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实践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9-05-14 20:5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着力实践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着力实践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篇:着力实践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着力实践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清洁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高效经济、资源闭环利用型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陈正林 《中国锰业》2006年 第2期相关文献

摘要: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清洁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高效经济、资源闭环利用型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国锰业》往年期刊回顾:

■2006年01期 ■2006年02期 ■2006年03期 ■2006年04期

2006年02期详细介绍:

实物期权在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估中的应用---龙玉国 谢利人

着力实践循环经济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陈正林

对有效整合锰矿“金三角”地区锰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陈再祥 肖兰芬

提高福建连城锰矿兰桥矿区高台阶爆破效果的实践---林忠生

玉米生产施用锰渣混配肥的肥效试验---兰家泉

湿法冶金 包括ZN、MN、CU、NI、CO等 除铁的几种主要方法---张文山 石朝军 梅光贵

从萃铟余液中生产高纯铁红的研究---陶政修 张兆辉电解金属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点---周玉莲

硝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锰铁中锰量国标起草报告---姚汝胜 张水菊 王晓霞 曾波广西锰矿资源深度开发的新视野---王殿华

恒压对万法级MNO_2/C超级电容器性能影响研究---张春霞 舒畅 陈野 张密林 韩丹丹铁基合金中锰元素看谱分析方法研究---刘平

电解锰渣的理化特征及其开发应用的研究---李坦平周学忠 曾利群 何晓梅2005年全国铁合金生产经营分析---吕权恩

我国铬锰系不锈钢发展评述---严旺生

2005年中国电解金属锰工业回顾与展望---谭柱中

第二篇:发展循环经济全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全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沿滩”再探

自贡市沿滩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张文华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高工

在中共自贡第十一届代表大会上,市委书记雷洪金代表新一届市委,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建设“产业自贡”、“生态自贡”、“文化自贡”、“创新自贡”、“幸福自贡”的战斗号令,令人振奋。描绘的幸福蓝图,令人向往。而这一幸福蓝图的实现,则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作为“五个自贡”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滩区,在建设“五个自贡”过程中,我们应做些什么,特别在建设“生态自贡”方面,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就这一命题作一再探,意在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何为生态宜居地,笔者认为,按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立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生态沿滩应满足以下标准:(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镇和农村居住地,城镇结构合理,功能协调;(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采用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7)

—1—

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对照以上8条标准,我们沿滩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科学编制生态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的总纲,是建设生态城乡的前提和基础,编制生态城乡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规划指标体系。

(二)把清山绿水还给城乡居民

建设生态城乡的最关键的两个标准是“水清天蓝”,让老百姓觉得安全,让人们安全的喝水、安全的呼吸,这一点对人们至关重要。

而流经我区的釜溪河和我区的13个乡镇自来水厂所取原水无一达到国家饮用原水标准(地表III类水)。饮用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笔者认为,我区要想让群众喝上安全的饮用原水,急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区管小I型水库管理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发放。目前我区尚有11名管理人员靠区管5个小I型水库对外承包发放工资(一半),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乡镇居民永远喝不上放心(达标)水,因为只要一天不解决水库对外承包问题,一天就解决不了肥水养鱼问题。

2、集水区域内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生物治虫技术,减轻面污染对饮用原水污染压力。

3、所有库区实施人工湿地工程,从源头开始净化水质。—2—

4、集水区域内大力发展循环养殖(肉牛、肉兔、肉羊、蛋(肉)鸡等),极大减轻养殖业对水环境的污染压力。这样做可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①净化了环境;②增加了农民收入。仅以养牛、养猪为例,养成一头肉牛,采用循环养殖技术,每头牛一年可增收500元,一吨猪粪采用循环养殖技术后可增收400—600元。

5、在釜溪河沿滩段采取生物净化技术对其进行达标治理。

(三)对现有公路进行拓宽或增设会车点

目前我区的乡村公路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初步解决了出行难问题,但跟发达的东部地区比,尚存在不少差距,行走在乡村公路上使人提心吊胆。如对方来一中巴车,不知如何会车,仅以沿滩到仙市镇为例,走一趟途中会车不下6—8次。每会车一次,担惊受怕一次,不是收回后视镜,就是后退找避让点,无一点幸福感可言,因此,对现有的乡村公路改造,应早日提上为民办实事的日程。

