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验科2014年生物安全演练小结
检验科2014年生物安全演练小结
一.为及时、高效、有序应对生物安全事件,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突发生物安全事件的防范意识。检验科于3月29日进行了生物安全演练。3 月29日下午4:00分,在杨小燕副主任的指挥下,工作人员依照预先制定的方案紧张、有序地进行演练。演练模拟情景:生化室一台未装科封闭离心桶的运转离心机突然发生意外,离心机内生化管破裂。工作人员依据《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和《意外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指南》迅速反应,预案流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流畅进行,应急处理小组人员到位时间符合规定要求,各个部门之间配合良好,演练成功。
附有照片。
二.存在问题
1.未设置黄色生物安全隔离提醒标识。
2.消毒时间应再延长。
3.部分员工因值班未参加。
三.整改措施。
1.设置黄色生物安全隔离提醒标识。
2.延长消毒时间
3.值班人员进行再次演练。
第二篇:检验科举行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
检验科举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
为了测试本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发生生物危害时的紧急应对原则和应急预案的执行效率,考验实验室在生物安全突发事件中的应变能力,健全及完善各种硬软件的效能,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检验科于2月22日下午进行了一次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
演练由微生物实验室组长***制定预案并负责指挥.参加演练的有院染科、检验科、保卫科等主管部门领导以及检验科质量主管、生物安全及环境管理小组主管及其成员、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十多人。
演练从一宗“意外事故”开始:在微生物实验室工作区域内,一名工作人员不慎将用于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增菌肉汤溢洒于地面上,造成了一个具放射状的约30×30cm的污染面,但并未造成工作人员人体本身直接污染。事发后,立即启动“**县人民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并通过科办公网络告知科室全体人员关注事件和禁止进入警戒区域;随即向保卫科、医务科、感染办、检验科等主管部门领导、检验科质量主管、检验科生物安全及环境管理小组主管报告事件。
上述有关领导及相关人员马上赶赴现场,并立即向上一
级主管部门(卫生局及CDC)上报现时情况。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设立单位名称、实验室名称、涉及病原体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感染或暴露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并进行现场指挥和后勤支援。与此同时,马上控制污染区域严防扩散,并关闭所有对外门窗,现场相关人员立即疏散撤离;即时设立警戒区域,安全保卫部门人员在警戒区域外戒备,禁止其他人员进入;划定隔离区域,对污染现场所有人员进行隔离;全副防护装备的清洁消毒人员迅速进入污染现场,在污染区域设立“生物危害,禁止进入”的标识,使用有效氯含量0.5%~1.0%的含氯消毒液将污染区覆盖,并将消毒面积扩大至二倍或以上面积,消毒作用时间60分钟以上。
清洁消毒人员清理完毕,立即沿安全通道撒离至指定区域,将每种在污染区域用过的用品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并将其放置于双层塑胶袋中严密包装封闭,装载于有明确标识的全封闭的坚硬不外露的感染性废物桶内,立即通知专业部门派遣专门人员进行妥善处理,清洁消毒人员还要在指定场所洗手、淋浴、消毒。紧接着,依照特别程序进行周围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危害风险评估,相关人员医学观察,事故记录和总结报告。
各项工作均按照预先制定的演练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随后,院感科张艳荣主任和检验科杨锡花主任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应急演练顺利结束。
微生物实验室是医院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通过此次演练,提高了大家的生物安全意识,同时也锻炼了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此次实地演练,也告诫每一位实验室的医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严守规章制度和生物安全工作守则,严防生物安全事故和差错的发生,保障医院环境、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安全。
第三篇: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2.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和临床检验项目。
3.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4.所有临床实验检测一律在微生物室内进行,工作场所要保持卫生,各种操作排列有序,注意窗户密闭,防止污染,严格保管传染菌种。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报告准确无误。普通微生物标本要保留到出报告结果的两天后方可处理,特殊微生物标本经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销毁。
6.发现和怀疑由第一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时,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并在两小时内上报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市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治疗处理。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场所,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进行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7.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8.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微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9.医院每月对检验科的工作正常秩序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且定期对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篇: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范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依据《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 理条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相关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实验室要求
专用实验室门上有明显的生物实验安全标志,充足的操作空间,实验室应划分 清洁区和污染区。
实验室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不渗漏液体。
实验室有移动的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备有消毒品,消毒器材和设备。
有感应的流水装置,备有洗眼器、眼罩,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口罩。
清洁区(间)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品的设施。实验室备有空调设备,室内温度、湿度适合工作要求。
二、安全操作
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实验室内不得进行饮食、吸烟和化妆打扮、会客等与实验工作无关的行为。
实验室内的有关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私人和无关的物品不可 带入实验室内; 工作时要戴手套、穿工作服,手套破损即丢弃、洗手并换上新手套。
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器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用品。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 毒;平时要保持环境的整洁。
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液体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遇到意外事故,应立即按照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处理。
三、废弃物品的消毒处理
1.血液标本、细菌培养基应就地消毒、灭菌后再按医疗废物处置,严格执行《医疗 废物管理条例》。
2•痰、粪便标本按医疗废物处理。
针头、载玻片、吸管等锐器,放在锐器盒内。回收的输血袋按医疗废物处理。
5-不用回收的一次性消耗品,如吸头、吸管、胶塞等直接装入医疗废物袋内,按医 疗废物处理。
6.实验室所有垃圾,应严格按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分开放置。
四、健康监护
1.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应进行HIV抗体和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的 检测。遇到职业暴露意外事故,接触者应在接触当时,接触后第4周、第8周、第12 周及6个月各釆血检査一次HIV抗体。
患有皮肤疾患、皮肤溃烂、破损情况要及时诊治。相关文件: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 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 3.《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4
第五篇: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1、检验科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保障工作人员、病人和检验科人
员的安全,保证仪器设备、有毒和易燃、易爆试剂的安全使用,使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和条件下完成日常工作。
2、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3、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置、手套。
4、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对病人进行采集前消毒。
6、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
不得超过24小时。
7、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按医疗垃圾处理。
8、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
9、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
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消毒处理,防止扩散。
10、对贵重仪器责任到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督查。
11、保证实验室电、水使用的安全,防止超负荷用电。使用电炉时一定要有人看守。下
班前一定要检查水、电开关,关好门窗,注意防盗。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12、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中正确操作,防
止腐蚀、灼伤、中毒、水灾和爆炸等事件的发生。
13、保护好防火设施,保持走廊通道畅通,便于火警时人员安全撤离。
14、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感染,防止泄密。
15、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如发生医疗暴露等事件,要严格按照医院制订的应
急处理方法处理,不得延误。
16、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