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查 内容整理

时间:2019-05-14 20:5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查 内容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查 内容整理》。

第一篇:《实验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查 内容整理

骨髓细胞学检查

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髓性干细胞淋巴干细胞

(原粒原单原红原巨核原浆)原淋巴(B/T)

早幼早幼幼巨核↓

中性 嗜酸 嗜碱↓↓↓↓

中幼 中幼 中幼中幼颗粒巨幼浆

中性 嗜酸 嗜碱幼单↓↓↓幼淋巴(B/T)

晚幼 晚幼 晚幼晚幼产板巨成浆

中性 嗜酸 嗜碱

杆核 杆核 杆核网织

中性 嗜酸 嗜碱↓↓↓↓

分叶 分叶 分叶单核成红血小板淋巴(大/小)

血细胞发育形态演变规律要点:

胞体:由大变小,巨核细胞系则逐渐变大。

胞质: 量—— 由少到多(因细胞主要功能由分裂转向生理作用)色—— 由深蓝到浅蓝或灰红(带正电荷的Hb与伊红结合,带负电

荷的早期细胞与美蓝结合)

颗粒— 由无到有(特异或非特异),但红细胞、小淋巴细胞无颗粒胞核: 体积——由大到小(红细胞无核,易于变形穿梭)

形态——由圆到不规则(或消失),淋巴细胞的核型改变不明显染色质—由疏松细致到紧密粗糙

颜色——由染淡紫色到深紫色(均是由于进一步浓缩,以减小核体积)核仁——从有到无(由RNA聚集形成,分裂时分散,结束后聚集)

血细胞形态分析要点

涂片质量: a.厚薄b.染色c.部位选取

细胞发育连贯性: 注意细胞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结合细胞功能:细胞发育与细胞功能具密切关系

临床应用

1.适应症

a.外周血数量、成分、形态等异常者

b.经一定检查原因不明的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c.出现原因不明的骨痛、骨质破坏、黄疸、紫癜等

d.需作治疗观察和其他检查者

e其他(活检、标记检测、染色体检查等)

2.禁忌症

a.血友病或凝血因子重度缺陷者

b.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

c.晚期妊娠的孕妇

骨髓穿刺方法:

(一)部位的选择和条件

穿刺部位通常选择—髓液丰富、浅表易定位、避开重要器官。如髂后上棘、髂前上棘、胸骨、胫骨等。被穿刺部位的体表皮肤应无破损和炎症及畸型。

(二)穿刺要求:1.耐心解释。2.严格无菌操作。3.髓液应控制0.2ml以

内。4.骨质疏松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需小心。5.血小板减少等患者,穿刺后应

予压迫。6.了解病史注意禁忌症。

结果的计算:首先计算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所占百分比。(红细胞系统20~25%,粒细胞系统50~55%,淋巴细胞系统20~25%)然后将各阶段粒细胞

百分率的总和除以各阶段有核红细胞百分率,得出粒红比值(G/E)。

检测结果分析与报告方式:

(一)结合临床分析1.一般资料2.症状3.体征

(二)结合血象分析三系数量和质量

(三)骨髓象分析1.小粒、油滴、色泽2.有核细胞增生程度3.细胞数量分

析4.细胞形态分析(粒、红、巨、淋、单、浆、其他异常细胞)

(四)骨髓象与血象结合分析

1.骨髓象相似,而血象有区别(溶贫与急性失血等)

2.骨髓象有区别,而血象相似(传淋与慢淋、白血病与类白)

3.骨髓象无变化,而血象有变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部分淋巴瘤)

4.骨髓象有变化,而血象无变化(多发性骨髓瘤、戈谢病)

5.骨髓象细胞难以辨认,而血象细胞易辨认(白血病、血液寄生虫、淋巴瘤)

(五)报告方式:须具有独立性、肯定性,依赖细胞化学染色。简明报告特征所见,而不下结论。分为肯定性诊断、支持临床诊断、排除性诊断、描述形态学所

见。

临床意义:

一、粒细胞系

增多:原始粒细胞——急性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细胞——慢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中毒

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

二、红细胞系

增多: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急性红血病、急性红白血病

中幼、晚幼红细胞——增生性贫血、红白血病、铅中毒

减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未分化型、化疗后

三、巨核细胞系

增多: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

四、单核系细胞

增多: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急性单核、粒-单核白血病成熟单核细胞——急性单核、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五、淋巴系细胞

增多: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成熟淋巴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

血、病毒感染

在保持完整的细胞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前提下,应用化学反应将被检细胞内的各类化学成分和细胞结构及生理活性物质原位进行显示,从而分析细胞化学成分、生理功能、新陈代谢及细胞生理和病理改变。

应用:a.对各类白血病的确诊b.对许多血液疾病鉴别诊断c.对各种良、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疗效和预后估计提供一定的信息

