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生态经济的粗浅认识和思考[定稿]
对生态经济的粗浅认识和思考
最近,通过听各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解,以及同学们在论坛上的激情发言,令我这个已经僵化的头脑重新开启了理性思考的大门。可以说,有幸参加这次“生态经济建设研讨班”,我的收获很大。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将自己最近的一些粗浅零散的认识和思考向大家晒一晒,不妥之处,敬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我重点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一、对生态经济的通俗理解
无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都是对几百年前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给后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不少借鉴的经验!这些经典著作中出现最多的词莫过于“经济”二字。即使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进步的程度,先辈们过去所谈论的许多关于经济问题的话题,仍然是我们当代见诸报端、杂志、网络中出现的最热议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态”一词也像“经济”二字一样,逐渐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词之一。那么,生态加上经济变成“生态经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概念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经济”一词中的“经”字,是“网络”之义,它是从所谓纵横交错的“经纬”之中引申来的意义;而“济”是“互助”之义。“经济”合为一体义为“网络中的互助活动”。
“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从以上意义去分析,经济活动中的许多问题似乎变得就通俗易懂了。不像经济学中所讲的这种公式、那种概念,把“经济”二字搞得神神秘秘、抽抽像像!这样看,我觉得生态经济也就更容易理解并在社会生活中便于操作了。
通俗的理解,既然生态经济是指“美好的网络互助活动”,那从深层次的意义看,生态经济问题实际也是社会道德问题和社会制度问题!一个社会倡导什么样的道德风尚,那就会建立与之相应的社会管理制度。从而用道德的约束、法律的约束来规范人们在“网络互助活动”中的行为,从而达到人们在提供“互助”服务中获得应有的回报。当然,这种回报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而且必须是公平诚信与人道正义紧密结合基础上的同工同酬的回报!当然,如果“互助活动”的回报不是依靠公平、诚信、正义、文明等途径实现,而是规则混乱的,不协调的,我想,这才是“经济危机”的真正含义。生态经济的提出就是为了预防这样危机在我们国家的发生。
二、生态经济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总说社会进步的唯一原动力是农民战争。很少谈改革也是动力,这是我们民族的遗憾。因此,我国历史上十几次改朝换代都成功了,而十几次改革都是以失败告终,而且倡导和参与改革的激进分子和进步人士,结局都很惨!但是,欧洲一些国家从没有发生过农民战争,却较早的进入了现代化,他们靠什么?靠改革。所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先进的分子,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才真正认识到了改革也是革命,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于是,及时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年来,改革让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是,稍微留心一下中国的历史进程,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改革,也无论什么样的内战,其结果都没有动摇中国的一项制度——中央集权制度。这是为什么?历史学家、自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了中国的国情以后,得出一个同样的结论:就是因为长江和黄河这两条河流形成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说,中国的地形地貌形成的生态经济结构决定了中国必须建立一个权利高度集中的帝国,否则自然灾害就会成为屠杀中国人的头号恶魔。回顾了历史,再审视现在,改革走到今天,又涉及到政治体制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大家形成的共识。那么,怎么改,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想,推翻中央集权制度显然又会走到古人的老路上去,完善这些项制度才是燃眉之急,而且是理性之举。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去设想,我想结合自己从事的住房和建设工作实际谈一些个人对未来养老居住问题的构想。
三、生态经济要求下实现人居和谐相处的设想
国家今年已经正式宣布,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二三十年,处理好老有所居、老有所管、老有所乐、老有所康,这是中国执政党最大的政治课题之一。按照生态经济建设的要求,我有以下设想与老师和同学们探讨: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统一的优越性,盘活存量房产,建立全国统一或者区域性统一的大格局养老社区,解决未来4+2+1家庭的养老困惑。具体从以下几个层面去构架。
一是将产权属于国家的公租房和廉租房,实行国家统一管理,国家给家庭确实贫困的六十岁以上老人或者无子女照顾的老人统一买养老保险,买保险的钱哪里来,就是用这些房产作抵押从保险公司融资。老人拿上保险公司发放的充值的一卡通,可以到全国指定的若干个区域居住。对于生活富裕的,有房产或者有几套房产的六十岁以上老人,将私房房产作抵押,到保险公司换取一卡通,自己自主选择去向,可以到全国任何一个高档养老社区居住。老人离开人世后,抵押房产由保险公司收回。或者由国家付钱从保险公司回购。
二是建立国家层面或者省级层面的统一标准化管理的物业管理公司和家政服务公司,招录大中专毕业生进入这些服务领域,实行智能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精细管理,丰富服务功能,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社会服务信誉度和水平。
三是将人文旅游和生态旅游,与养老社区建设紧密结合。也就是说,所有的三A级以上的生态旅游景区都应该建设有公寓式管理的养老社区,老人在那里想住多久住多久,不要随旅行社赶路,来去匆匆、颠簸不停。
当然,这个设想过于理想化,我只是抛砖引玉,请同学们为了我们自己这一代人的未来开动脑筋丰富、完善它,力争将这个设想变成现实,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和生态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第二篇: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粗浅认识
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粗浅认识
张丽华
中国语言文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写的字是中国字,但讲的话可能不是地地道道的汉语。
大家知道,现在的普通话是属于汉藏语系,主体为北京方言,但是中国历史上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除明朝外,其他四朝全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北京这个地方自古胡汉杂居,湖人统治的时间可能比汉人还要长。所以,北京话是满语、蒙语和北方方言的混合语种,是胡音。在1928年国民政府定国语时,北京话仅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战胜广州话,广州话差点成了国语,其实那才是地地道道的古汉语。
