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年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
附件一:
2013~2014年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
资助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校团委向各学院拨给专项经费用于资助2013~2014年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资助经费包括“项目经费”和“组织经费”两部分。
第二条资助经费以学院为单位、分别以《2013~2014年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资助经费(项目经费)使用卡》和《2013~2014年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资助经费(组织经费)使用卡》的形式拨付。
第三条项目经费开支范围包括:购买书籍或电脑软件;复印参考资料;购买实验材料和制作材料;购置设备;赴外地开展调研及采购的差旅费。
组织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办公用品;宣传品;评审费;外地评委的差旅费、通讯费。
第四条经费使用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项目研究和组织经费的开支在立项或预算限额内凭符合财务规定的支出凭证和经费使用卡到学校计财处报销,票据上应由经手人、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指导老师签字确认,并由学院团委书记审批。
购置设备、配件等价值500元以上且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物品,必须事先提出申请,获得学院团委批准后方可购置。采购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必须按照政府及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第五条资助经费必须专款专用。由校团委和计财处共同监督。
第六条项目经费实行动态管理,分批下拨,在项目实施中期进行检查,对于进展情况良好的项目可继续拨付下一批经费,对于进展工作不良或是研究成果不突出的项目应暂停拨付经费。学院团委定期向校团委报告本院各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
第七条本办法由校团委解释。
第二篇: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项目立项申报办法
广东工业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项目立项申报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宗旨
提高我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地参与科学研究的意识,拓宽知识视野,为学生成为厚基础理论、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必备条件。
第二条
申报对象
全日制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硕士一、二年级研究生,以及五年制本科生的四年级学生均可申报。
第三条 申报项目范围
重点申报学术思想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资助范围为:
一、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
二、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性研究的创新项目。
三、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等项目。
四、社会调查项目。
五、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第二章 申报及评审
第四条 申报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第五条 申报人一次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不得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已有项目未完成者不得申报新项目。
第六条 申报、评审程序:
一、学校发布申报通知。
二、申请者填报《广东工业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立项申报书》,上交学校(一式三份)。
三、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按本办法要求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并对拟推荐项目提出具体推荐意见报学校主管领导审批。
第三章 经费资助与管理
第七条 对于立项的课外学术科技项目资助,科技发明制作项目约2000元/项,学术论文(包括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学术论文)项目500-1000元/项。重点项目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资助经费。
第八条 经立项评审通过,将下拨资助金额的50%。中期检查通过后,将下拨余下的资助金额。
第九条 资助经费使用范围:
1、科研业务费:
(1)测试、计算、分析费;(2)科研资料费。
2、实验、材料费:
(1)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品的购置费(2)标本、样品的采集加工费。
3、小型实验器材、工具购置费。第十条 下列开支不能报销:
1、招待费,包括礼品费和餐费;
2、订报刊费、电话费及购买电话磁卡费;
3、购买大型仪器、设备费。
第十一条
项目启动时间从学校正式公布之日算起。项目完成时间一般在一年以内,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第十二条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项目必须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讲师。
第十三条 在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或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在一定范围内组织一次学术报告会,交流和汇报研究成果。
第十四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须向学校提交结题报告(一般包括项目研究情况、使用方法与手段、查阅引用资料情况、成果完成形式和价值、得失经验等)、研究论文及成果实物等,并填写项目结题报告书。学校对已完成的项目组织鉴定。
第十五条 首次项目完成情况好者,二次申报时可优先资助。
第四章 验 收
第十六条
验收分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
第十七条
项目的验收由学校科技处把关。验收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种类型。
第五章 奖励
第十八条 对项目完成好的,即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奖项或针对此项目发表的文章刊登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刊物的个人,学校给予表彰,推荐参加全国同类学术科技竞赛。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学校团委负责解释。
第三篇: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及实践活动管理办法
湘南学院外语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及实践活动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活动创新精神,积极推进我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特制定外语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项目管理办法。
一、目的意义
