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

时间:2019-05-14 03:5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濮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濮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

第一篇:濮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

濮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及发展机遇

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河南来说是一个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指导意见》强调,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

一、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二、濮阳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油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融合链接的示范区、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纽带,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

三、濮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仍处在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呈现出经济连年快速增长、社会全面繁荣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良好局面。省委提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全省上下引发了思转变、谋发展的新的思想解放热潮。特别是在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濮阳被确定位为主体区,定位为中原经济区的化工产业基地,这无疑将对濮阳市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自身发展看,濮阳已经具备了不断提升的区位优势,较好的工业优势,土沃粮丰的农业优势,集“七城二奖”于一身的城市优势,以及特色鲜明的文化优势等。随着“一创双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李”精神的大力弘扬,濮阳群众的思想观念、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指出,“濮阳有很多优势,是伸进山东的一条“金刚腿”,要踢出个样子来。濮阳经过努力,一定会成为中原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延伸、衔接、融合的前锋。”“濮阳发展天当其时,要抢抓机遇,奋发而后起。”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实施,一系列政策、体制与资本的叠加效应将逐步释放出来,这为我们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濮阳的发展仍面临着内部、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严竣性,仍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压力。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濮阳在奋发而后起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大投入、大建设,而在这一特殊时期,土地、节能、环保、资金、能源资源等要素制约日益突出。尤其是我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不论总量和人均,还是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层次不高,企业数量少、产出规模小、自身素质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市人多地少底子薄,实力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矛盾突出。

四、以战略重点促濮阳经济腾飞

濮阳要在区域合作中获得话语权,必须坚持交通先行,以工业化为支撑、城镇化为引领、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推动濮阳经济快速发展。力争经济发展速度两年年时间赶上全省平均水平,三年时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五年时间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第一,加速构建大交通体系,强化基础支撑。发挥濮阳在中原经济区的独特作用最大的约束是交通,最紧迫的任务是构筑豫东北地区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一是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全力推进濮范高速公路建设,谋划并开工建设德州至商丘高速公路范县段,范县至山东汶上高速公路(濮范高速东延接济广高速),南林高速公路豫鲁省界南乐段,濮阳

至山东东明高度公路(与山东高速相连),实现与山东及东部发达地区的全面对接。二是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全力推进晋豫鲁铁路通道(濮阳段)建设,谋划好郑州——濮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邯郸——濮阳——菏泽铁路等,力争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形成铁路交通枢纽。同时,积极争取豫北民用支线机场的规划与建设,构筑立体化交通大格局。三是积极筹划启动濮阳“无水港”建设,打通河南省第二条直通日照港出海口。通过上述努力,使濮阳真正成为联接两大经济板块的门户和河南省出海大通道,在濮阳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汇处和疏散地,更好地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服务。

第二,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经济支撑。实现与各大经济体的互动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产业的发展上。对此,我们要站在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角度,科学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定位,发挥濮阳的比较优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化工、玻璃及电光源、林纸林板、食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基地,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源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步伐,在又好又快上下功夫。

一是壮大化工产业。以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抓手,积极谋划和建设化工产业园,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认真做好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链接文章,打造全国综

合性化工产业基地。利用石化中间产品谋划实施一批精细化工项目,延长石化产业链条,增强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引导现有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走出一条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提升玻璃电光源产业。整合现有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向终端产品、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高资源利用率方向发展,打造高品位的产业基地。三是做强林纸林板产业。加快链式发展,构筑 “浆纸——印刷及纸制品”和“板材——家具及装修用品”两条产业主线,形成资源综合利用、配套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四是扶优食品加工产业。食品加工业要在跨越上下功夫,向规模化、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综合化迈进。五是优化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快速膨胀,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六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编制好濮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和机制优势。七是推进现代服务业。以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发挥区域竞争新优势,围绕中心城区服务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核心商务圈。以能源综合物流、粮食物流为重点,扶持发展行业物流。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技术人才集聚、信息交流汇集和综合服务完善的优势,构筑面向区域的商贸、人才、信息、金融、旅游、文化服务中心。立足濮阳优势,整合文化资源,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着力把濮阳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东方杂技文化名城、华

夏龙源休闲之都”。八是引导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依托园区这一载体,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坚持高标准规划,力争在3—5年内建成一批在冀鲁豫地区有影响的现代农业园区。做好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确保土地“流得出、建得成、效益好”。以产业化经营为核心,推进农业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社会化服务,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档次,进一步发挥农业品牌效益,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