中国人数学好,这也和语言文字有关系。随便给你一串数字,比如2784392,如果你的母语是汉语,看一遍保准能立马说出来,母语是英语就惨了,差不多要忘俩数字,说明了中国汉语单音节发音对数学及其运算对于其他语言来说有很大的优越性。那么有人会说,不就记串数字吗,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如果你记电话号码用英文,因式分解用英文,求全等三角形用英文,你肯定一个头,两个大。
当然,中国的文字虽复杂,但形体优美,最重要是中国字可以练,听说过靠写中国字出名的,听说过靠写中国字吃饭的,但是你听说过靠写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出名的吗?听说过靠写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吃饭的吗?没有,中国字在本身上就有一种形体美,一种它国文字无法比拟的美,为什么外国人喜欢中国的书法?因为他写不出来,他们的文字不具备这样的形体美,所以才喜欢中国的书法。
中国人常说:“字如其人”。从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品行、素养,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换个外国文字,你能看出那么多来?况且中国文字有笔画,笔画不对,这字就不好看。写外国文字就没笔画,比如英文大写“F”,你可以先写一竖再写两横,也可以先写两横再写一竖。在这方面,中国文字也有它的优越性。
中国的语言文字绚丽多彩,博大精深,乃人类的瑰宝,文明的精华!
张丽华
第三篇:对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的粗浅认识
对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的粗浅认识企业要把用户看作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决定者,因为用户是企业生命的主宰。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信誉,必须全员参与,每位员工都有义务和责任做好产品质量,并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控制和执行好产品的操作流程。要求领导和每位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产品质量管理当中,把质量目标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心中。主要从进料检验、生产过程、出厂检验、售后服务等方面去控制,从而确保产品的整体质量。
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现代质量管理工作包括许多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生产(包括设计)过程中保证质量。生产的要素又包括人、机器、材料和方法。如果购进的原材料、零部件等不合格,好的产品还是生产不出来。所以必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所有进厂的原材料及零配件做到全检、抽检、分批检验。把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不良品区分开,同时作出明显的标示。根据实际情节轻重给供应商开异常通知单,要求作出应急措施和永久性的改善措施。监督和追踪具体落实情况,严格作到不接受不合格品、不漏检不合格品、不传送不合格品。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号召全体员工、车间主任一起参与到质量管理活动当中。每一道工序责任落实到人,认认真真落实、“下道工序就是用户’’、“一切为了用户”,它的含义
很深。上道工序一定要把下道工序当作自己的用户看待,这点很重要。严格要求操作员工做好一个产品首先进行自检,再由车间主任检验,然后由质检专员或巡检进行抽检,杜绝不合格品出现,不让一个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每个车间必须对待检品、合格品、不良品进行严格区分,防止相互混淆。车间的产品必须摆放整齐,保持干净、干燥。每个车间必须规范作业,严格做到不生产不合格品、不接受不合格品、不传送不合格品。
这个过程要从“人、机器、材料和方法”等方面去进行管理和实施,要求员工的技术、技能达到相关要求。相关部门应不定时对员工进行指导、培训,传授新的技巧及操作方法,规范产品的生产工艺。计量部必须随时保证机器、仪表的完好和正常使用。生产用物料的性能必须达到产品设计的要求。
我们可以参考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
以日立公司为例:日立公司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其具体体现是“3N、4M、5S”的质量管理模式。“3N”是指质量管理的原则为“不接受(No accepting)不合格产品、不制造(No manufacturing)不合格产品、不移交(No transferring)不合格产品”。其目的是控制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确保经过每位员工之手加工的零部件达到100%的合格率,达到零缺陷的质量目标。日立要求每个操作者将“3N”原则铭
记在心,以便使生产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使生产全过程进入有序的良性循环中。通过执行“3N”原则,日立希望在每一个岗位上,每一个员工中牢固树立起“生产自己和顾客都满意的产品”的市场新理念,形成人人注重质量、环环相扣保证质量的有效机制。
“4M”是指对“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s)”4种质量管理要素的科学运用。即人——激发最大的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设备——保持最高的开工率和使用率;材料——达到合理的投入产出;方法——应用最佳的手段与途径。其中,突出对人的管理和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是“4M”的精髓。日立在中国的企业和日本日立在机器、材料、方法等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人的素质。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造一流产品,就必须着力在“人”字上下工夫,变“三个一样”为“四个一样”,使“4M”都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此,上海日立电器公司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建企方针。
“5S”是指进行文明生产的5个管理手段,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整理就是把要与不要的东西彻底分开,要的摆在指定位置挂牌明示,不要的则坚决处理掉;整顿是指一经检查发现未作标志又未被处理的物品,现场管理干部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清扫就是将工作场所、环境、仪器设备、材料、工具夹等上的灰尘、污垢、碎屑、泥沙等脏物清
洗抹拭干净;清洁是指在以上三个环节之后的日常性维持活动,在每天下班前3分钟(或5分钟)实行全员参加的清洁作业,使整个环境随时都维持良好状态;素养就是培养全体员工的良好礼貌礼节、工作习惯、组织纪律、敬业精神。其目的是创造一个清洁、舒适、文明的生产环境,规范员工行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出货检验(OQC):出货检验是对生产的产品的总结。通过整个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复检,是否达到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的满意度。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进行检验。做到不漏检、不移交不良品、不接受不合格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售后服务:把产品交到客户手中,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还要求售后服务人员必须给客户讲解并指导产品如何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你的需求,我们知道;你的追求,我们创造”,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念。为了满足客户对质量的苛求,应作到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公司上下应全员参与,共同为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工作,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四篇:对抓好国防教育的粗浅认识