(四)加大对民众的技术培训和科普力度,增强民众执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自觉性

城乡居民素质提高是“生态城乡”的指标之一,所谓素质高,指在该城乡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计生),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科技事业比较发达并且能够有力、持续地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事业的发展。

而计划生育乃我国之基本国策,亦是我区的重要工作之一。回顾我区过去的实践,计划生育工作在广大农村仍任重道远,需

—3—

加大宣传力度和行政措施,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据笔者下乡调查获悉,我区的面上科普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有待加强和重视。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特别显现,如富全镇余洋夫妇、兴隆余平等,原外出打拼十几年,积累了十几乃几十万资金,本想回乡发展养殖业(零排放养猪),由于缺少技术和指导,辛苦支撑两年后,只好再次走上离乡背井的打工之路。再者,今年8月份,我市代富士康招收的300多名农民工,送到成都后220多名不合格被遗返自贡。上述两例说明,加强对全区农民素质提高的培训力度迫在眉睫。

(五)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釜溪河是自贡的母亲河,又是历史上自贡井盐出川的大通道之一,在对釜溪河的开发利用和整治上,做足“盐”文章,把仙市古镇的旅游开发与釜溪河的开发利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路上走的(纤夫)、水中行的(乘古盐船游玩)、庙里拜的(沿途古庙)、塘中钓的(健康鱼)、农家乐里吃的(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一条龙服务,将釜溪河蕴育的中国书生宋育仁纪念馆建成,将他的事迹展示在世人面前,激励新沿滩人,身在沿滩,胸怀世界。

(六)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循环养殖技术,向废弃物要效益,还全区人民绿山青水

资源高效利用是生态城乡的又一显著标志之一。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所有原材料和能源需得到最合理、相对最高效率的利用;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就严格控制废物的产—4—

生;废物一旦产生就必须按设定方案进行回收、再生和再利用。

据初步统计,我区猪、牛、羊、鸡、鸭、鹅养殖所产废弃物—粪便达98万吨,尚不含猪、牛尿14万吨(2011年我区出栏牛2640头、猪16.4万头、羊1.1万头,肉鸡、鸭、鹅464万只,蛋鸡1.03万只),其中牛粪2.8万吨堆放在露天污染环境,猪、鸡粪一半粗放利用(直接用来肥水养鱼或下田作基肥,一半遗弃在路边地头。如采用微生菌对其除臭发酵,发展蝇蛆、蚯蚓养殖业,进而发展特种水产业和土鸡、鸭养殖业,每吨猪(鸡)粪升值400—600元。每头肉牛所产粪便增值500元。照此估算,我区年产废弃物(猪、羊、鸡、鸭、鹅粪)将增收(2.8亿—4.2亿元),牛粪循环利用后,养殖户可增收132万元。

从以上估算不难看出,对废弃物的利用还是大有作为的,光猪羊鸡鸭粪的循环利用一项(所有废弃物的一半),全区人均增收350—500元。同时极大减轻了因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真可谓一举两得。

以上是笔者的初步设想,具体实施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最后简述一下生态沿滩的实施战略。

城乡生态化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乡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重构,更涉及到发展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区在自贡市中属郊区,综合实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其他几个市中区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制定我区城乡生态发展战略时,要根据我区区情,以新的生态视角开辟一条沿滩特色

—5—的城乡生态化之路。根据沿滩实际,建议分三步走,即三个阶段。

第一步,起步期。大力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唤起人们对城乡生态化建设的重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示范工程,为建设阶段作好准备,打好基础。

第二步,发展期。重在逐步调整,改造社会经济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重构和生态恢复,增强城乡共生能力,大力推广示范试点工程,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之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城乡生态化建设的活动中去,加强生态立法与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对不符合生态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与经济手段。

