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养成教育演讲比赛的通知范文
关于开展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演讲比赛的通知 各团支部、班委:
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定于4月15日举行我校学生《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演讲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范围及人数
本次演讲比赛各班推荐1名选手参加比赛。
二、比赛内容
以学校种种不良行为为演讲内容。
三、比赛办法
所有参赛选手均通过抽签决定演讲的先先后顺序,当场打分,当场亮分,按比赛成绩评奖
四、奖励办法
设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名。
五、演讲评分标准
演讲评分综合考虑演讲稿内容和学生演讲水平两方面,学生演讲内容要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吐字清晰,富于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演讲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
六、评委成员:全体语文老师
舒庄一中团委、政教处、教导处
2011年4月13号
第二篇: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更是学校高效管理的重要保障。中小学德育是从抓养成教育开始的,从培养一系列的具体行为习惯着手的。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基础。而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一、以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礼仪等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深入开展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促进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三、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即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1、“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课前要预习,上课有准备,课堂专心听讲、勇于提问、积极回答、勤于思考,课后按时完成作业。这样能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2、“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生活有序,早起床,不睡懒觉;起床、穿衣、洗涮、整理内务行动要快; 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到校、及时回家,天天洗脚,经常洗澡,常剪指甲,穿戴整洁;不吸烟、不喝酒、不打闹;不乱扔瓜皮、果壳、纸屑、杂物,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爱护公物、保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爱惜粮食,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等等;这样学生养成勤劳俭朴、生活有序、自强自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
3、“安全行为习惯”教育,加强安全法制意识,不偷窃、不敲诈、不勒索别人的财物;养成防火、防电、防溺水的良好习惯;在马路上不打闹,不骑车带人,不闯红灯;不打架滋事,更不随意叫家长或亲友到学校无理取闹,更不同校外人员勾结寻衅滋事;不攀越栏杆、校门及围墙;注意饮食安全。这样可以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4、“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1、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2、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3、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4、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5、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6、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7、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8、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9、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10、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五、专项治理活动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管理的需要,学校在日常学生德育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德育专项治理活动,以每两周为一个周期,进行一个主题的专题治理。
二、目标任务
重基础,强训练,创特色,上台阶。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
良好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和文明行为。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和自主学习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遵守公德、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提高主动参与社会交际的能力,拓展自我生存空间。
三、活动基本原则:
我们的德育工作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坚持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坚持课内课外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校行政值日、政工处、各处室、各班主任、各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原则。
四、实施内容:
(一)把学习习惯抓实
学生在学校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学习,而且和每个老师息息相关,从学习习惯抓起容易形成全校合力。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主动学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五、专项治理活动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管理的需要,学校在日常学生德育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德育专项治理活动,以每两周为一个周期,进行一个主题的专题治理。
二、目标任务
重基础,强训练,创特色,上台阶。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和文明行为。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和自主学习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三、主要内容
(一)抓好学生品行习惯的养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教育和训练应当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要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二)抓好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与生活实践相
联系,切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要强化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不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能坚持做一些家务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生产劳动。要爱惜身体,积极锻炼身体,培养体育爱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学生成绩进步的法宝,抓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的获得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要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切入点,抓好普遍性学习习惯和不同学科学习习惯的养成,努力培养出有较强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发现和探究,且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生。
第三篇:中小学生养成教育五年