对抓好国防教育的粗浅认识
——聆听张政文教授讲座体会
7月26日,县委中心组邀请解放军南京指挥学院张政文教授为全县领导干部作了一场非常生动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讲座,听后受益匪浅,现就抓好国防教育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强化政府领导,确保国防教育落到实处。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普及性教育,是一项维系国家生死存亡和长治久安的系统性工作,应当由国家行政机关实施具体的领导。国防教育工作的长期性、社会性、全民性、艰巨性,也决定了只有政府才具备调控和领导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能力。我国的全民性国防教育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地方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国防教育机构具体实施,协调地方驻军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支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关系顺畅、高效有力的国防教育机制,保证各项具体教育工作的落实。国防教育作为一个全面的、长期的、经常的社会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短时的、突出性的国防教育活动可以激起人民群众关心国防的热情,但很难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要使国防教育深入人心,就得常抓不懈,长期坚持。要加强工作的计划与运筹,提高教育计划的科学性,有步骤地向公民灌输国防知识和进
行行为教育,强化群众国防观念。
二、发挥基地作用,保障全民国防教育的实施。国防教育基地把分散的社会教育资源集中起来,在贯彻《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方面,发挥着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国防教育基地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经常性活动场所,维护管理工作艰巨,有必要由责任管理机构基地的日常管理责任管理机构要及时收集国防教育材料,增加基地的信息容量;认真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基地的服务质量,提高保障效率。健全完善教育基地经常性教育机制的同时,要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各界参观学习,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价值。要利用干部培训、民兵集训、学生军训和社会各类人员过“军事日”、建军节等时机,安排参观国防教育基地,让他们直接体验军事生活的同时,学习国防知识,接受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基地还可主动组织举办国防知识竞赛、国防知识演讲、专场文艺晚会等活动,寓教于乐,开展国防知识的社会性普及活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军事领域的发展变革一日千里,国家国防建设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出台,这就要求国防教育基地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充实完善教育形式和内容,该补充的要添加,该淘汰设备的要拆除,该增加的设施要建设。要在逐步更新教育手段、增加教育内容的同时,不断改良教
育载体,增强教育的效果。政府国防教育机构还应不断摸索新型国防教育基地模式,建立具有较强现代气息的教育基
地。
三、重视学校教育,夯实“下一代”的国防观念 青少年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国防观念是一个国家国防安全的长远保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青少年国防教育,筑牢国防长久安全的思想基础。我国现行的《兵役法》和《国防教育法》都明确规定:高级中学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军训。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军训工作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一个主要手段。在高中新生入学之始,安排“军训”活动对新生实施军训,不但可以让他们体验军事化生活,加强纪律意识,还能增强他们长大后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萌生献身国防的理想信念。对青少年进行国防和军事知识教育,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还能锻造他们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顽强作风,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要适时对青少年进行国防军事知识的教学,并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国防知识竞赛、征文及演讲活动,促进青少年国防观念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五十多年的平历程,使战争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日益模糊,对政府保障和支援部队建设、训练的行为理解支持不够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应从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大力增强青少年的国防观念,强化他们的爱国奉献
精神;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国家安全忧患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小养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责任意识,增强他们学好科学知识、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第五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粗浅认识和实践思考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粗浅认识和实践思考
中共寿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方新启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大命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是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更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精髓,来源于并长期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实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来,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吸收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系统完整提出的一系列法治建设的方法原则。具有思想性、历史性、法律性、政治性等特点,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法治的引导、规范、约束和保障。没有法治,市场经济必然无序和混乱。