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的一点认识

时间:2019-05-14 20:5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经济的一点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经济的一点认识》。

第一篇:对经济的一点认识

对经济的一点认识

自古就有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国石油的千万图书下基层,百元员工品书香的活动中,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社会这架马车,不被落下。

在我看完《政治与经济》这本书之后,我对经济的认识比以前更加的深刻了,以前看电视经常遇到财经方面的问题和专业名词看不懂,只能遗憾的跳过,根本不懂其中的关系。在我看完了这本书的经济部分之后我明白了许多,现在看到财经频道的经济问题我一听就懂,甚至还给家人偶尔讲解几句。

在这本书中它很系统的从经济的基本概念开始以及我国经济的一些重要概念,然后是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的术语解释。在第一章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要算是小康社会这个名词,因为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中描绘了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人均年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为百姓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现代化生活环境。在第一章中还介绍了生活中常用的经济学定律,例如我们常常说到的蝴蝶效应等。然后全面的介绍了一下现有的世界主要经济组织。其中包括了总部所在地在我国南海的“博鳌亚洲论坛”等。

在本书的后面还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的市

场经济及经济学中的经典文献,为我们学习经济学指明了道路。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大章详细介绍了当前经济热点和对这些热点的解说。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章。因为这些都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的发生着,而且我们深深的体会着。也同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在这一章中介绍了我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物价的上涨和收入的增长,我们正在经历着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二次价格大幅度上涨。特别是2008年以来物价的上涨速度更快。我个人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房价的大幅度上涨,我觉得用暴涨来形容都不为过。而人民的经济收入却没能跟上物价的上涨速度,这其中有着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和严重的中国社会问题。在这种经济情况下我们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当前我国存在的一个很明显的经济弊端就是我国的贫富差距很大,而且近两年恶化的更加严重。想当年邓小平同志告诉大家我们要达到共同富裕,先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然而看看当下的中国,贫富分化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中国政府也公开承认收入差距悬殊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目标是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在这次党的十八大中也有代表委员提出了要对工资分配进行改革,不知道这样的理想何时能够实现。

在最后我个人对中国的经济提出一个历史的问题,让历史来为我解答:中国的贫富差距何时能够开始缩小?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何时实现?

总之很感谢集团公司这次百万图书下基层活动。让我自由的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不想上岸。

第二篇:对经济适用房的认识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考试卷面纸

~学第学期

姓名号院(所、部)年级专业指导老师课程考试方式

对经济适用房的认识

中文摘要:

随着商品房的价格不断攀升,经济适用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面临着中国十三亿的人口大国,怎么能很好的处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决定着经济适用房能很好的开展下去,随着经济适用房的开展,虽然有好的一面,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到头来,人民住房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只有对商品房降价,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政府”,“商品房”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房的价格相对同期市场价格来说是适中的,适合中等及低收入家庭的负担能力。适用性,是指在房屋的建筑标准上不能削减和降低,要达到一定的使用效果。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另一种出租为主的住宅政策称为廉租房。

随着房地产诸多政策的发布,引发了许多对象现阶段经济适用房政策的争论,下面就以我对经济适用房的看法,谈谈对其的认识。

首先我先谈谈经济适用房积极地一面

(1)体现了政府人文关怀的重大举措。

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很多人买房已经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就拿南方大城市来说吧,广州,福建,北京等一线城市,购房者往往是望房心叹。普通市民甚至连住房里的一间卧室都买不起,可见购房者压力之大。而对于二线城市来说,中上收入的购房者勉勉强强的能买到住房,而对于下层收入者也是同样的问题,而银川等这样的三线城市,人们为了买房都眉头紧锁。可见居高不下的房价越来越困扰绝大多数人民。而政府适时的提供经济适用房,则很好的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足见经济适用房是民心工程。

(2)适当的缓解了人民各方面的困境。

由于买不起房,许多人去租郊区相对低廉的出租房,而这样,则离上班的地方的相对较远,同时,频繁的搬迁使得儿童不断地变换新环境,影响儿童的学习和智力的提高。而政府建设经济适用房,不但可以减轻低收入者的经济压力,妥善的管理。还能对低收入者进行相应的补助,让儿童更好的投身到学习之中去。

(二)经济适用房同样有不和谐的一面,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经济适用房信用度不高,引发了社会矛盾。

