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对发达国家经济调节的认识(样例5)

时间:2019-05-15 11:2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经济学--对发达国家经济调节的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经济学--对发达国家经济调节的认识》。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对发达国家经济调节的认识

曾海峰

对发达国家经济调节的认识

一.进行经济调节的原因

自19世纪20年代开始,每个若干年,在资本主义国家甚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在危机爆发时,大量的商品滞销,生产资料闲置;工厂减产,甚至关门;大批的工人失业,收入下降,生活陷入贫困;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进行经济的调节。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每隔若干年发生一次的大混乱大破坏。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商品生产的相对过剩,其根源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之间的深层次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限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这样也就形成了发达国家经济调节的必要性。

另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及市场的不完全的因素导致的市场失灵也是进行经济调节的重要原因。

二.经济调节的方式

发达国家通过加强政府干预市场来达到其调节目标。通常进行政策调节,制度调节以及社会调节。政策调节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财政政策运用税收,财政支出,预算来进行调节,施行扩张性质的财政或是紧缩性质的财政就得依据社会总需求的不足还是过度。货币政策运用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萧条时放松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达到刺激总消费的目的;在经济高涨时期,紧缩银根,缩小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达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制度调节就是对各种制度安排来调节国民经济,以达到提高经济绩效。国有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形式。特别是二战后不断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家的干预下国家直接出资或国资收购原来的私有企业组成国有企业而形成国有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和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形式。它们都被用来弥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限性。

收入政策是通过工资政策调节工资,利润和其他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克服物价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以避免通货膨胀,实现社会稳定,维护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增长。

产业政策是提出发展目标和战略,拟定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技术,资本积累等政策,并以多种手段对资源配置进行诱导,达到某种短期和中长期的增长目标。

三.经济调节的模式

资本主义在经历许多次的危机后逐渐形成了现在世界的经济体制。关于体制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通过财政货币等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管。也就是政府基本充当一个看门人或是监管员。在二战后凯恩斯主义要求加强政府的职能,可是在70年代危机后此种理论被放弃,继续使用自由主义。虽然被放弃却无形中政府的调节能力被提高了。/

2曾海峰 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特点是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在1929-1931的大萧条时期,德国为摆脱危机,而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轨道,将国家经济纳入军事范畴,加强军事上的垄断实现调节目的。战败后国家经济进行清除法西斯化,实行经济民主化进行经济的调节。

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特点是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政策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行政指挥性质。东亚国家为了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基本上是实行这种行政命令为主要推动力的方式。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只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在实行明治维新后靠政府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一下就崛起成为东亚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可是这种行政命令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却有着本身的不足——资源并不能充分的进行流动配置,那么国民经济对外来冲击的承受力也非常有限。而且在短暂的迅速发展后带来的各种矛盾也会异常的尖锐,对经济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大的阻碍。

四.经济调节的本质目的发达国家的经济调节都是基于该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对出现的问题继续弥补完善,是使其局部生产关系得到调整,进而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达国家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干预社会经济,缓和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平稳发展创造条件,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保障统治集团的利益。/ 2

第二篇:对政治经济学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对政治经济学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摘要:生产方式、占有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一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根据马克思经济学说并结合现代经济学的新发展,可以认为:划分社会历史阶段的标志是社会生产方式,而不是所有制;资本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否定资本的因素。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将导致占有的社会化。社会占有取代私人占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生产方式;所有制

如何解释人类社会现阶段的发展逻辑以及预见人类社会的未来,是马克思主义者、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试图以唯物史观为基本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结合起来,重新概述政治经济学中的若干基本理论观点,从而使人们对现实和未来的认识更科学一些。

1.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形成了这个社会的独特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方式的运行就形成了相应的社会经济形态。因此,划分人类社会历史阶段的标志是社会的生产方式,而不是所有权在法律上的归属: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都是以生产方式的不同来区别的。

马克思以后的苏联范式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改变了生产关系就改变了生产方式,从而改变了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以为只要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以及其它社会关系,就认为进入了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其实,只有社会生产过程才是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从物质变换这一物质运动的角度考察生产过程得到生产方式的特征;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角度考察生产过程就得到生产关系的表征。当然,由于生产总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因此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是无法割裂的,一定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来讲又由生产方式所决定。无法割裂并不意味着生产方式包含着生产关系。

2.资本的生产方式不是永恒的,在资本的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出否定资本的因素,这些因素正是未来共产主义的生产力因素。共产主义生产力因素只可能从资本的生产方式中产生,不可能从封建的小农生产方式中产生。在当代资本的生产方式中,共产主义的生产力因素表现在:

1)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类生活的社会化程度也在提高,因而产生了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政府作为经济组织为社会生产并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政府生产公共物品和服务时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虽然仍具有资本的形式,但不再具有资本的实质或性质。它们的存在不以剩余价值为目的。因此,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是对资本生产方式的否定。

2)在资本的生产方式越发达的地方,资本的生产力水平越高,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在生产中的作用就越大,尤其是高级的脑力劳动正逐步资本化。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使资本物品(生产资料)处于从属的地位,传统的资本吸纳雇佣劳动的要素结合方式正在逐渐瓦解。当然,脑力劳动的资本化还只是少量的局部现象。当生产资料相对于人类劳动只是一种被支配的物质时,资本的生产方式也就消亡了。因此,脑力劳动资本化现象正是否定资本生产方式的共产主义生产力因素。

