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弟子规》有感而发的
君父规在哪里?为什么在最该产生君父规的时期偏偏产生了《弟子规》?
难道那时的君父天然正确,掌握绝对真理?胡酋们剥夺了本该且始终由民间掌握的道统。康熙自称:“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他自封是圣人在世:“朕惟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东华录》卷五十
一)。从此满清皇帝成为活着的圣人,传统儒家在君权之上的道统被其彻底颠覆,满清皇帝在政治上合理合法为所欲为的同时。在精神上也成为“教主”。皇权在手,真理也就在手,权力就是真理,彻底败坏了儒学思想。胡酋掌握异端裁判权,彻底消灭了学术自由。自然而然地,对政权的社会评价也变成当局的自我认定。满清夺取道统(社会评价体系),自我评价自然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正君等于找死。汉政权道统在民,社会评价政权是否合格,满清侵略者时期道统在君,奴隶主评价奴隶是否合格。
按儒家的看法,在君权之上,还应该有“道”。对那些德高望重的得道贤人,君主应该恭敬如师,不能以臣子对待。君权并非至高无上。而且圣人训中关于君的要求,更严格,在圣人看来,弟子的道德规范高于平民,而君的道德规范要高于弟子。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胡酋个个不仁,他们为了做奴隶主,不惜进行几十次大屠杀,比日寇凶残千万倍,终满清一朝始终伴随着大屠杀。胡酋个个不义,冠冕堂皇的表态永不加赋,实则把只值800钱的银子强迫老百姓按2000钱缴税,摊丁入亩还是加税,征厘金更是公然撕破永不加赋的画皮。胡酋个个不正,利用完汉奸吴三桂就背信弃义地撤藩,官员非满不用,汉人能力再强也只能做陪衬。
胡酋动辄自比尧舜禹汤,看看禹的作为和孔子对他的评价:“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看看胡酋怎么做的吧,康熙乾隆两个酒肉酋长,七次巡幸刮尽民脂民膏。先修最大的皇家妓院圆明园,又修游猎娱乐行宫承德避暑山庄。最后,居然挪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亡之日,无一尽忠之臣,不亦宜乎。孔子又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云“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民不从只好用强权压迫。发现效果不好,就找御用文人帮忙,模糊圣人训,于是,以孔圣训为表,胡酋训为里,阉割汉文化,关键处奴文化的《弟子规》应运而生。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那谁是父母的老师?当然是政府,当时的满清奴隶主集团言必称尧舜,行必为桀纣,各级官员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言传身教是不可能了,因材施教也无从谈起,只好硬性规定,强权压迫。弟子们都不守规矩必须详细规定,弟子们不怀德总要畏刑吧。
一个社会正常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君权越来越小,民权越来越大,对君的要求越来越多,对民的要求越来越少。唐法已经是三权分立,明已经是成型的内阁制,内阁拥有对皇权的否决权。而明朝后期兴起一场广泛的非君运动,按照社会的正常发展,该出现的是《君父规》而非《弟子规》。胡朝重回独裁制,并且连道统也被胡酋夺去。以2500年前的圣人训为基础,关键处又向后倒退了几百年的《弟子规》,充分暴露了满清把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倒退了3000年的事实。
《弟子规》其他违反儒学之处。
《弟子规》〈出则弟〉云“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这是墨家的理论,实际上行不通,孝是责任也是权利,首先要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对生父的孝那是法定责任,而且你知道他的脾气、秉性、需要,对于生父的错误,你有权以适当手段制止。对诸父的孝非法定责任也就没有权利,而且诸父有自己的子女。而且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能力有限。悌也一样,诸兄有自己的兄弟。只有在确定却是需要时你才可以起到应急的作用。事当改作敬。
