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所大牛博士经验总结

时间:2019-05-14 03:1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机所大牛博士经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机所大牛博士经验总结》。

第一篇:有机所大牛博士经验总结

有机所大牛博士经验总结:实验室里的潜在危险分析(转帖,来自中华康网)

没找到原帖作者,不过从信息来看,应该是上海有机所的一名同仁,可能是CANL78(实验室社区ID),在这里对原帖作者表示感谢!

实验室操作经验

(1)就在本周,我们所一天内连续发生两起重大安全事故。某博士生在使用过氧乙酸的时候,没有带防护眼镜,结果过氧乙酸溅到眼睛,致使双眼受伤,肿得到现在还不能睁开,还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另一个博士生在使用三乙基铝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由于没有带防护手套,出事后也没有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结果左手皮肤严重,需要植皮。

两起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点:麻痹大意,不按照安全规则操作。如果带了防护眼镜,手套的话,后果就不会这么严重。而且资料显示,越是博士生,做实验越不谨慎。总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出事,结果河里面淹死的就是那些会游泳的。

在有机所的五年,耳闻目睹了很多安全事故,深感多一份细心,多一份保障。现将我所知道的实验室里面的潜在危险总结如下:欢迎大家就自己知道的进行补充。

一、溶剂处理方面的潜在危险。

A、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

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么生成氢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这一点在有机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也是一个博士生,在处理久置不用的处理THF的装置的时候,刚一拔磨口活塞,就发生爆炸,满脸血肉模糊。

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置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置。有些同学为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置中保证与大气相通的的装置相连,这样做的危险是很可能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无法冷凝下来,这样,有可能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会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的溶剂的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用下的偶联反应非常剧烈。

B、废溶剂的处理,绝对不要发生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体的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SOCl2, PCl5, PCl3 绝对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

二、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

1、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

2、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图省事。

3、反应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裂痕。对于反应体系气压变化大的反应,大家一般都会注意。但是,有些问题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我在一次萃取的时候,量在2升左右,发现分液漏斗有一个裂痕,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在手中刚一摇晃时,就炸开了。20%的KOH溶液喷了我一脸,更可怕的是,溶液顺着桌面进入插座,引起电源短路,然后引发火灾。

4、对于容易爆炸的反应物,如过氧化合物,叠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无水高人盐,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加热小心,量取小心,处理小心。不要因为震动引起爆炸。举三个例子如下:

某副教授在有机所进修时,加压蒸馏一容易分解的化合物,由于加热没有控制好,发生爆炸,场面极其血腥。胸口的洞缝了五十多针!

某研究生,在做关于过氧化合物的实验时,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含有过氧化合物的溶液,完毕,不是小心地把空气放入,而是一下子就通气,结果由于空气的撞击引发爆炸,甲级甲等残废。我们今天看到的现场的照片是:一截手指头血淋淋地沾在玻璃上。(这也是加压蒸馏通气时为什么要慢慢来的原因)

某工作人员,在做叠氮化合物的实验室,反应都处理好了,他觉得反应容器要处理一下,结果在打开瓶塞的时候,一用力,爆炸。

最后是一句忠告,不清楚的实验,不了解化合物性质的实验,精神状态不好时,一定要当心。

(2)配体的纯度对于做不对称催化的,以及利用配体来改进某些金属催化反应的化学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不同批次合成的配体,其纯度由于采用原料的不同,或者纯化时所用的硅胶等材料的性能有所不同,就会导致反应的结果不能重复。如果前后配体的 纯度有差异,或者溶剂等使用的不同,导致反应条件筛选前后不是在可比较的前提下进行,有可能导致一些好结果的埋没。

我们在发表论文时,详细写清楚试验的操作,试剂的纯化方法,就是为保证别人按照相同的方法处理,可以重复试验结果。因此,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实验方法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确实也发现某些实验数据较难重复,这个问题不少从事不对称研究的小组都曾碰到。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配体的纯度不符合要求,所以反应的活性和对映选择性与以前的结果不相吻合,特别是分离纯化时用的溶剂和硅胶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按照以前纯化条件得不到符合研究工作的要求纯度的配体;

2、反应的操作存在误差:这突出表现在称量这一环节。由于配体和金属盐的量均只有几毫克,静电的干扰在天气干燥的时候尤为突出;

3、反应的溶剂多为丙酮,CH3CN和卤代烷等难以检测其含水量的溶剂,不同批次处理的溶剂,可能含水量不同,从而导致反应结果不能重复。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性,我们摸索并建立一套配体纯度检验的方法和标准的反应条件。特别是配体30a在几个反应中展示了优异的性质后,这一要求对于开展其他研究尤为关键。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我们总结得到以下经验供参考:

A、标准反应条件的建立

1、配体合成所用的CH3CN、三乙胺和四氯化碳按照标准方法处理,再经小量反应证明合格后(能合成出配体),保存在活化后的分子筛中供使用。

2、条件实验中所用的溶剂,如果不能通过指示剂显色来确保其无水,则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处理后,再经活化后的分子筛进一步处理后,蒸出使用;对于已经筛选出的最佳溶剂,每次新处理后,均用标准反应检验,ee值与以前的实验符合后才能使用。

3、称量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静电的干扰。

B、配体纯度方法的建立

1、对于合成的新配体,在用磁氢谱和碳谱确定初步纯度后,先用于某一反而得到一个关于反应速率和ee值的数据;然后,用不同的展开剂再次纯化配体后并取其最纯的部分,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与前相同的反应。如果反应情况(包括速率和ee值)变化不大,表明配体的纯度已经合格;如果反应结果有明显改善,这表明配体纯度有了提高,这需要再次纯化配体,直至反应结果的不同在误差范围内,才表明配体纯度已经合格。举例如下:对于配体30a, 先用石油醚和丙酮(4:1, v/v)的展开剂经柱层析得到一淡黄色的油状液体,虽然此液体经核磁鉴定,纯度已经很好,但是用囘f 啉配体最常用的模型反应-DA反应(eq 1)一检验, 在以Cu(OTf)2 为Lewis 酸,CH2Cl2为溶剂,-30oC的反应条件下,却发现反应几乎不进行。再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1:1, v/v)的展开剂进 一步纯化后,再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试,反应在一小时内结束,ee值为36%。将配体再次纯 化后,重试反应,反应时间和反应的ee值不变。于是认为配体已经很纯,可以用于反应的条件筛选。每次重新合成出来的配体,都在此反应条件下反应。当反应时间和ee值均与上述结果相符,表明配体纯度合格后,才能将配体用于条件反应。

(3)多交流与总结

首先,你从现在起,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观察你的师兄们是如何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不懂就问,直到你弄清楚了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你也可以想清楚原因后,再去和其他师兄交换意见,看看别人的想法。当然,刚进实验室,你肯定要当当下手,多跑跑腿,这样才能和师兄们套近乎,他们也才愿意和你多交流。

其次,进入实验室后,失败是经常的,但是你一定要弄清楚失败的原因。不要在没有弄清楚原因的情况下,盲目再进行相同的实验操作。记住,分析好原因后,再做试验,做一次试验,就要排除一个可能的因素。不要因为怕导师说你反应开得少,就开一大堆试验。这样的结果是让你陷于大量的体力劳动,没有时间思考,总结提高。

在做每一个实验之前,不要查到一篇文献,就马上按照文献方法去试。反复调研文献,看一看,要得到目标产物,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经过反复比较,选择最方便的开始。

这不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捷径,而且是在培养你的判断能力,也是在积累你的经验和知识。你想,一个实验你就可以积累一系列资料,一个学期下来,你将有多大的收获?这种方法累,但是绝对有效。我相信,只要坚持,毕业的时候,你会脱胎换骨。

对于你所采用方法的文献,实验步骤的每一个细节,要问问什么这么做?如果不这样做,后果是什么?能不能用其他方法代替?参考其他合成相同产物的文献,看看别人的实验步骤又是如何?他们做了什么改动?为什么要这样改动?因为实验是相通的,这些问题你一旦掌握了,坚持一个月的时间,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人一直到要博士毕业了,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吾未见其明也。

(4)严格遵循试验操作与处理

关于DMF的无水处理方法引起这么多争议,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不可否认,不同的实验对试剂、溶剂的纯度等各方面的要求不同。不需要严格无水的反应,你去进行严格的无水处理就是浪费时间;反之亦然。

我也承认,有时候试剂中的一些微量杂质的存在,往往会使反应有出人意料的结果。在我所知道的范围(上海有机所)内,就有两个这样的例子:李安虎博士(戴立信小组)在首例通过叶立德途径实现的高立体选择性的氮杂环丙烷的反应中,使用的是未处理的国产分析纯CH3CN溶剂。文章在Angew.Chem.Int.Ed上发表后,引起了一位法国科学家的注意,但是他在重复该试验的过程中,发现直接使用商业化的分析纯CH3CN溶剂不能重复反应结果,只有在反应体系添加一定量的水后才能重复试验结果,于是专门撰文指正。我们分析原因,认为是国产试剂的含水量比进口试剂的要高;第二个例子是:袁宇博士(?岭小组)在杂DA反应中,发现试验结果不能重复,而且所用的苯甲醛越纯,反应结果越差。从而想到了最初使用的苯甲醛可能有部分被氧化成苯甲酸,进而发现使用酸为添加剂可以大大改善反应的结果(文章发表在Chem.Eur.J)。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试验不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方法。特别是当我们在进行未知领域的探索时,需要对反应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如果我们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或溶剂含有少量的杂质,那我们如何保证试验的可重复性?我们又如何根据实验结果来分析,设计下一步的实验方案,改进试验结果?

