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同经济学研究方法融合可行性研究
管理学同经济学研究方法融合可行性研究
摘要:相对于发现较早、发展较完善的经济学,人们还未对“管理学”概念形成统一的认识,但由于两者是由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问题,即如何使物质或人力资源效用最大化,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可以同经济学借鉴甚至融合。本文通过介绍经济学研究方法、管理学研究方法,及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论证管理学研究方法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借鉴乃至融合的可行性。
关键词:管理学;经济学;研究方法;融合正文:
自人类组织诞生之际,管理学便应运而生,但对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至今还未有统一的、权威的范式。相对于出现较早、发展较完善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一提到管理学,让人想到的就是纷纭繁杂的管理学理论学派,即孔茨所说的“管理丛林”。工业革命催生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信息革命促进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现代化。经济学包括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自20世纪最后20年以来有着特别迅速的新发展,非均衡理论、非线性理论、信息非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业规制理论,以及新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不断涌现。经济学为我们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提供了一整套分析方法,也为我们分析各种经济问题扩大了视角,确立了新的参照系(乌家培,2004)。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管理的目标也不再一味局限于任务的完成,而是变成不断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时代要求不断推陈出新。
一、经济学研究方法
田国强(2005)提出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以及进行评估比较。任何一个经济理论基本上都是由这五个部分组成的。对这五个部份的讨论自然会引申到如何按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可以逐步深入地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发展出新的经济理论。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他的独特之处在于运用一种统一的方法,解释全部人类的行为。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综合假定,构成了经济分析的中心。但同时也有人对这种宽泛的经济研究方法持批判态度,西蒙(1988)指出:”经济学家们给经济人赋以一种全能的荒谬理性。这种经济人有一个完整而内在一致的偏好体系,使其总是能够在所面临的备选方案中作出抉择。他总是完全了解有哪些备选的替代方案;他为择优而进行的计算,不受任何复杂性限制;对他来说,概率计算既不可畏,也不神秘。”一般经济分析方法分为四个层次或步骤(杨小凯,1998)。第一层次是把人们决策前的经济环境用数学函数描述,如用效用函数描述人的嗜好和欲望,用博弈论中的博弈规则描述经济制度,用生产函数描述生产条件等。第二层次是决策的比较静态分析,用数学中的最优决策理论分析人的自利行为。第三层次为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用均衡概念分析不同人的自利行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如果在进行第二、第三层次分析时考虑时间因素,则为决策的比较动态分析和均衡的比较动态分析。这三个层次的分析都被称为实证分析,即不对问题做价值判断,只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出现什么结果。第四层次的分析是与价值判断有关的所谓福利分析或规范分析,研究人们自利行为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是否对社会有利。这四个层次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主要分析工具就是数学。由干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借助数学可以降低经济学家之间的沟通费用,数学模型有助于经济学知识的积累。经济学的这种研究方法使经济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相比,内在逻辑统一,论证严密,知识可积累性强,更符合科学性原则(黄群慧,刘爱群2001)。
当代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历史背景是在资本主义确立了统治地位之后,其理论研究从证明自己产于和发展的合理性转变为证明自己同质的合理性,为此,其研究对象也由资本主义于产关系的研究转变为“技术选择”的分析为主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方法可以梳理为以下几种:一是经济模型法。他们对人量复杂的经济现象经过概括和抽象,把繁杂的实际情况加以简化,建立“经济模型”来进行描述、分析、解释。一是心理因素分析法。他们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人,而不是无于命的东西,因此,他们在观察和分析经济现象的产于和变动的深层原因时,都宽泛地从人们的欲望或心理因素来进行解释。例如,用消费者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来说明消费者的需求行为,解释商品的价值决定,用心理预期来分析投资和经济行为等。三是数量分析法。他们认为经济学考察的是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这此数量通常可以计量,因而它适用于数学表达。因此,他们运用了很多数学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譬如个量分析法、总量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经济计量法等几何和高等代数的数学工具。(董琰,201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学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一下于大趋势: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占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
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周志太,2008)
二、管理学研究方法
管理学自1911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为标志正式产生以来,各学派纷纷创建,各种理论不断创新。其实,管理学派的形成实际上是不同的学科方法在管理学应用的结果,各学派的根木差别是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差异。1980年孔茨认识到这一点,在其《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把管理学派归纳成包括经验或案例学派在内的11个学派,并认为所谓“学派”(school)应叫做“方法”(approach)更为合适。按照时一下流行的观点,随着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管理学除了其基木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和实验法)之外,还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大大丰富了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容。这些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在内的“老三论”和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在内的“新三论”以及经济学、数学、心理学、统计学、法学等研究方法。未来的趋势是将继续吸收现代科技的新进展,与哲学的结合将更加深化,与经济学方法将进一步融合,注重跨文化分析。从而建立起多种层次、无限逼近真实人性和管理环境的管理模式、理论、公理、法则,最终建立起科学、严密的管理学方法论体系。
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第一次以科学、系统的方法来探讨管理问题,是人类用现代科学原理改进管理的最早尝试;古典管理理论把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成就引入企业管理,力求把管理科学建设得如机械力学那样精确。管理丛林阶段总体上讲与古典管理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管理学家特别注重二.钱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等研究成果的应用,在管理过程中采用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其科学主义倾向更为明显。