近日,在湖北武汉的一次经济适用房的要好申购过程中,出现了六个人,他们不断连 1

续摇中了房号,巧合的是他们的购房资格证明编号也是连号。就在人们的一片质疑声中,房管部门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六个人的申请材料全都是虚假的。那么大家看来本来应该十分公正的电脑,怎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整个摇号过程中又有哪些猫腻呢?这些一连串的疑问让大家对其失去了信任,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矛盾,阻碍了经济适用房的发展。

(2)经济适用房推行力度不大,人民意见很大。

本人对经济适用房的认识就是通过这篇论文才知道的,可见政府对经济适用房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不大,面对中国十三亿人口,中国在过去的几年间,不能及时的满足广大人民的要求,这么好的政策却使很多人都享受不到。所以,人民对政府的经济适用房的推行力度产生了质疑。

(3)经济适用房制度设计缺陷。

现阶段,我国各大城市,作出的经济适用房购买群体的限制太过严厉。这就使真正需要这个房子的人,被排除在外面,而有条件买经济适用房的人,其实都不需要这个房子,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4)经济适用房难以体现社会公平。

既然低收入者家庭可以享受到经济适用房制度,那么那些不穷不富的普通工薪阶层,他们的权益由谁来保护呢?大家都知道,经济适用房制度是个好政策,但是现阶段,普通工薪阶层却不能享受这个好处,只能买更贵的商品房。出现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平现象。

(三)经济适用房该通过怎样的调整,才能使其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呢?对此,我有以下观点。1.降低土地价格及各种税费,让商品房走进普通民众

经济适用房可以让中低收入家庭受益,普通工薪阶层却要买价格是经济适用房好几倍的商品房,这难以体现社会公平,因此我建议,是否可以对现有的商品房制度进行改革呢。首先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地,使土地价格趋于平稳;其次降低开发商的各种税费,作用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进而降低开发成本;最后,由政府对开发商开发成本进行监督,对开发商开发楼盘实行政策指导价,在保证开发商合理利润的同时让最大的利于广大群众。

2.政府购买商品房,廉租给中低收入家庭

针对低收入家庭我们真正要解决的是他们的居住权而不是产权,因此各地政府可以出资购买商品房廉租给低收入家庭,让低收入家庭有房住,具体租金标准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成功的例子,成都温江区政府贷款买房廉租给群众,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同时还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政府资产也得到了稳步提高,可以说是一举三得,这个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各地政府纷纷效仿的。

3.政府应该成立专项部门,进行市场调研,根据人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现在政府还是不了解广大人民的实际情况,不能很好的很好的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政府应该成立相关部门,先对家庭特别的困难的进行优先选择,这样才能使人们提高对政府的行人,同时,只有真正困难的家庭才能享受此待遇,更好的发挥经济适用房的真正作用。从上述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经济适用房显然是治标不治本,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政府必须再实施更好的办法对中国房价高,人民无钱买房的困境进行处理。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我相信,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完善每一项政策,大力建造商品房,是每一个中国人民不再为住房担忧,这才能更好的解决社会矛盾。

(参考文献)[1]山西财经大学毕业范文:《对发展经济适用房的认识》

[2]邓位:《关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反思与对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zxb200108011.aspx

第三篇: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

中国经济新常态,简单可理解为:这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其现实背景,即中国经济正从中等人均收入水平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同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旧常态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旧常态的高增长,是不平衡式的增长,是以GDP为中心、以投资为主导、对技术进步重视不足的粗放式增长。所谓以投资为主导,实则是通过人为政策刺激而实现的增长,因而,在旧常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违背经济规律和资源环境约束的、不可持续的增长,也就不足为怪了。旧常态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必然促使经济转向新的增长模式并且实现与之对应的新常态。

在旧常态日渐暴露其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矛盾之时,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开始出现了下降。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了重大转变,增长速度下降至7%~8%之间,明显下了一个台阶。当时中国政策研究人士内部发生过激烈的争论,经过两年来反复辨析,基本形成了两点共识:一是,经济增速回落,不仅是国内外短期因素冲击所致,而且是中国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传统增长动力减弱、潜在增长率下降的结果。因此,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增速不可能也不应当再回到过去接近两位数的高增长。二是,虽然我国的潜在增长率已经不能支撑接近两位数的高增长,但潜在增长率不会一下子滑落到发达国家2%~3%的低速水平,而是具有一定时期内实现中高速增长的潜力。