1.培养学生学术探索和与研究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
2.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在师生间营造一个更为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增进“教学相长”。
3.提高各语音室、英语角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更多的语音室成为开放性语音室,为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
4.加强大学生科学求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优秀人才和成果的涌现,为我系在院级、省级、国家级等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奠定基础。
二、组织机构
1.由学院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委员会统一领导,系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具体指导。2.成立外语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及实践活动管理小组。
3.小组构成:组 长:张建佳,谭胜华
副 组 长: 李气纠,段良亮,高芳,周南,王建霞
组员: 陈军平,林彰立,肖杉,杨彦琦,袁颖丹
陈欢欢,史景军,谭政清
办公室:外语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及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设在外语系203房,办公室主任由周南老师兼任。
三、项目构成及经费来源
1.项目构成(1)教师申报的研究项目:教师结合本人的科研项目或教学科研工作,提出一定
量的适合本科生的研究项目,经外语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及实践管理小组评审通过后纳入本项目立项范围。
(2)企业或个人委托研发项目:学校外企业委托研发项目,经外语系大学生课外
科技创新及实践管理小组评审通过后纳入纳入本项目立项范围。
(3)学生自行申报的研究项目:学生可以个人或团队自行提出研究设想,确定相
关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提出立项申请,经外语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及实践管理小组评审通过后纳入本项目立项范围。
2.项目经费来源
(1)学院设立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实践项目专项经费;
(2)政府、社会团体、企业提供的研究项目经费;
(3)教师的科研经费;
(4)外语系提供的配套经费;
(5)自筹经费。
四、项目要求
1.项目申请人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但项目实施主体是学生,教师仅为指导人员。2.项目立项后,由小组负责项目实施、日常管理、进度监控、条件保障和经费使用审批等,对于学生个人申请的项目,外语系至少为其配备一名指导教师。
3.项目实施的主体是学生,因此项目的难度应与学生目前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相适应,项
目的大部分或主要工作应由学生独立承担。
五、学生申请条件及项目研究要求
1.学生申请条件
(1)参加对象:原则上以二、三年级为主的本科生
(2)学习态度端正,思维敏捷,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好。
(3)主要基础课成绩中等及以上,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科研潜质方面由突出表现
者,课适当放宽成绩限制。
(4)曾获得各类科技竞赛奖励者,系部优先考虑其申请。
2.项目研究要求
(1)合理安排时间,既要努力完成研究计划,又要学好其他课程,学习成绩有严重
下滑倾向或者不积极认真开展研究工作者,小组课终止对其项目的资助。
(2)主动向指导老师请教,汇报学习与研究进展情况,积极参加指导教师指定的学
术活动。
(3)定期撰写科研工作进展报告,总结前阶段的工作,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4)根据项目研究情况积极撰写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制作科技作品,并积极参加成果评比和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5)项目负责人要按照任务要求按时结题和验收,如不能按时完成项目的,需说明
理由并申请延期,延期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延期审批工作由小组负责把关,在结题汇总表中注明,对未结题且未通过延期审批的项目收回该项目所有立项资
助,取消该项目组在所有成员在其后的各类立项申报资格。
六、指导教师条件及职责
1.指导教师条件
(1)应负有创新精神,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责任心强,能够投入必要的精力关心
和指导学生。
(2)学术水平高,有一定的科研经验,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
位。
2.指导教师职责
(1)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查找并利用相关的信息。(2)适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讨论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确定下一步将
要进行的工作。
(3)对学生的学习、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环节进行具体指导,确保每周都有适
当的指导时间。
(4)安排学生参与指导教师课题组的业务学习、学术讨论及其它学术活动,为学生
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或联系场地、仪器设备等。
(5)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量、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及达到的的结果等方面多学
生进行考核。
(6)指导教师短期外出不能指导学生时,应委托其它教师指导学生,指导教师长期
外出时,应报请系部为学生另行联系指导教师,每名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项目
一般不超过两项。
(7)指导教师对本科生进行科研指导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广大教师要积极主
动参与,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避免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发生。
七、项目申报立项
1.外语系每年在10月份开始科技创新和实践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2.申请者填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项目申报表》。
3.外语系评审小组评审后立项资助。
4.项目研究时间一般为一年或半年,最短不能少于三个月,项目完成后应及时结题答辩
和研究成果汇总。
5.申报材料需上交打印稿件一份,同时将电子文稿汇总发至邮箱:
WYX2003@126.com
八、项目执行和中期检查
1.中期检查:
(1)实行中期项目检查制度。
(2)项目负责人如实填写《外语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项目中期检查申请
表》。
(3)外语系根据项目实施的内容、进度、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经费使用情况进
行检查,提出意见。
2.结题验收:
(1)项目负责人填写《外语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项目结题验收申请表》。(2)项目验收时,研究负责人提供相应的研究成果。如:实验报告、学术论文、调查
报告、学术著作等
(3)外语系领导小组对照研究成果进行考核。
3.项目经费管理:
(1)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调研、资料、复印、耗材、测试加工、交通费、办公费、专家
