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企业中的激励运用
扬州 第 1 页 3/24/2013
浅谈企业中的激励运用
叶龙生
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对人的管理,管理者要经常考虑采取何种激励方式,才能使组织成员产生凝集力,为达到组织的目标共同努力。
激励的不同表现
激励一般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应该说,在计划经济时期,激励同样是存在的,但主要是精神激励。如光荣榜、奖章、评标兵等,都极大的激励了一代人,但脱离物资的精神是不存在的,因此有一段时间,人们对精神激励嗤之以鼻。现在市场经济中激励更多地是物质的,通过价格机制来进行。尽管精神激励仍然需要,但在市场经济下物质激励更为普遍。
与计划经济忽视价格迥然不同的是,市场经济是以价格为核心进行运作的,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而现代经济学认为,价格机制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价格的变化实现赢利的变化,从而给生产者提供激励。在那些价高利丰的经济部门中,高利润给生产者提供了更强的激励,使它们具有更强的动力去生产更多的产品,同时也激励其他新的生产者进入该领域,扩大该领域的生产规模。
在企业内部,为了使员工更少一些偷懒行为,少一些“搭便车”的行为,通过使员工的收入与公司业绩挂钩而使员工具有危机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激励方法,诸如根据业绩提取奖金、计件工资、干坏了炒鱿鱼等等。而奖金、工资都不过是价格的表现形式而已。
激励之有效,原因在于人们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就会对事情的成败分外关注,而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使面临危机的压力转变为动力。可以想象,人们在降低收入、失去工作等威胁面前,定会发奋工作。
回顾中国20多年的改革历程,可以说,改革的历史同时也是激励机制演进的历史。从包产到户到奖金制度,再到最新的“股票期权”,运作的目的无不是为了激励。时至今日,激励的方式已多元化了。
激励是一柄双刃剑
但物极必反,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是谬误。我们在利用激励的同时,必须警惕过度激励。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利用都必然会出现收益递减现象,最终甚至出现负收益。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如是,作为制度的激励的运用亦如是。资本、劳动、技术不是万能的,激励也不可能是万能的,收益递减现象必将出现。
最近被媒体爆炒的北京房地产业发生的现代城6位销售副总监集体跳槽事件,正说明了“过度激励”的后果。此次事件的发生虽说有外部原因,但根本原因被雇主和雇员双方一致认定为“压力太大”。该公司每月都要淘汰掉6个销售小组中销售额最少的那个小组的销售副总监,而不管其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各个小组的实力不同等因素。在这样的压力下,人员要保持稳定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肩上的担子太重,人会被压垮。在不堪重负之中,人会千方百计地撂下担子,另寻出路。精神上的负担亦如是,如果勉强撑,说不准哪天就进了精神病院。因此激励不能过度,必须考虑人的承受能力。
撂担子或者人员流失对企业是不利的,直接影响企业人员的稳定。而一个人员不稳定的企业不可能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终将在竞争中败北。因为,人员的过快流失,意味着企业组织的学习曲线屡屡被打断,没有持续的上升。换言之,经验作为一种企业的无形资产都将随着人员的流失而流失,难以积累起来,形不成稳固的核心能力。
因此,激励也是一柄双刃利剑,既可以是很好的工具,也可能伤及自身。这样想着,我还不由地想起我国某著名公司的一件事。该公司出巨资聘请了一家国际著名的咨询机构为其发展出谋划策,于是后者为该公司提供了一揽子的建议。其中之一是对每个季度中评比后三名的部门经理调换工作岗位。
可以说,上面的建议未尝不是个好主意,也未尝不是个“馊”主意。因为它确实可以很有效地激励那些部门经理们,但也可能导致企业人事的混乱。试想,如果一个部门因为市场或行业的因素而业绩难有起色,部门经理屡屡“中标”,那种每季一换的情形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呢?
而且,如果朝不保夕,必然导致短期行为,“机会主义行为”也将更为猖獗。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类似于国有企业屡见的“59岁现象”时时都可能发生,而且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使人做出更加冒险的行为。那么,这样的企业又怎么可能具有长期的发展潜力呢?