原理: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内有过氧化物酶POX

参考结果: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强阳性

单核细胞——弱阳性或阳性(弥散状)

淋巴细胞、红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巨核细胞——阴性

临床意义:1.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减低--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MDS、风湿热、放射病等

3.缺乏—先天性髓过氧化物酶缺乏症。

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的意义:临床上通常将POX染色阳性率3%作为淋巴与非淋

巴的分界标准。

原理:糖原在不同种类细胞中的含量和分布有所不同。

参考结果:巨核细胞、血小板——强阳性(胞质中出现红色颗粒状等反应物)粒细胞、单核细胞——随细胞的成熟程度,阳性逐渐增强

淋巴细胞、浆细胞——少部分阳性

红细胞——阴性

临床意义:幼红细胞强阳性反应——红血病、红白血病

阳性反应物呈粗颗粒状或块状强阳性——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呈粗颗粒状或块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呈细颗粒状或弥漫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呈细颗粒状或均匀淡红色——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原理:是成熟中性粒细胞的特异性酶

病理变化:增高:感染、AA、类白血病、急淋、其它

减低:粒缺、脾亢、感染(G-)、病毒、白血病

原理:此酶主要分布在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中。通常从原粒细胞后期即可见有弱阳性

反应,而到早幼粒细胞就可见强阳性反应。且酶的活性不随细胞分化成熟而增强。此酶的阳性产物比POX更为特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等均为阴性,临床评价:此组合酶类染色,主要运用于各种急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特别在急性

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的分型和亚型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原理:骨髓铁包括细胞内铁和细胞外铁。细胞内铁为幼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时的利

用形式,而细胞外铁是骨髓以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的储存铁。

骨髓铁染色可了解骨髓中幼红细胞对铁利用的功能和铁原料在机体内的吸受与储存情况,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最重要且较早期的指标之一。

临床意义:

1、明显降低甚至阴性——缺铁性贫血。

2、明显增多——铁粒幼细胞贫血(铁含量并不缺乏,但利用率低)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

本病是一组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外周血象-主要表现在三系呈不同程度的改变,可见到各类细胞在数量、质量上的异常。

骨髓象-主要以各系病态造血为突出表现。

分型:难治性贫血:伴有环行铁粒幼细胞(RARS)

不伴有环行铁粒幼细胞(RA)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增生异常(RCMD)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增生异常和环行铁粒幼细胞(RCMD-RS)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

5q-综合征(原始细胞大于20%的AML且有细胞遗传学异常)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能分类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大量原始和幼稚或异常细胞出现在骨髓、外周血和其他器官或组织。

分型:1.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以原始或幼稚淋巴细胞为主,依据形态可分为三型(FAB分型): L1-小细胞

型; L2-大小细胞混合型; L3-空泡型;

按照免疫学特点可分成T-细胞和B-细胞二大

类,再分成多种亚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根据发病细胞种类以进行分类

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即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分型。

2.慢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以小淋巴细胞增多为突出表现,病程温和,可延至晚期,可急变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晚幼粒细胞明显增多,病程快,死亡率高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何杰金病与非何杰

金淋巴瘤两大类。在后期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或组织包括血液与骨髓。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至的恶性肿瘤。骨髓内可见大量异常浆

细胞(骨髓瘤细胞)。若外周血中见有较多这类细胞即为浆细胞

白血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在骨髓中可见体积较

大、畸形且成熟程度很不一致的异常细胞。

第二篇:病理细胞学检查申请单

病理细胞学检查申请单

申请单位 医院 门诊号 住院号 细胞号

科 病房(病区)床 职业 籍贯 既往细胞号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联系人及电话

病历摘要:

1.主要病史:

2.查体情况:

3.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

4.既往病史、病理学检查及治疗情况:

临床诊断及送检目的(请在下面用√标注): 1.胸水[ ] 2.腹水[ ] 3.痰液[ ] 4.尿液[ ] 5.脑脊液[ ] 6.乳头溢液[ ]7.心包积液 [ ]8.胸腹腔冲洗液[ ] 9.宫颈刮片[ ] 10.内窥镜刷片 [ ] 11.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涂片[ ] 12.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涂片 [ ] 13.乳腺肿物穿刺细胞学涂片 [ ] 14.其他穿刺细胞学涂片 [ ] 15.组织肿瘤抹片、印片、压片 [ ] 16.其他 [ ]

申请医师:

月 日

病理细胞学诊断结果:

病理细胞学报告医师

****年**月**日

第三篇:实验诊断学总结_副本

实验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 总论 概念

[1] 临床检验:以离体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为标本,通过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终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或数据。