按照一套标准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对于新进实验室的同学更为重要。因为失败是新手们的常事,如果我们不能保证我们试验试剂的纯度以及无水要求是否满足等等,那么一旦实验失败了,我们如何寻找原因?到底是操作失误还是其他?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同学,在几年试验生涯中,深感按照标准方法试验的重要性。可能是因为我从事的不对称催化对杂质的敏感程度较高,所以我在几年中,曾经花了很多时间来重复,寻找原因。

我很庆幸我刚进实验室时,接受了一位师姐的忠告,即一切溶剂、试剂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处理,哪怕他再繁琐。这个方法就是我推荐给大家的书《Purification of Laboratory Chemicals》,Edited by W.L.F.Armarego and D.D.Perrin, 4th Edition,这也是我们上海有机所每个课题组的导师要求学生严格执行的。因为这本书是不断综合文献中的最新处理方法,和对各种方法的不足之处的最新发现而修订的。

在我的第一篇文章(J.Am.Chem.Soc)发表半年后,有位韩国化学家到我们所交流的时候,专门提到在他们花了半年的时间合成了一个和我合成的一模一样的配体的时候,却非常失望发现我们的文章都已经发表了。我为什么感谢那位师姐?因为我接受她的忠告后,各种溶剂严格处理,所以只花了两个星期就合成了该配体。而事实上,在我文章发表后,还有国内同行不能重复合成该配体,我们课题组的其他同学一开始的时候也不能重复合成,原因无他,他们的溶剂处理都有问题。

有同学提到,他们的处理方法是参照某某文献的,事实上,很多文献的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也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才会有专门的丛书来总结。我想进入实验室时间较长的人,都会发现有些文献的结果是很难重复的,仔细研究他们的实验方法,你会发现有些操作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些是错误的,当然也有可能作者有所保留。

提高我们的化学素养,其中之一就在于根据自己的知识,去判断文献的正确与否,而不是盲从。

第二篇:化学方向 学有机的人必看 关于安全 有机所大牛博士经验总结(本站推荐)

有机所大牛博士经验总结:实验室里的潜在危险分析(1)2010-04-02 23:20 实验室操作经验

(1)就在本周,我们所一天内连续发生两起重大安全事故。某博士生在使用过氧乙酸的时候,没有带防护眼镜,结果过氧乙酸溅到眼睛,致使双眼受伤,肿得到现在还不能睁开,还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另一个博士生在使用三乙基铝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由于没有带防护手套,出事后也没有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结果左手皮肤严重,需要植皮。

两起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点:麻痹大意,不按照安全规则操作。如果带了防护眼镜,手套的话,后果就不会这么严重。而且资料显示,越是博士生,做实验越不谨慎。总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出事,结果河里面淹死的就是那些会游泳的。

在有机所的五年,耳闻目睹了很多安全事故,深感多一份细心,多一份保障。现将我所知道的实验室里面的潜在危险总结如下:欢迎大家就自己知道的进行补充。

一、溶剂处理方面的潜在危险。

A、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

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么生成氢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这一点在有机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也是一个博士生,在处理久置不用的处理THF的装置的时候,刚一拔磨口活塞,就发生爆炸,满脸血肉模糊。

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置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置。有些同学为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置中保证与大气相通的的装置相连,这样做的危险是很可能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无法冷凝下来,这样,有可能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会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的溶剂的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用下的偶联反应非常剧烈。

B、废溶剂的处理,绝对不要发生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体的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SOCl2, PCl5, PCl3 绝对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

二、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

1、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

2、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图省事。

3、反应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裂痕。对于反应体系气压变化大的反应,大家一般都会注意。但是,有些问题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我在一次萃取的时候,量在2升左右,发现分液漏斗有一个裂痕,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在手中刚一摇晃时,就炸开了。20%的KOH溶液喷了我一脸,更可怕的是,溶液顺着桌面进入插座,引起电源短路,然后引发火灾。

4、对于容易爆炸的反应物,如过氧化合物,叠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无水高人盐,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加热小心,量取小心,处理小心。不要因为震动引起爆炸。举三个例子如下:

某副教授在有机所进修时,加压蒸馏一容易分解的化合物,由于加热没有控制好,发生爆炸,场面极其血腥。胸口的洞缝了五十多针!

某研究生,在做关于过氧化合物的实验时,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含有过氧化合物的溶液,完毕,不是小心地把空气放入,而是一下子就通气,结果由于空气的撞击引发爆炸,甲级甲等残废。我们今天看到的现场的照片是:一截手指头血淋淋地沾在玻璃上。(这也是加压蒸馏通气时为什么要慢慢来的原因)

某工作人员,在做叠氮化合物的实验室,反应都处理好了,他觉得反应容器要处理一下,结果在打开瓶塞的时候,一用力,爆炸。

最后是一句忠告,不清楚的实验,不了解化合物性质的实验,精神状态不好时,一定要当心。

(2)配体的纯度对于做不对称催化的,以及利用配体来改进某些金属催化反应的化学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不同批次合成的配体,其纯度由于采用原料的不同,或者纯化时所用的硅胶等材料的性能有所不同,就会导致反应的结果不能重复。如果前后配体的纯度有差异,或者溶剂等使用的不同,导致反应条件筛选前后不是在可比较的前提下进行,有可能导致一些好结果的埋没。

我们在发表论文时,详细写清楚试验的操作,试剂的纯化方法,就是为保证别人按照相同的方法处理,可以重复试验结果。因此,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实验方法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确实也发现某些实验数据较难重复,这个问题不少从事不对称研究的小组都曾碰到。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配体的纯度不符合要求,所以反应的活性和对映选择性与以前的结果不相吻合,特别是分离纯化时用的溶剂和硅胶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按照以前纯化条件得不到符合研究工作的要求纯度的配体;

2、反应的操作存在误差:这突出表现在称量这一环节。由于配体和金属盐的量均只有几毫克,静电的干扰在天气干燥的时候尤为突出;

3、反应的溶剂多为丙酮,CH3CN和卤代烷等难以检测其含水量的溶剂,不同批次处理的溶剂,可能含水量不同,从而导致反应结果不能重复。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性,我们摸索并建立一套配体纯度检验的方法和标准的反应条件。特别是配体30a在几个反应中展示了优异的性质后,这一要求对于开展其他研究尤为关键。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我们总结得到以下经验供参考:

A、标准反应条件的建立

1、配体合成所用的CH3CN、三乙胺和四氯化碳按照标准方法处理,再经小量反应证明合格后(能合成出配体),保存在活化后的分子筛中供使用。

2、条件实验中所用的溶剂,如果不能通过指示剂显色来确保其无水,则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处理后,再经活化后的分子筛进一步处理后,蒸出使用;对于已经筛选出的最佳溶剂,每次新处理后,均用标准反应检验,ee值与以前的实验符合后才能使用。

[ Last edited by gauss_ren on 2008-8-15 at 11:38 ] 相关回复:

作者: gauss_ren 发布日期: 2008-08-15

3、称量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静电的干扰。

B、配体纯度方法的建立

1、对于合成的新配体,在用磁氢谱和碳谱确定初步纯度后,先用于某一反而得到一个关于反应速率和ee值的数据;然后,用不同的展开剂再次纯化配体后并取其最纯的部分,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与前相同的反应。如果反应情况(包括速率和ee值)变化不大,表明配体的纯度已经合格;如果反应结果有明显改善,这表明配体纯度有了提高,这需要再次纯化配体,直至反应结果的不同在误差范围内,才表明配体纯度已经合格。举例如下:对于配体30a, 先用石油醚和丙酮(4:1, v/v)的展开剂经柱层析得到一淡黄色的油状液体,虽然此液体经核磁鉴定,纯度已经很好,但是用囘f 啉配体最常用的模型反应-DA反应(eq 1)一检验, 在以Cu(OTf)2 为Lewis 酸,CH2Cl2为溶剂,-30oC的反应条件下,却发现反应几乎不进行。再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1:1, v/v)的展开剂进一步纯化后,再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试,反应在一小时内结束,ee值为36%。将配体再次纯化后,重试反应,反应时间和反应的ee值不变。于是认为配体已经很纯,可以用于反应的条件筛选。每次重新合成出来的配体,都在此反应条件下反应。当反应时间和ee值均与上述结果相符,表明配体纯度合格后,才能将配体用于条件反应。

(3)多交流与总结

首先,你从现在起,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观察你的师兄们是如何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不懂就问,直到你弄清楚了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你也可以想清楚原因后,再去和其他师兄交换意见,看看别人的想法。当然,刚进实验室,你肯定要当当下手,多跑跑腿,这样才能和师兄们套近乎,他们也才愿意和你多交流。

其次,进入实验室后,失败是经常的,但是你一定要弄清楚失败的原因。不要在没有弄清楚原因的情况下,盲目再进行相同的实验操作。记住,分析好原因后,再做试验,做一次试验,就要排除一个可能的因素。不要因为怕导师说你反应开得少,就开一大堆试验。这样的结果是让你陷于大量的体力劳动,没有时间思考,总结提高。

在做每一个实验之前,不要查到一篇文献,就马上按照文献方法去试。反复调研文献,看一看,要得到目标产物,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经过反复比较,选择最方便的开始。这不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捷径,而且是在培养你的判断能力,也是在积累你的经验和知识。你想,一个实验你就可以积累一系列资料,一个学期下来,你将有多大的收获?这种方法累,但是绝对有效。我相信,只要坚持,毕业的时候,你会脱胎换骨。

对于你所采用方法的文献,实验步骤的每一个细节,要问问什么这么做?如果不这样做,后果是什么?能不能用其他方法代替?参考其他合成相同产物的文献,看看别人的实验步骤又是如何?他们做了什么改动?为什么要这样改动?因为实验是相通的,这些问题你一旦掌握了,坚持一个月的时间,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人一直到要博士毕业了,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吾未见其明也。

(4)严格遵循试验操作与处理

关于DMF的无水处理方法引起这么多争议,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不可否认,不同的实验对试剂、溶剂的纯度等各方面的要求不同。不需要严格无水的反应,你去进行严格的无水处理就是浪费时间;反之亦然。

我也承认,有时候试剂中的一些微量杂质的存在,往往会使反应有出人意料的结果。在我所知道的范围(上海有机所)内,就有两个这样的例子:李安虎博士(戴立信小组)在首例通过叶立德途径实现的高立体选择性的氮杂环丙烷的反应中,使用的是未处理的国产分析纯CH3CN溶剂。文章在Angew.Chem.Int.Ed上发表后,引起了一位法国科学家的注意,但是他在重复该试验的过程中,发现直接使用商业化的分析纯CH3CN溶剂不能重复反应结果,只有在反应体系添加一定量的水后才能重复试验结果,于是专门撰文指正。我们分析原因,认为是国产试剂的含水量比进口试剂的要高;第二个例子是:袁宇博士(?岭小组)在杂 DA反应中,发现试验结果不能重复,而且所用的苯甲醛越纯,反应结果越差。从而想到了最初使用的苯甲醛可能有部分被氧化成苯甲酸,进而发现使用酸为添加剂可以大大改善反应的结果(文章发表在Chem.Eur.J)。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试验不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方法。特别是当我们在进行未知领域的探索时,需要对反应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如果我们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或溶剂含有少量的杂质,那我们如何保证试验的可重复性?我们又如何根据实验结果来分析,设计下一步的实验方案,改进试验结果?

按照一套标准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对于新进实验室的同学更为重要。因为失败是新手们的常事,如果我们不能保证我们试验试剂的纯度以及无水要求是否满足等等,那么一旦实验失败了,我们如何寻找原因?到底是操作失误还是其他?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同学,在几年试验生涯中,深感按照标准方法试验的重要性。可能是因为我从事的不对称催化对杂质的敏感程度较高,所以我在几年中,曾经花了很多时间来重复,寻找原因。

我很庆幸我刚进实验室时,接受了一位师姐的忠告,即一切溶剂、试剂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处理,哪怕他再繁琐。这个方法就是我推荐给大家的书《Purification of Laboratory Chemicals》,Edited by W.L.F.Armarego and D.D.Perrin, 4th Edition,这也是我们上海有机所每个课题组的导师要求学生严格执行的。因为这本书是不断综合文献中的最新处理方法,和对各种方法的不足之处的最新发现而修订的。

在我的第一篇文章(J.Am.Chem.Soc)发表半年后,有位韩国化学家到我们所交流的时候,专门提到在他们花了半年的时间合成了一个和我合成的一模一样的配体的时候,却非常失望发现我们的文章都已经发表了。我为什么感谢那位师姐?因为我接受她的忠告后,各种溶剂严格处理,所以只花了两个星期就合成了该配体。而事实上,在我文章发表后,还有国内同行不能重复合成该配体,我们课题组的其他同学一开始的时候也不能重复合成,原因无他,他们的溶剂处理都有问题。

有同学提到,他们的处理方法是参照某某文献的,事实上,很多文献的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也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才会有专门的丛书来总结。我想进入实验室时间较长的人,都会发现有些文献的结果是很难重复的,仔细研究他们的实验方法,你会发现有些操作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些是错误的,当然也有可能作者有所保留。

提高我们的化学素养,其中之一就在于根据自己的知识,去判断文献的正确与否,而不是盲从。

作者: kunmingnxk 发布日期: 2008-08-15 万分感谢 ,我受益匪浅!

