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发起,并会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科技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论坛的宗旨是:分析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现状,交流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应对途径,并积极提出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相关的技术政策或技术标准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后面向市场经济的需求。会议收到论文报告58篇并印发了文集,有140人参加会议,在第一天的大会和第二天的分组会上分别有17位和26位专家作了报告,另外还安排了半天时间进行自由发言和讨论。会
议气氛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不同观点之间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流。
鉴于这一会议的论坛性质,以下仅就会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建议作一归纳,提交与会专家考
虑并审议。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
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和桥梁等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1.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二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比如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为240和250公斤;2)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活荷载与恒载(如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4和
1.2,而美国则分别为1.7和1.4,英国1.6和 1.4 ;这样根据我国规范设计办公楼时,所依据的楼层设计荷载(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值大约只有英美的52%(考虑人员和设施等活载)和85%(对结构自重等恒载),而设计时据以确定构件能够承受荷载的能力(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有关)却要比英美规范高出的10~15%,二者都使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水准下降。日本与德国的设计规范在某些方面比英美还要保守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设计多根据发达国家的规范,就如我国解放前和建国初期的结构设计方法参照美国规范一样。至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至今仍分别以英国和参考美国规范为依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建筑物的活荷载标准值上,与国外的差别并没有象办公楼、公寓、宿舍中这样大。不同材料、不同类型的结构在安全设置水准上与国际间的差距并不相同,比如钢结构的差距可
能相对小些。
公路桥梁结构的情况也与房屋建筑结构类似,除车载标准外,荷载分项安全系数(我国规范对车载取1.4,比国际著名的美国AASHTO规范的1.75约低25%)与材料强度分项安全系数均规尽管我国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贮备较低,但是某些工程的材料用量反而有高于国外同类工程的,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设计墨守陈规,在结构方案、材料选用、分析计算、结构构
造上缺乏创新。
1.2 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唐山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2001年石家庄发生故意破坏的恶性爆炸事件,一栋住宅楼因土炸药爆炸造成的墙体局部破坏,竟导致整栋楼的连续倒塌,也是房屋设计牢固性不足的表现。
1.3 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都显著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
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2.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但是,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而且业已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的能力。国内发生的大量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上的腐败和不善以及严重的人为错误所致。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国内近几年来已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设置水准组织过几次讨论,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次科技论坛上同
样反映了这些不同的见解:
1)认为我国现行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是足够的,并已为长期实践所证明,而国外就没有这种经验。我国取得的这一成功经验决不能轻易丢掉,在安全度上不能跟着英美的高标准走;
安全度高了是浪费,除个别需调整外,总体上不必变动。
2)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上百亿平米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表明这些规范规定的水准仍然适用;但是理想的“三正常”很难做到,同时为了缩小与先进国际标准的差距以及鉴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的需要,在物质供应条件业已改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应适当提高。这种提高只能适度,因
为我国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
3)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大体与国际水准接近,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出现事故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后果将愈益严重,而为了提高工程安全程度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在整个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现在已愈来愈低,材料供应也十分充裕。过去的低安全水准只是适应了以往短缺型计划经济年代的需要,但决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规范的安全水准较高,曾经发生过的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规范的这一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三正常”的提法所掩盖。在建的工程要为将来的现代化社会服务,安全性上一定要有高标准。低的安全质量标准在参与将来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被承认,即使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水准能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一样,由于我们的施工质量总体较差,结构的安全性依然会有差距。