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法律规范,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有效整顿市场秩序,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其次,这是推进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要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必须用法治的思想、理念和方式作保障。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要求的每一个方面都与法治密切相关,离开法治谈和谐社会构建就会失去根基。第三,这是解决执法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重大举措。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有效解决执法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使政法工作更好地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特别是从根本上解决好广大政法干警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而
发挥重要作用,确保政法队伍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始终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和执法公正。
二、倡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途径
加强信任功能可以节约制度成本,也可以提高法律实效。法治能够达成的信任度则取决于有关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只有为全社会广大干部群众所理解、接受和遵循,才能真正对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起到导向和统领作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在党委总揽全局中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写入宪法,十六届四中全会鲜明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这一系列的重大决定表明了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既体现了执政方式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又体现了国家治理由注重政策导向转变为注重法律调整。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势必带来各种利益的重组和调整,在政法稳定工作上表现为刑事犯罪高发、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和对敌斗争复杂。在这种任务和形势下,没有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没有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不可能顺利推进,法治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寿光市各级党组织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项事业。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的规定》,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得到了群众拥护。注重行政执法监督,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扎实有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建设“群众满意工程”。政法综治及社会稳定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被表彰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今年,全市预计完成GDP330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50元。实践表明,党在管理国家社会各项事务中,只要坚持依法办事,尊重民意,发扬民主,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就能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全面推进包括法治建设在内的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把握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在政法系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寿光市政法系统充分认识这一重要意义,坚持组织领导、学习培训、查摆梳理、实践落实“四个强化”,扎实有效地推进教育活动开展。一是围绕深化学习效果,强化学习培训。每周固定集中学习时间,充分运用笔记展评、座谈讨论、演讲比赛、观看警示教育片、听取先模事迹报告、开展内部信息网网上交流6种方式,以会代训、脱产学习、岗位轮训、岗位练兵4种办法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培训。二是围绕边学边改,强化查摆整改。坚持个人自查、上下互评和开门纳谏相结合,通过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设立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信、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整改问题。坚持每月10日的政法部门联合接访,对所有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建立工作台帐,进行逐案分析,落实包靠解决措施。三是围绕推进政法综治各项工作,强化实践落实。重点是与维护稳定工作、基层基础工作、政法队伍建设等结合,以工作实绩检验活动成效。今年以来,我们结合政法工作实际,在政法系统全体干警中,组织开展“实施一次执法、增加一份和谐”活动。通过案件评查、检查和执法督查、主题实践、警务公开和司法公开等方式,推进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四是围绕加强督促检查,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确立班子成员具体联系点,定期调度交流,抽查、暗访多管齐下,严格督促检查,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三)紧密联系执法活动实际,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贯穿到各项执法实践中,以政法综治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和工作实绩来体现。近年来,寿光市始终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统筹兼顾,高度重视政法综治工作,大力开展了“平安菜乡”建设活动,注重发挥政法机关主力军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共同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在打击防范上,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探索推行破案搭档制刑侦改革、普通程序审案件庭前证据开示为切入,不断提高侦查破案攻坚能力和诉审辩公正效率水平,基本实现了命案必破和采取上述方式的刑事案件审限期缩短10天以上并无发改的目标。探索了民事法律规范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践指导,积极推行了治安防范责任制和“互助联保”的人防模式。扎实推进技防建设,重点要害部位、金融网点及市区主要路口建立了与110联网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60余个市直部门统一入住商务小区,安装监控探头3600多个。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建立具体工作台帐,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教育的多种手段及时有效化解。