[2] 实验诊断:通过临床检验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作的临床医学活动。

[3] 床边检验: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临床检验。

[4] 参考值或参考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参考范围是指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5] 质量控制:为保证临床检验结果质量(满足医生/客户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

第二章 血液检查Examination of Blood Key points: 1.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红细胞、血红蛋白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3.白细胞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 床意义 4.血小板的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5.何谓核左移、核右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一、血液:不断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及维持人体内、外环境间的平衡,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活动。

二、1.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

血细胞 占全血40~50%,称之有形成分

1.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2.红细胞(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3.血小板

三.血液一般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血常规)

1、一些缩写

Erythrocyte count(RBC)红细胞计数 Hemoglobin determination(Hb)血红蛋白测定 Leukocyte count(WBC)白细胞计数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白细胞分类 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计数

新生儿特点:红、白细胞都比成人高,红细胞呈“生理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表现,白细胞呈感染的表现(粒细胞增高并左移)

2、红细胞计数 Erythrocyte Count 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

操作: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作 200 倍稀释,滴入血细胞计数板中静止 1-2 min,于高倍镜下计数 5 个中方格红细胞总数,经换算即得每升血液中血红细胞数。公式:RBC/L= 5个中方格总数×5×10´200×106 报告格式: Δ.ΔΔ×1012/L 3.81×1012 /L 参 考 值

(男)4.0~5.5×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各种红细胞的形态

3.相关检测

[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MCV=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数 红细胞数参考值: 80-94fl [2]. 红细胞比容测定(Hct):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

参考值 男性42-49% 女性 37-48%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指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MCH=血红蛋白(g/l)/ 红细胞百万数/µl 参考值: 26-32pg [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参考值: 310-350g/L MCHC=血红蛋白(g/L)/ 红细胞比容(%)×100g/L [5].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RDW=S.D./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参考值:11.5-14.5% RDW 的统计学实质是红细胞大小的变异系数 CV RDW<14% 类型 MCV MCH MCHC 临床类型

大细胞贫血 >100 >32 310-350 巨幼细胞贫血

正常细胞贫血 80-94 26-32 310-350 AA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贫血 <80 <26 310-350 慢性炎症性贫血肾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80 <26 <300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4.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加)

相对性增高: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尿。

绝对性增高:由于缺氧而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红细胞增多的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比 生理性: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剧烈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时,红细胞可一过性增多 病理性:严重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减少)

生理性: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约 25 %,引起血液稀释;6个月~2岁的儿童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急剧增加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老年人造血功能明显减低致红细胞减少;月经期暂时引起下降。病理性:各种类型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贫血等。

5.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正常参考值:

[1]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在完全成熟之前的过渡型红细胞。由于胞浆中尚存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物质,用煌焦油兰等染料进行活体染色后,胞浆中可见蓝绿或蓝色的网状结构,故名网织红细胞。

成人:0.5%-1.5%新生儿(<3月):2%-6% [2]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意义

增多:骨髓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贫血(可达20%以上)、急性大失血。贫血治疗有效。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经相应治疗后1-2日即开始,1周左右达最高峰

减少: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有再生障碍危象时 6.白细胞测定

[1]白细胞计数Leukocyte Count 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

计数法:以 2% 冰醋酸对血液作定量稀释,同时破坏红细胞。然后将悬液充入细胞计数池内,低倍镜计数 4 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计算原则同红细胞。

原理(显微镜计数原理):用 2 % 乙酸对血液作定量稀释,同时破坏红细胞。混匀并滴入计数室中,低倍显微镜下计数 4 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公式:WBC/L = 4 格白细胞总数 ¸ 4×10×20×106 报告格式:Δ.ΔΔ×109/L

参考值:成人4.0~10.0 × 109/L;新生儿15.0~20.0 × 109/L 临床意义(白细胞增高)

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期、分娩时、新生儿;剧烈运动、淋浴;严寒、高温;午后高于清晨;饮食后高于饮食前等;病理性增高:急性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急性阑尾炎。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细胞破坏。如术后12~76h,WBC常 >10.0×109/L;急性心肌梗死后1~2d,常见WBC明显增高;急性溶血亦见WBC增多,增多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急性大出血:如脾脏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WBC迅速增多常达20.0×109/L。这可能是应激状态、或内出血一过性缺氧。急性中毒:如安眠药、滴滴畏中毒,WBC可高达20×109/L以上,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体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WBC增多,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肝癌、胃癌等肿瘤细胞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素,并能吸引骨髓储备池WBC释放。(白细胞减少)

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低至2.0×109/L;病毒感染。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网状细胞病(恶组);急性非白血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破坏过多、脾素抑制骨髓生成;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等;服氯霉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2]白细胞分类计数与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游走、吞噬 50 ~ 70%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致敏反应0.5 ~ 5%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释放组织胺、肝素0 ~ 1%单核细胞(monocyte):吞噬、清除死亡细胞及异物3~ 8% 淋巴细胞(lymphocyte):参与体液、细胞免疫20 ~ 40%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生理特性:渗出性、变形性、趋化性、吞噬性 骨髓 血液