《弟子规》〈亲仁〉云“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仁者是令人畏惧吗?那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是畏惧吗?《弟子规》所说的仁者是胡酋——当时唯一的大圣大仁,动辄文字狱,自然是“人多畏”了,作为最大的奴隶主自然“色不媚”,至于“言不讳”,免了吧。而能亲此大圣大仁,自然无限好,不亲此大圣大仁,自然无限害。孔子的亲仁是思想上不断向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是身体上向所谓的仁者顶礼膜拜。既然《弟子规》篡改了亲仁的内容,那么仁的内容,仁的要求自然免谈了,如果引申出“正君”则该文字狱了。
《弟子规》〈泛爱众〉云:“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绝非孔子本意,模棱两可、明哲保身的乡原行径,是儒家坚决反对的。嫉恶如仇以身殉道才是儒家提倡的。儒家是固“疾之甚”,甘“祸且作”,因为“疾之甚”,孔子两次被迫流亡,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不是“扬人恶”又是什么?于是第一次流亡。好不容易回到鲁国,做了高官大司寇,却时时刻刻要消三家之权,这不是“疾之甚”又是什么?于是被迫第二次流亡。孔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对恶事不评判不反对,客观上就是成人之恶。而《弟子规》阉割掉了汉文化的嫉恶如仇思想,代之以满清奴学的和光同尘。
《弟子规》〈余力学文〉云:“非圣书,屛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就是说无需逻辑论证,无需事实证明,别人说的一定是错的。鲁迅说,阿拉伯人攻陷山鲁佐德城后,立刻烧毁了那里的图书馆,阿拉伯人的逻辑就是,如果那些书的内容和古兰经相同,则有古兰经在,无需留了,如果和古兰经不同,则是异端,不能留了。《弟子规》的逻辑和中世纪的人一样。需知真理愈辩愈明,这种唯我独尊的行使异端裁判权的行径,只能证明满清是中国的中世纪。
当然《弟子规》的作者未必是个奴才,或有意教唆别人都做奴才,甚至可能是个德高望重的人。但是文字狱的教训太惨痛了,满清屠刀下的主流社会意识太强大了。思维过程自然而然的被限定在满清的理论范畴内。
第二篇:读白岩松有感而发
白岩松在安徽大学演讲
观后感
青春、幸福、信仰?在热烈的掌声中,央视第一评论员登上了属于他的演讲舞台。
以前看过体育竞赛,映像中记得一幕场景,一位俄罗斯跳高女将伊辛巴耶娃在跳高比赛的最后一跳上、失败了。而观众席上却想起雷鸣般的掌声,伊辛巴耶娃披上自己的国旗,欣慰地向着观众席微笑。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失败了却表现的像是成功的场景? 知道白岩松老师来安大演讲以跳高——“以最后一跳的失败宣布自己的成功”为开场白,才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不是失败的无可奈何,而是成功的淡定与潇洒。
接下来的演讲主要是关于人生的,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主题。思考的角度有方方面面,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了什么而活着?这也许是人的一生的思考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理解和淡然。在白岩松的字典里,没有一劳永逸这个词语。他说过,人生就像一个长跑的过程,只有一直努力进步,默默向前。即使会有终点,那也是另一段长跑开始的预备铃。当你千辛万苦地将要接近一段旅途的终点时,若你发现这只是中场休息,还有更多的路要走,这时,你会抱怨还是会欣然接受?抱怨是因为你还不懂人生,坦然接受则像是与命运的无言沟通。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中场休息,若是你休息久了,会无聊、会郁闷。忙碌而充实的人生才显得有意义,在忙碌过后小小的放松一下,那会是多么愉快的事啊!