行为科学理论是人文主义的早期形式,从人的心理解释行为、从满足人的不同需要、实现人的不同动机角度来激励或调动人的积极性,初步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木主义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是行为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在此阶段,管理科学出现了软化趋势,尊重人、相信人、关心人的认识越来越弧“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管理理念已全面凸现出来。
然而,古典管理理论过于强调科学因素,把人视为机械存在的“经济人”。行为科学土作者一理论又过于强调人文因素,注重人的感情和社会关系,忽视了正视组织等科学因素的作用,同时也忽略了群体价值观的首要地位。管理丛林各学派偏重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过分强调科学因素、崇拜逻辑与推理,重新使土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企业文化理论则确立了以人文木的人文主义管理理念,它并不否认规章制度等科学因素的作用,但更强调J隋感、心理等人文因素的作用,强调从正面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引导,用价值观来感化思想和行为,它“把对人与对物的管理以及西方历史传统分割开来的人的物质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努力统一于企业管理之中”。
以“科学主义”为特征的科学管理的方法偏向于“物”,侧重于对外在对象的客观描述与分析;以 “人文主义”为特征的人文管理偏向于“人”,侧重于对人的主观感受与体验的抒发与阐释;任何两者的单极发挥都可能导致人类智力上的内耗,因此,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方法的融合将是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三、管理学与经济学研究方法比较
1、两者区别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差异与不同
1、基本假设和逻辑前提的不同。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研究都是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一是关于人的假设,二是资源稀缺与否的假设。人的行为动机是由人性决定的,因此两门学科对人的行为的研究要以对人性的假设为基本前提。经济人假设被当作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而广泛应用,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经济人就是会计算、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与经济学对人性假设趋于单一性不同,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呈现出明显的多维性特征。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济人假设;二是社会人假设;三是自我实现人假设;四是管理人假设;五是文化人假设;六是复杂人假设。经济学内涵资源的有限性假设,管理学内涵资源的非有限性假设。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才需要研究合理配t资源,节约资源。管理学认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目标实现并非是有限的,而是可以通过组织管理不断扩充的,所以管理的资源是无限的。但是为了降低成本,管理学还是要研究如何有效使用组织资源。
2、研究视角和研究重点的不同。经济学主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资源的利用和配置问题,强调趋势,注重均衡,为稀缺资源有效配里提供逻辑思考和理论抽象。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重心在于如何解释世界,以“是什板”的问题为自己的学科使命。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是从组织激励的角度来分析组织资源的利用问题,强调过程,注重不均
衡,为组织和机构有效决策提供操作工具和实效方法,重心在于如何改造世界,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为自己的学科使命。管理学的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以及管理丛林时期的理论都是从组织提供的经济刺激、社会需要、价值体现等几个方面作为诱导来调节组织资源。
3、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不同。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管理学研究的是现场。市场是交换产品的场所,现场是创造产品的场所。经济学以研究一般社会资源的使用为主要内容,管理学以研究特定组织资源的使用为主要内容。一般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对社会资源使用方法进行选择的科学。现代管理之父德每克认为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经济学侧重于比较宏观和共性的方面,即研究一般规律和普遍现象,而管理学侧重于比较微观和个性的方面,即研究特殊性和实际方法。与经济学家所不同的是,在管理学家眼中,人或企业是实实在在的,除了其共性外,不同的人或企业都有其个性或特殊性。
2、两者联系
经济学、管理学二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就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来说,经济学跟数学、心理学一样,是管理学的基础之一,并为管理学提供分析方法如费用效益分析法等;而管理学使经济学更有力地转化为生产力,对经济学的实用化有着巨大作用。经济学和管理学还相互渗透、交叉与结合,目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化,以致出现了经济管理学和管理经济学。特别是像企业组织、公司治理、经济预测、管理决策等许多问题的研究,兼有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内容,属两栖性,难以分清究竞是纯粹的经济学还是纯粹的管理学,有时只是研究的角度和观点不同而己。有一种观点想以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文科方法还是理工科方法来区分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这在经济学日益数学化、数量化、公理化、工程化的条件下也是行不通的。这样区分既不容易也无必要。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西蒙就是美国的管理学家也是经济学家,他因“有限理性”和 “决策程序”的开创性研究而获经济学奖,他认为“决策并不像传统微观经济理论假设的那样趋于最优,而恰恰是达到一个满意的结局,比如大家都寻求一个可接受的解决方案”。⑧西蒙的名著《管理行为》第4版告诉人们:组织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
3、管理学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研究方法融合可能行性
经济学研究与管理学研究之间的相互渗透一般通俗地认为,经济学研究”why”,管理学研究'how"。
经济学家可以研究管理问题吗?当然可以。科斯以前的经济学几乎不涉及经济组织内部的安排与协调,用生产函数把企业视为一个‘黑箱”,大家也心照不宣地认为这个嘿箱”的内部应该山管理学者去研究。所以在科斯以前,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范畴的分界线是很明显的。近年来,经济学研究有两个引人注目的发展动向,一是经济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分析,博弈论的创立和发展正是经济学得以深入企业内部个体经济行为研究的技术基础;一是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去研究企业的治理与组织制度,尤其是已成为主流的新制度经济学,其研究是围绕制度环境和治理制度来展开的。这些关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分析、企业治理与组织制度研究,一直被认为是属于管理学的研究范畴。
另一方面,管理学研究也有两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是不再局限于以局部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去研究局部的管理问题,开始从企业个体经济行为的分析出发,研究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而研究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问题,这正是产业经济学所关注的领域。另一个发展趋势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管理学者们开始运用经济学的一些新近成果去分析管理问题背后的行为动机,如运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研究厂商之间的供应合作关系和供应成本控制、研究企业员工的激励等等。
四、结语
随着学科发展的相互交融与渗透.经济学与管理学越来越密不可分。是否一定要划分出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在英语中几乎每一个学科都有与之对应的专门词汇,惟独管理学没有。人们往往把商学等同于管理学。经济学与商学的关系,有点像理学与工程的关系,经济学出思想和理论,商学关注应用和实践。在国内还有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之分,而管理学家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在经济学家们看来你是做下一阶段的(why之后才是how),经济理论研究不是你的本行;在企业和政府的管理专家看来你是做学问的,穷于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难以相信你的研究成果。国外也似乎少有管理学家这一称谓。可是,商学院的发展事实却证明,这个社会需要研究和教授管理的学者。出于这些考虑,建议不要划分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管理学家都可以称之为经济学家,因为他们的研究离不开经济学.过去分离的界线旱己荡然无存。
