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经典阅读的四个“回归”(★)

时间:2019-05-14 20:5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经典阅读的四个“回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经典阅读的四个“回归”》。

第一篇:浅论经典阅读的四个“回归”

浅论经典阅读的四个“回归”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华侨中学 郑国成经典,从字面上来说,就是经久和典范的作品,面对e时代,读,还是不读?如果读着,读出了个汉服唐装,读出了个范进、孔乙己,那这样的假读和死读不要也罢;如果不读,我们又怎么回答“我是谁”,又怎么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语境中感知“似曾相识燕归来”?笔者认为,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读一读经典,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三思而后行,过慢一点的生活,别有一番滋味。但人生苦短,经典多多,我们又该如何进行经典阅读呢?对此,笔者主张经典阅读应倾向于四个“回归”,即回归本心,回归诵读,回归生活,回归多元。通过回归之旅,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广博学问,通畅文章,读出经典的不老传说,读出经典的前世今生。

一、回归本心

我这里说的本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品本心,二是学生本心,三是认知本心。

1.回归作品本心,淡化他读。对于经典,无论他人是正读、反读、戏读、秘读,我们都要回归到作品本心,自己去拿来,去实实在在地读,消化吸收,活学活用。比如在讲完《论语十则》之后,我们就可以结合于丹的《论语》心得,引导学生去看《论语》原著,让他们和真正的《论语》来一次亲密接触,不管这样的接触是投缘的还是不合拍的。我们必须让学生意识到: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论语》,《论语》的精华需要你自己去感悟。以“学而时习之”为例,教参的解释是“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但也有人把它翻译成“学习而不断地操练”“把自己的主张,坚持不懈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等等,对于诸子争鸣,我们该如何取舍?为了升学考试,当然应以教参为准,但我还是建议学生自己去读原著,读出自己的《论语》心得。

2.回归学生本心,尊重选择。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仅就经典而言,也是浩如烟海,读什么?怎样读?仍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把经典阅读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经典进行阅读,喜欢自然风物的去看《昆虫记》,喜欢玄幻旅行的去看《西游记》,喜欢儿女情长的去看《石头记》,喜欢社会万象的去看《官场现形记》,只要他们能从中感受到经典阅读的乐趣,得之心而寓之手,我们又何必硬要他们跟着指令的感觉走呢?毕竟,经典阅读应以学生自身的内驱力推动为主,而不该是外力强制的结果,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嘛。

3.回归认知本心,激发兴趣。认知的过程是一个由少到多,从易到难的过程,阅读亦如是。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二忌:忌大部头,忌深奥难懂。一到寒暑假,一些教师就给学生开了四大名著、四书五经的书单,对这我是不提倡的,殊不知这样的大部头著作,我们教师自己看了都头疼,现在让学生去硬啃,不是犯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戒律了么?还有像《红楼梦》这部书,刘心武先生对它揭秘,周汝昌先生给了新解,但《红楼梦》之猜想,仍有待专家们继续深耕细作。自然地,对于学生,我们的要求就得放下,浏览即可,识记“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葬花”等几个经典故事即可,无需层层加码,使得学生在红楼一梦中空误了美好的青春时光。很高兴地看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选择的经典作品《伊索

寓言》和《昆虫记》,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让学生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智慧和生命的关爱,这对于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无疑是有益的。

二、回归诵读

经典的东西,常读常新,故经典作品要朗诵,要精读,要探究,多管齐下,使之鲜活起来。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东西,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熟读之后背诵起来,虽然他们一时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原因有二:一者朗诵可以培养学生对经典的语感,这样对他们以后的经典阅读有建设性的作用;二者经典的东西,一时半会儿不明白没什么关系,它的精妙之处在于你以后成长过程中某一瞬间的顿悟,早一点背诵积累,多一点人生体验。比如《论语十则》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背诵之后的感觉可能不是很深,但在某一天,当你因一道数学难题而抓狂的时候,这时你的同桌过来帮你答疑解惑,并捎上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来帮帮你吧”,你一定会像被电了一样,感觉到经典女神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

