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对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在继续抓组建党组织的同时,努力探索和总结党组织在非公
有制企业中发挥作用的经验”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因此,如何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和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过程中必须正视并努力解决的崭新课题。
一、新时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两新”组织的大批涌现,使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新经济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绝大多数“两新”组织刚成立,且规模较小,因而至今尚未建立党组织,即便建立党组织的,也有不少“两新”组织没能规范有效地开展党的活动。“两新”组织党建步伐与“两新”组织经济的发展速度不合节拍。
2、新任务: “两新”组织迅速发展,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力量配备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还不能完全适应。据统计,在资产和生产总值上,外资合资、私有民营、国有大致各占三分之一,但党在非公经济中的力量相当薄弱,占绝对多数的“两新”组织存在着“党组织空白”、“党的工作空白”。因此,无论从组织布局还是党员力量配置,其格局都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3.新要求:随着政府和企业、政府和社会功能的分离,各种社会组织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价值观的多元化,利益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加速了各种社会组织、中介组织的孕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多样化,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同时在这些新社会组织和群众自发团体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数量过多、类型复杂、缺乏引导、疏于管理的问题。实践证明,各种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往往容易形成党的影响的真空地带,往往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群众的重要阵地,如果我们对此丧失警惕,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就有丧失部分阵地的危险。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两新”组织调整涌现的今天,客观上要求党要加强群众工作,务必使思想政治工作跟上新形势、适应新变化,才能确保党对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群众自发性团体的影响、渗透和控制,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使思想观念跟不上新时期工作的需要。我们必须端正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建立党组织固然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党的工作开展,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建立党组织就无法开展党的工作。消灭党组织“空白点”并不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目的,它只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绝不能本末倒置。二是党的执政能力不仅体现在党组织身上,也体现在领导干部身上,还体现在广大党员身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仅要解决控制力问题,更要解决战斗力、影响力、凝聚力问题。鉴于“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缺乏且一时无法消灭“空白点”的现实情况,因此当前的重要工作就是运用已有载体与渠道,创建和拓宽各种平台,充分利用工会、行业协会、统战等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覆盖到“两新”组织中去。
2、领导方式缺乏创新,传统的党的工作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两新”组织恢复和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起到了“助产婆”的作用。但随着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中介企业组织的大量涌现,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有的“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一年到头只有一两次活动,不少“两新”组织的党支部活动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要么念念文件、读读报纸、听听报告,要么干脆用研究业务工作代替党的组织活动等。这需要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载体、新思路和新方法。
3、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客观上要求党的组织体制是开放的、网络状的,而非封闭的、条线状的,要求党的活动方式应当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但现实中,党建的组织结构基本是单向垂直,活动方式仍然偏重于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强调上下隶属关系,工作领域主要局限于所属党支部,工作对象主要是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走的是“两新”组织内部的小循环。这就无法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中的多元主体提供相互联系的工作渠道,影响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力量的有效聚合以及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而难以形成完善的党建运行机制。
三、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思考
新时期,增强“两新”
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在创新领导方式、加快组建步伐、服务企业发展和引导监督维权上下功夫。
1、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创新领导方式上下功夫。当前社会利益格局出现了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一方面使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但无疑也增加了基层党组织进行利益整合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适应不同层次、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就要通过“两新”
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服务。探索这个问题的解决途径,迫切需要关注以下问题:即如何建立和完善整合群众利益的工作机制。“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在整合群众利益方面不能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而需要采用加强协调、注重疏导等整合方式,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民主协商手段等多种方式转变,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渗透力。
2、着眼于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在加快组建步伐上下功夫。加快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的组织,是推进“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的关键所在。一要奠定扎实的组建基础。要加大引导力度,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两新”组织,摸清基本情况,做好业主的引导、说服和解释工作。要加强调研力度,摸清“两新”组织及党建工作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台帐。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阵地,宣传党组织对“两新”组织的促进、支持和保障作用,营造全社会支持党建工作的氛围,为有效开展党组织组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二要把握科学的组建步骤。要创新组建思路,按“先易后难,示范带动”的原则,组织精干力量在党员人数多、上规模的“两新”组织先行开展组建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从理论的角度、用理性的思维对试点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根据“两新”组织实际,实行同步组建、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和行业统建等方式建立党的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三要形成良好的组建合力。凡符合条件的都应在“两新”组织中建立独立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切实做到“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对于暂时无党员的“两新”组织,要依托社区党组织和工、青、妇、工商联等群众组织先行进入开展工作,充分整合力量,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为推进“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建设打下基础。