3、结构设计规范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
自1984年国家建委和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以来,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已从80年代末期起抛弃了传统的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从而统一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其它的工程部门如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的结构设计规范也正在或计划作这样的转变。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是参考国际上的相应标准ISO2394并经过国内科技人员努力后得以实施的。将可靠度设计方法用于结构设计规范,在国际学术界内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在工程内界则存在不同看法。尽管有了ISO2394,国外却鲜有重
要或著名的结构设计规范已直接采用了可靠度设计方法,至今仍采用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或称荷载抗力系数法。在我国,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设计方法以及企图将我国各个行业的各种结构设计规范都用可靠度方法统一起来的做法,虽然工程设计界颇有微词,但学术界持赞成和肯定者是主流,不过仍不时有人对可靠度方法用于设计规范的适用性提出质
疑。这次科技论坛上则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对规范可靠度方法的意见分歧。
对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持肯定意见的专家认为这是重大的科技进步,可靠度方法对安全度的概率定义要比定值的安全系数更清晰、更科学、更合理,当然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本身尚有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结构设计规范所面向的是类型多样的复杂群体,在安全度上需要考虑的不确定性与不确知性非常复杂,并不是“从统计数学观点出发的概率定义”所能科学描述或处理;规范可靠度方法在我国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它并没有给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带来明显实效,反而造成了安全概念上的某些混乱;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结构的安全度用可靠指标和虚假的失效概率表达后变得更加不可揣摩和模糊不清,不如安全系数那样从安全储备出发的度量方法更为直观和便于处理具体工程的安全问题;现行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方法很不成熟,存在不少根本缺陷;他们认为半概率的多安全系数方法更适用于规范,也不排斥可靠度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在综合判断安全
系数的合理取值时予以考虑。
二、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
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
大多数土建结构由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土建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并非我国所特有,但是至今尚未引起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与施工部门的足够
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7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美国许多城市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和港口工程建成后不到二、三十年甚至在更短的时期内就出现劣化;据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一份材料估计,他们需要有1.3万亿美元来处理美国国内基础设施工程存在的问题,仅修理与更换公路桥梁的混凝土桥面板一项就需800亿美无,而现在联邦政府每年为此的拨款只有50~60亿美元。另有资料指出,美国因除冰盐引起钢筋锈蚀需限载通行的公路桥梁已占这一环境下桥梁的1/4。发达国家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公路桥梁为对付除冰盐侵蚀及冻融损害,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50年代的2.5cm逐渐增加到4cm、6cm直到80年代后的7cm,而混凝土强度的最低等级也从50年代的C25增到后来的C40,桥面板混凝土从不要求外加引气剂、不设防水层到必须引气以及需要设置高级防水胶膜并引入环氧涂膜钢筋。而我国遭受盐冻侵
蚀地区的公路桥梁在耐久性设计方面至今仍无明确要求,对混凝土保护层和强度的要求仅为
2.5cm与C25,与上面提到的加拿大50年代水准一致。国内按这种标准设计的一座大桥,建
成后仅8年,由于盐冻侵蚀,现已不得不部分拆除重建。
第二篇:浅析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根据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现状,结合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应对途径,并积极提出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相关的技术政策或技术标准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后面向市场经济的需求。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惟(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的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1.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二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比如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为240和250公斤;2)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活荷载与恒载(如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4和1.2,而美国则分别为1.7和1.4,英国1.6和1.4;这样根据我国规范设计办公楼时,所依据的楼层设计荷载(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值大约只有英美的52%(考虑人员和设施等活载)和85%(对结构自重等恒载),而设计时据以确定构件能够承受荷载的能力(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有关)却要比英美规范高出的10~15%,二者部使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水准下降。日本与德国的设计规范在某些方面比英美还要保守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设计多根据发达国家的规范,就如我国解放前和建国初期的结构设计方法参照美国规范一样。至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至今仍分别以英国和参考美国规范为依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建筑物的活荷载标准值上,与国外的差别并没有象办公楼、公寓、宿舍中这样大。不同材料、不同类型的结构在安全设置水准上与国际间的差距并不相同,比如钢结构的差距可能相对小些。