2.经典阅读,力求精炼。比如以《孟子二章》为切入点读《孟子》,以《狼》为切入点读《聊斋志异》,以“龟兔赛跑”“农夫和蛇”“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等故事为切入点读《伊索寓言》,由点到面,追源溯流,从而走近经典,了解经典,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3.探究发现,其乐无穷。在经典阅读上,除了感知,我们还得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真切地去感受一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超然境界。例如读完曹操的《观沧海》之后,我们大可以围绕“与曹操面对面”这一主题,让学生搜索一下初中语文课本中与曹操有关的内容,还有网上的,并进而梳理分析,“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曹操,这样的经典阅读可就不同凡响了。因为有了探究,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开阔了,不但书中的《龟虽寿》《杨修之死》《出师表》得以聚集围观,而且网上易中天的《品三国》以及毛泽东对曹操的评价等也一起清亮了他们的目光。更为重要的一点,在对经典作品进行探究性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比较分析,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对经典来上那么一点点的怀疑精神,己读渐现,他读不过是浮云。

三、回归生活

经典之阅读,说到底还得归根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对“我”来说,生活包括外生活和内生活,相对地,经典阅读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外界为观照物,反读经典;一种是以自身为观照物,切读经典。

前不久,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引发国人追问;近日,国务院踩“刹车”,给中国高铁降速。这一连串的事情纵观下来,不正很好解读了《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所说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这一句话么?欲速则不达,生命为贵赶超为轻,真希望我们的官员以此为鉴,闲余之时好好读一读《老子》,戒骄戒躁,沉下心来,为人民多干一些实事好事。又如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新闻,从而引发了国内新闻界不大不小的达芬奇家具事件,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诚信之缺失,正好也可以在《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得到印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企业呢?现实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以现实生活为镜反读经典,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学生来说,引导他们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来进行经典阅读不失为高效之举。比如学习方面,有学生平时语文小测粗心大意,批评时他老说“没问题,以后会好的”,但事实是小错仍不断,结果到了大考时候成绩像瀑布一样哗啦啦。此刻,让该生切身重读一下《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相信其会对“讳疾忌医”这四个字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吧。当然,对于经典,我们有必要告诉学生,课堂的阅读是永远不够的,只有走出课堂,面向自然,走进社会,拥抱人生,才有可能明明白白它的心。

四、回归多元

信息时代,经典阅读在方法和内容上可不拘单一走向多样,在角度和价值观上也可改唯一标准为多重标准,让经典不远人,可触摸,暖人心。

1.阅读方法和内容的多元。对于经典,传统的大部头纸媒体长时间阅读,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可以向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电视剧阅读、活动阅读、微型(口袋书)阅读、快速阅读方面进军,不管规矩不规矩,只要能达到“我的经典我做主”就行。举例来说,当代学生的课余生活已经被“上网冲浪”占据,不出门就可以遍览群书已不是梦想。同时,网络文学简介与电子版图书的流行,也使得学生在选择阅读经典时有了更便捷的方式,因而在经典阅读时,他们更倾向于快速的浏览。对此现象,我们应以接纳和引导为主,而不是子曰式地强调“回归原典”。

2.角度和价值观的多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经典的阅读,一言独尊和一说独大只会让人感觉“凄凄惨惨戚戚”,唯有兼容并蓄方可百花争艳。《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为此,在经典阅读上,我们就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当广开言路,耐心倾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回归快乐,回归自我,回归成长。于丹感悟《论语》《庄子》,王立群解读《史记》,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演义》,钱文忠说《弟子规》,讲的也无非是他们的一家之言,而真正的经典之味,则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用一生去体验、去发现。所以说,要加强学生的经典阅读,我们就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尽可能多地涉猎、走近并接受经典的同时,积极对经典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多价值的判断,从而找到“我”心目中的经典,并与之快乐相伴。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是民族之魂,且常读常新、永读不厌,它可以使我们对这个世界、对我们自身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并最终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于丹说,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她本人的“心得”只是提供一种阅读方式,希望千心万心皆有自己的所得。易中天说,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所以,对于经典阅读,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四

