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游戏教学反思邱薇

时间:2019-05-14 03:0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寻找游戏教学反思邱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寻找游戏教学反思邱薇》。

第一篇:寻找游戏教学反思邱薇

在校巡回课活动中,我做的一节课的名字叫《寻找游戏》,是人文与社会学科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下面就此课作一下课后的反思:

我设计此课的主旨是让学生了解我省民间的一些传统小游戏,并尝试玩一玩这些小游戏,在玩中体会传统民间游戏的魅力,寻找游戏教学反思邱薇。在课学教学中,此课可分为室外和室内两部分进行,室外让学生们玩几种民间的小游戏,让他们体会玩游戏的乐趣,从而为室内所讲授的新知作好铺垫,在室内课上,通过讲解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对民间传统游戏的起源、发展等进行简单的了解,最后通过嘎拉哈游戏使学生体验传统游戏蕴含着的智慧和乐趣,使本节课的主旨得到了升华,教学反思《寻找游戏教学反思邱薇》。

1、本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环节清晰、环环相扣。

2、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发言大胆、积极。

3、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学等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并且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学习效率高,效果良好。

不足:

1、评价性语言较少,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使用不够,只有多多激励他们,学生们才会做得更好,自信心才会更强。

2、在备课时,对学生的情况预想的不全面,以后在备课时应做到更细致、更全面。

第二篇:采薇教学反思

采薇教学反思(3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采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采薇教学反思1

我觉得自己只是在走近《采薇》,而没有走进《采薇》。

前几天,我总也想不好这课到底要教什么,越改越觉得有问题。对这篇文章真是既爱又恨,但是没有退路了,于是今天我感觉是像完成任务似的走向了讲台。

走上讲台的那一刹那,我就已经很心虚了:对诗经我自己都不是很懂,还教学生?我努力地镇定自己:正因为自己没有在公开场合教过诗歌,所以我得尝试。有尝试,才能找到自己更多的差距;认识到差距才会更有动力努力学习。

课后,王老师和许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我结合自己的反思,觉得这堂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立意不高,容量不够

这堂课我只上了三十几分钟,而且写话就占用了很长时间,感觉交给学生的东西很少。

立意问题。王老师在评课中这样提到:“《诗经·采薇》是中国文化的原典,是基于“杨柳依依”的意象,自《诗经》后,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意象,被一代代诗人所吟唱。《采薇》既是原典,又是情感的原点。”对于这一点,我有一点点认识,但是没有这么深刻,因此解读上、设计上都没有体现出来,深感文化底蕴不够。我甚至企图用拓展的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理解“杨柳”的文化意蕴,学生听得稀里糊涂,没有学生可以答上来。

王老师的话终于让我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意、诗境、诗情都还没感悟,就开始拓展,第一次《村居》,一次不够还来一次《送元二》。“原典”上的落实非常不到位。“昔我往矣”中的“往”,我仅仅理解成“去”的意思。往是什么?往其实是战争的需要,需要告别乡亲,需要告别家人,往,是离别,是离乡。只有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体验,孩子们才能对后面意象的情趣和情味有所体会。

思路问题。从《诗经》以后,才有了很多以柳入诗。结果我却用另外的诗来说明“杨柳”的含义,牵强地告诉学生“柳”就是“留”的意思。这样的思路很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解读完经典的意象之后再拓展开去,朝着送别诗的方向去拓展。比如老师们提到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杨柳岸、晚风残月”等。

2、情境创设不足。

在体会“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大雪纷纷满天飞,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我”在想些什么?希望学生在情感积淀与想象中明白到“我”经历了思念、征战、伤痛的苦,从而明白到“我”虽然回来了,但是已经是满心满身的伤痕了。但是学生都只提到了思念亲人,没有真正体会诗人内心的悲凉。我应该在这之前给他们把情境创设好。