作者: flypig878 发布日期: 2008-08-15 支持啊;)

作者: gauss_ren 发布日期: 2008-08-15 实验室里危险试剂太多了,但是科研就是如此都是顶着危险在奋斗!(1)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2)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吸入尘埃。(3)X-半乳糖(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应注意的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的。(4)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5)苯二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8)苯甲酸: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9)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避免接触眼睛。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10)苯乙醇: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火。(11)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避免吸入尘埃。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12)蛋白酶K: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13)碘化丙锭: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小心操作。(14)碘乙酰胺:能碱基化蛋白质上的氨基,从而影响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有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勿吸入尘埃。(15)叠氮化钠:有剧毒性,可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转运系统。含此药物的溶液要明确标记。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小心使用。此药品为氧化剂,故保存时要远离可燃物品。(16)多聚甲醛:有剧毒。易通过皮肤吸收,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严重破坏性。避免吸入尘埃。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多聚甲醛是甲醛的未解离形式。(17)3,3‟-二氨基联苯胺四氢氯化物:为一种致癌剂,操作时要非常小心。避免吸入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18)二甲苯:可燃,高浓度有麻醉作用。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始终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19)二甲苯蓝:见二甲苯。(20)二甲次胂酸钠:可能为致癌剂,并含有砷,有剧毒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通风橱内操作。(20)二甲次胂酸钠:可能为致癌剂,并含有砷,有剧毒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通风橱内操作。(21)N,N-二甲基酰胺(DMF):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可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吸收发挥其毒性。慢性吸入可导致肝、肾损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22)二甲亚砜(DMSO):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DMSO为可燃物保存于密封容器中。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23)二硫苏糖醇(DTT):为一强还原剂,有恶臭味。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当使用固体形式或高浓度溶液时,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在通风橱内操作。(24)4ˊ,6-二脒基-2ˊ-苯基吲哚盐酸(DAPI):可能为一种致癌剂。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可引起刺激。避免吸入。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25)放射性物质:当计划的一个实验涉及放射性物质的使用时,应包括以下内容:同位素的理化性质(如半衰期,放射型,辐射能量),辐射物质的化学形式,其辐射度(具体的活性)总量,化学浓度,需要使用多少就预定多少,使用放射性物质时,要始终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实验室工作服。X和γ射线为由仪器产生放射性物质辐射出的短波电磁波,它们会丛放射源辐射出来或聚成光束。它们的潜在危险决定于暴露于其中的时间、强度和它的波长。(26)放线菌素D:是一种畸胎剂和致癌剂,有剧毒。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甚至是致命的。应避免吸入。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放线菌D见光分解。(27)高压玻璃器皿时要格外小心。高压锅和金属容器中的玻璃器皿,宜放入金属网中或蒲氏隔板中。在真空状态下使用玻璃器皿,如真空收集器、干燥设备或氩气条件下的反应器等,要谨慎操作。戴好护目镜。(28)过二硫酸铵: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极大的破坏性。吸入可致命。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必须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操作后要彻底清洗。(29)过氧化氢:有腐蚀性、毒性,对皮肤有强损害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30)环乙酰亚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31)磺基蓖麻酸(二水合物);对黏膜和呼吸系统有极大破坏性。不要吸入粉尘,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32)甲氨蝶呤(MTX):为一种致癌剂和致畸胎剂。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暴露于其中可导致胃肠反应,骨髓抑制,肝或肾损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33)甲醇:有毒,可致失明。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要有足够的通风以减少挥发气。不要吸入这些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34)甲基磺酸乙酯(EMS):为一种可诱导机体突变和突变和致癌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35)甲醛:有剧毒性和挥发性。也是一种致癌剂。可通过皮肤吸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或损伤。避免吸入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内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36)甲酸:有剧毒,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皮肤有极大的损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37)甲酰胺:可导致畸胎。其挥发的气体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操作高浓度甲酰胺时要在通风橱内操作。尽可能将反应的溶液盖住。(38)焦磷酸钠: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39)焦碳酸二乙酯(DEPC):是一种潜在的蛋白质变质剂,且为可疑的致癌剂。开启时瓶口不要指向操作者或其他人。瓶内压可导致喷溅。戴好手套并穿实验室工作服,在通风橱内操作。(40)聚丙烯酰胺:无毒性,但仍应谨慎使用,因为其中可能含有少量未聚合的物质。(41)聚乙二醇(PEG):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避免吸入粉末。戴好手套和护目镜。(42)菌种(运输):健康教育福利部门根据运输器具将各种细菌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大肠杆菌的非病原种(K12)和枯草芽孢杆菌为第一类,正常运输条件下是无危害或危害性很微小的。但是沙门菌、嗜血杆菌、链霉菌和假单孢菌的一些菌种为第二类。第二类细菌为“一般潜在危害剂:能造成不同严重程度的疾病,但在普通实验室技术下可操作。”(43)抗淬灭剂:见苯二胺。(44)考马斯亮蓝: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45)联结剂(DMP):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可通过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发挥其毒性。不要吸入气体,戴好手套、面罩和护目镜。(46)链霉素:有毒性,怀疑为致癌剂和突变诱导剂。可导致过敏反应。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47)亮肽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4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气体。(49)磷酸二氢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50)磷酸:高腐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51)磷酸钾: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在通风橱内操作。(52)磷酸钠:刺激眼睛和皮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53)磷酸氢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54)硫氰酸胍: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55)硫氰酸胍盐;见硫氰酸胍。(56)硫酸:剧毒性,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极大的损伤。可造成烧伤,与其他物质(如纸)接触可能引发火灾。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57)硫酸镁: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58)氯仿:刺激眼睛、呼吸道、皮肤和黏膜。为一种致癌剂。有肝、肾毒性。有挥发性。避免吸入蒸汽。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59)氯化铵: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60)氯化钙: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61)氯化钾: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62)氯化锂:刺激眼睛、呼吸道、皮肤和黏膜。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63)氯化镁: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64)氯化锰: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65)氯化铁: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66)氯化锌:有腐蚀性,对胎儿有潜在危险。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67)3-(N-吗啉)-丙磺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刺激眼睛、呼吸道、皮肤和黏膜。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68)没食子酸丙酯(NPG0:见苯甲酸。(69)柠檬酸钠:见柠檬酸。(70)柠檬酸: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71)硼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72)羟胺:有腐蚀性和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73)氢氧化铵:为氨的水溶液。具有腐蚀性。操作时要小心。氨气可从氨水中挥发出来,具有腐蚀性、毒性和爆炸性。戴好手套。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74)氢氧化钾:剧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溶液为强碱性,当心使用。戴好手套。(75)氢氧化钠:溶液有剧毒,强碱性,当心使用。戴好手套。其他所有高浓度碱溶液都应以类似方式操作。(76)秋水仙碱:有剧毒,可致命,可导致癌症和可遗传的基因损害。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不要吸入粉尘。(77)β-巯基乙醇:吸入或皮肤吸收可致命,摄入有害。高浓度溶液对黏膜、上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有极大损害。β-巯基乙醇有难闻气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78)去氧胆酸钠:刺激黏膜和呼吸道。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使用粉末时,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79)溶剂;谨慎操作。(80)溶菌酶:对黏膜有腐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81)三氯乙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82)三乙胺:有剧毒,易燃。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强腐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内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83)三乙醇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内操作。(84)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有毒性和刺激性,有严重损伤眼睛的危险。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85)双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避免吸入,在称量时,戴好手套和护目镜。5楼 yqxue 发表于:2007-4-4 20:26:00(86)四环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87)N,N,N‟,N‟-四甲基乙二胺: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极大损伤。吸入可致命,长时间接触可产生严重刺激或烧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防护服,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使用完毕要彻底清洗。易燃性,其挥发气体可到达一定距离,形成引燃源,瞬间发生火灾。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88)四水合乙酸镁: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89)四唑氮蓝;有危险性,小心操作。(90)碳酸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91)同位素125I;在甲状腺,为一潜在的健康杀手。无论何种形式的同位素都用铅板遮挡。操作同位素时,要戴一到两副手套,着取决于同位素的用量和所进行的操作难度。(92)胃酶抑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93)胃酶抑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94)硝酸:具有挥发性,操作时要小心。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95)硝酸银:强氧化剂,小心操作。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与其他物质接触会发生爆炸。(96)溴酚蓝: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97)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98)5-溴-4-氯-3-吲哚-磷酸酯:有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99)5-溴-2‟-脱氧脲苷;为致畸胎剂。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有刺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100)溴乙啡啶:为一种强致突变剂,有毒性。避免吸入粉尘。操作含此染料的溶液时,戴上手套。(101)血(人类)和血产品和爱普斯坦病毒:其中可能含有隐藏的传染性物质,如乙型肝炎病毒、HIV,可能造成实验上室传染。戴一次性手套,使用吸枪式吸管,在生物安全橱中、操作,防止形成悬浮和污染。污染的塑料器皿在丢弃前要高压处理;污染的液体高压处理或丢弃前用漂白粉处理至少30min。(102)N,N‟-亚甲基丙烯酰胺:为毒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有刺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103)亚精胺:有腐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有刺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104)亚铁氰化钾: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有刺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相当谨慎地操作。远离强酸。(105)盐酸:有挥发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致命。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极大损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106)盐酸胍:刺激黏膜、上呼吸道、皮肤和眼睛。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107)盐酸胍盐:见盐酸胍。(108)乙醇: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109)乙基亚硝基脲:见N-乙基-N-亚硝基脲(110)N-乙基-N-亚硝基脲(ENU):有致癌性,为潜在的突变诱导剂。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用 1ml/LNaOH溶液清洗所有接触过ENU的物品。(111)乙酸铵: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112)乙醇胺:有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具有高腐蚀性,并可与酸发生强烈反应。(113)乙酸:使用时要非常小心。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114)乙酸钠:见乙酸。(115)乙酸铀酰: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116)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117)异丁烯酸酯:有毒。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其气体。(118)异硫氰酸胍盐:见硫氰酸胍盐。(119)抑肽酶: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还可导致过敏反应。暴露其中可引起胃肠反应,肌肉疼痛,血压改变或支气管痉挛。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120)月桂酰基氨酸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

[ Last edited by gauss_ren on 2008-8-15 at 11:31 ]