尽管我国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贮备较低,但是某些工程的材料用量反而有高于国外同类工程的,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设计墨守陈规,在结构方案、材料选用、分析计算、结构构造上缺乏创新。
1.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唐山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2001年石家庄发生故意破坏的恶性爆炸事件,一栋住宅楼因土炸药爆炸造成的墙体局部破坏,竟导致整栋楼的连续倒塌,也是房屋设计牢固性不足的表现。
1.3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都显著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2.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但是,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而且业已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的能力。国内发生的大量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上的腐败和不善以及严重的人为错误所致。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国内近几年来已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没置水准组织过几次讨论,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次科技论坛上同样反映了这些不同的见解:
1)认为我国现行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是足够的,并已为长期实践所证明,而国外就没有这种经验。我国取得的这一成功经验决不能轻易丢掉,在安全度上不能跟着英美的高标准走;安全度高了是浪费,除个别需调整外,总体上不必变动。
2)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上百亿平米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表明这些规范规定的水准仍然适用:但是理想的“三正常”很难做到,同时为了缩小与先进国际标准的差距以及鉴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的需要,在物质供应条件业已改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应适当提高。这种提高只能适度,因
为我国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
3)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大体与国际水准接近,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出现事故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后果将愈益严重,而为了提高工程安全程度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在整个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现在已愈来愈低,材料供应也十分充裕。过去的低安全水准只是适应了以往短缺型计划经济年代的需要,但决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规范的安全水准较高,曾经发生过的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规范的这一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三正常”的提法所掩盖。在建的工程要为将来的现代化社会服务,安全性上一定要有高标准。低的安全质量标准在参与将来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被承认,即使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水准能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一样,由于我们的施工质量总体较差,结构的安全性依然会有差距。
3、结构设计规范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
自1984年国家建委和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以来,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已从80年代末期起抛弃了传统的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从而统一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其它的工程部门如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的结构设计规范也正在或计划作这样的转变。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是参考国际上的相应标准并经过国内科技人员努力后得以实施的。将可靠度设计方法用于结构设计规范,在国际学术界内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在工程内界则存在不同看法。尽管有了相应标准,国外却鲜有重要或著名的结构设计规范已直接采用了可靠度设计方法,至今仍采用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或称荷载抗力系数法。在我国,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设计方法以及企图将我国各个行业的各种结构设计规范都用可靠度方法统一起来的做法,虽然工程设计界颇有微词,但学术界持赞成和肯定者是主流,不过仍不时有人对可靠度方法用于设计规范的适用性提出质疑。这次科技论坛上则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对规范可靠度方法的意见分歧。
对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持肯定意见的专家认为这是重大的科技进步,可靠度方法对安全度的概率定义要比定值的安全系数更清晰、更科学、更合理,当然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本身尚有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结构设计规范所面向的是类型多样的复杂群体,在安全度上需要考虑的不确定性与不确知性非常复杂,并不是“从统计数学观点出发的概率定义”所能科学描述或处理;规范可靠度方法在我国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它并没有给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带来明显实效,反而造成了安全概念上的某些混乱;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结构的安全度用可靠指标和虚假的失效概率表达后变得更加不可揣摩和模糊不清,不如安全系数那样从安全储备出发的度量方法更为直观和便于处理具体工程的安全问题;现行设汁规范中的可靠度方法很不成熟,存在不少根本缺陷;他们认为半概率的多安全系数方法更适用于规范,也不排斥可靠度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在综合判断安全系数的合理取值时予以考虑。
二、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