企业需要激励,但不能过度,不要导致人员的过分流动,导致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泛滥。这样企业才能有发展的后劲。
如何实现有效的激励
现代企业在充分考虑物质激励的基础上,也普遍考虑精神激励,即如何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过去的几年中,企业争相提升对员工的激励手段,以吸引和留住他们。最频繁使用的手段就是不断的加薪和股票期权。实际上,人才想要得到的仅仅是“钱”吗?答案显然有些牵强。除了有竞争力的薪酬外,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晋升培训机会和可信赖的领导应该成为企业必有的激励手段。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企业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一方面可以保持本公司的技术领先性,另一方面员工也得到了锻炼,公司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
晋升培训机会:企业可以向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或更多的培训,使员工不断充实可以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员工们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诸如部门岗位轮换、灵活的工作任务和“拜师学艺”等方式。
可信赖的领导。员工们通常希望在他们信赖的领导手下工作。什么样的领导是可以信赖的呢?可信赖的领导应是具备技术背景又超脱于技术之外的管理者。他应当拥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像员工的“教练”和“导师”一样,在企业内部倡导鼓励冒险和创新的氛围和企业文化。
灵活性和信任感。企业员工希望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只要他们能完成公司的任务,公司应给予他们这个自由。企业应充分信任他的员工不需要在经理的监视下也能按时完成工作,并能很好地平衡其个人生活和工作。
所有者身份。IT企业员工们希望得到公司的股份,以分享公司的剩余利润。企业可以通过授予股票期权或将员工的薪酬与公司、部门或项目的业绩相联系。没有作出员工股权安排的企业可以通过给予员工业务授权的方式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联在一起。给予员工所有者身份也可以以另外方式进行,如授予员工自治权、尊重他们和认可他们的工作成绩等。
沟通。企业员工希望不断地与他们的经理交流沟通,他们也希望他们的贡献能被认可。他们乐于与公司内的其他员工打交道。他们不想等到被提拔到主管层以后才与公司内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群进行沟通。此类沟通可以是高级管理层与员工间的例会,也可以是“技术集市”。员工在这种小型的“集市”上,可以将他们的项目和创意展示给高级管理层。
自由地发挥创造。企业员工渴望能够在工作中自由地展示他们的才华,发挥其聪明才智。这意味着领导不应告诉员工去做什么,而是在员工“迷途”时给予支持和指导。
愉快的工作环境。IT企业员工希望有愉快的工作环境,如便装、优良的办公设备、舒适的就餐和体育锻炼空间等。企业也可选择向他们提供免费饮料和午餐。
灵活的福利计划。自助餐形式的福利计划使员工可以从一系列的福利中选择最佳方式。公司可以为每位员工提供同样的基本福利计划,如医疗保险和休假等,但允许专业技术人员从附加的福利中进行选择,如每年他们可自主选择参加一次专业会议,费用由公司承担,或者更多的休假时间及向他们发放周末旅游的优惠券等。
系统公正的评价体系是有效激励的保证
任何一个办得好的企业,它的管理人员所以能尽到管理责任,主要是因为它
对管理人员能及时地和公正进行评价,同时,又有此评价的依据,对他们作出恰当的奖励或惩处。凡是这样做的公司,它的各级管理人员就能尽到自己的管理责任,他们能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有上进心。他们很自然地在工作中展开了竞赛。久而久之,在该公司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传统习惯:以上进为荣,以消极平庸为辱。这种优良传统的形成,是企业的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是财运亨通,年年赚钱的基础。
但是,要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做出正确有评价,必须有一整套的评价制度和方法。在美国和欧美各大公司中,往往要聘请心理学专家来主管对各个人的评价工作。
对一名管理人员的评价,必须是全面的和系统的。评价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切忌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不要草率地根据
一、两件事就对某个管理人员的品质、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作出判断。对一个人作出正确的判断需要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检验和比较。
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听其言,观其行。要把他所作出的实际工作成绩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在一家公司里,首先要看他有工作是否推动了公司的发展则否有助于公司完成它的目标。公司要特别防备那些只会说而不会做的人。要奖励那些埋头苦干和认真负责的人。
在有些公司里,经常有些只会奉承阿臾,但又无实际工作能力的人。这种人,为了使公司重用自己,有时不惜吹牛说谎,诽谤别的优秀管理人员。公司应该防范他们升任高职,因为提升了这些人凡等于惩罚了那些真正一心为公司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只会说花言巧语,但无实际能力的人,往往兼有说谎和诽谤别人的品质。因为他们自己既无实际工作能力,又想要获取要职,其唯一有出路便只能是说谎或诽谤别人。一间公司若纵容这些人,就等于用一堆垃圾堵塞了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通道。因为让这种人担任管理职务,他属下或与之平行的人,就不能发挥作用,甚至会因此而埋没人才。
经常看到有些公司,由于用人不当,把那些只会说而不会做有人提拔到重要的管理职务上,造成公司内真正能干的人不安心工作,甚至纷纷要求离职。最后,使公司里自上而下形成一种说空话的作风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也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等于抽掉了公司的灵魂和活力,最终发将使公司亏损甚至破产。
评价和估计一个人,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呢?是他的优点还是他的缺点?是他的成功之处还是他的失败之处?当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众所周知,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人。重点是所要寻找的优点,必须是公司所欠缺的、因而也是最急需的那种优点。比如,公司里技术人员齐全,原料充足,惟缺有组织能力的经理。这时,我们所选择的经理人应该是有很强组织能力、有丰富的组织工作经验的人。假如,这家公司的生产、原料供应等都很好惟缺乏有销售能力的经理去推销产品,就要选择在推销产品方面有能力和有经验的人出任
销售部经理。只要具备了我们所需要的优点,即使有其他缺点,也可以不影响对他的选用。在使用过程中,要使人尽其所长。我们选用一个人,主要是使他发挥自己的优点;至于他的缺点,只要不影响到工作,不影响到别人发挥积极性,就不发求之过严。
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是相对的,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要发生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企业的管理组织的宗旨是要创造条件,发挥和级管理人员的优点,并尽可能地抑制其缺点。
经营管理人员应该是主动工作和认真负责的,而不是像机器那样只是听人使唤。越是高级的和高层次的管理人员,越应该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管理道德。那些旨在满足达到低水平目标的经理和管理人员,那些屡犯错误、消极疲沓的管理人员必须撒换职务,他必须离职,或者免职。
当然,这种惩处并不是意味着不允许犯错误;并不等于说:凡是犯了错误的,都要予以惩罚。实际上对于有上进心的人来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许多公司优秀的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的优点并不是他们没犯过错误,而在于他们为了创新而犯错误的;因此他们犯错误的次数越多所积累的经验越丰富,而他们继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的,应主张把那些虽未犯错误、但工作平庸、毫无上进心的人,从较高领导职位上调离出去。重要的问题不是犯错误,而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看他是否尽到了自己的工作本份。
