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4 03:5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

三、企业中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四、完善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

指导教师:刘彩华

第二篇: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当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指出,到的5年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人数4,387万人,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日益严峻的人才流失问

题,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为7.5年,民营企业寿命为2.9岁,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必须研究对策来完善其激励机制才是长久之计,所以研究如何有效的激励员工成为每一个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当前民营企业在员工的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着那些问题,然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激励 民营企业 激励机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现实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1978市场取向改革的初期,民营企业大多是依靠辛苦打拼,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起来的,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入wto后“国民待遇”的实施,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激励机制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使民企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而竞争力的提升与否,都离不开,激励机制的建立。通过对激励理论和实践的回顾,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很有必要。

1.2 研究理论意义

民营企业激励的研究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它包含了有关管理学中一般激励理论,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论,经济学里的企业理论,对问题研究有利于拓展民营企业激励理论思路,对民营企业激励研究还远远不够完善,还没有全面,系统理论结合实践的论述。

第二章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

2.1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2.1.1用人机制落后,用工形式任人惟亲,导致高素质人才流失。

目前,我国私营企业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缺乏强大的凝聚力,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亲情关系至上,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管理层。现阶段,我国多数私营企业在用人上普遍存在着:“自家人总比外来人可信,把权交给他们放心”,从而形成很多私营企业都是“老子当董事长,儿子当总经理,老婆当财务主管”的以血缘、地域关系维系的劳动用工形式,导致高素质人才对企业缺乏认同感,从而离开企业。二是在用人上只要忠诚,不看才能。缺乏留住高素质人才的政策和措施,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对于私营企业来说,高素质的人才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的生力军。如果他们在企业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其自我在工作中得不到实现的时候,他们自然就缺乏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就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和企业的发展。

2.1.2忽视员工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制度建设

我国一些私营企业在员工的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制度建设很不完善,有些甚至是空白。很多企业将社会保障看作是企业的多余开支和累赘。由于只顾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忽视员工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使员工缺乏安全感,从而造成人才的流失,使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2.1.3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

不少从私营企业跳出的人都称“私企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无激励”。这从侧面反映了私营企业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的现实。私营企业在激励机制上存在这样的不利现状:一些私营企业压根儿就没有相关制度,对核心员工的选拔、培养、激励还停留在人治上;一些私营企业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制度还不完善,或虽有一套完善的成文制度,但流于形式根本没能很好地执行下去。一方面,企业虽然能以优厚的物质条件招聘人才,但在引进人才之后,由于其自身运作机制上的问题,并没有给他们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宽松的工作环境,而这些人才恰恰又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企业引进人才的个人成就感得不到实现,那么人才的流失就成为必然。

2.1.4在薪酬、考评体系和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等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第一,薪酬方面。我国目前大多数私营企业,对于一般员工而言,实行的激励方式主要是薪酬,即工资和奖金或津贴;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核心技术人员而言,主要有年薪制和销售提成等形式。在这种传统薪酬激励体系下,企业员工、核心技术人员和其他骨干人员的收入,所体现的是他们当前对公司所作的贡献。评定标准主要是当前公司经营业绩和个人业绩,与公司未来没有关系,不存在长期激励。第二:考评体系方面。对企业员工特别是高级经理人才的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单一陈旧,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规律的考评体系。第三:人力资本价值实现方面。在私营企业中没有真

正认识到人力资本的价值,致使人才的独立利益弱化。

2.2民营企业中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2.2.1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

在民营企业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方面,大多数民营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的任务。为此甚至延长劳动时间而不计加班报酬,或者剥夺员工公休假的权利,造成员

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

2.2.2 激励形势单一,漠视对员工深层次的激励

我国民营企业有的主要是物资激励,忽视了精神激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员工的积极性,产生激励与需要的错位。有的民营企业以空洞的精神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更难以产生真正的持续激励。民营企业形成了以物质激励,主要是员工资和奖金为主,辅之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但这种激励机制的执行力度与员工的付出、要求有所差距,引起了员工的不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忽视了精神激励、情感激励。

2.2.3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结构不合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工资开始与市场接轨,经过加薪,我国民营企业员工的收入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但是,从目前来看,在执行物质激励的时候,缺乏更多的有效手段选择,更多的时候加薪似乎成为唯一选择。不同地区的民营企业员工收入存在较大的区别,但在同一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民营企业员工的收入却没有明显差别,以通过工资来体现激励机制,奖勤罚懒,激励能干的、高效的、有才干的,调动民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民营企业对员工的最佳需要的捕捉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粗略估计上,没有科学的需要分析为基础,结合公司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因此有些激励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激励空挡现激措施不当的错位现象,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比如,个人绩效是企业奖惩的依据仍有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对员工的个人业绩考核仅仅取决于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和主观评价。

2.2.4 对激励机制理解不正确、机制不配套、不平衡

一段时间内,人们曾简单地理解激励就是奖励,员工对物质激励兴趣较大,有一种向“钱”看的趋势。这与民营企业片面理解、执行激励机制有关系,与各种激励机制的不配套和不平衡有关系。