3)信息作为要素进入生产过程也在否定着资本的主导地位。在资本的生产方式的早期阶段,信息仅仅是生产的外部环境。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各生产层次、各生产环节的相联结必须依赖于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而且随着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革命性飞跃(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物质资料的生产越来越表现为信息处理的结果。这就使得表现为资本的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的作用降低,当生产力发展到社会生产完全由信息支配时,资本也就消亡了。可见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生产力因素。中国加快发展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所预见的人类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3.所有制概念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生产过程中人对物质资料的占有方式,这是所有制的物质内容;第二层含义是指占有方式所形成的法的关系。因此,所有制首先反映生产方式的特征,其次才反映生产关系的特征。脱离占有方式的所有权的归属形式的变化不能认为是所有制的改变。决定所有制的是占有方式,而决定占有方式的首要因素是被占有的对象的物质属性,而不是物的所有权的法律规定。马克思以后的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由于受斯大林的理论影响把所有制仅仅看作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归属形式,从而把所有制完全纳入生产关系范畴,由此导致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一些重大谬误。

4.在资本的生产方式这一历史阶段中,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导致了占有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可由生产空间的维数来刻划,生产空间的维数越大其社会化程度越高。占有社会化程度也可由占有空间的维数来刻划。由于占有空间是生产空间在某一时刻的横截面,因此,生产空间是在占有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时间维,从而生产空间仅比占有空间高一维,或者说占有空间仅比生产空间低一维。若生产空间是n维,则占有空间就是n-1维。当生产空间的维数n越来越大时,占有空间的维数n-1也越来越大,并且随着n越来越大时,生产空间和占有空间的特征差异将相对缩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早期阶段,生产社会化程度极大的低于当今工业社会中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占有方式的基本特征是资本的私人占有,生产空间和占有空间的维数都处于较低水平,这时占有空间与生产空间的特征差异尤其明显,并表现出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上的表现就是“由资本形成的一般的社会权力和资本家个人对这些社会生产条件拥有的私人权力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还推论这种矛盾“发展得越来越尖锐,并且包含着这种关系的解体,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生产条件向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的转化。这种转化是由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发展和实现这种发展的方式所决定的”。即生产社会化将导致占有社会化,这一推论正被历史证明着。

5.社会占有取代私人占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方面,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占有方式从历史沿袭的私人占有(其组织形式主要是单人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逐渐发展出资本的社会占有形式——公司制企业。马克思当年就预见到了这一变化的趋势,他指出,股份公司是一种社会资本,是对私人资本的扬弃,是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向社会占有转变的过渡形式。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百年以来,股份公司已经成为资本生产方式中的基本组织形式。中共十五大提出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工业化国家的政府作为经济组织进入生产过程,不仅在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上对生产资料进行直接的社会占有,而且对各种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运作进行规范——这些规范不光是政府制定的,更主要的还是国家组织中的立法机构制定的——使得这些资本的占有具有社会性或者更高程度的社会性。因此,当今工业化国家的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已经基本上或主要表现为社会占有的形式。当然,这种社会占有仍然处于私人财产的范畴内,但是,生产资料在法律上的私人所有权已经由于这些规范而逐渐模糊并逐渐脱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活动,其作用已日益表现出减弱的趋势。

6.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对物的私人占有所形成的法的关系是财产权即所有权,而随着对物的占有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物的社会占有所形成的关系就是现代产权。因此,现代产权关系与历史的所有权关系已有很大差异。从历史的所有权概念已不能推导出现代产权概念。西方经济学家对现代产权概念的定义也尚未统一,而是各自从不同角度去定义产权概念的。有的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有的从不完备合同理论出发,有的从外部不经济性出发,等等,都可以引出产权概念。但这些定义都只是对产权运作表象所进行的描述,尚未从本质上规范。因此,如果我们把产权概念定义为占有社会化的法的关系,前述各种不同的产权概念就都统一起来了。

第三篇: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做法

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做法、启示及其政策建议

相关词条:发达国家, 收入分配, 启示, 做法, 建议

摘要: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主要采取了税收调节、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反贫困、农业政策补贴、工资决定机制等措施,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这些措施,对中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具有诸多启示;建议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以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关键词: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做法,启示,建议

一、美国等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做法

1.美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做法

美国虽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但收入分配不公比其他西方国家更为突出。为实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目标,美国主要采取了税收、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与反贫困等财政措施[1]16-19。

第一,税收调节措施。美国已经建立了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辅之以遗产税、赠与税、个人财产税、个人消费税、社会保障税的税收调节体系,充分发挥不同税种相互协调配合的调节功能。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实行累进税率,个人应税收入(或财产)越高,征税比例就越大,对个人收入差距调节力度最大,效果最明显。比如1991年,50%的低收入者税前收入所占比重为14.9%,税后收入比重上升为16.45%;而10%的最高收入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55%,50%的低收入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只占4.8%。第二,社会保障调节措施。美国的社会保障由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三部分组成。一是由联邦或州政府出资并管理的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保障的主要对象是低于社会贫困线的低收入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这些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亲;福利内容有现金补贴、食品券、住房补贴、医疗补贴等。二是由政府立法强制实施、全体劳动者参加并共担费用的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养老、医疗、失业、残疾、工伤与职业病保险等,实施对象是所有劳动者和退休人员;政府只对这些项目提供基本保障,并在主要项目上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共济和再分配原则。三是由各种基金组织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经办的私人团体年金、医疗保险和个人储蓄;对这一层次的保费和保费投资收入,政府实行免税鼓励。

第三,义务教育调节措施。为了保证不同地区之间义务教育的公平性,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州政府实行了不同学区的差别拨款补助方式。近二十多年来,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支出正在不断的加大。一方面,原有的联邦资助项目的额度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又新增了不少支出项目。同时,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总支出中的比例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地方政府大于州政府、州政府又大于联邦政府的旧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州政府大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大于联邦政府的新局面。美国采取不同的方法资助学区,一种是基本资助拨款,即公式拨款;另一种是专项拨款,多用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