为了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和积极性,必须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作出合理的、公正的评价。正确地评价他们的工作,估计他们的责任心,是对他们进行奖惩的基础也是提升或调离他们的职务的依据。
第二篇:浅谈企业中的激励运用
浅谈企业中的激励运用
(作者:谢军)
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对人的管理,管理者要经常考虑采取何种激励方式,才能使组织成员产生凝集力,为达到组织的目标共同努力。
激励的不同表现
激励一般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应该说,在计划经济时期,激励同样是存在的,但主要是精神激励。如光荣榜、奖章、评标兵等,都极大的激励了一代人,但脱离物资的精神是不存在的,因此有一段时间,人们对精神激励嗤之以鼻。现在市场经济中激励更多地是物质的,通过价格机制来进行。尽管精神激励仍然需要,但在市场经济下物质激励更为普遍。
与计划经济忽视价格迥然不同的是,市场经济是以价格为核心进行运作的,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而现代经济学认为,价格机制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价格的变化实现赢利的变化,从而给生产者提供激励。在那些价高利丰的经济部门中,高利润给生产者提供了更强的激励,使它们具有更强的动力去生产更多的产品,同时也激励其他新的生产者进入该领域,扩大该领域的生产规模。
在企业内部,为了使员工更少一些偷懒行为,少一些“搭便车”的行为,通过使员工的收入与公司业绩挂钩而使员工具有危机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激励方法,诸如根据业绩提取奖金、计件工资、干坏了炒鱿鱼等等。而奖金、工资都不过是价格的表现形式而已。
激励之有效,原因在于人们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就会对事情的成败分外关注,而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使面临危机的压力转变为动力。可以想象,人们在降低收入、失去工作等威胁面前,定会发奋工作。
回顾中国20多年的改革历程,可以说,改革的历史同时也是激励机制演进的历史。从包产到户到奖金制度,再到最新的“股票期权”,运作的目的无不是为了激励。时至今日,激励的方式已多元化了。
激励是一柄双刃剑
但物极必反,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是谬误。我们在利用激励的同时,必须警惕过度激励。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利用都必然会出现收益递减现象,最终甚至出现负收益。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如是,作为制度的激励的运用亦如是。资本、劳动、技术不是万能的,激励也不可能是万能的,收益递减现象必将出现。
最近被媒体爆炒的北京房地产业发生的现代城6位销售副总监集体跳槽事件,正说明了“过度激励”的后果。此次事件的发生虽说有外部原因,但根本原因被雇主和雇员双方一致认定为“压力太大”。该公司每月都要淘汰掉6个销售小组中销售额最少的那个小组的销售副总监,而不管其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各个小组的实力不同等因素。在这样的压力下,人员要保持稳定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肩上的担子太重,人会被压垮。在不堪重负之中,人会千方百计地撂下担子,另寻出路。精神上的负担亦如是,如果勉强撑,说不准哪天就进了精神病院。因此激励不能过度,必须考虑人的承受能力。
所有者身份。it企业员工们希望得到公司的股份,以分享公司的剩余利润。企业可以通过授予股票期权或将员工的薪酬与公司、部门或项目的业绩相联系。没有作出员工股权安排的企业可以通过给予员工业务授权的方式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联在一起。给予员工所有者身份也可以以另外方式进行,如授予员工自治权、尊重他们和认可他们的工作成绩等。
沟通。企业员工希望不断地与他们的经理交流沟通,他们也希望他们的贡献能被认可。他们乐于与公司内的其他员工打交道。他们不想等到被提拔到主管层以后才与公司内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群进行沟通。此类沟通可以是高级管理层与员工间的例会,也可以是“技术集市”。员工在这种小型的“集市”上,可以将他们的项目和创意展示给高级管理层。
自由地发挥创造。企业员工渴望能够在工作中自由地展示他们的才华,发挥其聪明才智。这意味着领导不应告诉员工去做什么,而是在员工“迷途”时给予支持和指导。
愉快的工作环境。it企业员工希望有愉快的工作环境,如便装、优良的办公设备、舒适的就餐和体育锻炼空间等。企业也可选择向他们提供免费饮料和午餐。
灵活的福利计划。自助餐形式的福利计划使员工可以从一系列的福利中选择最佳方式。公司可以为每位员工提供同样的基本福利计划,如医疗保险和休假等,但允许专业技术人员从附加的福利中进行选择,如每年他们可自主选择参加一次专业会议,费用由公司承担,或者更多的休假时间及向他们发放周末旅游的优惠券等。
系统公正的评价体系是有效激励的保证
任何一个办得好的企业,它的管理人员所以能尽到管理责任,主要是因为它对管理人员能及时地和公正进行评价,同时,又有此评价的依据,对他们作出恰当的奖励或惩处。凡是这样做的公司,它的各级管理人员就能尽到自己的管理责任,他们能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有上进心。他们很自然地在工作中展开了竞赛。久而久之,在该公司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传统习惯:以上进为荣,以消极平庸为辱。这种优良传统的形成,是企业的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是财运亨通,年年赚钱的基础。
但是,要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做出正确有评价,必须有一整套的评价制度和方法。在美国和欧美各大公司中,往往要聘请心理学专家来主管对各个人的评价工作。
对一名管理人员的评价,必须是全面的和系统的。评价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切忌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不要草率地根据
一、两件事就对某个管理人员的品质、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作出判断。对一个人作出正确的判断需要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检验和比较。
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听其言,观其行。要把他所作出的实际工作成绩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在一家公司里,首先要看他有工作是否推动了公司的发展则否有助于公司完成它的目标。公司要特别防备那些只会说而不会做的人。要奖励那些埋头苦干和认真负责的人。
在有些公司里,经常有些只会奉承阿臾,但又无实际工作能力的人。这种人,为了使公司重用自己,有时不惜吹牛说谎,诽谤别的优秀管理人员。公司应该防范他们升任高职,因为提升了这些人凡等于惩罚了那些真正一心为公司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只会说花言巧语,但无实际能力的人,往往兼有说谎和诽谤别人的品质。因为他们自己既无实际工作能力,又想要获取要职,其唯一有出路便只能是说谎或诽谤别人。一间公司若纵容这些人,就等于用一堆垃圾堵塞了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通道。因为让这种人担任管理职务,他属下或与之平行的人,就不能发挥作用,甚至会因此而埋没人才。
第三篇:企业应如何正确运用股权激励
企业应如何正确运用股权激励
文章描述:
伴随着人力资源在企业运行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激励对象的股权激励也越来越受到追捧,股权激励的方法也在企业具体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激励, 股权激励对完善企业的薪酬制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具有重大推动作用。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股权激励以及规避股权激励中常见的误区就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关心的重点。本文由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根据多年来从事人力资源咨询服务的经验,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股权激励的模式及其主要应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引言:
伴随着人力资源在企业运行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以及人们对“人力资本”认识的不断深化,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激励对象的股权激励也越来越受到追捧,股权激励的方法也在企业具体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激励, 股权激励对完善企业的薪酬制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具有重大推动作用。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股权激励以及规避股权激励中常见的误区就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关心的重点。本文由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根据多年来从事人力资源咨询服务的经验,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股权激励的模式及其主要应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所谓的股权激励是一种同规格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的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勉励尽责为公司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伴随着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以及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世界各国的大公司合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创新激励方式的以股票期权为基本表现形式的股权激励机制日益受到企业经营者的欢迎。接下来,华恒智信根据多年来从事人力资源咨询服务的经验,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模式及其主要应用。
一、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
股权激励的方式可以弥补传统管理方法和激励手段的不足。在管理理念上,通过员工对股权的拥有使公司与员工的关系由原来简单的雇佣与交换关系变为平等的合作关系。在激励约束的层面,故去激励塑造了所有者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共同体,使企业所有者与员工共同分享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收益以及公司价值。从而实现股权激励充分调整知识型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为人力资本潜在价值的实现创造出无限的空间。股权激励由西方国家传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
第一,业绩股票形式。所谓的“业绩股票”是指在年初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业绩目标,如果激励对象到年末时达到预定的目标,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业绩股票的流通变现通常有时间和数量限制。另一种与业绩股票在操作和作用上相类似的长期激励方式是业绩单位,它和业绩股票的区别在于业绩股票是授予股票,而业绩单位是授予现金。
第二,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是最为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激励对象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也可以放弃这种权利。股票期权的行权也有时间和数量限制,且需激励对象自行为行权支出现金。目前在我国有些上市公司中应用的虚拟股票期权是虚拟股票和股票期权的结合,即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是一种虚拟的股票认购权,激励对象行权后获得的是虚拟股票。
第三,虚拟股票。虚拟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收益,如果实现公司的业绩目标,则被授予者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但没有所有权,没有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时自动失效。在虚拟股票持有人实现既定目标条件下,公司支付给持有人收益时,既可以支付现金、等值的股票,也可以支付等值的股票和现金相结合。虚拟股票是通过其持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将他们的长期收益与企业效益挂钩。由于这些方式实质上不设计公司股票的所有权授予,只是奖金的延期支付,长期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第四,股票增值权。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通常与认购权配合使用,其中股票增值权不须实际购买股票,经理人直接就期末公司股票增值部分(=期末股票市价-约定价格)得到一笔报酬,经理人可以选择增值的现金或购买公司股票。此外,由于经理人并未实际购买股票,故可避免“避险行为”的发生。如果公司股价上升,激励对象可通过行权获得相应数量的股价升值收益,激励对象不用为行权付出现金,行权后获得现金或等值的公司股票。
第五,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是指事先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但对股票的来源、抛售等有一些特殊限制,一般只有当激励对象完成特定目标(如扭亏为盈)后,激励对象才可抛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其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获得条件;另一方面是出售条件,但一般而言看重点指向性很明显,是在第二方面。并且方案是依照各个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实施的,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第六,延期支付。延期支付是指公司为激励对象设计一揽子薪酬收入计划,其中有一部分属于股权激励收入,股权激励收入不在当年发放,而是按公司股票公平市价折算成股票数量,在一定期限后,以公司股票形式或根据届时股票市值以现金方式支付给激励对象。
第七,经营者、员工持股。这主要是指让激励对象持有一定数量的本公司的股票,这些股票是公司无偿赠与激励对象的、或者是公司补贴激励对象购买的、或者是激励对象自行出资购买的。激励对象在股票升值时可以受益,在股票贬值时受到损失。
第八,管理层/员工收购,这是指公司管理层或全体员工利用杠杆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份,成为公司股东,与其他股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而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实现持股经营。
第九,帐面价值增值权。具体分为购买型和虚拟型两种。购买型是指激励对象在期初按每股净资产值实际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份,在期末再按每股净资产期末值回售给公司。虚拟型是指激励对象在期初不需支出资金,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名义股份,在期末根据公司每股净资产的增量和名义股份的数量来计算激励对象的收益,并据此向激励对象支付现金。
二、股权激励的应用
股权激励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在具体的公司应用中,还不断地有新的股权激励方式被创新出来。所以公司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公司内、外部环境条件和所要激励的对象的不同,结合各种股权激励工具的作用机理,选择适合本公司的、有效的股权激励方法。