作者: gauss_ren 发布日期: 2008-08-15 有易洁纳米涂层的玻璃:排水、排油和排脏;由于水自动结成水珠,所以脏物难以粘附在表面,这可延长物品使用周期。有纳米涂层的汽车挡风玻璃,当雨水落在涂层玻璃上时,就像雨水落到荷叶上,形成一串串水珠,尤其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水珠会被迅速吹离玻璃,大大增加了行车的安全性,也可大大减少雨刮器的使用次数……“纳米”,在很多领域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自从有了纳米概念的引入,科研者们就在想着不同的办法让“纳米”能够为百姓带来更多福音。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相长,纳米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存在的潜在危险也不容人们忽视。

空气中“纳米”在增多

最近研究表明,城市空气中的超细颗粒物对居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比看得见的大颗粒物要严重得多。在欧洲的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城市里大颗粒物浓度在下降,但是超细颗粒物浓度却在上升。这可能与大量使用各种涂料及各种产品涂层颗粒的不断脱落释放等有关。人们还提出了原因不明疾病与空气里纳米颗粒的影响及传播的关联问题。

释放到空气中的纳米颗粒物,其表面吸附物质与尺寸大小都随时间不断在动态改变。目前只有从结构明确、成分明确、剂量明确的人造纳米颗粒入手研究,首先建立具有共性的纳米生物效应模型,分析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的行为以及不同成分的协同效应产生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由于纳米颗粒仅为细胞的千分之一,因此可能比较容易进入细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高能物理研究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联合实验室主任、“人造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及解决方案探索”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赵宇亮说:“纳米颗粒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表现为:1.对人们心理的影响,由于人们对于„纳米‟的不了解,所以无法预知其可能产生的后果。2.纳米颗粒性质和常规物质差别大,进入身体可能会引起不同的生物反应,作用于生物体。3.直接用于人体纳米药物,更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

科学家关注“纳米”

早在3年前,就有几份报告让人们对“纳米”这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技术感到迷惑。在2003年美国化学学会年会上,有3个研究小组发表了纳米材料具有特殊毒性的报告。

也许大部分纳米材料对人体无害,但是,由于它们比细胞还小上千倍,某些纳米颗粒也许可能导致意外的毒性,特别是那些与人体和生命直接相关的材料。莱斯大学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很有前景的研究表明,有可能重新设计纳米颗粒,使其制造起来毒性较少。为此,赵宇亮解释说:“对于可控性方面,现在人们有很多办法控制纳米反应的性质,通过表面化学修饰———改变纳米颗粒表面的性能。换句话说,通过改变纳米表面性质来控制它的性能、减少它的毒性,是可行的。莱斯大学科学家通过化学修饰重新设计纳米颗粒,将毒性降低了10的6次方。”

中科院高能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安全性联合实验室”在研究碳纳米材料n颗粒在小鼠体内的行为时发现,它们在小鼠血管内诱发严重的血栓。但是,当对这些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以后,它不仅不再诱发血栓,反而大大增强小鼠免疫力,仅100万分之一摩尔的剂量,比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肿瘤药物顺铂具有更加显著的抑制肝肿瘤生长的效果,而且无毒性。该结果引起很大的国际反响,美国和挪威的专家评论:“肿瘤的无毒治疗是人类的梦想,这项发现为实现这个梦想提供了希望。”

“纳米”探索的春天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纳米研究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并将重点研究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自组装和功能化,纳米材料的结构、优异特性及其调控机制,纳加工与集成原理,概念性和原理性纳器件,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和纳米医学,分子聚集体和生物分子的光、电、磁学性质及信息传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能源、环境、信息、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呼吁要优先研究超细颗粒物,尤其是纳米尺度颗粒物的生物机制。在前不久召开的第293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纳米科学、生物、医学、化学、环境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一致呼吁要加强纳米材料的生物环境安全性研究。

赵宇亮说:“纳米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正在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市场准入‟的策略。而中国正在成为纳米材料的生产大国。因此,能否抢先制定、提出各种纳米材料的安全指标,率先获得国际认可,事关巨大国家利益。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率先获取充分的基础研究数据,迅速与国际接轨,培养和建立我国在纳米安全领域的专业队伍。纳米的研究必须要在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标准、检验方法等,所以需要设立相应机构,推动纳米科技全方位的发展,包括基础研究到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以及产品的安全。”(记者蒋秀娟实习生张刚银)

作者: gauss_ren 发布日期: 2008-08-15 实验(室)中应注意的诸多问题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做的反应,如果可能的话,产品后处理的时候,尽量中和一下。否则,产品放久之后可能会分解。

我们这儿用完重氮甲烷后,总会加点酸去破坏剩余的重氮甲烷。有位哥们胆子大直接用浓盐酸(应该用稀的盐酸或醋酸),结果和残余的碱剧烈放热,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呀~~~~就这样把他征服爆炸了还有一位老师就是分液漏斗的塞子上没涂真空脂,一摩擦就把乙醚给烧起来了好恐怖呀

大家用重氮甲烷时一定要千万注意,第一次最好有个有经验的人在旁指导,不要自己随便做,量也不要太大,亚硝基甲基脲最多25克别贪多,要是需要量大就分几批去做

夏天用乙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今年8月用乙醚萃取,只在分液漏斗里轻摇了一下,正要准备放气,炸了,还好没伤到我。我的产品阿!!

有一次我做分液萃取,先是用50ml HCl洗涤有机相(含产品),然后再用50ml 5% NaHCO3洗涤产品,结果振摇的时候,塞子被冲开了,产品全部喷出来了。原因是没有放气。大家洗涤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如果洗涤会生成气体的话,一定要注意放气。

作者: gauss_ren 发布日期: 2008-08-15 还有最不能让我理解的是竟有很多研究生能把没有任何处理的钠扔到垃圾桶里,我对面那组的实验室具我老师将已经发生过两次火了,都是刚着了我们组的老师看到了,帮他们灭了(他们实验室竟没有人)这种低级错误可能是很少有人犯吧。

实验中如果要用酸度计,务必遵守酸度计的使用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我记得我就在实验中吃了亏,分析结果不对,我从缓冲液—试剂一路找来,最后竟发现只是天气变冷了而已

一定要牢记温度的概念,每一步反应的温度都要准确记录,不要记录笼统性的室温,甚至后处理的温度都要记录。许多技术交到工厂之后,重复不出来,就有可能是温度的原因。

我有一个项目,夏天做的好好的,到了冬天,突然就不行了。后来我改了反应条件和重结晶条件,才搞出来了。吓人啊,100万的项目,如果出问题,偶就只有下课了。

高压反应釜一定要安装防爆片;

易燃爆气体,试漏一定要严格(用„电子笔‟);

用电设备不要自己检修(我们单位就有人差点送命);

有毒的实验环境一定要通风良好,戴防毒用具;

实验室要有良好的实验习惯,严格的操作规程,问责制度

大家在蒸馏或精馏过程中不要忘了开冷凝水,是严重一些不起眼的错误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我见过有人在做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之后,把残余物随手倒到水槽中,结果没有反应完全的金属钠正好碰到水槽中残余的酸,发生爆炸性的反应,一个火球飞出来,幸好没有伤到人!!

用CaCl2干燥管之前,务必检查一下干燥管是否是通的。

我就是因为没有检查,好几次回流,温度上去后,干燥管被上升的热空气顶飞,炸裂。

我一个师弟出力高氯酸银的时候,瓶口残留的一点,塞子一磨就爆炸了,还好瓶子里面几克的东西没炸,不然他就飞了

大家使用三氯化铝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遇水会强烈反应,甚至爆炸!

做NaH的时候,搅拌不小心,瓶子破了,台面上又有水,一下子就爆炸了,真的是很危险。

用双氧水、间氯过氧苯甲酸等氧化剂的时候,后处理一定要加还原剂处理彻底,然后是非常容易爆炸的。

一次做实验时不小心沾到苯酚,烧掉一层皮,教训啊!当时还用稀NaOH洗来着。另一次忘了关水,结果第二天发水了。

说起来很惭愧,我也经历一个差点出事的实验.我有一次借用别人的悬挂式酒精喷灯时,由于用的时间较长,输酒精的塑料管(应该是橡胶管的)与喷灯的接口处着火,好在酒精不多了,一边在管的一端夹死(不让酒精流出),一边用一块大的湿抹布按灭着火处.尽管事故被及时排除,我仍然被吓出一身冷汗.做高压反应实验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带压操作!在动阀门和螺钉时一定检查放空管是否开启,不然,可能会飞起来的,十分危险!

大家做实验一定要仔细,不可麻痹,有次我做减压蒸馏,没把冷凝系统固定牢,结果哦,溶剂从瓶口喷了出来,呜呜,产品也被喷出去了!

做过贮氢试验的LaNi5粉末不要直接倒到垃圾桶,因为颗粒极细容易氧化燃烧,我们试验室我就见过几回,还好有人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最好用湿纸包住。

需要控制PH的时候,一定要用酸度计,不要用试纸,我做过一个实验,两者差了3-4,哈哈,结果可想而知

格式反应需无水四氢呋喃,用金属钠去水。蒸出来后把烧瓶放置了几天,误以为钠已经全反应,就没加醇直接加水进去,开始也没什么异常,过一会,开始冒烟......爆了!幸好只小伤。心有余悸啊!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由于平时个人的化学实验素养不怎么样。都是贪多!我取了三药匙的过氧化钠,但是只加入几滴的水,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成功。后来好奇新心起作用,我把带火星木条伸到试管底部,结果——爆炸!幸好我取试管的时候取的是硬质大试管。否则小命都没了!原因是:试管底部还有大量的过氧化钠和少量的氧气。把带火星木条伸到试管底部,首先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带火星木条再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样一下子产生大量气体就爆炸。

所以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用量去做。

[ Last edited by gauss_ren on 2008-8-15 at 11:46 ] 作者: gauss_ren 发布日期: 2008-08-15 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中学实验,但是由于用量问题,几乎要了一个大学生的命!

新的砂芯漏斗使用前必须处理好,否则你就等着听响吧!