分裂池 成熟池 储备池 边缘池循环池

4-5d 1-3d 2-3d 核左移: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杆状核分叶核/分叶核细胞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增多:6%:轻度左移;10%:中度左移;25%:重度左移或称为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血病反应 :患儿男,2.5岁,日本籍,于10天前因受冷而发热,自测体温38℃(腋下),无畏寒、头痛、呕吐、腹泻,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 WBC 28.9×109/L,阿莫西林0.125g 3/日治疗,无明显好转,4天后患儿面、背及双上肢皮肤反复出现散在红色丘疹,停药否无区别。1999年7月5日急诊住我院。实验室检查,血象:Hb110g/L, WBC 23×109/L,血小板 121×109/L,幼稚型异常淋巴 56%,成熟淋巴 21%,嗜酸性粒细胞2%,中性粒细胞 21%,骨髓穿刺二次,骨髓细胞分类象同血涂片象。

细胞核右移:正常人周围血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者为主,若五叶者超过5% 时为核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一过性地出现核右移是正常现象。如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剧烈运动、热水浴;严寒、高温;午后高于清晨;饮食后高于饮食前等

病理性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病例:患者朱全妹,女性,47岁,因砖墙砸伤腰骶臀部致左下肢活动受限伴腰骶臀部皮肤发紫5天于2001—12—04由急诊收治入院。

一、贫血总论 1.贫血Anemia:

是一种症状,是指人体单位体积循环血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参考值——即称为贫血

2.RBC:主要功能:携带O2、运输CO2 膜组成:膜糖、膜脂、膜蛋白 膜结构:不对称性、流动性、骨架

膜功能:物质运输、抗原性、变形性、免疫功能

Hb:是红细胞中的运输蛋白,主要功能是吸收肺部大量CO2并输送到身体各组织

Hct:是指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

3.贫血各系统的表现:

全身软弱无力、疲乏困倦、皮肤粘膜苍白 呼吸及循环系统: 心悸、气短、心率加快、呼吸加重等,严重者发生心力衰竭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消 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

泌尿生殖系统: 尿可出现少量蛋白,肾功能轻度减低,甚至发生尿少、尿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畏寒、反应迟钝、耳鸣、眼花 4.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缺陷、造血物质缺乏或失利用

红细胞破坏增多:

红细胞内在异常:膜缺陷、酶缺陷、珠蛋白链生成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红细胞外在异常:免疫性、机械性、化学与物理、感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性、慢性失血 贫 血 分 类

贫血发病病因分类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膜缺陷致溶贫 自身免疫性溶贫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形态分类

MCV(f l)

MCH(pg)大细胞型

>100

>32 正

~ 94

~ 32 单纯小细胞

<80

<26 小细胞低色素

<80

<26 红细胞骨髓增生特点分类

骨髓增生活跃性贫血:缺铁性、溶血性、失血后贫血 骨髓增生不良性贫血:原发性及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恶性贫血 贫血的诊断

了解贫血程度、类型、病因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诊断

5、贫血的检验诊断 血红蛋白含量Hb 轻度:成年男性<120g/L;成年女性<110g/L 中度:<90g/L

重度:<60g/L 红细胞计数

RBC(男)4.0~5.5×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红细胞比积 HCT成年男性:41~ 53%;成年女性: 36 ~ 46% 周围血涂片检查

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检查;可观察红细胞的大小、呈多染色性、红细胞发育成熟、中央淡染区、异型红细胞。

第四篇:【诊断学总结】一般检查(模版)

【诊断学总结】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

生命征包括有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

体温的测量方法口测法为36.3~37.2肛测法为36.5~37.7腋测法为36~37 发育与体型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包括:①头的长度为身高的1/7~1/8;②胸围为身高的1/2;③双上肢展开后,左右指端的距离与身高基本一致; ④ 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成年人的体型可分为以下 3种。1.无力型2.正力型3.超力型

营养状态营养状态与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好坏可作为鉴定和疾病程度的标准之一。营养状态一般较易评价,通常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观察皮下脂肪充实的程度,其最适宜的部位在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 1/3。

营养状态的分级:1.良好粘膜红润、皮肤光泽、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而有弹性,肌肉结实,指甲、毛发润泽,肋间隙及锁骨上窝深浅适中,肩胛部和股部肌肉丰满。2.不良皮肤粘膜干燥、弹性降低,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驰无力,指甲粗糙无光泽、毛发稀疏肋间隙及锁骨上窝凹陷,肩胛骨和髂骨嶙峋突出。3.中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营养状态异常包括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度两个方面。1.营养不良由于摄食不足或(和)消耗增多引起。当体重减轻至低于正常的10%时称为消瘦,极度消瘦者称为恶病质。2.营养过度体内中性脂肪积聚过多,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者称为肥胖。意识状态