第四,反贫困调节措施。1961年,美国政府第一次宣布将失业和经济落后列为全国性问题的法案——《地区再开发法》颁布。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第一个比较系统解决不发达地区发展问题的法案——《联邦受援区和受援社区法案》。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不断增加。据美国行政管理预算局估计,1997年联邦政府财政补贴达到2752亿美元,占联邦政府支出的比重达到16.3%。

2.英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做法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但收入差距问题也是最早出现、且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目标,英国采取了税收、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与反贫困等多项财政补救措施[2]128-130。

第一,税收调节措施。一是征收个人所得税。英国1799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并在1874年成为一个稳定的税种。英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由过去的83%降为40%,对应税收入实行三级超额累进税率。二是遗产税和赠与税。英国早在1694年就开征了遗产税。英国税法规定,遗产税和赠与税合并一起征收。为防止富人通过提前转移财产逃避遗产税,税法还规定继承人除了要对死者遗留的财产缴纳遗产税外,还要对死者七年内赠与的财产按不同的税率缴纳赠与税。

第二,社会保障调节措施。英国是最早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决定在全国征收济贫税;1601年颁布《济贫法》;1765年议会通过“斯品汉姆莱制度”,对低于最低工资限度的工人,由各教区予以津贴补助。1905年~1950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老年赡养法》、《职业介绍所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健康服务法案》。这些法案、措施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第三,义务教育调节措施。在英国,义务教育通常是地方行政当局的职责,但中央政府在义务教育总开支中占50%左右的份额,其余的由地方政府用税收来弥补,学费与捐赠仅占8%左右。1965年以后,中央政府的负担升至60%,地方税收与捐赠所占的份额分别降至36%和4%。第四,反贫困调节措施。英国政府解决地区收入差别的办法是鼓励工人从失业多的地区转移到发达地区。1928年,英国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工业迁移委员会”,资助失业工人到其他地区工作。1934年和1937年制定的特别地区法,开始按照把“工作带给工人”的原则解决区域问题,并对失业率高的“特区”进行财政援助。1984年,英国政府根据新的情况对区域开发政策进行了调整,将援助分为两类,即发展补助和选择性援助,按就业成本和就业规模为企业提供补贴,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

3.法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做法

20世纪50年代以来,法国政府注重通过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和农业补贴等办法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这些做法对于保持法国社会近半个世纪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3]。

第一,较为公平的税收制度。法国收入所得税采取高额累进税制,税率一般在16%至21%之间,但收入高的家庭最高税率高达56.8%,从而保证了低收入家庭免缴或少缴收入所得税。根据这一制度,越富的人交税越多,高收入者成了收入所得税的主要税源。

第二,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法国政府规定,所有的法国人都享有医疗保险,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及赤贫者享受免费医疗服务。法国家庭保险有多子女家庭补助、住房补贴、家庭补充收入等形式。政府还规定,凡年满60岁、工龄和缴纳退休金分摊额达37.5年的领工资者,均可以退休并领取退休金,退休金相当于10年最高工资平均数的50%。从1979年3月开始,法国政府就建立了统一的失业津贴制度,其失业津贴包括基本津贴、特别津贴等形式。

第三,对农业实行政策性补贴。法国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已成为其财富再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补贴包括生产领域的补贴、流通领域的补贴和生活领域的补贴三种。近年来,由于农民的负担不断加重,法国农业和农民的财富再分配已经占到农民纯收入的25%。4.德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做法德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东德与西德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为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目标,德国政府采取了税收、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与反贫困等财政补救措施[4].第一,税收调节措施。一是个人所得税。其征收范围包括私人企业和个体企业、自由职业者等所有取得应税所得的人。个人所得税占整个税收收入的40%以上,其中的工资税最高边际税率曾经为56%,后根据2000年出台的税改方案,最高边际税率从1999年的53%调到2005年的45%。德国工资税从1990年起采用线性累进税率制,这样更有利于公平。二是遗产税与财产税。德国遗产税的最高边际税率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达67%。第二,社会保障调节措施。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以及其他一些社会福利项目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最主要的部分。德国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事故保险和医疗保险四大部分。失业保险金的缴纳由雇主和雇员缴纳等数额,领取失业金的数额大体相当于失业者最后工作净收入的60%。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一般也是由雇员和雇主各交一半。社会救济的形式有许多种,如提供咨询和照顾、给予物质或金钱上的帮助等。

第三,义务教育调节措施。德国义务教育始于1763年。1919年的魏玛宪法中也明确规定实行八年制义务教育。联邦德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制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德国教育普及程度非常高,据历年来的统计,6岁~16岁的人口中入学率平均达到99%。1990年,全国普通教育的中小学、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已占总入口的15%。德国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州政府承担,它将教师工资直接划拨到教师个人账户,约占义务教育经费的75%,另有少量经费由州转移给市、镇政府。

第四,反贫困调节措施。为缩小东西德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统一后的德国政府接连实施了一系列的援助措施,即在合并初期及合并后多年间一直实行西部向东部的资金转移和政策倾斜。德国每年把国内生产总值的600亿欧元用于德国东部的建设;还运用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平衡财政来进行反贫困。此外,联邦政府还根据联邦有义务帮助贫困州和有经济发展需要的州进行投资的规定,对某些贫困州根据需要拨付补助金。

5.日本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做法

日本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突出,基本看不到极度贫困的人群,因而日本不承认存在贫困问题,只承认存在因地区发展差异而产生的后进地区问题,这是日本近几十年来重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结果。为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目标,日本主要采取了税收、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与反贫困等措施[5]。

第一,税收调节措施。日本于1887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国税收入比重仅为0.8%。1913年以后,日本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并扩大个人所得税的税基。1950年以来,则开始减免个人所得税,至1987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50%。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政府又进一步降低累进税率,并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日本的税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除个人所得税外,还征收高额的遗产税与赠与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遗产税的最高边际税率为70%。