我来说说把,反应液用酸洗以后,如用NaHCO3中和,应先用水洗,不然分液时产生大量的气体。

在处理干燥剂时一定要小心,不要忙目的通过外观下结论,一定要弄清楚具体是什么,有一次我处理时看见是失效的氧化钙,结果里面有钠,乖乖,差点把小命给赔了。小心,小心,尤其是别人留下的。丙烯酸也挺危险,上次一个师妹用磨口瓶装了半瓶,放在了阳光比较强的地方,爆了,差点毁容。

缓慢升温时切记不要离人,不知毁了我多少实验!分液漏斗分离热液旋塞很容易卡死,上个月我捏碎一只,只得在手上贴上多处创口贴,再奋斗三天!我也献丑说上几句吧,在做有机合成时,有时候最后季铵化阶段,总是做不成,因为酸碱中和迅速放热,产生泡沫,后来中和初期加入消泡剂,效果良好。

加压过柱时,要注意防止因压力过大淋洗剂冲出来。尤其是添加淋洗剂时

加氢还原是,钯炭或雷尼镍一定要当心,不要放在空气中,我有一次做辛弗林合成时,钯碳用乙醇保护时有部分钯碳露在空气中造成燃烧,爆炸。多亏当时救的及时,否则一吨多的乙醇就在旁边釜中,后果将不堪设想。各位一定要小心

减压蒸馏结束后,最好冷却后去真空。

有个厂就是因为没冷却发生暴炸,我也有次着火。

硝化处理食品样品也要注意,一般用硫酸、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法消化,消化时一定不要求快,不然处理大量的淀粉类样品时会发生爆炸。

以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进行付-克反应,使用回流水吸收放出的氯化氢.一次,反应完成后进行冷却,温度从80度降到40度,由于没有及时排空,水倒流到物料中,结果物料都冲到天花板上了,好吓人!想起来就害怕.各位要注意产生负压的情况。

最近我做合成实验两个星期了,照着文献上做的,可是文献上在产物后处理上只用了四个字(乙醇沉析)解释就完了,将业产物从ph14以上和NaCl除去,我只好先做上一次试验性的实验了,开始的时候以为只用乙醇就可以了,所以拼命去加乙醇,累死了,浪费了5-6瓶无水乙醇,还是不能把PH值降下来,当然到后来NACL也是不能的了,后来我想了想呀,不是用乙醇沉析吗,沉就是沉下来的意思,用什么析呢,当然是无水乙醇了,那得在溶解在什么溶液当中才能起沉析作用呀?所以我一下想到了,还得不断地加水然后再加乙醇呀,这样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呀,对可溶性B-环糊精产物在水中有强溶解性在乙醇中马上会析出来变得很粘,可是再加点乙醇时再搅拌上一会就会不粘了,再搅拌时还会出现一点粘性也没有的颗粒,正好可以抽滤出来得到产物。所以得要点儿耐心重复文献实验,和反复推敲其中包涵或隐藏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及条件,这样的话你才能把你的实验做好呀。

今天我见到了氨基钠,手册上说是绿的,可见到的是白的(表面吸潮变成了氢氧化钠,又跟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硬得跟石头一样,我用铁架台砸了半天才砸碎。由于表面积变大,又跟空气里的水分反应,烫死我了。一开始我没带手套,手上沾了不少,不过马上拨下去,没什么事。即使如此也够吓人的,那可是强碱!!

三氯化铝(无水)后处理的时候,遇水生成的气体是HCL,大家要注意啊,我那一次急着回去,加水加急了,好在在通风橱里,喷的防护玻璃上全是粘呼呼的

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

第三篇:有机所夏令营感受

几天的有机所观光之旅结束了,以下是这几天的经历以及个人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够给有志于参加有机所推免生复试以及报考有机所的同学一些借鉴作用。第一天晚上的摸底考试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你能否参加推免生面试,更与你能否拿到红条密切相关,根据之前学长学姐的经验以及自我的感受,如果你的笔试能够及格,那么你的有机应该学的还是不错的了,如果你能够考个八九十分,那么有机所的大门已经基本向你敞开了,毕竟你在面试的时候,评委老师都会翻看你的笔试成绩,从而对你有个第一印象,大家都知道,如果第一印象比较差的话,你的面试成绩基本上也高不到哪去,所以如果你有幸收到了有机所的夏令营通知,那么最好在去之前把传说中的邢大本仔细翻看几遍,尤其是各个章节涉及机理的问题,因为有机所的老师特别注重对于反应机理的考察,也就是他们口中的方法学,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他们都喜欢纠缠于此类问题(也许是药学出生的缘故,去之前从未听说过这个概念)。据说只要把邢大本看透了,那么你想不取得一个好的成绩都难。当然关于具体考试内容,考察的范围比较宽,每年的考试题型和内容也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像不饱和醛酮的加成,羧酸衍生物的相关反应,以及叠氮化合物的取代这些经典内容还是每年的必考项目。此外今年还加入了比较题,如环二烯烯键氢和烷氢酸性的比较,自由基的稳定性,取代芳烃的酸性等。当然有机所也比较看重你对于外文文献的阅读,不仅每一个师兄师姐开题前参考的都是外文文献,而且笔试中也有一个看似送分的请写出五个你常查阅的外文期刊名,相信即使没看过的外文文献的人也能写出个science、nature、cell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当然你能写出jmc、jacs、joc这些和我们相关的期刊肯定更好了。前几年的卷子网上都有大牛上传了,今年不知道有没有哪位活雷锋做了同样的准备,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搜索一下。

第二天基本上就是在听各种系主任、院士以及大牛的介绍中度过的,说实话听一天的讲座还是挺累的,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下午的时候会场上的同学倒了一大半,但也有些慷慨激昂的学子们,激烈的和老师们讨论着,那表情就像饿了许久的人遇到了什么美味佳肴,贪婪的在咀嚼着。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人大声的和刚下场的马大为老师讨论关于areoa反应的内容(不知道有没有拼写对)。忘着他神采飞扬的表情,我和李杨峰都傻了。好吧。传说中的areoa反应,我们大眼瞪小眼,都被他的举动震惊了。晚上的游轮观光可以说是这次夏令营唯一的出行机会,浦东的夜色还是挺给力的,徐徐的晚风吹打在脸上也很舒服,唯一的遗憾就是照了不少照片,回去一看都诡异的消失了。

为了体检,第三天起了个大早,检查的项目也都比较常规,除了男外的肛门指尖,如果有男生有幸以后参加此项检查,一定会终生难忘的,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滋味,可以让你真切的体会什么叫菊花一紧。就记得李杨峰在回来的路上一边痛苦的行走着,一边大声的和我们交流被爆后的体会。回去以后大多数时间就是在各个实验室中徘徊,和各位师兄师姐以及老师交流,当然如果能找到毕业于你所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毕竟看到一个学校的校友,总是相对而言亲切一些。总体的印象就是有机所的确是个不差钱的地方,那的老师都很不屑于做横项,对于一个动辄拿数百万上千万的课题组,区区几十万的确进不了他们的法眼。正是因为有钱,有机所的科研环境和设备还是挺不错的,据说800MHZ的质谱几乎每层楼都有,而且通风效果也不错,此外,那有专门的试剂房,玻璃仪器制备房,氰化室等配套设施,基本上科研方面需要使用的试剂和仪器还是挺齐全的。有机所的师兄师姐们也相当刻苦,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11点的基本工作时间,一周休息一天到半天,一个全合成的时间长达3到4年,涉及六七十步反应。当然那也有一些对我们学药的而言的不足之处,例如那的研究工作基本就是全合成和方法学两种,而很少看重对于分子有无药效的分析,再比如按照李杨峰大神的关注热点,那得女生实在是少的可怜,由于课题任务繁重,想找女朋友的只能依靠研一上半学期的速配活动,不知道药大的学子们去那了会不会有种落差感。我们当时一起去了不少实验室,感觉马大为老师,田伟生老师,麻生明院士,伍贻康老师,林国强院士等老师都不错。当时印象最深的还是田伟生老师,感觉和他交流还是挺有药大特色的,学到的东西也不少,有兴趣的到时候可以去看看。

最后还是谈谈面试,也许一提到面试,大家都开始慌了,但是放心,那的面试氛围还是挺轻松的,基本上也就是先1分钟的自我介绍,再以你做过的一个课题为例,展开介绍。如果前面笔试觉得自己发挥不好的,在这还是有可能有所补救的。个人觉得最好还是选择一个有机合成或者药物合成方面的实验进行介绍会好些,因为那的老师都是搞这个的,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对药理啊药剂啊什么的都不是太懂,如果你说了那些课题他们根本就不感兴趣,也不知道问你什么,结果杯具的还是你。就像之前提过的他们,他们比较看重对于机理的研究,所以如果你谈的课题有什么机理不懂得,事先一定要先弄清楚,还有就是对于合成化合物的鉴别,记得当时有个老师问我怎么鉴别你合成的产物里有三氟甲基,我顿时傻了,后来才知道应该使用传说中的氟谱,所以对于合成产物的鉴别,你也最好做些准备,其他的也就没有什么能准备的了,基本就是靠临场发挥,比如你为什么喜欢有机所啊,喜欢有机所什么课题组啊等等。

第四篇:大牛店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经验总结

推行“四议两公开” 建设忻州一流强镇

【背景情况】

大牛店镇位于原平市城西12公里处,交通便利,市场繁荣,经济发达,辖区面积173平方公里,共有耕地37531亩,现有6957户,20784人。2009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2055万元,粮食总产量34496吨,人均纯收入达到4291元。镇党委下设33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26个,其他支部7个,党员951名。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在农村推行“四议两公开”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利用“四议两公开”办实事办好事58件。

【经过和结果】

学习推广工作开展以来,全镇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合理安排,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抓好学习培训。组织镇、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参加由镇组织的培训,学习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本知识、操作规程。通过学习和培训,使大家熟悉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

二是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我镇要求每一个村都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内容、程序、操作方法等上公开栏,在组织活动场所悬挂图版,广泛宣传,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

知,提高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知晓率;强化镇、村干部思想教育。把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结合起来,与以民为本、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与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了镇村干部的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

从实践中看,“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农村的事务由农民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激发了群众的创造精神和参与热情,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凝聚了民心,激发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通过“四议两公开”,真正让村民当家作主,让老百姓说话,较好地解决了集资修路、调整土地、计划生育、村容整洁、基础设施建设等过去村干部不好办、办不好甚至不敢办的事情。去年以来,我镇通过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加大投入,科学规划,狠抓落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开展。

我镇施家野庄村、上默都村、大牛堡村、神山一村、西营村的组织活动场所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我镇为合理利用国家专项款,积极组织上述各村开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有力的推进了组织活动场所改扩建工程;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通过积极开展“四议两公开”,西营村、下默都村、南大牛村、梨井村等村的人畜饮水工程顺利竣工,各村新安装配套机井13眼,解决了部分农业灌溉问题;上阳武村投资100余万元建设防渗U型大渠10公里,一期工程1.3公

里已经验收合格可以投入使用;施家野庄建设吃水工程,总投资将达12万元;西营村建设吃水工程投资共计8万元。

在公益事业上,通过“四议两公开”,大牛店村自筹40万元建设文化广场及配套设备;神山二村筹资10万元建设文化广场,并配齐各种设备;神山三村筹资9万元建设文化广场。

二是集中了民智,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农村是农民长期生产生活的地方,通过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减少了失误和被动,生动地实践了科学发展观。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确定了优势强、潜力大、前景好的主导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镇东野庄村引进新技术建设50亩的新型蔬菜大棚,神山二村建设400亩优质核桃繁育基地,下默都发掘传统工艺建设醋厂,神山三村通过引进技术建设了利民食品保鲜厂,施家野庄建设金桥纸箱厂,通过结合各村实际,建设产业化生产链条,改变了我镇传统的农业经济运行模式,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全镇的经济发展。

三是增进了团结,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落实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既推动了基层民主,拉近了村组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又加强了群众对村“两委”工作的支持和监督,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结合农村“三资”代理工作推动“农廉”建设,保证村民随时了解村账务情况,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四是通过推广晋城市发展基层党员经验,在全镇推行“群众推荐、党委审查、支部票决、全程公示、责任追究”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机制。与“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相结合,真正提高党员素质,扩大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协助村支两委把基层民主用好用对,将农村的未来发展引导到科学发展的路子上来。

【经验总结】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真正要落实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须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理顺关系促合力,在组织建设上下功夫。