参考文献:
[1]乌家培.与时俱进的经济学和管理学[J],管理研究,2004(9)
[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经济研究,2005(2)
[3]周志太.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十大趋势,理论经济学,2008(10)
[4]黄群慧,刘爱群。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及其相互借鉴,管理广角2001(2)
[5]董琰。经济学研究方法比较,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3)
[美]西蒙:《管理行为))(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第二篇:“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范文模版]
“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ology 管理学研究方法学)
(2008年3月)
共4篇18章
序论: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第1章 管理学研究方法导论 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ology: An Overview
第1节 什么是管理学研究方法
第2节 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和内容
第3节 具体研究过程中的研究方法
第4节 管理学研究方法的目的和任务
第5节 管理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学习
第一篇 制定研究计划 Research Design and Planning
明确研究问题、目标、途径、方法,规划研究资源、条件、过程,对整体研究活动和过程做出科学计划和安排或做好研究设计,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第2章 问题的提出Problems and Issues Arousing in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Theory
第1节 科学问题的特征
第2节 研究问题的来源
第3节 质疑、需求和愿望
第4节 问题的沉淀和筛选
第5节 研究目标和预期研究结果
第3章 研究问题的界定 Problems Refining and Definition in Management Research
第1节 问题的初步调研
第2节 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
第3节 研究内容、范围与边界
第4节 变量的测量与分析
第5节 提出研究假设 Developing and Formulating Hypothesis
第6节 抽样方法与抽样方案
第4章 研究规划 Research Preparation, Resource and its Planning
第1节 研究内容、规模与方法
第2节 研究条件
第3节 研究基础
第4节 研究资源
第5节 研究计划
#第5章 设计研究方案
第1节 研究方案的性质和特点
第2节 研究方案的类型
第3节 研究方案的结构及设计
第4节 研究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第5节 研究方案的评估标准 第二篇 收集研究资料 Data Collecting and Preparation
按确定好的研究计划、研究设想和实施方案,运用确定好的步骤、手段和方法,收集、核实、整理研究资料。
第6章 文献法 Literature Collection
第1节 文献的类型
第2节 收集文献的方法
第3节 二手资料和二次文献
第4节 二手数据性质与收集
第5节 特殊文献的收集
第6节 文献资料的甄别与管理
第7章 观察法 Observation / Observational Study
第1节 观察法的特点
第2节 观察的种类和方法
第3节 特殊观察问题
第4节 观察力的培养
第5节 观察资料的可靠性
第8章 访谈法 Interview / Interviewing Study
第1节 访谈法的特点
第2节 谈法的种类和方法
第3节 特殊访谈问题
第4节 访谈资料的有效性
第9章 问卷法 Questionnaire Survey / Questionnaire, Scale and Survey
第1节 问卷法的特点
第2节 问卷的类型和结构
第3节 问卷编制的过程和方法
第4节 问卷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第5节 管理测量与测验
第6节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第10章 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第1节 实验研究的特点
第2节 实验研究的类型
第3节 实验设计和变量控制
第4节 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第11章 案例研究 Case Study
第1节 案例研究的特点和种类
第2节 案例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第3节 案例研究资料的审查和核实
第4节 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篇 分析研究资料 Data Analyzing and Interpretation
对收集、核实、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分析,用有效方法予以检验和验证,揭示问题的科学实质。
第12章 假设检验 Hypothesis Testing
第1节资料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2节假设检验的过程
第3节假设检验的方法
第13章 文献分析 Literature Analysis
第1节 文献资料的印证
第2节 文献资料的引伸
第3节 内容分析
第4节 系统性文献资料与元分析
第5节 文献分析的优势和不足
第14章 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第1节 统计分析的特点和方法
第2节 描述统计
第3节推断统计
第4节 两变量分析
第5节 多变量分析
第6节 模型分析
第15章 理论分析 Theoretical Analysis
第1节 理论分析的特点和作用
第2节 理论分析过程
第3节 理论分析方法
第4节 理论分析能力的表现和培养
第16章 对策研究与经验研究 Countermeasures Study and Experiences Study in Management Research
第1节 对策研究与经验研究的意义
第2节 对策研究方法
第3节 经验研究方法
第4节 对策研究与经验研究的优势和不足
第四篇 报告研究结果 Reporting or Presenting Results and Findings
以书面语言报告研究中的发现、结果和尚存在的问题,并予以交流和发表,实现研究的价值。
#第17章 撰写研究报告
第1节 研究报告的作用和特点
第2节 研究报告的类型和结构
第3节 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
第4节 研究报告的交流和发表 第18章 撰写学术论文 Academy Paper Writing
第1节 学术论文的特点
第2节 学术论文的类型和结构
第3节 学术论文的撰写要求
第4节 学术论文的交流和发表
附1:参考资料(References)及获取渠道
一、参考书目
(一)参考书目
1.孙国强主编.管理研究方法 [专著] = Methodology of management research.上海 : 上海
人民出版社, 2007,367页;24cm
2.贾怀勤.管理研究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264pp.3.许正良编著.管理研究方法(吉林大学研究生立项教材).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数:476
4.李怀祖编著.管理研究方法论(第2版)(研究生教学用书,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推荐).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数:34
55.[美]尤玛•赛卡瑞安(Uma Sekaran)著,祝道松、林家五译.企业研究方法(工商管理
优秀教材译丛.管理学系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页数:33
46.[美]保罗•D 利迪(Paul D Leedy),珍妮•埃利斯•奥姆罗德(Jeanne Ellis Ormrod)著.实用
研究方法论:计划与设计(Practical Research: Plannign and Design)(第7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管理专业通用教材系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页数:347
7.[美]唐纳德•R•库珀(Donald R.Cooper),帕梅拉•S•欣德勒(Pamela S.Schindler)
著.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商业研究方法)(8e).McGraw-Hill、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英文第8版
8.[英]马克•桑德斯等著,杨晓燕主译.研究方法教程(管理学专业学生用书).中国商务
出版社,2004年
9.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高等学校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页数:81