形成了防范机制市场化、主体职业化、责任契约化、手段科技化、预警信息化、考核标准化“六化”模式的大防范格局。在管理服务上,坚持两者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以有效掌控社会面为原则,每年确定治安状况较差的问题、场所和部位,开展集中整治,严格管理措施。制定了政法机关服务经济建设的一系列意见办法,开展了争创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活动,以不违法违纪为底线,破除一切条条框框,助推经济发展和执法为民。政法部门全部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在建设保障上,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大力实施综治“固垒工程”,把镇街道综治办、维稳办、防邪办、信访办、司法所、调解中心的人员有效整合,实行“六位一体”,合署办公,狠抓了规范化建设,完善制度,培训人员,推进工作。广泛深入推行了农村社区警务战略,在全市设立规范化警务室118处,所有警务室全部以民警姓名命名。组建了100人的城区巡防队伍,在城区治安复杂地段高标准建设了10处新式治安岗亭,构筑起了街面防控网络。强化了各级党政领导维护稳定责任制,市里设立维稳办,与政法委合署,代表市委、市政府全权处理社会稳定工作事宜。严格落实政法综治经费保障措施,积极改善政法干警工作生活条件,全部实现了楼房化办公和工资津贴待遇足额拨付落实。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法律素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法的制定、执行和遵守的全过程,其树立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觉醒和法律素质提高。多年来,寿光市认真制定落实普法规划,突出对干部、工人、农民和青少年等各类主体的普法教育,持续深入地开展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五进”活动,把法制教育纳入干部培训重要内容,编写了《法律与你同行》和谐社会法制读本,免费发到群众手中,开展了以“法律
在你身边,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法律服务乡村行”系列活动,组织法律法规讲解团送法下乡。政法部门也结合执法实践,适时选取典型案件公开处理,组织群众旁听,以案释法,教育群众。实践证明,只要不断提高群众法律素质,促其依法律己,依法维权,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表达利益诉求,就能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升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理念不仅表现为人的观念,还体现在法治实践、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中。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2004年8月以来,各级立法部门先后制定法律480余件、行政法规970余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余件、地方性法规上万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法治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寿光作为县级市,在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多年实践中,加强了制度建设,注重用制度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突出建立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红皮书”、关于对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地方实施领导责任查究的意见、关于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100条等规章制度,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实践告诉我们,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已经完善的内容和要求需要立法机关以法律法规形式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并予以最权威的确认;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精神,离不开基层规章制度的吸收、攫取和配套使用。
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注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牢固树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实践中,应注重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党的领导和司法独立的关系。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对党的领导和司法独立都寓以了最高权威的法律确认。不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然失去根本保证;不尊重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的职权,必然损害党的威信和党的领导。因此,党要坚持对政法工作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不插手、不干预政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政法机关要坚持在办案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到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争取党委支持帮助,排除干扰,公正执法。
二是执法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关系。法律效果讲究的是在效率基础上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更多的侧重于执法部门职能的发挥;社会效果主要体现在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中,更多侧重的是法律目的的实现。仅强调法律效果,在现实中势必影响法律功能和价值的最终体现;仅强调社会效果,往往造成法律适用的频繁变通,破坏法制权威的社会信任度。将两者有机统一,就能获得最大的司法效益。在打击犯罪实践中,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法律政策,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件时,既要准确适用法律,又要充分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加强政策指导,注重调解疏导,做到讲法律、讲政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优越性。
三是健全民主和完善法制的关系。没有民主就没有法制,没有法制,民主也无从谈起。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在实践上既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公众对法制的信任;又要不断完善各类法律制度,加强立法工作,用法律手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是立足国情和借鉴创新的关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中国国情,从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历史和现实特点出发,不盲目照搬照抄国外模式,不盲从西方时髦新潮,特别是在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中,更要用正确的理念作指导,确保改革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