也许在人生的旅途中。会有连续不断地问题出现,这时我们就要培养向白岩松所说的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想赢就不能怕失败,提高心理素养,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时时刻刻准备迎接挑战,即使失败,也要用微笑去面对。看问题要看两面,对待挫折,同样也是。为成功积累经验,至少下次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就像石头后面有阴影,是因为前面有阳光。
人生就是这样,有起有伏。但更多的时候,人生是平淡的。“生活是百分之五的幸福加百分之五的痛苦,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平淡。”——白岩松老师如是说。所谓传奇,就是忍住每一天的平淡。的确,细水才会长流,那耀眼的烟火转瞬即逝。越觉得平凡,是因为和当初的精彩相比较之后,黯然失色。生活就像喝白开水,若是喝多了带劲的饮料,就越会觉得喝完之后的寡味。有人说,人生就应该追求精彩。为了追求更多的精彩,我宁愿忍受平淡。我只能说,这样的人少数,或许是映射在那百分之五的幸福或痛苦里吧。比例相当。
说完人生的一些道理,白岩松老师跟我们谈起了他小时候叔叔是如何培养他的思维方式。他后来形成的习惯是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答案会是多个的,要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对待问题,要有质疑的精神,前往不能盲从。面对人生中的这么多道选择题。我们应该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模式,有自己的原则,理性的看待问题才会得出合理的结论。说到这里,他还提出,我们的学问要杂化,即各门各科都应该有所触及。培养全方位立体化思维模式。
说到爱情,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白岩松老师说的“不要因为二人世界而放弃了周围的人脉培养。”面对爱情,我们最需要理智的对待,不能盲目,更不能被其冲昏了头脑。要知道,虽然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必定不是全部,也不可能是全部。年轻的我们需要权衡轻重。最后的一个话题是关于信仰。之前的我只知道有“信仰”这个词语,根本没有深入地去理解信仰的内涵。难道信仰只是简简单单的对上帝,对耶稣的信仰么?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这不代表我没有信仰。或者说,在我心里信仰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含义,它不同于原则那么死板,不同于信念那么单纯。信仰还得自己去寻找,别人的信仰不能成为自己的信仰。对于人生,我又该思考,我对于它应该有怎样的信仰?
第三篇:读路遥——《人生》有感而发
人生
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离开了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甚至是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可是《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他太幻想了,失去了自己的爱人巧珍,失去了自己的情人亚萍,最后也失去自己的工作,这一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当我们再现实中要“知足常乐”!
人生常常会你开一个天大的玩笑,把你摔一的大更头。让你出丑。可是,社会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真正看清生活中无数不合理的东西,让阳光照亮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是那些正徘徊在生活的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走向正轨,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的理想得以实现。
现实,他是一把双韧剑,看你怎么利用。
我们不能做高加林,我们虽处在21世纪,但也往往犯这也会犯类似的错误。
加油!朋友们,祖国的未来属于年轻的一代,祖国的未来也得指责他们轻率。——君心可晴
2009,11,15
第四篇:有感而发(本站推荐)
有感而发
当世界打磨完我们的棱角之后,我们只好随着世界到处滚。人绝望时会产生信仰,其实最终的信仰只是自己。我们总是报怨世道欠了我们些什么,却没问过我给过这世道什么。