3、对比这一写作特色挖掘不深。

“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这两个场景不仅是描绘了两处景色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人物的心境。而这个心境不仅仅是离别时的不舍与回来时的悲伤,更重要的是,杨柳依依的春景象征了诗人离去时虽是不舍却是青春勃发的,而经历了战争的'伤痛之后他的心境却是一派寒冬的萧煞景象了。

4、过渡语不恰当。

“在依依杨柳下,诗人会和谁告别?你能想象当时分别时的场景吗?”这个环节中,学生说到和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朋友等分别的场景。大多数同学说的都是人物的动作,比如一个学生说:诗人骑着马,但还是“一步三回头”;友人与我握手告别等,有时候我不知道怎么评价,好像有点乱乱的。事后想想,我可以追问:他们在说些什么?这样整个场景想象得就更丰富了。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我仿佛看到了旁边的杨柳随风摆动,好像也舍不得我走的样子。我用这样一句话——“杨柳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带过去了。王老师说:“诗,要有诗性解读。送别的不仅有朋友家人,还有杨柳。这就是物态的融化,在春风下吹荡的杨柳,牵着他的手,希望他不要离开。”王老师随便的一句点评都这么富有诗意。学习了。

又比如,默写完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发现时,一个学生提到:我发现这两句诗都是四言的。我当时的心里只是在想:看他们能不能马上发现对比。对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轻描淡写地重复一遍过去了。没过一会,我马上想到:《诗经》的基本句式就是四言。这个同学的发现虽然很简单,但是很重要。可是我错过了表扬他的机会。我可以这样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因为《诗经》的基本句式就是四言,《采薇》也不例外。”

总之,我没有走进《采薇》,没有读透,没有理解透。

通过这次备课,我明白原来古诗词这么难教的,我还曾经对师姐们说:“我好像没有正式上课,就感觉自己在进步哎。”她们大笑。

通过上课,我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足,原来自己的教学是那么浮浅与空洞,自己的个人素养是那么单薄与狭隘。于是,我更加有了学习的动力。谢谢王老师,谢谢帮助过我的师姐们!

采薇教学反思2

《采薇》不像一般的战争诗那样简单地表现人物情感,而是力求表现出人的深层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细微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残酷的战争毕竟与人类文明正常价值趋向相悖,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它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采薇》正是为保家卫国而出征玁狁的士兵所唱出的心声。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充分说明其所怨恨的是玁狁而非周天子,诗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对久战不休充满厌倦总之,战士们的情感深处,交织着重重矛盾:对敌人的痛恨与对家乡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

其实,人类有一种很普遍的矛盾心理:大丈夫有仗剑远行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又有低头思乡胸怀亲人的回归意识。这里的戍边战士心中的矛盾,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人类共有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矛盾心理所以,诗中表现的这种情感矛盾,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采薇教学反思3

本堂课将情感、价值之类丰富的人文目标具体融化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吟诵、品味、领悟,通过丰富的联想、探究,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诗的人文内核,深刻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真正实现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引导学生研习文本,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点拨得当,培养了学生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的能力不足之处:

《诗经》涉及到大量的文学常识,又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所以我让学生课前预习,收集《诗经》有关的文学知识、艺术特色以及有关难字词这对培养学生自主讨探究的能力是很好的但因时间限制,有些内容介绍得过于简略

《采薇》向来以其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难以言说的诗情画意、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让人拍案叫绝尤其是诗中那真实复杂的矛盾情感———对强敌贼寇的愤恨与对故园亲人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明媚乐景中的哀伤与阴晦哀景中的喜悦,都给人以无穷的想像与回味,具有永恒的魅力课堂上我尽力引导学生去领略其丰富的内涵,但还是取舍欠当,有些仓促,不太到位。