凡能影响大脑功能活动的疾病均可引起程度不等的意识改变,称为意识障碍。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将其分为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以及昏迷。

语调与语态语调是指言语过程中的音调。如喉部炎症、结核和肿瘤引起的声音嘶哑,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发音困难,喉返神经麻痹引起音调降低和语音共鸣。

语态是指言语过程的节奏。异常时表现为语言节奏紊乱,出现语言不畅,快慢不均,音节不清,见于震颤麻痹、舞蹈症、手足徐动症等。面容与表情

由于疾病的困扰,病人常有异常的面容和表情。某些疾病尚可出现特征性的面容和表情,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急性面容:多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2.慢性面容: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3.贫血面容4.肝病面容5.肾病面容6.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7.粘液性水肿面容:甲减病人。8.二尖瓣面容;风心二狭。9.肢端肥大面容10.伤寒面容11.苦笑面容:破伤风12.满月面容:Cushing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13.面具面容:震颤麻痹及脑炎。

体位体位是指患者身体所处的状态。常见的体位有以下几种。1.自主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

2.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3.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的体位。步态间歇跛行:见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醉酒步态见于酒精、巴比妥中毒和小脑疾病。

皮肤颜色1.苍白贫血、末梢毛细血管痉挛或充盈不足。2.发红毛细扩张、血流加速、红细胞增多。

3.发绀皮肤呈青紫色,以口唇、耳廓、面颊及肢端容易见到。见于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异常血红蛋白血症。4.黄染皮肤呈黄色,主要见于黄疸,亦可见于摄入过多胡萝卜素者(如过与黄疸的区别是胡萝卜素所致黄染部位多在手掌、足底、前额及鼻部位,无巩膜黄染;而含黄色素药物所致黄染亦可有巩膜黄染,但与黄疸的区别在于巩膜黄染是以角膜周围最明显。

5.色素沉着生理情况下,身体的外露部分,以及乳头、腋窝、生殖器官、关节、肛门周围等处皮肤色素较深。如这些部位的色素明显加深,或其他部位出现色素沉着,则提示为病理征象。

6.色素消失临床上常见的色素脱失有白癍、白瘢及白化症。湿度观察皮肤有无出汗或干燥。夜间睡后出汗为盗汗,多见于结核病。手脚皮肤发凉而大汗淋漓称为冷汗,见于休克和虚脱患者。弹性

皮肤的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所含液量有关。检查皮肤弹性时,常选择手背或上臂内侧部位,以拇指和示指将皮肤提起,松下后如皮肤皱褶迅速平复为弹性正常,如皱褶平复缓慢为弹性减退。

皮疹皮疹多为全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是临床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检查皮疹时应仔细观察和记录其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生顺序、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屑等。临床上常见的皮疹有以下几种。1.斑疹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凸出皮面。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红斑。

2.玫瑰疹为一种鲜红色园形斑疹,直径2~3mm,检查时拉紧皮肤或以手指按压可使皮疹消退,松开时又复出现,多出现于胸腹部。伤寒、副伤寒的特征。

3.丘疹除局部颜色改变外,病灶凸出皮面。药疹,麻疹、湿疹。

4.斑丘疹在丘疹周围有皮肤发红的底盘。猩红热、风疹、药疹。

5.荨麻疹为稍隆起皮面的苍白色或红色的局限性水肿,为速发性皮肤变态反应所致。

脱屑注意观察皮肤有无脱屑,以及皮屑的类型等。米糠样多见麻疹,片状多见猩红热,银白色脱屑见于银屑病。皮下出血皮下出血分为以下几种,小于2mm称为瘀点,3~5mm称为紫癜,大于5mm称为瘀斑,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皮疹受压时一般可褪色或消失,瘀点和小红痣受压后不褪色,但小红痣于触诊时可感到稍高于皮面,且表面光滑。

皮下出血见于造血系统疾病、重症感染、某些血管损害性疾病以及毒物或药物中毒等。

蜘蛛痣与肝掌皮肤小动脉未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

分布区域上腔静脉分布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部位。

产生原因一般认为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有关,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此外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肌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发生机理与蜘蛛痣相同。

水肿皮下组织的细胞及组织间隙内液体积聚过多称为水肿。凹陷性水肿指局部受压后可出现凹陷;非凹陷性水肿指局部组织虽然有明显肿胀,但受压后并无明显凹陷,如粘液性水肿和象皮肿(丝虫病)。根据水肿的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主要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下陷,平复较快。