3、着眼于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在服务企业发展上下功夫。新形势下,“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必须服务于“两新”组织的发展才能立足。一要实现党建思想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同向。要提高各级党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主对在“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认识,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引导“两新”组织企业主回顾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企业的发展历程,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最根本的是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激发他们对党的热爱,形成“搞好党建工作为‘两新’组织发展服务,‘两新’组织要发展必须搞好党建工作”的共识。二要实现党的核心作用与企业的向心力的对接。党组织要通过发挥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积极引导党员职工转变“临时”观念、“雇员”思想,为“两新”组织发展贡献力量,扬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组织工作之长,补“两新”组织刚性管理有余、柔性管理不足之短,使自己成为“两新”组织发展的促进者、“两新”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劳资关系的协调者。三要实现培养党员骨干与优化企业管理层的统一。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两新”组织的党员发展工作。注重把“两新”组织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一线优秀员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特别要做好吸收非党员业主中的优秀分子的入党工作。同时,加强对党员、职工在党建理论、生产技能、管理知识和企业文化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和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不断优化企业管理层,使企业的一些合法求助能通过“两新”党组织得到解决,大力提升“两新”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4、着眼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在引导监督维权上下功夫。“两新”党组织存在“小、散、流、变、杂”等特点,党员流动性强,成份复杂,开展活动的时间、地点也难以集中统一。要解决这些问题,具体要做好:①积极引导农村分散种养户组成协会,在协会中抓好党建工作,促进其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提高技能,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协调作用,促进和谐共处,协调发展。②严格党内生活,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确保“两新”组织在日常活动特别是在关健时刻和突发事件中顾全大局,带头维护国家利益。党员率先垂范,做出表率。③积极开展各种活动。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和业务工作,采取“灵活、务实、多样”的办法,积极开展业务示范岗、技术创新岗、先锋模范岗等党员示范岗活动,鼓励和组织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新、重、险等任务中勇挑重担,保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努力做到生产经营和党的活动“两促进,两不误”。④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动员党员带头学理论、管理知识、科学技术、引导并带领群众积极完成生产任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疾苦,真正做群众的主心骨。⑤要正确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保障员工的工资、福利及各项劳保措施的落实,及时反映出资者、经营者的呼声和心愿,协调处理和化解各种纠纷和问题,真正为“两新”组织发展服务。
第二篇: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思考
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思考2010-06-29 18:56:2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思考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思考(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对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在继续抓组建党组织的同时,努力探索和总结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挥作用的经验”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
力。因此,如何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和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过程中必须正视并努力解决的崭新课题。
一、新时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两新”组织的大批涌现,使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新经济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绝大多数“两新”组织刚成立,且规模较小,因而至今尚未建立党组织,即便建立党组织的,也有不少“两新”组织没能规范有效地开展党的活动。“两新”组织党建步伐与“两新”组织经济的发展速度不合节拍。
2、新任务: “两新”组织迅速发展,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力量配备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还不能完全适
应。据统计,在资产和生产总值上,外资合资、私有民营、国有大致各占三分之一,但党在非公经济中的力量相当薄弱,占绝对多数的“两新”组织存在着“党组织空白”、“党的工作空白”。因此,无论从组织布局还是党员力量配置,其格局都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3.新要求:随着政府和企业、政府和社会功能的分离,各种社会组织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价值观的多元化,利益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加速了各种社会组织、中介组织的孕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多样化,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同时在这些新社会组织和群众自发团体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数量过多、类型复杂、缺乏引导、疏于管理的问题。实践证明,各种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往往容易形成党的影响的真空地带,往往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群众的重要阵地,如果我们对此丧失警惕,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就有丧失部分阵地的危险。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两新”组织调整涌现的今天,客观上要求党要加强群众工作,务必使思想政治工作跟上新形势、适应新变化,才能确保党对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群众自发性团体的影响、渗透和控制,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使思想观念跟不上新时期工作的需要。我们必须端正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建立党组织固然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党的工作开展,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建立党组织就无法开展党的工作。消灭党组织“空白点”并不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目的,它只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绝不能本末倒置。二是党的执政能力不仅体现在党组织身上,也体现在领导干部身上,还体现在广大党员身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仅要解决控制力问题,更要解决战斗力、影响力、凝聚力问题。鉴于“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缺乏且一时无法消灭“空白点”的现实情