210.袁方主编.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年7月第1版,页数:4
5311.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1年3月第1版,页数:382
以及其他各种有关企业、商业、社会、市场、消费、心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书籍。
(一)文章和学位论文 包括公开发表的,未公开发表的会议交流论文、网络文章,以及学士、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
二、获取渠道
(一)数据库及网络
1、http://lib.gzu.edu.cn(贵州大学图书馆)(特别是斜体字数据库:
CNKI全文数据库(有期刊全文,硕博士论文,报刊全文,会议论文等)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
万方数据库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
中国企业与产品数据库
http://(超星图书馆)
中国高等教育E图网(用户名xnebook 密码xnebook)
EBSCO全文数据库
Elsevier SDOS数据库
金报兴图全文年鉴库(用户名 gzdxtsg 密码gzdxtsg)
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用户名gzdx 密码gzdx)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国研网全文数据库(用户名gzulib 密码gzulib)
中国财经报刊数据库
2、一般网上资料
(二)校图书馆书籍及期刊
(三)图书市场购买
附2:“管理学研究方法”篇章体系结构图
“管理学研究方法”篇章体系结构图
第三篇:管理学研究方法-考试
一、名词解释:
1.方法论:指一种研究程序的哲学,它包含了研究推理背后的假说和价值观以及研究者用来解释数据以获得结
论的标准。
2.研究设计:是指科学研究的计划,也就是设计一个发现某事物的战略。
3.研究假设:是对某种行为、现象或事件做出的一种合理的、尝试性的并有待检验的解释。
4.变量的分类: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来分,有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以及调节变量。
5.置信水平:置信水平表示抽样统计值的精度,即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某一区间的概率。
6.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前做的具体计划,主要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其目的在于找出自变量和因
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来检验待解决问题的假设。
7.弱实验设计:该类设计没有对影响内部效度的额外变量进行控制。
8.准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不包括对于被试的随机分配。使用这种设计的研究者采用其他技术来控制影响内部
效度的因素。
9.自然实验方法:是在实际情况下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变更某些条件、控制其他条件,以观察被试表现的一种方法。
10.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
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
式。
11.问卷法:是研究者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它以语言为媒介,使用严格设计的问题或表格,收集研究对
象的资料。
12.案例研究:是指所研究的事发生在真实的生活里,且现象与情境(背景)往往无法清楚分割或界定。在进行实地研究之前,要有理论命题指引研究所要观察的范围,借着各种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方式,对有界限的系统,如个人.团体.事件.机构等作深入翔实的描述.诠释与分析。
13.建构效度:对所要研究的概念形成一套正确的.可操作性的测量。
14.实地研究:有时也称作田野研究或现场研究,是对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观察,收集一段时间
内若干变量的数据。
15.访谈法:是以口头形式,通过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收集有关态度.情感.知觉或事实性
材料的方法,是从人身上获取信息的一种常用方法。
二、填空题
1.求知的方法:因袭法、权威法、常识法
2.科学方法的三大层次:理论层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
3.科学研究的三大范式:实证主义、诠释主义、批判主义
4.量化研究在具体运用中特别强调:操作化、概括化、重复及客观性。
5.质化研究的具体方法:描述的方法、归纳的方法。
6.量化研究的数据分析:多元回归、典型相关、判别分析、路径分析。
7.质化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查阅法、实物收集法、三角互证法。
8.测量层次的类型: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9.抽样基本步骤:界定总体、确定样本规模、抽样。
10.问卷调查法的分类:个别发送法、邮寄填答法、集中填答法、电话访谈法。
11.案例研究的设计类型:单一案例整体性设计、单一案例嵌入性设计、多个案例整体性设计、多个案例嵌入性设计。
12.分析策略有三种:依赖理论观点、考虑竞争性解释、进行案例描述。
13.访谈提纲中的问题一般包括两种类型: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
14.一般把观察法分为:无结构的观察、有结构的观察。
三、简答题
1、管理的科学性?
(1)管理活动的科学性
(2)管理学学科的科学性
(3)管理现象认识和问题研究的科学性问题
2、管理的科学化?
(1)实践层面上,管理科学化是应用科学的管理知识指导管理实践,解决管理实践问题,提高管理效率的过程。
(2)管理现象认识和问题研究层面,管理科学化是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和方法思考、研究管理现象和问题的过程。
(3)在管理学科发展上,管理科学化就是提高管理学学科的科学属性,推进管理学学科发展,促使管理科学知识有效积累和系统化的过程。
3、质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1)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的;
(2)研究者的角色既是研究的工具,又是研究的主体;
(3)研究过程注重描述性资料的收集;
(4)研究结果是描述性的;
(5)整体性与全局性;
5、解释性研究的目标?
6、研究假设的标准?
(1)假设必须具有可检验性,也就是说,所设立的假设可用实证的方法决定去真或假。
(2)假设应该与同一研究范围内的已有知识相一致,而不宜有明显的抵触。
(3)假设应该简约,即假设中宜避免采用不必要的复杂概念。
(4)假设应该能够真多所研究的问题提供答案,而无“文不对题”的情形。
(5)假设应该具有逻辑的单纯性,也就是说,所里的假设可以直接解释某一问题或现象,而不必附加其他假设。
(6)假设应该以量化或便于量化的形式加以表达。
(7)假设应该有相当的广度,以便从而导出很多结论。
7、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
(1)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划分;
(2)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比较;
(3)对自变量的操纵;
(4)随机化;
(5)额外变量的控制。
8、实验的内在效度的影响因素?
(1)同时发生的历史事件;
(2)成熟;
(3)重测效应;
(4)趋均数回归;
(5)工具;
(6)减损效应;
(7)选择偏差;
(8)补偿性竞争和自暴自弃;
(9)实验处置的扩散;
(10)实验者偏见。
9、实验研究的优点?
(1)当研究的目的是对于某种现象或某种问题获得解答时,实验可在所欲说明或解答的变量之间,建立起因果的关系;
(2)在描述研究中,实验的探究,提供一个控制的情境,使对于所要研究的现象或问题,可获得一个高度纯粹的观察;
(3)实验设计常能创造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所不易找到的情况,以便我们惊喜地操纵我们所欲测量的自变量;(4)实验研究能在短时间中创造一种我们所需要的情况。而这种情况若待其自然的产生,则可能需要很久的时间
10、调查研究的特征?
(1)调查要求从某个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这种抽取的、有相当规模的样本特征往往是其他研究方式所部具有的(2)资料收集需要采用特定的工具,即调查问卷,具有一套系统的、特定的程序要求。
(3)研究所得到的是巨大的量化资料,且必须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资料的统计分析,才能得到研究的结论。
11、访谈程序?
(1)确定访谈的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调查就是为了以事实来确定某个判断的真伪,因此,访谈法也需要在实施之前提出某些假设。
(2)确定访谈的项目。即确定在访谈中需要了解那些方面的问题。
(3)确定访谈对象。确定访谈对象,应以有利于获得所需要的真实信息为原则。其范围应当与问题的范围一致或相关。
(4)确定访谈的时间、地点。地点以利于访谈对象畅所欲言为宜;以访谈对象方便为原则。
(5)确定访谈的记录方式。包括手工记录和机器记录(录音记录和录像记录等)。
(6)制定访谈计划。访谈计划是访谈者对整个唐坦活动的整体安排,是对于前五项安排和其他相关事项的归纳,是实施访谈的依据。
(7)实施访谈。即按照事先拟定的访谈计划进行访谈。
(8)对访谈结果的分析。
(9)撰写访谈报告。以便使更多人了解访谈的结论。其中包括对访谈计划的回顾,对访谈过程的描述,对访谈结果的分析陈述。
12、开场白的技巧?