中度全身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的组织下陷,平复缓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胸腔、腹腔等浆膜腔内可见积液,外阴部亦可见严重水肿。

皮下结节检查皮下结节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等。

淋巴结浅表淋巴结的分区及引流范围。

检查浅表淋巴结时,其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区,颏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

颈部淋巴结让被检查者头稍低,并偏向检查侧。

颈深淋巴结上群多收集鼻咽部淋巴液,下群收集咽喉、气管、甲状腺淋巴液。

锁骨上窝淋巴结左侧多收集食管、胃等器官的淋巴液(Virchow淋巴结,常为转移标志),右侧多收集气管、胸膜、肺等器官的淋巴液。患者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右侧,右手触左侧,由浅入深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腋窝淋巴结收集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等处的淋巴结。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先检查左侧,滑动触诊,依次触诊腋窝后壁、内侧壁、前壁,再翻掌向外,同时将病人外展上臂下垂,触诊腋窝外侧壁。同法检查右侧。

滑车上淋巴结左手扶托患者左腕部,屈肘90°,以小指抵在肱骨内上髁上,右手的食、中、无名指并拢在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间沟中纵行、横行触摸。同法检查右侧。

腹股沟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分为两组,一组与腹股沟平行,一组与股动脉平行,以右手横向、纵向触摸左右两侧腹股沟部位的淋巴结。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内容发现肿大淋巴结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移动度,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疤痕及瘘管等。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局灶性淋巴结肿大 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结核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可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等。

第五篇:诊断学--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头颈部

1.基本检查的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嗅诊、和听诊。P63

2.深部触诊法有哪些:深部滑行触诊、双手触诊、深压触诊、冲击触诊。P65 3.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及的触诊手法:冲击触诊 4.浮沉触诊法的定义,临床意义

以并拢的手指取70°-90°角,置放于腹壁上相应部位,先做2-3次较轻的适应性动作,然后迅速有利的向下一按,在冲击时即会出现腹腔内脏器在指端浮沉的感觉。适用于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及时。

5.深部滑行触诊法的适应症:主要适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检查。6.直接叩诊法的适应症P66

适用于胸部或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如胸膜粘连或增厚、气胸。大量胸水或腹水等。7.哪些部位叩诊呈实音P67

生理情况下见于不含气的实质脏器,如心脏、肝脏;病理状态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8.正常肺部叩诊音:清音

9.过清音的特征,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属于鼓音范畴的一种变音,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为一种类音乐。过清音的出现提示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临床常见于肺气肿。

10.听诊器的组成:耳件、体件、软管P68 11.脉压减小的定义,特征,机理,临床意义及脉压增大的临床意义

脉压 >40mmHg称为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老年主动脉硬化等。脉压 <30mmHg称为脉压减小,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P74 12.呆小症及佝偻病分别与哪种内分泌失调有关P75 呆小症:小儿患甲状腺功能减低

佝偻病:幼年时维生素D缺乏 13.肝病面容的表现

面颊瘦削,面色灰褐,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见于慢性肝病。P76 14.面具面容的临床意义:常见于震颤麻痹,也可见于脑炎等。P78 15.黄疸早期或轻微时出现部位:巩膜及软腭黏膜P80 16.全身淋巴结肿大的定义

指颈、腋窝及腹股沟等多数区域中,有两组以上的淋巴结同时肿大。17.如触及肿大淋巴结应注意哪些内容 检查时如发现有肿大的淋巴结,应记录其数目、大小、质地、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红肿、压痛和波动,是否有瘢痕、溃疡和瘘管等。P84 18.乳腺癌可致哪组淋巴结肿大: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侵入同侧腋下淋巴结P85

19.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哪一处最常见:颈部 20.正常浅表淋巴结的直径:0.2~0.5cm 21.全身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22.局限性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2)淋巴结结核;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23.肥胖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分布异常,体重增加,导致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的病理状态。单纯性肥胖:全身脂肪分布均匀,一般无异常表现,常有定一定的遗传影响;继发性肥胖:一般由内分泌疾病一起,如下丘脑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24.满月脸的临床特征及临床意义: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集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P77 25.库欣综合征的皮肤颜色:皮肤持久性发红 26.发绀的常见部位:舌、唇、耳廓、面颊和指端 27.异常步态的临床意义

痉挛性偏瘫步态,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剪刀步态,见于双侧椎体束损 害及脑性瘫痪等;酒醉步态,见于酒精中毒或巴比妥中毒;小脑性步态,常见于多发性硬化、小脑肿瘤、脑卒中及某些遗传性小脑疾病;慌张步态,见于震颤麻痹;跨域步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出现的足下患者;蹒跚步态,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双髋关节脱位;间歇性跛行,见于闭塞性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共济失调步态,见于小脑或脊髓后索病变,如脊髓痨。

