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反腐倡廉宣教工作亮点纷呈
湖北反腐倡廉宣教工作亮点纷呈
廉政文化进校园实现“三进一免”,警示教育冲击力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记者近日从湖北省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获悉,该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的基础作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亮点纷呈、成果丰硕。
近年来,湖北省将警示教育作为强化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手段,依托武汉洪山监狱,建立了全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在全省各地命名了15个省级警示教育基地。落实了基地管理的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确保基地正常运转。同时,组织全省12万余名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为党员干部专门设置警示教育内容,包括参观监区、观看警示教育展、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撰写心得体会、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该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以廉政文化进校园为突破口,落实“三进一免”,即向全省中小学生免费发放廉洁教育读本390万册;廉洁教育读本进入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统一书目,作为地方课程教科书;廉洁教育内容进入全省中小学生教学计划,作为具体的教学课时规定;进入全省各地中考命题大纲,确定考试分值,计入中考成绩。实现了廉洁文化进校园由虚到实的转变。同时,在中央纪委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有关史实,延伸打造廉政文化产品,拍摄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铸剑·1927》,详细讲述了中央纪委的前身——中央监察委员会在中共五大上选举产生,标志着党内监督机构和制度的初步创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王荷波、杨匏安等纪检监察战线的先驱们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冒着生命危险认真履职,直到生命最后时刻都坚守理想信念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
为了贯彻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该省依托大学创办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在课程设置上,培训基地设置了纪检监察业务知识、专题知识和能力课程三大板块,重点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理论教育、党性教育,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师资力量上,建立了由专家学者共100余人组成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在培训方式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互动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比重,受到学员普遍欢迎。该省自办培训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在培训规模上,仅2011年就培训纪检监察干部1200余人;在培训对象上,首次开展援疆培训;在培训层次上,与大学合作开办纪检监察干部MPA(公共管理硕士)学历班。(记者 金颂)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第二篇:党建工作亮点纷呈
十八家子乡践行科学发展观 党建工作
亮点纷呈
十八家子乡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来指导基层党建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着力打造畜牧强村,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升级晋档,切实让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体做法是:
一是开展“党建大调研,书记亮举措”,理清党建工作发展思路。全乡各级党组织从上而下,认真开展了“党建大调研,书记亮举措活动”,切实找准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全乡各个党总支书记,围绕 “大调研、强基础、促跨越”的主题,深入调研和提出发展措施,营造了浓厚的加深紧迫促发展的工作氛围。
二是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承诺制”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深入开展“五好五带头”创争活动,西太村党总支为解除外出务工党员的后顾之忧,建立了“党员家政服务队”,在生产大忙季节和日常生活中,为外出务工党员解决实际困难。付有村党支部在村民中开展“文明村风”教育活动,形成了人人讲文明、户户争先进,日不上锁、夜不闭户的团结和谐景象。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功能、焕发活力。
三是创新服务机制。乡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以开展“党员双带”、“党员进万家”结对帮扶和“党员先锋岗”等活动为载体,探索建设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制。今年以来,共有5个乡直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成了共建对子,180多名党员与农村困难户结成了帮扶对子,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重点帮扶。结合机关规范化建设,推进“党员进万家”活动,乡机关、部门广大党员深入各村、各企业,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转变作风,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积极解决群众饮水、道路、村容村貌、垃圾处理等热点问题,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和积极拥护。
第三篇:反腐倡廉亮点工作
立足“精简、务实、科学”
创新反腐倡廉年中督导工作