首先,对于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等“重要员工”而言,激励的目的通常有两个:一个是为了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产生对员工的正面激励效果,另一个则是要达到稳定骨干员工的目的。故可重点选取以“限制性期股”为主的股权激励方法。授予限制性股票当期,如果是增资授予,按照授予日股票市价与收取的象征性价格之间的差额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同时按照股份面值总额增加股本,并按照两者差额增加资本公积;如果是大股东转让股份授予,不作处理。持有限制性股票的员工在授予日,按照获得股票市价计量的总额与支出的象征性价格之间的差额,缴纳个人所得税。(注:美国政府要求限制性股票所有者在股票限制取消后,即使他不出售股票也要缴纳所得税。而在他出售这些股票时,只要股价继续上涨,他还要缴纳另外的所得税。另外,他持有股票时间超过一年还要缴纳资本所得税。
其次,针对一般员工的激励,通常股权激励不应该作为主要的激励手段。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员工而言,由于他们可能得到的股权不可能很多,公司整体效益指标完成情况与他个人工作努力的关联度以及他个人收入的关联度都太低,股权激励作用不会太明显。对于效益良好且稳定的公司,采用股权激励能够起到增加福利和补充薪酬的作用。此外通过持股的方式让职工有机会分享公司的利润,也有助于健康的公司文化的建设。在具体的方法上可以员工直接购股或设置期股为主。
最后,针对销售人员尤其是销售部门负责人和销售业务骨干,股权激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在很多公司常犯的错误是销售人员的收入与销售业绩的挂钩过于直接、过于短期化,结果导致多数销售人员不关心公司的整体利益,不关心公司的长远利益,销售人员流动快成了令许多公司老总们头痛的问题。解决思路是通过股权激励,使股权成为销售人员当期收入中比较重要的一块,使股权收益在其长期总收入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目的是一方面借此实现对销售人员收入的延期支付,另一方面则使其在关心自己短期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司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因为这都与他直接有关。方法之一是采取“限制性期股”的方式,授予销售人员较大的期股额度,规定其绩效收入的一半必须用于支付购买期股借款(否则作废),且其已经实际拥有的股权必须在服务期达到若干年后方能转让兑现。方法之二是使用“业绩股票”的方法,将销售人员短期收入中的一部份变为长期权益,这样必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其短期行为。
三、实施股权激励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使用股权激励一定要注意对象与环境。股权激励尽管有效,但它绝不是万能的,股权激励有它自己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如果用错了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
其次,股权激励一定要与其它激励手段合理配合使用。比如对主要经营者激励组合上可以以股权激励为主,对于其他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非股权激励可以各占一半,而对于中层干部和技术、销售等部门的业务骨干,股权激励在其激励组合中的比重则不应超过1/3.然后,实施股权激励要注意稳定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稳定性说的是激励制度一旦颁布就要不折不扣地实施并坚持下去,否则公司将失去员工的信任,那样的话还不如不搞股权激励。灵活性则指针对不同的激励对象、在不同的环境中以及随着时间的变化,所使用的激励工具和激励方法的组合应该有所不同,也就是说要做到所采取的每一个激励措施对于所要激励的对象而言都实用的、恰当的、高效的。
最后,要注意在激励方式和方法上创新。首先任何股权激励工具都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并且不断有新的激励工具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其次每一个成熟或不成熟的激励工具都有其自身的适应性和适用条件,并不存在一个百分之百成熟、完善的股权激励方法,所以在借用或借鉴别人的股权激励方法时一定要进行改造、创新,切忌简单模仿和盲目照搬。
股权激励制度是当今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权激励机制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减少了管理者的短期行为,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机制。但是股权激励的适用是有条件的,要根据公司的不同情况来设计激励组合,提高激励效率,同时不能忽视约束的作用,不能把激励手段当作约束手段来使用。随着国内各种要素市场的不断成熟和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改善,股权激励将越来越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第四篇:浅谈英语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
读《英语教学策略轮》心得体会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英语在人际交往和日常工作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好英语,已成为我们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这就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教学,学习一些的常用的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英语教学策略论》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论述了教学中的策略问题,从总的教学原则到一半的教学步骤,进而到具体的教学技巧,层层扩展,提供了大量的各种教学原则下的具体额教学策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众多的教学策略中,笔者觉得恰当地运用激励策略,对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任何教学来说,其首要的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参与意识,达芬奇说过:“正如不情愿的进食有害于健康,不情愿的学习会损害记忆,所记东西无法保持。”学生如果缺乏兴趣,教学就成为死亡之吻,学生如果缺乏动机,教学不过是一种厌恶疗法。因此,我们必须先弄清学生的动机。Gardner把动机分为三部分:个人努力、达成学习目标的愿望、对待语言学习的正确态度。Harter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不管动机如何分类,它都由四部分组成:(1)行动的愿望和决定;(2)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3)活动中所投入额精力;(4)参与和兴趣的保持。动机具有始动性、导向性、强度、维持性的特点,它在学习中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可保持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提高自己的水平,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并在竞争条件下取得好成绩;(2)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和同伴活动,即动机可刺激参与;(3)动机可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精力的投入,从而保证其达成学习目标。除了以成绩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影响动机的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又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源于人的自身需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外部因素包括:教师和家长的期望和信任、教育体制、反馈、奖励和惩罚、学习任务的挑战性。