忧伤像头发一样,过一段时间又会长出来的,剃了光头,大多数人又不愿意。往往我们喜欢以安慰别人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脆弱,正如往往开朗的背后是一条拉长的寂寞孤影。
总认为自己很牛,实际上只是蜗牛。有的事感觉一辈子要体验那么一回,但体验过后,却想着如果没有发生该多好。当我们报怨时间不够时,往往是躺在床上的时间太多了。
有时我们的追求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却总是挂在嘴边。晚上会看见黑夜,其实太阳一直在我们头上只是被挡住罢了。当你感觉全世界都在骗你的时候,只能说一句你没救了。
有时你感觉和你亲近的人,却是最无话可说可说。多次的尝试,最后的才是最好的,因为错过的已不会在来,只有现在的才握在你手中。有的事彼此都明白,一层薄纸的事,不戳穿反而相处更融洽。
钱的最终目的无怪乎服务自我。有时候选择权并不在你手中,但若让你再选一次,你往往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中国的父母辛苦一辈子徒个什么,享受不属于他们。好人的好报估计是死后可以进入天堂。几十年的相处无疑胜过几个月的快乐。现代人无疑都有点琐事,往往是自己想不开,旁人干着急。世界上本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对自己有力的往往归位好人。
自大是需要资本的,不过往往后果不那么尽如人意,要么就学乔布斯,李敖一样自负。
往往对别人的揣测,如果对方不发脾气的话,那么八成就是事实。往往淡定都是装出来的。
现在的小年轻总感觉缺了些什么,想了一下,原来缺了些脚踏实地的品质。
喜欢吃火锅的原因,一是可以一眼发现上面的青菜,二是往下可以捞到我不知道的东西。
当我们在说别人装逼时候,孰不知本身自己的行为就是在诠释装逼。
不要以为全世界都欺骗你,但又有人生来平等一说,那么为了公平,世界岂不要编那么多谎话,如果是那样,那么这谎言本身就变成了事实,那么何来欺骗一说。
往往再等一会儿就是天堂。
所谓的承诺往往只是一股新鲜劲,所谓的誓言,往往都是有期限的。不必为了小事而大喜大悲,要知道,有比死和生更值得你悲和喜的事嘛。当周围有人还未成功时,记住你的鼓励,换来的不止一句谢谢,后面你会明白。不要嘲笑比你勤奋努力的人,那是无知的表现,别人在面对知识,你有本事说你就是知识吗?那不现实。小丑的痛只有同为小丑的人才懂。
政府也只是政府的政府,闲杂人等,一律免进。虽然已没有了封建社会,但世袭制似乎没有消亡。不要被某些人怪异却成功的举动古惑,那是在特定的时间发生的,还有他没告诉你他上头有人。偶尔反思无害,一直反思无能。做回本我。保持一种平衡的关系才是上策。不要羡慕别人的拥有,那是因为当时别人和你现在的想法一样,所以不必羡慕。
顺其自然,浑然天成。沉默往往是最有力的武器。做自己想做的事,梦里做做也好。看春晚的感受如同吃着万元大餐,好吃的没多少,装饰的倒挺多。你对他好,困难时大多不会对你伸手,他主动对你好的,困难时八成会帮你。喜欢一个人的话,只需她快乐,即使没有拥有,因为这种想法证明你还有戏呢。下雪会暖和,和奋斗会快乐一样的道理。许多人不是圣人,然而有时说出了圣人想表达的意思,这就是差别。现在的孩子已不存在早恋问题,因为对他们来讲,这是正常的恋爱年龄,祝福我的弟弟妹妹外甥之类的幸福。每个人都有几个交际圈子,往往在意的是那交集的部分。
需求产生利益。我一直在想何为高雅何为低俗,最后想通了高雅是装出来的,低俗是活出来的。方舟子为何这样喋喋不休,后来想了0.000001秒想出来了,他想证明自己还活着 感动中国我看不到感动,有的是舞台的动感。我的血液在慢慢降温,于是渐渐变得冷血了。以前住宿时,我听老师的话,会将走道的纸屑捡起,后来我看到老师随地吐痰,这让我怎么捡啊。认识的人多了,也就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和内心的感受。现在发现自己对陌生人十分热情,反而忘了对身边的人道声谢谢。当别人鬼鬼祟祟时,更要活的光明磊落。别人在感觉你很厉害时,别太放在心上,当个笑话就好。当我打开电暖器时,只有衣服是热的。空虚胜过空洞,回忆胜过空白,学会满足。完美是神的高度,而追求完美是人类的高度。最厉害的人,当你回击他时,他的绝招就是还以微笑,让你没有还击的余地。不要解开绳结,学压力山大一样用刀砍掉它。深奥的话往往就和冷笑话一样,让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要怪现在的女孩子现实,如果她一直活的很梦幻,你敢要吗?不看言情小说的原因,因为过于唯美,让我起鸡皮疙瘩了。追求简单,简单到极致就是卓越,卓越到极致就是接近完美了。想忘记一个人时的感觉,就像是挤湿毛巾,怎么挤都挤不干。想开学的感觉,就和围城里的人想出去一样。喜欢韦德的原因,因为他喜欢低头思考,又懂得挺身而出。既然有中职篮,我就想不通为什么没有中职足,中职排,中职乒乓,中职举之类的,后来想通了,因为有美职篮,图个对仗嘛。
第五篇:有感而发
有感而发