28.被动体位的定义,临床意义

患者不能随意调整变换体位,需别人帮助才能改变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 的患者。

29.间歇性跛行的临床意义:见于闭塞性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硬化等。30.强迫停立位的临床意义:见于心绞痛。31.强迫体位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患者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被迫采取的某些特殊体位。常见有一下几种:强迫仰卧位,见于急性腹膜炎;强迫俯卧位,见于脊柱疾病;强迫侧卧位,见于一侧胸膜炎及大量胸腔积液;强迫坐位,见于心肺功功能不全患者;强迫蹲位,见于发绀型先天心脏病;强迫停立位,见于心绞痛;辗转体位,见于胆绞痛、肾绞痛、肠绞痛等;角弓反张位,见于破伤风及小儿脑膜炎。32.心功能不全病人的体位:强迫坐位 33.蜘蛛痣定义,机制,出现部位,临床意义

34.荨麻疹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肤损害,出现的快,消退也快,消退后不留痕迹。见于各种异性蛋白性食物或药物过敏。35.玫瑰疹的定义,形成机制,出现部位及临床意义

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由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所形成,压之退 色,松开时又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对伤寒或副伤寒具有诊断意义。

36.癌前病变的皮肤表现 37.皮肤异常干燥的临床意义P81

无汗是皮肤异常干燥,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粘液性水肿、硬皮病和脱水等。

38.局限性水肿临床意义

局限性水肿可见于局部炎症、外伤、过敏、血栓形成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P83 39.流行性腮腺炎的表现P98

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触诊边缘不清,有轻压痛,腮腺导管口红肿,见于流行性腮腺炎。

40.鼻窦有哪些: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P94 41.不能在体表检查的副鼻窦:蝶窦 42.检查瞳孔的内容有哪些:

瞳孔大小、形态、双侧是否相同、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是否正常。P90 43.正常瞳孔的直径:2-5mm 44.瞳孔大小不等的临床意义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常见于脑外伤、脑肿瘤、脑疝及中暑神经梅毒等颅内病变;双侧瞳孔大小不等且变化不定,常见于中枢神经和巩膜支配神经病变。如果瞳孔大小不等,意识障碍且伴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是中脑功能损害的表现。

45.双侧瞳孔缩小及双侧瞳孔散大的临床意义

瞳孔缩小常见于巩膜炎、有机磷农药中毒、毒菌中毒、吗啡、氯丙嗪、毛果云香碱等药物的影响;瞳孔扩大见于外伤、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萎缩、完全失明、濒死状态、经交感神经刺激和阿托品、可卡因等药物影响。46.调节反射检查方法,正常反应及临床意义P94

被检查者注视1m以外的目标(通常为检查者的示指尖),然后逐渐将目标移至距被检查者眼球约10cm处,这时观察双眼瞳孔变化情况。有远逐渐变为近看,即由不调节状态到调节状态时,正常反应是双眼瞳孔逐渐缩小(调节反射),双眼球向内聚合(聚合反射)。当动眼神经受损时,调节和聚合反射消失。

47.凯-费环的临床意义:

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环,环外缘清晰,内缘模糊,是铜代谢障碍的体征,成为凯-费环,见于肝豆状核变性。P90 48.双睑闭合障碍临床意义: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P88 49.甲亢时的眼部体征及具体表现

①眼球下视时上眼睑不能相应下垂;②瞬目减少;③目标由远处逐渐移近眼球时,双侧眼球内聚能力减弱;④上视时无额纹出现。具体表现为双侧眼睑闭合不全和双侧眼球突出。P91

50.单侧眼球凹陷的临床意义:单侧眼球凹陷见于Horner综合症和框尖骨折。51.外耳道有血液或脑脊液流出的临床意义:多为颅底骨折P93 52.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Ⅰ度肿大时扁桃体不超过咽腭弓;Ⅱ度肿大时扁桃体超过咽腭弓,介于Ⅰ度与Ⅲ度之间;Ⅲ度肿大时扁桃体到达或超过咽后壁中线。P96 53.眼球的各方向运动受哪组神经支配: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展神经(Ⅵ)P91

54.巨颅及方颅的临床意义

巨颅:额、头顶、颞和枕部膨大呈圆形,颜面部相对很小,头皮静脉明显怒张。由于颅内高压,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面容,称为落日现象,见于脑积水。

方颅: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呈方颅畸形。见于小儿佝偻病,先天性梅毒。P87 55.前囟正常的闭合时间:12-18个月 56.草莓舌,地图舌,镜面舌的临床意义P95

草莓舌:舌乳头肿胀,发红如同草莓,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患者。地图舌:舌面出现横向裂纹,见于先天愚型、核黄素缺乏(伴有舌痛);如舌面出现纵向裂纹而无脱水的其他表现,应考虑梅毒性舌炎。