大多数土建结构由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上建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并非我国所特有,但是至今尚未引起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与施工部门的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7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事实证明发达国家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公路桥梁为对付除冰盐侵蚀及冻融损害,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50年代的2.5cm逐渐增加到4cm、6cm直到80年代后的7cm,而混凝土强度的最低等级也从50年代的C25增到后来的C40,混凝土从不要求外加引气剂、不设防水层到必须引气以及需要设置高级防水胶膜并引入环氧涂膜钢筋。
建设部于80年代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好,一般可维持50年以上,但室外的阳台、雨罩等露天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仅有30~40年。
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在于我们许多正在建设的工程仍未吸取国际和国内的大量惨痛教训,还沿着老路重蹈覆辙。一些北方城市新建成的立交桥和高速公路桥,仍没有在材料性能和结构构造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防治冻融和盐害的综合措施。甚至大型工程如2000年投入运行的珠海莲花跨海大桥,其主体结构在浪溅区仍采用不耐海水干湿交替侵蚀的C30混凝土与3~4cm厚的保护层厚度。
我以为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进一步加剧的原因有:
1)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习惯上以单——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早强的矿物成份比例提高,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我国对水泥质量的检验在强度上只要求不低于规定的最低许可值,而国外则同时还要求不高于规定的最高值,如果强度超过了也被认为不合格,这种要求还有利于水泥产品质量的均匀性。
2)工程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施工进度,尤其是政府行政领导对正程进度的不适当干预。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尤其需要有足够的施工养护期加以保证,早产有损生命健康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混凝土。国内媒体上大加宣传的所谓几个月就修成一条大路、建成一座大桥、或盖成一幢高楼的工程以及抢工献礼工程,很可能就是今后注定要花掉更多资金进行大修的短命工程。提前完成合同规定施工期的在国外要被罚款,因为意味着工程质量有遭到损害的可能。
3)环境的不断恶化,如废气、酸雨,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的30%。
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尽快编制基础设施工程耐久性设计的技术条例,修订补充现行规范中对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各种基础设施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在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必须有使用寿命的要求和论证。当前在建的众多工程在耐久性上之所以仍然沿着重蹈覆辙的道路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在耐久性上没有可
资遵循的新依据。更为严重的是现行规范中的有些条文,本身就对耐久性有害。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在混凝土中合理使用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合料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国外有的规范甚至规定在桥梁等混凝土结构中必须加入粉煤灰等掺合料,而我国的铁路混凝土桥隧施工规范仍在明文禁止使用。此外,工程技术界还存在长期形成的一些过时的看法,对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造成阻力。例如,顾虑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而不愿使用引气剂,而引气本应作为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和工作性的常规手段;又如,希望加大水泥用量来保证混凝土强度,而尽可能低的水泥用量本应是提高混凝土抗裂和耐久性能的重要途径。
重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产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均需大量消耗国土资源并破坏植被与河床,水泥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已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1/5~1/6,而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居世界第二。我国现在每年生产5亿多吨水泥,与之相伴的是年耗20多亿方的砂石,长此以往实难以为继。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意味着节约材料,而耐久的混凝土一般又应是水泥用量较低和矿物掺合料(工业废料)用量较高的混凝土,所以耐久的混凝土正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
2.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
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但没有如何使用的规范。有些工程倒塌事故,例如最近四川宜宾的南门大桥发生桥面坍落事故,就是因为桥面结构与主拱之间的吊杆在连接处发生锈蚀,如果有定期的检测要求,这样的事故很有可能避免。有些国家对于结构的损坏可能导致公众安全的建筑物与桥、隧等公共工程,强制规定必须定期检测;即使是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和外墙面砖等建筑部件,因其坠落后容易伤及公众,也有强制定期检测的要求。我国由于施工管理水平和事故操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对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设置水准又相对较低,已建的工程中往往存在较多隐患,所以更有必要从法制上确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检测的要求。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虽然政府已作出了设计与施工的责任单位和个人需对其“终身负责”的规定,但是这种要求执行起来缺乏可操作性。要将结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还应以预防为主,通过例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现在国内有大量土建工程因步入老化期需要诊治,也有大量已建的违章工程需要评估,更有许多工程发生病害需要诊断和加固,各地已涌现了不少从小土建工程诊断、治理与加固的队伍,并有蓬勃发展成为一种新兴行业的趋势。出现问题和病害以后再来治理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应该更加强调预防。对于在役土建工程的检测和评估,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要有从业人员的注册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予以规范。