一些企业以物质奖代替一切,忽视了对员工精神和情感的交流,致使干群关日渐疏远,甚至紧张。此外,很多民营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激励机制,但是执行不彻底,因而异,随意性强。这样失信于员工,往往容易造成员工积极性不高,甚至导致人才流失。

2.2.5“以人为本”思想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薄弱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由于体制、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原因,我国行政组织的人事管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没有真正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以事为中心,讲究组织和人员的调配,多注重于事的管理而忽略了人的积极因素,因此多见“人浮于事”。它要求因事择人,过分强调人适应工作,而不重视员工潜能的开发和利用,更忽视了人是一种“资源”的战略意义,往往是对其短见而没有节制地利用,却没有为了合理地应用而持续地培养开发。同时,它只重视物质的奖惩,忽视了对人的重视和尊重,忽视了人是管理之本。

2.2.6未建立健全优秀的企业文化

正如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组织的文化也对实现民主企业、提高企业效率起着巨大的作用。企业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文化、精神、道德的纽带。在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对企业缺乏一种认同感,将自己视作为企业打工,没有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企业文化的不足,使企业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缺少凝聚力,企业部门人心涣散,遵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办事方针,部门之间互相推委、扯皮。很多工作不是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而是利用所掌握的企业资源谋取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置企业全局于不顾。

2.2.7 沟通反馈渠道不畅通

由于企业各种工作分工的固有特点,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同部门不同办公室之间的民营企业员工可能很少有经常见面的机会,而且上级与下级之间无法频繁交流。在工作生活中的其他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时,民营企业员工就很有可能将所发生的牢骚、抱怨、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沟通反馈渠道的不畅通,领导难以了解下面的情况,一些违规执行激励制度的行为难以被及时了解被制止;而管理层的意图也难以完全落实,传达的层级多,难免出现曲解,并且存在为别有用心者误传的可能。

第三章 改进和完善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是指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民营企业员工的行为,以实现共同的目标,按预定的标准和程序将企业资源分配给民营企业员工的过程。完善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不仅仅要完善其手段,更重要的是从思想、制度、组织等层面完善。

3.1 有效建立公司的激励和考核制度

绩效评估也是企业的一个重要激励手段,但许多民营企业却忽略了这一点,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民营企业建立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能与责任。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工作指派上的随意性,而且能克服招人用人的盲目性,也为员工业绩考核提供了客观公正的依据,有利于充分发挥组织效率。不少企业的内部管理失效,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事实上,制度化和灵活性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将灵活的机制纳入制度之中。同时,制度必须有利于组织的协调,坚决摒弃“末位淘汰制”之类严重挫伤员工积极性的制度。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是一种现实人性,以正面的自然的激励和民营企业员工自发的愿望,促使他们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为假设,以人为中心,实施人本管理。因此,民营企业首先要在观念上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束缚,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企业员工管理,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本性资源,将民营企业员工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针对民营企业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在人事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努力做到适才适用。在管理中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重视对民营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同时,借助通讯技术的发达和日益完善,加强企业部门横向和纵向的沟通,鼓励公务员民营企业员工发表意见,使决策、计划透明化、民主化,扩大决策、计划的参与群体,调动其积极性。

3.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

建立一个所有民营企业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摸索建立起一套适合民营企业员工队伍的企业文化,以此提高公务员民营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民营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企业部门的凝聚力,使民营企业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种企业资源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这就需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为企业文化注入、法治意识、民主意识、高效企业意识、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将政治宣传教育归于人性化,基于物质基础上倡导新的民营企业员工道德,通过潜移默化真正发挥企业文化强大的激励功能。

3.3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

从个体行为的角度来考察,员工有一种及时了解上级对自己工作评价的需求。当这种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员工时,他们一方面会迷失行动方向,即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方法究竟是否正确,从而彷徨不前,另一方面,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工作不被组织重视,从而失去工作动力。由此可见,建立一种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相结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十分重要。机制上的灵活性是民营企业的优势,但同时,规范化不足又是民营企业的最大欠缺。规范有序,可以减少组织“能量”的浪费,灵活、人性化可以增强组织的内在动力。规范与灵活的结合,应当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工作的追求目标。

3.4 有效实施激励政策的关键是“三位一体”

众所周知,人的本性之一,就是有着一种满足自己需要的欲望。一旦需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立即转化为动机,从而激发人们去行动。所以说需要是人的行为之源,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原动力,也是激励的依据。在实施激励政策时,有效利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运用这一理论时关键还要善于“换位、定位、到位”,而且要善于“三位一体”。

换位:就是站在员工或下属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员工的工作动机以及付出的劳动的艰辛程度,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个人的劳动或付出汗水以及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多大的作用。站在他的角度想:“我为企业作出了如此的成绩,企业或上级应该给予我什么样的相应奖励”。一个特定岗位上的员工在一件事情上做出了成绩,他的动机决定了他的行为,他的行为目标除了完成岗位上的职责外,一定还有另一种或几种潜藏在内心的愿望,如他可能想通过完成一件自己一个时期阶段的任务,而达到职务的晋升,或物质奖励,或是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给全企业的员工看,或是给自己找女朋友看,或积累恋爱、成家的“资本”,等等。