(1)说明访谈的目的等。可以使访谈对象对于访谈的意义和访谈者的动机有所了解。
(2)说明访谈的一般规则。
(3)承诺保密或在有限的场合使用。可是受访者消除顾虑。
(4)告知录音。为了使访谈的记录比较完整,访谈者最好进行录音,并能够取得访谈对象的同意。
(5)告知有赠品或报酬。这可能使一些访谈对象出于利益动机接受访谈。
13、简述案例研究设计的要素?
(1)研究的问题。进行一项研究的首要任务是详细的确认研究问题的本质,一般而言,会采用什么人(who).是什么(what).在哪里(where).怎么样(how).为什么(why)等形式。
(2)研究假设。研究中的每一个假设必须将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导在研究范围内所要关注的事情上,并能清楚指出研究方向与研究目的。
(3)分析单元。研究对象的定义将决定研究实施的界限。
(4)联结数据与假设的逻辑。根据先前确立的命题,辅以证据资料的佐证。
(5)解释研究发现的准则。案例研究要设定一个准则来解释研究发现。
14、简述访谈可以用于哪三个主要目的?
(1)是一个有效的验证变量和关系.提出假设,并引导其他研究的工具。
(2)是研究的最主要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问题的设计将被包括在访谈提纲中,这些问题将被认为是测量工具的项目而不仅仅是测量工具。
(3)可以作为其他方法的补充:深究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其他方法生效,深入探讨被访谈者的动机以及他们这样回答的原因。
15、简述观察法的实施步骤?
(1)决定研究的目标;
(2)决定被观察者是哪个群体或个人;
(3)获得同意进行研究;
(4)与被观察者打成一片;
(5)进行观察研究,并做成记录;
(6)危机处理;
(7)结束观察研究;
(8)分析资料;
(9)撰写研究报告。
四、论述题
1、调查研究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在描述大样本特征时,调查研究是相当有用的方法。审慎地根据概率论法抽样,并结合一份标准化的问卷,可以很好的描述总体。
2.调查研究使得大样本的调查有可行性,特别市自填式问卷的方法。
3.从某种意义上说,调查研究也有弹性。可以就某个问题提问很多,并由此使分析具有相当的弹性空间,在调查研究中允许从实际的观察中发展操作化定义。
4.标准化问卷对于测量相当有帮助。
缺点:1.标准化要求经常会对组织设计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2.调查研究很少能处理社会生活的情境。即使问卷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调查者也很难把握受访者在整个生活
3.调查研究就某些方面来看,是相当缺乏弹性的。在调查研究中,开始就要采用一个保持不变的研究设
计,调查者无法察觉新的变量也不能坐出任何处理。
4.调查研究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2、论述案例研究的局限性?
(1)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去收集数据。案例资料收集较全面,因此研究者要收集齐全的资料,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确定与案例有关的因素相当不容易。案例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案例研究通常收集许多与案例有关的数据,在这么多数据中,如何确定与案例有关,实非易事。
(3)案例研究易受主观偏差的影响。主观个偏差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者先入为主的观念会影响到资料收集,从而决定哪些应该收集,哪些应该放弃。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也会影响研究者解释数据的方式;另一方面给是研究者,比较容易倾向研究符合本身预期效果的案例,因此造成研究的偏颇。
(4)研究结果缺乏普遍性。案例研究的最大缺点,是其研究结果难以推论到研究以外的其他案例,因为案例研究只集中于一个或几个案例,有些案例不可再现,而且案例研究的对象,多数集中于特殊的对象而非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所以其推论性较差,结果不易归纳为普遍结论。
第四篇: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跨学科2比较研究3权变 4数学5历史6实验7假设8归纳方法 管理要领:1目标是管理灵魂2人是管理根本3管理者是管理核心4环境是管理舞台5管理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管理有效的保证
人本管理原则:1利益协调2行为激励3控制适度4权责对等5参与管理原则
管理的基本方法:1经济2法律3行政4启发教育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入世精神2伦理中心3重义轻利4中庸之道5重视名节6勤俭传统7廉洁意识8家庭观念9任人唯贤1辩证思想
行为管理学:个体 群体 组织 领导
决策的基本特征:预见性 选择性 满意性 动态性 过程性 可观性
决策的基本原则:1信息2预测3客观4系统5优化6动态7公正8法制原则
决策的一般步骤:发现问题、问题确认、建立议程、确立目标、信息搜索、拟定备用方案、方案估计、选择方案
计划的功能:1见证决策目标的实现2有利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3预防意外情况对其造成的干扰4为实施者控制提供依据
决策的心理效应:1光环2自因3近因4从公5定型6反衬7校对8拖延9新闻10歌颂11当局者迷12旁观者清
组织设计的原则:1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2整体协调3重点突出4因事设职5权责利结合6规范化和制度化
组织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1组织环境2组织战略3技术4组合发展阶段
人员选聘的标准:1管理的欲望2正直的人品3实验的精神4决策的能力5沟通的技巧 组织老化的标志:1机构臃肿2反应迟钝3文山会海、官僚主义严重4模式僵化5决策常失误6人际关系恶化、矛盾严重
组织老化的对策:1定期审议2严格行动3向下走的和现场管理,鼓励及建议3人员换岗和流动4灵活用功方式5组建临时或长期的团队合作
领导的构成要素:1权利2对人的认识3与组织和群体成员的联系4领导风格作风及氛围 领导的作用:1领导是将组织内个部门连接在一起的粘合剂2领导是激发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催化剂3领导是各种管理职能的基础4领导是组织的创建活动的源泉和组织者
领导者的素质:1修养和责任2文化知识3政治4能力5心理6民主和法制7自然素质 艺术的类型:1思维艺术2语言素质艺术3识人用人艺术4理事艺术5授权艺术6交友艺术 个性优化教育:提升民族素质的革命1心理健康教育2智慧技能的开发和训练3成功心理教育:包括理想,目标,态度,行为等4性心理教育5个性教育:观念,方法,途径
个性的形成于发展:先天:交叉遗传,基因遗传,变异与控制后天:家庭,学校,文化,岗位工作,政治控制
气质:1胆汁质(兴奋型)2多血质(活泼型)3粘液质(安静型)4抑郁质(抑制性)控制的特征:1整体型2动态型3是对人的控制和由人执行的控制4是指该下属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控制过程:1控制的标准及其判定2衡量实际工作3鉴定偏差及矫正措施4偏差产生的原因 创新的基本内容:1目标创新2技术创新3制度创新4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5环境创新 沟通的功能:1控制2激励3情绪表达4信息领导=建立关系=沟通
沟通障碍:1语言障碍2观念3角色4时空与习俗5心理6政治
激励的方式:1信仰2目标3参与4竞争5考评6业绩7奖惩8信任9关怀10反馈11情感12榜样激励
第五篇:经济学和管理学
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分工、方法差异及相互借鉴
内容提要:对人性假设和人们相互关系认识的不同只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前提差异,不是两门学科的根本区别。学科之间的根本区别应表现在研究对象和问题的差异,而非研究方法。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学关注的是如何通过经济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具有稀缺特性的资源的配置问题,企业组织特性常常被忽略。而管理学则研究在一个具体组织内如何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和活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这种研究的“分工契约”又决定了经济学的注重科学性和管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移植性的研究方法差异。最后,本文指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互借鉴对各自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关键词:经济学、管理学、比较借鉴、学科发展