个“回归”,尊重经典,爱惜经典,熟读经典,从经典中体验阅读之快感,在阅读中求索经典之新内涵

第二篇: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

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2018年6月21日)

同志们:

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是教育部党组经过认真研究作出的重要决定,改革开放4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会议专门研究部署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是第一次(1998年、2004年教育部召开过两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从“本科教学”到“本科教育”虽只有一字之差,反映的是形势发展了、认识深化了、内涵拓展了、地位更高了)。今天,除在座各地各校的负责同志外,31个省(市、自治区)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以及全国1200多所本科高校的干部教师代表通过视频同步参加这次会议。这是一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部署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会,是一次全面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大会,也是一次全面高扬人才培养主旋律的大会,对我国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必将产生重要影响。这次会议上再次征求意见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我们称为新时代高教40条)是做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施工图”,干货多、含金量高,请同志们认真研读,多提宝贵意见。刚才,上海市教委、江西省教育厅、北大、清华,川大、天大、东莞理工学院、青海大学的同志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了发言,做得、讲得都很好,很精彩。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本科教育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标准

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着眼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总书记5月2日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十八大以来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教育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5.2讲话,是十九大之后总书记首次专门系统讲高等教育。讲话强调了四个“重大论断”: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四个“重大论断”,充满了对高等教育的热切期望,表明了总书记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大关切,体现了对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竖定决心。

讲话提出了四个“主要内容”:明确提出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提出“两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明确提出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再次强调“四有好老师”殷切期望的基础上,对青年学生明确提出“四点希望”,就是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这个“一二三四”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进一步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旗帜鲜明地指出了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高等学校的根本标准——就是立徳树人的成效。特别是总书记提出要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大家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

我们学习总书记5.2讲话,要同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的讲话、2017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以及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联系起来学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工作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了,既有宏观阐述,又有中观要求;既有思想政治规范,又有全面业务要求;既有思想理念,又有标准方法。总书记始终强调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在高校思政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在政法大学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題,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这些重要论断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指明了奋斗方向。先进思想引领伟大事业。面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迫切需求,面对时代变革、未来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面对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发展实际,全面落实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标准,高扬起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

教育是民生、教育是国计,但首先是教育,必须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事。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高等教育,我们可以讲: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有两个基本点,大家要把握好。

一个基本点是,坚持以本为本。

以本为本是由本科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本科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成型期,要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铸就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牢成长发展的基础。这一阶段,也是学生知识架构、基础能力的形成期,要教育引导他们夯实知识基础,了解学科前沿,接触社会实际,接受专业训练,练就独立工作能力,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学生成才立业奠定立身之本。

以本为本是由本科教育的地位作用决定的。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体量规模最大。全国1200多所本科院校在校生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是8:1,毕业生中本科生占比8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了六千多万的本科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如果没有这几千万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说,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其次,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没有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毛坯和种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法培养出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培养了650万左右的研究生,他们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脊梁和领军人物,如果没有本科教育的优质生源基础保障,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可想象的,本科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我们说,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