第二,社会保障调节措施。日本政府机构中设置了社会保障制度审议会、社会保险厅、养老金局、儿童局、老年保健福利部和社会援助局等。社会保障体系中包括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公众卫生、养老金等多种形式。1961年,随着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和国民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行,日本在社会保障方面实现了“国民皆保险、国民皆年金”,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在日本,社会保障缴纳的金额视不同的收入阶层而有差别。高收入阶层缴纳的金额相对高一些,低收入阶层则相对缴纳较少。在支付时,由于社会保障属于公有保障的一部分,只支付给处于一定生活水平之下的阶层,从而起到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第三,义务教育调节措施。目前,日本的义务教育就学率几乎达100%,高中升学率约为95%,大学升学率也接近50%。基础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及城乡之间受教育机会均等,不仅促进了日本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也为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而且对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起到了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第四,反贫困调节措施。日本政府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先后制定和执行了《山村振兴法》、《过疏地域振兴特别措施法》、《欠发达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北海道开发法》等,并通过这些法律和相匹配的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达到了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工业开发、增加就业和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差距的目的。

6.瑞典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做法

2004年,瑞典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8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6万美元。瑞典的居民收入分配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收入的均等化程度高[6]12-20。瑞典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第一,初次分配中的工资决定制度。瑞典的工资协商机制是基本的工资决定形式,没有最低工资制度。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由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加以确定。一是在企业内部,雇主可以自由在劳动力市场上选择适合企业的雇员,但工资是由雇主和雇员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按照合同确定工资水平。二是在企业外部,确定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相对工资水平时,由政府、雇主协会和雇员协会三方在充分考虑物价水平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共同谈判确定每年的企业和行业工资水平。

第二,再分配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瑞典是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本国公民及其家庭成员在养老、医疗、教育、居住、子女抚养、就业援助甚至休假等方面,提供了各种保障措施。同时,正是这种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对缩小分配差距、缓解社会对立情绪、减少社会不公等方面,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第三,再分配中的税收调节制度。瑞典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全面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税收调节。瑞典的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个人为单位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征收,包括对劳动所得工资、奖金、养老金及交通、饮食和住房等各种形式的补贴、资本所得利息、股息、股票、债券和房产等各种形式的资本收益及经营公司或企业得到的收入部分进行征税。瑞典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税种主要是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与税、养老金税和印花税。

第四,大力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为改善劳动者的收入状况,提高收入水平,瑞典设有国家劳动力市场委员会,并在对失业人员创办小型企业实行减税优惠政策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扩大就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其中用于就业项目的资金占GDP比重已经超过1.5%。在改进政府对就业的公共服务方面,瑞典的主要措施包括以市场需求为目标,运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对失业人员进行及时而连续的就业服务;及时制订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计划;大力加强就业培训。这些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失业率过高造成的社会矛盾,为改善社会成员的收入状况提供了必要的保证。7.芬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做法

2004年,芬兰国内生产总值为1497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6万欧元[6]12-20。芬兰居民在享有福利权利和政府尽力提供社会服务方面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居于世界前列。

第一,再分配中的社会保障制度。芬兰政府对其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障主要是医疗和健康保险、家庭补贴、失业补贴、就业保险、养老保险五大类。在这些保障措施的覆盖下,芬兰公民充分享受着从出生到老年整个人生过程中的来自国家的各种福利待遇和帮助。虽然在高福利项目的压力下,芬兰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绝对数不断攀升,但社会保障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2003年和2004年,芬兰社会保障的支出费用总额分别达到3870亿欧元和4030亿欧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7%和26.9%,处于稳中略降的状况。在社会保障资金支付高风险的情况下,合理的社会保障资金供给结构显得非常重要。国家、企业和个人对社会保险体系的稳定责任随着缴费比例而相应固定下来。

第二,税收调节措施。芬兰是世界上实行高税收和高福利制度的国家,个人缴纳的所得税不仅是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其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一是实施较为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制。政府规定,个人要缴纳包括向国家缴纳的所得税、向地方缴纳的地方税和向教会缴纳的文堂税。芬兰的个人所得包括劳动所得工资收入、养老金收入,以及资本所得利息、红利、股息、房租等两部分。工资收入越高,向国家和地方缴纳的所得税越多。二是利用差额税制进行收入再分配。这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

芬兰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所得税税率差别很大,目前最高税率高达60%,而低收入者则无需向国家缴纳所得税,仅需缴纳地方税。向低收入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又一手段。其形式包括生活补助和住房补贴,以及向有子女家庭提供不需纳税的儿童补贴等形式。

第四,大力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芬兰在工业化进程中遇有不可回避的是人口老龄化和失业率较高的问题,因此在促进就业方面实施了一些保障措施。芬兰政府对中小企业雇佣失业人员采取减税4%的优惠措施,如2004年,政府用于失业和就业培训的各种补贴资金达到28.8亿欧元。在改进政府对就业的公共服务方面,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失业率过高造成的社会矛盾,为改善社会成员的收入状况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二、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做法的启示与若干政策建议

1.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需要有健全的税制。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充分发挥了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和社会保障税等不同税种相互协调配合的调节功能,为政府确保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奠定了特质基础[1]16-19。

第二,借助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需要确定保障的重点。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与这些国家的经济相联系的。

第三,保证义务教育本身的公平性。从义务教育的实施来看,为了落实义务教育的公平性,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的大半经费,并实行差别拨款补助方式;英国中央政府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超过了50%;德国州政府大约承担了义务教育经费的75%;日本中央政府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1994年达到了50%。

第四,有目标、有资金保证,科学而依法地进行反贫困。要做到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就需要按照一般的贫困标准确定扶贫对象和目标。对贫困、落后地区进行扶贫开发需要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但政策的实施要以财政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政府要通过投资补贴、就业补贴等财政刺激措施,引导企业向贫困地区迁移。同时,要根据贫困、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补贴的恰当形式,使扶贫开发取得实效,真正发挥反贫困在调节地区收入差距中的作用。扶贫开发要像美国等发达国家那样,将扶助置于严格的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2]128-130。