镜面舌:舌体小,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无苔,见于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或慢性萎缩性胃炎。

57.尿中闻及氨味的临床意义:见于膀胱炎P69 58.正常人口腔温度,肛温,腋温P70

口温:36.3℃-37.2℃ 肛温:36.5℃-37.7℃ 腋温:36℃-37℃ 59.发热的临床分度P71 低热为37.5℃-38℃;中度发热为38.1℃-39℃;高热为39.1℃-41℃;超高热为41℃以上。

60.空气出入及发音的主要器官:喉

P97 61.安静状态下明显颈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P100

安静状态下出现明显的颈动脉搏动,提示心排血量增加或脉压增大的疾病,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严重贫血等。

62.颈静脉怒张的定义,机理及临床意义

在坐位或半卧位明显见到颈静脉充盈,称为颈静脉怒张。提示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或上腔静脉压增高,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受压。

63.颈部大血管闻及杂音,收缩期明显的临床意义

在颈部大血管区如听到血管性杂音,收缩期明显,提示动脉硬化或大动脉炎导致血管管腔狭窄。64.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P102 缺碘为主要原因也可由致甲状腺肿物质或酶的缺陷引起。65.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肿常呈不对称性肿大,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性,质地坚硬而固定,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波及喉反神经,颈交感神经时,可引起声音嘶哑。甲状腺腺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大,多为单发,也可多发,质地坚韧,无压痛。66.甲状腺肿大分度

甲状腺肿大分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即可看出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头肌以内区域者为Ⅱ度;肿大超出胸锁乳头肌外缘者为Ⅲ度。67.气管移向健侧的临床意义:见于气胸和胸腔积液 68.皮下脂肪的检查最适宜部位,检查皮肤弹性的部位P80

皮下脂肪的检查最适宜部位在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 1/3,检查皮肤弹性的部位常取手背或上臂内侧部位。

69.高血压,低血压,脉压减小,脉压增大的定义P74 未服抗高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脉压>40mmHg称为脉压增大,脉压<30mmHg称为脉压减小。70.特殊的呼气味的临床意义P69 浓烈的酒味见于酒后或醉酒,刺激性蒜味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氨味见于尿毒症,腥臭味见于肝性脑病。71.脉搏短拙的定义P71

心率失常时,如心房颤动,频发早搏等,脉率少于同时计数的心率,这种现象称为脉搏短绌。72.调节,辐辏反射由哪条神经支配:眼神经 73.先天性的特征,后天性色盲的临床意义P92 先天性色盲是遗传疾病,以红绿色盲最常见;后天性色盲多由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和球后视神经炎所致。74.咽部分哪三部分:鼻咽,口咽,吼咽。P96

下载《实验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查 内容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查 内容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验诊断学英文名词解释

    1、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

    实验诊断学复习纲要

    实验诊断学 一、总论 1.实验诊断学教材、教学内容是什么? 2.实验诊断学概念、应用是什么? 3.标本如何正确采集和处理? 4.标本种类分哪几种? 5.危急值的概念是什么? 二、血液细胞......

    吉林大学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

    白院08级临床八班荣誉出品 实验诊断教学大纲(2个版本) 总 论 了解实验诊断学概念、任务; 熟悉影响检查的生理因素及干扰结果的原因、参考值、异常值、误差的概念; 掌握实验诊断......

    《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1[推荐]

    《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一、临床血液学一般检验 【目的要求】 1.掌握:外周血细胞计数的方法和临床意义;Hb、Ret、Hct、RDW、红细胞三个平均指数、血沉、测定的方法和临床......

    细胞学实验外包的3种服务介绍

    细胞学实验外包的3种服务介绍 是实验外包服务中的常见模式之一,除了常见的增殖实验、凋亡周期实验、迁移和浸润实验等常见服务,细胞克隆、激光共聚焦分析、细胞Ca2+流检测也是......

    实验中学课题检查内容(2014版)(范文)

    课题检查内容: 一、 1、立项书: 2、开题报告 3、课题实施方案 4、问卷调查及调查结果分析二、上个学期 的课题内容(2013、9——2013、12) 1、课题阶段计划(本学期)任务分工 2、课......

    实验诊断学重点心电图总结

    房性早搏 (1)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2)P'—R间期≥0.12s。(3)QRS波呈室上型。(4)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交界性早搏 (1)提前出现的QRS波呈室上型,其前或其后可见逆行P''波也可无P''......

    诊断学习题(实验诊断部分)

    诊断学习题(实验诊断部分) 实验诊断学概论 3、股动脉穿刺,肱动脉、桡动脉 C 红细胞慢性丢失过多——缺铁性贫血 一、填空题: 二、判断题: D 骨髓红细胞生成被干扰——伴随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