而是着眼于未来。极的心态是从正面看问题,乐观地对待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这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事至关重要。因为,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这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生活因为热爱而丰富多彩,生命因为信心而瑰丽明快,激情创造未来,心态营造今天。如果你心情好,你会发现沙漠为你唱歌,小草为你起舞;如果你心情糟糕,你会发现开放的玫瑰在留泪,奔腾的小溪在哭泣,这叫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因为快乐的心态会像一缕温暖的阳光驱散心里的阴云,阳光会铺满每个角落。世界上没有挥不去的痛苦,只有不肯快乐的心。愿每位同仁都能放下包袱,丢弃烦恼,改变自己,拥有阳光心态,创造美好生活,享受幸福人生。

有风有浪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要勇于面对生活的困难,努力战胜生活的阴霾。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随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而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自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心理学能使我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每个人都渴望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渴望了解别人。

心理学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把自己清晰地呈现出来。心理学是一座桥梁,跨越这座桥梁,让你通往别人的心灵。有人说心理学是神秘的,我想神秘的知识隐藏在其背后的人们。很高兴在大学里初识了心理课,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大学生活已走过了一半,回头却看不到神秘沿途的风景,只留下时间的脚印

第五篇: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从《自闭历程》谈人际沟通

从《自闭历程》谈人际沟通

电影《自闭历程》是根据美国动物科学家、著名自闭症患者天宝·葛兰汀(TempleGrandin)的自传改编的。讲述的是天宝·葛兰汀从四岁起被诊断为自闭症,她拒绝说话,拒绝与人接触,于是,妈妈决定自己担负起教育她的责任,可面对妈妈一遍遍的言传口授,葛兰汀经常视若无睹,她似乎自成世界,所有的人都被隔离在外,为此,妈妈常常苦不堪言。幸运的是,葛兰汀遇到了卡洛克这样的老师,这位老师不但力排众异收留了她,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给予了她启发式的教育与引导。葛兰汀也在这段生活中受益匪浅,逐渐地努力克服了重重障碍,最后终于获得博士学位,完满毕业。

我们似乎难以置信,一个事业辉煌的动物科学家,当年却举止笨拙,缺乏社

交能力,或者正是这点也让她在两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人道主义屠宰场设计师,直言不讳的自闭症作家。影片的一开始,女主角惊恐的眼神,夸张的表情,让我觉得可能有些做作,可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是我们对自闭症缺少了解,对自闭症患者缺少关注与关怀。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有:

1、社交障碍方面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7、与教育有一定关系,有些也是后天形成的。比如,父母的关爱不够,感到孤独寂寞。很显然,天宝·葛兰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自闭症患者,从小缺乏与父母间的安全依恋关系,所以看上去木讷、呆板,她恐惧于肢体接触,以至于在四岁之后,其母亲就无法在拥抱自己的女儿,而她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也使她从小就遭受同龄人的嘲笑,而自闭症患者恰恰是害怕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害怕人群,害怕人际沟通,着也加剧了她与周围世界的疏离。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也是一位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人——卡洛克博士。卡洛克发现她有着令人惊叹的视觉思维之后,不断内心引导其人生步伐,“人生是一扇门,每一扇门打开后呈现给你崭新世界的大门,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决心打开它。”也正是这句话,引导着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走向成功。

在葛兰汀艰辛的成长和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不难发现人际沟通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初期,由于和父母关系的疏离,缺乏交流沟通,渐渐患上了自闭症。之后有偶遇自闭和青春期的叛逆,让她与周围的人日益疏远,她渴望拥抱的感觉,却害怕肢体接触,在牧场里,她发现了一种安抚牛用的“挤压器”,从中找到了久违的拥抱的感觉。这正是她人际沟通缺失造成的。第一个走进她的世界,与她简历亲密关系的人就是她的老师卡洛克教授,她从卡洛克那里得到指导、尊重、关爱,在她面前,天宝可以自由发挥她在视觉思维方面的特长,有更多的自我展露的机会,于是渐渐地对卡洛克产生了依恋的亲密关系。这也为天宝今后走出自闭症的阴影做了良好的开端。

由于语言交流障碍、缺乏够用技巧,天宝在人际沟通方面的摸索前进更多的是非言语沟通,夸张的表情和出格的举止,都是她内心感受的一种表现,她也渴望被理解,被接纳,但是无奈人们的误解和偏见太深,而她又无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人际沟通是双向的,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而事实上,天宝缺少尊重。于是,她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对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自我价值的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或贬低,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定的,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投之以肯定和支持,如天宝对卡洛克教授,反之,则对其予以疏离。在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中,卡洛克为天宝打开了一扇门,迈出了第一

步,之后越走越远,渐渐地走出自闭的樊笼,走向成功。

在如今经济区域化、一体化不断加强,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社会,人际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了,爱情、事业、婚姻、家庭,归根到底都是与人打交道,古人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皓首穷经,我们却必须走出去,在与周围人群的交流沟通中参悟为人处世之道,使自己的人格日趋完善,性格日益成熟,展露自我,使自己的才敢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意认同。曾经也一度彷徨,从大山深处走进小县城,从未走出过县城的我直接走进嘉兴这样的中型城市,性格偏内向,排斥人际交往,害怕卷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的漩涡中,劳神费力。终于有一天,当我勇敢地打开那扇门,才发现,生活本来就是一张网,无论你乐意也好,抗拒也罢,你从一出生就已经纠缠其中了,越抗拒,越挣扎,反而缠的越紧,陷得越深。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关键是我们看待事物的心态。既然无法抗拒,那就想办法好好享受吧!

人际沟通是一种神秘而奇妙的体验,但是只要你勇敢地打开那扇门,用于走出第一步,你总会有办法让自己享受到其中的乐趣的。

下载《社会心理学主题培训》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心理学主题培训》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心理学

    一、助人行为的内涵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是指以他人为帮助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行为主体的自觉自愿性,即主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指导下因助人意愿而自......

    社会心理学

    简析中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与特点[原创] 简析中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与特点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人类自身事件的认知。在......

    读书心得1000字社会心理学5篇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研究社会心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下面是写写帮文库带来的读书心得1000字社会心理学,欢迎查看......

    主题班会培训心得

    主题班会课培训心得体会 玉泉营小学 郭伟 班会课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阵地,是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交心的好机会,是实施教育的良机。让学生在开完班会后能......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思辨期---积累思想(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社会心理学(案例)

    狼孩的故事 社会化的角度 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在一个巨大的白蚁穴附近,发现狼群中有两个“狼孩”。辛格把她们送进了米梅纳普尔市孤儿院。据辛格讲,这两个孩子刚回到人类社会......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 期末论文 题 目 论贫富差距对民众社会心理的冲击 姓 名张成付 所在学院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 号 0121112369 指导教师 朱斯琴 日......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角色冲突的缓解方法:1角色规范化(对角色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划分)2角色和并法(2个相矛盾的角色合二为一,发展为一个具有新观念的新角色)3角色层次法(将角色按重要程度排列,首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