第五,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同时要强调效率。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践中,认识到过高的边际税率有碍于市场效率,过宽过高的社会福利容易出现“大锅饭”、“养懒汉”的问题,公费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扶贫开发的补助需要引用市场原则等。近几十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差距调节措施进行了较大调整,比如,累进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降低,社会福利开支有所削减,在对穷人的补贴中引用负所得税。

2.对中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若干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我们也应看到,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增长的背后,存在着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社会再分配的手段和能力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非法收入的存在等[7]85。这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当前,建议采取如下积极的政策措施[7]85:

第一,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合理运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一是调整相关税制。目前,我国的税制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方面过于注重货币收入的调节,忽视对财富的调节。这是一种重视过程、忽视结果的模式。其突出表现是: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起征点低、级次多、级距小、边际税率高;调节个人财富分配的税几乎没有,比如,遗产税和赠与税始终未开征,房产税未把私有住房纳入征税范围。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影响了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扩张,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高收入阶层通过把现金转为财富来避税。二是改革收入分配调节资金支出方式。目前,我国调节收入分配的财政性资金的支出以现金补助为主,从世界各国经济看这是一种效率不高的模式。我国的现实情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问题,突出的表现是资金使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充分实现预期目的,如低收入阶层部分领取补助金者把钱用在非基本生活必需品消费上。为此,我国各级财政可建立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消费的定向补助制度,如凭发票或收据报销定额义务教育学杂费、水电费、医药费、食品支出等;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放宽补助范围,定额标准确定权可由市级财政掌握,省级财政可酌情予以调控[8]。

第二,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按国际惯例,应提高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鼓励公平竞争,形成平均利润和平均收入;对少数特殊的垄断性行业,要加强收入分配的控制,防止分配差距过大;还要逐步规范市场行为,完善竞争法规,创造平等的市场环境。当前,尤其要破除不合理的垄断,创造条件促进劳动力流动。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时期,优势产业的交替变化极为频繁,解决行业间存在的收入差距,最终要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责任就是制定反垄断法,清除市场准入壁垒。对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国家不能放松对其分配活动进行监管,要制定工资指导线,加大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的职工收入调控力度;加强对这类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人工成本增长率的考核,对严重违反国家工资政策的要严肃处理。为此,劳动、财政、统计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建立企业人工成本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企业人工成本的监测,定期发布行业的人工成本水平,指导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人工成本比较,合理确定本企业的职工收入水平。对于某些垄断行业严重存在着收费过高过乱、服务质量差、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一是要改革价格形成机制;二是要建立成本约束机制;三是要完善明码标价有关规定,加强对垄断行业收费的监督检查,对一些垄断行业利用垄断经营地位乱涨价、乱收费的,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9]。

第三,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市场准入,降低进入门槛,注重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只要家庭劳动力能够充分就业,收入水平就会大大提高。为了增加就业,一是要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二是要按照中央决定,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灵活的就业方式;三是要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拓宽就业门路;四是要维护农民工权益,消除地域歧视、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低收入者总体收入水平。

第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开拓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空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努力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第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任务。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要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较快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性倾斜,以便吸收资本、人才的流入。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西部,尤其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市场经济,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一是中西部地区要发挥自身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目前,中西部地区不仅在农牧业、采掘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及旅游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在烟草、食品、纺织、机械、电子等加工工业方面也具有相当的优势。中西部地区要在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选择和培育地区主导产业,如内蒙古的农畜产品加工、钢铁冶金;安徽的煤炭、农副业;河南的农业、食品、石化;湖北的汽车制造、冶金、化工;湖南的纺织、有色金属;四川、重庆的农业、机械制造、高技术产业;云南、贵州的有色金属冶炼、烟草、旅游、制糖、水电;西藏的牧业、旅游等。二是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西部非国有经济发展迟缓,说明中西部的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和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这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到了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活力。这就告诉我们,要缩小中西部同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就必须把加快中西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这既有利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又有利于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三是加强区际经济技术合作,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一方面,加强区际经济技术协作,鼓励东部采取多种方式支援中西部,如东部投资者在中西部投资设厂、组建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或经济落后省份要注重经济利益驱动,留住人才,切实增强中西部“造血功能”。在东部地区人才渐趋饱和、就业机会逐渐减少的背景下,通过政策引导、经济利益驱动,实现高级技术人才向中西部流动[10]。

第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取缔不正当或非法收入是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保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无论是初始分配领域还是再分配领域,都要以各种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来规范收入分配渠道。目前,由经济违法及腐败造成的贫富悬殊性质恶劣,对此进行依法治理已刻不容缓。要增强公务人员办事过程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秩序性,完善权利的制约机制,逐步消除非法收入形成的条件与环境。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目前,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使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居民都能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刘乐山。美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及启示[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1)。

[2]刘乐山。英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及启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法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做法[J].党建研究,2005(9):58.[4]邹伯平。德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及启示[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2):84-86.[5]刘乐山。日本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7(5):65-67.[6]刘 强。瑞典、芬兰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调节政策考察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6(32)。

[7]许 蕾。正确认识和合理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

[8]白景明,周雪飞。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财税调节政策[J].财经论丛,2003(3):21-29.[9]杨宜勇。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状况、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23-27.[10]杨宜勇。着力扭转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7-08-02.(作者简介:姜爱林(1964-),男,湖北襄樊人,主任,博士后、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作者:中华全国总工会经济社会政策研究室 姜爱林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第四篇:对借鉴经济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经验的思考