定位:是指通过换位思考、与员工及其周围人士的沟通(沟通除了与一个特定的员工沟通外,还要注意与其周围的员工沟通,通过与其周围员工或他的朋友的沟通,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他的心底的愿望),、观察其工作与生活言行(观察他工作中精神状态和工作质量以及业余生活中的注意力,观察他的爱好),综合这些方面从而准确把握他的现实内在需求、或价值(希望企业给以奖励的价值)或奖励的形式、时间等;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一个特定的员工在不同的时期、环境也是有不同需求的,这些需求主要是受自身的愿望变化、自身工作与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时尚的变迁或引导,家庭(原有随父母的家庭和自己希望建立的小家庭)的直接或间接需求等因素的影响的,由于影响员工需求的因素很多,而且是可以独立变化,有可以是交叉影响变化的,而且现代社会里员工的单一层次的内容越来越少,综合层次的内容越来越多,有时也需要企业规避他的不合理的需要或引导他的需求向高一层次提高,所以定位就必须是动态的定位,而且是综合各种因素的定位(只能适度超前,切忌丝毫滞后)。

到位:是指根据员工的岗位奉献,确定并及时实施相对应的奖励的金额、内容、方式等。一方面是要将激励真正激励到员工的心里去,也就是说:在综合考虑企业成本或正面影响关联员工积极性的基础上奖励到他内在的需求水准上;另一方面,经常存在企业给以的激励,可能会因为员工的先期需求判断在本企业属于偏高的水准或因为员工的上级判断不准而偏地等,激励没有到位,这时要辅之以说到位,切忌激励完就了事的做法。这里的到位是相对的,而且是对特定员工、关联员工、企业成本等来讲的,是综合的到位。是政策实施与阐释的到位,尤其是对于员工存有不合理的需求时,一定讲到位,而不是一味的迁就奖到位。

3.5 有效实施激励的手段、方法和技巧

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的报酬一般采用基薪加奖金或基薪加提成的办法,且带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对于一般员工效果可能比较好,或者在企业发展初期没有太多不足。随着企的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复杂化,对核心员工来说,报酬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或是获得物质及休闲需要的手段,更是一种人们的自我满足和自尊的需要。单一的薪酬体系已不能满足核心员工的多样化需求,原有的薪酬体系必须做出调整。如考虑合理地设计核心员工持股公开同样岗位的市场工资水平、增加外出培训机会、增加额外的保险与福利、或者改善作环境、提供良好的休假以及员工娱乐等。笔者认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整体思路是:以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员工的内在激励,增强员工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以此形成推动力,促使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

(一)薪酬福利激励

员工进入企业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在企业里,报酬的高低甚至可以代表员工的价值大小。另外,应设定具有激励性质的福利项目,如宿舍、餐厅、健身设施等。

(二)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把公司的股份作为奖励员工的工具,是一种先进的激励方法。民营企业若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股权激励(如:用部分股份留住企业核心人员(并吸引优秀人才,实行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制度将职工的未来收益、养老计划和公司股值联系在一起)那么员工将更重视企业的利益和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样可以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统一起来,达到双赢。

(三)环境激励

环境激励是指通过改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等来吸纳和稳定人才。如,在冬天能够为企业的员工安置好取暖设施;在夏天为员工提供相应的防暑降温的条件;以及,生产制造型企业为操作工人提供淋浴等卫生设施;通过组织员工旅游等集体活动,增进员工间的交流和理解等。

(四)事业激励

事业激励是指企业的发展前景让人才感觉有吸引力、值得留下来,并为之奋斗和努力。要达到事业激励,民营企业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为企业的员工提供其相应的工作,即适合自己、工作量适中、有挑战性的工作;第二,为企业的员工提供学习以及参与管理的机会。

(五)感情激励

首先要给予员工恰当的信任和自主权。即,企业应该给予员工更大的信任和自主权作为最重要的激励手段。其次要营造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有着以下特征:

1.尊重员工。

2.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强化团队协作。

3.鼓励创新。

企业文化的塑造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精神激励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形成的文化,它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定的文化塑造人,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荣辱每个员工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形成一种长期的文化激励机制。

实践表明,有着良好文化的企业,人才的流失明显低于不重视企业文化塑造的企业。当企业的文化和员工的价值观一致时,当企业文化充分体现到对员工的尊重时,员工会与企业融为一体,员工会为自己的企业感到骄傲,愿意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能量。

3.6重视福利保障体系建设

企业可以通过改善员工的各种社会福利并加以灵活运用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我国私营企业可以运用以下的福利激励措施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是实行补充工资福利。员工在一定的休假期间,仍然可以得到工资。二是实行保险福利。当员工受到伤害时,要提供及时的补偿和医疗,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三是实行退休福利。在员工退休的时候,可以享养老保险等多种福利待遇。

3.7破除家族管理

鉴于家族管理的诸多弊端,私营企业欲求得管理的正常化、管理激励的有效性、企业发展的正规化,破除家族管理是大势所趋。只有破除家族管理,才能真正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选拔机制,起到调动优秀人才积极性的作用,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从管理激励的角度讲,破除家族管理的意义在于企业留给了非家族员工更多的晋升机会,同时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外来人”与“家里人”的界线,从而起到激励效果。打破家族管理并不是对家族化管理的一味否定,而是对它的扬弃。打破家族管理,要以既能调动外来人的积极性又不破坏家族成员凝聚力为尺度,以达到改善管理激励的目的。

