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要点2015

2021-11-23 01:2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要点201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要点2015》。

第一部分

科研研究的目的和过程

第1章

科学过程与研究设计

1.1

前言与基本概念

1、科学的目的是追求真理,解释并预测自然或社会现象;

2、求知的四种方法:

宗教

权威

逻辑

科学

3、看待现实的3种观点:

前现代观点:个人的经验无关紧要,也不能改变现实;

现代观点:

有一个客观的现实,但是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经验,因此客观现实和主观经验能够并存;

后现代观点:没有客观事实,只有对现实的印象或者主观经验,这些现象和经验都被认为是现实或者真理。

1.2科学研究过程

是对自然或者社会现象做系统性的、受控制的、实证的和批判的调查,他可以始于理论,也可以终于理论。

1、科学研究过程的4个步骤:

第一步,提出研究问题;

第二步,进行文献回顾;

第三步,找到理论并且形成假设;

第四步,设计并执行实证研究。

2、研究设计的两个目标

--控制差异

--确保效度

三大类差异:最大化系统变异,控制外生变异,最小化误差变异

系统变异:因变量的差异,它受到研究假设中的自变量的影响;

外生变异:外生的或者研究目的不希望得到的其他因素的差异;

误差变异:由于随机波动而导致的指标差异;

效度:指研究成果的可行程度。

四种效度:

构念效度:测量的准确性

内部效度:结果是否真的由所假设的原因导致

统计结论效度:以统计检验对假设的关系进行解释的可行程度

外部效度:假设的因果关系能否应用到对因果变量的其他测试方法,推广到不同类型的人、环境和时间当中。

第2章

研究的起点:提问

2.1

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

问题的重要性和新颖性;

问题与理论和实践的相关性;

2.2

用什么方法发现好的研究问题

由现象驱动的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

由方法驱动的问题:多层次、纵向、跨文化

由灵感驱动的问题:深度思考、与他人交流

由文献驱动的问题:广泛阅读

2.3

如何将一般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

化问题为研究变量和假设

化问题为研究设计

2.3.1研究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用定性方法研究全新的课题和变量

用实验法研究具有因果关系的假设

用问卷研究的方法/调查法来检验相关性假设

2.3.1.1问卷研究法分(主要考虑是否含有时间维度影响因果)

横向研究法:同一时间段内,对研究的所有变量搜集大样本的数据,这些样本通常跨越部门、企业甚至国家。

纵向研究法:对确定的样本的变量,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去搜集数据。

第3章

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构

3.1理论和理论建构

理论:Merton定义为“在逻辑上相互联系并能获得实证性验证的若干命题”

Bacharach定义为“一个概念和变量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概念之间通过命题联系在一起,而变量之间则通过假设联系在一起”

中层理论:相对宏大理论和细微理论而言,概念是中层理论的基本要素

3.3.3做出理论贡献的方法:

判断标准:实证的和理论的四种发展理论的方法:

深化:研究者在已有的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成分,使得原来的理论更全面、更具体、更精确和更严谨,从而增加了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繁衍:研究者从其他领域的理论中借鉴某个或者某些思想、将其应用到新领域的现象上。

竞争:针对某个已经完全建立起来的理论,提出新的理论,却做出与原来理论争锋相对的解释。

整合: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已经建立起来的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3.3.4归纳和演绎

归纳:通过对于具体事件的总结,从中发现一般性的规律或者原则。

演绎:将笼统的、一般性的原则推演到具体的事例。

3.4实证研究中的理论描述

讲述一个故事

列出参考文献和引用别人的成果

引用实证研究发现

在概念之间构建联系

为研究建设进行的推理

运用框图说明理论

结束并继续故事

第4章

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与挑战

4.2科学哲学:

实证主义

逻辑哲学论

逻辑实证论

进化认识论

4.2.1问题产生于三种不同的情境:

1、理论与观察或者实验的结果不一致

2、理论系统内部发生互相矛盾的现象

3、两个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冲突。

第二部分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5章

实证研究的设计与评价

实证研究注重客观现实与抽象理论之间的双向依赖关系。

5.1.3实证研究中的数据搜集

数据的三种来源:

1、外界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件作为数据来源,在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将外界信息转化为数字;

2、研究者无法直面直接观察对象,需要借助测量工具,实现数字化的描述;