从理论上明确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区别,无疑有助于这两门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的相互借鉴和各自完善,有助于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一般认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人性假设和人们相互关系认识的不同,经济学中的近似于“坏人假设”、人们之间的等同关系,管理学中近似于“好人假设”、人们之间的差序关系,导致了两门学科的一系列差异(孙继伟,1998)。然而,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观点。其一,我们不否认经济学和管理学之间有关人性假设的重要区别,但这不是学科的根本区别。所谓独立学科之间的根本区别一般应表现为学科研究对象和问题的不同,对人性假设和人们相互关系认识的不同只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前提差异,同一研究对象的不同的前提假设和研究方法只会导致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或分支的产生,而不应是不同的独立学科。①其二,不仅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之间对人性的假设不同,而且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每门学科内部对人性的假设也是不统一的,从而形成了每门学科的不同流派或学派。对于经济学而言,虽然理性人假设作为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得到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同,但理性人假设不断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质疑。凡勃伦、西蒙、凯恩斯、哈耶克等经济学大师都曾对理性人假设进行否定(张雄,1995,P80—P90);科斯则极力主张放弃人是理性的效用极大化这的观点,以实际的制度为出发点,恢复实际的人的显著特点;莱宾斯坦则认为人具有双重性,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是一种极端的和个别的情况,提出了X效率理论(弗朗茨,1988)。与经济学相比,管理学的人性假设分歧更大,存在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和文化人等诸多假设,演化出众多方法、理论和学派,很难用一个近似的“好人假设”来概括。因而,以人性假设差异是无法区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三,经济学隐含的人们之间的等同关系与管理学隐含的人们之间的差序关系的差异的确存在,但这种差异却隐含着一个更为基本的前提,作为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人是独立的不依附任何组织的行为主体(市场交易主体),而管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人一定是某个层级组织内、依附组织而存在的行为主体。由此可以引伸出经济学和管理学围绕组织是有研究“分工”的,本文接下来对这种“分工”以及由这种“分工”引起的两门学科研究方法的差异研究表明,经济学和管理学围绕企业组织的研究领域的分工所形成的研究对象的差异才是两门学科的根本区别所在。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领域的“分工契约”
经济学,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通用而简洁的定义,是研究将稀缺的资源分于不同用途的学科,即在给定生产力和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研究各种产品的相对比例如何在市场上决定。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每个经济必须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三个基本的资源配置问题,这正是经济学面临的问题和任务。管理学,虽然至今仍不存在一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认为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解决管理问题、指导管理实践的学科。而所谓管理,则是指在一定组织中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等职能充分调动利用各种资源、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以尽量少的投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或过程。从直观的学科定义看,二者各不相同,似乎没有区分的必要,但当两门学科都把研究“目光”集中于企业——
当今社会最重要、最普遍的经济组织时,区分的问题也就产生了。①
Taylor)开拓性的贡献以来,至今已形成包括管理原理、生产管理学、经营决策、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战略管理等众多分支学科以及管理科学学派、系统学派、人际行为学派、权变学派等诸多理论流派在内的庞大的知识体系。虽然企业管理学并不具有微观经济学那样的可以用公理化形式表示的理论体系,但企业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是围绕企业组织生存和发展这一企业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也就是说,企业管理学研究的问题是具体一个企业组织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管理问题,其研究内容涉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思想、理论、具体方法、手段等。企业管理学同样追求效率,但不是社会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而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企业的资源,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服务于企业组织目标。分析至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在企业问题研究上,达成了一种默契的“分工契约”:经济学站在整个社会经济角度上,研究企业的性质、企业行为对市场价格机制的影响及对经济稀缺资源配置的作用;管理学则站在具体一个企业的角度上,研究如何有效组织、运营、管理一个具体的企业,使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外部环境,不断发展,实现企业组织的目标。借用系统论的语言可能更能说明这种研究“分工”:经济学关于企业问题的研究,是把企业作为整个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研究企业这个经济系统要素是如何影响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的构成和运行效率、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的,因而没有必要过多关注作为系统要素的企业的内部构造及运行问题;对于管理学而言,正如系统管理学派所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整个社会经济是企业系统的环境,管理学研究的是企业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配置、运行机制,以及如何适应系统的外部环境,实现系统的功能,达到企业系统的目标。经济学认为,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的行为主体,其交易行为决定了市场和价格机制产生和运行,而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三个基本的资源配置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市场和价格机制的有效运行。针对三个基本经济问题,价格或价值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及一般均衡理论形成了主流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②其中,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它从均衡价格论出发,并加以引伸扩展,分别研究个别市场或个别商品的需求及供给问题;厂商理论是价格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分析一家厂商在不同的竞争条件下的产量和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分配理论研究各种生产要素在各种竞争性用途中的分配,总产量在工业部门、产品和厂商中的划分;在单个市场分析的基础上,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所有市场、市场参与者共同作用下所有市场如何同时达到均衡,证明在完全竞争市场及其它一些假设条件下,存在稳定的均衡价格体系使所有市场达到供求均衡,并满足帕累托最优。主流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用被认为经济学领域中得到最好发展和最具审美合意性的模型阿罗(Arrow)和德布罗(Debreu)的竞争——均衡范式来概括:从可供选用的物品的非常精确的定义开始,假定消费者完全了解物品的所有特性,对物品组合有一个偏好次序,生产者(厂商)服务于消费者,赋有生产可能性集合。然后再加上市场组织范式,所有行为主体都是价格接受者。消费者在支出不超过其收入的条件下,使福利达到最大,从而产生了需求函数。生产者在技术可行的范围内使利润达到最大,这就产生了供给函数。竞争均衡是由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决定的一组价格,使所有的市场都出清(泰勒尔,1997,P6-P7)。以上分析表明,企业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主流经济学中只被作为一 “黑箱”组织,经济学感兴趣的是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导致市场均衡的作用和过程。只要企业是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入产出组织,至于其内部组织构造怎样、如何有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管理运行机制如何,对于经济学而言无关紧要,这并不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而这些问题恰恰正是企业管理学所要解决的。