第三,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强化承载支撑。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按照濮阳城区生态、宜居、休闲的总体格调,实施“东拓北进”战略,加快规划建设新区,扩大城区发展空间,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公共设施,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提高城市首位度。巩固发展濮阳“七城二奖”创建成果,完善城市管理,打造城市品牌,重塑濮阳形象,服务招商引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第二篇: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实现大发展

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实现大发展 ——访河南省邮政公司总经理杨海福

本报记者 王远

人勤春来早。在“十二五”开局之初,河南邮政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中央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出了“为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而奋斗”的号召。在全国邮政和河南全省都豪情满怀地向着“十二五”的新目标迈进的背景下,河南邮政如何加快发展?3月22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邮政公司总经理杨海福。

中国邮政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原经济区建设又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对河南邮政“十二五”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杨海福:根植于中原、服务于中原、发展于中原、兴盛于中原,是我们多年来一直不变的宗旨。邮政作为社会公用服务企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只有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国家和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意味着为河南邮政“十二五”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和无限的商机。

中国邮政报:请具体谈谈中原经济区建设会给河南邮政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杨海福:中原经济区建设将加快河南人口、产业、生产要素集聚和承接国内外高水平产业转移的步伐。富士康、沃尔玛、飞利浦等近7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中原,必将给邮政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河南省特别提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决不以牺牲粮食为代价,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确保国家粮食的安全。河南邮政可以利用多年来探索形成的“三农”服务优势,加快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适时进入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等领域,在深化服务“三农”工作中加快自身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对邮政拓展城市市场、实现城乡业务协调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而从长远来看,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投资项目等方面将会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和倾斜,河南将实现由经济大省、工业大省、文化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工业强省、文化强省的跨越,河南邮政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广阔。

除了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对于河南邮政发展来说,机遇还有很多。紧紧抓住当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河南邮政实现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中国邮政报:集团公司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您如何解读,在这一新的发展战略下,河南邮政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杨海福: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邮政的指示,张德江副总理批示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都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邮政

事业的高度重视,更进一步证明了党和国家对邮政这些年改革、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

所谓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我的初步理解就是在履行好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政治使命的前提下,邮政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依据社会和群众的需要,不断地拓展服务领域。尽管邮政承担着繁重的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义务,但国家也给予了邮政政策性补贴、免税、多业态经营等支持,我们要把这些政策用好、用足、用活,加快河南邮政发展。

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整合三大板块资源,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市场共赢,提升对外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三大板块协调发展,通过河南邮政自身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完善、提升“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内涵。

中国邮政报: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河南邮政“十二五”的发展战略目标是什么?

杨海福: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河南邮政“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是:全省邮政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即邮政业务、邮政金融类、速递物流类收入各突破100亿元。全面实现“业务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规范、基础设施健全、信息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稳定、社会形象一流”的36字方针目标,把河南邮政打造成为行业领先、社会认可、员工自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服务企业。

中国邮政报:300亿元的目标确实宏伟,发展愿景也很美好,河南邮政靠什么来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

杨海福:靠转变。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专业化经营,完善体制机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打造综合性社会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拓展农村流通市场;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促进业务互动发展,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在去年底召开的全省邮政工作会议上,我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河南邮政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注重经营业务向注重经营服务转变、由注重经营产品向注重经营质量转变、由经营产品和业务向经营平台和网络转变,以此进一步提升河南邮政的科学发展水平。

我们还将通过紧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业务经营创新和在促进三大板块和谐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全省邮政以省委书记卢展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文章和《河南日报》九论为中心的学习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全省邮政领导干部又一次的思想大解放和领导能力的提高,将会大大加快河南邮政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

中国邮政报:在“十一五”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河南邮政的信心源自哪里?

杨海福:温家宝总理说,信心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信心不是盲目乐观,而是据于现实。到“十一五”末期,河南邮政取得了业务收入比分营初期翻两番的发展成果,这为“十二五”的大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信心正是来自于多年来的发展实践。我们的信心还来自于河南邮政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三大业务板块和九个经营主体自主经营、互动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迸发。我们的信心更来自于全省邮政近5万名优秀员工组成的队伍。只要我们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就一定能寻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十二五”的发展战略目标。到那时,河南邮政的企业综合实力和员工的收益水平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与成长,36字方针目标等美好愿景也一定会变成现实。

从数字看发展

2010年,河南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到2294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三产业6452.64亿元,增长10.5%。河南省GDP总量在全国排第5位。河南邮政实现系统收入74.16亿元,收入绝对值居全国邮政第4位,较上年增长27.95%,在全国邮政排名比地方经济提前1个位次,高于地方经济增幅15.75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幅17.45个百分点。河南省邮政公司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百强企业”和“河南省服务业50强企业”。