中小学生养成教育五年(2012-2016)工作规划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8日点击数: 次
2008年4月,我县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服务党建”的要求,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县开展了中小学生养成教育活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良好习惯逐步养成,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全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降低,基本形成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育人网络。为深化我县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形成常态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塑健全人格、育优秀人才”为工作目标,围绕“爱国与守法、理想与信念、道德与礼仪、学习与创新、行为与安全”五大内容,结合“诚信、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五大主题,建立“组织保障、舆论宣传”两大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网络,教育全县广大中小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习惯,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在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能担当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少年。
(二)阶段目标。
学前阶段。使幼儿萌发爱父母、爱家庭、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的情感,养成诚实自信、遵守纪律、讲究卫生、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良好习惯。
小学阶段。使学生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形成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热爱学习、言行文明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直诚实、勇敢坚强、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初中阶段。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养成热爱科学、勤奋好学、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热爱劳动、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培养勤俭自强、自尊自爱、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高中阶段。使学生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关心国内国外大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懂得健康、文明的生活和交往礼仪,养成崇尚科学、勤奋踏实、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勤学好问、自立自强的良好习惯。
职业高中。重点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合作共处的精神,养成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习惯,使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精益求精、服务社会的心理品质,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内容
绕“爱国与守法、理想与信念、道德与礼仪、学习与创新、行为与安全”五大内容,结合“诚信、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五大主题,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使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求知。
(一)爱国与守法。教育青少年爱父母、爱家庭、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和社会公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意识,时刻维护祖国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荣誉。
(二)理想与信念。教育青少年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养成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三)道德与礼仪。教育青少年遵守社会公德、传承中华美德,养成知荣明耻、公平正义、明礼诚信、礼貌待人、团结友善、敬老爱幼、记情感恩、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的优良品德。
(四)学习与创新。教育青少年勤奋刻苦、知难而进、勇于创新,养成专心听讲、认真作业、不耻下问、教学相长、审美高雅、爱好广泛、崇尚科学的严谨学风。
(五)行为与安全。教育青少年学法用法、强身健体、珍爱生命,养成遵纪守法、勤劳节俭、远离毒品、反对邪教、注重安全的良好习惯。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2年1月-2月)
制定深化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和宣传方案,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五年规划实施工作,并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宣传,让养成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2年3月-2016年10月)
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完成,重点实施五大工程,结合五大主题,制定推进计划,有序推进,狠抓落实,深化提高。
(一)学校育人工程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要把养成教育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整合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有序推进,狠抓落实,不断提高。
(二)家庭教育工程
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各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开好家长培训会,并与相关部门配合,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家校共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着力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社会关爱工程
要努力营造全社会都关心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增强全县人民的养成教育意识。要搭建平台,组织关爱行动,引进关爱项目等,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四)队伍建设工程
在建立和完善养成教育网络的同时,加强养成教育队伍建设。以党组织为核心,行政和相关部门、组织通力配合,建设养成教育的管理队伍、督导队伍、教师队伍和校外辅导员队伍,立足常规,抓典型引路、抓薄弱环节、抓督查指导、抓特色创建。
(五)优化环境工程
开展养成教育需要营造适宜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学校要在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的基础上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积极探索研究优化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环境的途径、内容和方法。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学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把养成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2016年11月-12月)
总结养成教育工作中的做法、经验和特色,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撰写
经验材料,汇编成果资料,制作专题片,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工作思路和评价体系,为实施下个五年规划打好基础。
五、工作措施
中小学生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在效果。