以“听民意、看实情、保公正”为主题,将年中督导工作作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立足“精简、务实、科学”,创新工作内容,转变工作方法,增强督导实效。
一是“捆绑式”督导,减轻被督导单位备检负担。将年中督导与惩防体系建设、廉洁自律、效能建设、信访工作、廉政教育、基层纪检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等6方面17项内容的调研,以及治理领导干部收送礼金、三重一大制度落实等2项专项检查捆绑进行,最大程度地将各种督导检查进行“搭车”整合,有效解决了督查组、调研组的“扰民”问题,减轻了被督导单位重复备检、迎检的工作负担。
二是“精简化”环节,确保被督导单位正常工作。各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依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季度台账制度来大体掌握,转变以往占用被督导单位工作大量时间的开大会、听汇报等传统形式,仅设置查看资料、个别谈话、意见反馈三个环节开展年中督导。谈话对象谈话完毕即可正常工作,时间占用不超过20分钟,不影响、不干扰被督导单位的日常运作。三是“问答式”谈话,了解被督导单位真实情况。为避免个别谈话环节出现谈话时间、谈话内容无法掌控问题,针对各区和市直部门提前设置了2套不同试卷,分别包括党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五方面45个具体问题,并依此与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市直部门环节干部进行面对面交谈,“一对一”交流了解基层呼声,掌握被督导单位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同时,督查组还将市纪委“一体两翼”的反腐倡廉策略向136名谈话对象做了宣讲。四是“科学化”赋分,确保督导内容量化准确。采用“排序打分法”对督导内容权重进行量化,依据督导内容重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各内容,再依据数学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各督导内容所占权重,进而计算出各内容应赋分值,最大程度保证督导内容量化赋分的科学公正。
第四篇: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硕果累累
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硕果累累
湖南日报
2008年6月10日
本报6月9日讯(记者 夏似飞 黄纯芳 通讯员 李良勇)近年来,我省纪检监察部门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实际,开展了一系列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对象上,我省注重突出各级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注重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常性教育。每年组织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廉政理论、组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讲廉政党课、对新任领导干部进行廉政培训和廉政谈话、定期给领导干部发送廉政专刊、廉政短信等。省纪委、省监察厅每月给2700多名省管干部编发廉政专刊、给全省4万多名副处级以上干部编发廉政短信等。与此同时,我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专题教育。2005年开展了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活动;2006年开展了《党章》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教育活动;今年,又开展了“勤廉为民、科学发展”主题教育。
为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我省纪检监察部门不断拓展宣传教育阵地、创新宣传教育手段。目前,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报刊、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主要媒体都开办了反腐倡廉专栏。在坚持省、市、县三级培训体制的基础上,省纪委、省监察厅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做到了集中培训和在职自学相结合,自己办班和委托办班相结合。与此同时,我省不断丰富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内容,通过在全省组织拍摄电教片、创作廉政警言书画作品和廉政公益广告、创作评选传唱廉政歌曲、创作评选和演出廉政戏曲、评比反腐倡廉专栏等大型系列活动,全省廉政文化氛围越来越浓。
第五篇:王城镇计生工作亮点纷呈
枣阳:王城镇计生工作亮点纷呈。今年以来,王城镇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创新方式,为民排忧解难除惑,亮点纷呈。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利用会议、培训、过街横幅、电子显示屏、宣传专栏、宣传车、悬挂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宣传计生优惠政策,同时制发《王城镇计划生育工作明白卡》,明确每季度“三查”内容,达到家喻户晓。二是规范工作流程。一方面定期和不定期举办由计生专干参加的计生知识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规范服务程序和服务行为。另一方面由镇计生中心工作人员每周二、四深入到对象家中进行计生和生殖健康等服务,了解需求,解决困难。三是强化节假日值守。规定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实行由两个人组成的计生值守工作专班,为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服好务。四是严格包保责任。要求包村党政干部和镇计生专干每个月都要对一女户和无孩户进行走访,掌握育龄妇女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宣传国家计生优惠政策;对在外工作的流动人员,每个季度上门服务一次,逐人见面。五是加大考评追责。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通报村为主工作积分情况,召开计生督办兑现会议,由倒数第一名的总支及后三名的支部书记在大会上做检查表态发言,同时对未完成责任指标的实行责任追究,进行经济处罚;对连续两次倒数的,下岗专抓;对在三次以上的,就地免职。自该措施实施以来,全镇生殖健康检查3000多人次;计生率同比增长3.21%;社会抚养费征收达到50多万元,征收面达到100%,征收率达到60%以上;责任追究5人次;前八个月综合指标考评进入全市第七名,同比前移6位,被动工作局面得到快速扭转。(王城镇党政办公室余天水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