以本为本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勢。近千年的世界现代大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定目标和不懈追求。越是顶尖的大学,越是重视本科教育,本科教育被这些大学视为保持卓越的看家本领和成就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学把人才培养的本质职能进一步强化和凸显,“回归本科教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共同强劲的行动纲领。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整个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这样的理念: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我们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提出高等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这“四个回归”得到各方面尤其是书记校长的热烈响应,许多地方和高校专门出台了加强本科教育的意见,在提升质量方面有很多新理念、新作为,取得了可喜进展。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教育部发布了首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各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专业内涵和质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国际实质等效,其他专业认证工作也有序全面展开。课程改革亮点频出,推出了一大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体系正在形成。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慕课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走在了世界前列,大学生创新创业呈星火燎原之势。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对高校开展了一轮审核评估,完成20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质量文化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总的看,教学标准立起来了、制度建起来了、改革动起来了、特色亮起来了,本科教育工作全面企稳向好。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较去年有大幅提升,其中对教师教学水平、育人意识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满意度提高了8-10个百分点,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同,是对大家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是一份让人欣慰、让人振奋的“成绩单”。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本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影响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突出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一是理念滞后问题。面对扑面而来、汹涌澎湃的新一轮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一些高校仍然因循守旧,办学治校的理念思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及时应答,模式和方法创新不够,内容更新不及时,滞后于时代变革。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深刻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这次历史性机遇抓不住,高等教育就有可能犯战略性失误和错误,人才供给跟不上就可能会迟滞国家发展。二是投入不到位问题。一些学校在本科教育上还存在着领导精力投入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到位、学生精入投入不到位、资源投入不到位的问题,本科教育仍处在艰难爬坡中。这四个不到位既有硬件方面也有软件方面的问题,但重点还是软件问题,这是我们着力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三是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的导向问题。一些评价指标没有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成效,高校人财物方面的一些政策机制还没有聚焦到人才培养上来。必须对症下药,在评价标准上加强引导,在体制机制上持续攻坚,强力疏通这些政策堵点。另一个基本点是,推进四个回归。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推进四个回归,就是要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高校要调整思路,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教学、科研等都要积极服务于这个中心、这个根本,不能搞成两个或者几个中心;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各类资源都要主动聚焦到这个中心、这个根本上来;高校的标准和政策都要充分体现到这个中心、这个根本上来。

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学生的第一任务就是读书学习。高校必须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要引导学生读“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要通过读书学习,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国情民情,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学会理性思考;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高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办教育,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中心评价教育,以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评判教育的成效,这是最重要的。说到底,回归常识,就是要按照总书记指出的,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更好地为国为民服务。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大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轻轻松松、玩玩游戏就能实现的。有调查分析(中国大学生学习发展研究和全美大学生学习的数据调查和分析),我国大学课堂的挑战性和美国高校相比还是有差距的,高校还存在一些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水课”,有人说,现在是“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这种现象应该扭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对大学生既要有激励也要有约束,要改变考试评价方式,严格过程考评,通过鼓励学生选学辅修专业、参加行业考试等,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上,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要严把出口关,改变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內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回归本分,就是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授就得教书授课,离开了教书授课就不是教授,必须明确,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高校教师要做到“德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学高”,下苦功夫、求真学问,以扎实学识支撑高水平教学;做到“艺高”,提升教学艺术,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改造学习、改造课堂的能力,说到底,回归本分,就是要按照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的要求,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教师评价问题。一些学校在评价教师时,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过度强调教师海外经历、国外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等,这样的“指挥棒”不利于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要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多维度考评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研究等教学实绩,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者评一票否决制,对教学工作的要求要硬一点,教学工作达不到平均水平,就不能晋升职称,真正将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到实处。