第三篇:论如何发挥中原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

试论如何发挥中原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的作用

试论如何发挥中原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的作用

[摘 要]:建设中原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中部崛起战略的拓展和深化;是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必然选择。而作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应让拥有丰富历史底蕴的中原文化重放“华彩”并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优势中原文化 中原经济区

一、中原文化的优势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五千年中华文明在中原大地生生不息,积淀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挥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我认为,中原文化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根源性、正统性、包容性和延续性等方面【1】。

1.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中原处于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不论是史前考古,还是早期文献中有关鸿蒙初开时代的诸多传说,都证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文明出现之前,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伏羲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始肈华夏文明之基;黄帝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市),始行划野分疆之制。中原是当之无愧的根文化之地,也是海外华人公认的寻根问祖之地。

2.中原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正统。中华文化的正统性主要表现在元典文化之中,而以“十三经”和诸子为主要内容的元典文化,则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正统。“十三经”中的《易经》、《诗经》、《尚书》、《孝经》、“三礼”等,或产生于中原大地,或与中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周易》而论,伏羲象天法地而作八卦和文王演周易,都发生在中原,与周易关系至为密切的《河图》、《洛书》的传说,则发生在河洛之间。至于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和纵横家等主要思想流派,也都与中原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

3.中原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品格。中原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宜于农耕的地理环境,使得以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历代封建王朝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中原,他们不仅选择中原作为立足和发展之地,而且把各自的文化带入中原。对于外来文化,中原文化在兼容并蓄中显示出很强的融合性与消解力,最为典型的是北宋时期移居开封的犹太人,他们虽然长时间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习俗,但最终还是被中原文化所同化,成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

4.中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小版,中华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放大版。有人说:“五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两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河南。”“五千年看河南”不应是一个时间点,而应是一个时间段。要认识和了解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中原文化最具代表性,因为它相沿而下,从未间断。

二、努力使中原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实力、活力、竞争力。大力发展传媒出版、文化旅游、艺术品与工艺美术、武术杂技等优势产业,做大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精心实施重

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抓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

2.扎实推进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继续实施“河南文化精品工

程”,精心打造一批反映河南历史文化,具有中原特色、中原气派的艺术精品和知名文化品牌,推出一批电视剧、戏剧、舞台剧等重点文化产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确保文化产品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促进社会进步。积极拓展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出更多适应基层、适合农民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向农村基层延伸。

3.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和“三平”精神,广泛组织开展学习李文祥先进事迹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城市“三优三创”竞赛活动和农村“清洁家园行动”,精心组织开展“文明中原系列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河南形象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4.加大宣传力度。一是组织系统深入学习。各级党委中心组将

把中原文化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学习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二是持续抓好新闻宣传。要求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各部门、各单位精心安排部署。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作用,采用嘉宾访谈、专家解读、系列报道、网民论坛、专题链接等方式来学习,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三是大力加强社会宣传。注重发挥新闻宣传、理论研究、文化文艺等各方面的作用,调动各级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力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把中原文化融入到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和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之中,使中原文化的重要性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得到加深。

参考文献:

【1】《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年 03期.【2】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3】中州学刊2011年 01期

【4】

【1】 引自:《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年 03期.【2】 摘自:

第四篇: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论文[定稿]

摘 要: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发挥中原的文化旅游优势,培育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对于增强海内外同胞的向心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河南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中原文化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优势,建设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形成优势彰显、充满活力、全面繁荣的文化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的重要性;中原经济区;发展;建设措施

前言

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一、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发挥中原的文化旅游优势,培育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对于增强海内外同胞的向心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河南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中原文化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优势,建设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形成优势彰显、充满活力、全面繁荣的文化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塑造中原人文精神

弘扬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质,注重人文关怀,塑造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全面增强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敬岗诚信、劳动致富、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营造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树立中原发展新形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发扬新时期中原人民“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发扬河南人民勤劳、勇敢、忠厚、淳朴的传统美德,积极宣传和维护河南人形象。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大力倡导敬业诚信、创新创业、劳动致富、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二)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积极开展面向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推进理论创新。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振兴豫剧、曲剧、京剧、越调等传统剧种,抢救和保护地方特色剧种,发展歌舞剧、交响乐等现代艺术形式,继续保持文学、书法、戏剧、曲艺、武术、杂技、民间艺术等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扩大河南影视剧在全国的影响。加快省辖市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阵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新华书店网点、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向全民开放力度。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加快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数字出版基地和动漫基地建设,扶持具有中原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支持开展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探索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统一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金融对中原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文化市场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