人类的科技越发达,离自然的距离就越远。在物欲横飞的当今社会,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在于解决温饱,更要求生活质量的提高,那么科技就是以人的这种自我需求不断发达起来。人们总是在自然中寻求不自然,很可笑,也很可恨,更可怜。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方便品进入每个家庭。像空调,洗衣机,等等。地球上自从有了人之后,概念,语言,文字相继产生,进而产生一系列规则,观念等等麻烦的东西。什么是自然,冬暖夏凉,日出日落,春夏秋冬就是自然。这就是自然规律。古时代的人没有太多的物欲享受,所以更能够觉察自然规律。现在的人们被欲望所驱使,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不能够观察出万物的变化规律。总是被眼前的现象所迷惑,不能看出它的本质。自然中的一切都在变,都有它各自的变化规律,认清规律之后,就不会被眼前暂时存在的假象所迷惑。自然界中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以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暂时存在的假象,很不实在,就连人的心理变化也是一样的。以人的正常心里变化为准则,心的变化是以「一念」为最小时率单位。一念为一生一灭,也叫一刹那。一刹那相当於现在时间的七十五分之一秒。也就是说,在一秒钟里,当下的一念心现起,就有七十五刹那生灭。可是人的心识是以每秒七十五分之一刹那的速度生灭变化著。其速度之快可略见一斑。我们也可透过这一原理来认识客观。向平静的水中抛一块石头,平静的水面马上出现涟漪波纹,如何恢复当初的平静?是继续试图
对水面进行调整吗?还是耐心的等待一会儿,让她自然的平静。一杯浑浊的水,如何变清澈,是继续搅动,还是耐心等待它慢慢的沉淀。显然后者是明智的选择。这就是最简单的自然规律。如果你认清自然规律,那么你就不会被现象牵着走。自然规律都有它自已的一套路程,如果你不对其干扰,它很快就会走完它的路程。现在的人们往往不去观察自然发展规律,反而在阻碍自然发展。大自然是让你去探索发现的,而不是去破坏的。人们要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适应大自然,而不是让自然来适应你。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完美无缺的,独一无二的。人们所创造的概念,语言,文字只是作为我们认识大自然的一个工具而已,语言文字并不具备实践行,他们只是理论而已,还得你亲自去实践,认识。而且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很大。没有吃过冰欺凌的人,在他面前无论怎么描述都不如他自己亲自去吃体验的好。
人们的生活应该是无拘无束的,逍遥自在的。这里的无拘无束,逍遥自在是指我们的精神生活状态的一种解脱,在精神上能够无拘无束。人们之所以活的不自在都是被自己的错误观念所束缚。那么,到底什么是错误观念。错误观念是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人们接触万事万物头脑中自然会组建各种图像来迷惑你,这些图像就是思维定势。不要被他们所迷惑。是人们生活当中为了维护自我的绝对安全在大脑中不断的演化所形成的条件反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方面是一些陈规陋习,社会家庭不同教育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头脑对心中升起的情绪,念头产生分别,好坏之分进而形成的一种记忆。另外,我告诉你,头脑是很会捉弄人的啊,我很讨厌规则性的东西,什么观念啊,什么陈规陋习,教条等等。错误观念都是你的自我所最在意最讨厌的事情,往往你越在意越讨厌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就越高。这都是错误观念的原因。你所在意的东西你对他都具有排斥性,你越排斥他,他越猖狂。就像白纸上不小心滴了一滴墨水,你越抹越黑。就像有的人爱紧张,越想不紧张,越紧张。就像一杯浑浊的水,越搅越混。相反,当你接受它时,全身都会变得很轻松。当你排斥时,你的某部分肌肉是紧张的。我不把所有事都看得那么绝对。因为这个世界中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因为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所有的人,事,物都是由不同的因素,条件,因缘,时间等等的一切所组成的,其中的一项改变,那么这个整体就会有所变化,所以不要把事情看得太绝对,不要把一切看得太绝对,不要太固执了。不要太坚持己见了。所以人们常期以来会保持很多固执的观念不放,就像戴着有色眼镜一样,戴红的,看什么都是红的,戴绿的,看什么都是绿的,往往被观念所束缚住了,你说我手中拿着一只笔,它真的叫笔吗?也许他在别的地方又有别的名称了。人的一生总是被许许多多的错误观念所限制阻碍而不能成功,不能活的很自在。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原本是非常纯真的,那时的心灵与上帝是一样的,合乎与自然大道。随着我们不断的成长,接受不同的教育,社会环境的不同,各种各样的说法,陈规陋习和自己的经历一层