3.8采用新型的精神激励

许多私营企业基于财力,或许无法给员工提供较高的薪资,如果能在精神激励机制上多下功夫就能留住最杰出的部属。即使财力较强的私营企业,若形成物质利益激励机制与精神激励机制相融合的激励机制,就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显然不仅仅是那种给予赞赏、表扬或荣誉的传统式精神激励。从普通员工、一般管理人员、经营者三个层面激励由于处于不同层次的员工的需要不同,不能千篇一律地用同一种激励方法。在这方面,中国私营企业可以向中国国有企业和国外优秀企业学习,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有益的尝试。(1)面对普通员工的激励。对普通员工的激励内容,可采用与绩效挂钩的薪酬、表彰与赞赏、带薪休假、提供个人发展和晋升机会等。(2)面对一般管理人员的激励。管理人员的经济报酬,可以有五方面构成:基本工资;短期或奖励;长期奖励;正常员工的福利;管理人员的特别福利。经济报酬的关键是管理人员的经济报酬应与管理绩效挂钩。晋升,对管理人员来说,可能是最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对管理人员也要善于授权,并努力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3)面对经营者的激励。这里的经营者,就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代理人。经营者的报酬大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工资、奖金、在职消费、股票和股票期权。年薪制是私营企业向经营者提供报酬的较佳形式,它能较好地把经营者的业绩与经营成果联系起来。其关键问题是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如何克服短期效应,常用的指标有净资产增值率、利润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私营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和设计。

第五章 结论和认识

在中小型民营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复杂化,对核心员工来说,报酬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或是获得物质及休闲需要的手段,更是一种人们的自我满足和自尊的需要。单一的薪酬体系已不能满足核心员工的多样化需求,原有的薪酬体系必须做出调整。如考虑合理地设计核心员工持股公开同样岗位的市场工资水平、增加外出培训机会、增加额外的保险与福利、或者改善作环境、提供良好的休假以及员工娱乐等。对于核心人物员工关键字是要留住他们的心,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员工的内在激励,增强员工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以此形成推动力,促使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而言之,激励对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更为重要。面对着激烈的国内外经济竞争和我国现代企业本身固有的劳动者积极性不高、生产率低下等情况。激励对于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建立一个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激励机制显得格外重要。企业应从一些实际常见的企业激励问题分析出发建立一个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魏杰 企业存亡诊断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赵曙明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王志明、顾海英人性假设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田.科学管理研究,4张晓明 中小企业的人才竞争策略圈.中国人才,5唐和平中小企业如何引进和留住人才.人才开发,6杨爱义、马新福 国有企业改制后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经济师,7郭奎峰、杨玉华企业人才的配置、激励与培养.人力资源

8魏杰 中国企业二次创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9李亚 民营企业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

10王宻愚 核心员工激励j.企业管理,1

11黄友松等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及路劲选择j.生产力研究,(1 0):252~254

第三篇:民营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民营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中国民营企业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生存和发展的顽强能力,是在市场竞争中磨练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对市场变化更为敏感,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的涌进,人力资本重要性的提高,培训作为经营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而备受企业重视。民营企业也开始注重从企业自身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培训活动的开展。但目前还存在培训起点低、管理落后、缺乏创新等问题。民营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认识和克服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紧练好“内功”,加强企业培训管理,克服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一、通过对部分民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

(1)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缺乏长期的发展战略

(2)管理水平落后,制约企业发展

(3)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这里包含两方面的因素:

(4)缺乏核心竞争力

(5)用人机制存在缺陷

(6)参与全球化竞争的经验不足

(7)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

二、战略管理学家盖瑞〃哈默尔和C〃K〃普哈拉在《竞争大未来》中指出:推动企业迈向未来的动力不是现金,而是每位员工的热情和智慧。要想做好管理人员培训不是只愿意花钱就行了,要从观念上彻底深刻地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必须运用文化的力量。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有利于学习和知识共享的文化,同时适当地给与规避培训风险和加强社会制度建设,使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人员培训规范化、法制化,对于促进和保证企业员工学习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转变观念,认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二)对员工进行多层面、系统的需求分析。

(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四)采用科学的培训技术和方法,注重培训的灵活性。

(五)强化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

总之,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源泉。一个有效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的建立,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四篇:村干部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村干部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村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稳定基层农村政权、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因此,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各级政府需要长期思考并切实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村干部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基础地位薄弱,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其原因,落后的人才体制机制是重要因素,而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有利于改善我国村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低、流失严重等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二)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是增强村干部活力的有效手段。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集中体现了上级组织对农村一线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村干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关心,能够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从而在整体上增强村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农村一线的工作效率。

(三)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是解决农村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村干部激励资源匮乏,村干部收入水平过低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甚至造成了部分村干部贪污腐化等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健全和规范村干部激励机制,让他们能够劳有所得、劳应所得,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农村工作有序健康推进。

二、当前村干部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资水平普遍较低。村干部作为一种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资应与其付出基本相符。但目前村干部工资水平远远不及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收入。以宿城为例,村干部最高的工资每月1200多元,最低的不到500元,平均不足800元。待遇上的这种巨大差距导致部分村干部心理失衡,无法安心做好村级事务。