从国家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对工程设计的要求来看,需要有正程整个使用期限即全寿命费用支出的论证。只注意工程项目建设的一次投资支出,很少考虑工程建成后需要正常维护与修理的长期费用,不但可能损害工程使用寿命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经济上算总账会很不合算。在发达国家,由于新建工程少,用于维修的费用往往更为主要。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大兴土木,可是过去建成的大量工程已经或过早老化。国内40%公路桥梁的桥龄已大于25年,加上进入90年代以后交通量猛增,超载严重,以往的设计标准又低,路、桥的维修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养护维修费用得不到保证,造成工程安全隐患并在以后需要支
出更多的大修费用。在上建工程的投资上,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已建工程维修的费用。
第三篇:路桥设计中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路桥设计中耐久性和安全性问题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道路桥梁工程也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我国的道路桥梁在近些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或者是设计等问题,路桥存在着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隐患。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重要的影响。进入21世纪,在城市桥粱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事故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城市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已被人们高度关注,它也严重威胁着城市桥梁的使用性。目前国内的桥梁结构设计普遍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 比较重视强度极限状态,但是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却是使用时的性能表现。从我国目前的基础建设情况来看,路桥的设计中保证耐久性、安全性、实用性的任务以及,各种改建的、新建的、加固维修的工程任务相当的任重而道远。缺乏完善的总体设计规范
由于我国的相关规范还不完善,所以导致了设计人员在设计时缺乏理论指导。我国对路桥建设是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的,这种方式的使用对道路桥梁建设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路桥建设出现更新变化,就会出现无章可依的现象,就会给路桥工程的建设带来不便。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文件来指导其施工,这也就使得跨海大桥频频出现事故。出现了问题都没有明文规定进行处罚,这同时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滞后的规范与先进的路桥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让跨海大桥的施工人员有机可乘,严重影响了路桥建设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方案没有充分考虑到路桥建设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道路桥梁的设计方案与其安全性与耐久性有很大关系,设计阶段对于桥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是对施工的整体进行的布局,控制整个的施工过程。但是设计人员忙于赶工期,忽视了对知识体系的更新以及对路桥设计规范的关注,这就导致设计理念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路桥施工所依照的设计方案还有很多不全面、不合理的地方,应该注意保证施工设计图的科学性与完整性。不能只为谋求经济利益,不进行合理规划,这就使路桥结构在设计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路桥建设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不能只注重结构强度的安全性,也要重视结构的构造、材料、体系以及耐久性等因素。设计人员要加强学习,及时更新路桥方面的知识,用最新的设计理念来作为指导,使路桥设计能够实现最优化,从而保证路桥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人员的设计思维要不断的更新,不要总是用同一种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目前很多设计人员没有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大胆的尝试,使得路桥设计与最新设计理念不相符。
施工以及管理水平较低
路桥工程在我国的基础建设项目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很多道路、桥梁出现倒塌,让人们对路桥的安全性更加关注。一般的看法认为当前的工程事故主要是施工阶段的不合理工和管理腐败所导致。施工质量没有达到规范要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没有达到要求,这些都会影响路桥的质量。很多的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没有严格控制,典型的问题有钢筋保护层不足及目前广泛存在于施工现场的严重的构件开裂问题,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实际施工中,施工工艺不规范,达不到施工标准。这些施工上的缺陷虽然短期不会对桥梁的正常使用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却会对结构的长期耐久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危害。没有合理的组织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工程的质量有很大影响,造成路桥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无法得到保障。
第四篇:路桥设计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探析论文
【摘要】路桥工程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占据重要地位,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路桥设计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涉及的因素较多,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各项因素进行必要的考虑,以严谨负责的态度确保路桥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但是,我国当前的路桥设计存在较多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阻碍路桥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路桥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讨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路桥设计;安全性;设计理念
1路桥设计现状分析
1.1设计人员缺乏实际施工经验