不得不说的是,2012年11月,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掌舵中国经济发展“巨轮”后,就敏锐注意到中国经济这一重大变化和可能潜在的深刻影响。经过一年的研究观察和听取多方意见,2013年年末,中央对经济形势做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第一次统一决策认识:中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2014年年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总书记在对“三期叠加”进一步分析中,强调“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随后,在北京APEC峰会上,他概括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三大特点。在年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细致入微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九个趋势性变化。“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按照最高决策者的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那么什么是经济新常态,它的特征是什么呢?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高速。从发展速度层面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不少国家的经济增速都是从8%以上的‘高速挡’直接切换到4%左右的‘中速挡’,而中国经济有望在7%—8%的‘中高速挡’运行一段时间。环顾世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换挡”现象:1950年—1972年,日本GDP年均增速为9.7%,1973年—1990年期间回落至4.26%,1991年—2012年期间更是降至0.86%;1961年—1996年期间,韩国GDP年均增速为8.02%,1997年—2012年期间仅为4.07%;1952年—1994年期间,我国台湾地区GDP年均增长8.62%,1995年—2013年期间下调至4.15%。不少国家的经济增速都是从8%以上的‘高速挡’直接切换到4%左右的‘中速挡’,而中国经济有望在7%—8%的‘中高速挡’运行一段时间,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各个经济单元能接续发力、绵延不绝,导致发展能量巨大而持久。“比如,当服务业在东部地区崛起时,退出的制造业不会消失,而是转移到西部地区,推动西部经济快速增长。二是优结构。结构层面,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6.6%。“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已占GDP的80%以上,新常态下,我国服务业比重上升将是长期趋势。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从今年上半年数据看,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4%,投资为48.5%,出口则是负2.9%。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51.27%,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化速度将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打破。区域差距也将逐渐拉近。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8%,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6%,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仅为7.4%和7.5%。在新常态下,这种情况将发生改变。瑞士信贷2011年发布的报告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的工资收入年均增速将达19%,超过GDP增速。在这些结构变迁中,先进生产力不断产生、扩张,落后生产力不断萎缩、退出,既涌现一系列新的增长点,也使一些行业付出产能过剩等沉重代价。

三是新动力:从动力层面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1998年至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2013年降至12.2%,今年1至5月仅为5.8%。制造业的持续艰难表明,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

四是多挑战:从风险层面看,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2014年初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风险因素相互关联,有时一个点的爆发也可能引起连锁反应。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新常态的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适应新常态,是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落实经济新常态要求,追求经济新常态目标,必将有利于地方政府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中解放出来,使中国经济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转向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新常态的背后是执政思维理念的重大转变。新常态的提出,预示着长期以来 GDP增长马首是瞻的政绩考核指挥棒将会逐步淡化使用。新常态的核心是资源配置方式的理性回归。新常态,意味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新时期,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统筹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职能作用,确保政府既不缺位放纵市场,又不越位干预市场,也不错位扰乱市场,从而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才能最终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篇:经济认识

1、谈谈你对家乡(信丰)经济的认识?

信丰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已形成了“自然资源丰富、工业行业齐全、知名品牌增多、工业后劲增强”的特点。近年来,信丰县经济状况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就以下方面来看:

(1)现代服务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丰县现代服务业逐渐发展壮大,总量持续增长,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总量持续增加,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1978年信丰县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仅为0.03亿元,至2009年实现增加值14.83亿元,年均增长22.1%,高出同期GDP年均增幅7.8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成为推动信丰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因素。其次,信丰县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吸纳劳动力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信丰县劳动力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信丰经济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工业经济:近年来,信丰县牢固树立工业立县理念,紧抓发展主题,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力打造“全省工业强县”。通过努力,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特点: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近几年来,信丰县工业在增长40%的平台上连续保持高位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逐年加大。其中,工业支柱产业集群效应更加明显。新型建材、矿产加工、电子通讯、食品制药四大工业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利税总额突破6.5亿元,成长性主导产业机械化工销售收入突破9亿元。其中新型建材产业销售收入达18亿元,利税总额达2.2亿元;矿产加工产业销售收入达20亿元,利税总额达2亿元;电子通讯产业销售收入达15亿元,利税总额达1.5亿元;食品制药产业销售收入达7亿元,利税总额达0.8亿元。而且,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20户以上,其中,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2户以上,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户以上。利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15户以上。