况,因此当前的重要工作就是运用已有载体与渠道,创建和拓宽各种平台,充分利用工会、行业协会、统战等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覆盖到“两新”组织中去。
2、领导方式缺乏创新,传统的党的工作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两新”组织恢复和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起到了“助产婆”的作用。但随着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中介企业组织的大量涌现,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有的“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一年到头只有一两次活动,不少“两新”组织的党支部活动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要么念念文件、读读报纸、听听报告,要么干脆用研究业务工作代替党的组织活动等。这需要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载体、新思路和新方法。
3、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两新”
组织党建工作客观上要求党的组织体制是开放的、网络状的,而非封闭的、条线状的,要求党的活动方式应当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但现实中,党建的组织结构基本是单向垂直,活动方式仍然偏重于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强调上下隶属关系,工作领域主要局限于所属党支部,工作对象主要是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走的是“两新”组织内部的小循环。这就无法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中的多元主体提供相互联系的工作渠道,影响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力量的有效聚合以及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而难以形成完善的党建运行机制。
三、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思考
新时期,增强“两新”
第三篇: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既是基层党的建设的新领域,又是一个薄弱环节。在“两新”组织蓬勃发展、不断壮大、作用凸显的新形势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发展大势,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切实增强“两新”组织党
建工作的实效,为“两新”组织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消除空白点,在扩大覆盖面上下功夫
组建党组织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和长期任务。要按照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的要求,加强组建工作,提高组建质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用灵活方式抓组建。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依托社区、园区、行业协会、商务楼宇等,采取单建、联建、派建、统建、挂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设置党组织,优化党组织布局。用扎实基础推组建。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大力实施“递进培养”计划,重视把工作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工作骨干,把党员工作骨干培养成高级管理人员。加大对“隐形”党员、“口袋”党员的清理力度,强化对流动党员的关爱服务,引导他们主动亮明身份,接转组织关系。用得力措施促组建。向“两新”组织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充分发挥其指导、督促、服务的作用。
二、紧扣根本点,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
适应“两新”组织基本特征和独特个性,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搭建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的实践平台。从党员角度,紧紧围绕加强党员教育、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素质、永葆先进性设计和开展活动,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结对帮扶”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党组织角度,紧紧围绕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提高战斗力设计和开展活动。通过实施“素质培训工程”、“共建和谐企业”等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把握关键点,在建设书记队伍上下功夫
要把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工作稳定、管理有序的“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队伍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措施来抓。要解决有没有人干的问题。针对当前一些“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来源渠道单
一、力量薄弱、队伍不稳的特点,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采取上级委派、内部选拔、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通过市场机制解决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建立一套符合“两新”组织特点、适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需要的书记队伍配置机制。要解决能不能干的问题。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学习交流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本领,精心打造一支为“两新”组织所需要、为业主所欢迎、为党员群众所满意的复合型书记队伍。要解决愿不愿干的问题。坚持把激发工作热情与解决后顾之忧、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提高政治待遇、保障经济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维护正当权益等措施,切实增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工作的“内动力”和荣誉感。要解决干得好不好的问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检查督促、业绩考评、勤政廉政等责任考核制,统一实行建档管理、及时进行跟踪管理、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强管理,做到管住、管好、管活。
四、围绕着重点,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上下功夫
“两新”组织是流动党员分布集中的领域。要按照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狠抓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教育要经常化。立足于增强党员意识、永葆先进性,灵活务实地开展学习培训、“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性分析等学习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使他们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管理要动态化。适应“两新”组织党员从业和居住的流动性,改变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党员居住地和就业单位之间基层党建工作相对分离的状态,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之家”、实施党员“安家工程”、完善党员服务中心、合理划分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管理职责、改革组织关系接转和党费收缴办法、探索试行党员证“一证通”等多种措施,形成城乡一体、网络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效的党员管理新格局。
五、找准结合点,在统筹各方正当利益上下功夫
“两新”组织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两新”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必须立足以人为本,体现业主、员工和党员共同的价值取向,融合各方正当需求,紧贴各方实际开展工作。要紧贴“两新”组织实际。党组织要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企业文化,协调业主与职工关系,调动职工、党员积极性,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促进“两新”组织做大做强做优。要紧贴员工实际。党组织要扎根职工之中,倾听职工呼声,了解职工疾苦,把握职工脉搏,反映职工诉求,体现职工意愿,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紧贴党员实际。党组织既要按照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严格党员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对党员真正关心、真情爱护、真心帮扶。