了解了动机的特点和影响动机的因素后,我们在运用激励策略时就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自住性原则,如让学生决定活动的方式、完成作业的时间、地点、审查自己的不良举止等;(2)自我实现的原则,主要要让学生体验成功,肯定其学习的潜能,激发其内部动机;(3)归属感原则,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被认可、被接受的心理需求;(4)自尊原则,自尊给人以自信,不论学生成就大小,努力如何,都应予充分肯定。“我们之所以会抱怨,因为玫瑰丛中荆棘密布;我们之所以会欢呼,因为荆棘丛中有玫瑰存在。”(James语)(5)乐学原则,要让课堂活动充满快乐,教师就应注意刺激的变化,如组织形式的变化,指令给予的变化;(6)外部强化原则,对小学生应多表扬、多奖励,对女生多表扬,对调皮男生批评比表扬有效;(7)反馈原则,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每个小学生的表现,不应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及时表扬或鼓励。
根据激励的原则,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些具体的激励策略,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Newsroom, 在教室内开一个新闻专栏,让学生自己选素材进行写作,写完后将句子抄 到新闻栏上;
(2)Goal cards A 教师介绍活动的意义和要求;
B 组织学生讨论,找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C 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D 重读教材中有关论文写作章节。(3)Pick your points 学生自己选择辅助阅读材料,培养自主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A 准备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将其分成5档,分值1—5分; B 明确评估标准:A 5分,B 7分,C 10分
C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选择阅读材料,计算自己的阅读量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D 阅读材料时,每篇写一份读书报告;
E 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结合评估标准给学生加分。(4)Check it out 这是一项评定写作的策略(5)Kid questions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撰写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拟定阅读测试问题。
(6)Know—want—Learned 该策略可以是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自信,适用于各种教学内容。
(7)Reflective participation 该策略有利于所有的同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8)One-hour book 当需要在一堂课内处理完一篇阅读材料时可采用此策略。(9)Brainstorming Bonanza 该策略适用于互惠性学习。(10)Stick-on encouragers 该策略用于写作练习。(11)Silent solutions 该策略用于“问题解决”的活动中。(12)Anticipation guide 该活动适合于课文教学。(13)Know the author 该策略可用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14)Hot seat 该策略适用于各年级。
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课堂,对激励策略的要求不尽相同,特别是我们这些处于偏远山区的小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激励策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是摆在我们这些山区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不过我坚信,有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引领,有战斗在英语课堂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山区小学英语教学的明天一定会一片光明。
第五篇:浅谈企业中的员工激励
浅谈企业中的员工激励
一.激励的概念
激励一词,古已有之。作为心理学的术语,它指的是运用各种手段持续激发人的动机,使之产生内在动力,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激励机制就是通过诱导因素、产权和约、组织设计以及各种报酬与补偿等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把各种激励方法与其他措施相配合,实现现代企业良性运行、快速发展的激励体系。
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施之以有效的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发挥80%~90%:员工的潜在能力得到激发便可为企业带来超额的经济效益及意想不到的财富。
二.激励的意义
1.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伴随着2l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己初见端倪,人才问题将是个战略问题。人才作为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石,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成为企业问争夺的对象,企业对人才的渴望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据统计显示,企业流失一名重要技术员工或者重要职位人才,至少需投人两个月的时间、4个月的薪酬代价才可能找到新的合适的人选。此外,还要附加3-6个月的培训时间新员工才能适应工作,并真正开始发挥作用。可见人才流失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有效的激励,可以在企业内部造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给人才提供良好的物质和生活条件,特别是给人才创造自我发展,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从而产生对外界人才强烈的吸引力,使组织得到自己所需的优秀人才。
2.激励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
一个人能力再高,如果激励水平很低,缺乏足够的自动力,也必然不会有好的工作效绩: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
组织行为学有一个著名的公式:绩效=F(能力*激励),意为绩效是能力和激励的合成量,两个能力相同的人,其绩效高低取决于激励水平。如果把激励制度对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考虑进去的话,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更大。
由此可见,激励对工作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对提高企业的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3.激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种激励全体、凝聚人心的企业理念,企业就没有长期发展的动力。
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构建,才能获得旺盛持久的发展动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其培育,则离不开正反两方面的强化,激励则通过对需要的正确引导 使人们产生既有利于企业目标又有利于个人目标实现的动机,它交替运用奖惩手段促进追求优异工作等价值观的形成,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我国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
表现在对员工激励管理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虽然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传统人事管理观念和方式却还在延续。对员工激励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还没有给予科学合理的定位。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还缺乏全局视野、战略眼光,靠经验办事、凭感觉拍板;对新理论、新方法吸收较慢,对员工激励策略反应冷漠。
