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纳入”[范文模版]
石坪民中关心下一代工作促进“三个纳入”
集学校党政领导坚持把我校关工委工作“三纳入”、“四统一”,即纳入学校党委的议事日程,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规划,纳入年终考核评比内容;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表彰;学校每年都有计划地抓住寒暑假、清明、五四、六
一、国庆、12.9等重大节假日开展重大纪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将关心下一代工作逐步向纵深发展。在经费上,学校则给予充分保证,近一年来,学校财政投入关心下一代专项事业经费就达1万多元,每年举办各类活动不少于2次。学校发挥村内老教师、老干部多的人才优势,挖掘整合关爱资源,不断壮大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关工委人员、“五老”志愿者、文明建设督导队、“八荣八耻”宣传教育协作组等数支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人数众多。各项活动从制定计划、安排项目、争取资金到人、财、物各方统筹安排。在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下,石坪民中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如火如荼的热情稳步向前。
石坪民中
2011.9.2
第二篇:三纳入自查报告
莲湖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 坚持“三个纳入”工作自查报告
近年来,莲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以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为指导,努力构建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现将我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及《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莲湖区全民健身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区通过大力开展“群众体育亮点多、体育设施覆盖广”两项基本工作、不断巩固、发展“全国武术之乡”品牌等措施,使辖区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逐渐增强,体育活动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全民健身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展。
1、“武术之乡”建设成效显著。武术运动作为莲湖区特色全民健身项目,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据统计,我区常年参加武术运动锻炼的人数约15万左右,百余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在全区22个全民健身活动点开展武术辅导;共拥有各类武馆、武术社团20余个。近年来,我区积极参加各类大型武林赛事,取得骄人战绩,特别是2011年6月16日--20日我区成功承办了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全国农民武术比赛,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 1
治区行业协会和体育院校的261支代表队,3364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评价说,“这次比赛是建国以来档次最高、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赛事,它必将载入中国武术的史册”。2010年,我区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05--2009全国武术之乡建设先进单位。在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对全国91个武术之乡建设进行复查中,我区是免检单位之一。不久前,我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评为“2011年社会武术工作先进单位”。
2、群体活动别具特色。坚持“每月有活动、每年有大赛”,引导全民健身工作广泛开展。每年开展各类新春全民健身活动30余场,“全民健身月”系列群体活动及健身知识讲座近100场,吸引数万名群众参与。其中在丰庆公园、环城西苑等地开展的武术大拜年活动、健身气功进社区、太极拳进社区等特色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参与性强,深受群众喜爱;同时积极组织全区机关干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游泳、棋类等单项比赛,与驻地企业、部队及上级单位开展乒乓球友谊赛,邀请名家开展交流指导,提升我区单项体育水平;全区各个社区及厂矿企业都成立了自己的老年人体育队伍,共有活动站30多处。2011年完成了莲湖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换届工作。
3、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近年来,我区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截止目前,共安装健身器材85套,成立全民健身点15个,建设公共全民健身场地2
60多块,全民健身活动站22处,预计在2015年达到全区社区健身器材全覆盖。与此同时我区还积极规划建设环城西苑、大庆林带、土门小树林全民健身长廊及大兴新区莲湖文体广场建设工程,打造集武术运动、乒羽、健身、篮球等项目为一体的精品健身场所。用地14.24亩,建筑面积约267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的大兴文体中心项目也已于2010年5月正式启动,目前,项目建设已达到地上三层建设阶段。
(二)全民健身事业“三纳入”情况