回归初心,就是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高等学校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才,一要成人,二要成才,也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用知识体系教、用价值体系育、用创新体系做。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入实施习近平教育思想“五进”行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打好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要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造就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素养和过硬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说到底,回归初心,就是要按照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希望和要求,培养又红又专堪当大任的一代新人。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问题。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我们要旗帜鲜明,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回归梦想,就是高等教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定信心,推动高校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努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历史证明,当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动荡时期,教育不能救国;当国家处于和平建设的发展时期,教育能够兴国;当国家处于伟大复兴的跃升时期,高等教育可以强国。说到底,回归梦想,就是要积极回应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盼,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力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各类高校都要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问題。一流本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要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双一流”建设高校并不一定就有一流本科教育,学科一流并不代表专业一流。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学科、教学、教材、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五个子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是上位的,五个子体系是下位的支持支撑,都要服务于人才培养体系。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聚焦人才培养,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反哺人才培养,建设一流专业。同时,应用型高校也要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各类人才,我国有一大批应用型高校,要根据办学传统、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紧跟时代发展,服务地方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总的来说,四个回归是高等教育根本使命的强基固本,是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同频共振,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必须把四个回归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对照四个回归,高校要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首先明确应干什么?要通过大讨论,思想上再认识、观念上再调整、人才培养再定位,明确学校、院系、教师的根本使命是什么,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什么,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是什么,其次明确应该怎么干?要系统考虑如何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专业、教师队伍、课程教材体系和管理制度。我们要广泛凝聚共识、汇聚磅礴合力,聚心聚力到人才培养上,把四个回归的要求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三、写好“奋进之笔”,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先必须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内容。要主动担当、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努力实现有灵魂的质量提高、有方向的水平提升、有坐标的内涵发展、有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有引领的标杆大学。去年,教育部党组对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已经做了全面部署,对高等教育打好提升质量、促进公平、体制机制改革这三大攻坚战提出了明确要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我们出台了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范课堂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文件,这次会上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配套文件,提出了做好本科教育工作的具体举措。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把相关文件的要求落到实处。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第一,内涵发展要更深一些。现在,高等学校的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一批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硬件水平同世界一流大学比没有太大差别,关健是要在内涵上下大功夫,把握好着力点,建设高水平教学体系。要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用好增量,建好新专业;盘活存量,升级优化原有专业。专业建设好了,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就立起来了。要着力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综合性、问题导向,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群,将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纳入教材,不能再用过时的知识培养明天的毕业生。要着力推动课堂革命。我们要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高校教师要把育人水平高超、现代技术方法娴熟作为自我素质要求的一把标尺,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要着力建好质量文化。大学要自觉地建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要将质量标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唤起每个主体的质量意识、质量责任,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大学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为,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行业部门、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第二,领跑发展要更快一些。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引发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重塑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重构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要把握好战略机遇,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一些领域大胆改革、加快发展,形成领跑示范效应,取得全局性改革成果,要加强新工科建设。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的、买不来的、讨不来的。要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前瞻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提升国家硬实力。要加强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医学教育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加快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卓越医学人才,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要大力推进医学与理工文等学科交叉融合,为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兴医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深入推进医教协同,由教育部与卫健委和有关地方政府共建一批高水平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要加强农林教育创新发展。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山水林田湖草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等农林教育要肩负起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适应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快布局涉农新专业,助力打造天蓝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中国。要加强文科教育创新发展。要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学习和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文科教育中的领航和指导作用,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加快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加快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加强文、史、哲、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造就源源不断、敢闯会创的青春力量。创新人才培养,要推进科教融合,让学生尽早参与和融入科研,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加大各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力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要努力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成为政治标杆,办学标杆、育人标杆、队伍标杆,发挥好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特别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标准,树立一批这样的标杆,让广大高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争当立德树人的标杆,在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前列、干出成效、做好示范。

第三,公平发展要更实一些。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措施,推进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但发展仍然不平衡,必须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继续推进。当前的重点是要补齐区域短板,深刻认识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整个国家发展布局的战略意义,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统筹谋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双一流”建设、“部省合建”、省部共建、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等工作,形成合力,助力中西部地区加快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集聚-溢出效应”,以成都、西安、兰州和重庆、成都、西安这两个西三角为战略支点,以区城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导向,以区城内高水平大学为发展龙头,引领带动推进西北地区和西南高等教育集群整体发展,真正让中西部高等教育产生“自我造血能力”。中西部高校也要眼睛向内,练好内功,激发内在动力、发挥区域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有“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自信和吸引力。第四,变轨超车要更坚定一点。“互联网+”催生了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引发了教育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化。“互联网+教育”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和焦点领域,在这方面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在起步阶段就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我们积极主动作为,就能赢得未来,这一点要坚定信心(我国已建成10多个慕课共享平台,上线慕课5000多门,超过7000万人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要持续保持中国慕课的国际先进水平,制定慕课标准体系、打造更多精品慕课。要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加大慕课平台开放力度,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推动教师用好慕课和各种数字化资源,着力破解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优质教学资源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要大力推动慕课在中西部高校的推广使用,让中西部高校学生在当地就能享受到名师、名课,迅速大幅提升中西部高校教学水平。要重塑教育教学形态。高校要将现代信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打造智慧学习环境,探索实施智能化的精准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我们要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推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变轨超车”。