2.制度落后
表现在没有建立起一套健全的员工激励管理体制。健全的员工激励管理体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国外先进的企业在员工激励管理体制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员工激管理体制;而我国企业目前的员工激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对国际先进的人才管理经验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借鉴,企业员工激励管理得不到国际化提升,导致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
3.激励方式落后
表现在激励内容和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多数企业缺乏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员工激励管理办法,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员工激励管理体系,有时虽有一套体系,实践中却也往往流于形式,人才薪酬没有与贡献挂钩,严重挫伤优秀人才的积极性。
四.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体系
目前,企业对人员的激励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应该结合企业情况,采用适合企业背景和特点的方式,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制度。
1.物质激励
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因。因此,各个企业管理员工采用激励机制时,通常运用物质激励,激发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物质激励是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及创造性经常采用的主要方式。
物质激励直接体现为薪酬激励。薪酬是满足多种需求的手段,提高薪酬支付数额是一个通过这些需求使薪酬具有激励作用的办法,但它受到企业人工成本的约束。于是,我们就必须在影响薪酬效果的另一个因素上做文章,即“公平”与所期望的薪酬判别。根据薪酬工具的作用,即薪酬具有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两重性质,以及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可以得出,如果薪酬超过了满足低层次需求的限度,它就具有了进一步的激励作用。这种薪酬的激励作用与其说是来自薪酬的多少,不如说是来自薪酬的差别。这种对公平差别的渴望反映了个体对保障、归属、尊重乃至自我实现的需求。
薪酬对外要具有竞争力。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市场日趋完善,人才作为资源要素之一其配置也必然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人才的流动必然会受到价格---薪酬的影响,人才向着价高的地区、企业流动就成为普遍现象。薪酬水平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只有对外部环境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企业才能吸引发展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若企业薪酬水平偏低,特别是关键的技术骨干力量的薪酬水平较市场平均水平明显偏低,就会对外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流失。
加强企业薪酬的对内公平。研究发现,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关心薪酬差别的程度高于关心薪酬水平。然而员工个人能力及其工作职务、工作态度的区别必然带来个人薪酬的差别。如何使这种差别既能鼓励先进又能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而且又体现公平,这对薪酬管理来说越来越重要。在现实的薪酬管理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企业薪酬设计应遵循“公平与公正”原则,特别是对内公平。不同部门之间或同一个部门不同人之间,薪酬水平必须反映岗位责任和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薪酬差别必须合理。企业内部薪酬的不合理会造成不同部门之间以及相同部门个人之间权利与责任不对称,使部分员工在比较中有失公平感,造成心理的失衡。要加强企业薪酬的对内公平,就必须合理地确定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就是要做好企业内部的岗位评价。针对岗位本身从岗位的复杂性、责任大小、控制范围、所需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来对岗位的价值进行量化评估,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薪酬对内不公平的关键所在。
薪酬应与绩效挂钩。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才能较好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薪酬结构设计的目标是要让员工所获得薪酬额与其贡献成正比,企业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使员工的精力集中到提高工作业绩上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2.精神激励
精神需要也是人们的主要需要,是人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的主要动因。精神激励是指
企业经营者通过做职工的思想工作,通过语言、荣誉等等使人感情冲动,强烈的激发人们的
干劲,通过劝勉、鼓励励志奋发精神,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完成管理当局交给的各项任务,实现管理者的目标。如何作好精神激励,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企业实际。
教育员工遵纪守法,遵守企业各项制度。通过国家、企业一定的法律、法规制度来约束员工,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是违法的。企业管理当局通过教育员工遵守国家法纪,遵守企业的各项制度,这是带有强制性的,不能以个人意志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另外,还有些是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没有规定的,即没有成文的,但人们平时业已遵守的秩序、道德,也是人们应该遵守的。这些都是带有强制性精神激励,教育员工,遵纪守法,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
作好思想工作。企业管理当局在对员工的管理当中,存在对员工做大量思想工作,要按照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思想工作方法,如通过党、团、工会组织做职工思想工作,发现职工有苗头性或倾向性思想问题,要耐心的做好、做活人的思想。不要总以为“金钱是万能的”,在实践中,不少企业在使用物质激励中,为了避免矛盾,搞平均主义分配方法,花了不少钱,而职工积极性反倒不高,并未达到管理者预期目的,因为人们不光有物质上的需求,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企业领导人员要经常作出具有创意性和战略性的员工激励措施,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大的效果。当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人性化的鼓励也成为激励员工最好的办法,有效的节省了激励经费。
重视地位和荣誉激励。企业对员工除了物质激励外,更重要的还要有地位、荣誉激励。企业每年应当在一般职员中挑选那些能力强、学识高、贡献大的员工晋升到高一级管理层。另外,对当年完成企业任务好,有突出贡献或有创造发明的员工,应当颁发先进奖状,选举出席省、地、县,甚至全国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会议,让他(她)们和他们的家人享受一定的光荣,参加一定的会议或集会,这一激励措施就是有效地利用了员工的荣誉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果,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多彩、有意义。
3.作好员工培训,提出目标要求,运用参与激励