(二)晋升渠道相对狭窄。近几年来,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从优秀村支书中竞争性选拔镇级党政副职,从优秀村两委干部中选拔公务员等多渠道选拔任用优秀村干部,给村干部搭建了成长晋升的平台,打破了村干部当上党支部书记就到头的惯例。但因为名额有限,每年从几百名村干部中选拔1-2名,村干部普遍感觉难以企及,因此激励作用非常有限。再加之村干部学历普遍较低,难以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做得再好,身份还是村干部,个人提升空间不大。

(三)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在职村干部的养老保障制度参照企业职工标准办理,由于乡镇财力有限,也只有村(居)党组织书记办理了养老保险,其他村干部还存在养老问题。同时一些参加工作十几年、几十年的老同志,可谓是久经考验,他们在工作期间顾不上家庭的生产经营,临到晚年,又丧失劳动能力,离任三大员政策又达不到,经济上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陷入养老难的困境。离退职村干部养老难,不仅对他们自己不公平,而且对在职村干部也有消极影响。

(四)考核评比急需强化。高效的激励机制要以规范的考核评比为基础,目前对村干部的考核以乡镇政府为主,群众参与度低。再加之日常考核制度不健全,造成极少数村干部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严重损害了村干部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因此必须在评先评优、目标考核等措施中,要做到奖惩分明,以保证激励活动始终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向。

三、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几点思考

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但是稳定和优化当前农村干部队伍的必要条件,也是激发广大村干部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村干部激励机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村干部薪酬制度。首先,合理的工资水平是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基础,目前,宿城已制定对党组织书记队伍实行双重管理的意见,建立了“基本报酬+考核报酬+任职年限报酬”的结构工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热情。其次,乡镇要对阶段性工作进行考核奖励。以宿城区龙河镇为例,该镇为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平时在计划生育、环境整治、秸秆禁烧、信访稳定等阶段性工作中对村居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优秀的村居和个人均给予一定奖励。

(二)拓展村干部晋升渠道。晋升既是村干部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对村干部的一种政治激励。一方面,要坚持在优秀的村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的制度。乡镇政府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招录一定比例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村干部,有利于乡镇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因此,建议加大从村干部中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的力度,并保持该项政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推行乡镇事业站所定向招录村干部的政策。基层事业站所较之公务员的招录范围更广,自主性更强。通过考试,择优招录优秀村干部成为乡镇站所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既为乡镇站所提供了优秀的实用人才,又增加了村干部上升空间。建议基层事业站所招录工作人员时,可以拿出一定比例面向有一定任职期限且考核优秀的在职村干部定向招考。

(三)健全村干部保障体系。健全的保障体系能够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让其全身心的投入村级事务中。首先,建立退出补偿机制,对正常离任、尚不能享受养老保险的村干部,根据任职年限及贡献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对于在村居任职年限较长或有突出贡献的离退休村干部,给予终身补贴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创新村干部养老保险渠道,认真研究村干部养老保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由县区级财政、乡镇财政、村级集体经济和村干部本人共同负担养老保险体系。

(四)强化村干部考核管理。考核制度是村干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村干部激励的重要依据。首先,要设臵科学的考核指标,全面系统地考核村干部的政绩。要以村干部的职能为中心,以其工作内容为重点,从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村民生活等方面出发,着力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全面反映村干部的工作实绩。其次,要坚持全员参与,全方位多角度考评村干部,不仅要有乡镇等上级机关的考核,还要有村组干部之间的互评,更要有广大村民对村干部的评价。最后,要充分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奖金、评先、评优、晋升等直接挂钩,提高村干部的重视程度。宿城区龙河镇自2012年初开始开展“富民、为民、爱民”村居党组织书记竞赛活动,活动严格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村(居)党组织书记的选拔、任用、奖惩、报酬相挂钩,并将其他村干部的考核报酬与村居党组织书记的考核结果相挂钩。2012年底该镇共发放村居干部考核报酬近10万元,切实增强了村(居)党组织书记为民服务意识,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工作活力,确保村居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

第五篇:家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家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1-08-04 11:35:00 ] 作者:安立仁 编辑:studa11071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族企业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激励机制方面,长期以来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以温州模式为例,对家族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依据现代激励理论提出了系统的建设方案,以期改善家族企业高管人员和普通员工的激励现状,进而不断振兴和完善中国的家族企业。

关键词:家族企业;温州模式;激励机制;股权激励

引言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的愈来愈烈,封闭式家族管理的弊端也日渐凸显。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过对中国五省民营企业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日益增强,竞争优势明显,但同时,人才与人力资源的短缺、民营企业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弱等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由此可知,企业治理与人才短缺是家族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人才问题是解决治理问题的基础。若想最大限度的吸引、调动人才,家族企业急需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因此,家族企业现存激励机制的问题和成因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

关于家族企业,本文采用钱德勒(1977)在《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中的定义:“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人员的选拔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地区社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温州人民率先运用市场机制发展民营经济,实现了富民强市,并逐渐形成了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供销员为发动骨干、以农村集镇为依托、以专业化市场为纽带的市场主导运行的“温州模式”。