(一)强化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承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纽带。各学校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把养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1.在学校文化中贯穿养成教育。学校要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入手,与绿色学校创建和“整脏治乱”相结合,加强“五化三园”建设,让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成为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和约束力的教科书,让一墙一壁都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学校要抓好人文教育,利用名人名言、标志建筑、温馨标语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条件的学校要办好成果展览室,让学生体验学校的办学历程和成果,使之受到教育。
2.在师德教育中强调养成教育。学校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年确立一个师德教育主题,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和魅力育人活动。要重视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大班主任的培训、培养力度。学校领导和教师要以身作则,引领示范,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教职工行为“五严禁”、“十不准”和县委“五严禁五不准”,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学术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
3.在常规管理中融注养成教育。学校要制定《中小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学生熟练背诵,严格遵守。可将学校的管理规定编成顺口溜和童谣,利于学生熟记。要设计校牌、校徽,要求学生随时佩戴,主动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学校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多元评价体系,将养成教育纳入学生品行评价。学校党支部要加强对养成教育工作的指导,德育处、团委、少先队、教务处等要相互配合、上下联动,把养成教育贯穿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养成教育。学校要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遵义县中小学生养成教育读本》纳入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要将养成教育作为科研课题,成立课题组,编写课题研究方案,开展专题研究,探求适合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传授知识与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在团队活动中强化养成教育。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队会、文明班级评选等活动和设立学生行为监督岗、公示栏等形式,狠抓学生养成教育,纠正学生不良言行,树立学校文明新风。要经常性开展在校好学生、家庭好帮手、文明好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在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中的作用,通过广大团员和少先队员的示范引领,促进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重视家庭教育,发挥熏陶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更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在中小学生养成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开展亲子共成长工程,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积极配合学校教育。要拓宽家校联系渠道,完善教师家访制度,通过设立学校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召开家长座谈会、建立家长联系簿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学校可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定期表彰优秀家长。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督查和指导。
(三)抓好社会教育,发挥助推作用。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良好的社会教育和社会环境对抓好养成教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校要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拓宽教育的途径,主动争取村委、社区、工青妇组织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现代化信息网络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协调县文体、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加强对网吧、游戏机室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加大出版物市场的监管,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确保校门口无饮食摊点,学校周围200米内无网吧和电子游戏娱乐场所。杜绝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进入市场。聘请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定期到学校举办法律知识、交通安全等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知法守法意识。
六、组织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1.建立组织机构。为确保中小学生养成教育五年规划有序推进,成立遵义县中小学生养成教育五年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教育科技局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各学校党(总)支部书记、校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科技局党委办,局党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党委办主任任副主任,各相关科室抽调人员组成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规划的实施工作。办公室成立养成教育工作宣讲团和督导团,聘请有经验的专家、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担任宣讲团成员,由领导小组组织到学校进行宣讲和指导。督导团由领导小组聘请人员组成督导队伍,负责对各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强化督导考核。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加强督促检查,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学校要把养成教育纳入重要工作,建立“党(总)支部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处(室)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并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安排、同检查、同奖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养成教育检查细则,县教育督导室要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并将督查结果作为表彰养成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对各党(总)支部考核的依据之一。
(二)注重舆论宣传,确保养成教育家喻户晓。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养成教育宣传方案,开展养成教育进万家活动。县教育科技局网站、《遵义县教育与科技》要宣传报道各校养成教育工作的具体做法、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各学校也要通过宣传栏、宣传标语、橱窗、板报、网站、集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第四篇:班级管理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开展论文
一、对于学生言行加以规范
认知和行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结合认知的改变来进行。具体实施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比如在刚开学的时候,可以花费一周的时间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宣传,让学生对于正确的三观与思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在对于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不会产生错误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在进行教育宣传的时候,可以让教师将学校的教学以及思想道德规范都详细地一一讲解给学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定下一个大致的目标,新学期开一个好头。在讲解校规过后,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班规制定。在小学阶段的正确引导,能够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与学习逐渐产生自律性,从而不会偏离正确的道路。