第三步,成熟期。实现城乡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全面生态化。这一阶段生态城市不是处于“静止”的理想状态,而要自觉地通过各种技术的、行政的和行为诱导的手段实现其动态平衡,持续发展,增强自行组织,自行调节能力。若其正负反馈失衡或自我调控失灵,也会导致衰败。如我区某一城乡统筹示范村的绿化场地因管理不到位造成荒芜即为例证。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大力宣传,典型示范,幸福、生态的新沿滩经全区人民的努力,必将于“十二五”期末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6—

第三篇: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在达到发展经济目的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及其环境,使人类的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地球上每一秒有2.4个新生命诞生,每一秒,生产28.6吨金属,4台电视机,1.3辆汽车,每一秒世界交易总额为240000美元,每一秒排放762吨二氧化碳,减少0.6公顷森林,而对于中国,每一秒增加78平方公里沙漠。以这种速度发展,到2100年需要4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再是发达国家的理念,而是所有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土辽阔、人均资源量极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依然是粗放型,如不寻求精细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就会后劲乏力,难以维持较快的增长。因此,我国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就必需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资源状况,一方面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如到200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若达到60%,可节水58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0年工业取水量的50%左右;“十五”期间,我国节约和替代石油目标是2000万吨,相当于石油消费量的近1/10;目前我国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工业1/3以上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

中华民族是可持续发展观和循环经济思想的鼻祖,科学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思想都暗合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维,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维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儒家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精华所在。可以说,“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当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思想的雏形。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天与人、自然界与人是相通的 ,可以达到协调统一 ,即“天人合一”。而中国生态智慧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老子》中第25章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主旨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贯穿于中华民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体系,融会在三大思想传统儒家、道家、佛家中,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深层底蕴。依靠这些对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艺术把握,依靠物质循环再生、社会协调共生和个体修身养性自我调整的较为完整的生态观,中国维持着相当稳定的社会和生态系统,华夏文明生命力极其旺盛。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文化。

与西方一度出现的功利主义的向大自然无度索取的倾向不同,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认为,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必须采取节制的态度才能维持生态平衡,维持大自然资源不致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在人类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要有节制,才能正常生长。没有节制,就会走向毁灭,这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人类更是逐渐认识到要节制资源索取,要自觉地克制占有欲,克制无穷索取的欲望。那么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也就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通俗地讲,减量化,就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采取技术、经济、管理等手段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就是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就是直接将废物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果你

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开始用“碳”来计算。2010年,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有了新的解释:低碳。“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园”、“低碳交通”、“低碳环保”“低碳网络”、“低碳社区”——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使“低碳”成为一种时尚。“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低碳:是生活方式,更是生活态度。越来越多的低碳族的出现预示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010年8月,发改委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

低碳经济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国外2003年才提出,使用的概念较多,也没有形成共同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发达国家进入了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阶段,碳生产率水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发展可以摆脱对高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依赖;他们是在解决了局部环境问题(如噪声)、区域性环境污染(如河流污染和城市污染)后,才将重点转到全球环境保护这个议题上。国内提出低碳经济的时间更短,虽然媒体和专家的讨论很多。但基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不知所云。虽然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不得不使用高碳能源,但部分地区资源耗竭的现实也说明我国不能再走粗放式的发展道路了。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口号为地球是我们的唯一家园,保护全球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统计指标是碳生产率(排放1吨二氧化碳产出的CDP)。因此,低碳经济是从保护全球环境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多数地区风能发电成本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上涨。从世界范围看,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能达到世界电力需求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年,60年100年左右耗尽。在“碳素燃料文明”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化能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破经济”、“低破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它在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和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梢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如我们经常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经常饮