在温州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家族企业约占90%。他们往往是家庭作坊的自然产物,是在核心人物及核心家庭的周围,按血缘、亲缘、地缘等原始关系形成的向外层层扩散的同心圆。温州作为中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先驱,其家族企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处处体现着中国家族企业的特色,如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一致性,血缘亲情形成的强大生命力等。因此,本文以温州模式下的家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前中国家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进一步指明其改进的路径。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家族企业的激励机制问题给予了关注。李宁琪等(2006)指出了家族企业激励机制设计的一般模型,特别对高级经理层和核心员工层激励方式的选择意向进行了分析,指出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缺陷主要是缺乏长期性考虑和系统性安排,重物质轻精神,并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探讨了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张云春(2006)提出了一套家族企业激励机制完善与创新方案,主要包括有选择的推行年薪制、赋权管理、人力资本权利与地位激励、良好的人才成长机制以建立经营者精神激励等;马坤(2009)分析了家族企业在管理成本、决策速度、灵活性的优势和产权结构、决策程序、人才壁垒方面的劣势,指出了家族企业约束制度手段过于严苛,缺乏公平性的问题,并提出实施特殊薪酬、产权大众化,建立制度化的内部退出和代际传承激励机制。

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关于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研究也不断增多。李必强等(1999)介绍了企业组织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指出代理问题的核心是动力问题,即激励—约束机制,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进而改善委托—代理关系;刘婷(2006)、于婷婷等(2010)针对家族企业的委托—代理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更好地分析监督以及监督基础上的激励问题,他们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分析认为,在理论上存在委托—代理的双方都满意的激励机制,并提出了当期的年薪激励、长期的股权激励和声誉机制激励等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案。

国内现有的关于激励机制的研究从数量上较为可观,但多为适应性描述,很难发现制度中深层次的问题,与国外相比,尚处于国外激励理论成果和方法的初步运用阶段,缺乏针对现实国情的政策操作性,付诸实践的可能性比较小。尤其在家族企业中如何设计自身的激励模式,没有成功的案例和理论上的探索,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困惑。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的主要问题,并从深层次分析了问题成因,着眼于企业家自身素质、家族管理的弊端和评估体系的漏洞,最后形成了一套针对整个企业的可行性适用方案。

二、温州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现状及问题

(一)温州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现状

1.家族企业的激励优势在于可以利用情感纽带,增强道德信任感,家族成员与生俱来的荣誉感决定了服从性强、决策速度快、灵活度高等,集权式及所有权经营权合一的组织模式降低了管理成本,有利于激励制度的改进。调查显示,家族企业已经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采取了初步的激励措施,这是值得肯定的。

2.从动机来看,企业主并未意识到激励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出于成本考虑也不愿实施激励,只是迫于企业生产运营需要,采取了相关措施以调动积极性,并且激励手段单调,缺乏多样性。经调查可知,企业多采用年终奖励、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等传统激励方式,而对于企业文化、学习培训、职工持股等长期有效的新型激励手段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3.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没有系统的激励保障体系,在吸引和利用人才上居于劣势。家族企业多为成长型企业,仍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需要完善和制定,不像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已进入成熟管理期,所以,激励机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显然,温州家族企业现存的简单激励机制虽然小有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二)温州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的主要问题

1.信任机制缺乏,权力过度集中。(1)用人机制的不公平性。用人机制的不公平性是中国家族企业的通病,也是顽固性症结之一。温州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由有血缘、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领导群体,内部信任机制充分形成,一方面降低了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排外性直接导致了用人机制的不公平性。同位置不同权利,同贡献不同收益,同能力不同待遇,类似不公平现象层出不穷。长此以往,非规范的用人机制致使内部人权大,外部人权小,外来员工积极性日益消磨,无法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难免导致人才流失。(2)股权控制的集中性。表1是温州乐清2002年家族企

表1温州乐清20家家族企业代表的产权构成情况

业调查数据,该调查显示了典型家族企业的股东结构,即在企业所有股东中,家族某个成员或整个家族的股份居于不可取代的大股东地位(表中家族总控股比例高达82.8%),由此,企业创始家族掌握整个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而外来人员持股分散且比例极低,在企业没有话语权,虽然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但对于家族人员的最终决策无能为力。(3)决策圈的局限性。家族企业股权的集中性决定了经营决策权的集中性,进入决策层的人依血缘或关系为核心,排斥外部人员,因此企业关键职务多由家族人员自身或和家族成员有密切利益关系的人所担任。内部人在思想上很难信任外来人员,决策只局限于家族小群体,没有给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错失了很多有意义的决策方案。

2.薪酬结构不合理,员工满意度低。据中国私营企业治理机构研究课题组调查统计,中国家族企业经理人员的收入主要采用“工资+奖金+津贴”形式,普通员工的收入主要采用“工资+奖金”的形式。按照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工资属于保健因素,难以产生任何激励作用;奖金和津贴属于保健因素,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只有物质层面的积极作用,并未深入人心。