(三)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发挥文化遗存集聚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根文化、姓氏文化、都城文化、商业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等中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开发,培育和打造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加强历史文化遗迹的勘探、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分区域构建一批以殷商文化、东周文化、东汉和三国文化、盛唐文化、大宋文化,以及儒释道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基地,培育一批彰显地域特色、展现中原风貌、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积极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四)推进文化领域改革开放

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文化与外贸、援外、旅游相结合,创新文化“走出去”形式,提高中原文化国际知名度。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1、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

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加大政府教育投资力度,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调整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建立县域内教师交流制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聚居地方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加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适度集中、规模办学。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向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在有条件的省辖市,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2、优化发展高等教育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郑州大学按照“985”工程标准建设高水平大学,大力推进河南大学等高校实施省部共建,建设若干所骨干高等学校,优化高等教育层次、布局和专业结构,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加强不同层次高等教育衔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尽快形成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群。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教育资源,积极扩大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办学,吸引国内外一流院校来豫设立分校,带动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一流高校园区。推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学科基地和重点试验室、科研基地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3、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各类学校及各系统各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重视发展老年教育,构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社会化、多元化、开放式继续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重视发展特殊教育。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职高职相互衔接、职前职后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职教实训基地等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健全县域职业教育网络。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加快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鼓励学校突出自身优势,兴办特色学校、特色专业,实现差异化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吸引大型企业、重点企业参股职业教育,进一步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国家“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人才和引智项目予以适当倾斜。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

结语

建设中原经济区,事关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云香.论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J].中州学刊,2oo():20-22.

[2]刘新芬.中原文化对中原崛起的阻滞及其自身超越[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2-24

[3]白玮,宋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再识[J].社会科学辑刊,2010(6):34-36

[4]谭效敏.基于文化全球化视角的中原文化发展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0):99-100

[5]雷蓉,胡北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4-35

[6] 姚伟.河南大学百年风云系列:序章:站在中原“再出发”的起点[N].大河报,2012.[7] 媒体看河大新闻综合1(9.21—9.30)[EB/OL].http://news.henu.edu.en/news/index/id/20815.

[8] 杨翰卿.论中原文化及其精神[J].学习论坛,2004(10).

[9] 现代化[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4658.htm.

[10]沈晓敏.从文化传承到文化创造—— 日本传统与文化教育的走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1(11).

第五篇:中原经济区建设纲领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努力谱写中原崛起新篇章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历史必然

(三)中原经济区具有独特优势

(四)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嵋起和河南振兴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立足的战略定位

(三)建设中原经济区应努力实现的发展目标

(四)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三、明确发展态势和主体功能优化中原经济区战略布局

(一)明确中原经济区总体发展态势,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二)明确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格局,促进资源空间配置合理高效

四、构建“十大战略支撑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新跨越

(一)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构建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构建引领发展的区域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强化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支撑体系,打造东融西拓、服务全国的战略大通道

(五)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问题

(六)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支撑体系,加快推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

(七)构建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八)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九)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合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统一思想,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

(二)持续运作,围绕项目推进各项工作

(三)先行先试,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四)转变职能,营造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优良环境

(五)联动发展,增强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六)加强领导,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

下载濮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濮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原经济区发展措施

    贯彻落实《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工作举措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意愿......

    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中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作......

    阅报栏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阅报栏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要建设一个现代气息独特风格的城市,就需要奠基浓重的文化气息,街头阅报栏不可缺少。 阅报栏是城市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十八谈-濮阳篇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十八谈·濮阳篇 谋定而动 □ 何平 变“边缘”为“前沿”,变“交界”为“交会”,变“落后”为“赶超”——濮阳“三变”,来自思想解放,源......

    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会简介

    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会简介 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会是由中国新农村建设促进会联盟、中共国内动态调查委员会河南省分会、河南省华豫新农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社会组织、经济组......

    中原经济区的县域经济建设

    中原经济区的县域经济建设 一、中原经济区的含义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总体要求——“四个”定位:一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二是全国重要的......

    中原经济区建设感悟(5篇范文)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省委九次党代会精神,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积极推动“十二五”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新步伐的重要时刻,我想结合学习心得和本职工作谈三个方面的感想: 一、......

    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心得体会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心 得 体 会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全省现在18个省辖市,158县。省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17位;总人口9768万,占全国7.5%。中原经济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