第五,创新发展要更紧迫一些。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讲,改革是第一动力,创新是第一引擎,要成就伟大的教育,教育创新就一刻也不能停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近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0年代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初步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学习、改革开放、跨越式发展,建成了高等教育大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1978-2017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从86.7万—3779万,40年增长了43培)。第三个阶段就是进入新时代,我们全面开启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这是一个从学习跟随到开拓创新的历史发展新阶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某些领域也开始进入无人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模仿复制,需要有旱路不通走水路、水路不通走山路、山路不通开新路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中国要强盛、要复兴,要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首先必须成为世界主要高等教育中心和创新人才培高地。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教育创新要更坚定一点,要更自信地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去谋划发展,参与竞争和治理,创建中国理念、中国标准、中国方法和中国模式,建设世界高等教育新高地。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创新的脚步也从未停止,都在奋力奔跑、极速前进,如果我们仍然四平八稳、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仅无法实现超越,还有可能进一步拉大我们的差距。我们要想在新一轮快节奏、高频率、大变革的全球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就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魄力,更大的智慧探索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技术、新模式、新文化,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一流本科教育,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各级教育部门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发挥好“战略指挥部”的职能,加强综合协调,政策引导,汇聚各方力量,努力成为人才培养的服务中心、思想中心、组织中心和指挥中心。高校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好“一线指挥员”的担当和权责,把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从嘴上落到脚下,带头抓、带头干、带头改。广大教师要发挥好“战斗员”的关健作用,投入足够的精力、投入足够的时间,潜心教书育人、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培养好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同时,也恳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担当人才培养的“智囊团”和“补给站”,汇聚起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磅礴力量。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回归》观后感

《回归》观后感

看完《回归》,不仅在情感上有着很大的冲击。而且总有一种欲望去回想影片中的种种细节。首先,“回归”这影名,就像梦,梦里心想事成,梦醒一切皆空;影片的父亲也是这样,从无到有,再到无,就像完成了一次回归。然后,影片中的弟弟小伊万在情感上还是很想要一位父亲的,或者说他很想长大,因为他在伙伴里常被嘲笑欺负,而安德烈虽然是他哥哥,却并不能帮他阻挡那些嘲笑与欺负,还反过来帮他们和自己打架,虽然,他母亲也保护他,可那种保护是不一样的,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总是男强女弱的,一个男人无法保护自己,反要让一位女性来保护,那只会被同性的伙伴更加看不起。所以可以理解他是很想要一位能保护他的父亲的。终于,现实中的父亲出现了,可是这位父亲跟他设想的实在大不相同,他不但没保护自己,反倒处处跟自己过不去,于是他拒绝叫他“爸爸”,这时他父亲的形象形存实亡;直到影片最后,父亲为救他而意外掉死了,他才想起他的好,看到他的尸体沉下去,要消失了,他才从心底真切地叫出“爸爸,爸爸”,这时他父亲的形象是形亡实存,永远存在了他的记忆里;他也在这一刻长大了。从渴望父亲——父亲到来,他并不接受,情感上没有这位父亲的存在——父亲失去,但他终于承认了这位迟来的父亲,情感上接受了他,情感上实现了回归。另外,他渴望长大,到最后,他也真的长大了。从哥哥安德烈的角度去看,影片的开始以及影片的大部分,安德烈的“哥哥”身份其实是不称职的,相比伊万,安德烈的性格显得懦弱,容易屈服,让人觉得伊万才是“哥哥”。而经过与父亲的旅行,经历父亲的到来、与父亲的相处,直至父亲的死去。安德烈到最后实现了“成长”,起到了长兄为父的职责。在我看来,影片中兄弟俩的成长所体现的“回归”即是影片《回归》最想表达的。

第四篇:《回归》观后感

美术学院 朱虹达 2007162006

伊凡与安德烈的心理结构类型比较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内心形成于并体现在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中。各种他人和各种关系引导人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并习惯性地运用这一模式与他人相处。两个人在处理他们的关系上发生冲突,其内在原因往往是他们(对这个关系)各自认同的关系模式发生了矛盾。

因此,在讨论伊凡与安德烈的心理前,我要先描述一下他们的父亲的心理,因为影片大部分时间在呈现他们与父亲的关系。

这位父亲所习惯的人际关系模式我将其概括为“发出命令的上级与服从命令的下级”。他的内心需要是儿子对他作为父亲以及家长的身份的认可和尊重。因此他采取强硬的态度让儿子叫他爸爸并且听他的话。