3、将测量工具用于他人可以观察的行为。

5.2.1

研究设计的目的和过程

研究设计的目的有三:

1、有效的回答研究问题;

2、满足实证研究效度的要求;

3、控制研究中设计的各种变异量。

5.2.2

研究方法的选择

1、实验法

自变量由研究者控制或操纵;

当研究者主要关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剔除各种替代解释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时,实验法是最好的选择。

2、准实验设计

没有对被试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而是在自然场合下进行观察。

相对于实验法,缺点在于不能用随机分配消除混淆变量和替代解释,内部效度略低,但是准实验设计对研究条件要求较低,可以做到灵活多变,而且所得到的结论使用范围较广。

3、问卷调查

特点是快速、有效、廉价。

需要大规模的样本才能保证自变量有足够的变异量。

4、二手数据

来源不受研究者控制,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配。

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较高,适用于研究对象较大、需要较大规模样本、时间跨度长。

5、质性研究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接触。

样本量普遍较小,经常通过方便抽样方式获得。

由于来源不受控制,很难将研究结论进行重复验证。

对研究过程控制程度较低,质性研究对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推论不容易严谨。

它可以作为数据来源方式、其他研究手段补充、成为孕育新概念、新理论的摇篮。

研究问题的性质和对研究结果的预期。

选择研究方法主要考虑的点见书130页。

5.2.3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匹配

5.2.4

数据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5.3

实证研究的效度评价

1、构念效度:测量的准确性

如何提高构念效度,有两种方法:

从分析抽象构念的角度,需要精确定义理论构念并明确它的内部结构。

从变量自测的角度,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以控制测量误差。

2、统计结论效度:以统计检验对假设的关系进行解释的可行程度

统计决策的四种可能性:

接受正确的零假设

拒绝错误的零假设

拒绝正确的零假设“存伪”

接受错误的零假设“去真”

3、内部效度:结果是否真的由所假设的原因导致

3.1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出自变量之外的各种混淆变量。

3.2常见混淆变量:

过去事件的影响;

成熟效应;

测验效应;

统计回归;

自我选择效应;

流失效应;

测量工具效应。

3.3如何预防:

一方面,从强化变量间的理论联系出发,在概念层面充分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同时通过文献搜寻可能影响的混淆变量,予以测量,在统计检验时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从选择研究方法上进行考虑。

4、外部效度:假设的因果关系能否应用到对因果变量的其他测试方法,推广到不同类型的人、环境和时间当中。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研究样本的选择;

研究环境本身可能具有特殊性,造成我们得到的结果无法推论到整个目标群体;

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性。

5.4

实证研究中的变异量控制

5.4.2

最大化系统变量

5.2.3

控制外生变异

常用的控制方式:142页

1、排除法

2、随机分配法

3、配对法

4、统计控制的方式

5.4.4

最小化误差变异

第6章

实验研究方法

6.1

研究的类型

理论和数据的关系:

有数据支持但无理论指导

有理论但无数据支持

既有理论又有数据

6.2理论和假设

理论就是解释和预测某些现象的一系列假设,通常用来解释已经发生的事件和预测未来的事件。

假设是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陈述。

自变量:就是在你的假设中引起某个详细的变量,也是实验中被实验者操纵的变量。

因变量:就是在你的假设中被预测的变量,或者实验者认为会随着自变量的变而变化的变量。

单一自变量假设和多自变量假设

6.3

什么是好的假设

一个好的假设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必须是能否证伪的;

必须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

需要具备实际意义上的重要性;

简洁;

具有繁衍性;

有趣的;

--三种反映154页

6.4

实验室研究

检验假设的三种方法

1、观察性研究(搜索自然发生的数据)

优点,帮助证实实验室里获得的结果在自然环境下也会发生;

缺点,受到与假设无关因素的影响;只能说明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2、现场试验(在自然环境下进行有控制的实验)

缺点,受到与假设无关因素的影响。

3、实验室实验

对其他因素加以严格的控制,只改变我们希望改变的自变量,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准实验:这种实验者不能直接操纵自变量,不能对被试在各个实验组之间随机分配的实验。

6.4.4.现场实验与实验室实验的比较

6.5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6.5.1随机化:指实验材料在各个实验组之间的分配,被试的实验顺序等是随机产生的。

完全随机化

随机分配: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各个实验组的过程

随机分配的原因:

统计分析的需要

可以减少甚至去除某些额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没有得到控制的干扰因素的影响。

6.5.2复制

在相同的处理下,独立重复实验以得到类似的实验结果。

复制的原因:

复制可以让实验者对实验误差有一个预估;

由统计分析性质可知,相较于一次测试,多次的复制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估计样本均值。

统计分析需要一定的数据量才可以达到一定的置信度,复制可以提供一定的数据量。

6.6

实验的效度问题

内部效度威胁因素:

通常称为混淆变量,指的是没有得到控制的无关变量,这些变量使测试结果产生了系统性的偏差,导致我们不能确定因变量的变化是否是由自变量的变化产生的。

常见威胁因素:

1、被试选择偏差

2、实验者偏差

3、成熟程度

4、偶然减员

5、测试关联

6、统计回归

7、多重因素作用

外部效度威胁因素:

1、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2、霍桑效应;

3、需求特性;

4、安慰剂效应。

6.7

如何把假设转化成实验?

6.8

实验设计

6.8.1

组间设计

假设只有一个自变量。

参与不同实验组的人是不同的。

6.8.2

组内设计

要求被试要参与某个自变量的所有可能情况。

6.8.3

组间设计和组内设计的选择

组内设计的缺点:

需求特性影响较大

可能产生传递效应

*抵消平衡法:随机把被试分配到不同的实验顺序中。

组内设计的优点:

由于不存在被试的组间差异,组内设计更容易做出显著的效果。

6.8.4

因子设计

在一个实验中,同时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主要效应:分析一个自变量时忽略另一个自变量的影响。

交互效应:同时考虑两个自变量,看组合对自变量的影响。

组间因子设计

组内因子设计

混合因子设计

第7章

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没有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实验。

7.1

组织公民行为与服务质量的准实验研究

7.1.3

准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传统实验方法的使用;控制组

测量方式;时序测量

“显著性”测试。

第8章

实地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

问卷法的优点:

1、最快速有效的搜集数据;

2、适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高,数据样本量大;

3、对被调查者干扰较小,得到被调查者的支持,可操作性强。

4、成本低廉

问卷法假设条件如下:

1、大多数的参与者会认真地阅读和回答问卷中的所有问题;

2、大多数的参与者有足够的能力理解问卷中的问题;

3、大多数的参与者会提供真实而坦诚的答案。

8.1

问卷的设计

8.1.1

沿用现有的量表

益处:

1、在文献中占有显著地位的量表一般有较高的信度(稳定性和准确性)和效度(概念和变量);

2、在文献中被反复使用的量表认可度高;

局限性:

1、文化上的局限性

2、时间上的局限性

3、语言上的局限性

注意事项:

1、确认量表的适用性:

概念上的适用性;文化上的适用性;样本上的适用性。

2、确认量表的可行性

3、尽量沿用其量表中所有的问题,不要任意删改。

4、确保翻译的质量。

8.1.2

自行设计量表

情况:

1、现有的量表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

2、研究的目的在于测试某一源自西方的概念的跨文化应用性;

注意事项:

1、问卷设计的决策:

问卷中将要调查哪些变量?

问卷中的变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问卷中所含的变量使什么样的结构?

2、量表的尺度

尺度可以分为4大类:列名的、顺序的、间隔的、比例的。

列名法的尺度:帮助研究人员将研究样本归组分类;

顺序法的尺度:不仅将变量归类,且将其排序;

间隔法的尺度:不仅将数据归类、排序,还能导向一系列的数理统计。

比例法的尺度:尺度有一个绝对的零起点,不带有间隔法的尺度在起点方面的任意性。

3、问题的设计

开放型或者封闭型

正向和反向

4、在设计问题中需避免的现象:

避免使用具有双重意义的问题;

避免使用诱导性的问题;

避免使用答卷者须依赖记忆才能回答的问题;

避免启动答卷者为满足社会期望值而答题的动机。

8.2

增强问卷法的有效性

共同方法变异:指由于测量方法的单一性(而非测量变量所代表的关系)所造成的变异。

8.2.1

途径:

1、多卷多时点问卷法

2、多群体问卷法

3、多来源数据综合法

8.2.2.多来源数据综合法

将研究建立于对自我报告的数据和非自我报告的数据的综合性的搜集和分析之上。

1、锚点法:用客观数据形成锚点,以此为基准来研究主观的心理现象;