对借鉴经济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经验的思考

内容提要】提出在发展我国连锁商业时,对连锁经营的类型、经营方式等的选择,应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且通过连锁经营经验的学习,借鉴其经营观念是根本。

【英文摘要】it was put forword the idea that when developing our chainbusiness and choosing the types and patterns of chain business,we should think about the real standard and necessity of oureconomy and should draw on the idea of chain business throughthe study of it.【关 键 词】借鉴经营/连锁经营/经营观念

use the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chain management/managementidea

连锁经营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历了百多年的发展,成为商业零售、饮食、服务行业的普通经营方式,规模日益扩大,从形式到内容日臻完善。我国自80年代起也开展了连锁经营的实践探索。在探索中我们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先进经验,使连锁经营在我国快速发展,成为当今商业经营中的一支主流。据初步了解,我国现有连锁企业150 多家,各种类型的连锁门店2500多个,年销售额约30亿元[1]。但总体上看,我国连锁商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在借鉴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经验,发展我国连锁商业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经营类型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连锁经营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产物。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的迅速扩张,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商品和服务市场逐步走向丰富化和成熟化是连锁经营存在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连锁经营的经验,人均年收入达到250~600美元时,连锁商业就会开始发展,人均年收入达到600~800美元时,大规模的国际化的连锁商业就会出现。以连锁经营的发源地美国为例,自1859年创立第一家连锁店至今,经历了起步、发展、停滞、再发展几个阶段,只是到了本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连锁经营的高速发展才出现。因为在此期间美国的经济步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运输业、电子业的高度现代化为连锁经营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商品供应日益丰富,供求基本平衡,专业化分工和标准化生产达到一定水平。产品质量、品种、规格、包装等方面基本适应连锁经营的需要。交通、通讯、计算机的发展,也为我国连锁经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已达5000元人民币,已具备了发展连锁经营的社会经济条件,且近几年来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状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连锁经营发展过程中,对连锁经营类型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水平。

按美国习惯的划分方法,连锁经营类型主要包括四种形式:折扣商店,主要经营一般性小商品,它以价廉来吸引顾客,适合工薪阶层购买,为此通常又称之为dollar店;超级市场,主要经营杂货和食品两大类,在美国已全部实现连锁化,1993年年销售额近3000亿美元,约占全部连锁经营的1/3强;货仓式商店,又称平价俱乐部,是连锁经营中近10年发展起来的后起之秀,它采用仓储式的形式,使商品库存和销售陈列合一,从而实现低成本、低差价、大批量的营销效益,其商品的价格一般比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低8%~20%;超级购物中心,这是80 年代后期在美国零售业中出现的最新连锁类型,特点是规模大、品种全,每个店平均面积达1.4~1.6万平方米,商品品种多达14万余种。

我国大规模发展连锁经营的历史很短,且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仍不很高,人民生活尚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为此,我国连锁经营发展过程中,对其类型的选择,应将重点放在以销售居民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为主的便民商店和超市上。对后两种类型的连锁经营,客观上尚不具备其产生发展的经济条件,即使是1995年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

些仓储式商场,从其经营状况上看,连锁经营的诸多优点也没能得以体现。这主要是因为:(1)我国各大中城市已推出的仓储式商场大都在繁华的商业区选址落户,在经营上无法实现低成本、低地租级差的原始效益。在场地租金上的舍低求高,并非是经营者的无知,实属无奈。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他们的居民大多都拥有汽车,其活动半径可达200km以上,而中国居民大多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他们的活动半径只有20km左右。商业繁华还是吸引顾客的寸土寸金之地,超出顾客的活动半径,很难吸引顾客是我们商业经营的实际条件;(2)受商品供货条件的限制,尚不能满足仓储式销售的品种与批量结合的优势。以我国超市发展较为成功的上海为例,能够满足消费者“一次性购买”需要的商品大约在7000~10000种,而且在商品陈列和销售技术上,大部分仓储式商场照搬超市单品集中陈列方式,而不是整箱陈列,引导顾客整箱大批量购买,达不到“量贩”的目的,使仓储式销售和较之一般超市商品周转快的优势无法体现。同时,从另一角度分析,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从购买能力、消费习惯、居住条件等诸多方面,亦尚不具备大批量购买商品长时间消费的条件;(3)国外仓储式商场得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连锁经营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如美国两大著名仓储式连锁店“沃玛特”和“价格俱乐部”的发展,均是通过连锁来实现规模效益。而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仓储式商场并未导入或发展成为连锁店,而是片面追求单店效益,经过几年的发展一部分已销声匿迹,存在下来的也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平价超市。这一经验教训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在发展连锁经营中,对国外作法的学习,只是简单的照搬,不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改造和发展是没有出路的。经营方式应坚持多种形式并存,共同发展

以连锁经营过程中的资本所有权和经营管理决策权的不同组合可将连锁经营的方式分为三种,即:正规连锁(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

正规连锁又称直营连锁,其特点是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决策权都高度集中于总公司的总部,各分店成为总公司的直营店。在国外许多大型连锁贸易公司都采取正规连锁的形式,如美国的沃玛特连锁公司、科玛特连锁公司、本尼连锁公司等都实行正规连锁经营方式。在我国这种形式可通过国有企业的改组,国有资产重组的形式来形成我国正规连锁经营发展初期的骨干企业,带动社会整体连锁经营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特许连锁又称合同连锁,是主导企业通过把自己开发的商品、服务以营业合同的形式有偿转让给加盟店使用,加盟店交纳一定的特许权使用费,并按照统一规范经营。在美国特许连锁店约有46万余家,有1/3以上的零售商店都是采取特许连锁方式。又如人们非常熟悉的肯德基、麦当劳等特许连锁店已遍及全球。我们在发展特许连锁商店时,应当充分认识到特许连锁的特点,即与直营连锁相比,特许连锁无论对许可方还是加盟方在资金、地域、时间、地方法规、税收等方面的限制都是比较小的,正因为这个特点,这种方式的连锁经营成为当今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连锁方式之一。我国在发展特许连锁方面既可以在正规连锁店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许连锁,也可以把一些大型饮食、服务业中老字号或知名度高的名牌企业作为特许连锁的本部企业,通过众多的加盟店来组建和发展特许连锁商业。