第三篇:采薇教学反思

采薇教学反思

(一)这次课有两个地方值得自己总结,一是古诗文字词的解释、积累,一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教古诗文时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古诗文感觉艰难,很难理解古诗文的字词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现在还很茫然。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就不懂的字词句提出疑问,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比如 “不遑启处”如何解释,这句话虽然书上有注解,但这个学生不理解单独解释“启”为“跪”,“居”为“坐”,怎么合起来解释就成了“休息”。又比如“载渴载饥”的“载”不知道什么意思,实际上在讲《氓》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这个字,“载笑载言”,这说明这个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必要的知识整理没有到位。又比如“彼尔维何”的“维”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实后面的“彼路斯何”的“斯”有解释,而这两句话是相似的结构,根据古文对应法则,“维”与“斯”意义相同,这说明这个学生还不知道看古文的基本方法。又比如“戎车既驾”的“既”不知道理解,实际上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已经学过了,“既东封郑”,到了这里,学生又不知道迁移了。所以想到了韩军老师提到的“举三反一”,难道学习语文,学生真的只能是“举三”才能“反一”吗?这要耗损多少时间啊。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除了想到再多做几次练习外,没有更多的办法。

第二个问题。关于预设和生成,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阐释,我不多说。只说说我这课是怎么处理的。教学设计是设计成老师提问的,但在上课时,发生了变化,在学生提完了字词句的问题后,觉得学生的思维正活跃,就要求学生就诗歌内容进行提问。学生提了两个问题,都很有代表性,一个是为什么以“采薇”为标题(因为诗歌的情感主要是思乡),一个是前三章为什么与后三章开头写法不同(比如《蒹葭》自始至终都是回环往复的写法)。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两个问题恰好是我设计里的内容。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讨,注意到了诗歌中字词的变化,有学生分析到了“作”“柔”“刚”与思乡的联系。当然有学生想偏了,认为“薇”是家乡的特色菜,所以采薇来吃,是想借此来抒发思乡情绪。显然这个学生没有注意到“薇”是野菜,但仍然能注意到思乡也不错了。我补充说诗经许多篇目以开头为标题,比如《蒹葭》、《硕鼠》、《伐檀》、《关雎》等等,这首诗也如此。至于为什么后面不是回环往复的结构了,我让学生先分析了后面所写的内容,都知道是描写战争场面的,我就请学生进行情景想象,此时已经是战场了,双方都蓄势待发,剑拔弩张,只等将帅一声令下,就冲锋杀敌了,如果此时突然有一个士兵弯着腰,边走边唱道“采薇采薇,曰归曰归”可能吗?采薇是打仗时做的事吗?学生明白了场景的变化使得诗歌的叙述发生了变化,而且学生也明白了诗经中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是从头至尾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的,是可以有变化的。

采薇教学反思

(二)《采薇》不像一般的战争诗那样简单地表现人物情感,而是力求表现出人的深层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细微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残酷的战争毕竟与人类文明正常价值趋向相悖,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它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采薇》正是为保家卫国而出征玁狁的士兵所唱出的心声。()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充分说明其所怨恨的是玁狁而非周天子,诗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对久战不休充满厌倦总之,战士们的情感深处,交织着重重矛盾:对敌人的痛恨与对家乡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

其实,人类有一种很普遍的矛盾心理:大丈夫有仗剑远行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又有低头思乡胸怀亲人的回归意识。这里的戍边战士心中的矛盾,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人类共有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矛盾心理所以,诗中表现的这种情感矛盾,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采薇教学反思

(三)本堂课将情感、价值之类丰富的人文目标具体融化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吟诵、品味、领悟,通过丰富的联想、探究,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诗的人文内核,深刻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真正实现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引导学生研习文本,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点拨得当,培养了学生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

《诗经》涉及到大量的文学常识,又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所以我让学生课前预习,收集《诗经》有关的文学知识、艺术特色以及有关难字词这对培养学生自主讨探究的能力是很好的但因时间限制,有些内容介绍得过于简略

《采薇》向来以其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难以言说的诗情画意、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让人拍案叫绝尤其是诗中那真实复杂的矛盾情感———对强敌贼寇的愤恨与对故园亲人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明媚乐景中的哀伤与阴晦哀景中的喜悦,都给人以无穷的想像与回味,具有永恒的魅力课堂上我尽力引导学生去领略其丰富的内涵,但还是取舍欠当,有些仓促,不太到位。