2、共测法:运用自我报告和非自我报告的数据来测量同一变量,为研究结果提供外部效度的依据。

3、延伸法:帮助研究者跨越自己的研究领域、延伸研究的范畴。

第9章

二手数据在管理研究中的使用

9.1

界定二手数据

1、一手数据的特征:

数据按照研究者的问题设计直接向被调研对象搜集而成;

直接用于研究者自己的研究项目;

在数据搜集过程中研究者通常与被研究对象发生直接接触;

数据一般为研究者所拥有。

2、二手数据的特征:

原始数据是他人搜集的;

原始数据的搜集是为了其他目的,而不是专门为本研究设计而为;

使用二手数据时,通常不和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

通常可以通过公共及公开的渠道获得。

3、使用形式:

作为基本的数据来源和形式;

作为辅助性的数据源泉,旨在增加对实证北京的理解和把握,或者用于对所选取样本数据的可靠性确认;

作为问卷数据的补充信息。

9.2二手数据的传统和贡献

9.3文本形式的质性数据

9.4

矩阵结构化的量化数据

9.5

二手数据的优越性

9.5.1基于二手数据的样本量通常很大,样本甚至可以具有时间跨度,从而获得面板数据;

9.5.2

二手数据通常具有较高程度的客观性;

9.5.3

二手数据具有高度的可复制性,使实证研究更具有“他律性”

9.6

使用二手数据的“眼、法、工”

需要有理论透镜去捕捉、识别和选取适用的二手数据;

确认数据的可靠性和信息识别、提取以及编码的准确性;

要有耐心,肯花时间,不怕费事。

9.7

使用二手数据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不可一味的贪图利用“现成”的二手数据的便利,把严肃的学术研究变成数字游戏和论文“制作”;

2、不可无原则的妥协于二手数据的局限,结果理论和实证不同,研究发现和解读似是而非;

3、不可盲目的陷入二手数据的挖掘中,忽视对管理实践的关注,不接受现实世界的“地气”,是研究索然无味。

二手数据的缺点:

变量指标的契合问题;

变量指标的准确性问题。

二手数据的4种误差:

9.8

二手数据在中国的使用

第10章

实地研究中的案例研究

10.1

案例研究的意义

10.1.1.什么不是案例研究

10.1.2

什么是案例研究?

是一种研究设计的逻辑,必须要考虑情境和研究问题的契合性。

三大类:

探索性案例研究

描述性案例研究

因果性案例研究

10.2

案例研究的质量

10.2.1构念效度

10.2.2

内部效度

10.2.3

外部效度

10.2.4

信度

10.3案例研究的执行

10.3.1准备阶段

10.3.2执行阶段

10.3.3对话阶段

10.4

案例研究可能遭遇的问题和解决

第11章

质化研究及其数据分析

11.1

扎根理论建构的基本原则

11.1.1

为什么要做质化研究

本质和特征

11.1.2扎根、理论和建构的概念如何构造了质化方法

11.2

数据分析:编码与编码过程

11.2.1

苏筠的研究:开放式编码

11.2.2

郑英建的研究:轴心编码和选择性编码

第12章

管理与组织的情境化研究

12.3

情境的含义和影响

12.3.1

情境的含义

情境不只是外部环境,还存在于个体内部,例如个体理解周围世界的总体倾向、判断和决策的逻辑、思维过程和个人特点等。

情境的三个层次:

个体层次:认知方法、交流方式、信仰系统

中观层次(离散的):行业、职业、公司环境、群组构成、领导风格、工作特征、物理环境、人口特征

宏观层次(统括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技术、气候、地理、历史、宗教

12.3.2

情境的影响

四种:

现象程度的大小或高低的不同;

现象意义及其表现形式的不同;

两个现象之间关系的形式和大小的不同;

两个现象之间关系的解释逻辑的不同。

12.3.3

情境化的定义

情境化指在对现象进行实证研究时,识别并考察他们所在情境中相关的和有意义的元素。

可以加强现有理论、提高其精度并且提升其预测能力;深度情境化尤其能发展有效理论以解释新情境中的独特现象。

12.4

四种情境化的方法

12.4.1

方法一:研究情境无关型现象时的情境化

12.4.2

方法二:研究情境嵌入型现象时的情境化

12.4.3

方法三:单情境中研究情境敏感型现象时的情境化

12.4.4

方法四:研究方法的情境化

第三部分

管理学研究中的测量统计方法

第13章

理论构念的测量

13.1

测量与管理学研究

一项研究计划通常包括:

确定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的样本类型;

操纵或测量用于解释的变量—自变量;

观察结果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

控制可能影响结果单不属于主要研究兴趣的—外生变量;

通过适当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得到结论。

测量的定义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规则,用数量的方式描述研究对象所具备的某种特征或行为。

13.2

测量质量的评价

13.2.1

理论构念与测量指标

反映型指标:测量指标是理论构念外在的表现形式;

构成型指标:指测量指标说明了理论构念的不同方面,构念的意义存在于对这些指标的整合基础之上。

反映型测量模型更加接近于实证主义的认识论传统;

而构成型指标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概念的模糊性;

2、信度系数很难评估;

3、统计上不准确;

4、构念效度难以推断;

5、因果关系模糊

13.2.2

构念效度

指理论构念与其测量量表之间的一致程度。

影响因素:

研究者的操作性定义出现了偏差、测量内容没有充分的反映目标概念、量表缺乏信度。

量表的污染

量表开发的三条原则:

详细定义目标构念,使量表内容最大限度地包括构念的各个成分;

发展出清楚的测量指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其他相关概念的影响;

努力控制各种随机因素对测量过程的影响,如测量当时的物理环境、受试者的心情等。

13.3

量表开发的一般步骤

13.3.1

构念说明

好的定义还应该着重说明目标构念的5个特征:

1、清晰定义目标构念的性质;

2、明确解释目标构念与其他相近构念的差异在哪里;

3、清楚地确认理论构念的层次;

4、在构念说明时,我们需要确认它所应包含的内部成分;

5、在明确构念内部结构的基础上,说明与目标构念密切相关的前因变量与后果变量。

13.3.2

产生测量题目

演绎法—由上而下—通过整合已有文献,对构念进行清晰定义,确认测量指标应该涵盖的范围;

归纳法—由下而上—通过定性的方法去了解构念的内容与结果,结合现有的文献,产生测量指标。

13.3.3

内容效度的评价

定性评价时着重:

检查每一测量指标是否具有代表性,即这些指标是否恰当地代表了构念定义中的某一方面的内容;

所有的测量指标是够完全涵盖了研究对象的理论边界,测量指标是否与构念定义之间实现一一对应;

测验指标的分配比例是否反映了构念中各个成分的重要性。

定量评价时方法:

直接评价测量题目与构念定义的匹配程度;

通过评价测量题目区分度的方法实现对内容效度的定量评估。

13.3.4

内部结构的检验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13.3.5

内部一致性与稳定性评价

13.3.6

聚和效度和区分效度

13.3.7

逻辑关系网络的建立

13.4

中国管理学研究中的量表开发取向

直接翻译取向

修改取向

去情境化取向

情境化取向

下载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要点2015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要点201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跨学科2比较研究3权变 4数学5历史6实验7假设8归纳方法 管理要领:1目标是管理灵魂2人是管理根本3管理者是管理核心4环境是管理舞台5管理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管理学研究方法-考试

    一、名词解释:1.方法论:指一种研究程序的哲学,它包含了研究推理背后的假说和价值观以及研究者用来解释数据以获得结论的标准。2.研究设计:是指科学研究的计划,也就是设计一个发现......

    “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范文模版]

    “管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ology 管理学研究方法学)(2008年3月)共4篇18章序论: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第1章 管理学研究方法导论 Management Research......

    管理学同经济学研究方法融合可行性研究

    管理学同经济学研究方法融合可行性研究摘要:相对于发现较早、发展较完善的经济学,人们还未对“管理学”概念形成统一的认识,但由于两者是由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问题,即如何使物质或......

    材料研究方法知识小结

    1 x射线 1、本质是电磁辐射 2、x射线产生:在高真空中,凡高速运动的电子碰到任何障碍物时,均能产生X射线,对于其他带电的基本粒子也有类似现象发生。电子式X射线管中产生X射线的......

    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第3章 计划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 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组织、人事、......

    管理学复习要点

    管理学复习要点 说明:复习要点将涉及所有考试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对内容实质的理解,而不应只注重死......

    教育管理学要点

    教育管理学 1.教育管理学的性质:①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②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③教育管理学的文化性。 2. 教育管理学的特点: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