自由连锁在美国以批发为主导,在日本则以零售为主导。自由连锁是一种较为松散的连锁经营组织,特点是各连锁企业间的所有权和财务上保持独立性,只是在经营上的联合。在经济发达国家,这种方式虽然不占连锁方式的主导地位,但由于它简便易行,且有较大的灵活性,在我国连锁经营发展初期具有独特的意义、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连锁,中小零售企业可以协商联合起来组建批发机构,统一订货、送货,形成连锁经营;实力较强的批发企业也可吸收一些零售企业加盟形成自由连锁。这样做不仅对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也为中小零售企业和批发企业发展和改造找到了新出路。学习国外连锁经营观念是连锁经营发展的根本

连锁经营的长足发展固然与其本身所具有的较之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明显优势有直接关系,但这并不意味只要我们引进了连锁经营的方式,其效果也就必然和我们所期待的一致。在我国连锁经营短短几年的发展史中,国际著名的连锁商店如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香港的百佳、日本的大荣等纷纷在大陆设立连锁店,而这些“洋超市”的发展规模、水平、速度远远高于境内的连锁企业,使我国起步不久的连锁商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和挑战。这种结果,既有“洋超市在资金、经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更有他们在经营观念上的长处。如日本大荣公司的企业标志是一个橙红色缺一个小角的圆,其含义是“差一点,还差一点;要努力,还要努力。”大荣公司的经营思想是不拥有工厂的厂商,企业精神是没有浪费、没有疏忽、没有凑和。在这种观念指导下,他们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各种各样的销售策略,使大荣集团成为日本流通界中最大的企业[2]。

探索、总结连锁经营的经营观念可概括为如下方面:首先,制定适合于连锁经营要求的市场营销战略,即通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市场调研预测的开展以及深入分析消费者的结构层次、心理行为等以此来决定连锁经营项目的投资及资金运转,方可保证连锁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其次,在具体营销策略和措施的采用上,对产品品种组合策略、价格策划、销售渠道策略的选择和确定等应仔细研究,做到高起点、高水平,具有超前意识;再有,企业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上应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既促进了销售,更要方便顾客,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充分体现“以顾客的需要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最后,连锁经营这一新型商业形式在我国的真正发展,还应离不开营销宣传,连锁经营中的品种、质量、价格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尚须借助于营销宣传的手段得以充分体现。加强规范化管理,保证连锁经营健康发展

1995年6月15 日原国内贸易部发布的《全国连锁经营发展规划》中指出,为发展我国连锁经营应抓紧制定连锁经营的法规和服务规范,努力同国际惯例接轨,做到有法可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法制体系尚在构建过程中,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新型营销形式,对其规范既要注重对其自身规律的认识,又要注重借鉴成熟的经验。结合我国连锁经营的实际,连锁经营的规范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

4.1 除国家立法外,地方也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连锁经营涉及企业登记、产权界定、税收、竞争及知识产权等方面诸多问题,且对此内容的规范仅以现有的相应法规加以规范又会出现许多的不适应。例如,连锁店字号登记问题;总店指定供货问题;限制价格问题;限制加盟店在合同期满后继续使用总店经营技巧问题;限制加盟店在合同期后从事与总店产生竞争的业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规范,在现有法规规范中或为空白,或有冲突,国外对连锁店已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管理法规。如美国加州从1971年就制定了《连锁加盟法》,到1979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联邦贸易局法令》,对连锁加盟的资格、条件等都做出规定。

4.2 行业自律性组织和规范的建立和制定对连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台湾地区在1987年正式成立了连锁店协会,现已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民间商业团体。美国、日本、法国等世界上连锁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都有此类组织。这些组织一方面为其成员提供连锁经营管理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制定连锁经营的标准、规范,约束成员的行为,减少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4.3 强化企业内部规范,遵循连锁经营的规律,提高企业自身素质。象麦当劳这样世界著

名的连锁企业,每年能够以新开张上百家乃至几百家成员店的速度迅速扩张,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依靠统一店名、店貌、采购、进货、核算、管理、价格、服务、培训、广告、信息等规范化管理加以实现。我国目前发展起来的连锁商店中,内部管理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较多的存在,当其发展到一二十家成员店的时候,内部协调的问题突出表现出来,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统一进货、统一管理等最基本的条件也做不到,而是照搬单店管理的办法,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连锁经营,使连锁店的规模优势、价格优势等得不到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认识连锁经营的内在规律,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并结合我国发展连锁经营的实际情况,方能保障我国的连锁商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国内贸易部,全国连锁经营发展规划,商场现代化,1995(8)张文同,连锁经营知识,天津对外经贸,1998—03—20(3)

第五篇:对经济适用房的认识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考试卷面纸

~学第学期

姓名号院(所、部)年级专业指导老师课程考试方式

对经济适用房的认识

中文摘要:

随着商品房的价格不断攀升,经济适用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面临着中国十三亿的人口大国,怎么能很好的处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决定着经济适用房能很好的开展下去,随着经济适用房的开展,虽然有好的一面,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到头来,人民住房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只有对商品房降价,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政府”,“商品房”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房的价格相对同期市场价格来说是适中的,适合中等及低收入家庭的负担能力。适用性,是指在房屋的建筑标准上不能削减和降低,要达到一定的使用效果。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另一种出租为主的住宅政策称为廉租房。