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没有党的领导,农村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中,村党支部处于最前端,既是决策管理事项的发起者,又是整个流程的控制者,核心地位在制度层面得到确定。因此,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十分重要。我们应完善“两推一选”办法,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选拔,着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按照“双强”工程的要求,建设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村“两委”班子。

(二)教育培训促提高,在科学决策上下功夫。

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是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核心力量。如果他们政治素质低,法律知识欠缺,因循守旧,对新形势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在参与决策管理中必然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走向反面。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把好两关。一是把好入口关。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5-15户推选一名村民代表。合理确定村民代表数量,太多不利于形成决议,工作效率降低,太少不利于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削弱了群众基础。按照居住相邻,利益相近,便于沟通,自愿联户,民主推选的原则,真正地把素质高、能力强、有威望、热心村务、善于协调的村民、推选为村民代表,让他们真正成为群众的代言人、管理者,成为村 “两委”的智囊团、监督员。二是把好培训关。村“两委”成员到市党校参加培训,无职党员和村民代表到镇党校参加培训,让他们明确“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目的、意义、适用范围,熟练掌握“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程序、方法步骤,增强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第五篇:【真实】一位大牛导师和他的博士学生的故事

(转)【真实】一位大牛导师和他的博士学生的故事

作者 : 韩凯峰 k-phone

最近有几篇帖子很火,为了下次看好找,特转载。导师篇

昨夜无眠

2012-11-13 15:52 昨夜无眠,为了一个学生。

五年前,他在清华大学数学系四年级。他可以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参加了我们所的入学考试后,研究室建议我考虑他。面谈后,我同意了。

事情开始得非常顺利,他请我担任他大学毕业论文的导师,我给了他一个解矩阵半张量积方程的小题目。讨论了几次之后,他就做下去了。他很快进入角色,做了一些小的结果。他的毕业论文,我修改过。后来他告诉我,得了“优”。我也比较满意,觉得他赢在了起跑线上。

硕博连读的第一年,他在研究生院上课,接触不多。第二年回所,我很快发现了他的优点。从素质上说,他数学基本功扎实,和他讨论数学问题是一种享受。一些需要细想或计算的问题,交给他就好了。少则数小时,多则

一、两天,一定会给你一个“Yes”或“No”的解答。

他在科研上的敏感性也很难得。例如在讨论布尔网络可控性时,他首先发现了控制传递矩阵的特性,我们一起,很快导致了一个很简洁的能控性公式。这个公式不久后被两个以色列人重新发现。碰巧我是他们文章的审稿人,我告诉他们:一模一样的公式我们已经发表了。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结果,后续引用也很多。没有他,这就不是我们的了。他在实验室口碑很好,他负责研究生的一些组织工作,很负责,室领导也很满意。他被认为是室里最用功的学生,白天、黑夜都在实验室干活。虽然家在北京,但周末常不回家,有时回家看看,半天就回来了。

他几乎是个无可挑剔的好学生,听话出活,对我的要求(现在反省可能有些过份了),从来不说:“No”。我渐渐地被他感动了,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我跟他说:“我是一个失败的运动员,当我成了教练员,就把全部希望放在了学生身上,但愿他们能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

当博二开始的时候,他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多了。为了他的成长,我对他提了个要求:30%时间做研究,70%时间念书。这一年,他主要上了微分几何以及相对论的课。另外,由于自己主要在确定性方向工作,我不希望他在随机方面有缺陷。

我让他自学“随机过程”,每周报告一次,用的教材是Z.Brzezniak, T Zastawniak, Basic Stochastic Processes。我要他连每一道习题都要讲清楚。到了第二学期,听众只剩我一个人,我们还是一直坚持到讲完。事实证明,这些结果在他后面关于概率布尔网络及混合策略博弈的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我自己一生吃了英语的不少亏,因此,我一再强调他英语一定要过关。从博一开始,我每年都安排他出国开会至少一次。博三,在我的协助和支持下,安排他到英国、美国、新加坡等进行学术访问。上个暑假,他到英国Glasgow访问了两个半月,他明天就要去美国Texas Tech Univ.访问四个月。新加坡的Xie教授答应他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他有一张令人羡慕的成绩单。他已经发表了十几篇期刊论文、十几篇会议论文(至少一半是国际会议)。还有一本和我及我另一个毕业学生合写的专著:“Introduction to Semi-tensor Product of Matrices and Its Applications”,World Scientific(600 pages)。他的论文包括IEEE TAC的Regular Paper(第一作者),Automatica的Regular Paper(第二作者),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第一作者),中国科学(第一作者),等等。同行一看就知道这些文章的份量。

他还有若干在审或待发表的文章。例如,他在Glasgow大学访问时写的一篇文章。他曾要求我参加,我要他把我名字去掉,给我道个谢就行。我就是希望培养他真正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这篇文章投IEEE TAC,最近编辑部来信,作为 Regular Paper,一次就接受了。IEEE TAC是IEEE CSS的旗舰杂志。

他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得若干种奖学金,今年得了数学院的院长特别奖。他还得过控制界很有影响的关肇直奖。他才二十五岁!我对他充满期待,也充满信心。他成了我对未来的一个梦!

我坚持要求,他毕业后到国外做两年博士后。他已经得到英国Glasgow Univ.和瑞典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博士后邀请(注意,不是“申请获准”,而是“邀请”)但我认为他应当到正在最前沿做最好的研究工作的地方去。半年前我和UCSB大学的一位当红教授联系,他当时口头同意接受他。不久前在日本见到该教授,确定在今年CDC两人见面一谈,算是Interview罢。

这似乎是一个美丽的故事。然而,矛盾出现在半年前。一天,他突然跟我说,毕业后他想去银行,或者到中学当教师。他还告诉我,他已经考过会计师。我大吃一惊,但以为是年轻人一时头脑发热。几次争辩后,我甚至义正辞严地对他说:“你就死了这条心罢,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后来,他同意了我这样的建议:先做两年博士后,两年后再做决定。我跟他明确说:“我既不要你跟我做,也不要你做与我有关的题目。但你天生就是做科研的材料,不能自暴自弃。”

时间过得飞快,上周五,他突然对我说,北京某中学给他Offer,要在本周二(今天)前签约,而他明天就要到美国去了。我一下子急了,和他谈了两个钟头。好话坏话都说尽了。好话是:“你这样做,中国,甚至世界可能会失去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坏话是:“年轻人要有理想,有抱负,怎么可以向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我告诉他:“你一定会悔的。”可不管我怎么说,他就只重复一条理由:“做研究太累,没兴趣,不想做了。”最后,他答应再好好想一想,大家就不欢而散了。

周一见了他,就问他想得如何。他说回了一趟河北老家,和父母以及老家亲戚都谈过,他们都支持他。我傻眼了,说他们不了解科研,也不了解你的情况,你应该和教授们谈谈。昨天,室里许多人跟他谈。我还搬兵找到陈老师,心想:“我的话你不听,老院士劝你,总该听罢?”陈老师是个爱才的人,一听这事也急了,立刻答应:“我可以找他。”可惜,陈老师似乎也没能动摇他的决心。

昨天我们对他是连番轰炸,直到晚上,几位年轻人,还有一位来访的年轻教授,一起请他吃饭。准备在席间再劝劝他。

昨晚我回到家里,饭后一个人发呆,欲哭无泪。我曾对他说过:“我的底线是:最后的决定权还是你的,我不会强迫你。”那位访问教授背后曾问我:“你明明是为他好,明明知道他的决定是错的,为什么不能强迫一下?”这勾起了我的心病,我告诉她:“因为强迫儿子按我的意志生话,我把他逼上了绝路。我不能再……”

昨天晚上十点多,我实在忍不住,给一位年青同事打电话。他告诉我:他们的“鸿门宴”还在继续,只是仍无进展。现在,也许他正在签约……反省自己,我一直把他当着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总是像父母亲一样强行安排他的一切,很少了解和尊重他的意愿。我对这一切的解释就是:“我是为了你好!”可这够吗?

现在的我,是又一次“哀莫大于心死”。可谁能告诉我: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 程代展,2012年11月13日 学生篇

我为什么逃离科研 来源:赵寅的日志

在来美国的前一天晚上和程老师吃饭的时候,师兄告诉我们程老师下午发的博客已经上科学网首页了,但当时也只有40多个回复而已,我们也没有在意,毕竟程老师的博文经常上科学网首页。当晚我们并没有继续讨论我工作选择的事情,而是像往常一样随便侃了侃,甚至还讨论了点学术问题。回宿舍以后我还跟几个好友开玩笑的说“哥出名了,上科学网首页了”。但没想到的是,我真的出名了,第二天我下飞机开了手机以后,短信不断。这几天很多朋友、同学、实验室老师、甚至毕业后就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本科辅导员都纷纷对我表示关心,或支持我的决定,或劝我重回科研道路,不管怎样,我都很感动,在这里先向他们的关心表示感谢。当然也还有几位记者发邮件过来要采访。我本来不想回应,想继续沉默下去的,但是程老师说他认为这个事情的讨论对许多年轻博士生是有好处的。仔细想一想,这也许是我这个科研逃兵在离开前能对科研界做的最后的,其实也是唯一的贡献了。反正也已经出名了,程老师把书名、奖项都列出来了,想肉我的早就肉到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就发在人人吧。

前面两部分我要先帮程老师和我家里人说几句话,对这些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从第三部分开始看。

一、关于程老师

首先要帮程老师说几句话,因为很多支持我的都说程老师太push了。其实我一直觉得程老师是国内科研界少有的非常nice的导师之一,不但不push,还经常告诫我要多休息,多出去玩玩儿。另外程老师也给我们之间创造很多学术之外的沟通机会,会隔三差五的带我们出去吃饭,和我们几乎是无所不谈。我研一的时候在程老师面前还是非常拘谨的,但没多久就能畅所欲言了。实验室秘书都说程老师的学生都跟他“没大没小”的。只是在和他的交流中我一直不敢说自己以后不想搞科研了,因为我深知程老师对我寄予厚望,我说出来他肯定非常失望的,而又因为这几年和程老师培养出的感情,我不想让他失望。我甚至一直在想就这样坚持搞科研搞下去,但真正到了该抉择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自私的按自己的意愿。

二、关于家里的意见

还好我父母都不上科学网、水木这样的网站,不然看到那些说我是因为他们给的压力而放弃科研的猜测后,不知他们会不会鸭梨山大。我父母确实是没钱没权也没啥本事的,不过因为有单位分的房住,他们靠自己不高的工资在北京也是生活无忧的,所以他们也从来没有要求过我赚大钱养活他们,只要我过得开心就好,他们甚至还认为家里如果能出个科学家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向往过赚大钱的,不过渐渐的觉得自己其实更喜欢稳定安逸的生活,钱够花就成,当然能保证稳定安逸的话钱还是多多益善哈。所以如果不是我彻底厌恶了科研的话,我觉得科研这工作挺符合我的要求的,社会地位不低,待遇也足够过比较体面的生活了,关键是极度自由。我光棍节那天回姥姥家(程老师听成了老家,差了个lao,不过这无所谓了)算是开了个会,并不是他们劝我赶紧去挣钱,而是我想问问他们对我选择中学这样一个地位不高,挣钱也不多(不算自己外面接活的话,挣钱真的多不到哪去,被it民工们秒杀,更别提金融界的温拿了。而以我的性格,除非真的缺钱,不然应该不会去接活的),还挺累的职业有没有什么意见。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我真的厌恶科研的话,坚持干一辈子科研一定不会幸福的,而他们并不在意我的名利地位什么的,中学老师也挺好。