第四篇: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进一步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
王小童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既是基层党的建设的新领域,又是一个薄弱环节。在“两新”组织蓬勃发展、不断壮大、作用凸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发展大势,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切实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为“两新”组织发展提高坚实组织保障。
近年来,我市“两新”组织虽然发展速度,但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两新”党组织数量偏少,党组织运行不规范;二是“两新”组织党员总量偏低,政治素质偏低;三是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狠抓“两新”组织党建运行规范化、党员教育经常化和活动开展特色化,激发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活力。
一是加强“两新”组织组建力度,建好建强“两新”党组织。按照“先组建后规范、边组建边规范”的思路,采取单独组建、行业统建、区域组建等形式建立“两新”党组织,并加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两新”党组织的组建、覆盖和达标率。在党组织阵地建设中坚持标准化、规范化,明确“五有”要求,即有党员阵地,有组织标牌,有党旗誓词,有管理制度,有活动记录,建好建强全市“两新”党组织。1
二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员培养,努力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努力实施 “将人才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人才、将优秀党员人才培养成企业管理人员”的“三推”培训教育活动,采取借助市委党校、社会培训机构、邀请专家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和方法,大力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思想觉悟,推动“两新”党组织以造血促输血、用先进带后进、拿核心聚人心,着力解决“两新”组织党员思想觉悟低,党员先进性不突出,在职工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明显等问题。
三是丰富“两新”组织党建载体,大力激发党组织活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为契机,按照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两新”组织,按照各自自身实际情况,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各种特色活动,设置不同的活动载体,以丰富的活动载体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助推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和谐共赢。引导“两新”党组织从教育引导业主、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协调劳资矛盾、开展村企共建、共建文明企业等方面开展各类活动,激发全市“两新”党组织的活力。
第五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调研建议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形势下,提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层次,开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境界,是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我们就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开展了调研。
一、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两新”组织24591个,从业人员104895人;共有党员4011名;其中有3名以上党员的126个,仅有个别党员的948个,没有党员的23565个;已建立党组织162个,其中建立党委的6个,建立总支的7个,建立支部的149个(建立联合党支部的37个)。新经济组织有23966个,其中“两新”组织1089家,个体工商户22877个。在岗职工和从业人员97332余名(“两新”组织在岗职工43987名、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53345名),其中党员2695名(“两新”组织党员2085名、个体工商户党员610名)。新经济组织中3名以上党员的121家,均为“两新”组织,已建党组织157个,其中建党委6个、总支7个、党支部108个、有36家“两新”组织组建了5个联合党支部。新社会组织有625个,其中社会团体480个,民办非“两新”组织单位134个,律师事务所9个,会计师事务所2个;共有从业人员7563人。单独建立党组织的16个,建立联合党支部的4个,党组织组建率占新社会组织总数的3%。仅有个别党员的347个,没有党员的357个。共有党员1316人。近年来,我市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按照“健全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初步形成。市委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印发了《关于开展“两新”组织“五个好”党组织创建活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全市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市出租车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建立了规模以上“两新”组织党建信息库和律师行业党建信息库,进一步明确了“两新”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和组建责任,并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目标,极大增强了各级领导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青铜峡市、盐池县分别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党工委,加强了对非公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是“两新”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按照“‘两新’组织建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要求,采取联合组建、村企联建、依托行业协会组建等多种方式建立党组织。开展了目前,全市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126家“两新”组织有125家成立了党组织,实现了应建尽建;87家规模以上“两新”组织全部实现了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群团组织和党员活动阵地四个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全市“两新”组织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党员4011名,党员意识不断增强,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两新”组织得到了较好发挥。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活动,积极做好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组建工作,支持其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培养党的后备力量、协调劳资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团结凝聚职工群众,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全市未建立党组织的932家“两新”组织中建立工会组织64家,共青团组织60家。
三是“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针对“两新”组织党务人才缺乏、党组织负责人难产生等实际,向全市“两新”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131(116)人,联系“两新”组织182家,派驻“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得到扎实、有效地开展。各“两新”组织党组织坚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为业主所理解”的原则,围绕“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目标制订党建计划,加强载体建设,搭建有形平台,把党的政治优势渗透到“两新”组织的经营管理和文化建设中,提高了“两新”组织发展能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我们在全市律师行业中开展了“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党员律师参与信访接待活动,为上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每个党员律师联系一个乡镇,义务为乡镇做法律顾问;为弱势群体、农民工无偿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