第四篇:《采薇》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采薇》教学反思

灰山港镇苍场湾小学——郑明

《采薇》这首诗所叙写的是卫国战士离乡出征的艰苦生活和内心的苦痛,这样的军旅生活离学生们的现实比较远,诗篇中战士英勇爱国但又思亲恋家的复杂心理让现在的学生去理解有些困难。所以,如何设置情境,如何引领学生去体会,去理解就成为本课教学中的难点。自我感觉本课对这方面难点的处理还不是很得力,希望可以下次可以得到改进。1. 立意不高,容量不够

这堂课我只上了三十几分钟,而且写话就占用了很长时间,感觉交给学生的东西很少。立意问题。王老师在评课中这样提到:“《诗经·采薇》是中国文化的原典,是基于“杨柳依依”的意象,自《诗经》后,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意象,被一代代诗人所吟唱。《采薇》既是原典,又是情感的原点。”对于这一点,我有一点点认识,但是没有这么深刻,因此解读上、设计上都没有体现出来,深感文化底蕴不够。

学生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意、诗境、诗情都还没感悟,“原典”上的落实非常不到位。“昔我往矣”中的“往”,我仅仅理解成“去”的意思。往是什么?往其实是战争的需要,需要告别乡亲,需要告别家人,往,是离别,是离乡。只有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体验,孩子们才能对后面意象的情趣和情味有所体会。2.情境创设不足。

在体会“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大雪纷纷满天飞,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我”在想些什么?希望学生在情感积淀与想象中明白到“我”经历了思念、征战、伤痛的苦,从而明白到“我”虽然回来了,但是已经是满心满身的伤痕了。但是学生都只提到了思念亲人,没有真正体会诗人内心的悲凉。我应该在这之前给他们把情境创设好。

3. 对比这一写作特色挖掘不深。

“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这两个场景不仅是描绘了两处景色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人物的心境。而这个心境不仅仅是离别时的不舍与回来时的悲伤,更重要的是,杨柳依依的春景象征了诗人离去时虽是不舍却是青春勃发的,而经历了战争的伤痛之后他的心境却是一派寒冬的萧煞景象了。

第五篇:采薇教学反思

采薇教学反思4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采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采薇教学反思1

《采薇》这首诗所叙写的是卫国战士离乡出征的艰苦生活和内心的苦痛,这样的军旅生活离学生们的现实比较远,诗篇中战士英勇爱国但又思亲恋家的复杂心理让现在的学生去理解有些困难。所以,如何设置情境,如何引领学生去体会,去理解就成为本课教学中的难点。自我感觉本课对这方面难点的处理还不是很得力,希望可以下次可以得到改进。

1、立意不高,容量不够

这堂课我只上了三十几分钟,而且写话就占用了很长时间,感觉交给学生的东西很少。

立意问题。王老师在评课中这样提到:“《诗经·采薇》是中国文化的原典,是基于“杨柳依依”的意象,自《诗经》后,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意象,被一代代诗人所吟唱。《采薇》既是原典,又是情感的原点。”对于这一点,我有一点点认识,但是没有这么深刻,因此解读上、设计上都没有体现出来,深感文化底蕴不够。我甚至企图用拓展的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理解“杨柳”的文化意蕴,学生听得稀里糊涂,没有学生可以答上来。

王老师的话终于让我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意、诗境、诗情都还没感悟,就开始拓展,第一次《村居》,一次不够还来一次《送元二》。“原典”上的落实非常不到位。“昔我往矣”中的“往”,我仅仅理解成“去”的意思。往是什么?往其实是战争的需要,需要告别乡亲,需要告别家人,往,是离别,是离乡。只有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体验,孩子们才能对后面意象的情趣和情味有所体会。