(3)食品工业、农作物:闻名全国的赣南麦饭石、储量丰富,质量上乘,主要集中在我县金盆山乡;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达7000多万吨,位居全市之首;稀土品种繁多,且极具特色,中钇富铕混合氧化稀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居全国领先地位;森林面积302万亩,活立木储量320万m3,树木品种多样,材质优良,是赣南主要林区;信丰是“中国脐橙之乡”,被誉为“四大特产”的脐橙、烤烟、红瓜子、萝卜及甜玉米等是我县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经过多年的工业结构调整,现已初步形成了食品、建材、制衣、制药、煤炭、化工、林产、稀土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县现有工业企业达488家,从业人数达28333人。“铁石”、“圣塔”水泥、麦饭石酒、千喜片、陈香胃片、“森仕”服饰等产品被评为国优、部优、省优产品,成为国家和省级知名品牌。

(4)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精神文明花团锦簇。信丰县城区规模迅速扩大,高楼林立,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是“江西省卫生县城”。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联接城乡千家万户,跻身“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京九铁路和105国道构成交通大动脉;京九光缆纵贯全境,形成以程控交换、光纤传输为主的现代化

通讯网;华中大电网供给充足电力;县自来水厂日产水4万吨。

(5)交通运输:全县交通便利,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穿过县境5个乡镇,境内全长65公里,北上可至赣州、南昌、阜阳、商丘、北京,南下可至广州、珠海。有省养公路6条,共305.52公里,县乡公路33条,共1452.35公里。桃江流经县内85.3公里,上溯龙南,下达章贡区.信安、信雄、信池3条省道穿过县内9个乡镇,总长90余公里。县乡公路均实现油(砼)路化。赣粤高速公路贯穿县境60余公里。县城汽车站每天都有大、中客车发往赣州、广州、深圳、珠海、南海、中山、揭阳等大中城市。全县有货车约1000辆,可承运整车、零担货物至全国各地。

不过要使信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我觉得还应该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

(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围绕“调高、调优、调大”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扶持一批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重点扶持新型建材、矿产加工、电子通讯、食品制药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培育机械化工等成长性产业。

(二)加快“一园二线”建设,推动工业聚集发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高起点、高标准做好“一园二线”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走可持续发展路子。

(三)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坚持激活内资、招商引资、争取国家投资一起抓,在全县形成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的良好局面。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创新招商引资手段和方式,搭建招商引资平台,通过行政推动,资源导向,加大招商兴工力度。

(五)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工业强县良好氛围。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积极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解放思想,放低门槛,放宽领域,放活政策,着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经营灵活、就业门路广等作用,以“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壮大实力、增强竞争力”为目标,积极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七)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推动创新体系的建设,着力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八)实施人才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全面落实加快推进人才强县战略的各项政策,建立健全长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九)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对经济发展中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协调。

(十)加强政策扶持,建立激励机制。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试论对唐代寺院经济的认识

浅析对唐朝寺院经济的认识

摘要: 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寺院经济也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从而大大增强了佛教的势力。佛教寺院经济是佛教文化、佛教整体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基础。是封建统治阶级扶植起来的一种享有多方面特权的地主经济。本文将从寺院经济的获取方式、存在的问题来论述对寺院经济的认识。

关键词:唐代 寺院经济 存在的问题

据史料记载,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因受佛教戒律的约束,僧侣敛财的现象并未出现,及至南北朝时期迅速膨胀起来,发展速度惊人。特别是北朝一代,除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两次毁佛外,其余帝王都在极力维护佛教的发展,使得寺院的产业和依附的僧侣激增。由于统治集团的扶植,寺院已成为介于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不容忽视的势力。南北朝寺院经济的发展成为了隋唐寺院经济的基础。唐朝时期,寺院经济的实力达到鼎盛阶段。各个寺院都开始经营大庄园,广占田亩。据《旧唐书》卷一记载当时寺院的僧侣“驱策田产,聚积货物,耕织为生,估贩成业”。佛教寺院经济成为一种享有多方面特权的地主经济。

唐朝建立后,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李渊和李世民制定了一系列的抑佛政策来加强对寺院经济的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到了贞观后期,空前繁荣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能够容纳寺院经济的扩张时,统治者便放松了对抑佛政策的推行,寺院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例如:两京地区大寺名刹林立且每个寺院都是“膏腴美业,倍取其多;水碾庄园,数亦非少。”寺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统治者的赏赐、信徒的布施,以及土地买卖,兼并、寺院的设备出租和做法事等。其中,土地是寺院财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时,国家对于土地的转让买卖管理得十分严格,寺院靠“自力”即经济手段兼并土地的渠道是不太畅通的,土地的买卖不是僧侣地主获得土地的最佳方式,那寺院是如何获得土地来发展经济呢?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寺院获得土地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国家政权的赐地