路桥施工图纸设计人员很多都是直接从各个院校到设计院就职,之前并未在施工现场进行过实际操作,导致所设计的图纸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实际施工情况就会与此发生矛盾,因为这样的设计人员并不知晓现实施工过程中所会面临的技术难关,造成某些部分的设计很难在现实施工当中完成。很明显,如果设计人员不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其所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与实际脱节的情况,会给施工人员造成非常大的麻烦,此种情况必须得到及时解决。
1.2整体设计标准缺失
国家对路桥施工的各个程序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缺陷,让某些设计环节没有标准可以参考,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指导作用。法律本身的强制性能够对一些负面行为起到良好的遏制作用,能够促进路桥设计可靠性的顺利实现。法律的变更需要较长的期限,但是路桥的施工不断出现新的变化,使得法律无法及时应对新的情况,导致法律空白区域出现。比如说,施工人员在一个路桥施工项目当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导致出现了许多安全风险,但这些风险都是以前从未出现的,法律根本没有这些方面的规定,相应的问责也就无从谈起,而且这种现象有蔓延的趋势。这说明现有的法律规定已经无法满足路桥设计与施工的具体管控要求。
1.3设计理念无法跟上时代潮流
很明显,设计环节与工程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存在重要关联。但是,方案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设计人员为了在规定期限内让工程顺利完工,就不会对设计的方式进行更新,仍然使用传统的设计理念,设计出的方案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比如,路桥抗腐蚀的能力非常重要,但有些设计人员却忽略了这一点,这就会让路桥工程耐久性与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设计人员不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没有积极地对各种新情况进行了解,让设计理念依旧停留在以前的水准,也没有参加一些新知识的学习,致使创新意识不足。目前,我国的路桥工程逐渐增多,出现了各种前所未有的新状况,这对设计提出很多新的要求,设计人员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也会造成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1.4设计时对安全性与耐久性缺乏重视
设计方案是施工的重要依据,施工的各个环节是按照方案的内容一一执行,一旦设计方案存在问题,都会全部直观地体现在施工现场,因此必须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影响路桥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因素进行考虑,搜集可能对此产生影响的各种资料,参照资料进行改进。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在设计方案中只考虑安全性而没有考虑耐久性。比如,新闻报道的某些大桥,遭受一定撞击就会损毁,此种情况与设计结构不科学有很大关联,在桥上人与车辆都会遭受巨大灾难。这要求设计人员的设计态度一定要端正,充分考虑设计的各项要求。
2改善路桥设计的措施
2.1完善设计规范
没有可作为参考的规范是导致路桥设计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首先需要对我国的路桥设计制定相应规范,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结合路桥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增加规范的内容,让其的内容能够符合路桥设计的要求。相关部门应该派专人搜集路桥设计和施工当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记录,作为完善法律规范的依据。有了完备的设计规范,才能有效避免设计中人为因素造成的重大问题,很大程度上让路桥设计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得到了根本的保障。
2.2重视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耐久性是任何工程都需要进行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工程的耐久性也就是其使用寿命,与材料、技术和环境等条件都存在较为重要的关联。根据调查显示,在以上因素之外,路桥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设计人员应该对能够影响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各种因素进行收集整理,将其作为设计的注意事项,设计出能够避免这些问题发生的方案。有些施工者单纯注重工程的整体质量,而忽略了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恰恰是实现路桥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关键,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关注这些细节,从全方位展开设计。
2.3更新设计理念
设计人员进行的设计不能与社会的实际相脱节,及时更新自己的设计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在闲暇之余参加这个方面的培训,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可以查阅国外的相关资料,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结合我国路桥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吸收改进。还应该让设计人员亲自到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让其对施工技术、工艺、材料等有深入了解,使他们对设计工作产生新的感受,激发他们产生符合实际的新想法。然后让设计人员组成讨论小组,对产生的想法进行交流,如此就能取长补短,让设计人员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
2.4加强路桥疲劳损伤的研究
路桥疲劳损伤是在动荷载的作用下,路桥内部会出现一些循环变化的应力,对桥体本身产生一定的震动与损坏。这种情况是由许多微小的损伤积累组合而成,最终会造成桥体一些部位出现结构性断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此进行充分考虑,并备注说明相关的情况。虽然这种损伤具有局部性,但是研究的时候应该从整体着手,更要对一些关键部位进行重点关注。因为某些部分的损伤,最终会导致整个桥体受损。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此因素列为重点的检查对象。
3结语
据统计,路桥使用的人口和车辆呈现出急剧增加的趋势,对路桥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桥设计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产生直接影响,关系到其具体的使用年限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当前社会飞速发展,路桥工程数量不断增多,也对其质量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但是目前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工程质量无法达到标准,需要让设计人员改变原有的设计态度和观念,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先义.浅析路桥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01):89-90.[2]路晓东.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10(05):102-103.