1、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西安市莲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是我区社会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区将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作为打造实力莲湖、品质莲湖、幸福莲湖的重要手段加以推进,并在《西安市莲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我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区文体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和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点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优化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形成覆盖全区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深入社区、企业和校园搭建公益性体育活动平台,组织开展“送健康、下基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参与性强、影响面广的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加强体育场地公开化,使学校、厂矿企业体育设施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
2、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我区《政府工作报告》。每年由区文 3
体局会同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对全区全民健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认真总结好的做法、经验,梳理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目标,由区政府形成专题工作报告,列入区人大常委会讨论议题,在人大常委会上向区人大代表进行专题汇报。广泛听取代表对我区过去一年来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推进我区全民健身工作大发展、大繁荣。
3、我区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我区现有人口74万人,2010年莲湖区专项问题会议中明确提出区财政部门要根据省、市相关要求,确保体育事业经费按照人均一元的标准拨付,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步增加。2012年,区财政预算我区体育经费达到84万元人民币,其中全民健身经费69万元,占总预算的82%,主要用于老年人体育、全民健身比赛交流、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及创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等,在此基础上,区财政将根据我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适时追加经费,确保我区全民健身工作顺利开展。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1、《全民健身条例》宣传力度不够。《全民健身条例》规范了全民健身活动组织、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及活动开展的安全性、科学性等方面内容,对于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对《条例》宣传力度不够,制约了基层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广大群众进行4
体育锻炼的意识尚需提高,尤其是年轻人健身意识稍显薄弱,距离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区域体育事业发展不均衡,影响了《条例》普及和推广。对于健身场地及设施形成一定规模的地区而言,群众参与健身积极性高,为条例的推广提供一定条件,反之则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条例的宣传推广。三是群众获取健身知识的信息渠道单一,健身咨询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制约了科学健身方法的普及和推广。
2、全民健身基础设施薄弱,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健身器材来源单一。目前,我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赖全民健身路径安装及社区健身器材配送工程,器材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二是现有体育场馆未充分发挥作用。我区现在仍未建成一所开放性体育场馆,且经营性体育场馆覆盖面有限,学校及厂矿企业体育场地开放度低,制约了我区全民健身网络形成。三是体育用地在城市规划中略显不足。公园、广场等公共用地专门用于体育规划的部分相当有限,房地产开发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楼盘规划范围内的全民健身用地往往被挪作它用,限制了全民建设器材的安装条件。四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尚未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还需加强,健身器材安装责任主体还不明确,健身路径的维护、管理、使用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3、全民健身活动覆盖面窄,基层社区群众参与率低。一是社区体育参与人群以老人为主,年轻人缺乏科学的健身引导,加 5
之就业、生活等方面压力,参与健身活动积极性不高。二是管理职权及资金限制,社区没有能力动员各方面资源,更不能有效协调有关部门,导致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情受到影响,活动质量难以提升。三是活动场地、器材有限,活动内容单一。由于多数社区健身场地受限,不具备自主开展大型健身活动的条件,普及健身知识以口述为主,缺乏演示身教,效果不佳。大多社区以棋牌娱乐取代了室外健身,降低了群众的参与度。
(二)下一步打算
1、大力宣传《全民健身条例》,增强全民健身意识,不断推广科学健身常识,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建立全民健身信息服务网络,以社区为中心,以全民健身广场为重点,用讲座、幻灯片、展演等各种形式全面宣传《全民健身条例》,向广大群众宣传科学健身知识,传授正确锻炼的方法,不断提升全民身体素质。
2、加大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范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一是积极协调专项资金扩大我区全民健身路径覆盖面;规划建设我区开放性体育馆;协调教育部门,争取学校体育场地向群众开放;在住宅项目建设中考虑全民健身用地;做好环城西苑、大庆林带、土门小树林等全民健身长廊的规划建设工作,全面考察该地周边环境、居住分布等情况,尽快完成调研和规划,争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打造具有莲湖特色的全民健身基地。二是严格执行全民健身路径 “属地管理”原则,路径建设、维修由区6
县体育行政部门派专人负责;上报安装申请、安排建设场地、器材使用计划、器材管理等工作由街道、社区等受赠单位派专人负责,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建设质量。