对于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来说,奖金和津贴无法满足自我实现需要,他们渴望获得股权,参与到决策层中。而对于普通一线员工来说,家族企业目前最重视基本工资的保障,奖金对员工是一种奢侈品,只有表现极为优异的员工才可获得,并且金额名额有限,因此企业很难调动工人的工作热情。这些都导致了家族企业产品合格率低,生产率低下,竞争力不足等后果。

另外,私营企业的福利待遇大多不尽人意,员工的“五险一金”得不到保障。员工的安全需要没有满足,很难全心全意投入管理、生产之中去。

3.平均激励制度,难以调动积极性。当前,温州乃至全国的家族企业在激励方面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采取了激励措施就可以有效地产生正效应。但是,员工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他们的期望值各有不同。根据期望公式(激发力量=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期望概率),由于不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生活习惯的员工的期望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企业的激励措施,员工反应各不相同。比如,年轻人和中年人对于薪酬比例的要求就不同,年轻人更倾向于低基本工资高绩效报酬,而中年人更重视报酬的稳定性,他们喜欢高基本工资低绩效报酬。所有人的激励措施都相同时,根据公平理论,员工在比较之中感受不到优越感,因此,平均激励等于没有激励。

4.“家文化”的固有局限性。“家文化”是一种唯意志文化,强调个人的独断专权,缺乏民主与公平,无法满足员工日益重视的精神激励,即文化层面激励的需要。若家族企业一味维持“家文化”在企业的强大影响力,不信任外来员工,在精神上打压他们的积极性,外来员工将陷入进退两难境地。进,没有精神文化动力,也没有满意感;退,情感上不愿接受沉没成本。因此,摆脱“家文化”的束缚,建立现代企业文化制度,家族企业才能获得新生。

三、温州家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根据上章对温州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现状和问题的总结,对于现存家族权力过度集中、薪酬不合理、平均激励和家族文化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认为问题成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家自身素质的局限性

家族企业的重要特征是由本家族人员进行经营管理,因此管理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族企业的高度。然而,根据2003年10月企业调查队专题调查的2 434家民营企业,总经理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的约占1/3,大专及以下文化的占了约2/3,具体(见表2)。

由表2可知,家族企业家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在知识文化水平上仍然处于劣势,企业家自身能力限制成为企业发展瓶颈。尤其是对家族企业,企业家长期专断独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乏,“人治”高于“法治”,个人决策即是企业最终决策,因此,企业家决定着企业成败。在家长式专权管理中,企业家往往妄自尊大,忽略了员工的感受,给予员工合理的激励措施更成为一种奢望。

(二)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的制约

温州家族企业多采用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家族成员占据企业要职,把持企业决策权。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虽然使得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减少了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但是仍存在以下弊端。

人治人情盛行。温州家族企业普遍实行人治型管理,因此,在企业中不存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职务说明书,绩效考核标准说明,这导致了管理的主观随意性大。家族代表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难免偏袒家族内部成员,在无形中排挤外来人员。尤其是在提拔晋升的过程中,有能力有技术的外来人员根本无法与家族成员抗衡,导致难以对企业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沟通渠道障碍。由于当前企业内部沟通渠道的障碍,下级员工的积极想法很难顺利的到达企业高层,即使到达二者也缺少有效的沟通,企业家很难采纳员工的建议。长此以往,员工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满足尊重需要和成就需要,逐渐对企业管理乃至对本职工作失去热情,企业在无形中失去了众多的发展机会。

(三)公正评估体系的缺失

公正的评估体系对于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温州家族企业并不善于利用这一工具,他们大多采用陈旧的招聘晋升机制,凭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决定员工的去留和升迁,导致用人的不公平。

家族企业在人员的选用上没有统一标准,管理人员的选拔高达44.9%受人情关系影响。依此看来,企业不仅在招聘阶段就可能错失所需要人才,而且在绩效考核中真正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靠人情,找关系的投机分子反而身居要职。长此以往,企业员工易滋生不良情绪,又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绩效。

四、温州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设

根据前文对激励机制问题及成因的分析,针对企业现状,构建出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设模型。依据全面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特将模型分为两部分,即对高管与核心人员和普通员工实行有差别的激励措施。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同层次的员工有着不同的重点需求,针对家族企业,高管和核心人员更追求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普通员工更倾向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应分别对待,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层次,也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激励成本,符合企业发展需要。

(一)关于企业高管人员和核心人员的激励机制

1.股权激励。(1)基于“委托—代理”制度的股权激励。为了更好的培养代理人忠诚度,使其关注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克服短期行为,需要引入股权激励。在当前的温州,股权激励实质上是一种资产信用和地位象征,代理人完成设定的各项目标,得到约定比例的利润分红,不仅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也符合了“置业”心理。另外,鼓励代理人入股,将他们的个人资产构成企业资本,代理人与委托人形成了真正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同为企业的投资者和受益者。(2)基于人力资本形成的股权激励。主要适用于企业的核心员工,即在技术创新、营销策略、企业变革等关键性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对于核心员工,家族企业应重视他们本身的巨大价值,在原有的“工资+奖金”的报酬基础上,允许其以技术入股,以创新入股,以管理入股,以营销入股,在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聘请专家对核心员工作出的贡献进行价值评估,并将其纳入企业现有股份,使核心员工也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股权激励可以有效的突破单纯薪酬激励的局限性,分散股权的集中度,增加外来员工持股数,进而提高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对于培养关键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防止人才流失,增强企业发展潜力有重大作用。