第五篇:2015年新疆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试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模拟试题
2015年新疆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试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
全性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品厂房安全窗应向外平开,宽度不小于__m、高度不小于__m,窗台高度不高于地面__m,不得设置中梃,利于快速开启。
A.1;1;0.5 B.1.5;1;1 C.1;1.5;0.5 D.1;1;1
2、乙炔发生站的管道应有良好的__措施和定期检测记录。
A.导出静电
B.通风
C.防潮
D.防寒
3、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是一项新的__执业资格制度。
A.专业人员
B.专业技术人员
C.技术人员
D.特种技术人员
4、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安全防护措施的电气设备是__类。
A.Ⅰ
B.Ⅱ
C.Ⅲ
D.0
5、变压器运行时上层油温一般不应超过__。
A.90℃
B.85℃
C.80℃
D.75℃
6、电石库周围__m以内不得有明火。
A.5 B.7 C.9 D.10
7、《职业病防治法》__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
A.第八条
B.第七条 C.第六条
D.第五条
8、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__予以保证,该保证人承担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事故后果的法律责任。
A.董事会
B.厂长
C.经理
D.投资人
9、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后,__验收。
A.由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
B.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C.由专门管理矿山企业的部门
D.由管理矿山企业的协管部门
10、__是指认证机构对获得认证的单位在证书有效期限内所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
A.监督审核
B.复评
C.现场审核
D.文件审核
11、行政处罚的目的是__。
A.维护社会的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的安全建设
B.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D.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民的权利
12、OHSAS 18001的运行模式在__后进行管理评审。
A.检查与纠正措施
B.评价
C.实施与运行
D.改进措施
13、__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伤害。
A.有害因素
B.事故隐患
C.危险因素
D.危险
14、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010年的销售收入是380万元,则该企业应该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是()万元。
A.12.3 B.13.3 C.11.4 D.12.4
15、安全标准是规范市场准入的__条件。
A.主要
B.重要
C.基础 D.必要
16、甲是某面粉厂的总经理,1年前经培训考核取得了安全培训合格证。按照有关规定,现在甲需要进行12学时的安全生产管理再培训。下列培训内容,属于再培训重点内容的是__。
A.面粉粉尘危害知识
B.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C.公司安全规章制度
D.预防面粉粉尘爆炸新技术
17、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主要是__。
A.行政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人民政府
D.法院
18、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此规定的指导思想与下列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最相符合。
A.预防原理
B.系统原理
C.强制原理
D.人本原理
19、单位体积空气具有的__的机械能所呈现的压力,是风流质点热运动撞压器壁面而呈现的压力,这是矿井风流的静压。
A.对内做功
B.急剧放热
C.对外做功
D.剧烈运动
20、某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
A.由本单位工会领导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B.应急预案的评审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组织
C.预案评审后,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D.除评估本单位应急能力外,还评估相邻单位应急能力
21、大火已被抑制或燃烧已被控制的情况下,经常采用__控制烟气。
A.浮力
B.加压控制
C.空气流
D.防烟分割
22、据前苏联调查资料,平原、丘陵与山地三类道路交通事故率分别为__,18%和25%,主要原因是下坡来不及制动或制动失灵。
A.7% B.10% C.11% D.12%
23、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的情况,事故发生单位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续报、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__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
A.10 B.15 C.30 D.60
24、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__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暂时停止
B.全部停止
C.不停止
D.视情况
25、职业病要在__中建立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A.省一级的卫生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部
D.乡村卫生院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对__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A.危险化学品
B.建筑施工
C.机械制造
D.矿山
E.交通运输
2、职业病的发生与生产劳动者个体条件有关,导致职业病发病的主要条件取决于__。
A.有害因素的性质
B.生活饮用水质量
C.劳动者个体的易感性
D.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
E.有害因素作用的部位
3、乙炔发生站内发生火灾,严禁使用__灭火器扑救电石着火。
A.二氧化碳
B.干粉
C.泡沫
D.水
E.固态
4、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包括__。
A.空间适用
B.主体和行为的适用
C.排除适用
D.优先适用
E.其次适用