3、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度。一是搞好全民健身月活动,保证每月开展一项机关单项比赛和3次社区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机关干部及辖区各单位综合性运动会。二是引导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12年,我区将开展大型体育项目进社区活动,充分调动辖区各体育俱乐部的人才优势和场地优势,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健身操、羽毛球、篮球等项目的教学和比赛活动,帮助各个社区成立自己的单项体育队伍,定期开展社区间单项比赛,增进沟通。三是充分利用社区有限的活动场地,着力推广棋类、器械锻炼、台球等室内健身项目,扩大社区体育人口,丰富社区群众业余体育生活。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湛江183个项目纳入“三旧”改造规划
183个项目纳入“三旧”改造规划
湛江新闻网讯:昨天,我市召开“三旧”改造规划工作会议,对由湛江市城市规划局、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和湛江市规划勘探设计院联合编制的《湛江市“三旧”改造规划(初步方案)》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意见。
《湛江市“三旧”改造规划(初步方案)》对“三旧”政策、湛江城市发展和湛江市“三旧”现状及改造方向进行了解读分析,提出了“三旧”改造的模式及策略、“三旧”项目总体布局、配套规划、分类指引和规划实施机制等规划方案。初步方案还将包括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183个项目纳入了改造规划,并明确了改造的时间节点。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市将从拓宽“三旧”改造模式,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加快项目顺利启动,提供公共财政扶持,吸引开发主体投资等方面给“三旧”改造提供政策和财政上的扶持,全力推动“三旧”改造工作。
“三旧”改造范围
涉及24个镇街160余个村(居)委会
根据《湛江市“三旧”改造规划(初步方案)》,该规划范围为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包括赤坎区、霞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部以及坡头区、麻章区部分,共涉及24个镇街、160余个村(居)委会。
记者看到,根据相关政策,城市市区“退二进三”产业用地;城乡规划确定不再作为工业用途的厂房(厂区)用地;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产业的原厂房用地;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厂房用地、布局散乱、条件落后,规划确定改造的城镇和村庄;列入“万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的村庄等,列入“三旧”范围。
另外,我市还结合具体情况,对全市“三旧”项目作了界定:
旧城镇,主要是指中心城区内国有土地的旧民居、旧商铺等。具体包括;建筑结构简陋、外观环境差的旧居民用房;物业价值低于土地价格的旧商铺;因公共设施建设或实施城市规划需要改造的旧城区。
旧厂房,主要指中心城区范围内各镇街、工业园区内的旧厂房用地。具体包括:原企业搬迁或停产的旧厂房、旧仓库用地;城乡规划确定不再作为工业用途的厂房用地;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产业的原厂房用地;布局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低,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厂房用地。
旧村庄,主要指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城中村;大量用地被城市工业区、物流园等产业园区占据的园中村;不再适宜生活居住,村民须逐步迁出或整体搬迁形成的“空心村”;须按产业调整、城市规划、消防、环保等要求进行改造的集体旧物业用地;布局分散、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且不具保留价值的村庄;村庄集体用地范围内的旧厂房。
“三旧”改造模式
改变过去单一模式探索四种模式结合 据市城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我市对“三旧”地区的改造模式主要体现为更新改造的单一目标、单一安置补偿机制、单一地块平衡的方式、单向被动式的改造思维,此模式难以实现“三旧”改造的综合目标,导致产业转型与物质更新的不匹配。
此次,为了改变过去单一的“三旧”改造模式,我市将根据城市政府、村民集体(村民个体)开发商三大改造主体,探索多种改造模式,可以组合为城市政府主导改造、农村集体主导改造、政府与开发商合作改造、农村集体与开发商合作改造四中模式。而且,每种改造模式在不同类型的改造项目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三旧”改造项目库计划
183个项目纳入改造规划明确改造时间
本次列入项目库共计183个项目,其中近期(至2012年)的项目84个,规划期末(至2015年)的项目64个,到远期(至2020年)的项目35个。
诸如百姓村、文保村、大天然片区、粤西水果批发市场、霞山区机械厂、霞山渔人码头、石头村、龙潮村、广东盐业公司盐场、半球总厂、幸福花苑二三期工程等183个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列入改造规划,并纳入改造项目库,明确了各项目的改造时间、土地利用意向、项目用地面的等。
“三旧”改造政策
政府提供政策和服务 让改造地人民受益
为了能顺利推进此次大范围的“三旧”改造,我市将从政策、财政、服务等方面给与支持,全力推进改造工作,最终让广大改造地的人民群众受益。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加快项目顺利启动。纳入当年省、市重点项目的计划的“三旧”改造项目可进入“绿色通道”,简化“三旧”改造重点项目的行政审批程序。
形成多种金融扶持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一通过激励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二提供公共财政扶持,吸引开发主体投资。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改造投资主体进行贷款融资的,以贴息的形式提供资金扶持。对该州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项目在物业租售推广期间由于物业空置产业租金损失的,给与租金补偿。拆迁单位的拆迁费用和合理利润可以作为收(征)地(拆迁)补偿成本从土地出让金支付。
鼓励旧厂房改造建设连片、高标准、多层厂房(3层及以上)为主体的工业园区项目。以建成后厂房的建筑总面积给与每平方米一定数额的奖励。并设立工业区升级改造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升级企业。