随着房地产诸多政策的发布,引发了许多对象现阶段经济适用房政策的争论,下面就以我对经济适用房的看法,谈谈对其的认识。

首先我先谈谈经济适用房积极地一面

(1)体现了政府人文关怀的重大举措。

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很多人买房已经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就拿南方大城市来说吧,广州,福建,北京等一线城市,购房者往往是望房心叹。普通市民甚至连住房里的一间卧室都买不起,可见购房者压力之大。而对于二线城市来说,中上收入的购房者勉勉强强的能买到住房,而对于下层收入者也是同样的问题,而银川等这样的三线城市,人们为了买房都眉头紧锁。可见居高不下的房价越来越困扰绝大多数人民。而政府适时的提供经济适用房,则很好的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足见经济适用房是民心工程。

(2)适当的缓解了人民各方面的困境。

由于买不起房,许多人去租郊区相对低廉的出租房,而这样,则离上班的地方的相对较远,同时,频繁的搬迁使得儿童不断地变换新环境,影响儿童的学习和智力的提高。而政府建设经济适用房,不但可以减轻低收入者的经济压力,妥善的管理。还能对低收入者进行相应的补助,让儿童更好的投身到学习之中去。

(二)经济适用房同样有不和谐的一面,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经济适用房信用度不高,引发了社会矛盾。

近日,在湖北武汉的一次经济适用房的要好申购过程中,出现了六个人,他们不断连 1

续摇中了房号,巧合的是他们的购房资格证明编号也是连号。就在人们的一片质疑声中,房管部门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六个人的申请材料全都是虚假的。那么大家看来本来应该十分公正的电脑,怎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整个摇号过程中又有哪些猫腻呢?这些一连串的疑问让大家对其失去了信任,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矛盾,阻碍了经济适用房的发展。

(2)经济适用房推行力度不大,人民意见很大。

本人对经济适用房的认识就是通过这篇论文才知道的,可见政府对经济适用房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不大,面对中国十三亿人口,中国在过去的几年间,不能及时的满足广大人民的要求,这么好的政策却使很多人都享受不到。所以,人民对政府的经济适用房的推行力度产生了质疑。

(3)经济适用房制度设计缺陷。

现阶段,我国各大城市,作出的经济适用房购买群体的限制太过严厉。这就使真正需要这个房子的人,被排除在外面,而有条件买经济适用房的人,其实都不需要这个房子,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4)经济适用房难以体现社会公平。

既然低收入者家庭可以享受到经济适用房制度,那么那些不穷不富的普通工薪阶层,他们的权益由谁来保护呢?大家都知道,经济适用房制度是个好政策,但是现阶段,普通工薪阶层却不能享受这个好处,只能买更贵的商品房。出现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平现象。

(三)经济适用房该通过怎样的调整,才能使其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呢?对此,我有以下观点。1.降低土地价格及各种税费,让商品房走进普通民众

经济适用房可以让中低收入家庭受益,普通工薪阶层却要买价格是经济适用房好几倍的商品房,这难以体现社会公平,因此我建议,是否可以对现有的商品房制度进行改革呢。首先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地,使土地价格趋于平稳;其次降低开发商的各种税费,作用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进而降低开发成本;最后,由政府对开发商开发成本进行监督,对开发商开发楼盘实行政策指导价,在保证开发商合理利润的同时让最大的利于广大群众。

2.政府购买商品房,廉租给中低收入家庭

针对低收入家庭我们真正要解决的是他们的居住权而不是产权,因此各地政府可以出资购买商品房廉租给低收入家庭,让低收入家庭有房住,具体租金标准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成功的例子,成都温江区政府贷款买房廉租给群众,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同时还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政府资产也得到了稳步提高,可以说是一举三得,这个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各地政府纷纷效仿的。

3.政府应该成立专项部门,进行市场调研,根据人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现在政府还是不了解广大人民的实际情况,不能很好的很好的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政府应该成立相关部门,先对家庭特别的困难的进行优先选择,这样才能使人们提高对政府的行人,同时,只有真正困难的家庭才能享受此待遇,更好的发挥经济适用房的真正作用。从上述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经济适用房显然是治标不治本,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政府必须再实施更好的办法对中国房价高,人民无钱买房的困境进行处理。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我相信,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完善每一项政策,大力建造商品房,是每一个中国人民不再为住房担忧,这才能更好的解决社会矛盾。

(参考文献)[1]山西财经大学毕业范文:《对发展经济适用房的认识》

[2]邓位:《关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反思与对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zxb200108011.aspx

下载政治经济学--对发达国家经济调节的认识(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经济学--对发达国家经济调节的认识(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经济的一点认识

    对经济的一点认识 自古就有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国石油的千万图书下基层,百元员工品书香的活动中,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的学......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

    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 中国经济新常态,简单可理解为:这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经济认识

    1、 谈谈你对家乡(信丰)经济的认识? 信丰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已形成了“自然资源丰富、工业行业齐全、知名品牌增多、工业后劲增强”的特点。近年来,信丰县经济状况取得了长足......

    认识情绪和调节情绪教案

    《理解情绪》教学设计 弥阳一小 马荣英 一、学习成果: 1、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氛围中、情绪中认识、体会一些常见的情绪:喜、怒、哀、惧等。 2、学会初步的调节好自......

    对政治经济学中失业、贫富分化问题的个人认识

    对政治经济学中失业、贫富分化问题的个人认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来自于现实,同时又应该能解释和服务于现实。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试论对唐代寺院经济的认识

    浅析对唐朝寺院经济的认识 摘要: 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寺院经济也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从而大大增强了佛教的势力。佛教寺院经济是佛教文化、佛教整体赖以生......

    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考 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以及《资本论》和名著导读课所指定的相关著作的阅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了一点初步的了解,但是仍然不够深入,对这......

    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思考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思考 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思考 [提要] 本文根据笔者教学研究和实践,针对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课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