思路问题。从《诗经》以后,才有了很多以柳入诗。结果我却用另外的诗来说明“杨柳”的含义,牵强地告诉学生“柳”就是“留”的意思。这样的思路很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解读完经典的意象之后再拓展开去,朝着送别诗的方向去拓展。比如老师们提到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杨柳岸、晚风残月”等。

2、情境创设不足。

在体会“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大雪纷纷满天飞,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我”在想些什么?希望学生在情感积淀与想象中明白到“我”经历了思念、征战、伤痛的苦,从而明白到“我”虽然回来了,但是已经是满心满身的伤痕了。但是学生都只提到了思念亲人,没有真正体会诗人内心的悲凉。我应该在这之前给他们把情境创设好。

3、对比这一写作特色挖掘不深。

“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这两个场景不仅是描绘了两处景色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人物的心境。

而这个心境不仅仅是离别时的不舍与回来时的悲伤,更重要的是,杨柳依依的春景象征了诗人离去时虽是不舍却是青春勃发的,而经历了战争的伤痛之后他的心境却是一派寒冬的萧煞景象了。

4、过渡语不恰当。

“在依依杨柳下,诗人会和谁告别?你能想象当时分别时的场景吗?”这个环节中,学生说到和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朋友等分别的场景。大多数同学说的都是人物的动作,比如一个学生说:诗人骑着马,但还是“一步三回头”;友人与我握手告别等,有时候我不知道怎么评价,好像有点乱乱的。事后想想,我可以追问:他们在说些什么?这样整个场景想象得就更丰富了。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我仿佛看到了旁边的杨柳随风摆动,好像也舍不得我走的样子。我用这样一句话――“杨柳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带过去了。王老师说:“诗,要有诗性解读。送别的不仅有朋友家人,还有杨柳。这就是物态的融化,在春风下吹荡的杨柳,牵着他的手,希望他不要离开。”

采薇教学反思2

这次课有两个地方值得自己总结,一是古诗文字词的解释、积累,一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教古诗文时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古诗文感觉艰难,很难理解古诗文的字词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现在还很茫然。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就不懂的字词句提出疑问,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比如“不遑启处”如何解释,这句话虽然书上有注解,但这个学生不理解单独解释“启”为“跪”,“居”为“坐”,怎么合起来解释就成了“休息”。又比如“载渴载饥”的“载”不知道什么意思,实际上在讲《氓》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这个字,“载笑载言”,这说明这个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必要的知识整理没有到位。又比如“彼尔维何”的“维”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实后面的“彼路斯何”的“斯”有解释,而这两句话是相似的结构,根据古文对应法则,“维”与“斯”意义相同,这说明这个学生还不知道看古文的基本方法。又比如“戎车既驾”的“既”不知道理解,实际上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已经学过了,“既东封郑”,到了这里,学生又不知道迁移了。所以想到了韩军老师提到的“举三反一”,难道学习语文,学生真的只能是“举三”才能“反一”吗?这要耗损多少时间啊。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除了想到再多做几次练习外,没有更多的办法。

第二个问题。关于预设和生成,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阐释,我不多说。只说说我这课是怎么处理的。教学设计是设计成老师提问的,但在上课时,发生了变化,在学生提完了字词句的问题后,觉得学生的思维正活跃,就要求学生就诗歌内容进行提问。学生提了两个问题,都很有代表性,一个是为什么以“采薇”为标题(因为诗歌的情感主要是思乡),一个是前三章为什么与后三章开头写法不同(比如《蒹葭》自始至终都是回环往复的写法)。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两个问题恰好是我设计里的内容。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讨,注意到了诗歌中字词的变化,有学生分析到了“作”“柔”“刚”与思乡的联系。当然有学生想偏了,认为“薇”是家乡的特色菜,所以采薇来吃,是想借此来抒发思乡情绪。显然这个学生没有注意到“薇”是野菜,但仍然能注意到思乡也不错了。