税费优惠政策。合作、合资改造旧村居的免收首次土地转让费。设专项资金用于旧村居改造。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由区政府投资的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奖励在改造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同时,我市还将设立“三旧”改造专项资金,保障项目推进;鼓励对公益性项目和市政设施的财政扶持;对改造项目土地的出让金给予一定比例返还用作支持发展的专项基金;对于有利于土地高效利用的改造项目可免交新增的土地价款等。
第四篇:档案工作“三纳入”、“四参加”、“四同步”制度
一、档案工作三纳入制度
1、将档案工作纳入单位工作计划。
档案工作是单位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应将其纳入单位管理的内容,纳入单位发展的长远规划、近期目标、工作计划,使档案管理与单位管理保持同步。
2、将单位档案工作纳入领导议事日程。
各单位应确定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将档案工作纳入领导的议事日程和职责范围,负责检查、研究、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管领导应在机构设置、经费、设备、人员配置及档案管理人员待遇等工作条件上给予保证。
3、将档案工作纳入到单位职工的经济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档案工作应列入本单位管理制度中,并列入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维护本单位档案的完整是每位员工的义务,对于无故拖延归档时间,拒不移交档案或因玩忽职守造成档案丢失、损毁、泄密的,按照《档案法》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经济责任直至法律责任。二、四参加制度
1、参加基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基建工程项目档案的验收是工程验收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保障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案卷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手段和步骤,必须与建设项目的单项工程验收、初步验收、竣工验收同步进行。各单位档案部门及工程部门专兼职档案员要向参加上级或本单位组织的有关工程档案资料的验收,并成立档案验收组,把好工程档案质量关。最后形成档案验收报告,其中要将存在问题及整改要求,具体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头上,并限期整改,.在整改完毕的基础上,全套档案资料于工程验收后三个月内向本单位档案部门移交。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结论中要有关于档案情况的评价,竣工验收证书上要有档案验收负责人签字。档案资料未通过验收的工程,档案验收组要向验收委员会提出工程项目验收不予通过的书面报告。档案部门未出具有关证明,建设单位不得办理工程结算或拒付相应的款项。
2、参加科研成果鉴定
科研档案工作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各单位科技管理部门应把科研档案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和成果管理紧密结合。科研工作与建档工作实行四同步管理;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科研课题文件的归档要求同步;捡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课题文件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以及科技人员提职考核与档案部门出具专题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各单应对已完成的每个科研项目进行鉴定、验收前,必须通知本单位档案部门及本部门兼职档案员,对准备归档的科研课题文件加以审查验收。最终要填写科研课题文件归档审查意见表。审查验收合格后,向本单位档案部门办理移交归档手续。科研课题文件归档不符合要求的成果项目,不得进行鉴定、验收。未经档案部门验收的科研项目,各级科研管理部门不予承认。各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对已获得的奖勋或正在上报的科研成果,如检查发现其档案不符合要求,有权建议有关部门推迟或撤销对该项成果的奖励。
3、参加设备开箱验收
引进或购进设备,开箱时,有关部门应通知本单位档案部门及本部门兼职档案员参加设备随机资料验收,并准确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进行登记造册,及时向档案部门办理移交归档手续。完成移交归档后,设备维护部门需要利用时,需向档案管理部门办理长期借问手续,按照合同要求,如发现设备随机资料短缺,应向设备厂家索取。
4、参加产品试制定型鉴定、验收
各单位专兼职档案员必须参加本单位产品的试制定型鉴定、验收,掌握本单位新产品研制开发的整个过程,保障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准确、系统,案卷质量符合归档要求。最终在产品定型评价纪要中要体现档案资料情况。产品档案的归档时间一般在工作结束或告一段落后三个月内归档,连续生产产生的科技文件材料应在下一季度末归档。验收合格后向档案管理部门办理移交手续。
三、“四同步”制度
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技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以及科技人员晋级考核与档案部门出具专题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
第五篇:妇联工作三纳入.四同步、五制度
“三纳入” “四同步” “五制度”
一、“三纳入”: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考核体系;把妇联基层干部的培训纳入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培训规划;把基层妇联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的落实纳入基层党组织的统筹管理。
二、“四同步”:始终做到党组织群众与妇联组织建设同步抓,做到思想建设同步、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同步、阵地建设同步。
三、“五制度”:建立党建带妇建领导负责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定期汇报制度、调研督导制度、检查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