企业管理学自泰罗(F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些发展似乎在尝试着突破这种隐含的“研究分工契约”。这些有必要进一步分辨的尝试至少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经济学中“企业理论”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本世纪30年代,科斯(Coase, 1937)以及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1933)等人的开拓性的贡献表明经济学家开始试图打开企业这个“黑箱”,也标志着不同于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的企业理论的产生。但直到本世纪70年代以前,新兴的企业理论并没有引起经济学家的兴趣。70年代由于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研究引入了不完全信息,才使企业理论迅速发展为一门全新的微观经济学分支。企业理论是近二十多年来成长最为迅速的经济学研究领域之一,以严格数学模型为基础的“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都可以归属于企业理论领域。企业理论旨研究企业的本质和界线、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和企业的层级组织的内部结构等问题(钱颖一,1989)。由于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现代公司或现代企业的认识,以至于人们以为这是管理学的进展,把一些在这方面稍有研究的人看作是企业管理专家。”(芮明杰、袁安照,1998,P2)然而,进一步仔细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学中企业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经济性质、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经济含义,即使对企业内部层级结构和激励机制的研究也是服务于这些目标的。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主要服务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研究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而企业管理学则用于指导经营者的经营管理实践。企业理论的发展虽然把经济学家的目光引向企业内部,但仍然只是停留在企业的性质及企业所有者层次,因而,我们仍可以认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分工契约”依然存在。第二,企业战略问题成为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和管理学中的战略管理共同关注的焦点。现代经济学发展已突破了适用完全竞争条件的阿罗和德布罗的竞争——均衡范式,开始着重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运行机制,增加了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尤其是研究市场运行的产业组织理论在70 年代引入非合作博弈方法以后发展迅速,其研究企业间博弈行为方面的成果对企业战略分析极富指导意义。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更加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竞争战略问题,企业战略管理也成为企业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在企业战略问题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目光交织在一起。但这并没有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分工契约”相冲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市场结构、企业间博弈行为和经济绩效,虽然其成果对企业战略分析极富指导意义,其目的却在于为政府制定与企业有关的政策服务,重点是反垄断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促进有效竞争,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而管理学对战略的研究则是把企业战略作为管理对象,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目标,探讨企业战略的分析、决策、计划、组织和实施过程。
二、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差异
研究方法服务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经济学和管理学在各自的长期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论。两门学科的方法论差异十分巨大,反映了各自的鲜明学科特色。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十分独特,“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综合假定及其不折不扣地运用便构成了经济分析的核心”(贝克尔,1995,中译本,P8)。许多经济学家都以此引以自豪,对经济分析方法津津乐道,贝克尔(1995,中译本,P11)认为,“经济分析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解释全部人类行为。”但也有许多人对泛经济分析方法持批判态度。西蒙(1988,中译本,P18)指出:“经济学家们给经济人赋以一种全能的荒谬理性。这种经济人有一个完整而内在一致的偏好体系,使其总是能够在所面临的备选方案中作出抉择;他总是完全了解有哪些备选的替代方案;他为择优而进行的计算,不受任何复杂性限制;对他来说,概率计算即不可畏,也不神秘。”那么,具体地说,什么是经济分析方法呢?一般经济分析方法分为四个层次或步骤(杨小凯,1998,P5——P10)。第一层次是把人们决策前的经济环境用数学函数描述,如用效用函数描述人的嗜好和欲望,用博弈论中的博弈规则描述经济制度,用生产函数描述生产条件等。第二层次是决策的比较静态分析,用数学中的最优决策理论分析人的自利行为。第三层次为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用均衡概念分析不同人的自利行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如果在进行第二、第三层次分析时考虑时间因素,则为决策的比较动态分析和均衡的比较动态分析。这三个层次的分析都被称为实证分析,即不对问题做价值判断,只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出现什么结果。第四层次的分析是与价值判断有关的所谓福利分析或规范分析,研究人们自利行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是否对社会有利。这四个层次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主要分析工具就是数学。由于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借助数学可以降低经济学家之间的沟通费用,数学模型有助于经济学知识的积累。经济学的这种研究方法使经济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相比,内在逻辑统一,论证严密,知识可积累性强,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Koontz)在1961年和1980年的两篇文章中描述为“管理理论丛林”时期;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管理学届
又掀起企业文化的研究热潮。上述管理学发展过程反映了随着对管理学认识的深入管理学研究重心的不断转移,而这种转移变化有赖于其它学科理论方法向管理学的移植。古典管理阶段侧重于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是以工业工程、经济学方法及社会学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方法基础之上的;至于现代管理阶段则更是移植了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方法形成了 “管理理论丛林”。最初孔茨所谓的“管理理论丛林”包括六个学派,即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量学派。这些学派的根本差异就是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区别。进入80年代,孔茨又宣称原来的6个学派已发展为11个学派,即经验或案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协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和情景学派、经理角色学派和经营理论学派,并认为所谓学派(school)应叫做方法(approach)更为合适。显然,管理学的这些学派或研究方法基本都是移植其它学科的方法,单一或交叉使用发展而来的。Mayo)人际关系学说及随后发展的行为科学理论支配的阶段;进入60年代以后是现代管理阶段,这被孔茨(HWeber)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管理、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古典组织理论等;本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则是梅奥(EFayol)、韦伯(M与经济学相比,管理学缺乏这种内在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这决定于管理学的学科目的及管理学研究问题的性质。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强调实用的学科,旨在探索组织的管理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用于解决组织的管理问题、指导组织的管理实践,实现组织的目标。为了对组织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考虑组织内外的多种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心理等方面因素,针对组织中的各类管理问题,运用经济学、数学、运筹学、工程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系统工程、控制论、信息论的等多种学科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对管理活动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这就决定了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多学科移植交叉性(崔援民、黄群慧,1998)。从管理学的发展过程可以更清楚地说明管理学的多学科移植交叉性的方法论特征。管理学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本世纪初到20年代末,以泰罗、法约尔(H