2.赋权激励。哈佛大学的奎因·米勒认为,“赋权是指下属获得决策和行动的权力,它意味着被赋权的人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同时,根据Y理论和Z理论以及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员工都需要一定的权力地位以发挥其积极性。赋权也并非家族企业家交出所有权利,但事关企业具体的业务和日常运营方面的管理权应当交由中高层管理者自主裁决,涉及长远发展战略和规划时,也应该允许核心员工参与讨论。赋权改善了大权独揽带来的经营困境,家族经营者可以克服自身技术、经验、市场认知等方面的缺陷,也可以集中精力于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被赋权的中高层管理者获得了心理和地位上的满足。

(二)关于企业普通员工的激励机制

1.薪酬激励的新模式。这里所说的薪酬激励新模式是指在薪酬公平的基础上追求差异化。针对平均激励难以满足员工需求的问题,实行差别的薪酬制度,根据期望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员工分为一线工人、技术员与车间管理人员。一线工人重视基本生理和安全需要,企业只需保障其基本工资按时足量发放,并给予小比例的奖金。对于技术员,应依贡献度施行岗位激励,即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加大奖金的比例。车间管理人员是连接企业与员工的桥梁,应实行绩效工资,即工资直接与车间生产数量与质量挂钩,按完成情况决定薪酬,体现自我实现价值,同时给予保险以满足安全需要。总之,家族企业应依据员工的贡献度、偏好、层级、职位等调整薪酬模式,并保证薪酬透明化,实现物质激励的价值。

2.文化激励的推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为了突破“家文化”的局限性,企业要实现从家族文化向家庭文化的转变。家庭文化是以顾客为中心,让每个相关利益的感觉都更好,包括顾客、员工、合作伙伴、社会、股东。家族企业要想真正以家庭文化代替家族文化,首先,应实行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使僵硬的文化走向开放与创新,即家庭文化开放性与凝聚力的和谐统一。其次,培养团队精神,以小文化圈带动整个企业。建立部门学习型组织,再将小团队精神放大到整个企业,形成家庭文化。另外,拒绝企业文化形式化和功利化,要将文化渗透到员工的价值观中,稳扎稳打,远离只看短期利益,背离顾客等错误观念。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旨在通过对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中国家族企业激励机制问题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寻求完善的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以达到解决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现存问题的目的。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正面临着朝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人才利用和管理是中国目前家族企业发展的“瓶颈”,建立具有执行力的激励机制可以说是解决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的核心。因此,私营家族企业应致力于激励机制的发展与完善,已达到吸引人才、聚集人才、发动人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2003—2004年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总报告[Z].[2]中国私营企业经济年鉴(1996)[K].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6.[3]罗长海,林坚.企业文化要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4][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5]张德.组织行为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6]周永亮,董希华.温州资本[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9.[7]Peter F.Drucher.Knowledge-Worker Productivity.The Biggest Challenge.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9,winter:79.[8]陈乃醒,傅贤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6—200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9]崔维海.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民营科技,2008,(4).[10]方立明,奚从清.温州模式—内涵—特征与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2005,(5).[11]付文阁.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紧要问题[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11.[12]顾文静.温州民营企业实行委托—代理制的障碍分析[J].经济管理,2002,(2).[13]黄松,杨锦秀.试论中国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4]李必强,刘运哲.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J],1999,(2).[15]李宁琪,王卫明.中国家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设计研究[J].求索,2006,(2).[16]李佩军,程凤兰,刘吉萍.对企业管理中激励问题的新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5).[17]李欣.中国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9:6.[18]刘春慧.中国中小家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19]刘婷.信息不对称下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研究[J].企业管理,2006,(5).[20]马坤.浅析中国家族企业的激励机制[J].知识经济,2009,(16).[21]于婷婷,董亚苹.中国家族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机制探析[J].中国外资,2010,(7).[22]张冉.中国家族企业管理现状分析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23]张望军,彭剑锋.中国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1,(11):90-96.[24]张应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发展现状比较[J].甘肃社会科学,2002,(6).[25]张云春.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创新[J].金融经济,2006,(8).[26]张宗和,应焕红.家族企业实证研究——温州乐清2002年家族企业调查数据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7).

下载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

    xxx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题目 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 学生姓名刘xxxx 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层次年级 201x秋专升本 学号 21xxxxx180x 2 指导教师xxxxxx 职称......

    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推荐5篇]

    摘 要 当今,企业竞争日趋激烈, 人力资源更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资源,其中的关键则是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制度。每个企业都在对员工进行各式各样的激励,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

    浅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论我国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开始实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公务员管理的综合法律,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以国家......

    浅析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 考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浅析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 学生姓名 王 燕 准考证号 011808102480 指导教师 谢小明 职 称讲师 日期 2010年1......

    浅谈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轴心管理,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长远发展都具有深远的价值,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如何有效的管理......

    论民营企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论民营企业存在问题与对策一、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营企业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了公有经济所不......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荐阅读)

    内容提要: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O年来,在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速度的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我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规模的扩大,民营企业的家族治理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民企的发展壮大。本文在传统家族治理模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