寺院由国家赐予土地,称为赐田或赐庄,纵观整个世界寺院经济的发展来看,国家政权的赏赐是所有寺庙最初获取土地的基本手段。一般来说,皇帝在敕建寺院的时,同时要赐给寺院大批土地庄园。例如:显庆元年(656)秋,唐高宗下令在长安延康里建西明寺,寺院落成后“赐田园百顷,净人百房,车五十两,绢布二千匹”(《全唐文》卷二五《长安西明寺塔碑》)这是宗教发展的结果,因为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以自己的学说来为统治阶级服务,而统治者或提倡佛教,亦或支持道教,其目的都在于用宗教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对于寺院的恩赐,实际上是支付宗教为其统治服务的报酬。而“恩赐者”上至皇帝,下至世族,构成了寺院地主经济急剧膨胀的输血队伍。国家所赐的土地一般全是上等膏腴之地。但这种赐田的方式会随着国有土地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国有土地多,赏赐给寺院的土地就多,但如果国有土地减少,这种赏赐也会随之减少。

(二)、均田制下僧尼的授田

唐代均田法中有授田于僧侣的制度,僧给田三十亩,尼给田二十亩,授田的意义在于把寺观占田纳入均田制度的控制下。在这些有田地的僧侣死后,他们的所属财产也会归入寺院的常住田。由于佛教认为掘地伤生,僧人不从事生产,因此,统治者在赐田的同时还将附近农户若干封赐于寺庙,这样寺庙不仅获得土地的收益权,而且好拥有对世代在这些土地上耕作的农民的控制权,便于了寺院地主剥削农民。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地主剥削经济。不难看出,寺院经济的兴起,主要是统治阶级大力扶持的结果。而统治者以施舍的形式兴建寺院的同时,实际上是封建地主阶级内部完成了对于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瓜分。

(三)、私人的布施

佛教信徒对寺院施舍的财物,是寺院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佛教有“六度”的修行方式,布施处在第一位。它要求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以求得累积功德,得以解脱自身,死后升往极乐世界。在中国,布施的对象多为寺院、僧人。一些佛教信徒。上至达官贵冑,下至普通殷实富户,他们出于信仰和积功德的目的将私人庄园赠予寺院以求得解脱,例如:玄宗时期,号有“地癖”之称的李憕田庄遍伊、洛流域。安史之乱,李憕死于叛兵之手,他的儿子便舍田庄立为洛阳慧林寺(《唐会要》卷五五)希望为他累积功德。名相陆执曾舍给祥符寺“田千余顷,以饭僧”(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一一零)但是,也有为逃避税收和劳役的原因而布施财产的,这是因为寺院僧侣有免除税务力役的特权,富贵之家的子弟剃度为僧,其产业就可以逃避征税。从南北朝到唐初这一阶段,贵族富者对寺僧的捐献,一般不受法律的限制。但到了武后统治时期,给寺院捐献土地的风气很靡行,给社会土地问题待来严重的影响。睿宗下诏禁止说:“依令式以外及官人百姓将庄田宅舍布施者,在京并令司农即收,外州给贫下课户。”(《唐大诏令集》卷110睿宗《诫励风俗敕》)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唐朝统治者想对那些不经过批准而擅自施舍的田产,采取没收充公或分给下课户的办法来抑制这种猖狂的布施活动。但限制的效果并不明显。显然,这种施舍行为已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经济利益了。另外,由于一些僧侣利用宗教恫吓民众,加之农民阶级的迷信,一些自耕农或半自耕农的小民不得不将手中仅有的一点财产“施舍”给寺院,这种施舍不同于地主富民阶级的施舍,它反映了小农的破产和僧侣地主兼并土地的趋势加强。

(四)、农民依附于寺院

唐朝以前的僧侣阶层都享有豁免租调徭役的特权,因此,大批的农民将自己的私有土地寄托在寺院,当做寺院的私有财产,从而使自己的土地免于缴纳赋税。寺院僧主又可以分得这些依附农民逃避税收的部分利益。这种情况在南北朝至唐前期都比较普遍,虽然每一户寄托在寺院的土地可能很少,但这一群体的数量却很巨大,它们对寺院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庇护关系的建立导致了那些投靠者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而依附寺院民户“把地产献给教会是合算的,只要在交纳相当数量的租金的情况下,能够保留土地使用权”(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544页),而寺院地主所得到的不仅有大量的生产劳动力,同时还