三、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互借鉴
当着重分析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领域分工和研究方法差异之后,我们有必要说明两门学科的相互依赖关系。上述经济学和管理学在企业问题研究上达成的默契“分工”显然只是学科理论上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如同现实中的契约是不完全的一样。①有分工,必须有协作,这种理论研究分工的存在绝不会妨碍在解决现实企业问题时两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只会促进我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学科发展看,经济学和管理学是相互借鉴、互为促进的,一方面,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作为更一般意义上揭示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会给企业管理学提供基础经济理论支持,管理经济学就是以此为己任的经济学分支;另一方面,对管理学提出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经济理论的修正和发展,如西蒙通过对管理性组织的决策过程的研究,提出“有限理性”和“令人满意准则”两个决策理论的基本命题,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提出挑战,促进了经济理论发展。这种学科间的相互借鉴、互为促进无疑有利于各自的完善和发展。
然而,由于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两门学科之间相互借鉴的程度差异很大。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被认为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双重属性,① 其研究方法具有多学科移植交叉的特征,因而管理学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任何有利于解决管理问题的知识,无论其属于什么学科,都可以被吸收、借鉴到管理学中(当然这是以牺牲管理学自身的科学性为代价的),管理学家对此进行综合创新,促进管理学的发展。因此,管理学吸收、借鉴了大量的经济学知识,甚至完全可以认为企业管理学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与管理学相比,经济学崇尚理性、追求科学主义,有自己固有的研究分析方法,任何没有用数学语言表达的知识都难以进入主流经济学,被经济学家所接受。这无疑保持了经济学的纯洁性和科学性,有利于经济学知识的长期积累,但也阻碍了经济学从除数学以外的其它学科吸取营养、学习借鉴相关知识。这应是经济学中较少有管理学知识的原因之一。
经济学为追求形式的科学性,有时是不惜代价的。这一点在经济学对待企业家的研究上很有代表性。在早期的经济思想中,企业家是作为生产、流通、分配过程的关键角色,被认为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但随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兴起,企业家在经济理论中消失(disappearance)了。由于新古典主义理论强调完全信息和完全市场,这种市场会进行一切的必要协调,毋须企业家的干预,管理和决策变得无足轻重,最具审美合意性的适用完全竞争条件的阿罗和德布罗的竞争——均衡范式中没有企业家的地位,因而,到19世纪末企业家这个术语几乎在主流经济理论著作中消失了(Baumol,1968)。Barreto(1989)曾以一本专著的篇幅对这个现象产生的过程、原因、理论背景等进行了论述,其核心论点是:主流经济理论之所以抛弃企业家,是因为任何把企业家引入主流经济理论体系的尝试都会破坏理论模型的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为了追求经济理论体系本身的完美,主流经济学家们把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的企业家“扫地出门”。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牺牲经济学的现实性复杂性、建立经济数学模型、追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的科学性,从长期来看对经济学的发展更为有利,“正象15世纪化学中的炼金术与当时认真做简单的化学实验相比,前者看似离现实更近,而后者由于不成熟,看似远离现实,但从长远而言,严格的科学方法终将靠数代人的连续有效知识积累,用现代化学替代了炼金术(杨小凯,1998,P11)。”
显然,进一步详细研究数学方法与经济学的发展超出了本文的论述范围,但本文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领域分工、研究方法差异引伸到两门学科的相互借鉴问题,这无论是对经济学发展还是对管理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地说,吸收借鉴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一门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经济学和管理学都不例外。关于经济学的发展,我们应该有经济学家卡森(M.Casson)的胸怀,把其置于整个社会科学中考虑。他在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的“企业家”辞条中最后指出(中译本,1992,P164):“对企业家的研究开阔了经济学的视野,不在囿于推导出一组连贯的价格与数量的等式。人类个性方面的因素——如自信——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文化状况影响下性格的可塑性也是如此。因此,关于企业家的理论不是使普通的价格理论走向完整的最后一步,而是使经济理论发展成为更广泛的社会科学整体一部分的第一步。”
主要参考文献
1. 孙继伟(1998),《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经济学家》,第3期。
2. 高鸿业、吴易风(1988),《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
3. 高鸿业(1996),《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4. 张军(1998),《国企改革与经济学家的作用》,《中国经济时报》,9月2日。
5. 张雄(1995),《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立信会计出版社。
6. [美]罗杰•弗朗茨(1988),《X效率:理论、论据和应用》,上海译文出版社,中译本,1993年11月版。
7. [法] 泰勒尔(1988),《产业组织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
8. 钱颖一(1989),《企业理论》,载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9月版。
9. 芮明杰、袁安照(1998),《现代公司理论与运行》,山东人民出版社。[美]加里•S•贝克尔(1976),《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版。[美]西蒙(1976),《管理行为》,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杨小凯(1998),《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崔援民、黄群慧(1998),《21世纪管理学发展与现代管理方法论》,《中国软科学》,第3期。[美]O。哈特(1995),《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15
Baumol,W.J(1968).Entrepreneurship in economic theor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 5
8.64-71.16Barreto, Humberto(1989)。The Entrepreneur in Microeconomic Theory: Disappearance
Explan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美]卡森(1987),《企业家》,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中译本
P162-P164,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