可伊凡所期待的爸爸完全不是这样,他认为与父亲的相处模式应该是 “包容可靠的家长与被爱护的孩子”,这大约可以归咎于他长时间与母亲的相处。伊凡内心最强烈的需要是安全感和爱,这解释了为何他最后与父亲发生剧烈冲突时他不再畏高爬上塔顶,事实上他依然害怕,只不过在他看来父亲比高塔更加不安全,这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他考量父亲的标准是感性的,当他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也多诉诸于情绪的爆发。同时,他受到玩伴欺负的经历使他内心还有这样一种关系模式——“不可信任的他人与孤立无援的自己”。于是他一直小心翼翼地观察这个陌生的父亲。当他看到父亲因为安德烈找餐馆耽误了时间而“不近人情地”责骂安德烈时,他便开始生产负面情绪。尽管当时父亲并没有责骂他,甚至可以说安德烈犯错挨骂一事跟他压根儿没关系,但他却由此排斥父亲。这是由于父亲的实际表现与他需要的“父亲在意儿子的感受”大相径庭。这一需要的落空使得他心灰意冷,并马上按自己的经验将这个父亲归为了不可信任的人。

而刚被训斥过的安德烈,这个乖乖认错得到父亲原谅的哥哥面对排斥父亲的弟弟则马上站到了父亲一边:“别管他,爸爸。他倔得像头驴。”这作为安德烈的人际关系模式,他和伊凡一起与玩伴们相处

美术学院 朱虹达 2007162006

时也得到了体现——他似乎也有那么点“应该保护弟弟”的意思,但当玩伴们集体表明(有几个或许是默认)了“不与胆小鬼说话”的态度,他选择了认同“大多数人”。因为他内心需要以此来换取“大多数人”的认同。所以安德烈常用的人际关系模式是“强大的他人与力求他人认可的自己”。这里说的“强大的”他人相对于“弱小的”安德烈,他几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擅长于以他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即便是单独与被自己称作“矮子”、“胆小鬼”的弟弟在一起时也往往是顺从的态度;而当他处在发生冲突的双方周围,他便依附于“看起来更强势”的一方。我想这是他多年来没有强有力的庇护而自身又不够强大——如他在无法处理偷钱包的人时,面对父亲“你们俩真没种”的责骂所说的“我还没有准备好”。相比之下,伊凡反过来责怪父亲“你为什么不早点出来(保护我们)”,他至少已经在“准备”。这也说明了他已经不同于伊凡寻求他人保护,而是想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愿。

然而,父亲的突然死亡让他没有时间再准备了。伊凡崩溃了,他彻底失去了被父亲爱护的可能性。这时他的表现和《狮子王》中看见父亲死去的辛巴很像。无论父亲是慈爱的还是严厉的,作为失去父亲的孩子这一角色所体验到的都是惊惶无助。同时,安德烈也失去了一个可以让他顺从依附的势力。这个境地迫使他不得不选择自己的存在,于是他的价值观第一次在他自己的意志上显现出来。他冷静而理智地,带着伊凡把爸爸装上船,带回去。

第五篇:回归本真

回归本真,书写生活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需要“真”的声音,正是面向这个“真”字,作文课堂教学需排除虚假,摒弃教条,拒绝僵化,从而倡导一种回归本真的写作教学。所谓“本”,是以人的言语生命为本;所谓“真”,是真实、真切、真诚、率真。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本真的写作教育目标?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让学生在写作中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当前,书写生活,旨在更好地实现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总目标,切实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课堂人情人文时事生活

中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总目标是:为生命的美丽而作——激发写作兴趣,养成良好写作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丰富和发展言语生命,培养健全的言语人格。①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课堂教学充溢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以为,作文课堂教学应关乎人文,关心人情,关注当前,调动起学生的生活储备,才能使学生写出文情并茂的作文来。这样,作文课堂教学才会独具魅力,充溢生命生机。