三、我为什么逃离科研

其实很简单,唯一的原因就是没兴趣了。没兴趣还算个比较中性的词的话,我其实可以说我已经厌恶科研了,主要原因有两个:

1.累。但再次强调这不是程老师强迫的,程老师给我安排的大多数任务都没有给定deadline,只是因为我从小被教育成听话的“好”孩子,只要别人给了我任务并且应该是我做的任务,不管我喜不喜欢,都会尽力去完成,不只是科研问题,甚至是帮实验室干杂活,都是完成的既快又好。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了程老师以为我喜欢做科研,所以就忍不住不停的给我安排任务。如此恶性循环了下去。后来实验室秘书也说,如果当时我能更加变通的面对程老师安排的任务,给三件就做一件,程老师也不会批评我什么的,而我也不会被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压垮了。当然比体力累更重要的是心累,体力其实有时候根本就谈不上累,我甚至可以好几天在实验室坐着无所事事的刷着微博逛着人人,甚至干脆出去跟朋友打牌爬山什么的去了,但这时脑子里还一直装着那些想不出来的问题,还有一些该做但实在是很烦,不想去做的任务(比如审一些很水很水很水的文章...),半刻也不得安宁。当我决定退出科研的时候,心里是久违的无比的轻松,而这样的轻松,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 2.没能力。这真不是装13。我虽然是有几篇控制界顶级期刊的文章,但顶级期刊的文章不等于是顶级文章。说实话,我还真是觉得我这几篇大文章无论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不算真的有用,甚至技术难度上也没啥挑战性,只是相比当今大批的水文,这些算是矬子里拔将军,我也没有为这些文章以及由这些文章而带来的荣誉真正的兴奋过。然后发的那么多其他文章中还有一半以上是程老师被一些国内期刊、会议邀稿而又不好不给面子,临时凑的没啥营养的综述类文章,而且真的是程老师自己主笔的,我只是帮帮忙而已。反正我是觉得这些只能证明我比较勤奋,根本不能说明我有天赋有能力。如果我继续搞科研的话,我能想象出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迫于学校要求发文章的压力沦为灌水机器,虽然还能混得不错,不过天天自己鄙视自己,要么就是坚持不发水文,但又因为能力不足以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工作而混得很惨。我觉得程老师的博文下面有一条回复对于我的看法是相当正确的:“[682]kanhaoxi2012-11-17 04:42From what you described, especially “听话出活,对我的要求,从来不说:“No””, this student is clearly not a top student.If he is not even a top student, he will definitely not be a top researcher.In this case, it is better to advise him to get into some other things.Unfortunately, many Chinese professors' definition of top students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They usually promote those students similar to this student of yours.This is unfair to truly top students.”

当然也有一些对现在科研界风气的不满,不过这个我了解不深,就不胡说了,说多了被人笑话,还有推卸责任之嫌。

四、我为什么选择中学

1.我觉得我有足够能力应对中学数学的知识。这与我觉得我完全没能力做有价值的科研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除了知识能力,教中学更重要的是授课能力。我很清楚我现在的授课能力和优秀教师还有很大差距,但通过了学校的试讲,也在试讲中pk掉了不少北师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们,至少说明了我还是具备基本的授课能力,我也相信授课能力是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可以提高的。当然除了授课以外,优秀的中学教师还需要很多其他素质,比如基本的师德,对孩子的关心,亲和力等等,但这些我觉得我都还是不错的。2.我也很喜欢教会别人知识的那种成就感。我也做过家教,我觉得当几个小时的家教比搞几个小时的科研舒服多了。我今年寒假还帮一个微积分挂了的大一孩子补了两天的微积分,当她告诉我她补考得了90多分的时候,那成就感啊,杠杠的。

3.生活比较稳定。以后生活中比较麻烦的事情,比如住房、子女入学等都可以解决了(房子不给产权,只是在职就可以住),但是中学老师的工资对一个博士毕业生来说确实不算多。4.我真的是没时间找其他工作,找工作的黄金时间我在美国啊。其实我之前真的都准备听程老师话,毕业去做博后了,因为我本来是要10月底就来美国访问的。但签证意外的被check了,于是要晚走半个月。然后没事干,就投了投简历,其实我也只投了4所高中,没有投其他行业,甚至我投的时候我也觉得我一定是赶不上试讲了,其中我在投给人大附的简历中还写道“因为本人11月至3月在美国,如果有幸能有资格通过初选参加试讲,是否可能将试讲安排在3月?”。但没想到有两所学校很快就通知试讲了,其中某个学校的效率意外的高,上午试讲下午群面第二天终面,终面后不让走,等都面完了直接出结果,于是赶上了我能在出国前签约,要不我觉得他们也不会把职位给我留到回国后。这种种意外也算是一种缘分吧,再加上该学校也是所很好的学校,他们的教育改革理念(至少是宣传片上的)我也很欣赏,并且他们的待遇在高中也是很好的,跟家里商量后我就同意了。另外我真的没有考CPA啊,程老师记错了,我怎么会有时间准备CPA.....当然我也知道当高中老师并不是很轻松的事。比如说很累,不过这点搞过科研的表示呵呵。比如遇到实在不听话的孩子和无理取闹的家长,这种事情比较棘手,我有心理准备,但现在还不知道要怎么处理,以后会从同事那里得到经验的吧。再比如我虽然觉得我通过努力能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但万一再怎么努力也真的不行呢?这个....到时再说吧。

写了这么多废话,总之就是我确定我对搞科研没兴趣了,而我觉得我对教中学是有兴趣的。我也觉得中学需要引进优秀博士,前提是得保证他们的教学质量,他们会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当然科研界更是亟需人才的,其实哪里都需要优秀的人才的(这是一句废话)。只是我自己肯定不是科研界需要的人才,对科研没有兴趣的人是不可能做出真正有意义的成果的,我希望自己可以是教育界需要的人才吧。就说这么多了。又导师篇

再反思——兼评我学生的博客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由一篇《昨日无眠》,以及随后张海霞老师的《过分务实和名利化的环境让我们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等引发的激辩还在继续,潮水般的支持、反对、批评……都振聋发聩,有教于我。我还在反思,为了自己的良知,为了我同行的老师们和我们的学生们,也为了祖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

我们渴望中国的科学技术能像经济一样迅速走向国际前列,我们希望中国人早日得到科学技术方面的诺贝尔奖,老师们在忙忙碌碌,学生们在刻苦攻读,可是,即使张老师看到的“一丝的希望和淡淡的曙光”我似乎都还没看清楚。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问得好,问得及时。自己也算老海龟了,当年攻博时信心满满:“中国学生决不比外国学生笨。”再看看许多海外华人同行好友(他们这几天也通过E-mail和我互动),他们都站在国际学科前沿,做着很出色的工作。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停下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聪明的好学生,却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来?我们究竟那儿出了问题?”

刚看到我的那位学生(简称“Z”)的文章,有许多想法,多半是由他的文章联想到的。我尊重他的选择,但基本不同意他的观点,心里盼的还是他的回归。问题由他引起,但却关乎中国科教中的许多重要问题。我等待大家拍砖,但期盼能引出真玉,得到共识。

一、科学研究要有献身精神 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的准备是一个艰辛的学习过程,要掌握前人所知道的相关知识,使自己有可能爬到和前人一样高的位置。它更是一个痛苦的攀登过程,这样才有可能踩上伟大的肩膀。要想在科学上有作为,要有一种献身精神。真正重大科学突破最典型的两个例子是费马大定理和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谷山—志村关于椭圆曲线的猜想大概是Wiles之前费马大定理研究的最前沿,Wiles正是从这里出发,苦干八年,终于修成正果。Perelman证明庞加莱猜想。当Hamilton关于Ricci流奇点的工作发表时,若干高手,包括Perelman以及丘成桐等,都意识到它是通往庞加莱猜想之路。最后,Perelman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完成了这个证明。

我同意兴趣对做好科研至关重要,兴趣可以使你忍受科研中的痛苦和寂寞。但这决不是说,你喜欢做科研,那么科研路上就是一路笑语欢歌,掌声鲜花。在西蒙写的《费尔马大定理》里有这么一段,写Wiles在首先发表的证明发现错误后的纠错过程,说:“这最后的十四个月是他数学生涯中充满了痛苦、羞辱和沮丧的一段时光……”。所以我不能同意Z的“没能力”之说。一个能留在历史上的、有价值的工作,都是多年奋斗的结果,没有什么“天才”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而得到。轻言放弃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如何评价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金字塔是一块一块石头垒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希望一夜就解决世界难题,这是不现实的。Z同学确实与众不同,一般一位同学发一篇好杂志的文章会很高兴,可他对“好文章”的定义也许太高了。回想起来,他开始帮我审过一些文章,后来国际杂志直接邀他审的稿也多了起来。印象中从没有一篇文章入过他的法眼,如果没有我的坚持,他会将所有的稿件都枪毙掉。我相信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急功近利——以为一篇文章就解决一个世界难题。

他对我的工作否定最多,由于Shapley得了今年经济学奖,我对其主要贡献之一“Shapley值”产生了兴趣。前不久,用矩阵半张量积的方法给了计算Shapley值的一个简单公式。自己很满意,但在讨论班上,他上去当场计算了复杂度,认为对原公式改进不大,结论是:“没什么用。”我们的后继研究发现,它对联系“对抗博弈”与“合作博弈”可能很有用。我既喜欢他的“自负”,也讨厌他的“轻狂”。

其实,许多重要问题都是许多人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才得到解决的。每篇论文只要方法上有一点新意、结论上有一步进展,就是有价值的。这样的文章就不能称为灌水。他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其实是不客观的。举个例子:博二时我曾帮他联系公派出国。不知何故,直到通知“两天后是最后期限”时我才得知这事。我向三位海外教授发函,告诉他们如果愿意接受他,我必须24小时内收到电子版邀请信。一位是意大利教授,国际自动化联合会旗舰期刊Automatica主编(IEEE Fellow,IFAC Fellow),第二位是Texas Tech的教授(IEEE Fellow),第三位是华裔美国教授(IEEE Fellow,IFAC Fellow)。虽然第三位教授也非常优秀,但为了强迫Z讲英语,我倾向于让他找纯老外。我只对第三位教授有把握,因为他是我的好友。第二天上午打开电脑,我收到三封带有学校抬头、个人签字的正式邀请函。特别是第二位教授,提出他可以每月另给一千美元,外加提供一次国际会议的费用。这说明外国教授对他也十分认可。当然,英国和瑞典大学主动邀请他去做博士后,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和对他学术水平的肯定。