一层的把我们纯洁的心灵包裹着,现在的我们已不是纯洁的了,现在的我们已不是真正的自己了,迷失了自己了。所以能够消除自我观念,才能返璞归真,达到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无中才能生有,当自我观念一点一点被消除掉,达到那种虚无的境界,就像水一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它虽然是无形的,但他无所不能,无孔不入,将它倒在圆形的器皿中,就呈现出圆形,倒在方形的器皿中,就呈现出方形,完全没有执著,随意而变,很自在的,水与什么东西都能很好的相处在一起的,完全没有排斥,没有阻碍。所以,能够战胜自我的人就是生活中的强者。以后,对你脑中出现的观念都要加一个问号,对他产生质疑,这是真的吗,不要被观念所限制阻碍。人们大都绝对的服从于自我,受自我的影响,自我又可称为头脑,所以你要做自我的主人,不要做自我的奴隶。放下自我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为什么人有很多烦恼,因为有自我观念。敢于向自我开刀,切除自我这颗毒瘤,方能得到自在。自我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放下它,才会轻松自在。什么是你最在意的,什么是你放不下的,都有哪些观念困扰着你?把他们都看破,对他们质疑,不要被头脑中的现象所迷惑,这个世界是个二元对立体,凡事具有两面性,所以看问题不能但但从一方面看,有阴就有阳,有正就有反,有善就有恶,有光明就有黑暗,一阴一阳皆为道嘛。就像一枚硬币一样,它是由正面与反面构成,他俩是一整体的,不可分离。就像手心与手背一
样,也是一体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人全都是优点,全都是缺点,这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全部,两个人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关心。我这个人非常重视情感生活,我希望我的另一半能够在情感上给予我更多的力量。我个人是很讨厌概念理论规则的,做人做事不应该按照特定的方式去做,没有绝对的准则理论去依循,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有的人认为,做人应该如何如何,怎样怎样,因为当你说做人应该怎样的时候,你就把他绝对化了。做人要善良吗,做人要凶恶吗,都不是,做人既要善也要恶,这才符合自然。一阴一阳皆为道嘛。自然是不可分离的,只要你分离其中之一,那你就在破坏整体。善恶是一体的,其中那一个都不能单独存在,他们俩是相互依存的,善依存恶生长,恶依存善生长。你宣扬善,就在为恶提供生存的条件,善恶是一体的,不能分离,做人既要善又要恶,这样多活,绝对的东西都是很死的,就像理论概念。不把事情看得那么绝对,才符合于自然嘛。千万不要绝对,绝对是在与自然分离,所有的都是相对的,既好又不好,对也不对,好就是坏,坏就是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嘛。祸福相依的。好中有坏,坏中有好。所有对立都是互相转化的,好与坏是互相转化的,吉与凶是互相转化的,这就是自然规律。就像春夏秋冬一样,永远都是在轮回转化。我很讨厌概念的,当我们心中没有这些概念时,就无所谓好与坏,大与小,错与对,大家其乐融融,无好无坏,无对无错,无大无小,一派和睦自在的景象。而一旦头脑中有了这样或那样的标准,我们就再也无法自由了,我们要时时处处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出格,别人站在他自己的角度看我们的行为,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横加指责,原来那种祥和的景象就会被破坏掉。自然是一体的,不可分离的,当你开始说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时,心中就会生出恶的景象,当你在做恶的时候,心里就会愧疚,惭愧。这就是自然,善恶同时存在。所以做人做事不要有太多的准则观念,人就会很自在,当你一有某种观念时,马上就会生出相反的观念来使你不自在。有好的观念,就会生出不好的观念。有某观念就会生出非某观念。
现实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你把它硬塞进哪些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里,那一刻接着一刻的流动就被截断了。任何事物一经命名,便不再永恒。喜悦无处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