有土地。寺院地主凭借着宗教这条纽带,既联系了封建世俗地主阶级,也联系着一般百姓,通过神权的力量来聚敛社会财富,把寺院地主经济的雪球越滚越大。除了经营土地来获得巨大财富外,寺院还是地区的商业活动中心,寺院周围有许多手工业的生产和交易场所,宗教节日的同时也是市集交易的日子,寺院经营许多盈利事业如:邸店、瓦窑、车坊、典当等,可以说中国古代最早的典当业就是从寺院兴起的。此外,寺院还有可以出租取利的设备,诸如粮食加工设备、水磨坊、榨油设备等。由于聚集了许多钱币、粮食等,寺院与社会各阶层还通过借贷获取高额利益,除了借一些资金给困难之人用于周转外,寺院还出借实物(一般都是粮食)给农民,用作日常生活必需品。

通过这些方式,寺院经济不断融入到世俗经济中,并与其他民间经济力量产生竞争。但是,寺院经济始终带有宗教属性,是构建在佛教基本财富观理论基础之上的。宗教阶层宣扬说寺院的财产都是属于佛祖的,但事实上,站在佛背后的是僧侣地主的集体而不是个人。由此可看出,寺院经济是一种变态的私有制,是一种集体僧侣地主占有财产的方式,这种占有方式打破了家庭私有制式的血缘纽带,也打破了国家编户制度下以地缘为界线的土地分管制度。是一种不完整、不成熟的私有制。

寺院经济的繁荣发展对宗教本身和社会都会产生一些影响,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第一,出现富寺贫僧的现象。由于寺院常住财产与僧众私人财产彼此独立,因此,即使僧伽富有资财,僧众也有可能很贫寒,表现在一方面是奢华的道场、贵重的法器、庄严的佛像、盛大的斋局,另一方面,普通僧侣却有可能乞食抱贫,亲历了中国佛教由盛转衰的日本求法僧圆仁记录了武宗灭佛后僧尼流离失所的动荡,“唐国僧尼本来贫,天下僧尼尽令还俗,乍作俗形,无衣可着,无物可吃,艰穷至甚”(圆仁,1986 :卷三:195)。最典型的是,有些寺院甚至不向僧众提供日常饭食。例如:唐初义净就抱怨中国寺院中不供衣食的做法。他认为,与其听任“寺家巨富,谷麦烂仓,奴婢满坊,钱财委库,不知受用,相共抱贫”,不如将常住财用于供养僧人,这样,僧人们就不必“巡家乞食”,为生活劳心劳力,从而“端拱不出寺门”(义净,1995 :221)。

第二,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寺院内部的经济管理问题会日益突出。有些思想不纯的人,看到寺院的经济效益,会想办法混进寺院组织内部,违反戒条,贪图享乐。个别思想不当的人的行为给寺院造成恶劣的影响,败坏佛教事业,使宗教的功能偏离正确的轨道。寺院组织内部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使不法之徒无可乘之机。

寺院经济的发展严重侵害了国家和世俗地主的利益,这乃是自唐初期开始接连不断的士大夫反佛,朝廷屡次压制寺院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但另一方面,寺院经济却正是在朝廷以及世俗各阶层的支持、扶植下膨胀起来的。它和世俗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封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本身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尤其是寺院经济的发展,对封建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佛教特殊的消费形式和消费手段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而佛教观念和佛教道

德,如业报轮回说,佛性平等及农禅思想等也都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意识而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最终促进并加快了唐朝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唐朝佛教的进步和发展对经济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唐朝经济更加全面、稳定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刘昫.旧唐书[M].中华书局,1975 [2].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五十一世纪的寺院经济[M].上海古籍出版 社, 2004-11 [3].李小艳.佛教寺院经济的形成与发展[J].《五台山研究》,2003 [4].白文固.试论唐前期的寺院经济[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四期

[5].白文固.南北朝僧官制度探究[J]《世界宗教研究》第1 期 [6].任怀国.试论魏晋南北朝寺院地主经济[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3):5-10 [7].何兹全.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下载对经济的一点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经济的一点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认识参考答案

    论述题: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这个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认识参考答案

    论述题: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这个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由微观经济单位追求最大利润的企业行为过程所驱动的过程。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论述题: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这个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

    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认识

    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看法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家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非常关心,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思考,我就四个方面的......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这个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摘 要: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的......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二)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