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教师的习惯很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同化学生。对于小学教师的道德素养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要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指引学生在学生生活中正确地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的固有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众多学生的眼中,教师不仅是教导自己知识的领路人,更是教导自己道德品质和为人修养的指路标,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影响,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自己首先不能犯错,教师的衣冠举止和为人师表的言行都需要三思而行,进而维持自己的良好形象。如果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在道德素养生活上得不到学生的尊重。生活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两方面都需要给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才可以正确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在教育中需要使用正确的引导方法,比如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中犯了错误,不应该施以惩罚,惩罚并不能令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旦惩罚结束就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在意识层面上完善自己,只在行为上制止错误的行为。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召开一个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从自身找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在班会中为了活跃气氛,还可以加入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看到废纸等垃圾的时候会随手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学生就会从教师身上学习到保护环境,进而形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潜移默化之下,学生就会形成正确的道德修养与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三、关注生活中的点滴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各种正确的知识和认知,并且教导学生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逐渐将认知与行为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师在道德修养习惯的培养中,需要以大量的实例作为道德指标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习惯培养,比如看到老人坐车要主动让座,看到走路不方便的人过马路需要伸出援助之手,这些活动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情景互动的方式做模拟训练,让学生在玩游戏般的活动中逐渐养成好的习惯,还可以举出一些反面例子,或者奖励制度等各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习惯教育,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开设监督与奖励制度
无论是学习还是道德素养的培养,都需要良好的氛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奖罚制度来形成学生学习好的习惯的动力,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培养自身素养,最终达到高效完成教学指标的目的。首先需要建立监督制度,因为学生与教师的基数之比的问题,教师对于学生的监督工作往往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建立学生互相监督的体系,例如一个学生乱丢垃圾以后大家都会对于这种错误的行为进行举报和纠正,从而保证他不会下次再犯。而主动宣传了优秀习惯教育并且实施了的学生则会受到教师的表扬,最终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第五篇:关于开展演讲比赛的通知
关于开展“三心”教育征文及演讲比赛活动的通知
各信用社、机关各部(室、中心):
为推进信合文化建设,进一步将“三心”(爱心、责任心、感恩心)教育活动引向深入,按照市办《关于开展“三心”教育征文及演讲比赛活动的通知》(湘信联常办[2010]7号)要求,经联社党委研究,决定在我县农村信用社范围内举行“三心”教育征文及演讲比赛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通过在广大员工中广泛开展“三心”即爱心(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人、爱工作)、责任心(指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不违章、不违法,对家人、对自己、对组织、对事业负责)、感恩心(指对社会、家人、组织、领导及同事常怀感恩之心)征文及演讲比赛,使员工受到教育,活跃员工文化生活,提升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品位。
二、活动内容
(一)征文活动
1、征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文章必须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感受及体会,不得在网上下载,或以其它任何形式弄虚作假。
2、征文评比标准:
①主旨:明确对象和目的,中心突出,观点前后一致。
②内容:内容充实,感情真切。能从生活视野和感情体验中取材立意,材料真实典型,感情真挚,说理充分。
③结构:有头有尾,文脉畅通,条理清晰,有逻辑顺序。
④语言:语言简洁得体,文从字顺,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句子富有变化,有文采。
⑤创意:作文有新的创意,有自己的体验和独到的见解,有个性特征,表达有创意。
3、奖项设置:此次征文活动设一等奖1名,颁发奖金500元、证书1个;二等奖2名,颁发每人奖金300元、证书1个;三等奖3名,颁发每人奖金200元,证书1个。
4、根据评奖情况,联社将推荐5篇优秀文章参加市办事处评比,市办事处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若干名。
(二)演讲比赛
1、演讲内容可以是征文内容,也可以另外撰写,但必须围绕“三心”主题,演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演讲赛评比标准:
①主题内容: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合理、逻辑清晰。②有声语言表达:文辞准确,鲜明生动、发音清晰圆润,符合普通话发音标准、声音洪亮,富有感情、艺术感染效果好。
③体态语言表达:着装得体、脱稿演讲、眼神表情传情达意、动作自然优美,举止大方得体。
④现场效果:时间8—10分钟、有控场应变能力、能使观众产生共鸣,富有强烈感召力。
3、奖项设置:此次演讲比赛设一等奖1名,颁发奖金500元、奖杯1个、证书1个;二等奖2名,颁发每人奖金400元、证书1个;三等奖3名,颁发每人奖金300元,证书1个;优胜奖若干名,颁发每人奖金200元,证书1个。
4、根据演讲情况,联社将推荐1至2名选手参加市办事处演讲大赛。
三、活动对象
全县农村信用社广大员工均为参赛对象,征文:每个信用社不少于2篇,机关各部(室、中心)不少于1篇;演讲:每个信用社、机关各部(室、中心)不少1人参赛。信用社、机关各部(室、中心)青年员工(32岁以下)必须参赛。请各单位于5月31日前将参赛人员报联社人力资源部。
四、活动时间及安排
征文活动从即日起截止于7月10日,请各位参赛选手于7月10日之前将演讲稿发电子邮件至联社人力资源部,邮箱地址:
157701220@QQ.com;演讲比赛定于8月20日之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评委及评比方式
本次征文活动及演讲比赛评委由联社班子成员、机关中层骨干和信用社主任代表组成。征文由联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初评,再由评委会终评确定获奖等次;演讲比赛实行现场评分,由全体评委根据参赛选手的表现综合评分,根据选手得分确定获奖等次。
六、有关要求
各信用社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做好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的发动、组织工作,对参赛对象要从时间上给予支持,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二○一○年五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