用的纯净水,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不仅制造了过多的垃圾,产生了白色污染而且过多消耗了宝贵的石油能源。据计算,全国减少10%的购物袋可节省能耗1.2万吨标准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总之,可以将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纳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范畴。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果可以提高资源(包括能源)效率,也减少废物(包括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并行不悖,均是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节能减排”不是口号,而是实践,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被看做是“三足鼎立”的推动力量。近年来,中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但“节能减排”并不是只靠政府去做,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在这项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可持续发展不能只是口号,需要实际行动支持。技术上的进步加上民众意识的转变,才能使循环经济成为国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篇: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 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他把我们的生存空间看作是一个宇宙空间,我们在这个空间里头资源量非常有限,怎么样使得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们要采取一些具体的办法解决,这个办法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一个是减量化原则,第二个就是再利用原则,就是我们产生的废物要进行再利用,作为下一个环节的资源利用,第三个是循环利用,要形成一个生物性质的一个循环链。这样的话它主张在生产和消费中以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所以说它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它具有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的率和高循环率的特征,让所有物质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循环经济是一种节约型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可持续社会具体实现的一个手段。

自从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我国只到最近十多年才引进这个概念。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 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 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 淡水资源紧缺。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掠夺性破坏严重。维护地球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方面: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

中国从自己的发展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今天的发展既是昨天发展的继续,又是明天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在制定发展规划、选择发展战略、确定发展道路和实施发展举措时,必须既考虑眼前的发展要求,又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既着力改善民众的现实生活,又重视发展的长远利益。为了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支持和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发展,努力保持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发展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各种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解决全球各种问题的基础条件。要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积极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应该更多地关注和考虑广大贫穷国家的需求,尤其要下气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步伐,尽快缩小日益拉大的南北发展差距。这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应该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发达国家应切实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增加对他们的不附加条件的官方援助;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增强科技发展能力,挖掘市场潜力,使发展中国家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改革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消除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在平等的基础上推进南北对话,同时广泛开展南南合作,加强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减少经济全球化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风险,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目标。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第三,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否则,将使人们付出沉重代价,最终也会危及发展本身。发展要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要注重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

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尊重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和促进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

第四,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努力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公正、公平、合理地广泛分享的基础上。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和借鉴发展的经验,加强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对推动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放开技术出口限制,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要通过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建设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亚太经合组织应该继续推进茂物目标的实现,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亚太经合组织原则,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共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要加强各国企业界的交流,支持企业更加主动地开拓对方市场,积极探索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扩大相互投资。要扩大国际经济决策的基础,使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决策和合作。

同时,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单纯追求产值的经济增长不能体现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而这三者又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都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个社会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显然,在新的世纪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第五篇: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江泽民主席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朱镕基总理在会见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中外委员时强调:“中国将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突出位置,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对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实质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传统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是不能持续发展的模式。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首先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其次是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三是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对环境带来污染。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

二、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第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我国的资源状况,一方面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如到200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若达到60%,可节水58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0年工业取水量的50%左右;“十五”期间,我国节约和替代石油目标是2000万吨,相当于石油消费量的近1/10;目前我国钢铁、有色、造纸工业三分之一以上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九五”期间我国木材年节约代用量2000万立方米,相当于年消费量的20%。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首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另外,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也大大地减少了固体污染物的排放。据测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效益。

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重要的影响。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及时和巧妙应对。发展循环经济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如采用符合国际贸易中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技术法规与标准,扫清我国产品出口的技术障碍;研究建立我国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包括节能产品认证、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包装物强制回收利用制度,及建立相应的国际互认制度等。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已有一定基础

一是中央提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这些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推动了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开展。二是国家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实质是节约、降耗、减污、增效,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是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

下载着力实践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着力实践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绿色包装与包装循环经济及包装可持续发展

    绿色包装与包装循环经济及包装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走绿色发展之路, 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模式。胡鞍钢指出:所谓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

    钱易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嘉宾介绍:钱易,女,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环境工程专家和环境教育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易院士数十年来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

    欧盟循环经济实践

    欧盟循环经济实践 文/建勋 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谈“二氧化碳”色变的时候,荷兰却是特例。 二氧化碳是头号温室气体,而聪明的荷兰人从2005年开始就已经在利用这一“废气”造福其......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深圳振业集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就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之中形成的、切合企业实际需要、统帅企业发展方向的价值取向。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以及其价值观所......

    努力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努力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1-11-5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开发和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对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考试题及答案——72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精选五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 201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20%的目标。要实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