实行轮换工作岗位,作好培训。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除了运用必要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的措施外,从管理角度讲,应当建立一个科学的换岗制度,达到一定工作时期后,相互调换工作岗位,使每一位职员对工作岗位都有新鲜感觉,从而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培养职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调换工作岗位后必然有一个适应和学习过程,企业要为职工创造学习机会,重视对员工培训,促进员工业务、劳动技能的提高。培训的方法,可以采取集中起来运用一定的时间培训,有人讲授或集体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取在岗位上培训,边工作边学习。
给员工提出目标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应当给员工有一个看得见的明确期望,提出一个奋斗的目标,这样使员工一进入企业就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把员工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统一起来,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给员工制订实现目标任务基数一定要合理,要充分征求广大职工意见,基数不能订的太高,要让员工能看的见摸的着,经过努力就可以实现。
为员工创造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为了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管理当局在决定企业重大决策选择或作出某些重要的管理制度、政策等方面,要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另一方面,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也能调动职工主人翁精神,体现自身价值,激发了广大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4.企业文化与领导人员的榜样
企业文化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中人员激励成败的关键。企业文化因素体现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这种激励办法极大的促进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士气。一个企业领导人员的文化素养高低,会直接影响对员工激励作用的发挥,只有当企业文化真正融入每个职工个人的价值观时,用职工个人认可的企业文化来管理,职工才会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来努力奋斗力争实现。
企业管理当局特别是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员的形象对员工们的激励成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正因为如此,不管企业大小,作为管理者、领导人员一定要自身遵规守法、品行端正,以自己精湛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赢得下属对自己的尊敬,增加企业凝聚力。
另外,作为企业领导人员来讲还必须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运作方式,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自己业绩突出,这样才能带领好一班人和企业职工拼搏进取,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五.激励应注意的问题 1.设置激励要有柔性
激励的层次是指管理者在设置激励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岗位,各个层次员工的不同需要,从而制定出详细的激励计划和方法。使激励措施具有柔性主要是为了应付各种不确定情况,使企业在面对意外情况的时候不至于无据可依,出现随意设置激励的情况。
2.建立与激励相应的约束机制
很多管理者简单地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因此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往往只片面地考虑正面的奖励措施,而轻视或不考虑约束和惩罚措施,从完整意义上说,激励应包括激发和约束两层含义,奖励和惩罚是对立统一的。激励并不全是鼓励,它也包括许多负激励措施,如罚款、降职、淘汰激励等。
3.精神奖励不容忽视
提到员工激励,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物质激励。许多管理者认为:员工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因此金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最有效工具。有些管理者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企业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美国管理学家皮特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风气就不会正。”
4.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
有的企业在建立起激励制度后,员212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努力水平反而下降了。原因是没有辅以系统科学的评估标准,最终导致实施过程中的“平均主义”,例如评优中的“轮庄法”、“抓阄法”等等,打击了贡献大员工的积极性。奖金本来是激励因素,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使员工产生不满感,反而抑制和消减了员工的努力的积极性。在激励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平原则,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受到了公平对待,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否则激励会产生负面效应。
六.总结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和积极性的提高,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应员工需求、企业特色和时代发展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美霞,孙凤英.关于E时代我国企业员工激励策略的研究.时代经贸.2007,11: 35-36.[2] 蒋达云,胡莉红.当前我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初探.企业文化.2007,10:392-393.[3] 项建锋.国有企业员工激励及留才问题探讨.集团经济研究.2007,10:37-38.[4] 刘令莲.国有企业员工薪酬激励方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2).145-146.[5] 周利辉,盛艳.国有企业战略性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0:109-111.[6] 冯忠铭.老板用什么薪酬激励你.医药世界.2007,11:75-75.[7] 张金生,于萍萍,邬彬.论企业的员工激励.商场现代化.2007,11:101-101.[8] 王成,王晨阳,李泰.企业薪酬激励问题的探讨.集团经济研究.2007,11:178-179.[9] 冯立超.企业员工管理的博弈分析与激励契约.现代管理学.2007,12:103-104.[10] 燕晓飞.企业员工需求层次与激励机制.国外建材科技.2007,28(6).140-142.[11] 陈亮亮.企业员工制度激励的思路与对策——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商场现代化.2007,11.177-177.[12] 胡新月.浅谈激励机制如何改变企业员工的行为.民航管理.2007,10.21-24.[13] 梁卫华,王京芳.浅谈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9.70-71.[14] 徐丽.探讨企业员工激励方法 开掘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10.46-48.[15] 徐斌.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激励研究.科技广场.2005,25(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