一、关怀人情

阅读过程是作者与读者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文章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情感好像肥美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能够融情于文,而不是为情造文。那么写出的作文就能达到以情动人,作文教学就会抵达“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②的“育情”境地。

作文课堂上,教师要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尚灵魂对话,充分挖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酷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乡、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只能够实现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懂得爱,学会爱。例如,教师能够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自己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自己愿意

是急流》中领悟无私爱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的确是心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接受了情感的熏陶,写作过程中就能达到理性感性兼备,情理并现的效果。

二、关心人文

“人文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德、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质量”③,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度,一个民族,假如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④当前,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的陶冶。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丰富学生美好心灵,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并进一步让学生把所学到的人文知识,教学中潜移默化所提升的人文素养化入作文。为此,在行文中,学生要拥有“天生自己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示“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取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文章中融入“人文味”,让写作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腕,让文章成为学生展示自己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关心人文,可以提升人文素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作文与情感是分不开的,凡是有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无不倾注着作者的全部心血和炽热的情感。“情动于衷,而发于言。”文以情动人,书以文抒情。作者写诗作文,一定要自己先有感动,然后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⑤“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⑦以上这些句子说的都是说写诗作文,必须要有真情实感,诗文才会有感人的力量。

三、关注当前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严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员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能够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而,作文教学中,教员更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怀民生,鼓舞学生辩证

地看问题,培育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吸取大量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呢?在校园的宣传栏内,每天可以呈现一些重要的报纸,在教室里也可设置几份高品质报纸,让学生每天都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此外,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课前五分钟新闻发布会”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大量搜集新闻信息,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就某个新闻事件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也可以锻炼他们对时事的敏感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激活和提高。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作的大事,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顿丰厚的精神大餐。

四、书写生活

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当前是为了更好地书写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中包含浓浓的生活气息才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古往今来,大凡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章总是离不开生活。雷抒雁的《麦天》,老舍的《想北平》,汪曾祺的《侯银匠》等优美的经典篇目中无不充满浓烈真纯的生活气息,只有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⑧的确如此,生活的确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要依靠生活,才能充满生机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因此,学生的作文中也应有生活的内容。而要想给作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阅历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办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入手做、动脑想等理论活动中,把笼统的知识转化为详细而充溢生命的才干。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作文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重复咀嚼,认真玩味,课堂就必然会充溢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当前的习惯,才能引起学生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书写生活的热情。这样又会促进他们更多去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时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作文教学,让学生用心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为生活中的美好所感动,从而更好地书写生活,热爱生活,这也许是写作的最本真的初衷吧。

参考文献:

[1] 秦训刚,蒋红森主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9.[2][5] 张绍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 [4]方智范.语文与文学素养 [M].广州:广东出版社,2005.[6] 严斯信.尚书·尧典今译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7] 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8] 胡晓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下载浅论经典阅读的四个“回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经典阅读的四个“回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回归自然 回归童真

    回归自然 回归童真 四年级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

    回归语文本体

    回归语文本体,找到真的自我 ----参加“回归语文本体”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 金秋时节的9月27-28日,我与闫旭参加了在成都空军礼堂举办的第八届“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秋”......

    浙商回归建议

    省外投资的浙商,在省内大多拥有实体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属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低端甚至于落后的产能,但这些省内实体企业,在浙商省外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或是作为省外投资的省内......

    《明珠回归》读后感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明珠回归》这篇课文,我读后深受感触。这篇课文说了,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秦代到清代,中国一直对香港实施管辖,行使主权。可是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发动......

    澳门回归庆典

    澳门回归庆典 昨日中午,一架白色专机降落在澳门国际机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抵达澳门,出席今日举行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

    看回归观后感

    观《回归》 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018年9月12日,在集团党支部的组织下全体党员一同观看了《回归》警示记录片。看完本片后,深刻感知到邪教对于家庭、社会的危害,深刻明确到......

    澳门回归演讲稿

    澳门回归演讲稿 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被侵占了四个多世纪的澳门,终于以和平的方式回到了伟大祖**亲的怀抱。这是中国人民的大喜事,是全世界华人的大喜事,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

    澳门回归演讲稿

    澳门回归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同学们,明天——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纪念日。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