三、学术环境的负面影响

学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的某些宣传和做法加剧了学术浮燥。例如,中南大学将大三学生刘路提为研究员,并奖励100万元,个人以为这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和行政炒作。刘路无疑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打死我也不相信他解决的是“世界难题”。我看过详细报导,他是一天晚上想到西塔潘猜想和某道习题的联系,一夜就将论文写出来了。这“世界难题”也太容易了吧?当今中国,“破解世界难题”已经成了想用就可以随手拎来的塑料袋。

数学是一个艰辛而深刻的学科,一个优秀的数学工作者要有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可以做个简单试验:将美国学校博士资格考试题给他做做,看看他能否过关。我不相信他能过,不是怀疑他的智力,只是没有看到关于他自学研究生课程,如拓扑学、微分流形、抽象代数、泛函分析、代数拓扑、随机过程,甚至代数几何等近代数学课程。这种炒作会让一些学生以为:一个晚上、一篇论文,就可以造就一位数学家。从而轻视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钻研和虽然不轰动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科研进展。

环境的公正性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例如,上面提到的公费出国申请。Z的申请没被批准。据说数学院十几个学生申请,只有他一人被拒了。那次,他表示得非常沮丧。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他那时的工作已经很突出了。类似的事情很多,但我不想过度评述。

四、再谈博士当中学教师

我坚持认为:博士当中学教师是一种浪费,特别是像Z这样的有天分的理工科博士。我决不怀疑中学教师的重要性,我的数学兴趣也是被几位中学教师培养起来的。特别是我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她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一位数学一级教师,她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她对我的偏爱众所周知。六五年她到北京开人大会,到清华看望我们。当时福州一中在清华的毕业生有四五十个,都比我年级高,专业好。她却直接到我的宿舍来,却让别的学生到这里见面……

但是,理工科博士生从大学开始,近十年学的知识全部与中学教育无关。特别是研究生的五年,国家的投入、导师的心血、个人的努力,全部变成无用功。而当教师应有的训练,如心理学、教学法,包括对中学课程的研究,通通都没学到。至于许多人谈到的眼界,我实在想不通。有一点微积分或线性代数的知识,或许对中学教育有点帮助。但即使你对伽洛华理论再熟悉,你也绝无可能告诉中学生,为什么三等分任意角不可能。据说美国现在将原教材改革时在中学课本中介绍的集合论、线性 代数、群等数学概念重新删去,个人认为是对的。数学教育,它是一个循序渐近的修行过程,欲速则不达。至于像Z这样的学生,他有相当坚实的数学基础,对科研的悟性很高。作为导师,我费尽心力,将他带到学科前沿。我对他的要求确实几近苛刻,他那一年讲《随机过程》,从头到尾都用英语讲,每道习题都要讲清楚(不过那本书有全部习题的解答,否则这是不可能的)。他接受了残酷的训练,开始能在国际前沿工作,并有能力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也得到国际同行一定程度的肯定。我相信只有少数博士生能走到这一步。现在他要抛弃这一切,去做他不熟悉,而又不是他所长的工作。在我和许多室里老师看来,这简直是年轻人任性胡闹。但他是成年人,有权选择他的人生路,我们只能将这种权力还给他。我的期盼是:他能后悔得早一点。

五、对人生的态度

我同意,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我也承认,我对学生封建家长式的安排和强迫命令是错的。我真的很后悔,也许是我“快马更用重鞭”式的高强度要求让他失去了对科研的兴趣。但我对有人把Z的选择说成是“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课”不敢苟同。也许像刘庆生老师说的:“我们当年受得教育不同”罢,或者是社会的多样化所带来的诱惑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理念?总之,如果只是为了舒适的生活而放弃对理想、事业的追求,我无论如何不能赞同。每个人都只有一辈子,在这一点上上帝是公平的。但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每一时,每一刻。我们这一代人 每个人都会背保尔·柯察金的那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他临死时回首往事,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 碌碌无为而羞耻……”年轻人,应当去追求最艰苦,然而却能让你的生命最闪光、最灿烂的那种事业。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追求“做我所能达到的最 好,能挑一百斤,就决不挑九十斤”的精神就无愧人生了。不要以“当中学教师也能对社会做贡献”当借口。如果姚明当年害怕出国竞争激烈,不去NBA,而去少年体校训练小孩,如果刘翔当年怕训练艰苦,不去破世界记录而去当中学体育老师,相信他们也会对国家做出贡献,但是,难道那不是一种痛彻人心的浪费吗? 我们的国家,曾经受尽屈辱,我们的民族,对世界科技的近代文明贡献太少了。打开教科书,有多少结果是中国人的?看着一个个外国人的名字,我们都应该脸红。如果想到日本有19个诺贝尔奖,而我们一个科技奖都没有,有能力参与国际学术竞争的年轻人,难道不应该奋不顾身地投入拼搏吗?这是一个更加艰苦的战场,中华民族需要你们,祖国人民在看着你们。

也许,我们教育的最大缺失,是没有培养起年轻人对理想的追求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导师博文里还有一篇,感谢@刘祺君同学提醒。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60333-632832.html 我的反思

已有 56499 次阅读 2012-11-15 14:4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心里话 第一线 年青人 因为明天一早就要飞成都开会, 科学网的访谈参加不了了, 就以这篇博文作为我的答卷罢.那是一个难眠之夜过后, 自己坐在办公室, 想到此时我的学生可能正在签约, 心头怅然若失, 手中的工作做不下去, 就将心里话写成《昨夜无眠》.没想到这成了引玉之砖, “一石激起千重浪”.说明“如何培养学生”,“怎样才能将有天分的学生留在科研第一线” 等问题是科学网上的青年学生和老师们共同关心的焦点.事件本身和所有网友的意见, 都给我启迪, 催我反思.现在将我反思的心得提交出来, 算我的回答, 也算我的致谢, 当然, 还是一块再次的抛砖.(1)我的最大错误是把学生当作我自己的“替身”, 盼着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梦想能在他身上实现.但他是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想法的年青人, 我却把他当作自己的创造物.我想让他吸取我人生的教训、克服我身上的弱点.潜意识里我是在制造完美的自我.我时时在他身上寻找年轻时我的影子, 我觉得我对他倾注了无数心血和真诚的爱, 实际上也许我却成了说一不二的暴君, 强迫他按我的意志去念书, 去做研究.也许正是这个让他厌倦了科研.(2)我只关心他的三件事: 数学基础打得怎么样? 英语口语讲得怎么样? 科研做得怎么样? 对于他个人的思想感情, 生活, 以及家庭情况等都知之甚少.两人见面, 除了学术还是学术, 没有朋友般的交心, 更没有刻意培养他对学术的兴趣.对学生, 我只有梆梆控制, 却无视反馈.(3)网上许多年轻朋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 应当尊重年轻人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权利.我的学生其实也说过, 他的价值观和我不一样.我接受了大家的观点, 中午给他发了个 E-mail, 告诉他(他现在还在去美国的飞机上): 不管他最终的选择是什么, 我都支持他.(4)中午, 一位清华年轻教授给我来电话, 他曾是我的博士后, 他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上了一课: 他是正宗清华子弟兵, 从本科到博士, 在清华上了十年.然后跟我做了两年博士后.也是一个极聪明的好学生.但上完博士后他却要去公司, 当时我也很不理解.他说, 他当时也是厌倦了学校和科研所的生活, 想过一种新的生活.他后来又回了清华, 而且做得很好.我相信, 我的这位学生如果真喜欢科研, 将来某一天他也会回归的.怎么带好学生, 让他们健康成长, 是值得老师们反思的一个问题.但是, 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

(1)我仍然相信, 一个博士生去当中学教师是一种教育资源和人力的浪费.他学的许多知识: 例如微分流形, 鞅不等式之类的东西, 到中学不成了天方夜谭? 那怕微积分, 线性代数这些初等数学知识, 都不会有用武之地.这不是看不起中学教师, 中学教师对社会, 对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样至关重要, 但一个师大本科毕业生会比像我的学生这样受过专问训练的高等人才干得更好得多.因此, 让博士们, 特别是像我的学生这样优秀人才去教中学, 是教育制度的失败, 社会人才分配的失衡.(2)据说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 一等的上公司, 二等的出国, 三等的才去读研.中国要走科技强国之路, 如果不能将有天分, 有潜质的年轻学子推上和留在科研岗位上, 将会后继无人.国家花大力气从国外引进百人计划, 千人计划, 这我不反对.但是, 难道国内就没有可以与他们一较上下的优秀人才, 为什么就不重视他们呢? 难道就不相信, 中国人自己也可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引进总是有限的, 国家应当为年轻人的成长创造条件.(3)高校和科研院所待遇低, 是人才流失的一大原因.还拿我的学生说罢, 他到的中学可以给他提供住房和不错的工资.他们说, 他如果到大学, 要奋斗五到十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据我所知, 他家境欠佳, 他面临生活的压力.正像许多参加讨论的年轻人说的, 大学的青年教师工资低, 没住房.许多得了博士学位的年轻人, 他们多半都小三十了, 面临着结婚生子的压力, 靠空洞的 “理想”, “事业”, “追求” 等能拴得住他们吗?

(4)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与科研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但目前高校与科技机构经费分配极不合理.少数特权者占有大量资源, 各种基金重叠分配.而身缠多金的“学术带头人”却常常只是“学术捎客”, 弄了钱让下面的年轻人干活, 自己挂名.国家应当更多关心那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小博士”们的疾苦, 给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条件, 他们才是科研的主力.再强调一次, 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贫富悬殊一点不比社会上轻.最后, 谢谢所有网上给我留言的朋友.也感谢那么多给我打电话、发 E-mail的朋友.十八大刚过, 愿它给年轻学子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中国的科技进步归根到底靠的是他们.写于2012年11月14日

下载有机所大牛博士经验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机所大牛博士经验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科院有机所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一.实验准备工作 1. 实验态度。所有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应克服盲目自大的情绪,虚心接受他人合理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的实验操作不断趋于合理。对于不熟......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之经验总结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之经验总结(世毕盟学员) 申请背景:复旦大学化学系 GPA: 3.50; GRE: 157+170+3.0; TOEFL: 104; Sub Chemistry: 890 (95%) 申请结果(化学PhD):Offer: UCSB, UMinnesot......

    律师——外所工作经验总结

    自助餐:尽快明确方向;尽量避免走弯路;缩短奋斗时间file name, 工作经验总结一、外所做什么?搭桥理论 搭桥原理 和用词 we have reason to believe, it seems to us that you/ yo......

    中科院大牛博士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的(推荐)

    中科院大牛博士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的 一、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虽然这......

    在教育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总结 本学年,我校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有关文件要求为指导,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

    2016年科学院地质地球所博士招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我校招收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

    上海有机所一研究员写的实验室经验

    有启发!上海有机所一研究员写的实验室经验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做的反应,如果可能的话,产品后处理的时候,尽量中和一下。否则,产品放久之后可能会分解。 我们这儿用完重氮甲烷后,总......

    申请美国数学博士全额奖学金的经验总结(最终五篇)

    申请美国数学博士全额奖学金的经验总结 连续两年申请了美国的数学博士,终于拿到了几个博士全奖的offer,接下来我会陆续整理一些以前看到的申请经验类资料,造福后人。 这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