评审费等开支,实行专款专用。
(2)项目经费实行专项管理,经费由指导老师和项目负责人按规定支付使用。
(3)项目经费实行分期规划,项目申报审核通过后,划拨50%的经费,项目中期(通
常是每年5月份)由项目负责人向系小组提交中期进展和经费使用情况报告,以确定是否划拨后期经费。
九、鼓励政策
1.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训练,对立项项目的指导教师给予计算相
应的工作量,对获得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成果奖的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给予一次性奖励。
2.参加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项目的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提交相应的论文或报告等环节
后,按成果情况记相应的创新学分。项目达到一定水平的,由学生提出申请,经外语系
小组审核后,上报学院教务处,可替代相关的课程或实践性环节。
3.特别优秀的科技创新与实践项目,通过相关专业和系部的认定,并经学院审核同意,可
转化为毕业论文或设计。
4.参加各级竞赛活动并获奖者,可在奖学金评定、优秀生等评选中获得优先权。
十、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外语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小组负责解释。
湘南学院外语系
2011.9.10
第四篇:课外科技学术类作品答辩
“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答辩流程
一、答辩准备工作
1.各参赛小组请将参赛作品的相关资料(包括答辩PPT、调查问卷、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准备好。
2.各参赛小组代表进行参赛顺序抽签活动。
二、答辩要求
1.每个参赛团队答辩的学生不少于2名(参赛团队仅1人除外),答辩时间为8分钟,其中项目成员陈述时间为5分钟,专家提问3分钟,不得超时。
2.要求参加答辩的团队将陈述内容制作成PPT进行演示。在展示ppt的过程中,要伴随口头的陈述,讲解过程要把主要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既不失完整、又重点突出、形象鲜明地介绍作品提出的问题及其依据、研究思路与对策、实验结果等,论据充足地导出结论,表达要清晰、流利。
3.答辩时应着装整齐,礼仪到位,重点突出,层次清晰,阐述简洁、明了。
4.参赛团队应提前30分钟到达指定答辩室,凡无故迟到15分钟以上者,则视为自动放弃,取消答辩资格(参赛团队到达后,团队负责人在工作人员处签到。工作人员提前20分钟按答辩顺序将PPT等多媒体文件复制到指定电脑上)
三、答辩内容
1.自然科学类项目
重点阐述作品的基本思路、研究意义、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研究结果的意义、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要求携带作品、已发表的论文复印件(论文的封面、目录及正文)、专利证书复印件等材料。
2.哲学及社科类项目
重点阐述作品的研究依据和意义、调查方法与结果、研究或论述的结论、结论的社会意义/经济效益/现实作用等。要求携带作品、已发表的论文复印件、社会调查数据及相关材料。
四、答辩流程
1.活动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请团委老师致辞;
2.参赛团队及个人结合其参赛作品及以ppt形式进行现场陈述和回答专家提问;每个项目5分钟陈述,3分钟问答;
3.现场评审过程中产生答辩成绩
五、评分细则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品评审标准:
(1)科学性占30%,其中包括:科学意义(15%);研究方法合理性(5%);结论重要性(10%)。
(2)先进性占20%,其中包括:先进程度(10%);难度(10%)。(3)创新性占20%,创新程度(20%)。
(4)实践性占20%,其中包括:应用价值(10%);影响范围(10%)。(5)现场答辩占10%
2.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作品评审标准:
(1)科学性占40%,其中包括: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10%);论证的严密性与论证可靠性(15%);论证的正确性(15%)。
(2)先进性占20%,其中包括:难易程度(10%);学术水平(10%)。(3)创新性占10%,创新程度(10%)。
(4)实践性占20%,其中包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0%);影响范围(10%)。(5)现场答辩占10%
第五篇: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策划书
前言:为深入贯彻团的xx届二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培养我院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刻苦钻研、锐意创新,积极投身于科学实践,推动我院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实现大学生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特举办本次大学生“创意设计 智能科技”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
一、活动主题
创意设计 智能科技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xxxx职业学院第八届学术科技节组委会
策划承办单位:机电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
三、活动对象
xxx职业学院全体学生
四、报名时间和方式
1.现场报名:机电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工作人员在XX年5月4日和XX年5月5日两天的中午11:40-12:50和下午17:20-18:30在南、北校饭堂门口派发宣传单,届时可现场报名(各大校区学生也可通过网上报名,见2)
2.网上报名:各大校区同学都可以填写报名表(见附件1)发送到邮箱 进行报名(邮箱负责人:姚梓献)。报名截止时间:XX年5月8日晚22:00前。
五、活动形式
1.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加比赛并提交作品。
2.以小组形式参加比赛,小组人数不可超过5人。
六、活动时间安排:
1.报名时间:XX年5月4日--5月8日
2.作品制作:XX年5月10日-5月28日
3.作品收集:XX年5月28日-5月30日
(作品电子文件请发至邮箱 ;现成作品请在收集时间交至负责人:姚梓献(联系方式)
4.作品初评确定决赛选手:XX年6月2日
5.作品展示暨决赛:XX年6月7日
七、参赛要求
提交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具有原创性(非原创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并且不能是已参加过类似比赛的作品,可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智能科技作品类: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生活小发明。(如智能家居开关、遥控开关等)
创意模型类:各种实用模型(如建筑模型、园林规划模型、机械产品模型等)。
创意设计类:具有实际价值的工程设计、创意图(如产品创意设计模型、工业产品创意外形设计等)。
高新技术作品类:高新技术产品设计作品(如3D打印作品等)
(注:其他具有创新性作品不限,审核后亦可参赛)
八、其他(注意)事项
其他具有创新性作品经过审核后亦可参加比赛
九、评奖标准
1.初赛以网上微博投票结合专家评分筛选出决赛选手。
2.参加决赛的选手通过讲解的形式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承办方将在决赛组织评委老师对作品分别进行评审。
十、奖项设置
1、一等奖(1名),价值300元的奖品或奖金+荣誉证书
2、二等奖(2名),价值200元的奖品或奖金+荣誉证书
3、三等奖(3名),价值100元的奖品或奖金+荣誉证书
十一、大赛负责人
姚梓献,()
附件1:xx职业学院第八届学术科技节之大学生“创意设计“智能科技”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