我补充说诗经许多篇目以开头为标题,比如《蒹葭》、《硕鼠》、《伐檀》、《关雎》等等,这首诗也如此。至于为什么后面不是回环往复的结构了,我让学生先分析了后面所写的内容,都知道是描写战争场面的,我就请学生进行情景想象,此时已经是战场了,双方都蓄势待发,剑拔弩张,只等将帅一声令下,就冲锋杀敌了,如果此时突然有一个士兵弯着腰,边走边唱道“采薇采薇,曰归曰归”可能吗?采薇是打仗时做的事吗?学生明白了场景的变化使得诗歌的叙述发生了变化,而且学生也明白了诗经中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是从头至尾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的,是可以有变化的。

采薇教学反思3

本堂课将情感、价值之类丰富的人文目标具体融化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吟诵、品味、领悟,通过丰富的联想、探究,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诗的人文内核,深刻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真正实现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引导学生研习文本,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点拨得当,培养了学生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的能力不足之处:

《诗经》涉及到大量的文学常识,又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所以我让学生课前预习,收集《诗经》有关的文学知识、艺术特色以及有关难字词这对培养学生自主讨探究的能力是很好的但因时间限制,有些内容介绍得过于简略

《采薇》向来以其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难以言说的诗情画意、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让人拍案叫绝尤其是诗中那真实复杂的矛盾情感———对强敌贼寇的愤恨与对故园亲人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明媚乐景中的哀伤与阴晦哀景中的喜悦,都给人以无穷的想像与回味,具有永恒的魅力课堂上我尽力引导学生去领略其丰富的内涵,但还是取舍欠当,有些仓促,不太到位。

采薇教学反思4

《采薇》不像一般的战争诗那样简单地表现人物情感,而是力求表现出人的深层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细微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残酷的战争毕竟与人类文明正常价值趋向相悖,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它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采薇》正是为保家卫国而出征玁狁的士兵所唱出的心声。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充分说明其所怨恨的是玁狁而非周天子,诗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对久战不休充满厌倦总之,战士们的情感深处,交织着重重矛盾:对敌人的痛恨与对家乡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

其实,人类有一种很普遍的矛盾心理:大丈夫有仗剑远行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又有低头思乡胸怀亲人的回归意识。这里的戍边战士心中的矛盾,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人类共有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矛盾心理所以,诗中表现的这种情感矛盾,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下载寻找游戏教学反思邱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寻找游戏教学反思邱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雅采薇教学反思

    篇一:《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的教学反思 (1) 《诗经 采薇》《春夜喜雨》教学反思 陈喜英 古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语文材料的精华,所以从小激......

    寻找秋天教学反思

    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束了,它给人留下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首先来谈谈成功之处:这次活动,大多数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到大自然中认真地观察记录,或是搜集树叶,完成制作,课堂上的合作......

    采薇教学反思(共五篇)

    采薇教学反思3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采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

    3篇采薇教学反思(推荐五篇)

    3篇采薇教学反思 采薇教学反思(一) 这次课有两个地方值得自己总结,一是古诗文字词的解释、积累,一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采薇教学反思。 先说第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教古诗......

    游戏教学反思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设计各种游戏活动并使之贯穿于课堂。学生们也喜欢这们的......

    游戏教学反思(最终定稿)

    四月游戏教学反思 ----王文雯 在本月两周游戏教学时,我结合每个组的能力水平和训练需求,设计了合适儿童的户外活动游戏。这些游戏主要是为创设一个自由的活动情境,结合儿童康复......

    邱志凯 深度教学反思

    深度教学反思之寓言单元整合教学反思 包鸾中学 邱志凯 在推进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语文教学的严峻问题,也敢到了自己在作为一个母语教师肩头责任的重大。......

    小班游戏教案《寻找淘气的小猴子》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小班游戏教案《寻找淘气的小猴子》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正确地观察方法,幼儿能分辨细微差异,按要求找出物品,喜欢参与游戏,体验,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