5、冲压作业的安全措施范围很广,包括__等。A.改进冲压作业方式
B.改进冲模结构
C.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D.实现隔离保护装置
E.冲压作业机械化装置
6、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__。
A.人员伤亡
B.环境破坏
C.技术改进
D.财产损失
E.设备损坏
7、在保证工作安全的三大措施,即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中,属于组织措施的是__。
A.必须执行的有关规定制度的条款
B.必须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
C.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
D.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及恢复送电制度
E.施工前必须执行的具体安全措施,如发电厂、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必须执行的安全措施,热力机械工作票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8、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管辖分为__。
A.移送管辖
B.地域管辖
C.上级管辖
D.指定管辖
E.公安管辖
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__的权利。
A.工伤社会保险
B.提出赔偿要求
C.提出变动工作
D.提起诉讼
E.提出仲裁
10、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应提交的材料有__等。
A.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
B.由法定资质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出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C.存在毒物作业项目的提交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生产工艺流程图
E.主要产品的名称和数量
11、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基本职责有__。
A.依法负有本单位生产安全的一切责任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及时消除生产安全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E.保证本单位生产的有效实施
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时具有__特征。
A.权威性
B.强制性
C.普遍约束性
D.可灵活处理性
E.公开性
13、防止振动危害的控制措施__。
A.加强通风
B.改革工艺,采用减震和隔振等措施
C.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
D.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E.控制振动源
14、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的形式有__。
A.安全生产会议
B.安全文化知识竞赛
C.宣传娱乐
D.实际操作演练法
E.宣传标语及标志
15、以下属于安全预评价报告格式要求的有__。
A.封面
B.目录
C.页脚
D.前言
E.附录
1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__备案。”
A.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公安部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E.煤矿监察局
17、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表明有关__。
A.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
B.保障从业人员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C.保障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事项
D.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E.保障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获得民事赔偿的事项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安全生产法》是综合性法
B.《矿山安全法》是综合性法
C.《矿山安全法》不是综合性法 D.《矿山安全法》是单行法
E.《矿山安全法》不是单行法
19、《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工伤职工有下列__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A.下岗人员
B.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C.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D.拒绝治疗的
E.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20、法律的适用范围,即法律的效力范围,包括法律的__。
A.关于人的效力
B.关于地域的效力
C.关于时间的效力
D.关于空间的效力
E.关于法律生效的效力
21、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是__。
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
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
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22、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__职责。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决定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议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23、事故隐患包括__。
A.较大事故隐患
B.轻微事故隐患
C.特大事故隐患
D.重大事故隐患
E.一般事故隐患
24、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因安全生产责任者未履行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定责任,根据其行为的性质及后果的严重性,追究其__的一种制度。
A.赔偿责任
B.监督责任
C.行政责任
D.民事责任
E.刑事责任
25、电击对人体的效应是由通过的电流决定的。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除了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强度有关之外,还与下列__因素有关。A.电流的种类
B.电流的持续时间
C.电流的通过途径
D.电流的初相位
E.人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